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的奥秘大公开
电喇叭工作原理

电喇叭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电喇叭那神奇的工作原理呀!电喇叭,这玩意儿可太常见啦,汽车上有它,各种机器设备上也有它。
你想啊,它就像一个会大声喊叫的小精灵,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发出响亮的声音来引起我们的注意。
那电喇叭到底是咋工作的呢?其实啊,就跟我们人唱歌似的。
我们人唱歌得有嗓子,电喇叭呢,就有一个核心的部件,叫做喇叭膜片。
这喇叭膜片就像是电喇叭的“嗓子”,它能振动发出声音。
当电流通过电喇叭的时候,就好像给这个小精灵注入了能量。
这能量让喇叭膜片开始快速地振动起来,就跟我们人激动的时候声音会发抖一样。
然后呢,这振动产生的声波就会传播出去,我们的耳朵就听到啦那响亮的声音。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这不就跟我们跑步一样嘛,我们得有腿才能跑起来,电喇叭得有这些关键部件才能发出声音。
而且啊,电喇叭的声音大小和音调还能调节呢!就好像我们唱歌的时候可以唱高音也可以唱低音,可以大声唱也可以小声唱。
这是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频率来实现的。
这多有意思呀,是不是?你想想看,如果没有电喇叭,那马路上得多安静啊,汽车都没法提醒别人了。
或者在工厂里,没有电喇叭的警示,工人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注意安全呢?电喇叭就像是一个默默守护我们的小卫士,关键时候总能发挥大作用。
咱再说说电喇叭的耐用性。
它可不像有些东西那么娇气,稍微碰一下就坏了。
电喇叭可是很皮实的,能经受住各种环境的考验。
不管是风吹日晒,还是严寒酷暑,它都能稳稳地工作。
这就跟咱家里的老黄牛似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总之啊,电喇叭虽然看起来就是个小小的东西,但它的作用可太大啦!它的工作原理也不复杂,就是靠着电流让膜片振动发出声音。
下次你再听到电喇叭的声音,可别只是觉得吵,要想想它背后的这些神奇之处呀!电喇叭,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安全保障呢!难道不是吗?。
你不得不知道的喇叭常识。

你不得不知道的喇叭常识。
喇叭的构造:1、折环(皮边)。
它的作用首先是为锥盆的运动提供一定的顺性,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柔性,让锥盆可以前后运动,另外还有辅助弹波一起定位锥盆,让音圈保持在磁隙中央,并提供锥盆运动的回复力的作用。
折环的材料一般有橡胶,布基加胶纸质等,折环的软硬和柔顺度,直接影响鼓纸在整个运动形成里的线性,影响喇叭在整个标称功率内的表现曲线。
2、锥盆(鼓纸,振膜,纸盆)。
就是喇叭主要的发声部件。
由它来直接驱动空气,把单元的机械运动,转换为空气的声波传递运动。
锥盆直接决定了单元重播声音各个方面的性能,例如频率响应、失真、甚至灵敏度等。
其中,锥盆的大小、几何形状、材料性能、质量(重量)等方面的特征都是重要的。
材料主要是纸浆加上其他材料,近年来多种特性不同的材料进入,有聚丙烯、炭纤维,金属钛等等,甚至金刚石。
但是主流还是纸浆,一方面造价低廉,另一方面容易做成喇叭振膜所要求的复杂曲面。
3、防尘罩。
防止异物落在磁隙中影响音圈的运动。
它做为一个盖子,同时还具有一个和折环一样的功能,就是把锥盆前后方的空气隔离开,避免向后辐射的声音绕到前方,而造成声短路。
材料五花八门,形状也五花八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除了防尘作用外,喇叭的美观也要靠它做花样。
4、弹波(定心支片)。
功能主要是为锥盆的运动提供回复力,并使音圈在运动时仍能保持在磁隙中的正确位置。
除此之外,它还能防止异物落入磁隙。
定心支片一般用棉、麻、聚?亚胺、NOMEX等纤维织成的布做成,然后浸上树脂使之定形(波浪形)、变硬。
5、盆架。
是整个喇叭单元的骨架,大多数部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盆架上。
但它对声音的影响却相对较小。
盆架主要用铁皮、铸铝或塑料做成。
大家都喜欢铸铝的盆架,因为看起来摸起来都很爽。
铁皮盆架和塑料盆架的成本当然要低许多。
