放射医学考试参考资料-副高级
放射医学考试参考资料-副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放射医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 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对比剂的使用、毒副反应的表现及抢救原则。
掌握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症和禁忌症。
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影像学诊断相关学科知识。
2 掌握X线、CT、MRI基本成像原理、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
(二)相关专业知识1 熟悉相关临床知识、病理学改变和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临床意义。
2 熟悉B超、核医学等相关知识。
二学科进展(一)熟悉医学影像学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掌握如CR、DR、多排螺旋CT、磁共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了解磁共振功能成像、分子影像学、PACS系统等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二)对相关学科如B超、核医学进展有一定了解。
三专业实践能力掌握各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常见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技术选择。
对疑难病、少见病有充分了解。
(一)神经系统: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内感染,颅脑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脑疾病,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脊髓疾病。
(二)头颈部:掌握头颈部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眼及眼眶肿瘤,眼眶炎性病变。
鼻及鼻窦炎症,囊肿,常见良恶性肿瘤。
咽及喉部恶性肿瘤。
口腔及颌面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颌面部外伤。
先天性颞骨畸形,颞骨外伤,中耳乳突炎,胆脂瘤,颈静脉球瘤,中耳癌。
甲状腺肿瘤。
颈动脉体瘤。
颈部淋巴结病变。
(三)呼吸系统:掌握胸部疾病如肺部肿瘤,肺部炎症,气管和支气管疾病,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胸部外伤,肺间质性疾病,胸膜疾病及纵隔肿瘤等诊断及鉴别。
掌握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四)循环系统:掌握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氏四联征等;后天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影像诊断和鉴别。
职称考试-放射卫生专业职称考试-副高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放射卫生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理论知识(一)基础理论知识1.熟练掌握电离辐射剂量学、核物理学、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防护和放射性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知识。
3.熟悉放射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熟悉放射卫生管理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1.熟悉放射毒理学、辐射流行病学、放射学、放射肿瘤学、核医学、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2.熟悉与常见放射疾病有关的临床医学知识。
3.具备计算机应用和操作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1.掌握常用辐射监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掌握工作场所、环境介质、食品等场所和物质中不同种类辐射的监测方法、医用辐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和个人剂量监测技术;熟悉染色体分析、生物剂量分析方法;具备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评价的能力。
2.熟练运用电离辐射剂量学理论,计算或估算辐射剂量。
熟练掌握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常用剂量学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掌握γ辐照装置、中高能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等辐射装置、设备和设施的防护原则、安全措施和屏蔽计算技术。
4.具备核与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
熟悉辐射损伤的处置方法和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5.掌握辐射危害的健康影响评价知识,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
