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别墅赏析
流水别墅_大师作品分析-PPT精选文档

天人合一
别墅内的壁炉是以 自然山岩砌成的, 瀑布所形成的雄伟 的外部空间使别墅 更为完美,在这里 自然与人类悠然共 存,呈现了天人合 一的最高境界。整 个建筑悬在溪流和 小瀑布之上,建筑 物与大自然互相渗 透,汇成一体,互 相衬映。
一层
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 个完整的大房间,通 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 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 间,并且有小梯与下 面的水池联系。 层高只有7英尺一英 尺,低矮的空间与周 边的大玻璃窗将视线 动态的引向外部景观。 一些天然的露头的岩 石从地下伸入起居室 地面,成为壁炉前的 天然效果。
流水别墅以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在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 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两个厚而圆的胸墙则强调了混凝土可塑的荷重感, 一层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阳台之 间。 在这里,整个建筑群与四周的山脉、峡谷相连。它并不只是用围合空间来限定 建筑形式,形成空间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间介于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 间——走道、桥、平台以及台阶。流动的溪水及瀑布是建筑的一部分,永不停息。
Hale Waihona Puke 层二二层是卧室,阳台与一层纵横交错。二层楼板的延伸部 分成为一种格栅,格栅梁在起居室的东南角,形成了八 个矩形顶窗,四个在室外,四个伸入室内正好在书桌和 书架的上部。这些格栅还起到结构作用,使二层楼板与 石壁锚固在一起。
关于材料的运用
• 建造流水别墅的材料除了钢筋混凝土,大部分都是采用的 当地的山石材料,而且是不加修饰的直接采用,从竖直的 片石墙可以看出,甚至在住宅的内部也大量采用了未经雕 琢修饰的原材,这凸显了流水别墅山宅合一的建筑理念
流水别墅鉴赏与分析

一:现代派的建筑大师——赖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7年6月8日,在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 Center出生;1959年4月9日,在亚利桑那州的Phoenix 死去,享年91岁。
赖特是四大现代派建筑大师中较为特殊的一个,他植根于美国的文化,创建出了经典的“草原式住宅”。
赖特的第一个杰作是1893年建在伊利诺斯州福利斯河边的Winslow私人住宅。
这个私人住宅是赖特为他的第一个客户William Winslow设计的,它表明赖特喜欢用一种奇特的比例来表现建筑。
赖特相信,建筑应该在人类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
赖特声称他设计的建筑是有机建筑,能够反映出人的需要、场地的自然特色以及并且使用可利用的自然材料。
在这一时期,赖特最著名的建筑设计是Prairie Houses 。
这幢房子屋顶的坡度很小,有深深的挑梁,但没有阁楼和地下室,长排的窗户更加强调了房子低矮的印象。
他采用完全自然的、带有斑点的那种木料,并且没有使用油漆,让木料自然的美完整的体现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设计一种全新的、本土化的美国式建筑。
此时,赖特和一些都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芝加哥建筑师们共同组成了草原学派(Prairie School)。
虽然赖特本人并不喜欢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可实际上他已经成为这个学派的领导人。
1901年,赖特强调设计和设计的作用:重要的是表现出木材的简单的美丽的自然特色,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手工雕刻。
因此,强调简单化和坚持自然的处理材料是他设计作品的特色。
这段时期里,他主要的作品包括:位于纽约州Buffalo的马丁私人住宅;位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的罗宾私人住宅;位于纽约州Buffalo的Larkin Building;位于伊利诺斯州Oak Park的Unity Temple(这是美国(图片选自建筑网)↑第一个重要的纯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在1909年,正当赖特职业生涯中的高峰期,他离开了美国,来到了欧洲。
流水别墅大师作品分析名作赏析

