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考试课程资料病生试题B卷及答案
第三军医大学考试课程资料康复医学护理2005级四年制本科试卷(答案版B卷)

第三军医大学2007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课程名称: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护理2005级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理疗法中中频电疗的频率范围为:DA.10Hz~100Hz;B.100Hz~1KHz;C.1KHz~10KHz;D.1KHz~100KHz;E.10KHz~100KHz。
2、能产生“内生热”的物理治疗方法是:BA.红外线;B.超短波;C.直流电;D.紫外线;E.激光。
3、什么剂量的超短波疗法适合治疗急性期炎症:DA.温热量。
B.热量。
C.微热量。
D.无热量。
E.以上均可。
4.红外线的波长范围是:CA.400nm~760nm;B.400mm~760mm;C.400um~760nm;D.400um~760um;E.400cm~760cm5.有关红外线疗法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A.可以应用于烧伤后急性期瘢痕的治疗,以抑制瘢痕增生。
B.可应用于烧伤创面,促进创面的愈合。
C.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24小时内不宜使用。
D.不宜直接照射眼睛。
E.皮炎患者慎用。
6.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CA.热作用;B.热外作用;C.光化学作用;D.机械作用;E.离子化作用7.急性蜂窝织炎早期选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是:BA.红外线;B. 紫外线;C. 蜡疗;D. 直流电;E. 经皮神经电刺激8.麦粒肿最适宜采用下列哪种物理治疗方法?BA.直流电;B.超短波;C.红外线;D.紫外线;E.激光。
9.小张不慎扭伤左踝关节,2小时后前往医院就诊,可给予下列哪项物理治疗:CA.运动治疗。
B.红外线局部照射。
C.无热量的超短波治疗。
D.石蜡疗法。
E.局部热敷。
10.临床上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物理治疗是下列哪项?DA.远红外线疗法。
B.近红外线疗法。
C.紫外线疗法。
D.蓝紫光疗法。
E.激光疗法。
11.有关神经肌肉电刺激(电体操)的治疗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防止病变肌肉的萎缩。
病生考试题及答案

病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凋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坏死B. 凋亡C. 自噬D. 程序性死亡答案:B2. 炎症反应中,哪种细胞是主要的炎症细胞?A. 红细胞B. 白细胞C. 淋巴细胞D. 血小板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之一?A. 血管内皮损伤B. 血流缓慢C. 血液成分改变D. 血管壁弹性增加答案:D4.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肿瘤的良性特征?A. 细胞分化良好B. 生长缓慢C. 有包膜D. 侵袭性生长5.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 乙型肝炎B. 艾滋病C. 疟疾D. 流感答案:C6. 哪种类型的细胞死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A. 坏死B. 凋亡C. 自噬D. 程序性死亡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是炎症反应中的主要介质?A. 组胺B. 前列腺素C. 白细胞介素D. 所有以上答案:D8. 肿瘤的转移途径不包括以下哪种?A. 淋巴道转移B. 血行转移C. 种植转移D. 直接蔓延答案:D9. 哪种类型的细胞死亡与细胞凋亡不同?B. 自噬C. 程序性死亡D. 凋亡答案:A10.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由自身免疫引起的?A. 类风湿性关节炎B. 系统性红斑狼疮C. 糖尿病D. 多发性硬化症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细胞凋亡?A. DNA损伤B. 细胞因子缺乏C. 缺氧D.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答案:A, B, C, D2. 炎症反应的典型症状包括哪些?A. 红肿B. 热感C. 疼痛D. 功能障碍答案:A, B, C, D3. 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哪些?A. 血流缓慢B. 血管内皮损伤C. 血液成分改变D. 血管壁弹性增加答案:A, B, C4. 肿瘤的恶性特征包括哪些?A. 细胞分化不良B. 生长迅速C. 侵袭性生长D. 远处转移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A. 乙型肝炎B. 艾滋病C. 疟疾D. 流感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
第三军医大学考试课程资料病理生理药学试题A

第三军医大学2007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2005级姓名:学号:队别:专业层次:药学四年制本科一、选择题(总分30分)(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共26题,每题1分。
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是指体格健全B.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C.健康是指不生病D.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A.低渗性脱水B.低钾血症C.高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3.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细胞内液丢失少而细胞外液大量丢失C.细胞外液丢失少而细胞内液大量丢失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4.碱中毒患者的尿液呈反常性酸性尿,往往提示机体有严重的()A.缺Na+B.高Ka+C.缺Mg2+D.缺K+E.缺Cl-试卷第1页(共7页)5.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内、外均碱中毒D.细胞内、外均酸中毒E.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6.急性高钾血症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细胞内外K+浓度比例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静息电位绝对值A.↓↑↑B.↑↓↓C.↓↑↓D.↑↓↑E.↓↓↓7.代谢性酸中毒时, 机体发生缓冲和代偿调节作用最快的方式是()A.细胞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C.