三、学科新进展1、熟悉本专业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RadiologicalProtection:ICRP)、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IAEA)和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itedNationsScientificCommitteeontheEffectsofAtomicRadiation:UNSCEAR)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新出版物内容,跟踪先进的放射防护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放射医学技术考试参考资料-副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放射医学技术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X线摄影(普通和数字)、CT、MR、DSA的基本成像原理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2.掌握医用胶片、暗室设备、医用相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人体解剖学、影像解剖学、辐射防护学等与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生理、病理等医学基础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影像诊断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各种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基本结构等医学工程方面的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了解医学影像传输、存储(PACS),以及RIS等信息化方面的知识。
4.了解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特殊检查技术、图像后处理技术、X线摄影图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
2.熟练掌握各部位、各种DSA检查技术、图像后处理技术、DSA 图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
3.在一般掌握各部位CT和MR的检查技术、图像后处理技术、图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其中一项(CT或MR)的各种检查技术。
4.掌握以上各种检查技术中对比剂应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处理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和方法的进展、影像设备的进展,并尽可能用于工作实践。
2.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应有一定的了解。
附:本专业业务范围:头部: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胸部: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腹部: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脊柱: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四肢: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技术。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034)(副高级)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034)(副高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关于放射医学防护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A、时间防护原则B、距离防护原则C、屏蔽防护原则D、主次防护原则2、关于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全部转化为电子能B、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全部转化为原子核能C、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电子能,小部分转化为原子核能D、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大部分转化为原子核能,小部分转化为电子能3、关于γ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透能力弱于X射线B、穿透能力与X射线相近C、穿透能力强于X射线D、穿透能力无法与X射线相比4、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用来精确定位肿瘤位置的体位固定装置是()。
A、激光灯定位系统B、固定床C、模拟定位器D、呼吸门控装置5、关于X射线摄影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射线摄影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B、X射线摄影能清晰显示骨骼的形态和密度。
C、X射线摄影对软组织的显示效果不如CT和MRI。
D、X射线摄影技术具有放射线辐射。
6、下列哪一项不是放射诊断学中常用于提高对比度的方法:A、放大或缩小影像。
B、使用高对比度的造影剂。
C、使用减影技术。
D、提高X射线管条件,增加射线能量。
7、关于MRI(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MRI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软组织图像,对脑部肿瘤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B. 在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MRI不如CT扫描快速有效。
C. MRI对于显示脊髓病变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脊髓的解剖结构。
D. 使用特定序列如FLAIR,MRI能够更好地显示脑白质病变。
E. MRI无法用于检测颅内出血,因为其对血液的敏感度低于CT。
8、在胸部CT检查中,下列哪种情况不是使用低剂量CT扫描的适应症?A. 肺癌筛查B. 胸部常规体检C. 急性肺栓塞的确诊D. 随访已知的良性肺结节E. 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变化9、以下哪项不是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分布的主要途径?A. 吸入B. 食入C. 皮肤吸收D. 静脉注射 10、下列关于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 可用于疾病的诊断B. 可用于疾病的预防C. 可用于疾病的治愈D. 可用于药物研发11、关于放射科防护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A、尽量缩短受照时间B、增大与射线源的距离C、使用铅制保护毯D、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照射12、在放射诊断中,对于儿童患者的剂量管理尤其需要注意。
放射医学正(副)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综合练习二

