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曲霉菌

合集下载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正文】一、引言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曲霉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影像学是肺曲霉菌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内容。

二、影像学表现1-X线胸片表现肺曲霉菌病在X线胸片上呈现多种表现,包括结节状阴影、斑片状阴影、空洞形成等。

结节状阴影常呈实质结节、结节样病灶或小叶性结节分布。

斑片状阴影则表现为多发的散在病灶,大小不等。

空洞形成是肺曲霉菌病的典型表现,可见于病灶内部坏死、液化等。

2-CT影像表现CT对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为敏感和准确。

CT表现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斑片状影:多见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呈散在分布,大小不等,边缘清晰。

(2)结节状影: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呈圆形或卵圆形,分布均匀,边缘模糊。

(3)空洞形成:常见于长期进展的肺曲霉菌病,空洞内可见液平面或菌球样结构。

(4)弥漫性浸润影:较少见,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呈双侧对称性浸润,累及多个肺叶。

三、鉴别诊断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有时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因此需要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肺结核: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包括结节状阴影、斑片状阴影和空洞形成,与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较为相似。

鉴别时可以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

2-肺真菌感染:如肺孢子菌病、曲菌病等。

这些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有时与肺曲霉菌病相似,需要通过相关检验鉴别。

3-肺转移瘤:部分转移瘤在影像学上可呈结节状阴影或弥漫性浸润,与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相似。

需要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附件】1-患者影像学报告2-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免疫功能低下:指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于受到感染和疾病侵袭的状态。

2-细菌:一种微生物,能引起细菌感染,需要通过抗生素治疗。

【全文结束】。

肺曲霉菌病

肺曲霉菌病

肺曲霉菌病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曲霉菌引起的肺部疾病。

肺曲霉菌病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及器官移植和爱滋病的不断增加,使该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病因】由曲霉菌和吸入其分生孢子所致的机会性感染。

导致易感者体内分生孢子菌丝生长和入侵血管,出血性坏死,梗死和最终播散到其他部位。

曲霉菌是最常见的环境霉菌之一,通常可在腐烂的赘生物(如堆肥),隔离物表面(墙或钢束周围的天花板),空调机或加热口内,手术室和病房以及在医院的器具或空气中飞扬的尘埃中找到。

易感者通常由吸入分生孢子获得侵袭性感染,偶尔可直接从受损皮肤侵入。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长疗程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器官移植(特别是骨髓移植),遗传性嗜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如慢性肉芽肿性疾病,或偶见的艾滋病。

由曲霉菌和吸入其分生孢子所致的机会性感染。

导致易感者体内分生孢子菌丝生长和入侵血管,出血性坏死,梗死和最终播散到其他部位。

曲霉菌是最常见的环境霉菌之一,通常可在腐烂的赘生物(如堆肥),隔离物表面(墙或钢束周围的天花板),空调机或加热口内,手术室和病房以及在医院的器具或空气中飞扬的尘埃中找到。

易感者通常由吸入分生孢子获得侵袭性感染,偶尔可直接从受损皮肤侵入。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长疗程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器官移植(特别是骨髓移植),遗传性嗜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如慢性肉芽肿性疾病,或偶见的艾滋病。

【流行病学】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人类感染的曲霉菌多为外源性和继发性感染。

病原菌绝大部分是烟熏色曲霉菌,少数为黑色曲霉菌、白色曲霉菌和小巢形曲霉菌等。

正常健康人吸入曲霉菌可不致病,但若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原有肺疾病时,则容易发病。

该病常继发于支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肺囊肿、肺癌、肺脓肿等疾病[1]。

国外文献报道伴有肺原发病者高达65%以上,但本组仅32.1%(9/28)。

【病因】根据病原菌的致病力可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

肺曲霉菌

肺曲霉菌

肺烟曲霉病例介绍病例报告:一名男性43岁患者,以发热7天伴咳嗽、咳大量黄脓痰入院。

病情进行性加重,喘息,呼吸促,胸痛、咳稀薄血性痰,体温最高39℃。

发病前3天曾清理垃圾。

查体:神志淡漠,精神差,双肺满布干湿罗音,右上腹压痛(+);SpO2渐下降,呼吸性酸中毒。

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经验性给予美罗培南+氟康唑治疗,并行气管镜活检。

于入院48小时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入院90小时死亡。

一周后,气管镜活检提示烟曲霉病伴坏死。

出院诊断:肺曲霉菌病。

胸部X-ray:胸部CT:病例分析:肺部组织大致可分为肺泡、间质及气管三部分,每部分都会感染,各部分都有其好发的致病菌,一旦遇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例,应立即由解剖学及宿主因素进行鉴别诊断。