细胞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缓冲8.某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PH值 7.30,PaCO2 32mmHg,HCO3- 18mmol/L,该患者诊断为()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9.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A.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B.心率增快C.可使组织的血液供应更充分、合理D.心肌收缩力加强E.以上都对10.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B.血氧容量取决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与氧的结合力C.动脉血氧分压只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的毫升数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试卷第2页(共7页)11.急性缺氧引起的血管效应是()A.冠状动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B.冠状动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C.冠状动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D.冠状动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E.冠状动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12.发热病人在高峰期的热代谢特点是()A.产热>散热B.产热<散热C.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D.正常E.以上都不对13.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A.血管内皮损伤B.组织因子入血C.血液高凝状态D.红细胞大量破坏E.外源性促凝物质入血14.左心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体循环静脉淤血B.体静脉压升高C.肝脏淤血D.呼吸困难E.全身水肿15.乳果糖可治疗肝性脑病主要是()A.促进NH4+由肾脏排出B.使肠道内pH值下降,达到酸透析作用C.促进鸟氨酸循环D.促进肌的分解代谢E.使脑内的假性神经递质下降16.肝性脑病患者血或脑脊液内哪些物质不升高()A.氨B.短链脂肪酸C.支链氨基酸D.芳香族氨基酸E.γ-氨基丁酸17.肺通气功能障碍见于()A.肺泡弥散面积减少B.静脉血掺杂试卷第3页(共7页)C.死腔样通气D.肺的扩张与回缩受限E.肺泡膜厚度增加18.判断肺泡通气状况的良好指标是()A.PaCO2B.pHC.PaO2D.SBE.通气/血流比例19.肺泡通气不足发生()A PaCO2↓PaO2↓pH↑B PaCO2↑PaO2↓pH↓C PaCO2↑PaO2↓pH↑D PaCO2↓PaO2不变pH↑E PaCO2不变PaO2↓pH↓20.下列哪种情况应给以低浓度、低流量氧()A.弥散障碍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升高C.肺泡通气/血流比例降低D.肺泡通气障碍E.肺泡换气障碍2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肾性高血压B.代谢性酸中毒C.氮质血症D.高钾血症E.水中毒22.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主要检测()A.纤维蛋白原含量B.纤维蛋白单体含量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TFE.凝血酶活性23.休克早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性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肾功能衰竭D.急性肾小管坏死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试卷第4页(共7页)24.哪种休克首选缩血管活性物质()A.失血性B.感染性C.心源性D.过敏性E.创伤性25.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A.心B.肺C.肝D.肾E.脑26.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A.肾血管收缩B.肾血管内凝血C.肾小管阻塞D.肾小球滤过率升高E.肾小管原尿返流(二)X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将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病生期末试题及答案

病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A. 缺氧B. 营养不良C. 遗传因素D. 物理损伤2.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在于:A. 细胞形态B. 是否有细胞器损伤C. 是否受基因调控D. 是否有炎症反应3. 以下哪个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无直接关系?A. 高血压B. 高脂血症C. 遗传因素D. 长期吸烟4. 炎症反应中,以下哪项不是白细胞的主要功能?A. 吞噬病原体B. 释放炎症介质C. 促进伤口愈合D. 增加血管通透性5. 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特性与其哪个分子的改变有关?A. p53基因B. Rb基因C. Telomerase活性D. HER2蛋白6.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心肌细胞数量减少B. 心脏负荷增加C. 心脏收缩力下降D.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7. 下列哪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A. 多饮B. 多尿C. 体重增加D. 多食8. 急性肾衰竭时,以下哪项指标不会显著升高?A. 血肌酐B. 尿素氮C. 尿量D. 血钾9. 以下哪项不是肝硬化的并发症?A. 黄疸B. 腹水C. 脑病D. 高血压10. 下列哪项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典型临床表现?A. 呼吸困难B. 心动过速C. 低氧血症D. 高碳酸血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细胞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_________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沉积。
13. 肿瘤的_________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组织或器官。
14. 心力衰竭时,心脏的_________反应减弱,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
