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很权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建议(共72张PPT)

相形见绌(15 年 21年) 粗制滥造(15年 21年)
殚精竭虑(16年 20年) 提纲挈领(18年 19年)
奔驰(18年)
风驰电掣(19 年)
信手拈来(19年)
拈轻怕重(15年)
一、语文知识积累——如何提高基础分
研究题型、研究考点、找到规律,科学复习
(一)字音——看题目,找规律
1.(2021年)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假如我是一只鸟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①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②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③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④这被暴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⑤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来歌唱 A. ⑤③④①② B. ②⑤④①③ C. ⑤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⑤
出自艾青《我 爱这土地》
2021年的排序 题选用课内语段 (现代诗歌), 对回归教材、回 归课堂有导向作 用
④注意辨认方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区别。如解剖、 小巷、稚嫩等
⑤注意声调符号的标注规律。(声调符号歌)
如何提高基础分
第一轮复习(梳理教材中每课下面的字词) 一、请为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莽莽( ) 素裹( ) 妖娆( ) 风骚( ) 喉咙( ) 狭窄( ) 呢喃( ) 柔嫩( ) 娉婷( ) 冠冕( ) 丰润( ) 翅翼( ) 忧戚( ) 枉然( ) 摇曳( ) 解剖( ) 厌恶( ) 亵渎( ) 羡慕( ) 骈进( ) 二、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嘶哑 天娇 随机应变 强聒不舍 断章取义 (2)鲜妍 漫游 鸠占雀巢 言不及义 不二法门 (3)秘诀 绸缎 无师自通 荡然无存 疲备不堪 (4)晨曦 贸然 抽丝剥茧 彬彬有理 一意孤行
同音义近:读音相同,意思相近,字形差别大,容易失误 凑合(和) 粗制滥(烂)造 因地制(治)宜 闲情逸致(志)
202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第三部分
日常教学启示
日常教学启示
转变教学理念,把握语文本质 研究课标和教材,了解命题思路 树立三年一贯培养模式 把能力训练贯穿在所有的课堂之中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
(把握好语文教学本质,走自己的路,拥有属于自己的节奏)
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生活幸 福,愿我们和孩子共同度过的
这段时光充实快乐!
情境化试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第二部分“提高命题质量” 中明确指出:“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 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中考情境化试题也在逐渐走向规范, 走向完善。 情境化试题非常注重生活性、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的语境表达,辩证思维,价 值引领。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是呈现现实中的问题 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 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生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 的能力。
方法
每个类型精讲一 两例题,归纳答 题方法注意点。
非连续性文本板块
具体内容
文体意识,材料和图表信息提取,归纳概括,文意 辨析
方法
适量做题 把握思路 寻找规律 重答题经验积累
文学性短文阅读板块
具体内容
文意理解与概括、词句段理解与赏析、语言鉴赏、 表达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开放探究等。
方法
读懂:理解和感悟 明白:写了什么——怎么写 的——为什么这么写——为什 么写这些
加强审题能力,让学生熟知常 见考点和设题方式,明确命题 者的考察意图。
分步骤的复习、训练,教给学 生回答各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 方法,有针对性的训练。
作文板块
具体内容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很权威)PPT课件

仿句想象类
• 首先要理解思想内容,之后依据诗 歌的重点词语发挥想象,描述诗歌 意境。
人物想象题
• 要结合语境,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
事件想象题
• 1.扩展性描述 • 2.组合性编写 • 3.传奇性编创
比喻想象题
• 依据题干要求和文章内容确定一个中 心,结合语境,展开联想,运用比喻 要贴切新颖
写作方法有哪些?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 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 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 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 写静,虚实相生,比兴,类比,直抒 胸臆等。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 2.诗歌形式风格鉴赏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表达方式(描写、 议论)入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 生动)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 3.诗词内容和情感鉴赏 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 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 (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 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词语 语法修辞
修改病句和辨析病句 句子仿写;排比、对偶、比喻;简明、连贯、得体 文学常识 诗句默写
口语交际考“得体”
考查内容
试题类型 单一应对型
说话注意对象场合
多种角色型
语言的歧义
代为转告型 情境变换型
口语交际应战策略
(一)说话讲文明,有涵养,尊重对方,注 意对象和场合。
【中考语文】初三中考复习策略(共61张PPT)

磨砺
睿智 澄澈
磨练
敏锐 纯净
要在题目中圈划出讲话人是谁 在称呼后面一定要考虑是否要自我介绍 讲话内容一定要扣住主题
两种现象
①考的一定是名句; ②句子所传达出的 情感是积极向上的。 ①给下句,让学生写上句的正确率低一些 。②会写的句子中常常会不小心有一个错 别字。③理解性默写,句子内容与题目要 求不相符合。