放射医学正(副)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综合练习〔二〕所含题型:案例分析题案例一、病历摘要: 多发性硬化患者女, 28岁,反复左下肢无力4年余,痛觉减退2月余。
查体:神清,左部分触觉减弱,左下肢肌力IV级,双巴氏征〔+〕。
2001年MR示:脑脱鞘改变。
行头颅MR平扫。
1.诊断是什么?2:诊断根据是什么?3.鉴别诊断有哪些?案例二、病历摘要: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女性,60岁。
因发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个月入院。
查体无特殊。
为排除腹腔继发性紫癜,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1.诊断是什么?2:诊断根据是什么?3.鉴别诊断有哪些?案例三、病历摘要:结肠癌患者,男性,65岁。
顽固性便秘,间以腹泻、大便带血2月余。
发病以来体重减轻6kg。
查体:右腹部可扪及一包块,质韧,活动度差,有轻压痛。
肠鸣音亢进。
行钡灌肠透视及照片。
1.诊断是什么?2:诊断根据是什么?3.鉴别诊断有哪些?案例四、病历摘要:心包积液患者,男性,51岁,腹胀1月余入院。
查体:腹围增大,挪动性浊音阳性。
心界扩大,心音遥远。
行胸部平片检查。
1.诊断是什么?2:诊断根据是什么?3.鉴别诊断有那些?案例五、病历摘要: 椎管神经鞘瘤患者女, 21岁,双下肢无力2个月,进展性加重。
查体:神清,胸7以下感觉障碍,双下肢肌力4级,余〔-〕。
行胸椎MR平扫及增强。
1.诊断是什么?2:诊断根据是什么?3.鉴别诊断有哪些?案例六、病历摘要: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女,55岁,双膝隐痛十余年。
查体:双膝压痛,部分软组织肿胀,触之硬物感。
行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
1.诊断是什么?2.诊断根据是什么?3.鉴别诊断有哪些?案例七、病历摘要: 肾癌患者,女性,56岁。
因左腰部疼痛伴血尿1个月入院。
查体;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左腰部叩击痛。
B超示左肾上极占位性病变。
行双肾CT平扫+增强扫描。
1.诊断是什么?2.诊断根据是什么?3.鉴别诊断有哪些?案例八、病历摘要:骨肉瘤患者男,21岁,右股骨下端肿痛2月余。
医技正副高:放射医学综合(最新版)

医技正副高:放射医学综合(最新版)
1、多选下列哪项是肾上腺髓质病变()
A.嗜铬细胞瘤
B.神经母细胞瘤
C.节细胞神经瘤
D.原发性醛固酮腺瘤
E.腺癌
正确答案:A, B, C
2、单选下列哪项不是大叶性肺炎的X线(江南博哥)表现()
A.局限性肺纹理增强
B.极淡薄的云雾状阴影
C.大片状均匀一致的密度增强影
D.大片阴影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E.全肺散在的斑片状阴影
正确答案:E
3、多选关于软X线摄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A.40kV以下管电压摄影称"软X线摄影"
B.适应于乳腺、喉侧位摄影等
C.软组织摄影X线是由钨靶X线管产生
D.可获得对比良好的软组织X线照片
E.适应于被照物体组织较薄的软组织
正确答案:A, B, D, E
参考解析:软组织摄影所用X线是由钼靶X线管产生的。
4、多选CT机设备本身产生的伪影包括()
A.条状伪影
B.指纹状伪影
C.环状伪影
D.点条状伪影
E.血管流空伪影
正确答案:A, B, C, D
参考解析:血管流空伪影是MRI成像中的一个特点。
5、单选?患者,男,54岁,胸痛1个月伴加重,CT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淋巴瘤
B.右侧胸膜转移瘤
C.右侧胸膜间皮瘤
D.右侧胸膜增厚
E.右上肺不张伴胸膜增厚
正确答案:C
6、单选以下哪个不属于左冠状动脉()
A.窦房结动脉
B.对角支
C.穿支
D.前降支
E.左旋支
正确答案:A。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干酪性肺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渗出性和干酪性病变为主B.好发于抵抗力极低、对结核菌素敏感性高的病人C.X线表现为叶段性实变,并可见急性空洞D.因干酪样坏死明显,故传染性低E.纵隔可见环样淋巴结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鼻咽癌在PFB方案行上颌动脉化疗灌注的基础上进行栓塞化疗时,每侧顺铂微球的用量为A.20mgB.30mgC.40mgD.50mgE.60mg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鼻咽癌在PFB方案行上颌动脉化疗灌注的基础上进行栓塞化疗时,每侧顺铂微球的用量为30mg。
[单项选择题]3、以下哪一项不是MRI检查骨骼系统的优点A.矢状面T WI,示长骨病变的上下界B.冠状面可双侧对比C.冠状面T WI显示大血管关系D.横断面T WI显示碎骨片E.观察骨髓水肿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透视检查的缺点是( )A.多角度进行观察B.价格低廉C.可进行动态观察D.可观察细微结构E.可立即获取检查结果参考答案:D[多项选择题]5、关于直接热敏成像打印机,叙述正确的有A.直接热敏打印机主要用于灰度胶片打印,根据其加热方式分为银盐加热成像直热式打印机和微囊加热成像直热式打印机B.直接热敏成像打印机的结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开关电源系统、数据传输系统、胶片传送系统、热敏加热显影系统及整机控制系统等部件构成C.直热式成像技术是一种激光扫描的成像技术,它是通过激光逐点扫描显像D.干式热敏胶片的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即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胶片密度就越大E.干式热敏胶片的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即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胶片密度就越大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直接热敏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激光扫描的成像技术,主要用于灰度胶片打印,根据其加热方式分为银盐加热成像直热式打印机和微囊加热成像直热式打印机;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开关电源系统、数据传输系统、胶片传送系统、热敏加热显影系统及整机控制系统等部件构成,热敏胶片的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即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胶片密度就越大。
