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埋件抗拔试验

合集下载

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检测标准

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检测标准

在建筑结构领域中,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构件和连接件的抗拉强度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检测标准:
1. ASTM E488 / E488M -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Strength of Anchors in Concrete and Masonry Elements
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和砌体构件上的锚固件强度测试。

2. ACI 355.4 - Qualification of Post-Installed Mechanical Anchors in Concrete
美国混凝土协会(ACI)制定的标准,用于评估后置安装机械锚固件在混凝土中的质量和性能。

3. EN 1992-4 - Eurocode 2: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Part 4: Design of fastenings for use in concrete
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制定的欧洲混凝土结构设计欧洲代码的一部分,用于指导后置安装混凝土中连接件的设计。

这些标准提供了有关测试设备、试验方法、试验参数和试验结果评估方法的指导。

具体的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检测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地区或应用领域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具
体的工程项目中,根据所在地的法规要求和建筑规范,选择适用的标准进行后置埋件拉拔试验。

同时,也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或认证机构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幕墙工程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试验的抽检数量

幕墙工程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试验的抽检数量

有谁告诉我,幕墙工程所用的后置埋件现场拉拔强度检验按多少数量为一批?从中抽取多少做试验?
项目通常是在现场做拉拔?还是做模拟件送试验室呢
没有规定,按最弱处测试,测试值就大于设计值2倍.即取最不利结果.根据测试单位不同,可能做一组有点区别.一般一组3件.做现场试验,进行签证.
我们有一个大项目要创国优,幕墙工程使用了几千个后置埋件,如果就做一组试验(在最弱处),是不是少了点(没底)?
另外斑竹所说的“最弱处”能再解释的些吗?你所给出的规定原自何处呢(企业标准)?希望斑竹再多指点些。

我们一般认为最弱处即荷载和作用值最大的地方,第二是结构薄弱(当然必须满足安装埋件).至于取多少,我认为一组3件应够了.从经验上,所做的破坏值一般比设计值大数倍.同时还有认在作后置埋件计算时,考虑最不利因素(假设一块埋件只有一个栓),即考虑一个锚栓来承受一个埋件的力.
测试值就大于设计值2倍是怎么来得,有依据吗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附录A规定:
我们是每层取一组,监理见证,随机去,且要求混凝土标号不同时,也应分开取
幕墙工程节点、锚固件检验抽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幅幕墙应按各类节点总数的5%抽样检验,且每类节点不不应少于3个;锚检应按0.5%抽样检验,且每种锚栓不得少于5根。

2、对已完成的幕墙金属框架,应提供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当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不完整
时,可对该幕墙工程节点拆开检查。

摘自《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628页。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121第四章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1 总 则1.0.1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133—2001)。

1.0.2 本规程适用于后置埋件力学性能现场检测;不适用于试验室内的模拟检测。

1.0.3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后置埋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工程结构上设置的连接件。

2.1.2 锚栓将被连接件锚固到混凝土基材上的锚固组件。

2.2 符号cRmN ——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 Sd N —— 锚栓拉力设计值;cR N min ——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Rk N —— 锚栓极限抗拔力标准值,根据破坏类型的不同,分别按有关规定计算;[]u γ ——锚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近似取[]u γ=1.1R γ,R γ按表 取用;0D —— 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ef h —— 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对于膨胀型锚栓及扩孔型锚栓,为膨胀锥体与孔壁最大挤压点的深度;s A —— 锚栓应力截面面积和截面抵抗矩;yk f —— 锚栓屈服强度标准值;c Rk N , —— 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

stk f —— 锚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122 3 基本规定3.1 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3.1.1 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1 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2 结构或构件名称、施工图纸、工程验收记录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3 后置埋件品种、规格、数量、分布及位置等;4 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