景物描写的作用: 手法景点渲气氛;
铺垫推动人物心;
品质主旨表情感。
运用什么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或性格或品质; 突出了什么主旨; 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什么人物)的什么情感。
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
积累与运用
1.要对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点了然于心。
2.分清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多面兼顾, 制定好复习攻略。
成 语 搭 复 否
前 指 杂 歧 并
应用文
列表比较法 口诀记忆法 范式借鉴法
7
列表比较法
通知 标题 称呼 冒号 招领不详 对象、事情、 寻物详 数字要用 地点、时间具 征 稿 截 时 大写 体到几点 地点详 √ 启事 √ 借条 √ 聘书 √ 四请 √ √ √ 倡议书 √ √ √
教获得方法的方法
看题目 看作者 看注释 看意象 看写作背景
1.不管什么时候,先考虑手法,再考虑情
感。
2.不许直接答题,必须先回顾旧知,根据
“几看”,一个一个去看,并强制用笔加点 时必须做到用词不单一。
总体思路: 多聚焦课内文言文,课内内容 过关为主,课外拓展训练为辅。
结尾的作用: 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再一次强调了什么内容 点明文章的什么中心或深化了文章的 什么主旨 升华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11
? (4)试卷结构 ①全卷总分120分。 ②试卷由“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
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与表达”四个部分构成。 “基础知识与运用”的考查以教材知识点为主, 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及基本能力。“古诗文 积累与阅读”分默写和理解鉴赏两部分,涉及教 材中古诗文的识记,词句及篇章的理解,表现方 法的鉴赏等。“现代文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本 的阅读,考查学生积累、感受、理解、归纳、赏 析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 思想内容、情感和艺术价值。“写作与表达”主 要是考查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 合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1
? 中考语文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终结环 节,其功能在于对已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 检测、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 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 乏新鲜感等特点。因此搞好总复习并不容 易,一方面要有正确的理念,另一方面还 要有良好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 补,只有这样,总复习才能事半功倍,收 到显著效果 。
16
三、复习策略执行要点
? 1.调整心态 有人说:心态比策略更重要。很多同学在 考前有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有些老 师也有。心态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着考试的效果。考前复习,要努力调整 自己的心理状态,用快乐的心态,自然的 心态,自信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17
? 2.扎实有序 复习首先要有计划,不管是四轮或是三轮 复习,都要脚踏实地,扎实推进。每一轮 复习的侧重点不同,每一环节的复习要求 不一致,但都应加强针对性。
15
二、辨中考试卷试题之“形”
? 综观我省近年来的中考语文命题,其特点是: 回归教材,重视基础。
? 适当加大了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考查点主要有: 选择现代文共有课文篇目中的句子,设置根据 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辨形改错题 (3分);选择现代文共有课文篇目中的复句 或句群(连续几个句子或语段节选)设置选词 填空题(同义词辨析,难度较大;范围广,难 捉摸。2分);文学知识或课文内容判断(2 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 (4)试卷结构 ①全卷总分120分。 ②试卷由“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
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与表达”四个部分构成。 “基础知识与运用”的考查以教材知识点为主, 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及基本能力。“古诗文 积累与阅读”分默写和理解鉴赏两部分,涉及教 材中古诗文的识记,词句及篇章的理解,表现方 法的鉴赏等。“现代文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本 的阅读,考查学生积累、感受、理解、归纳、赏 析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 思想内容、情感和艺术价值。“写作与表达”主 要是考查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 合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1
? 中考语文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终结环 节,其功能在于对已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 检测、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 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 乏新鲜感等特点。因此搞好总复习并不容 易,一方面要有正确的理念,另一方面还 要有良好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 补,只有这样,总复习才能事半功倍,收 到显著效果 。
16
三、复习策略执行要点
? 1.调整心态 有人说:心态比策略更重要。很多同学在 考前有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有些老 师也有。心态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着考试的效果。考前复习,要努力调整 自己的心理状态,用快乐的心态,自然的 心态,自信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17
? 2.扎实有序 复习首先要有计划,不管是四轮或是三轮 复习,都要脚踏实地,扎实推进。每一轮 复习的侧重点不同,每一环节的复习要求 不一致,但都应加强针对性。
15
二、辨中考试卷试题之“形”
? 综观我省近年来的中考语文命题,其特点是: 回归教材,重视基础。