6、音圈、音圈骨架。
音圈是喇叭单元发声的中心部件,喇叭完成从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就是依靠音圈来进行的。
音圈处在上夹板与T铁围成的磁隙中,当电流通过时,就产生力,发生运动。
共振嗽叭结构原理

共振嗽叭结构原理《共振喇叭结构原理》最近在研究共振喇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原理,今天来跟大家聊聊。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一个大的音乐厅里面,如果有人轻声哼唱一个音调,过一会儿可能会发现周围的某些物件,像窗户玻璃或者很轻的一些装饰品似乎也跟着轻轻震动起来,这跟共振喇叭的原理其实有点像呢。
共振喇叭可不太像我们平常看到的那种普通喇叭。
普通喇叭是靠纸盆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形成我们听到的声音波。
这就好比我们用手直接拍打水面,让水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外扩散。
共振喇叭的结构原理就要复杂一点了。
打个比方吧,我们可以把共振喇叭的零件想象成一个特殊的“声音团队”。
喇叭会产生特定频率的振动,就像这个团队里有个指挥,他唱出特定的调子。
这种振动不是像普通喇叭那样直接推动大量空气来发声,而是先找到某个表面,比如说桌面或者一个很大的板,这个表面就像是一个“声音放大器”。
这就要说到共振原理了,喇叭产生的振动频率如果恰好与这个表面的固有频率接近或者相同,那么这个表面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振动,就像一起跳舞的小伙伴跟上了指挥的节奏,然后推动周围的空气发出更大的声音。
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明白为什么共振喇叭不直接推动空气,而是要借助其他表面。
后来我学习相关理论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因为不同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当两种频率相匹配的时候能获得最大的能量转化,也就是把电能通过喇叭转化成机械能,再由物体表面的共振转化成声音能量。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共振喇叭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其实应用还不少呢!在一些小型的家庭音响产品中,采用共振喇叭可以节省空间,它不需要很大的发声单元。
而且在那种对声音传播方向要求比较特殊的场景下,比如定向的语音提醒设备,也可以利用共振喇叭。
不过要注意哦,共振喇叭也有一些局限性,因为它依赖于外界的共振表面,如果表面不合适或者有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发声质量。
我还很好奇,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是否能根据环境自适应地调整共振喇叭的频率,以达到最佳的发声效果呢?这也是个很值得大家一起讨论的延伸思考,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者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音响系统、电视、手机等各种音频设备中。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振动原理。
一、电磁感应原理扬声器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电磁线圈,也称为音圈。
当电流通过音圈时,会在音圈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与音圈附近的磁铁产生相互作用,使得音圈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当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受到的力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这个力会使得音圈产生振动。
