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保健食品基本知识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能够增强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食品。
它们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同时还可能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如益生菌、鱼油、葡萄籽提取物等。
保健食品的分类1. 功能性保健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食品,如调节血糖、降低血脂、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
常见的功能性保健食品有维生素类、蛋白质类、膳食纤维类、钙剂等。
2. 营养素类保健食品营养素类保健食品是指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的食品,如维生素类、矿物质类、蛋白质类、氨基酸类等。
它们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帮助改善营养不良的情况。
3. 传统保健食品传统保健食品是指由天然食材经特定工艺制成的食品,如蜂蜜、枸杞、山药片等。
它们多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被用于健脾、养胃、补肾等。
保健食品的功效与安全性保健食品的功效主要通过提供营养物质来实现。
例如,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生长,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消化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并不能替代正常的饮食。
食品是最基本的获得营养的途径,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选择保健食品时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来选择。
此外,安全性也是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保健食品市场上存在不少不良商家,他们可能通过虚假标示、添加违禁成分等手段进行欺诈。
因此,选择知名品牌、有良好声誉的保健食品很重要。
此外,个人在选择保健食品时也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因为不了解自身情况而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保健食品的使用注意事项1. 需要医生指导在使用保健食品时,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对保健食品的使用进行指导,避免因为不合适的用法或剂量而引起问题。
2. 遵循使用说明保健食品使用说明中会有详细的用法和剂量说明,用户应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
不可盲目增加剂量,以免超过安全范围。
第一部分 保健食品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保健食品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于年月日正式实施,办法对保健食品进行了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其中有三层含义:第一,保健食品的本质是食品,它是食品的一个特殊种类;第二,保健食品强调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第三,有特定的食用人群,但不能宣称有疗效、主治、治疗等作用。
合法的保健食品应具备什么条件保健食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经过必要的功能实验,证明其确实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第二,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第三,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的根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第四,需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第五,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称具有疗效作用。
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共性和区别共性: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
区别: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份(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普通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
保健食品:特定人群食用;普通食品:普遍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一般都具有规定的每日服用量;普通食品:无规定的食用量。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主要是调节人体的机能;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以及相应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
保健食品:不能有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药品:可以有不良反应。
保健食品:可以长期使用;药品: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保健食品经口,以胃肠道吸收为主药品有多种剂型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肤、口服等目前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有哪些年月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审技术规范》规定保健食品的申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增加骨密度、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缓解视疲劳、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改善皮肤油份、减肥、辅助降血糖、改善生长发育、抗氧化、改善营养性贫血、辅助改善记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排铅、促进消化、清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促进泌乳、通便、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脂除了有以上功能的保健食品外,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类产品也纳入了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畴,即要通过批准才能上市销售。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含有一定营养成分或其他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能够在正常饮食基础上,适量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调节生理功能,并具有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保健食品的分类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保健食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维生素和矿物质类: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2.蛋白质类:包括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肽类。
3.植物提取物类:来自植物的提取物,如酚类、黄酮类、多酚类等。