? 适当加大了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考查点主要有: 选择现代文共有课文篇目中的句子,设置根据 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辨形改错题 (3分);选择现代文共有课文篇目中的复句 或句群(连续几个句子或语段节选)设置选词 填空题(同义词辨析,难度较大;范围广,难 捉摸。2分);文学知识或课文内容判断(2 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ppt课件

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又关注学生的 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的状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 美情趣,培养实践和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主动、 和谐地发展;科学地测评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 科所达到的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 发展。
7
(3)命题方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查)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初中毕业生 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各学科试题分基础 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档次,这3档 试题所占分值之比约为7:2:1。全卷试题总 难度控制在0.60左右。
8
2.语文科考试说明具体如下: (1)考试目标和要求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既考
4
一、研究中考命题之“意”
中考命题的依据主要有:新课程标准、国 家有关考试与评价改革的文件精神、我省 中考各学科的“考试说明”(俗称“考 纲”)、我省基础教育的实情(教材使用、 各市县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状、学生基础 薄弱)等。
5
(一)考试说明(考纲)解析
1.“2016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查)各学科考试说明”明确规定:
必要的。目前,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我 们应本着切合我省中考实际、实用性和操 作性很强、宜精不宜多等原则进行选择。 还要要兼顾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的共有内 容,编排上依据人教版顺序。
25
《中考语文总复习导航》
26
16
三、复习策略执行要点
1.调整心态 有人说:心态比策略更重要。很多同学在 考前有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有些老 师也有。心态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着考试的效果。考前复习,要努力调整 自己的心理状态,用快乐的心态,自然的 心态,自信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7
(3)命题方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查)实行全省统一命题。初中毕业生 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各学科试题分基础 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档次,这3档 试题所占分值之比约为7:2:1。全卷试题总 难度控制在0.60左右。
8
2.语文科考试说明具体如下: (1)考试目标和要求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既考
4
一、研究中考命题之“意”
中考命题的依据主要有:新课程标准、国 家有关考试与评价改革的文件精神、我省 中考各学科的“考试说明”(俗称“考 纲”)、我省基础教育的实情(教材使用、 各市县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状、学生基础 薄弱)等。
5
(一)考试说明(考纲)解析
1.“2016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查)各学科考试说明”明确规定:
必要的。目前,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我 们应本着切合我省中考实际、实用性和操 作性很强、宜精不宜多等原则进行选择。 还要要兼顾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的共有内 容,编排上依据人教版顺序。
25
《中考语文总复习导航》
26
16
三、复习策略执行要点
1.调整心态 有人说:心态比策略更重要。很多同学在 考前有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有些老 师也有。心态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着考试的效果。考前复习,要努力调整 自己的心理状态,用快乐的心态,自然的 心态,自信的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第3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里一 要关注开头结尾以及议论抒情句,二要注意答题 技巧.)
三、分点表述,概括发散
概括总结,提炼要点;联系生 活,体会发散;表述成文,语言规范。
最后,再次提醒现代文阅读答题时 要注重三种意识
THANK YOU
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象征、借景抒情等
答开放性试题应注意:
考查角度比较灵活:
谈看法、述启示、表体验、明做法
方法: 结合自身去体会 联系生活去感受 紧扣原文去发散
现代文阅读答题口诀:
细看题目用分解; 关键语句须圈点; 答案往往在原文; 分点表述要规范。
小结:
阅读 三步骤
1、速读语段、整体感知 2、浏览习题、留下印象 3、回扣原文、逐一解题
C(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
D、文章结尾句子(段)的作用:
篇末点题;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 余地(回味无穷)。
语言赏析题的常用答题表达格式:
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 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 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 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技巧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A、如何赏析文段中自己所喜欢的句子
把握线索的方法是:有的是标题;有的是文章反
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以时间为线;以人物活动为线;以 情感变化为线;以事物为线。
B.顺序:
考题形式:①、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 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第3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里一 要关注开头结尾以及议论抒情句,二要注意答题 技巧.)