15.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空腹血糖浓度超过_________ mg/dL。
16. 急性肾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GFR)_________,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积聚。
病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病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细胞凋亡的直接执行者是:A. 内源性核酸酶B. 溶酶体酶C. 蛋白酶体D. 线粒体答案:A2. 炎症反应中,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的主要介质是:A. 组胺B. 前列腺素C. 白细胞介素-1D. 肿瘤坏死因子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肿瘤标志物?A. 甲胎蛋白B. 癌胚抗原C. 肌酸激酶D. 肌红蛋白答案:D4.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主要原因是:A. 心肌细胞数量减少B. 心肌细胞肥大C. 心肌细胞凋亡D. 心肌细胞代谢障碍答案:A5. 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不包括:A. 血管内皮损伤B. 血流缓慢C. 血液高凝状态D. 血小板数量减少答案:D6.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引起贫血?A. 慢性失血B.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C. 铁摄入不足D. 红细胞增多答案:D7.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 乙型肝炎B. 艾滋病C. 肺结核D. 流感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低氧血症?A. 呼吸衰竭B. 贫血C. 一氧化碳中毒D. 过度通气答案:D9.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引起黄疸?A. 胆红素代谢障碍B. 胆管阻塞C. 溶血性贫血D. 甲状腺功能亢进答案:D10.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A. 急性肾小管坏死B. 慢性肾小球肾炎C. 肾动脉血栓形成D. 甲状腺功能减退答案:D11.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肝功能衰竭?A. 病毒性肝炎B. 药物性肝损伤C. 肝硬化D. 甲状腺功能亢进答案:D12.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糖尿病?A. 胰岛素分泌不足B. 胰岛素抵抗C. 胰岛β细胞破坏D. 甲状腺功能减退答案:D13.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高血压?A. 肾动脉狭窄B. 肾上腺素分泌过多C. 甲状腺功能亢进D. 甲状腺功能减退答案:D14.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低血糖?A. 胰岛素分泌过多B. 肝脏糖原分解障碍C. 肾上腺素分泌不足D. 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答案:C15.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高钙血症?A.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 维生素D摄入过多C. 骨吸收增加D. 骨形成增加答案:D16.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低钾血症?A. 长期使用利尿剂B. 长期使用胰岛素C.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D. 长期使用甲状腺素答案:D17.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高镁血症?A. 长期使用含镁的抗酸药B. 长期使用含镁的泻药C. 长期使用含镁的抗生素D. 长期使用含镁的甲状腺素答案:D18.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低钠血症?A. 长期使用利尿剂B. 长期使用胰岛素C.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D. 长期使用甲状腺素答案:D19.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高钠血症?A. 长期使用利尿剂B. 长期使用胰岛素C.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D. 长期使用甲状腺素答案:D20.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低氯血症?A. 长期使用利尿剂B. 长期使用胰岛素C.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D. 长期使用甲状腺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细胞凋亡?A. 内源性核酸酶活化B. 蛋白酶体活化C. 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D. 内质网应激答案:ACD2.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炎症反应?A. 细菌入侵B. 组织损伤C. 免疫反应。
病生题库

第一章绪论--------------------------------------------------------------------------------I.单选题(共32 题,0 分)1.以下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的状态B. 健康就是体格健全C. 健康是一个人能适应社会的能力D. 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E. 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各种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为阴性的状态2.关于疾病发生的原因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 指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B. 指能促进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 指能促进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 指能决定疾病发生的因素E. 指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3.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 发热B. 休克C.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D. 缺氧E. 多器官功能衰竭4.下列哪项不是机体的外部防御屏障?A. 呼吸道B. 皮肤及其附属器官C. 