4.奶类:主要包括牛奶粉、奶粉配方等。
5.藻类:如螺旋藻、蓝藻等。
6.菌类:如灵芝菌、气功菌等。
7.膳食纤维类:通常来自植物纤维,如果胶、低聚果糖等。
保健食品的标签及特点在购买保健食品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产品的标签。
标签上包含了产品的基本信息、成分及其含量、使用方法和保存要求等重要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标签上的内容以及对应的解释:1.产品名称:标明了产品的名称,通常以大号字体显示。
2.产品规格:标明了产品的规格,如净含量。
3.成分表:列出了产品中主要的成分及其含量,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配方。
4.保健功能:描述了产品的保健功能和作用。
5.适宜人群:说明了产品适合的人群,如儿童、孕妇等。
6.使用方法:包括了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7.注意事项:提醒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禁忌人群、副作用等。
8.储存方法:告诉消费者如何正确储存产品以保持其品质。
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合理使用:按照产品的说明书使用,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不得超过推荐剂量。
2.食用期限:保健食品也有食用期限,使用过期或变质的产品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检查产品的使用期限并及时使用。
3.相互作用:保健食品与其他药物或补充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使用之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不良反应。
4.禁忌人群:一些保健食品在特定人群中可能不适用,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应该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引言保健食品是指经国家批准注册,具有特定功能或者针对特定人群,在食用量以及使用方法上有一定限制的食品。
随着人们对保健意识的提高,保健食品市场不断扩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保健食品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保健食品。
二、保健食品的分类1. 功能性保健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补充营养素、促进健康生长发育等功能的食品。
例如,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保健食品属于功能性保健食品。
2. 保健素食品保健素食品是指以植物性原料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常见的有大豆蛋白粉、氨基酸等。
3. 保健饮料类食品保健饮料类食品是指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饮料,如含有特定草本植物提取物的饮料等。
三、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安全性评价包括成分安全评价、毒理学评价、功效验证等。
1. 成分安全评价成分安全评价主要是对保健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保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2. 毒理学评价毒理学评价是通过实验室测试,对保健食品的毒性进行评估,确保产品在推广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毒副作用。
3. 功效验证保健食品的功效验证是通过科学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手段,验证产品所声称的保健功效是否真实可靠。
四、保健食品的使用与注意事项1. 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通常在产品说明书中有详细说明。
一般情况下,保健食品是不可代替药物的,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建议用法进行合理食用。
2. 注意事项(1)不可超量食用:保健食品虽然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是过量摄入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要注意适量食用。
(2)不可替代药物:保健食品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对于有疾病或需要治疗的人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3)注意产品信誉: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专业的销售渠道,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五、保健食品市场监管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保健食品市场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材料解读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材料解读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材料解读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并寻找能够提供营养和保健效果的食品。
在这种趋势下,保健食品作为一种补充和改善健康的选择变得广泛接受和使用。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保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知识仍然相对模糊。
本文将对保健食品基础知识进行深入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保健食品的概念、分类、认证和使用。
一、保健食品的概念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和改善机体功能,预防疾病或维持健康的功能食品。
与传统食品相比,保健食品更强调其潜在的保健作用,而不仅仅满足人体基本的营养需求。
保健食品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提取和加工天然的营养物质,以及研发新的功能成分,不断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二、保健食品的分类根据其功能和形态,保健食品可以分为营养保健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
营养保健食品是指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素,并帮助维持健康的食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
功能性保健食品则是指通过调节机体功能,改善特定身体状况或预防疾病的食品,如膳食纤维和益生菌等。
特殊膳食食品是为特定人群设计的食品,如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糖尿病专用食品等。
三、保健食品的认证为了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认证制度。
在中国,保健食品需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取得批准文号才能上市销售。
在认证过程中,对保健食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产品标签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标准。
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仔细查看产品的认证信息,并选择具备认证资质的产品。
四、保健食品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保健食品对促进健康有一定的作用,但仍然需要合理使用和注意事项。
首先,不能将保健食品替代正常的饮食结构,只有保持均衡的膳食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