3.1.2 锚栓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破坏性检验。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1、 对重要结构构件锚固件锚固质量采用破坏 性检验方法确有困难时,若该批锚固件的连接 系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计算,可在征得业 主和设计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改用非破损抽样 检验方法。 注:若该批锚固件已进行过破坏性试验,且不 合格时,不得要求重做非破损检测。
非破损检验适用范围
2、 对一般结构构件,其锚固件锚固质量的现场 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概念
• 后置埋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工程 结构上设置的连接件。
• 锚栓:将被连接件锚固到混凝土基材上的 锚固组件。
• 植筋:以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将带肋钢筋或 全螺纹螺杆锚固于基材混凝土中。
• 化学植筋:以化学粘结剂——锚固胶,将 带肋钢筋及长螺杆等胶结固定于混凝土基 材锚孔中的一种后锚固生根技术。
抽样规则
(3) 对于加固工程现场非破损检验的抽样, 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锚栓锚固
a) 对重要结构构件,应在检查该检验批锚栓 外观质量合格的基础上,按表W.2.3规定 的抽样数量,对该检验批的锚栓进行随机 抽样。
b) 对一般结构构件,可按重要结构构件抽样 量的50%,且不少于5件进行随机抽样。
抽样规则
在 植 筋 处 钻 眼
在植筋处植筋
钢筋植筋的示意图
化学植筋示意图
化学植筋的施工过程
化学植筋胶
化学植筋施工过程图片
1 概述——标准
《建筑锚栓抗拉拔、抗剪性能试验方法》 (DG/TJ08-003-200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1 概述——标准
3、 若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原位破坏性检 验操作时,允许在工程施工的同时(不得后 补),在被加固结构近旁,以专门浇筑的同强 度等级的混凝土块体为基材种植锚固件,并按 规定的时间进行破坏性检验;但应事先征得设 计和监理单位的书面同意,并在场见证试验。 本条规定不得引用于仲裁性检验。

预埋后置锚固件抗拔性能检验报告

预埋后置锚固件抗拔性能检验报告

预埋/后置锚固件抗拔性能检验报告
委托单位:检验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
工程名称:1
工程部位: 5.2.15、预埋/后置锚固件抗拔性能检验报告报告编号:
检评依据:
见证单位:检验类别:
见证人员:监督登记号:
养护条件:检验日期:年 月 日报告日期:年 月 日
声明: 1、本检验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未经本单位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检验报告。

(完全复制除外) 2、对本报告如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单位提出,过期不予受理。

检验单位地址:电话:
批准:审核:主检:。

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值

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值

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值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或结构的抗拉性能的试验方法。

它通常用于评估建筑物、桥梁、地下隧道等结构中使用的后置埋件锚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试验通过施加拉力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以确定锚栓在拉力下的性能。

为了进行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后置埋件锚栓样品,并将它们安装在适当的试验装置上。

在试验中,可以使用液压机等设备施加拉力,并记录施加到锚栓上的力和相应的位移。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参数。

首先,试验时施加的拉力应逐渐增加,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荷载。

其次,需要记录拉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锚栓的拉伸性能。

此外,还应注意锚栓的破坏形态,例如是否发生断裂或滑移等。

通过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可以得到一系列试验值,这些试验值反映了锚栓的拉伸性能。

其中最重要的试验值是最大拉力和位移。

最大拉力是指锚栓在试验中承受的最大拉力,它反映了锚栓的极限承载能力。

位移是指锚栓在试验中发生的位移量,它反映了锚栓的变形性能。

根据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的结果,可以对锚栓的使用进行评估和设计。

例如,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可以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锚栓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根据试验结果对锚栓的材料和尺寸进行选择,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锚栓的材料和尺寸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材料和尺寸的锚栓具有不同的抗拉性能,因此在试验中需要选择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

其次,试验条件的选择也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施加拉力的速率和试验温度等参数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后置埋件锚栓拉拔试验是一种评估材料或结构抗拉性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该试验可以获取锚栓的拉伸性能参数,为工程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注意控制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后置埋件抗拔试验

后置埋件抗拔试验

121第四章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1 总 则1.0.1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133-2001)。

1.0。

2 本规程适用于后置埋件力学性能现场检测;不适用于试验室内的模拟检测。

1.0.3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

1 术语2。

1。

1 后置埋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工程结构上设置的连接件。

2.1.2 锚栓将被连接件锚固到混凝土基材上的锚固组件。

2。

2 符号cRm N —-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Sd N —— 锚栓拉力设计值;c R N min —-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Rk N-— 锚栓极限抗拔力标准值,根据破坏类型的不同,分别按有关规定计算;[]u γ ——锚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近似取[]u γ=1.1R γ,R γ按表 取用; 0D --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ef h -— 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对于膨胀型锚栓及扩孔型锚栓,为膨胀锥体与孔壁最大挤压点的深度;s A —— 锚栓应力截面面积和截面抵抗矩; yk f —- 锚栓屈服强度标准值; c Rk N , —— 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

stk f —— 锚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3 基本规定3。

1 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3.1。

1 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122 1 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 2 结构或构件名称、施工图纸、工程验收记录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 3 后置埋件品种、规格、数量、分布及位置等; 4 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

3。

1.2 锚栓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破坏性检验。

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检测标准

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检测标准

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检测标准
后置埋件拉拔试验是一种用于测试建筑结构中埋入件的抗
拉性能的试验方法。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后置埋件拉拔试验
的检测标准:
1. 试验设备和工具要求:
- 试验机:应满足试验件的最大拉拔力和试验速度的要求。

