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哲学类部分考点汇总
政治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政治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哲学的定义和特点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政治问题背后的原理和理论,探索政治行为和制度的本质和目的。
政治哲学的特点包括理论性强、思维抽象、关注权力和正义、关注政治伦理和道德等。
2. 政治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政治哲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社会科学、法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又对其进行思辨和理论深化。
3. 政治哲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伦理、政治正义、政治价值观等。
4. 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权力的性质、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政治伦理与道德等。
二、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主要代表1. 政治权力的理论政治权力理论主要包括君主政治理论、民主政治理论、法治政治理论。
其中,君主政治理论主要由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等代表;民主政治理论主要由孟德斯鸠、吉恩·雅克·卢梭等代表;法治政治理论主要由亚里士多德、孟子等代表。
2. 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民主政治的理论主要包括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理论、政治宪制和制衡理论、民主政治的民主化和制度建设问题。
代表性人物有拿破仑、罗伯斯庇尔、孟德斯鸠、理查德·舍尔登等。
3. 政治伦理与正义理论政治伦理与正义理论包括功利主义、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理论等。
代表性人物有孟子、康德、尼采、马克思等。
4. 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社会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代表性人物有罗蒂耶、卢梭、圣西门、四列奥、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
5.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
代表性人物有洛克、斯宾诺莎、孟德斯鸠、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4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4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摘要:考研政治虽说相对简单,在基础阶段不用花费大量时间。
但是由于哲学部分的知识点较为抽象,2019考研er在前期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知识点、相关概念及出题方式,才能在之后的复习中轻松掌握哲学的知识点哦!►【知识点精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以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因为它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
►【命题方式与注意事项】此知识点大家重点关注下,今年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40周年。
真理检验的标准只能是实践,也是唯一,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习题演练】(单选)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答案:D解析: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2019考研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整理【5-7】

2019考研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整理【5-7】【篇一】(1)区分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
生产方式既包括生产力,也包括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不包括生产力,是指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不是指所有生产关系,而是指占主导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是所相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随着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将日益多样化,但这些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3)现代国家的阶级本质始终没有变,但其经济、管理职能确实在增强,看不到国家职能的新变化或由国家职能的某些新变化而否认国家的阶级实质,都是错误的。
(4)区分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上层建筑的核心。
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法律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5)区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从层次上来划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根据与经济基础关系的紧密水准,划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部分,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非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心理学等等,没有阶级性。
(6)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带来了思想意识的多样化,不是指导思想的多样化,指导思想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对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性质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7)文化的社会功能,即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不能与物质经济的决定作用相提并论,文化决定论和文化无用论都是片面的、有害的。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
(8)“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特殊规律的科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社会发展中的特殊规律是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
(9)“因为社会存有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不可能落后于社会存有的变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背诵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背诵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相关概念和原则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涉及到政治权力、公共政策、公共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理论探讨。
在政治哲学领域,涉及了众多的理论、概念和观点,下面我们将对政治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政治是关于权力、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和学科。
它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涵盖了政府、法律、社会制度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政治的本质是权力的运用与分配,它是社会秩序、公共政策和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现象和政治概念进行哲学思考和分析的学科。
它探讨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府的职责和公民的权利等问题,是研究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3.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关于政治现象的理论分析。
它涵盖了不同政治学派和思想家对政治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政治理论有利于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动态,探讨政治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4. 政治伦理学政治伦理学是研究政治道德和价值观的学科。
它探讨了政治行为的伦理标准、政治决策的道德原则和公共生活的伦理要求,为政治活动提供了道德指引和理论支持。
5.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指控制和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政治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涉及到权力的来源、分配和运用,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核心问题。
6.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它包括了政府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运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是政治权力的体现和运行方式。
7. 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公民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它涉及了公民的平等权利、言论自由、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以及教育权、健康权等社会权利。
公民权利是政治民主和社会公正的基础和保障。