其次,因为保健食品属于食品范畴,不同于药品,因此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在感受到身体异常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最后,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婴幼儿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使用保健食品之前应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保健食品的定义及分类保健食品是指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注册的,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补充营养素、防治疾病等保健功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的食品。
根据其功效和适用人群的不同,可分为补充营养类、调节生理功能类、防治疾病类等。
二、保健食品的作用与优点1. 补充营养素:保健食品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2. 调节生理功能:保健食品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环境和代谢过程,改善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
3. 预防疾病:一些保健食品含有特殊成分,如益生菌、膳食纤维等,可以帮助预防某些慢性疾病。
4. 无毒副作用:相比较药物而言,保健食品具有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三、选择合适的保健食品1.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保健食品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购买保健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3. 注意成分及剂量: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注意其成分及剂量,避免过量摄入或过敏反应。
四、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根据说明书或医生建议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用法。
2. 注意饮食搭配:在使用保健食品时应注意饮食搭配,避免与其他药物或营养素产生相互作用。
3. 注意贮存条件:保健食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五、常见的保健食品及其功效1. 益生菌类: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
2. 钙片类:可以帮助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
3. 维生素类:可以帮助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增强身体免疫力。
4. 胶原蛋白类:可以帮助促进皮肤弹性,延缓衰老。
六、保健食品的安全性与副作用1. 安全性:保健食品经过国家卫生部门批准注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2. 副作用:保健食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消化不良等副作用。
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保健食品相关知识

保健食品相关知识保健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补充来源之一。
以下是关于保健食品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和分类保健食品是指在保障正常膳食基础上,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或者其他特殊保健目的的食品。
根据其功能和形式的不同,保健食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营养保健类: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主要用于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
2. 功能保健类:如益生菌、蜂胶、葡萄籽等,具有调节肠道、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功能。
3. 专项保健类:如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等特定功能的保健食品。
二、保健食品的作用和注意事项1. 补充营养:保健食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帮助人们更好地满足身体需求。
2. 调节身体机能:功能保健类保健食品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改善皮肤质量等,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3. 预防疾病:某些保健食品具有特定的功能,如降血脂、降血糖等,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
4. 注意事项:保健食品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万能的,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在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时,应谨慎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三、选择和购买保健食品的建议1. 了解自身需求:在选择保健食品之前,应先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保健食品。
2. 查看产品标识:购买保健食品时,仔细查看产品标识,了解产品的成分、功能、适用人群等信息,并选择通过国家认证的正规产品。
3. 询问专业人士:如有疑问,可以咨询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帮助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4. 合理食用:保健食品并非越多越好,应根据个人情况和产品说明,合理使用,并遵循建议的用量和用法。
总结起来,保健食品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补充食品,可以通过补充营养、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作用。
但在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时,应谨慎选择,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达到最好的保健效果。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以下是 8 条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1. 你知道吗,保健品可不是随便吃的呀!就像衣服得选合适的尺码,保健品也得根据自身情况来。
比如,老王本来身体好好的,非得跟风吃一堆保健品,结果反而不舒服了。
咱可不能乱跟风呀!
2. 嘿,大家可别小看了保健品的保质期哦!这就跟水果一样,过期的水果咱肯定不吃吧,那过期的保健品能吃吗?当然不行啦!上次隔壁李阿姨就不小心吃了过期的保健品,闹了好一阵肚子呢!
3. 哇塞,选择保健品的渠道也很重要好不好!这就好像你去买菜,肯定得去正规菜市场而不是随便路边摊呀。
那些来源不明的保健品,谁敢吃呀,你说呢?
4. 哎呀呀,别以为保健品吃得多就效果好呀!这可不是多多益善的事儿呢。
就好比吃饭,你一顿吃太多也会不舒服呀。
张叔叔有一阵就拼命吃各种保健品,结果身体反而出问题了呢。
5. 嘿,注意啦!保健品的说明书可得认真看啊!这和你做数学题看题目是一个道理嘛。
不认真看,怎么知道怎么吃、吃多少呀,是不是?
6. 哇,吃保健品的时候可别和其他药物乱搭配呀!这就像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可能会变个奇怪的颜色。
记得有次小李把保健品和药乱吃,差点出大事儿了呢!
7. 哎呀,要知道保健品不是药到病除的神药呀!它是起到辅助作用的哦。
可别指望生了大病光靠吃保健品就能好,那不是做梦嘛!
