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我眼中的陶渊明的作文950字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通用11篇)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通用11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通用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篇1轻轻挖开花园角落的泥土,种上三株无名无姓的草儿,悉心的浇灌。
既然草本无名,不若我为你取个名吧!这一株姓陶,那一株名渊,最后一株唤明。
陶——渊——明。
——题记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
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
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
他的生活是简朴的,风格也是简朴的,这种简朴的特质是令人敬畏,是会使那些较聪明、较熟悉世故的人自惭形秽的。
他今日是人生的真爱好者的模范,因为他忙乱中反抗尘世欲望的念头,并没有驱使他去做一个彻底的遁世者,反而使他的感官的生活调和起来。
因为陶渊明已经达到了那种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一丝一毫的内心冲突,所以他的生活会像他的诗那么自然,那么不费力。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
我眼中的陶渊明两篇

我眼中的陶渊明我眼中的陶渊明两篇导语: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眼中的陶渊明”两篇范文,欢迎阅读!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篇1)轻轻挖开花园角落的泥土,种上三株无名无姓的草儿,悉心的浇灌。
既然草本无名,不若我为你取个名吧!这一株姓陶,那一株名渊,最后一株唤明。
陶——渊——明。
——题记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
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
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
他的生活是简朴的,风格也是简朴的,这种简朴的特质是令人敬畏,是会使那些较聪明、较熟悉世故的人自惭形秽的。
他今日是人生的真爱好者的模范,因为他忙乱中反抗尘世欲望的念头,并没有驱使他去做一个彻底的遁世者,反而使他的感官的生活调和起来。
因为陶渊明已经达到了那种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一丝一毫的内心冲突,所以他的生活会像他的诗那么自然,那么不费力。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劳作虽辛苦,结果虽让人感到无奈,但这种无所拘束的田园生活却充满了欢乐,充斥着喜悦。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优秀8篇)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优秀8篇)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篇一说到陶渊明,人们就会想到《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兮辞》,还有那令人向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般生活。
人所共知,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留有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他还带有一种浓厚的唯心思想——“心远地自偏”。
要谈陶渊明,就不得不落俗套,谈东晋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的社会环境。
的确,“举贤不出士族”对于贫寒人家的子弟是很不公平,但陶渊明不同,他的曾祖父是东晋的开国元勋陶侃,他的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他的家庭环境不知道比他曾祖父当年好出多少。
陶侃的出生是地地道道的下品,他家境穷苦,父亲早死,靠母亲拉扯长大。
当大户人家的子弟范逵来访,就有了“陶母剪发”的佳话,陶侃的家境可见一斑。
之后有了范逵的推荐,使得他从“江湖只远”到“庙堂只高”。
但到了洛阳后的陶侃并不受重视,连有识人之称的宰相张华都不将他放到眼里,尽管在与陶侃谈话后觉得他的确不一般,但也并不重用他。
就是这么个到处碰壁的陶侃,抓住历史时机,凭借军事才华,成为东晋的开国元勋,还差一点儿再次使“金陵王气黯然收”。
作为陶侃后人的陶渊明,虽说少年时代过的也是“自余为人,逢运之贫。
箪瓢屡罄,希谷冬陈。
”的日子,但他也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既然如此,为什么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便辞官而归,之后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呢?难道在家赋闲就可以实现“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了!也许是他觉得这官衔太小,不足以实现自身的抱负,也罢。
那三十六岁时,作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官归隐。
四十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作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四十一岁辞归又是为何道理?仍是这些职位不足以令他安身?想他曾祖当年,在庐江太守张夔手下,干的尽是苦差使,这样的人,能不得到上司的赏识吗?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解绶辞官却是一种消极的表现!不知历代的骚人墨客,怎会对此称道不已?试想,一个怀着“大济于苍生”这样崇高理想的人,会随随便便放弃一个又一个的从政机会,“解绶辞官”就是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么一个个人的原因?那我可以说,陶渊明所谓的雄心壮志都是假的,他只是一个自私的人,想到的只有自身罢了。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
【篇一:我心中的陶渊明】
提起陶渊明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会说陶渊明谁不认识?不就是《桃花源记》的作者吗?古代著名诗人,谁不知道?
陶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大概也是陶渊明的号吧?