二、振动原理音圈受到的力使得音圈开始振动。
音圈与一个连接在其上的薄膜或振膜相连,薄膜的振动会产生声音。
薄膜的振动频率与音圈的振动频率相同,这样就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三、驱动电路为了使扬声器正常工作,需要一个驱动电路来提供合适的电流和电压。
驱动电路由音频信号源、功放器和滤波器组成。
音频信号源提供音频信号,功放器将音频信号放大,滤波器则用于去除杂音。
四、音质改善技术为了提高扬声器的音质,人们还提出了许多音质改善技术。
其中包括:1. 频率响应调整: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元件,使得扬声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更加平衡,减少失真。
2. 阻尼控制:通过调整驱动电路中的反馈电阻和电容,使得扬声器在振动停止后能够迅速停下,减少回音和杂音。
3. 磁路设计:通过优化磁路结构,使得磁场更加均匀,提高音圈的灵敏度和线性度。
4. 薄膜材料优化:选择合适的薄膜材料,使得振膜的质量更轻、更坚固,提高音质。
五、扬声器类型扬声器根据使用场景和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1. 动圈扬声器:也称为电磁式扬声器,是最常见的扬声器类型。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结构简单,价格相对较低,适用于大多数音频设备。
2. 电容式扬声器:也称为电容式麦克风,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扬声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容感应原理,适用于对声音细节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录音棚。
3. 电动扬声器:也称为压电式扬声器,是一种利用压电材料的电效应产生声音的扬声器。
喇叭扩大声音的原理

喇叭扩大声音的原理
喇叭扩大声音的原理
喇叭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装置,它能够将来自音频源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并且通过扩大声音的方式将声音传递出去。
喇叭扩大声音的原理主要涉及声波的产生、放大和扩散三个方面。
1.声波的产生
声波是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产生的,当电信号通过喇叭的电磁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使得喇叭的振膜开始振动。
振膜的振动会产生一系列的压缩和稀释,从而产生声波。
2.声波的放大
喇叭的电磁线圈和振膜之间会产生一个电磁场,这个电磁场会随着电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得振膜的振动幅度也随之变化。
当电信号的幅度增大时,振膜的振动幅度也会增大,从而使得喇叭产生的声波也会变得更大。
3.声波的扩散
喇叭的振膜会将声波向外扩散,当声波遇到空气时,会产生折射和反射,从而使得声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喇叭的设计和形状会影响声波的扩散方向和范围,不同的喇叭形状和设计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总之,喇叭扩大声音的原理就是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声波,并且通过振膜的振动和声波的扩散来实现声音的放大和扩散。
喇叭的设计和材料会影响声音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选择喇叭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因素。
喇叭的发音原理

喇叭的发音原理咱先想想喇叭长啥样。
你看啊,喇叭有个大大的喇叭口,就像一朵盛开的大喇叭花一样。
这个喇叭口可不是光为了好看的,它可有大作用呢。
喇叭的核心部件啊,是一个小小的振膜。
这个振膜就像是一个超级敏感的小薄片。
当有电流通过喇叭的时候,就像是给这个振膜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