医学放射副高考试4

B.取样速度快
C.重建速度快
D.容积扫描
E.单层连续扫描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D
9.临床疑支气管扩张症,胸部X线未见病灶,怎样选择CT检查方法 ( )
A.增强CT扫描
B.层厚10mm层距10mm平扫
C.层厚10mm层距20mm平扫
A.CT
B.X线摄片
C.MRI
D.DSA
E.胃肠造影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20.泛影葡胺属于以下哪种对比剂 ( )
A.阴性对比剂
B.离子型对比剂
C.阳性非离子型对比剂
D.阴性离子型对比剂
E.非离子型对比剂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21.空间分辨率又称高对比分辨率,是指CT对于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下列主要影响因素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探测器的几何尺寸
B.被测物体的几何尺寸
C.探测器之间的间隙
D.图像重建的算法
E.探测器的数量和总数据量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C.像素是一个三维概念
D.像素与体素之间没有关系
E.像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越低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正确答案:B
44.眼眶CT扫描最佳方式为 ( )
A.横扫+矢状扫
B.横扫+冠状扫
C.横扫+薄层扫
D.横扫+增强扫
E.横扫+重叠扫
隐藏答案 收藏本题 错误反馈
CT(单选题3)
一、单选题(每题1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w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放射医学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 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对比剂的使用、毒副反应的表现及抢救原则。
掌握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症和禁忌症。
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影像学诊断相关学科知识。
2 掌握X线、CT、MRI基本成像原理、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
(二)相关专业知识
1 熟悉相关临床知识、病理学改变和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临床意义。
2 熟悉B超、核医学等相关知识。
二学科进展
(一)熟悉医学影像学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掌握如CR、DR、多排螺旋CT、磁共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了解磁共振功能成像、分子影像学、PACS系统等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二)对相关学科如B超、核医学进展有一定了解。
三专业实践能力
掌握各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常见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疾病的最佳影像学技术选择。
对疑难病、少见病有充分了解。
(一)神经系统: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颅脑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内感染,颅脑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脑疾病,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脊髓疾病。
(二)头颈部:掌握头颈部常见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眼及眼眶肿瘤,眼眶炎性病变。
鼻及鼻窦炎症,囊肿,常见良恶性肿瘤。
咽及喉部恶性肿瘤。
口腔及颌面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颌面部外伤。
先天性颞骨畸形,颞骨外伤,中耳乳突炎,胆脂瘤,颈静脉球瘤,中耳癌。
甲状腺肿瘤。
颈动脉体瘤。
颈部淋巴结病变。
(三)呼吸系统:掌握胸部疾病如肺部肿瘤,肺部炎症,气管和支气管疾病,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胸部外伤,肺间质性疾病,胸膜疾病及纵隔肿瘤等诊断及鉴别。
掌握乳腺常
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四)循环系统:掌握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氏四联征等;后天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心包疾病及大血管疾病等影像诊断和鉴别。
(五)消化系统: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重点掌握食管、胃肠道疾病X线造影诊断,如食管炎性病变及肿瘤,胃溃疡及胃肿瘤,十二指肠及小肠病变,结肠病变等。
肝、胆、胰、脾、腹膜腔疾病及腹膜后肿瘤的诊断。
(六)骨关节系统:掌握骨先天性畸形与骨发育障碍,骨与骨关节损伤,骨髓炎,骨与关节结核,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脊柱病变,骨与软骨缺血性坏死,骨髓瘤,白血病,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内分泌性骨病,慢性关节病变诊断及鉴别。
(七)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泌尿系结石,肾及输尿管感染性疾病,肾及输尿管肿瘤,肾外伤,膀胱疾病。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肿瘤,感染性病变等。
肾上腺疾病。
(八)介入放射:掌握常用介入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如血管介入技术、肿瘤介入技术、良性管腔狭窄疾病成形术、影像导向下活检术,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等。
(心脏介入不属于本大纲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