淋巴结D. 眼结合膜E. 消化道5.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A. 第一种疾病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问题B. 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疾病生物变化C. 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D. 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6.关于细胞保护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保护是机体内源性抗病途径之一B. 细胞保护是机体外源性抗病途径之一C. 细胞保护与细胞凋亡是一对矛盾统一体D. 细胞保护的形式多种多样E. 信号转导途径参与细胞保护的过程7.对“衰老”最恰当的描述是:A. 衰老是疾病的后果与结局之一B. 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的、不可逆转的生物学现象C. 衰老也是一种病理过程D. 衰老是细胞功能蜕变的结果E. 衰老的过程是可以人为控制的8.(15)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发生基础是A. 遗传性染色体异常B. 遗传性酶代谢异常C. 糖代谢异常D. 蛋白质代谢异常9.对“疾病”较确切的认识是:A. 疾病是机体受到一定病因作用后,自我感觉“不舒服”的状态B. 疾病是机体受到一定病因作用后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C.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因机体内环境稳态破坏而发生内环境紊乱及生命活动障碍D. 疾病也就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E. 疾病是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10.对完全恢复健康的正确认识是:A. 病因已完全被控制或消除B. 机体完全恢复劳动能力C. 患者无任何不适感觉D. 致病因素已消失或不起作用,机体在机能、代谢和结构上的障碍完全消失E. 目前医疗条件下,完全恢复健康是不可能的11.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德国C. 美国D. 英国12.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 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科学B. 研究疾病发生条件的科学C.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机制的科学D. 研究疾病时机体变化的科学E. 研究疾病转归的科学13.对疾病条件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条件是指左右病因对机体影响的因素B. 条件是指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C. 对某一疾病是条件,而对另一疾病可能是原因D. 条件包括机体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E. 疾病发生中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因素14.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 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科学B. 研究疾病发生条件的科学C.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机制的科学D. 研究疾病时机体变化的科学E. 研究疾病转归的科学15.疤痕形成为A. 病理过程B. 病理反应C. 病理状态D. 病理反射16.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 鉴定疾病的类型B. 研究疾病的代偿功能C. 描述疾病的表现D. 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17.关于疾病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A.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环节就是病因作用于机体后使机体自稳态调节紊乱B. 病因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C. 细胞凋亡一定是疾病存在的表现D. 内源性细胞保护物质合成和增加与病因的强度呈正比例E. 疾病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后,所有疾病都能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18.病理生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A. 流行病学调查B. 动物实验研究C. 临床研究D. 细胞培养19.(13) 分子病理学研究的生物大分子不包括A. 核酸B. 蛋白质C. 糖类D. 酶类20.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 发热B. 创伤性休克C.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D. 呼吸衰竭21.复苏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B. 智力障碍C. 感染D. 多器官功能衰竭E. 心律失常22.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依靠:A. 人体试验B. 动物试验C. 流行病学调查D. 尸体解剖E. 临床观察23.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 肺炎B. 休克C. 缺氧D. 发热24.疾病的蔓延途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血液蔓延B. 尿液蔓延C. 神经蔓延D. 医源性蔓延E. 组织性蔓延25.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A. 植物人状态B. 濒死状态C. 脑死亡D. 生物学死亡E. 临床死亡26.234324324A. 234B. 234324C. 234234D. 234324E. 234324F. 32432427.从机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是:A. 临床病理学B. 病理生理学C. 系统病理学D. 人体解剖学E. 人体生理学28.(16) 蚕豆病是与下列哪种情况有关A. 还原型辅酶Ⅰ(NADPH)减少B. 细胞蛋白缺乏C. 血浆蛋白缺乏D. 血浆蛋白过多29.病理生理学是研究A. 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C. 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D. 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30.从机能代谢角度提示疾病本质的学科是A. 临床病理学B. 医学遗传学C. 病理生理学D. 病理解剖学31.