三、分点表述,概括发散
概括总结,提炼要点;联系生 活,体会发散;表述成文,语言规范。
最后,再次提醒现代文阅读答题时 要注重三种意识
THANK YOU
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象征、借景抒情等
答开放性试题应注意:
考查角度比较灵活:
谈看法、述启示、表体验、明做法
方法: 结合自身去体会 联系生活去感受 紧扣原文去发散
现代文阅读答题口诀:
细看题目用分解; 关键语句须圈点; 答案往往在原文; 分点表述要规范。
小结:
阅读 三步骤
1、速读语段、整体感知 2、浏览习题、留下印象 3、回扣原文、逐一解题
C(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
D、文章结尾句子(段)的作用:
篇末点题;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 余地(回味无穷)。
语言赏析题的常用答题表达格式:
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 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 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 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技巧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A、如何赏析文段中自己所喜欢的句子
把握线索的方法是:有的是标题;有的是文章反
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以时间为线;以人物活动为线;以 情感变化为线;以事物为线。
B.顺序:
考题形式:①、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 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策略课件

的爱
疚、悔恨
间的隔膜,让亲情更融洽的道理
• 相反文本:(202X·贵州铜仁市·中考真题)叙事散文《示爱》
• (四)其它
• 阅读感知的规律——比较律:课文与原著比较,同名文章的比较,同一作 者的几篇课文比较,同一单元中相同体裁的文章比较,同一题材、不同体 裁的文章比较,同一题材同一体裁不同作家的文章比较。采取比较的方法 进行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整理知识,建立起知识结 构,还可以加大课堂信息量,拓展思维空间,由此及彼,加强了事物间的 横向联系,使本来蜷缩思维生出许多触觉,向外扩大,呈发射之状,拥有 了一个广阔的思维领域,空间拓展了,使思维呈纵横驰骋之势,增强了思 维的弹性和张力。
• 类似文本4:202X·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小说《莽昆仑》 • 类似文本5:202X·河南中考真题小说《舵链》 • 类似文本6:(202X·山西中考真题)小说《故乡》
• 主文本: • 类似文本1:【202X年中考江苏淮安卷】叙事散文《老圣人》 • 类似文本2:202X·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叙事散文《阳台上的花》
(四)第18题分解 原题与答案
考点分解 • 1.明确红绸子的象征义(人文意义)。 • 2.全面掌握红绸子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 3.从“她”的视角推断“她”对“他”要表达的感情。 • 4.从个人和国家的层次想象“她”对“他”想说的话。 • 5.考查对文本的扩大、补写能力、想象能力、读写结合的能力。 • 6.考查对人物(她与他)深入内心的了解和情感体验。
• 《望北哨所》的他和她的幸福生活(情感逻辑):工作——他工作环 境恶劣不动摇——恋爱——二人向往结婚成家——她探望他艰巨— —他牺牲在哨所——她看到他的墓地——红绸伴他永远守雪山边防
• 比较生成的军人精神:吃苦耐劳,勇于担当属于自己的责任,为国 为民奉献和牺牲个人幸福和生命,崇高伟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策举例型
解题策略 • 1.紧扣问题 • 2.切合实际 • 3.鼓励创新
词语辨析类
• 解题方式: • 用“____”词语____准确地____了
___事物的____特征/____事理,体现 了____文语言的____性。
把握命题规律 明确中考考点
总纲
基础知识考“仔细” 口语交际考“得体” 综合性学习考“应用” 古诗文阅读考“课文” 现代文阅读考“原文” 作文考查考“创新”
基础知识考“仔细”
基础知识考点
给易读错错字注音 修改错别字
语音 对几组注音进行正误辨析 多音字、形近字 不易分清的前后鼻韵母和声母的字
汉字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感想启示类
• 1.领悟作品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思 想感情倾向。
• 2.品味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形象、语 言
• 3.欣赏文学作品,调动自己的情感体 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
解题策略
• 1.阅读原文,抓住主旨,理解含义 • 2.抓住一点,联系实际,引发感悟 • 3.组织语言,具备“三美”,富有文采
文言文阅读应战策略
一、做好文言实词的积累工作。 按“一词多意”、“古今意义”、“词类活
用”、“通假字”等进行归类积累。 二、做好文言虚词的积累工作。
对常用文言虚词“之”、“于”、“而”、 “以”、“其”、“为”、“乃”、“焉”、 “乎”、“者”等要依据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例 句归类积累。 三、做好文言句式的积累工作。 四、做好文言名篇的积累工作。 五、做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工作。
词语 语法修辞