Falling water
地理位置: 流水别墅 位于宾夕法尼 亚州匹兹堡郊 区熊溪河畔, 面积约380平米。
•
委托人:
别墅主人 为匹兹堡百货 公司老板德国 移民考夫曼, 故又称考夫曼 住宅。
2015/12/16
Falling water
流水别墅是房主人卡 夫曼的度假别墅, 1936 年落成 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 市附近的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 之中。 流水别墅本身约 380 平 方米,室外平台、阳台也近 300 平方米 , 内外交融 , 沉浸在绿树 玄岩、清泉湍流中。凹凸起伏 的墙垛用当地的片石砌筑 , 与山 岩纹理相通 , 颇饶天趣。杏黄色 的横向混凝土阳台栏板,上下 左右前后错叠,宽窄厚薄长短 不一,形象鲜明突出。
与 自 然 结 合 的 典 范
Falling water
•
以上图片,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 无论是具体的细部还是整体都体 现出一种幽雅清静的感觉。体现 出消费者的追求以及设计师高尚 的情操,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 保护和对人文环境的尊重。体现 了设计的主题追求。
2015/12/16
Falling water
解读建筑——流水别墅
Masterpiece Analysis Falling water
Falling water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 Frank Lloyd Wright , 18671959) 他出生于美国的威斯康星州, 是西方建筑史上最富浪漫气质的建 筑师之一,他和格罗皮乌斯、密斯、 柯布西耶一起被后人称为“现代建 筑四大师”。
2015/12/16
Falling water
赖特采用了与惯见的同形重复迥然不同的手 法,给人以不稳定之感,使得深远的出挑更形奇险。
美国流水别墅赏析

建成时间 1936年
•
建筑地点 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
•
设计师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
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位于美国匹 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 赖特设计。别墅主人 L· 为匹兹堡百货公司老板德国移民考夫曼,故又称考 夫曼住宅。 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以二层(主入 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 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 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 二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 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 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象是 由地下生长出来一样。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 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 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 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 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 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 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 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考夫曼家族设 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 “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 的梦想,悬的楼板锚固在后面的自然 山石里。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 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 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 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 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 对比十分强烈。整个构思是大胆的, 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 筑。
这是一幢包含最 高层次的建筑,也就 是说,建筑已超越了 它本身,而深深地印 在人们意识之中,创 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 的新体验。
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 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 了盎然生机。 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 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 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 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 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 粗犷的岩石。
流水别墅解析

壁炉Leabharlann 一层平面平台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幻灯片
流水别墅利用现 代建筑材料与技 术的性能,以一 种非常独特的方 式实现了古老的 建筑与自然高度 结合的建筑梦想, 它的确是20世纪 世界建筑园地中 一株十分突出的 奇葩。
谢谢!
赖特—流水别墅作品分析
城市规划 091 黄惟婕、 刘梦轩
流水别墅
简介
流水别墅, 1936年建 成,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 的熊溪河畔,由现代主义建 筑大师F·L·赖特设计,是 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别墅 主人为匹兹堡百货公司老板 德国移民考夫曼,故又称考 夫曼住宅。 赖特,1867年6月8日生 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59年 猝死于亚利桑那州的Phoenix ,是公认的现代最伟大的建筑 师之一。
流水别墅整栋建筑成横向分布,力争 南北走向,以获取最佳的光照与通风。
别墅插入山岩的隔架 在创造灰空间的同时, 也为建筑提供了一种 稳固的感觉。
流水别墅以横向运动为原则, 混泥土平面和竖直的石墙不断 改变着彼此的联系,使我们对 其外观无法建立任何静止的印 象。
相牢而横 互定几向 呼在条黄 应山暗色 ,石色的 构之而平 成上粗台 一,犷自 幅二的岸 交者竖边 错纵向向 的横石水 构交墙面 图错将展 。,硕铺 与大, 山的层 石平层 树台叠 影牢叠
流水别墅及其分析