一、肺泡型肺炎:为最常见的肺炎,影像学可见斑片病变。

肺泡是气道的终点,感染源为气道起点的口腔,一定是细菌,而且绝大部分是肺链,症状为高热、咳嗽有脓痰、甚至休克。

二、间质型肺炎:病原学复杂,影像学可见毛玻璃病变。

间质为气道壁的延伸,本身与气道不相通,但通血道与淋巴道,感染时致病菌来自于血播、淋巴或气道壁蔓延。

间质为肺部气体交换的地方,感染时会咳嗽,但不产痰,会出现喘及低氧合。

间质性肺炎病原学复杂,难以预测,几乎无经验性疗法的指南,但可由宿主因素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

若病患是非艾滋病、非激素使用的宿主,血播的金葡菌或念珠菌将由血培养阳性得到证实;若是血培养阴性,年轻的间质性肺炎应考虑衣原体或支原体;年长者应考虑军团菌,但都可使用大环内脂类药物先行覆盖;若病情进展快甚至咯血,应考虑甲流或其它呼吸道病毒型肺炎。

若病患是艾滋病或激素使用者,肺囊虫是最重要的致病菌,可使用高剂量复方新诺明覆盖。

三、气管炎:为慢性非致死性疾病,影像可见树枝状气管病变合并黏膜下侵犯的斑片影。

气管炎表现为长期咳嗽有脓痰,可发烧也可不烧,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曲霉。

此种曲霉症为黏膜侵犯,无生命威胁,通常血清中曲霉抗原没有诊断价值,必须靠痰中培养出曲霉或是气道黏膜活检看到曲霉侵犯而诊断,由于死亡风险极低,无经验性治疗方案,可确诊后治疗,选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治疗。

肺曲霉菌病的分类

肺曲霉菌病的分类

肺曲霉菌病的分类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是由曲霉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组疾病。

这些疾病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病变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感染的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肺曲霉菌病的一些主要分类:1.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以真菌侵入和繁殖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类型的曲霉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身上,如免疫抑制、器官移植术后、白血病等患者。

IPA 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于对曲霉菌过敏反应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哮喘、囊性纤维化或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身上。

患者可能会出现哮喘加重、咳嗽、咳痰等症状,需要积极治疗。

3. 慢性肺曲霉菌病 (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PA):慢性肺曲霉菌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常出现在已有肺部结构病变或肺功能减退的患者身上。

这种类型的曲霉菌感染症状可能较轻,但会导致肺组织破坏、纤维化和空洞形成,严重时甚至可能需要外科干预。

4. 隐球菌性肺曲霉菌病(Aspergilloma):隐球菌性肺曲霉菌病是指肺部发生曲霉菌球状体,常见于肺空洞、支气管扩张或其他肺组织病变的区域。

曲霉菌球状体可以包含真菌丝状体和组织细胞,患者可能出现咳血、咳痰等症状。

肺曲霉菌病的分类主要基于感染的特点、病变的类型和患者的免疫状态。

不同类型的肺曲霉菌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非常重要。

如果怀疑患有肺曲霉菌病,建议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策略PPT课件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策略PPT课件

曲霉菌感染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 肺组织炎症、坏死和肉芽肿形成
等。
曲霉菌感染可引起肺实质和肺间 质病变,严重时可导致肺纤维化
和肺脓肿等。
曲霉菌感染还可能引起血管病变 和血栓形成,导致肺组织缺血和
坏死。
03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诊断
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
体格检查
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严重 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
04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治疗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01
02
03
休息与护理
保证充足的休息,提供舒 适的环境,密切监测病情 变化。
症状缓解
针对咳嗽、咳痰、呼吸困 难等症状,采取相应的对 症治疗措施,如使用止咳 药、吸氧等。
营养支持
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保 证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 免疫力。
抗真菌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
对于身体虚弱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采取支持治疗措施,如输血、补充 白蛋白等。
联合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联合 治疗手段,如抗真菌药物与免疫抑 制剂的联合使用等。
05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预防 和预后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休息,以增强身体免 疫力。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治疗
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包括抗真菌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等。
02
肺部曲霉菌感染的病理 生理
曲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广 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植 物、木材等。
曲霉菌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 如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 耐受多种环境等。
曲霉菌的形态多样,包括分生 孢子、菌丝和菌丝片段等,这 些形态在感染过程中具有不同 的作用。

肺曲霉菌治愈标准

肺曲霉菌治愈标准

肺曲霉菌治愈标准
肺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引发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临床上,肺曲霉菌的治疗需要严格的治疗标准。

本文将介绍肺曲霉菌的治疗标准,以期对该病症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

首先,肺曲霉菌感染患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包括氨苄西林、利福平和多粘菌素等抗生素。

肺曲霉菌抗生素选择应根据细菌环境、防治目标等因素,结合抗生素药敏结果,科学选择抗生素药剂。

对于感染肺曲霉菌的治疗,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为青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哌酮等。