脑死亡是指:A. 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反射活动消失B. 全脑功能的完全丧失C. 大脑功能的完全丧失D. 大脑皮层功能的完全丧失E. 不可逆性的昏迷32.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是:A. 濒死期B. 临床死亡期C. 生物学死亡期D. 脑死亡期E. 转归期II.多选题(共16 题,0 分)1.以下关于分子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 分子病是由DNA遗传突变引起的B. 分子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因素引起生物大分子受损的疾病C. 分子病的共同特点是蛋白质异常D. 因受体基因突变而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E. 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分子病的发生2.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是:A. 持续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B. 呼吸停止,行人工呼吸15分钟后仍无自主呼吸C. 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D. 大脑电沉默E. 大小便失禁3.下列属于多基因病的是:A. 高血压B. 糖尿病C. 肺癌D. 蚕豆病E. 肝炎4.关于细胞保护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保护是机体内源性抗病途径之一B. 细胞保护是机体外源性抗病途径之一C. 细胞保护与细胞凋亡是一对矛盾统一体D. 细胞保护的形式多种多样E. 信号转导途径参与细胞保护的过程5.病理生理学是:A. 对疾病时组织器官形态改变的描述B. 对正常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改变的描述C. 对疾病时组织器官机能1代谢改变的描述D. 对疾病基本病理过程的描述E. 对各系统疾病的病因6.抗损伤作用包括:A. 机体防御B. 机体适应C. 机体代偿D. 机体内源性保护物质产生E. 机体细胞凋亡7.判断脑死亡的现实意义是:A. 对复苏的预后估计十分重要B. 死体器官再利用C. 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D. 减轻医生的心理负担E. 减少患者的痛苦8.与遗传性因素有关的疾病是:A. 冠心病B. 蚕豆病C. 高血压D. 糖尿病E. 苯丙酮尿症9.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A. 疾病概论B. 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C. 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D. 疾病的临床表现E. 疾病的治疗10.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A. 疾病概论B.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C. 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D. 疾病的临床表现E. 疾病的治疗11.衰老的可能机制有:A. 端粒长度缩短B. 自由基损伤线粒体C. 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减少D. 核DNA损伤E. 基因表达状态改变12.发病学的主要规律有:A. 机体自稳态功能紊乱B. 局部与整体C.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D. 主导环节E. 因果交替规律13.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是:A. 任何疾病都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发生的B. 任何疾病都经历发生、发展及痊愈的过程C. 任何疾病都是在一定条件和诱因的作用下发生的D. 疾病发生与否,与机体的自稳态调节功能关系密切E. 疾病的病因贯穿疾病的全过程14.致病因素的蔓延途径主要有:A. 由病灶直接向周围组织蔓延B. 致病因素沿神经组织蔓延C. 由血液及组织液向其他组织及器官蔓延D. 经蚊虫传播E. 医源性传播15.基本病理过程的特点有:A. 只代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最后阶段B. 一种病理过程可存在于不同的疾病中C. 任何一种病理过程都有成套的、共同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D. 一种病理过程只能由一种特定的原因引起E. 一种病因可引起多种病理生理过程16.关于细胞凋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B. 是细胞自发的程序性死亡C. 是许多疾病发生的机制之一D. 是机体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E. 对任何疾病来说,细胞凋亡均可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III.简答题(共10 题,0 分)1.植物状态主要有哪些特征?2.病理生理学3.分子病理学4.心肺复苏可能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5.疾病有哪些转归规律?6.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7.基本病理过程8.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9.在什么情况下可确定脑死亡?10.致病因素的蔓延途径有哪些?IV.论述题(共2 题,0 分)1.试论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2.举例说明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第三军医大学考试课程资料病理生理药学试题A

第三军医大学2007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2005级:学号:队别:专业层次:药学四年制本科一、选择题(总分30分)(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填在题后的括号。
共26题,每题1分。