流水别墅及其分析流水别墅,顾名思义就是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别墅。
它不同于传统别墅的单一建筑风格,利用自然地形和场地特点,将建筑环境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打造出独特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从流水别墅的设计理念、建筑特点以及分析其优缺点三个方面来详细探讨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的设计理念是将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构造,让居民与自然产生更多的互动。
它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景观的塑造和环境的保护,让人们在家中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流水别墅通常以水景为主要设计元素,如溪流、池塘、喷泉等,通过水的流动和声音,给人带来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流水别墅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建筑布局的独特性。
流水别墅通常采用多个建筑体组合的方式,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不同功能的建筑体互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居住环境。
其次是立面的精美设计。
流水别墅的外立面通常采用石材、木材和玻璃等材料,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同时,通过形状和色彩的搭配,打造出富有艺术感的立面效果。
另外,流水别墅还注重室内外的连通性。
通过开放式设计和大面积的玻璃窗户,让室内与室外环境自然过渡,增加了居住者的舒适感。
流水别墅的优点在于创造了一个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生活空间。
它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平衡和私密的生活方式。
居住在流水别墅里,人们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到水的流动和声音的愉悦。
同时,流水别墅还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生活的能耗。
然而,流水别墅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流水别墅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高品质的建筑材料,导致了较高的建造成本;而长期的维护和保养也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
此外,流水别墅的空间可能较为狭小,不适合需要大面积活动的家庭。
综上所述,流水别墅是一种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别墅形式。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流水别墅创造了一个舒适、放松和与自然亲近的居住环境。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案例赏析流水别墅

1936
F.L.赖特
流水别墅
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所在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 建造年代:1936年
1936年,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 为百货公司巨商考夫曼设计了著名的流水别墅,建在名为“熊跑溪”的郊野,赖特 别出心裁地将别墅安排在溪流之上,因此得名“流水别墅”(亦称“落水山庄”)。 别墅为三层,层层迭出,底层直接与溪水相连,均采用简单的长方形,现代感很强。 外部阳台与横向连贯的窗户使居者可以随心所欲地看到外面的四季美景。暖灰、米 黄和少量大红的色彩搭配是赖特一贯偏爱的暖色调系列。流水别墅一经建成,即受 到广泛赞誉,被公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杰作,为赖特带来不可 动摇的国际声誉。1963年,考夫曼家族将别墅捐给了宾夕法尼亚州政府。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局部 F.L.赖特
流水别墅 1936
F.L.赖特
流水别墅 1936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流水别墅 F.L.赖特
1937年秋,占地380平方米,底层直接临水的流水别墅全部建成,造价 从原来的35000美金飚升到75000美金。正是由于考夫曼的富有与鉴赏力, 赖特才将流水琢磨成了建筑艺术精品。1938年1月,以《赖特在熊跑溪的新 住宅》为题的摄影展正式举行,各种建筑杂志争相向公众介绍了流水别墅, 经过媒体的大量宣传与报道,这幢别墅成为美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赖特 流水别墅的分析与鉴赏

