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教程学习笔记(一)

合集下载

2023年软件设计师知识点

2023年软件设计师知识点

1、浮点数的表示(1)浮点数格式阶码决定范围,阶码越长,范围越大;尾数决定精度,尾数越长,精度越高。

(2)浮点数运算过程对阶→尾数计算→格式化;对阶:小数像大数看齐,尾数右移。

2、海明校验码3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部件组成。

4、流水线技术流水线建立时间:第1条指令执行时间。

流水线周期:指令分段后,最长段时间。

流水线执行时间(默认使用理论公式,无答案时考虑实践公式)。

理论公式:流水线建立时间+(指令条数-1)*流水线周期。

实践公式:指令段数*流水线周期+(指令条数-1)*流水线周期。

吞吐率=指令条数/流水线执行时间。

最大吞吐率=流水线周期的倒数。

5、Cache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体系中,Cache是(除寄存器以外)访问速度最快的层次。

解决CPU与主存之间速度容量不匹配问题。

6、输入输出技术程序控制(查询)方式:分为无条件传送和程序查询方式。

方法简单,硬件开销小,但I/O能力不高,严重影响CPU的利用率。

程序中断方式:与程序控制方式相比,中断方式因为CPU无需等待而提高了传输请求的响应速度。

DMA方式:DMA方式是为了在主存与外设之间实现高速、批量数据交换而设置的。

DMA方式比程序控制方式与中断方式都高效。

7、线程同一个进程当中的各个线程,可以共享该进程的各种资源,如内存地址空间、代码、数据、文件等,线程之间的通信与交流非常方便。

对于同一个进程当中的各个线程来说,他们可以共享该进程的大部分资源。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CPU运行上下文和栈,这是不能共享的(程序计数器、寄存器和栈不能共享)。

8、PV操作P操作:S=S-1(申请并锁定资源);S<0(检查资源是否足够)。

V操作:S=S+1(释放资源);S<=0(检查是否有进程排队并通知排队进程)。

S信号量:表示资源数,初值即为初始状态无操作时,资源的数量;信号量小于0的时候,还可以表示排队的进程数量。

9、前趋图与PV操作分析题技巧针对箭线标注信号量,箭线的起点位置是V操作(即前趋活动完成后以V操作通知后继活动);箭线的终点位置是P操作(即后继活动开始前以P操作检查前趋活动是否完成)。

软件设计师考试复习笔记下午部分

软件设计师考试复习笔记下午部分

软件设计师考试复习笔记(一)下午部分一.数据流图设计1. 逻辑数据流图与物理数据流图的区别:逻辑数据流图说明应该具有那些加工而不关心这些加工是如何实现的;物理数据流图则要说明这些加工是如何实现的。

2.补充和完善数据流:根据数据流平衡原则,即父图和子图的输入和输出流一致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输出流3.找出多余的文件:如果一个文件仅仅作用于一个加工,即和该文件有关的输入和输出只涉及到一个加工,那么该文件可以作为局部文件出现在该加工的子图中,在父图中可以省略。

如果没有细化图(子图),则不能省略。

二.数据库设计1.SQL语句exists (sql 返回结果集为真)not exists (sql 不返回结果集为真)如下:表AID NAME1 A12 A23 A3表BID AID NAME1 1 B12 2 B23 2 B3表A和表B是1对多的关系 A.ID => B.AIDSELECT ID,NAME FROM A WHERE EXIST (SELECT * FROM B WHERE A.ID=B.AID) 执行结果为1 A12 A2原因可以按照如下分析SELECT ID,NAME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B WHERE B.AID=1) --->SELECT * FROM B WHERE B.AID=1有值返回真所以有数据SELECT ID,NAME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B WHERE B.AID=2) --->SELECT * FROM B WHERE B.AID=2有值返回真所以有数据SELECT ID,NAME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B WHERE B.AID=3) --->SELECT * FROM B WHERE B.AID=3无值返回真所以没有数据NOT EXISTS 就是反过来SELECT ID,NAME FROM A WHERE NOT EXIST (SELECT * FROM B WHERE A.ID=B.AID)执行结果为3 A3===========================================================================EXISTS = IN,意思相同不过语法上有点点区别,好像使用IN效率要差点,应该是不会执行索引的原因SELECT ID,NAME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AID FROM B)NOT EXISTS = NOT IN ,意思相同不过语法上有点点区别SELECT ID,NAME FROM A WHERE ID NOT IN (SELECT AID FROM B)下面是普通的用法:SQL中IN,NOT IN,EXISTS,NOT EXISTS的用法和差别:IN:确定给定的值是否与子查询或列表中的值相匹配。