其次,肺曲霉菌治愈标准也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咯痰等临床表现,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有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治疗,包括抗生素联合抗炎药物如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以及相应的抗痰剂,如布洛唑胺,以此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肺炎、肺部穿孔、肺结核等严重并发症,应对其采取更严格的治疗措施。

病原体清除是治愈肺曲霉菌感染的关键。

抗生素治疗应该有较长的时间,以确保病原体完全清除,避免发生耐药、复发和迁移,保障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肺曲霉菌感染的治疗抗生素应持续5-7天,如果病情未能改善,应结合病情加重,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最后,肺曲霉菌感染患者要加强护理和营养,其护理方式包括有规律的活动、贴心的咨询等,营养方面应选择多种滋补的食物,尽量摄取营养均衡的食物来增加免疫力,以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恢复。

肺曲霉菌的治疗需要严格的治疗标准,合理的药物治疗、营养支持以及护理等措施是肺曲霉菌感染的治愈标准。

只有将治疗标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控制肺曲霉菌感染,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淋巴结肿大
肺曲霉菌病可引起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可引 起肺气肿,表现为肺部透亮度 增加、肺纹理稀疏、膈肌下降 等。
肺不张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还可 引起肺不张,表现为肺部密度 增高、体积缩小、叶间裂移位
等。
XX
PART 04
鉴别诊断
肺曲霉菌病需与肺结核、肺癌、肺炎 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比较影像学特 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等方 面的差异,有助于明确诊断。
经验教训与启示
• 提高对肺曲霉菌病的认识:肺曲霉菌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真菌感染,临床 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 认识和学习,提高诊断准确率。
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肺脓肿
肺脓肿患者常有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X线或CT表现为含有气液平面的空洞 ,内壁光滑或略有不规则。
肺囊肿
肺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者多无症状。X线或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薄 壁空腔,其内充满气体。
肺大泡
肺大泡是指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X线 或CT表现为肺野内的透亮空腔,无液平。
XX
PART 05
诊断流程与规范
REPORTING
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 括症状、体征、既往病
史等。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首选CT检查,观察肺部 病变的形态、大小、密
度等特征。
采集患者血液、痰液等 样本,进行曲霉菌相关
抗原检测。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
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表现

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肺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供临床医生参考。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X线胸片X线胸片是肺肺曲霉菌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早期感染阶段,X线胸片可能没有明显异常表现。

而在疾病进展后,可见到肺实质浸润、结节状阴影等。

2·CT扫描CT扫描是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中的关键方法。

其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平面重建的特点,能更准确地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和形态。

在CT扫描中,可见到肺内结节、孢子囊肿、游走性浸润等病变。

3·磁共振成像(MRI)MRI在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较少,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MRI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组织对比度,并能检测到较小的病灶。

4·PET-CTPET-CT对肺肺曲霉菌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PET-CT可利用放射性标记物质,检测代谢活跃的病灶,提供全身范围的信息,帮助评估病变的活动程度。

三、影像学表现1·早期感染阶段在早期感染阶段,肺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较为微弱或者没有明显异常。

少数病例可见到片状阴影或结节状阴影,但通常不具有特异性。

2·慢性肺曲霉菌病阶段在慢性肺曲霉菌病阶段,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实质浸润、结节状阴影、环状阴影等。

肺实质浸润可以是单侧或双侧的,可见到空洞形成和壁厚的变化。

3·继发性肺肺曲霉菌球菌病继发性肺肺曲霉菌球菌病是肺曲霉菌病的并发症之一。

其影像学表现多样,可见到孢子囊肿、空洞、胸腔积液等。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X线胸片和CT扫描影像。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肺肺曲霉菌病: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2·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如X线胸片、CT扫描、MRI、PET-CT等,对肺肺曲霉菌病进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 多种病变共存(渗出、增殖) 卫星灶 光滑空洞、光滑边界 病灶没有明显强化 淋巴结均匀环形强化 侵袭性曲霉菌病 很少有边界清楚的结节 结节边缘模糊 空气新月征 坏死不完全,有血管性结构 淋巴结可见环形强化
多星没有光环
鉴别---肺腺癌
肺腺癌 免疫健全 恶性征象:毛刺、分叶、 空泡、胸膜凹陷、 支气管截断征 磨玻璃影:肿瘤沿肺泡壁 匍匐生长、不完全充填肺 泡腔 强化 侵袭性曲霉菌 免疫背景、基础疾病 结节、实变、晕征、空气 新月征、空洞 支气管周围分布或树芽征 晕征:侵犯肺部小血管导 致的出血 坏死,强化不佳
IPA
孢子吸入下呼吸道