8. 社会正义社会正义是指社会中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和公共服务的公平提供。
它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伦理理念,关注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公正性。
二、政治哲学的核心理论1.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2019考研哲学知识点(简洁版)

考研哲学框架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原理(绪论,哲学,政经,科社)【一】绪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广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体系。
狭义:及后人对其理论的发展。
组成: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发展观三个部分的关系:哲学是基础,政经是发展,科社是核心和得出的必然结果。
2.产生条件: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发展实践根源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提出了需求。
思想渊源(背诵):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实事求是即使科学。
(高频)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a.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c.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党的三大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个人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5.马克思的独创学说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高频)【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一)唯物论(探讨世界的本源)一.哲学的基本问题a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c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应世界观,世界观人人有,且自发形成,哲学要经过学习。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1.何者第一性: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2.有无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注意:所有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能是可知论也能是不可知论。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联系,运动,变化,发展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4.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a.b是旧唯物主义)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金木水火土气等,古代)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原子颗粒物等c.辩证和唯物历史主义注意:哲学的党性指的是派别。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29):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29):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摘要:考研政治虽说相对简单,在基础阶段不用花费大量时间。
但是由于哲学部分的知识点较为抽象,2019考研er在前期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知识点、相关概念及出题方式,才能在之后的复习中轻松掌握哲学的知识点哦!【知识点精讲】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命题方式与注意事项】此知识点多以选择题方式考查,从题干当中看具体表述的是属于唯物论的观点还是唯心论的观点。
大家稍微注意一下,选项当中如果直接出现的反映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位的)和先验论(先于实践经验),要明白说的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习题演练】(单选)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种认识路线的对立。
A选项是两种宇宙观和发展观的对立。
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选项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认识论上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凡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世界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C选项经验论和唯理论是割裂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所导致的片面性错误。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33):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33):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摘要:考研政治虽说相对简单,在基础阶段不用花费大量时间。
但是由于哲学部分的知识点较为抽象,2019考研er在前期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知识点、相关概念及出题方式,才能在之后的复习中轻松掌握哲学的知识点哦!►【知识点精讲】认识的运动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也要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命题方式与注意事项】此知识点最多作为选择题考查,大家作为选择题把握即可,重点把握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含义及作用即可。
一般大家对于非理性因素能够知道就是生活中说的直觉、灵感、信心这些,能够激励、驱动、控制我们的行为。
►【习题演练】(单选)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非理性因素主要是以情感、意志为主,包括信念、习惯、潜意识等在内的意识形式。
非理性因素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是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的指向性、积极性具有影响,它们对人的认识及其他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意志所具有的指向性和倾向性,能够推动认识主体的认识行为,影响认识的实际结果。
华罗庚的这句话正体现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39):真理和谬误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39):真理和谬误摘要:考研政治虽说相对简单,在基础阶段不用花费大量时间。
但是由于哲学部分的知识点较为抽象,2019考研er在前期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知识点、相关概念及出题方式,才能在之后的复习中轻松掌握哲学的知识点哦!►【知识点精讲】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做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首先,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其次,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暴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最后,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做斗争。
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命题方式与注意事项】此知识点属于高频核心知识点,是选择题和分析题常见命题点。
选择题相对简单,分析题一般出现成功与失败、真理与谬误相关话语,大家可以用此知识点作答也可以选择我们对立统一规律作答,均可得分。
►【习题演练】(单选)以下正确说明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的是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谬误是主体自生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谬误是主观与客观相背离答案:D解析: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
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谬误是与真理相对立的错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歪曲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考研政治哲学类部分考点汇总
哲学类内容是考研政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所以,我们在考前,也要重视到哲学类的复习。
所以,就来说说哲学类有哪些常考考点。
(1)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混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
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混淆。
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
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4)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哲
学和具体科学两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5)西方的人本主义不同于近代人道主义。
近代人道主义崇尚理性和科学,倾向于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
西方的人本主义也不同于当代流行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理性和科学的产物,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