软件设计师教程

软件设计师教程
命令式和结构化程序设 计语言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 言 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 逻辑型程序设计语言
2.1.2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
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成分
01
02
03
常量和变 全局量和 数据类型

局部量
2.1.2 程序 设计语言的 基本成分
程序设计语言的运算成分
程序设计语言的控制部分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01
符号表 管理
02
出错处 理
文法和语言的形式描述
1
字母表、字符串、字符串集合及 运算
2
文法和语言的形式描述
3
词法分析
4
正规式与有限自动机之间的转换
5
词法分析器的构造
6
语法分析
文法和语言的形式描述
语法制导翻 译和中间代 码生成
中间代码优 化和目标代 码生成
文法和语言的形式描述
文法和语言的形式描述
外存储器
01
磁表面 存储器
02
光盘存 储器
03
固态硬 盘
1.2.2存储系统
磁盘阵列技术
1.2.2存储系统
存储域网络
1.2.3输入/输出技术
微型计算机中最常 用的内存与接口的
编址方法
直接程序控 制
中断方式
直接存储器 存取方式
输入/输出处 理机(IOP)
1.2.3输入/输 出技术
微型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内存与接口 的编址方法
指令的流水处理
指令控制方式 流水线的种类 流水的相关处理 吞吐率和流水建立时 间
1.2.1计算机体 系结构的发展
阵列处理机、并行处理机和多处理 机01 Nhomakorabea列处 理机

软考软件设计师知识点总结

软考软件设计师知识点总结

软考软件设计师知识点总结软件设计师是对软件开发具有深入理解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

为了成功通过软考软件设计师考试,掌握以下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1.软件工程基础: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过程模型、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等是软件设计师的基础知识。

了解这些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组织、规划和管理软件开发项目。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模式。

熟悉常用的UML(统一建模语言)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建模和系统设计。

3.软件架构设计:了解常见的软件架构风格,如分层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和微服务架构。

掌握设计原则,如高内聚低耦合、单一职责等,以确保所设计的软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数据库设计: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范式理论和数据库设计方法。

熟悉SQL语言和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和Oracle,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数据库设计和优化。

5.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

掌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和缺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6.软件需求工程:学会收集、分析和规范软件需求,确保软件开发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熟悉需求建模工具和技术,如用例图、活动图和状态图等。

7.软件安全与风险管理:了解常见的软件安全威胁、攻击技术和防御策略。

了解软件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以确保设计的软件能够在安全和可靠的环境下运行。

以上仅是软考软件设计师考试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并在实际工作中发展成为优秀的软件设计师。

希赛软考笔记(1)

希赛软考笔记(1)

软件设计师学习笔记(自己整理)1、下午主要考题:数据流图:指出错误的数据流;缺少数据流;数据字典;加工访问文件;外部实体。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UML(统一建模语言,共有9种图形)中的类图(类的关系),顺序图。

数据库设计:E-R图(实体之间的关系,实体之间联系的几种类型,几种类型如何转化成相应的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必考和分值集中的考点,主要考察关系的属性,主键和外键);SQL;数据库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数据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算法设计/C程序设计:关键路径;最短路径;回溯法;散列法;观察者模式;多叉平衡查找树。

(几种程序设计中考察的难易程度最大,考察算法)C++程序设计:单身模式;继承;观察者模式;类的定义。

Java程序设计:异常处理;继承;观察者模式;类的定义。

Web service:信息加密:2、数据流图的设计原则例题:实体与实体之间是不能有数据流的;数据流必须与加工有关;存储与存储之间也是不能有数据流的;实体与数据存储之间也不能有数据流;对一个加工而言,输入与输出数据流的名字不能相同,且要平衡,即有输入也要有输出;父图与子图的守恒原则。

3、操作系统例题讲解:题目答案为:D A知识要点:并行使用I/O设备即可以同时使用该设备;可剥夺方式优先级的进程调度方案即优先级高的优先使用cup或是i/o设备。