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是指体格健全B.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C.健康是指不生病D.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A.低渗性脱水B.低钾血症C.高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3.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细胞液丢失少而细胞外液大量丢失C.细胞外液丢失少而细胞液大量丢失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细胞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4.碱中毒患者的尿液呈反常性酸性尿,往往提示机体有严重的()A.缺Na+B.高Ka+C.缺Mg2+D.缺K+E.缺Cl-试卷第1页(共7页)5.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A.细胞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B.细胞碱中毒,细胞外正常C.细胞、外均碱中毒D.细胞、外均酸中毒E.细胞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6.急性高钾血症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细胞外K+浓度比例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静息电位绝对值A.↓↑↑B.↑↓↓C.↓↑↓D.↑↓↑E.↓↓↓7.代性酸中毒时, 机体发生缓冲和代偿调节作用最快的方式是()A.细胞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C.细胞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缓冲8.某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PH值 7.30,PaCO2 32mmHg,HCO3- 18mmol/L,该患者诊断为()A.代性酸中毒B.代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9.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A.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B.心率增快C.可使组织的血液供应更充分、合理D.心肌收缩力加强E.以上都对10.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B.血氧容量取决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与氧的结合力C.动脉血氧分压只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的毫升数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试卷第2页(共7页)11.急性缺氧引起的血管效应是()A.冠状动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B.冠状动脉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C.冠状动脉扩、脑血管扩、肺血管扩D.冠状动脉扩、脑血管扩、肺血管收缩E.冠状动脉收缩、脑血管扩、肺血管收缩12.发热病人在高峰期的热代特点是()A.产热>散热B.产热<散热C.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D.正常E.以上都不对13.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A.血管皮损伤B.组织因子入血C.血液高凝状态D.红细胞大量破坏E.外源性促凝物质入血14.左心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体循环静脉淤血B.体静脉压升高C.肝脏淤血D.呼吸困难E.全身水肿15.乳果糖可治疗肝性脑病主要是()A.促进NH4+由肾脏排出B.使肠道pH值下降,达到酸透析作用C.促进鸟氨酸循环D.促进肌的分解代E.使脑的假性神经递质下降16.肝性脑病患者血或脑脊液哪些物质不升高()A.氨B.短链脂肪酸C.支链氨基酸D.芳香族氨基酸E.γ-氨基丁酸17.肺通气功能障碍见于()A.肺泡弥散面积减少B.静脉血掺杂试卷第3页(共7页)C.死腔样通气D.肺的扩与回缩受限E.肺泡膜厚度增加18.判断肺泡通气状况的良好指标是()A.PaCO2B.pHC.PaO2D.SBE.通气/血流比例19.肺泡通气不足发生()A PaCO2↓PaO2↓pH↑B PaCO2↑PaO2↓pH↓C PaCO2↑PaO2↓pH↑D PaCO2↓PaO2不变pH↑E PaCO2不变PaO2↓pH↓20.下列哪种情况应给以低浓度、低流量氧()A.弥散障碍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升高C.肺泡通气/血流比例降低D.肺泡通气障碍E.肺泡换气障碍2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肾性高血压B.代性酸中毒C.氮质血症D.高钾血症E.水中毒22.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主要检测()A.纤维蛋白原含量B.纤维蛋白单体含量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TFE.凝血酶活性23.休克早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性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肾功能衰竭D.急性肾小管坏死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试卷第4页(共7页)24.哪种休克首选缩血管活性物质()A.失血性B.感染性C.心源性D.过敏性E.创伤性25.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A.心B.肺C.肝D.肾E.脑26.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A.肾血管收缩B.肾血管凝血C.肾小管阻塞D.肾小球滤过率升高E.肾小管原尿返流(二)X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将答案的填在题后的括号。
【精品】病生答案

【精品】病生答案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具有与语言和思维相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医学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二、问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1/ 3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1.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例如甲型肝炎病毒,可从消化道入血,经门静脉到肝,在肝细胞内寄生和繁殖。
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
只有机体对病原体具有感受性时它们才能发挥致病作用。
例如,鸡瘟病毒对人无致病作用,因为人对它无感受性。
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病原体。
例如致病微生物常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有些致病微生物自身也可发生变异,产生抗药性,改变其遗传性。