难道堂堂古代著名诗人就这样被介绍完了?不,关于陶渊明的还有很多很多。
我一直很尊敬陶渊明,也很想像他那样做一个隐士,不与世俗牵连,据说陶渊明从小就满腹理想,博学多闻,29岁出仕,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几番进退,仕途不顺,最终因报复不得施展,又不肯降志辱身与仕族阶级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归隐,过上了简朴的农家生活。
有人说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是迫于无奈,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入仕做官是根本的目标,陶渊明也选择了做官这条路,但几次入仕的失败,使他不得不选择归隐田园的逃避方式,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的思想是伟大的,因为这是他执著追求人格价值的表现,陶渊明归隐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容忍官场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而选择追求“本我”,以求保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这是一种崇高理想的表现。
我心中的诗人作文600字——陶渊明(通用34篇)

我心中的诗人作文600字——陶渊明(通用34篇)我心中的诗人作文600字——陶渊明(通用34篇)我心中的诗人作文——陶渊明篇1陶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大概也是陶渊明的号吧?难道堂堂古代著名诗人就这样被介绍完了?不,关于陶渊明的还有很多很多。
我一直很尊敬陶渊明,也很想像他那样做一个隐士,不与世俗牵连,据说陶渊明从小就满腹理想,博学多闻,29岁出仕,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几番进退,仕途不顺,最终因报复不得施展,又不肯降志辱身与仕族阶级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归隐,过上了简朴的农家生活。
有人说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是迫于无奈,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入仕做官是根本的目标,陶渊明也选择了做官这条路,但几次入仕的失败,使他不得不选择归隐田园的逃避方式,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的思想是伟大的,因为这是他执着追求人格价值的表现,陶渊明归隐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容忍官场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而选择追求“本我”,以求保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这是一种崇高理想的表现。
我非常喜欢陶渊明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大多是描绘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对污浊社会的厌恶和对纯净自然的热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活。
他一个人徜徉在南山下,与菊同眠,与菊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贯被称为“花之隐逸者”的菊花,让陶渊明受到了清静无为、无车马之喧的`安逸生活,更让后人明白了要为自己的心灵而活的道理。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一位有着崇高的理想,不慕名利,向往世外桃源的清高的人。
我心中的诗人作文——陶渊明篇2在许多现代人眼中,隐士只属于古代。
他们与山为友,与水为伴,品一盏淡茶,酌一壶薄酒,诵读诗书,舞文弄墨,好不逍遥自在!但是,他们看破红尘之后消极遁世,不用自己的浩然正气横扫不平,不以自己的雄才大略普济苍生,而是逃避社会现实,独自享乐。
喜欢陶渊明中学生作文(通用24篇)

喜欢陶渊明中学生作文喜欢陶渊明中学生作文(通用24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喜欢陶渊明中学生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喜欢陶渊明中学生作文篇1在我的古人偶像集中,陶渊明是我情有独钟的一位偶像。
喜欢陶渊明,是因为他的性情与我多少有点亲近自然的天性恰好相合。
他恐怕要算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隐士了。
本来可以“束带”见上级,进而攀附权贵,投靠显宦,走上一条光明仕途,但他却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官虽做不成,骨气却做出来了!乘着思想的快马,我随陶渊明踏上了归乡之路。
他得偿心愿后满心喜悦,“舟摇摇认轻,风飘飘而吹衣”。
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便生出了“觉今是而昨非”、“知来者之可追”的心情。
他在浔阳老家看青山秀水,秋月春花,听蝉唱虫吟,犬吠鸡鸣;观堂前桃李,屋后柳阴,他确实得到了心的安慰和情的解放。
他禀情中本来就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成分,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做了一个农夫当做的事情,而得到的精神享受远不是一个农夫所能及的。
他“既耕亦已种,便欣然忘食”。
朋友不在了,则“乐琴书以消忧”,有时不免“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直抒胸臆而无所拘。
他是一个热忱的真隐士,而不是颓丧的厌世者。
自古以来,失意的文人是牢骚满腹的,而且越是境况惨烈,意欲有所作为的愿望越强烈。
辛弃疾曾暗示别人“娥眉曾有人妒”,陆游“僵卧孤村”时也曾“尚思为国戍轮台”。
陶渊明则恰恰相反,他无意官场,他真的不想去做坏官,于是他可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平淡,坦荡的生活恰好和他的个性与人格结合得十分融洽自然。
尤为难得的是他将这种波澜不惊当作了乐趣,甚至在他“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时候也毫不动摇。
陶渊明的退隐真正表达了隐居的意义,满足了内心的宁静,维护了个性的独立与高尚。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精选10篇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1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超凡脱俗,是我给陶渊明的定义,他是安贫乐道,他自得其乐,他淡泊名利,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他宁愿过清贫的生活,也不愿生活在世俗中,他宁愿"夕露沾我衣"也要"但使愿无违"。
我崇尚陶渊明的精神境界,我向往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但是我注定不可能如同陶渊明一般,放弃红尘,舍弃所有,隐居深林,因为这只有心境自然平静的人才能做到,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像陶渊明一样呢?现在是21世纪,当然不能同很久很久前那个社会相比较,现在处处需要竞争,而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在当今社会,不竞争是不行的,然而在竞争中却要做到像陶渊明一样的不慕荣利,在竞争中,不仅要为自己想,也要为他人着想,做到共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不过,每天生活在百花间,看百花齐放,听百鸟共鸣,观日出日落,又是何等的享受呢?永远的陶渊明,永远的五柳先生,永远的活在我心中,永远是我心中的天枰。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2我心目中的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他生性爱创作,因此被乡民所推荐陶渊明留着一头长发,这是他的特征之一,他的第2特征就是写的书很多。