4、数据库设计例题讲解答案:问题一:m n 1 n m n问题二:读者ID 图书ID 读者ID ISBN号问题三:读者ID ;ISBN号;图书ID, ISBN号;读者ID 图书ID,读者ID 图书ID 借出时间;读者ID ISBN号预约时间,读者ID ISBN号图书ID考题分析:E-R图当中各个实体的联系类型,写出关系的属性,找出它的主键和外键5、数据结构之最小生成树:6、多媒体名称产生年份技术特点应用范围压缩对象1993.8 每秒1.5M MP3(MPEG-1第三层)视频压缩MPEG-1MPEG-1994 3-100M/S 数字电视,高清电视视频压缩2MPEG-1999.2 内容交互性,访问性,压缩性交互式游戏,广播电视,视频压缩4 Internet网MPEG-1998.10 多种音频和视频的描述智能多媒体,教育领域视频压缩7将不同的标准技术进行融合媒体数据的存储,隐私保护视频压缩MPEG-21MPEG-7: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BMP 位图占空间大DIB 位图支持多种平台占空间大支持多种平台PCX 压缩功能DIF 矢量图放大图形不失真WMF 小图标,矢量图小微软GIF 网页上颜色少,256色小,质量高,动画JPEG 24位真彩图质量高PSD PSCDR CDRPCD 柯达公司WAVE 计算的音频的文件未经过压缩与bmp相似MOD 音色的样本和音频文件4,16,32个声段MP3 MPEG-1-V3Real Audio 网速传输压缩率高CD Audio 保存原声质量太大,不能被编辑MIDI 占空间最小不能记录人的声音播放音乐不能播放声音ASF:使用的是MPEG-4标准,微软公司提出。

软件设计师笔记

软件设计师笔记

1、数据缓冲寄存器(Data Register,DR):在对内存进行读写操作时,用数据缓冲寄存器暂时存放由内存读写的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字,将不同的时间段内读写的数据隔离开。

2、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当CPU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数据缓冲寄存器中,再送入指令寄存器暂存,指令译码器根据指令寄存器的内容产生各种微操作指令,控制其他的组成部件工作,完成指定的功能。

3、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PC):具有寄存信息和计数两种功能。

程序的执行分顺序和转移执行两种情况。

在程序开始执行前,CPU将程序的起始地址送入程序计数器,改地址在程序加载到内存时确定。

执行指令时,CPU将自动修改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以便使其保持的总是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由于大多数指令都是按顺序来执行的,所以修改的过程通常只是简单地堆程序计数器加1。

4、地址寄存器(Address Register,AR):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但愿的地址。

由于内存和CPU存在着操作速度上的差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寄存器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的读写操作完成为止。

5、累加寄存器(Accumulater Register,AC):它是一个通用寄存器。

功能是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执行算术或逻辑运算时,为它提供一个工作区。

6、程序状态寄存器(Program State Word,PSW):保存由算术指令和逻辑指令运行或测试的结果建立的各种条件码,分为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

7、寻址技术:立即寻址:操作数就包含在指令中,不需要到内存去取。

直接寻址:操作数存放在内存中,指令给出操作数所在内存单元的地址。

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存放在寄存器中,指令中给出存储器的名称。

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存放在内存中,操作数的所在内存单元的地址存在集训期中,指令中给出该寄存器的名称。

间接寻址:指令中给出操作数的地址的地址,要访问两次。

软件设计师考试笔记

软件设计师考试笔记

软件设计师考试笔记作为软件设计师,你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 软件设计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RP):每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变化的原因。

- 开放封闭原则(OCP):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是可扩展的,而不是可修改的。

- 依赖倒转原则(DIP):高层模块不应依赖于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 接口隔离原则(ISP):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

- 迪米特法则(LoD):一个对象应该尽可能少地与其他对象发生相互作用。

2. 软件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 工厂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来创建对象,而不是直接调用构造函数。

-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 装饰器模式:通过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而不需要修改原始对象的结构。

-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使它们可以互相替换,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客户端而变化。

3. UML建模:- 类图:描述了类之间的关系、属性和方法。

- 时序图:描述了对象之间的交互顺序。

- 用例图:描述了系统和外部实体之间的交互。

- 状态图:描述了对象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

4. 数据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 设计合适的主键、外键和索引。

- 优化数据库查询性能,避免冗余数据和复杂的关联查询。

5. 软件架构设计:- 划分系统模块,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接口。

- 选择合适的架构风格,如客户端-服务器、分层、微服务等。

- 考虑系统的可伸缩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除了以上内容,还需要了解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的基础知识、数据结构和算法、网络通信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前,建议多做练习题和项目实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软件设计师重点复习章节

软件设计师重点复习章节

软件设计师重点复习章节在软件设计师考试中,有一些重点章节需要进行复习。

这些章节对于考试的重要性以及涵盖的知识点都有一定的特点和要求。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软件设计师考试的重点复习章节,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1. 软件设计基础软件设计基础是软件设计师考试中的核心内容。