8. 嗨呀,咱得明白,吃保健品得坚持才有效果呀!这就跟锻炼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好处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了解这些保健食品安全知识真的很重要,能让我们在选择和使用保健品时更加明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食品第一部分保健食品基本知识一、保健食品基本概念(一)保健食品1、保健食品的定义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保健食品就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2、保健食品必须符合的条件①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②其功能必须就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就是肯定的。
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与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③保健食品通常就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
④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保健食品与药品有着严格的区别,不能认为保健食品就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种中间产品或加药产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药品就是治病的,而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保健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奏,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作用。
②保健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药品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
③保健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按机体正常需要摄取。
例如以下两款产品:表1 善存®佳维片产品信息表表2 善存多维元素片(29)产品信息表善存®佳维片属于保健食品范畴,功能声称只能就是“补充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不允许出现“治疗”二字,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购买。
而善存多维元素片(29)属于药品范畴,用于预防与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表3 维生素C泡腾片产品信息表维生素C泡腾片同样有保健食品与药品,此外制作的维生素C泡腾片固体饮料属于食品范畴。
3、保健食品的分类:①根据保健功能如缓解视疲劳、增强免疫、改善睡眠、减肥、辅助降血脂等。
②根据产品形式饮料、酒、茶、焙烤食品、片剂、胶囊、粉剂与口服液等。
目前保健食品以药品形式出现的较多,这也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与药品区别的误区。
③根据科技水平第一代——强化食品强化食品的定义就是,根据各类人群的营养需要(为消除营养缺乏病、为满足特殊营养消费群的需要,或为了普遍提高人群的营养水平),有针对性的将营养素添加到食品中去。
目前,欧美各国已将这类产品列入普通食品来管理,我国也规定这类产品不允许以保健食品的形式面市。
第二代——初级产品强调科学性与真实性,要求经过人体及动物学实验,证实其生理功能。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保健食品大多属于此类。
第三代——高级产品不仅经过人体及动物学实验证实其生理功能,而且需要查清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功效成分,以及该成分结构、含量、作用机理、食品的配伍性与稳定性。
与第二代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类的功效成分清楚,结构明确,含量确定,而第二代则往往未能搞清楚产品中起作用的成分与含量。
就我国目前的保健食品市场而言,现阶段的保健食品包括第二、三代保健食品与营养素补充剂。
而第三代保健食品目前在我国市场上还不多见,且功效成分多数就是从国外引进,缺乏自己的系统研究。
因此,如何加快功效成分的深层次研究与开发,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加速现有产品的更新换代,显得十分紧迫。
(二)功效成分保健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或称活性成分、功能因子。
富含这些成分的配料称为保健食品基料或活性配料、活性物质。
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其水解程度不同,可分为淀粉、多糖、低聚糖、单糖与糖醇。
在保健食品中常指不容易消化的糖醇、低聚糖与多糖类。
糖醇如山梨醇与木糖醇等。
低聚糖就是由2~9个单糖分子的糖类物质,如棉籽糖与水苏糖等。
多糖指含有10个及10个以上单糖的糖类物质,如枸杞多糖、大枣多糖与魔芋多糖等。
2、功能性脂类保健食品常用的功能性脂类主要包括多不饱与脂肪酸(n-3与n-6脂肪酸)与磷脂类。
n-3脂肪酸特别就是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二十碳五烯酸(EPA),n-6类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AA)、亚油酸、γ-亚麻酸与共轭亚油酸,目前被广泛用于功能食品、婴幼儿食品与特殊膳食食品中。
磷脂就是一类含磷酸的甘油酯,由多种含磷化合物组成,共有40余种,如大豆磷脂,对于维护细胞功能、增强细胞活力与促进细胞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3、氨基酸、肽与蛋白质氨基酸就是蛋白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蛋白质就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共有20余种,氨基酸因其所含有的侧链R基团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氨基酸,其物理与化学性质也不同,且在人体内的作用也有差别。
有些氨基酸就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必须由食物或外源性途径提供,有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及组氨酸(婴幼儿必需)与精氨酸(条件必需)共10种。
非必需氨基酸就是指在食物所供给的来源不足的情况下,机体可以用简单的氨基酸前体物质合成。
这些氨基酸共10种,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与羟脯氨酸。
上述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均参与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
保健食品常用的氨基酸有甘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以及氨基酸的代谢物,如牛磺酸与谷氨酰胺等。