陶渊明是南朝时代的人,而他却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著,正因为陶渊明这一创作,所以才造福了广大读者,吸引了上亿人的眼球。
陶渊明曾经写过一部《五柳先生传》借以述说自己的生平情状。
该传写道:“有一位先生,不知其姓名,也不知道是怎样一位人。
只知他家屋旁有5棵柳树,因号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传》自序就是这样写的。
当时的人们说,这其实是述说陶渊明自己生平的真实记录。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通用25篇)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篇1回顾历史的长卷,有豪放洒脱的诗仙李白;有忧乐天下的范仲淹;也有文武兼修的辛弃疾而今天我要介绍的这位诗人,他叫陶渊明。
陶渊明自小便志向高远,希望长大后为国家,朝廷效力。
他学识渊博,天资聪颖。
然而他初到官场处处碰壁,不愿恭维小人,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毅然辞官返乡,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有人说陶渊明是消极的,也有人说他是率真洒脱的。
在当时那个追明逐利,奢靡之风盛行的东晋,陶渊明是一朵逆流而上的浪花,抨击了当时追求荣华富贵的玩乐者。
陶渊明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社会没给他仕途发展的机会,却让他离开了那个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朝堂。
在诗坛上独辟一块新的田园。
又有谁人能像陶渊明那样拥有“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种悠远的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花孤傲、高洁、素雅,独自屹立于寒霜之中,傲霜斗雪。
周敦颐说:“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花不与牡丹争华贵,不与杜鹃比明艳,而是独自傲然开放,陶渊明喜爱菊花,菊花也同样映衬出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雅。
菊花就是渊明,渊明犹如菊。
他一生的诗篇以田园诗为主,写了他归隐田园后的心境。
他是《归去来兮辞》中那个“登高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悠然自乐的诗人,同时他也是《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更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农夫。
这就是身在田园,心有诗意和远方的陶渊明。
一簇簇幽香的菊花在院子中竞相开放,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泠泠的清泉在山涧流淌,这时,一位和蔼的老人扛着锄头,向院外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步履轻松,悠然地走向南山。
我心中的陶渊明作文篇2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古代,诗词歌赋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艺术。
在假期里,我也开始阅读古诗文,从中我感受到了这种艺术的美。
在我阅读的古诗词里,我最喜欢的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我眼中的陶渊明的作文950字陶渊明,我感谢你的真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之五)是的,他就是那么一个风姿潇洒、心定气闲的隐逸诗人。
这确实是他最好的自画像。
因为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留下了类似的墨迹。
从最初五柳先生的“箪瓢屡空,忘怀得失”,到临终前的从老得终、奚所复恋;从辞官归隐时的如释重负,到躬耕田垄后的无怨无悔;从现实生活中与村民相处的自得其乐,到对理想境界桃花源的美好憧憬。
凡此种种,无不一以贯之地表现他远离世俗尘嚣、安贫乐道的闲适与潇洒。
所以,他很早就赢得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
追溯我喜爱陶渊明的原因,起初只是为他的心境所震撼。
然而,伴随我对他的了解,我才发现他的内心并非一直静如止水。
相反,在不少时候,他的情感显得那样激烈:年少时,他曾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激情;成年后,他在《感士不遇赋》中借古叹今,在《闲情赋》中抒发追求理想的执著;直到晚年,他还“慷慨独悲歌”,以激愤心情赞美敢与命运抗争的夸父、精卫,并在《咏荆轲》一诗中歌颂舍身报国的英雄。
因此,我在思索一直崇尚恬淡闲适风尚的陶渊明,其内心何以如此复杂呢?我个人以为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一个优秀诗人是以其内心情感的丰富,彰显出诗歌的真实和不朽。
一个人遇到不同的生活处境时,难免流露出不同的情感。
特别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晋宋(南朝)之交,社会动荡,官场黑暗,市朝竞趋。
社会的种种丑恶让他深恶人性的虚伪和狡诈。
终于,他决定以真诚的人生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清新的诗风抵御社会的污浊。
所以,陶渊明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始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坦诚地呈现出来,并在诗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朴素的文字传达他的喜怒哀乐,豁达的胸襟让他看淡诸多名利,笑对贫富生死。
我想,这大抵就是自晋朝以后的历代,虽和陶之作汗牛充栋,但是很少能企及陶诗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终于明白了隐居山林的你对我们青少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的原因。
这就是你的真诚,你的豁达,你的乐观,你不羁的性格。
陶渊明,愿千载以后更多的读者能体味你的诗文,感受你的真实和执著,领略你的风流韵致。
陶渊明,我感谢你的真诚。
点评本文的优点较为突出,那就是作者在读陶渊明诗的过程中,发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
由此,小作者知人论世,把诗人还原到晋宋之交的动荡社会中,从历史的波诡云谲中窥见了诗人“以真诚的人生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清新的诗风抵御社会的污浊”的用心。
这不能不说是小作者善读善思的表现。
先哲有语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王同学的这种思考确实值得我们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