电流会让振膜动起来,你可以想象这个振膜就像一个在迪斯科舞池里的小舞者,电流就是那动感的音乐,振膜跟着电流的节奏开始扭动。
那这个振膜的扭动怎么就变成声音了呢?这就和空气有关啦。
振膜一动,就会挤压它周围的空气。
空气就像一群听话的小跟班,振膜把它们挤来挤去的。
就好比你在一群小伙伴中间突然开始挤来挤去一样,周围的小伙伴就会被你弄得乱了阵脚。
空气也是这样,被振膜挤压的时候,就产生了疏密相间的波,这就是声波啦。
然后啊,这些声波就从喇叭口跑出去啦。
喇叭口呢,就像一个扩音器。
它能把振膜产生的那些小小的声波变得更加强大。
你看,要是没有喇叭口,振膜产生的声音可能就像小蚂蚁的叫声一样微弱,但是经过喇叭口这么一放大,就变得超级响亮啦,就像小蚂蚁一下子变成了大怪兽的吼声。
咱再从更细致的角度看看。
喇叭里面还有线圈和磁铁呢。
这线圈和磁铁就像是一对魔法组合。
当电流通过线圈的时候,线圈就会在磁铁的磁场里受到一种力量。
这个力量就会让线圈带着振膜动起来。
就好像是磁铁在对线圈说:“小线圈,跟着我的力量动起来吧!”然后线圈就听话地拉着振膜开始欢快地跳舞啦。
你知道吗?不同的喇叭发出的声音还不一样呢。
有的喇叭声音低沉,就像一个深沉的大叔在说话。
这是因为它的振膜可能比较大,比较厚,动起来就比较慢,产生的声波频率就低。
而有的喇叭声音清脆,就像小鸟在唱歌一样。
那是因为它的振膜比较小,比较薄,动起来就快,产生的声波频率就高。
而且啊,喇叭的质量也很关键。
好的喇叭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歌唱家。
它的振膜材料好,线圈和磁铁的配合也很完美。
这样的喇叭发出的声音就特别纯净、动听。
而不好的喇叭呢,就像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在唱歌,声音可能会有杂音,或者听起来很别扭。
扬声器原理

扬声器原理扬声器的发明者是荷兰物理学家卢瑟福。
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请听我慢慢介绍给你们听吧!1、共振器扬声器最主要的部件是磁性膜片,它的左边有一个很大的铁块,铁块上刻着密密麻麻的螺旋形条纹。
由于空气的流动和摩擦,使铁块中间产生一个高速旋转的圆盘,圆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
当两个磁极相对放置时,这些圆孔正好同空气相通。
在圆盘转动时,就会使空气也跟着一起旋转,产生振动,这就是我们的“音圈”。
音圈的周围还有一个金属膜片,膜片的中心有一个小洞,声波就从小洞里传出来,金属膜片的震动又使音圈的转动发生了变化,最后,声音就从音圈中放出来了。
2、扩音器扬声器的功能决定了它的体积,如果音量小,那么扬声器的体积就要做得非常大,不然就没有办法把音量放大。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平时所用的普通扬声器都有一个共同点:扩音器的喇叭口要比音箱的口子小。
原因很简单,扩音器的频率范围很宽,只要把喇叭口加大,音箱口缩小,那么放大的音量也就越大。
同样的道理,只要将扩音器的音量加大,音箱的声音就能增强许多。
3、喇叭扬声器只有音箱大是不行的,因为扬声器的喇叭口必须大于音箱才能使声波扩散到更远的地方去,同时保证不破坏声波的原有特性。
大家应该记得电视机上的扬声器吧!它们都有一个薄膜状的东西罩住喇叭口,这个薄膜就是扩音器,但是电视机里的扬声器要比音箱大许多。
那是因为电视机扬声器的音盆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弯臂,以此来扩大喇叭口。
那么,为什么音箱口要比扬声器的喇叭口大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音箱发出的声波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迅速膨胀,向四周飞射,而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却在扩音器的作用下被反射回来,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声波是直线传播的,音箱口越大,那么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机会就越多,穿透力就越强。