建筑背景
1934年,德裔富商考夫曼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 堡市东南郊的熊跑溪买下一片地产。那里远离公路, 高崖林立,草木繁盛,溪流潺潺。考夫曼把著名建 筑师赖特请来考察,请他设计一座周末别墅。赖特 凭借特有的职业敏感,知道自己最难得的机遇到来 了。他说熊跑溪的基址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尤 其是那条涓涓溪水。他要把别墅与流水的音乐感结 合起来,并急切地索要—份标有每一块大石头和直 径6英寸以上树木的地形图。图纸第二年3月就送来 了,但是直到8月,他仍在冥思苦想,赖特在耐心 地等待灵感到来的那一瞬间。
交通流线组织
功能流线
餐厅
厨房
卧房
露台
书房
起居室
赖特对于国际形式
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
态度,浓缩地表现在 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
流的楼梯。这个著名 的楼梯,关联着建筑 与大地,是内、外部 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 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 地一再流连其间。
交通流线分析图
二层
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不同凡响的 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 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 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 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 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 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 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 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 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 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 流布在起居室空间之中。从北侧及山崖是反射进来的 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人与自然的契合 建筑与景观的交融
人与自然的契合
在这里,并不只是用围 合空间来限定建筑形式,形 成空间体验,更重要的是这 些空间介于建筑与建筑、建 筑与环境之间——走道、桥、 平台以及台阶。 感觉把握光 线、质感、材料以及被石头 和水乃至高处的树林所限定 的空间的通透感。流动的溪 水及瀑布是建筑的一部分, 永不停息。这是一个简单而 深刻的事实,没有其他任何 一个建筑像流水别墅这样完 全且不可否认地依赖时间的 历程。
流水别墅简介
概述 建筑背景 建筑特点
概述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 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 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 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 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 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 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 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 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 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建筑背景
1934年,德裔富商考夫曼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 东南郊的熊跑溪买下一片地产。那里远离公路,高崖林立, 草木繁盛,溪流潺潺。考夫曼把著名建筑师赖特请来考察, 请他设计一座周末别墅。赖特凭借特有的职业敏感,知道 自己最难得的机遇到来了。他说熊跑溪的基址给他留下了 难忘的印象,尤其是那条涓涓溪水。他要把别墅与流水的 音乐感结合起来,并急切地索要—份标有每一块大石头和 直径6英寸以上树地等待灵感 到来的那一瞬间。终于,在9月的一天,赖特急速地在地 形图上勾画了第一张草图,别墅已经在赖特脑中孕育而出。 他描述这个别墅是“在山溪旁的一个峭壁的延伸,生存空 间靠着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一位珍爱着这个地 方的人就在这平台上,他沉浸于瀑布的响声,享受着生活 的乐趣。”他为这座别墅取名为“流水”。
建筑与景观的交融
触觉、嗅觉及听觉 总是成为一个感受建筑 及其布置的整体因素。 房间的对角则留有玻璃 封闭的小窗,以免小溪 的水声及水气渗入房间, 通过它及悬挂的楼梯, 使居住者从隐喻落到实 际,以一种真正的运动 感知方式经历与流水别 墅的建筑的交流。
流水别墅赏析
美 赖特
赖特简介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 1869-1959)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 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 很大的影响,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 物有明显的差别,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赖特的主 要作品有: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约翰逊蜡烛公 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美术馆、普赖斯大厦、 唯一教堂、佛罗里达南方学院教堂等。 在建筑观方面,他崇尚自然,认为建筑应体现美国 人自己的文化,且技术应该为艺术服务;在材料上推 崇表现材料的本质,且空间具有无限的连续性。
建筑特点
造型与内部空间 材料(质感的凸现)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造型与内部空间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 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 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 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 的气氛。连辣潜其间, 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 势,在整个建筑内外及 其布局与陈设之间。
材质的凸现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 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 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 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 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 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 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 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 例外的是地坪使用使用的岩 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 悬挑的阳台为最。然而当你 站在人工石面阳台上,而为 自然石面的壁支柱所包围时 对于内部空间或许会有更深 一层的体会。
按照赖特的想法,“流水别墅”将背靠陡崖,生 长在小瀑布之上的巨石之间,水泥的大阳台叠摞在一 起,它们宽窄厚薄长短各不相同,参差穿插着,好像 从别墅中争先恐后地跃出,悬浮在瀑布之上。那些悬 挑的大阳台是别墅的高潮。在最下面一层、也是最大 和最令人心惊胆颤的大阳台上有一个楼梯口,从这里 拾级而下,正好接临在小瀑布的上方,溪流带着潮润 的清风和淙淙的音响飘入别墅,这是赖特永远令人赞 叹的神来之笔。平滑方正的大阳台与纵向的粗石砌成 的厚墙穿插交错,宛如蒙德里安高度抽象的绘画作品, 在复杂微妙的变化中达到一种诗意的视觉平衡。室内 也保持了天然野趣,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岩石好像是从 地面下破土而出,成为壁炉前的天然装饰,一览无余 的带形窗使室内与四周浓密的树林相互交融。自然的 音容从别墅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来,而别墅又好像是 从溪流之上滋生出来的,这一戏剧化的奇妙构想是赖 特的浪漫主义宣言。流水别墅建成之后即名扬四海。
1963年,赖特去世后的第四年,埃德加·考夫曼 决定将别墅献给当地政府,永远供人参观。交接仪式 上,考夫曼的致辞是对赖特这一杰作的感人的总结。 他说:“流水别墅的美依然像它所配合的自然那样新 鲜,它曾是一所绝妙的栖身之处,但又不仅如此,它 是一件艺术品,超越了一般含义,住宅和基地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合的 形象。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作的作品,不是一个人 为另一个人所作的,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含义,它是 一笔公众的财富,而不是私人拥有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