修改病句和辨析病句 句子仿写;排比、对偶、比喻;简明、连贯、得体 文学常识 诗句默写
口语交际考“得体”
考查内容
试题类型 单一应对型
说话注意对象场合
多种角色型
语言的歧义
代为转告型 情境变换型
口语交际应战策略
(一)说话讲文明,有涵养,尊重对方,注 意对象和场合。
(二)要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 中心和要点。
⑴灵活运用诗词名句使答案内涵丰富,具 有文学美
⑵恰当运用修辞,使答案鲜明生动,富有 节奏美
⑶准确选用词语,使句式整齐,具有音韵 美
词句品味类
• 品味词语
• 品位句子
• 1.理解意思,辨析词性,• 1.分析句式结构
揣摩词语感情色彩。 • 2.看是否富有哲理
• 2.分析修辞,由表及里,• 3.从修辞、表达方式角
•
要点概括类
•
感想启示类
•
词句品味类
•
献策举例类
•
词语辨析类
•
结构分析类
•
想象联想类
•
方式手法类
要点概括类
• ※警示误区:
• 1.准确把握文段、 词句内容及要点, 不要以偏概全,不 要以罗列文中材料 代替概括。
• 2.简洁、精炼,不 能罗索。
• 解题策略: • 1.摘引文中原句 • 2.选取重要词语 • 3.分析层次 • 4.组织作答
图表,找出关键因素,对数字进行纵横比较,找出变化规律,并 进行联想想象,挖掘出材料内隐含的信息;最后进行归纳、概括,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
3.活动参与类:重视平时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 己的能力。 • 三、注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关注课外,积极思考。
多读有益的报刊,关注新闻媒体,关心国内外大事、文化、 教育动态。
体会词语意味。
度去赏析
• 3.结合语境,理解含义,• 4.看是否是主旨句
领悟词语意蕴。
• 5.从感情色彩方面去品
味
句子仿写类
• 解题策略: • ⒈分析例句,明确句式结构 • ⒉找出例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它们之
间的关系 • ⒊选择与例句关键词相关联的词语进
行填充(相关、相反、相近、相同) • ⒋整理成句
古诗文阅读考“课文”情感把握
技巧分析
语言品味
诗词鉴赏(评价)内容
评价
鉴赏
形象
人物
事物
景物
语言
特定意义
言外意义
艺术效果
表达技巧
修辞技巧
表达方式
写作方法
思想内容
作品
作者
诗词鉴赏应战策略
• 1.关键词句鉴赏 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去品味鉴赏作答。 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找 准作答的切入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
• 1.理解品味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重视通假字)
• 2.常规翻译重点文言词句。(以课下注释为准) • 3.背诵默写文言名句。 • 4.理解(展开)文章的主旨。 • 5.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 6.分析写作特色。 • 7.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 8.语音、断句。
• 2.诗歌形式风格鉴赏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表达方式(描写、 议论)入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 生动)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 3.诗词内容和情感鉴赏 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 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 (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 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三)要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正确表达 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努力使对方理解。
(四)说话要注意方式,使对方易于接受。
综合性学习考“应用”
考点预测
题型
热点时事
北京奥运
感动中国
四川地震
语言创作类
材料整理类
图表转述类 活动参与类
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手机短信
广告、标语
制定活动反感
广告、宣传语
语段压缩
表格分析
校内活动
现代文阅读考“原文”
• 考查能力: 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 品感受;分析综合;价值取向等。
• 考查文体: 记叙类:思维容量大,思想性强,体现时代文化 特征。 议论类:思想观点新,视角独特,体现时代特征。 说明文:结合地方资源,就地取材,体现地方区 域特色,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现代文阅读试题类型
各学科知识交叉 提取与整合材料的信息
对联、标语 材料整合与探究
图表理解
校外活动
综合性学习应战策略
• 一、重视积累,关注课外语文以及其它学科知识的渗透。 • 二、注意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题,在平时学习和应考时掌握技
巧。 1.语言创作类:广告、宣传语语言精炼、内容醒目,多留心,
多记忆;多读诗词,在阅读中形成语感、学会方法。 2.图表转述类: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认真观察和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