为了提高扬声器的效率,扬声器制造商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音箱的口子略微向内凹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
3、“共鸣”扬声器扬声器与外界大气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空腔,这个空腔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使扬声器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喇叭原理及培训资料

喇叭原理及培训资料喇叭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的设备,它的原理是运用电磁感应的原理。
喇叭由磁体、线圈和振膜等组成。
当通过喇叭的线圈通电时,会生成一个磁场,磁场的强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这个磁场会作用于喇叭磁体中的振膜上。
振膜是喇叭中起到转化电信号为声音的关键部件,它通常由纸质或聚酯薄膜制成。
当电流通过喇叭的线圈时,线圈中会产生一个与电流方向相反的磁场。
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线圈中的磁场与磁体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力会推动振膜向前或向后运动。
当电流方向变化时,振膜也会相应地向前或向后运动,产生声音。
喇叭的音量大小取决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
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也越强,振膜运动的幅度就越大,声音也就越大。
相反,电流越小,振膜的运动幅度和声音也会减小。
喇叭的音质好坏主要取决于振膜的材质和结构。
振膜材质的选择对声音的传递和振动特性有着很大影响。
此外,喇叭的结构设计也会影响声音的细节表现和音质。
一些高端的喇叭还会采用复杂的声学设计和材料优化,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声音。
对于培训资料,可以包含以下内容:1.喇叭的基本原理:介绍喇叭的工作原理,包括线圈和振膜的作用,解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2.喇叭的组成部件:详细介绍喇叭的各个组成部件,包括磁体、线圈、振膜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喇叭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喇叭,如动圈式喇叭、电磁式喇叭、电动势式喇叭等,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喇叭的应用:介绍喇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音响系统、汽车音响、扩声系统等,并解释为什么喇叭适用于这些领域。
5.喇叭的选购指南:提供选购喇叭的一些建议,包括品牌、型号、音质等方面的考虑因素,帮助用户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喇叭。
6.喇叭的维护和保养:介绍喇叭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如避免过高音量、防止水分侵入等,以延长喇叭的使用寿命。
7.喇叭的技术发展:简要介绍喇叭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无线喇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展望喇叭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喇叭的奥秘大公开如何客观分析喇叭产品?这是许多音响迷想知道的。
然而若单单只从某种角度来判定何种喇叭的设计是最好的,是非常的不恰当,因为各种的设计方式有各种不同的特性,为了达到设计者主要的要求,总会有其它地方的妥协,因此绝对没有一种方式是最好或是不好。
如密闭式与反射式,各有不同的特性,单就型式而言则无法论定谁是谁非,因为喇叭的设计,不只是从结构或是单体的材质来论定,必须要先根据产品之用途,选择适用的单体,进而选择板材及适合之音箱结构,最后再依据单体的频率特性设计分音器。