2.以烧伤为例,高温引起的皮肤、组织坏死,大量渗出引起的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变化均属损伤性变化,但是与此同时体内有出现一系列变化,如白细胞增加、微动脉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抗损伤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军医大学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卷)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2006级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五年制本科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写在答卷纸上。
1.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的诱因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原因D.疾病的危险因素E.疾病的外因2.死亡的标志是()A. 呼吸停止B. 心跳停止C. 脑死亡D. 脑电波处于零电位E. 瞳孔放大3.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 )A.血栓阻塞静脉腔B.肿瘤转移到静脉C.瘢痕压迫静脉壁D.右心衰竭E.左心衰竭4.高渗脱水时,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B.细胞间液C.血液D.细胞内液E.淋巴液5.使用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大量出汗致钾丢失B.醛固酮分泌增多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D.结肠分泌钾加强E.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6.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球-管平衡失调7.下列哪类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最容易发生休克( ) 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钾血症8.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A.高钠血症B.低钾血症C.高钾血症D.低钠血症E.低镁血症9.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pH 7.30,PaCO230mmHg,[HCO3-] 18mmol/L,该患者应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碱+呼酸10.血液中的pH值主要取决于( )A.BBB.PaCO2C.HCO3-浓度D.H2CO3浓度E.[HCO3-]与[H2CO3]比值11.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关键是( )A.吸氧B.改善肺通气功能C.降低血钾D.呼吸中枢兴奋剂E.应用THAM治疗12.下列酸中属于挥发酸的是( )A.乳酸B.磷酸C.碳酸D.乙酰乙酸E.丙酮酸13.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是( )A.细胞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C.细胞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14.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 )A.呼吸中枢抑制或呼吸肌麻痹B.气道阻塞C.肺部疾患导致肺泡通气障碍D.肺泡弥散障碍E.通风不良15.下列哪项因素不会影响动脉血氧含量( )A.血红蛋白的数量B.血液的携氧能力C.吸入气氧分压D.外呼吸功能E.内呼吸功能16.关于发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便可出现发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发绀 D.发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粘膜中的血流量有关E.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一般出现较明显的发绀17.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氧中毒E.肠道内毒素的作用18.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A.吸入气氧分压B.肺的通气功能C.肺的换气功能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19.发热高峰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超过散热B.散热超过产热C.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D.辐射散热明显减少E.对流散热明显减少20.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 ) A.心率加快B.血糖升高C.使组织的血液供应更充分、合理D.心肌收缩力加强E.以上都对21.关于热休克蛋白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是( ) A.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B.充当“分子伴娘”的作用C.增加机体抗出血能力D.抑制蛋白酶活性E.清除氧自由基22.一般在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内分泌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B.糖皮质激素C.胰高血糖素D.醛固酮E.胰岛素23.哪种激素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起主要作用( ) A.肾上腺素B.肾上腺皮质激素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E.垂体加压素24.“心肌顿抑”是指缺血心肌恢复血液供应后( )A.心肌收缩迟缓、僵硬B.心肌收缩功能一时性降低C.心肌收缩功能永久性抑制D.心肌发生不可逆性损伤E.心肌节律性下降,心率变慢25.休克的主要特征是( )A.心输出量减少B.血压下降C.器官微循环灌流量锐减D.总外周阻力降低E.尿量减少26.休克早期动脉血压变化的特点是( )A.升高B.低于正常C.接近正常D.可高可低E.血压可骤降、略降甚至正常27.各类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是( )A.心B.脑C.肺D.肾E.肝28.在DIC时若出现贫血,通常属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C.中毒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29.心力衰竭时有关心率加快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无论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心率都加快B. 心率加快是最容易被迅速动员起来的一种代偿活动C. 心率越快其代偿效果越好D. 心率加快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E. 代偿作用有限,不太经济30.