肽就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氨基酸通过肽键(-CONH-)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由2个或3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分别称为二肽或三肽,3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为多肽。
各种不同类型蛋白的水解物如低聚肽、多肽、酪蛋白磷酸肽等也用于食品功能成分。
蛋白质就是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在生物体中比糖类少,但对生命体有着重要作用。
各种特定食物来源的蛋白质如大豆蛋白、乳蛋白、胶原蛋白以及各种功能性酶类,如辅酶Q10等,常用于保健食品的开发。
4、维生素维生素就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这类物质在动、植物体中含量极少,但却就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必需营养素。
维生素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也不就是构成机体的结构物质,但却在机体物质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
人与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
维生素可分为两大类,包括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
水溶性维生素有B 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 。
B 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膳食中若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
如缺乏维生素A 会出现夜盲症、眼干燥症与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D 可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B1可患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与阴囊炎;缺乏维生素B3(维生素PP)可患癞皮病;缺乏维生素B12可患恶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 可患坏血病等。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不断有新发现,如叶酸能预防小儿神经管畸形,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 对同型半胱氨酸有调节作用,维生素E 具有抗氧化功能等。
另外,一些维生素的不同化学形式也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功能成分,如维生素A 的前体胡萝卜素类及衍生物质如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隐黄素、虾青素等。
5、矿物元素矿物质(无机盐)就是人体内无机物的总称,矿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大于1/10000的化学元素,如钾、钠、钙、镁与磷等。
钙与磷就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其她还有镁、钾与钠,它们都就是人体的结构与代谢上必需的较大量的物质。
另一类称为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1/10000的化学元素。
如碘、铁、锌、铜、硒、锰、铬、钼、钴与氟等。
它们在体内的量很微少,却起着不可缺少的代谢调节作用。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常用于膳食补充剂与保健食品中的元素有钙、锌、铁、硒与铬等,硒有抗氧化作用,锌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并与味觉有关,铬与血糖代谢有关,铁就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
维生素与矿物质即可以作为营养素又可以作为功效成分,说明营养素与功效成分的关系应呈交叉关系(如图2)。
从种类数量上说,功效成分的要多于营养素,很多功效成分不能作为营养素,如左旋肉碱。
即便就是交叉部分的维生素与矿物质,两者的剂量也明显不同。
反映营养素摄入量的指标:平均摄入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平均摄入量(EAR):就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推荐摄入量(RNI):就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AI):就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就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
反映功效成分剂量的指标:半数有效剂量(ED50)、最低有效剂量(MED)与最大日允许采食量(ADI) 半数有效剂量(ED50):对受试对象(实验动物或人)半数有效的剂量。
最低有效剂量(MED):对绝大多数(97%~98%)受试对象发挥生理功效的最低剂量。
最大日允许采食量(ADI):人每日摄入该功效成分直到终生,而不发生可检测的危害健康的剂量。
作为功效成分的剂量,一般都大于作为营养素的剂量。
例如,维生素C当作为营养素时,其推荐摄入量RNI为100mg/d(14岁以上),而作为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成分时,其最低有效剂量肯定要大于这个数值。
具体多少,目前尚不明确。
6、植物活性成分如有机酸类(如绿原酸)、生物碱类(如褪黑素)、黄酮类(如大豆异黄酮)、萜类(如人参皂苷)等,种类很多,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就是保健食品中最常见的功效成分。
7、微生物类功能性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类、益生菌与藻类。
真菌类通常分为3类,即酵母菌、真菌与蕈菌(大型真菌)。
酵母:常见的有酿酒酵母、卡氏酵母、富硒酵母与富铬酵母等。
真菌:用于保健食品的丝状真菌如蝙蝠蛾拟青酶、灵芝与红曲霉等,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降低血糖、降低血胆固醇、调节血压等多种生理功能。
蕈菌:也称为“大型真菌”,常见有香菇、木耳、银耳与竹荪等。
它们既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又就是食品与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
WHO/FAO对益生菌的定义为:益生菌就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起有益健康的作用。
一般而言,益生菌主要包括以双歧杆菌与乳杆菌为主的有益菌,能够合成某些维生素,对有害细菌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刺激与促进效果。
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出数以百计的益生菌保健产品,其中包括含益牛菌的酸牛奶、酸乳酪、酸豆奶以及含多种益生菌的口服液、片剂、胶囊、粉末剂等。
藻类植物根据所含色素、细胞构造、生殖方法与生殖器官构造的不同,分为绿藻、裸藻、轮藻、金藻、黄藻、硅藻、甲藻、蓝藻、褐藻与红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