接下来我们将分成四项,来揭开喇叭的内部奥秘,使乐迷更了解喇叭的特性,进而选择自己适合的喇叭。
壹、音箱板材的选择:音箱板材必须要视其单体的特性,来选择适用的板材,例如单体本身在低频的能量较不足时,便必须采用『质轻而坚』之板材,使单体容易藉由音箱共鸣,发出较多量感的低频,来补足单体的缺点。
因此不是板材『薄』的喇叭就一定差,硬的像石头的声音就会最好。
这都必须根据单体的特性,来选用最适当的板材,使声音达到最佳的平衡点。
一般音箱板材可分为两类:一、『原木(非合成木)』:未经处理的木板。
其密度为非均衡的质材,简单来说,就是以手敲打原木板的每个部份,并无法获得相同的声音。
因此在生产音箱时,每支喇叭在声音及品质上均较难掌握。
除非原木能够在初始加工处理时即得到极为精密的控制与要求,否则还是只以其美丽的木纹做为外表装饰较为适合。
二、『合成木』:先将木材以化学药剂处理,使其有防水或防蛀等功效,再由高压处理完成。
例如:甘蔗板(易因潮湿而损坏)、密集板(MDF)、夹板、防水夹板(具防潮处理)及钢琴用夹层响板(质坚且密度最高)。
合成木本身的密度非常均匀,品质也相当一致,且在声音共鸣的特性上也非常的好,因此对喇叭系统的开发及量产较容易掌控。
此外,音箱板材也常因用途上的需求而有其特别的要求,例如演唱会的喇叭,由于大部份都在户外使用,因此为防止雨水的淋湿而造成喇叭的损坏,通常会采用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水夹板。
还有像是为了搬运方便,必须采质轻的塑料材料,以减轻时常搬移的工作量及碰撞时对喇叭的伤害。
贰、单体的特性:单体是由纸盆、磁铁、线圈等材质组成,其各项材质零件对单体的特性曲线及品质好坏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常听见有人光以外表的振膜材质及单体尺寸,就断定其音色的好坏,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的。
例如,有两支皆采相同纸盆但尺寸不同的低音单体,其并非以尺寸较大的单体就能获得较多的低频特性,因为可能尺寸较小的单体,其内部采用较大的磁铁,拥有较高的磁数密度,因此能比尺寸大的单体有更好的低频特性。
以下我们就单体的结构与种类加以分析:一、高音单体:◎结构分类:◆ 前振膜式:为一般喇叭所采用。
将振膜直接置于前方,可看见振膜材质。
其发声是将声音直接经振膜振荡后,释放至空气中。
◆ 后振膜压缩式号角单体:将振膜直接置于后方,无法看见振膜材质,其发声方式是将振膜振荡出的声音经由压缩导管将声音予以挤压,使声音能均匀扩散至空气中,聆听者能获得较佳的定位与较清晰的高解析音质。
此外,其可将分频点分至较中频部份,因此采用压缩式高音号角的喇叭能获得较佳之中音,较厚实之人声。
◎内部材质:◆振膜:藉由推动振膜的快慢,来产生高低频率。
包括铝丝带、陶瓷、蚕丝、钛、铍。
以铍的材质为最轻。
◆磁铁:包括Alnico(天然磁铁)、钕、Ferrite(铁)。
以Alnico磁数密数(磁力)最高,钕其次,铁最低。
磁数密数越高,控制力越佳,越能获得真实的声音。
◆线圈:以金属线依圆周方式缠绕,其经由电流的导通而产生极性,再藉由与磁铁的相吸与相斥,来推动振膜面,发出声音。
其缠绕的方向会影响单体的相位;使用的金属线的粗细形状及材质则会影响单体的整体效率与耐热的程度(是否可承受大功率);线圈缠绕的长度则会影响喇叭的阻抗。
一般采铝扁线、圆形线。
以铝扁线较佳,其能使线圈与磁铁最密合,间隙最小,因此效率最高,但缺点为缠绕线圈时,制作较为不易。
二、低音单体之内部材质:◎振膜:藉由振膜的推动,来发出声音。
以相同材质而言,较大尺寸的振膜能获得较佳的低频响应。
其一般材质包括纸(纸与玻璃纤维混合)、PP、Kevlar、铝等。
以纸的低频特性较佳,为百万级以上喇叭之单体所采用。
但因生产速度较慢,因此渐渐被其它材质所取带。
◎悬边:将纸盆与框架相互接合,其使用的材质会影响单体的低频响应。
一般材质包括海棉边、橡樛边、布边(W形及M形)。
◆海棉边虽能容易获得较多低频,但其速度慢、控制力差,且容易受气候潮湿而损坏,寿命较短。
◆ 橡樛边亦能获得较多低频,与海棉边一样速度感及控制力较差,但使用寿命较长。
◆ 布边能获得较佳的速度感与控制力,且使用W形布边会比M形布边的低频来的更好。
此外,使用寿命最长。
◎T铁:主要在支撑磁铁与线圈的位置,其散热孔的设计影响单体散热的程度,磁铁与T铁的间隙则会影响单体的效率。
◎磁铁及线圈:使用材质和高音单体相近。
参、音箱结构的设计:音箱结构的设计,对于喇叭的整体效率、音色取向皆有重大的影响。
然而受到使用的用途所影响,在结构的设计上也就大为不同。