Ⅱ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 )A.PaO2低于60mmHg,PaCO2低于50mmHgB.PaO2低于60mmHg,PaCO2高于50mmHgC.PaO2高于60mmHg,PaCO2高于50mmHgD.PaO2低于50mmHg,PaCO2低于60mmHg E.PaO2高于60mmHg,PaCO2低于50mmHg 31.胸内中央性气道阻塞可发生( )A.阵发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吸气性呼吸困难D.吸气呼气同等困难E.吸气呼气均无困难32.肝性脑病是指()A.严重肝病所继发的脑水肿B.严重肝病所继发的昏迷C.严重肝病所继发的精神症状D.严重肝病所继发的神经症状E.严重肝病所继发的神经精神综合征33.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 A.肝癌B.活动性肝炎C.迁移性肝炎D.暴发性肝炎E.肝炎后肝硬化34.肝性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有()A.睡眠节律变化B.行为异常C.精神错乱D.昏迷E.以上均可出现35.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早出现的症状是( )A.少尿B.夜尿C.严重贫血D.肾性骨营养不良E.高钾血症二、X题型 (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将答案的号码填在答卷纸上相应题后的空格内。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ARDS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呼吸膜的炎性损伤,包括( )A.肺水肿B. 肺毛细血管微血栓(肺内DIC)C. 肺泡塌陷(肺不张)D. 透明膜形成2.动脉血氧分压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吸入气氧分压B.外呼吸功能状态C.内呼吸功能状态D.血红蛋白的质与量3.一般公认的内生性致热原有( )A. IL-1B. IL-6C. TNFD. IFN4.高渗性脱水患者易有( )A.口渴B.休克C.尿少D.晚期尿钠增高5.肝功能障碍引起血氨升高的原因包括( )A.食物消化吸收不良,在细菌作用下产氨增多B.上消化道出血,血液蛋白质在肠道产氨C.肾功能障碍,尿素弥散至肠道产氨增加D.肌肉活动增加产氨三、名词解释题 (每题3分,共15分)1.disease2.fever3.oxygen paradox4.ventricular remodeling5.respiratory failure四、简答题 (共25分)1.简述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5分)2.简述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方式(6分)3.简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7分)4.简述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7分)五、论述题 (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休克进展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及机制。
2.试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高血压和骨营养不良的机制。
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1.答案:c;2.答案:c;3.答案:d;4.答案:d;5.答案:e;6.答案:e 7.答案:a;8.答案:c;9.答案:a;10.答案:e;11.答案:b;12.答案:c 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e;16.答案:e;17.答案:b;18.答案:e;19.答案:c;20.答案:e;21.答案:b;22.答案:e;23.答案:b;24.答案:b;25.答案:c;26.答案:e;27.答案:d;28.答案:d;29.答案:c;30.答案:b;31.答案:b;32.答案:e;33.答案:d;34.答案:e;35.答案:b二、X题型(每题1分,共3分)1.答案:abcd;2.答案:ab;3.答案:abcd;4.答案:ac;5.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题1.答案:疾病(1分)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在此斗争过程中,体内发生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使得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表现出临床症状和体征,机体的劳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简言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分)2.答案:发热(1分):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2分)3.答案:氧反常(1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中还发现,用低氧溶液灌注组织器官或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细胞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组织及细胞的损伤不仅未能恢复,反而更趋严重,这种现象称为氧反常。
(2分)4.答案:心室重塑(1分)是指心室在长期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时,通过改变心室的结构、代谢和功能而发生的慢性代偿适应性反应。
包括:心肌肥大,细胞表型改变,非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变化。
(2分)5.答案:呼吸衰竭(1分)指的是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至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2分)四、简答题1.答案:对心脏生理特性的影响⑴心肌的兴奋性增高。
⑵自律性增高。
⑶心肌传导性降低。
⑷心肌收缩性增强。
但在严重的慢性缺钾时,心肌收缩性减弱。
(每个要点各1分)2.答案:(1).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这是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代偿调节。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是指细胞外液[H+升高时,H+进入细胞内,换出同符号的K+等。
这样可以缓解细胞外液[H+的升高。
由于CO2的蓄积而使Pco2急速升高,CO2通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的正常过程加强。
CO2与H2O在红细胞碳酸酐酶的催化下生成H2CO3,H2CO3解离为H+与H2CO3-.H+由血红蛋白缓冲,HCO3-转移至血浆中,使血浆HCO3-呈代偿性增加,如能使NaHCO3/H2CO3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则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