- 测量仪器:应具备测量试验件拉拔力和位移的能力,
并满足试验精度的要求。

- 夹具:应能够牢固夹住试验件,并避免试验过程中的
滑动或变形。

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 清理试验件:将试验件表面的杂物、油污等清除干净。

- 标记试验件:在试验件上标记出试验点和试验方向。

- 安装试验件:将试验件正确安装在试验机夹具上,并
调整夹具使试验件处于水平状态。

3. 试验步骤:
- 施加预载荷:在试验前,先施加一个预载荷,使试验
件与夹具之间产生一定的紧固力。

- 施加试验载荷:根据试验要求,以恒定速度施加试验
载荷,直到试验件断裂或达到试验要求的最大拉拔力。

- 记录试验数据: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试验载荷和
试验位移的数据。

- 分析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验件的拉拔强度、位移和变形等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4. 试验结果的评定:
- 根据相关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判断试验件是否符合要求。

- 根据试验结果,对试验件的设计和使用提出建议或改进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后置埋件拉拔试验的检测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行业有所差异,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概述。

在进行具体的试验前,应参考相关标准进行详细了解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1 总 则
1.0.1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133—2001)。

1.0.2 本规程适用于后置埋件力学性能现场检测;不适用于试验室内的模拟检测。

1.0.3 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后置埋件
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工程结构上设置的连接件。

2.1.2 锚栓
将被连接件锚固到混凝土基材上的锚固组件。

2.2 符号
c
Rm N ——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
Sd N —— 锚栓拉力设计值;
c R N min ——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
Rk N —— 锚栓极限抗拔力标准值,根据破坏类型的不同,分别按有关规定计算;
[]u γ ——
锚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近似取[]u γ=1.1R γ,R γ按表 取用;
0D —— 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
ef h ——
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对于膨胀型锚栓及扩孔型锚栓,为膨胀锥体与孔壁最大挤
压点的深度;
s A —— 锚栓应力截面面积和截面抵抗矩;
yk f —— 锚栓屈服强度标准值; c Rk N , —— 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

stk f —— 锚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
3 基本规定
3.1 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
3.1.1 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
1 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
2 结构或构件名称、施工图纸、工程验收记录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
3 后置埋件品种、规格、数量、分布及位置等;
4 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

3.1.2 锚栓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破坏性检验。

3.2 仪器设备
3.2.1 现场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如拉拔仪、x-y 记录仪、电子荷载位移测量仪等,应定期检定或校准。

3.2.2 加荷设备应能按规定的速度加荷,测力系统整机误差不应超过全量程的±2%。

3.2.3 加荷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锚栓的轴线一致。

3.2.4 位移测量记录仪宜能连续记录。

当不能连续记录荷载位移曲线时,可分阶段记录,在到达荷载峰值前,记录点应在10点以上。

位移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2mm 。

3.2.5 位移仪应保证能够测量出锚栓相对于基材表面的垂直位移,直至锚固破坏。

3.3 试样选取
3.3.1 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

3.3.2 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

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1‰计算,且
不少于3根。

3.4 检测方法
3.4.1 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0D 应满足下述要求:化学植筋0D ≥max (12d ,250mm),膨胀型锚栓和扩孔型锚栓0D ≥4ef h 。

3.4.2 锚栓拉拔检验可选用以下两种加荷制度:
1 连续加载,以匀速加载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总加荷时间为2min ~3min 。

2 分级加载,以预计极限荷载的10%为一级,逐级加荷,每级荷载保持1min ~2min ,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

3 非破坏性检验,荷载检验值应取0.9s A yk f 及0.8c Rk N ,计算之较小值。

c Rk N ,为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

4 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4.0.1 非破坏性检验荷载下,以混凝土基材无裂缝、锚栓或植筋无滑移等宏观裂损现象,且2min 持荷期间荷载降低≤5%时为合格。

当非破坏性检验为不合格时,应另抽不少于3个锚栓做破坏性检验判断。

4.0.2 对于破坏性检验,该批锚栓的极限抗拔力满足下列规定为合格:
[]Sd u c Rm N N γ≥
(4.0.2-1) Rk c R N N ≥min
(4.0.2-2)
式中 Sd N ——锚栓拉力设计值;
c
Rm N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
c R N min ——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最小值;
Rk N ——锚栓极限抗拔力标准值,根据破坏类型的不同,分别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第6.1节有关规定计算;
[]u γ——锚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近似取[]u γ=1.1R γ,R γ按表4.0.2取用。

表4.0.2 锚固承载力分项系数R γ
4.0.3 当试验结果不满足4.0.1条及4.0.2条相应规定时,应会同有关部门依据试验结果,研究采取专门措施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