例如在专业的演唱会里,便会有低音号角式喇叭,其藉由号角的形状,将低频输送至远的距离。
接下来,我们将以家用与专业的角度来剖析一般常用的音箱结构。
一、家用音箱结构:◆反射式音箱:为最多的设计方式。
当单体振膜发声时,其声音打到后板所反弹的声波,藉由反射导管将反相的声波传递出来。
其反射孔的大小与导管的长度皆会影响低频的延伸,因此必须根据单体的特性,设计出适合的孔径与导管的长度,以取得最佳的速度感与良好的低频延伸。
◆密闭式音箱:其音箱完全采密闭式,虽然能获得不错的低频音色,可是此种设计方式会大大降低喇叭的效率,若要获得良好的控制力,就必须采用超大功率来推用,否则其低频的速度感会有迟顿的现象。
◆背辐式音箱:属于密闭式音箱,主要多增加一支只有振膜的单体(称背辐式低音单体),当低音振动发声时,其藉由空气来推动背辐式振膜,以增加低频的延伸。
但有效率低及速度慢的缺点。
◆等压式音箱:能增加低频的能量,但密闭式的设计会造成效率较低,且当两支单体同时发声时,若声音有不同步的问题产生,也会影响喇叭的瞬时反应。
◆传输式音箱:藉由较长的传输管道来增加低频的延伸,但过长的管道会导致低频速度慢。
二、专业用音箱结构:◆反射式音箱:其设计原理同家用的反射式音箱。
◆号角式音箱:利用号角扩散性佳的特色,先将低音予以挤压,再经由号角的摆荡,能将声音传送较远处。
在户外大型的演唱会上,一般的低频并无法传送较远处,因此必须藉由号角的挤压将低频传送出去,使后方的观众也能感受到低音。
缺点为低频延伸较差。
◆被负载号筒式音箱:在音箱内部拥有传输管道,以增加低频延伸,再由号筒将声音打出去。
其比号角式音箱能获得较多的低频,且亦能将声音传送至更远处。
◆耦合(压缩)式音箱:为两支单体面对面,当单体发声时,藉由互相挤压产生出更低频率。
此外,由于两支单体皆锁在音箱里,因此必须有开口设计在两支单体的中间。
肆、分音器的设计:分音器能完全决定喇叭声音的走向,因此分音器的设计相当重要。
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分音器?首先要根据单体的特性曲线,选择最佳的频率段,进而决定喇叭的分频点,此外,还要依据高低音单体的效率与阻抗,来设计出最适合此音箱与单体的分音器。
在家用的领域上,分音器的设计是尽可能使喇叭拥有最平坦的频率曲线。
但在专业的领域上则不然,例如在舞厅的喇叭,为了使喇叭能拥有强劲的力道,因此分音器在中低频段上会特别的加强。
另外,分音器的设计也会影响喇叭的效率,当使用的零件越多,相对也会减少喇叭整体的效率。
除了认识喇叭的内部结构外,我们特别要提出的两点,当您在选择喇叭及安装系统时需特别注意。
壹、效率:常有人以喇叭的承受功率来判定喇叭所能发出的音压,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的,应该是要先看喇叭的效率才对。
何谓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输入一瓦的能量,在距离喇叭一米处以麦克风测量其发出的音压(单位为dB)。
例如,当两支不同效率的喇叭,输入相同的瓦数时,效率较高的能获得较大的音压。
因此,就算低效率的喇叭拥有较大的承受功率,但其最大音压未必能大过高效率但承受功率较小的喇叭。
高效率喇叭有许多的好处,除了只需搭配小瓦数的扩大机,还有能拥有较多的细节,较宽广的动态。
和低效率喇叭相比,高效率的喇叭在小音量时,依然能保有全频段的细节,相对于低效率喇叭可能只剩下中频段的声音,必须将音量开到某个音压才能获得较佳的解析。
因此对于现今流行的家庭剧院系统,其特别强调高动态及高解析的音质,如果能选择效率较高喇叭,将会是最佳的选择。
贰、相位:一支单体的相位决定在线圈的缠绕方式,以顺时钟缠绕和逆时钟缠绕两者相位相差一百八十度,简单的说就是两者的正负极性会相反。
此外,分音器的设计也会影响相位,因此不同厂牌的喇叭可能会有不同的相位。
在传统的两声道系统,一定是使用两支相同喇叭,所以根本不需要考虑相位问题。
但在现今的多声道系统,如果您使用的多支喇叭是来自不同的厂牌,且当您依喇叭的正负极性连接,却觉得低频段非常的硬而不沉,这很可能是喇叭的相位不同,造成相同频率相互抵消,一般以低频段影响最大。
解决的方法,可以利用相位测试器来检测喇叭相位,使所有的喇叭单体皆为同相,如此,必定能大大改善低频段的量感。
在此我们并不是狭义的探讨何种喇叭的设计是最好的,而是在告诉您何种设计有何种特殊的声音走向,以供您在选择喇叭时,有更多方面的考量。
况且每个人对声音的喜好多少会有不同的认知,因此就算您没有接触过或对这方面学养有限时,那倒不如将声音的选择,放心的交给自已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