出芽形成菌丝
附着于深层气道基底膜 气管、支气管炎 炎性浸润、化脓、肉芽肿
侵入血管 坏死性血管炎、血栓、菌栓 肺组织坏死、出血、梗死
气道侵袭性曲霉菌病
(Airway-invasive)
血管侵袭性曲霉菌病
( Angio-invasive )
气道侵袭性曲霉菌病(Airway-invasive)
空气新月征、空洞

空气新月征是空腔内类圆形曲菌球和空腔壁形成的新月 形影。主要出现于IPA后期,出现率为40%,特异性低 于晕征。

需与肺曲球菌病鉴别,后者无免疫抑制。
是凝固性坏死物质部分 或全部经支气管排出, 以及梗死中央部、黏液 、菌丝的收缩
演变过程
4周
2月
半侵袭性曲霉菌病(Semi-invasive aspergillos曲霉菌病的影像诊断
--------强行pptQAQ
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

肺曲菌病主要是由烟曲菌、黄曲菌等感染引起的。 该真菌常寄生在上呼吸道, 曲霉所致的肺部疾病统 称为肺曲菌病。 曲菌为条件致病菌,肺曲霉菌为机遇性感染。

孢子头及倒烧杯样柄
鹿角样菌丝
晕征

晕征和结节影为IPA早期典型表现,尤其晕征对早期IPA 有较高特异性,病理基础是出血性肺梗塞,中央结节为 坏死的肺组织,周边晕征为坏死周边局部出血。
晕征的组织学特征
急性出血
凝固性坏死
中心低密度影(反晕征)

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肺的梗死被周边肺组织的出血和炎症 组织所包绕,表现为结节、肿块内出现低密度区。 团块及结节中心低密度影对IPA有相当高特异性,迟于 晕征,早于空气新月征。

鉴别---肺结核

结核的渗出性病变是水肿性病变,边缘相对比较模糊。 增殖性病变边界有纤维组织包裹,故而清晰。 结核慢性病程易纤维化多,钙化多、大片。 晕征是局部出血故边缘相对较清晰。结节、斑片影边界 模糊,实质是一种渗出。 曲霉菌免疫抑制,纤维化不明显,钙化散在、呈小点状 。
鉴别---肺结核
鉴别---肺结核

结核杆菌对坏死无固定作用,坏死物质易排出形成空洞 ,卫星病灶多; 曲霉菌菌丝对于坏死物质有固定作用,空洞相对较少、 小;
鉴别---肺结核

肺结核干酪性坏死,坏死物质内无任何结构,增强后无 强化; 常伴支气管扩张狭窄,坏死与支气管相通形成虫 蚀性空洞。 IPA坏死内部仍有血管等组织,增强后可见显示;大片 坏死时胸膜下支气管可未见显示(被菌丝阻碍)。

常见于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血液 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 CT表现为:


早期晕征。
非特异性斑片状影或肺叶实变。 多样的边界不清的结节影,空洞常发生且可见空气新月 征。 胸膜下楔形实变区。
血管侵袭性曲霉菌病( Angio-invasive )

菌丝入侵导致血管梗死,常侵犯小-中等大小肺动脉,引 起血管血栓形成和出血性肺梗塞。
曲霉菌

烟曲霉菌最为常见,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有机腐败物, 土壤,尘埃中,常通过吸入孢子寄生在上呼吸道所致机 会感染。 在人体抵抗力下降及存在肺部基础疾病情况下易发病, 如肺结构异常、遗传过敏、炎症、免疫缺陷等。 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常取决于微生物数量,毒力以及患者 的免疫反应。


肺曲菌病分三型: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ABPA)
超敏

肺曲菌球(寄生性)
侵袭性肺曲菌病(IPA)
正常
免 疫 反 应

抑制
IPA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肺部机遇性感染。 好发于免疫低下患者,如白血病、AIDS、中性粒细 胞减少、肝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 初始诊断困难,预后差,死亡率达30~80% 临床常表现为慢性感染、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支气管炎、胸膜性胸痛(侵犯血管形成小肺梗死)、 咯血。


曲霉菌存在于深层气道基底膜,常发生于中性 粒细胞减少和艾滋病患者。引起: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壁增厚。
细支气管炎:小叶中心结节和分支线状或结节 区域与树芽征。
支气管肺炎:实变、可见支气管扩张,病变通 常为双侧。
气管支气管炎型
细支气管炎型
小叶中心结节
支气管肺炎型
气管周围实变
血管侵袭性曲霉菌病( Angio-invasive )

常发生于上肺。大体病理为边界不清的实变和纤维化, 病变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厚壁空洞,洞壁不规则,内外 壁不光滑,空洞内见丝状、絮状、海绵状影,为曲霉菌 丝。 空洞周围实变区、蜂窝样改变及纤维索条影; 小片状磨玻璃样改变及小结节伴周围晕征。


组织学上可见纤维化和急性或机化性肺炎混合存在,可 见含有菌丝的坏死性肉芽肿位于肺实质或与大小气道相 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