这一章节包括软件设计的概念、原则、方法和过程,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

在复习时,需要重点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开闭原则等,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场景。

2. UML建模UML建模是软件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之一。

在考试中,常涉及到类图、用例图、时序图等UML图形的绘制和解读。

因此,需要提前掌握UML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并通过实践来熟悉各种图形的绘制步骤和含义。

同时,需了解UML建模在软件设计中的作用和应用场景,以便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3. 需求分析与设计需求分析与设计是软件设计师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的章节。

它包括用户需求的调研和分析、用例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等内容。

在复习时,需要重点关注用户需求调研和分析方法,并能根据需求设计相应的用例和系统架构。

此外,需了解不同类型的需求,如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等,并能据此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

4. 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是软件设计师考试中的必考内容之一。

它包括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方法和模型,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

在复习时,需要了解各种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开发过程。

同时,需掌握软件测试和维护的方法和技巧,以保证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

5.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软件设计师考试中的另一个重点章节。

它包括项目计划、进度控制、风险管理等内容。

在复习时,需要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根据具体项目进行项目计划和风险评估。

同时,需了解软件项目中的团队管理和沟通技巧,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6.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软件设计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设计师教程学习笔记(一)
希赛小编为准备参加2017上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的同学准备了一些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供大家复习备考。

预祝大家复习顺利,考试得高分。

计算机数据表示是指处理机硬件能够辨认并进行存储、传送和处理的数据表示方法。

处理机硬件能够辨认并进行存储、传送和处理的数据表示方法。

一台处理机的数据表示方法是处理机设计人员规定的,尽管数据的来源和形式有所不同,但输入这台处理机并经它处理的全部数据都必须符合规定。

软件设计人员还可以依此来规定各数据类型(如虚数、向量等)和组织复杂的数据结构(如记录、文卷等)。

早期的机械式和继电式计算机都用具有10个稳定状态的基本元件来表示十进制数据位0,1,2,…,9。

一个数据的各个数据位是按10的指数顺序排列的,如386.45=3×10+8×10+6×10+4×10+5×10。

但是,要求处理机的基本电子元件具有10个稳定状态比较困难,十进制运算器逻辑线路也比较复杂。

多数元件具有两个稳定状态,二进制运算也比较简单,而且能节省设备,二进制与处理机逻辑运算能协调一致,且便于用逻辑代数简化处理机逻辑设计。

因此,二进制遂得到广泛应用。

定点表示法在二进制中,0和1分别由处理机电子元件的两个稳定状态表示,2为数的基底。

二进制数
字符数据表示法用二进制位序列组成供输入、处理和输出用的编
码称为字符数据。

字符数据包括各种运算符号、关系符号、货币符号、字母和数字等。

中国通用的是1980年颁布的国家标准GB1988-80《信息处理交换用的七位编码字符集》(见表),它以7个二进制位表示128个字符。

它包括32个控制字符集、94个图形字符集、一个间隔字符和一个抹掉字符。

数码
数制中表示基本数值大小的不同数字符号。

例如,十进制有10个数码:0、1、2、3、4、5、6、7、8、9。

数制所使用数码的个数。

例如,二进制的基数为2;十进制的基数为10。

数制中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数值的大小(所处位置的价值)。

例如,十进制的123,1的位权是100,2的位权是10,3的位权是1。

二进制中的1011,第一个1的位权是8,0的位权是4,第二个1的位权是2,第三个1的位权是1
计数的规则。

在人们使用最多的进位计数制中,表示数的符号在不同的位置上时所代表的数的值是不同的。

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进位计数制。

在十进制中,数用0,1,2,3,4,5,6,7,8,9这十个符号来描述。

计数规则是逢十进一。

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的进位计数制。

在二进制中,数用0和1两个符号来描述。

计数规则是逢二进一。

人们在计算机指令代码和数据的书写中经常使用的数制。

在十六
进制中,数用0,1,…,9和A,B,…,F(或a,b,…,f)16个符号来描述。

计数规则是逢十六进一。

二进制B(binary)
八进制O(octal)
十进制D(decimal)
十六进制H(hexadecimal)
转换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数制之间是怎么转换的:
一:其它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方法是:将其它进制按权位展开,然后各项相加,就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

例1:N=(10110.101)B=(?)D
按权展开N=1*2^4+0*2^3+1*2^2+1*2^1+0*2^0+1*2^-1+0*2^-2+1*2^-3
=16+4+2+0.5+0.125=(22.625)D
二:将十进制转换成其它进制
方法是:它是分两部分进行的即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基数除法)
把我们要转换的数除以新的进制的基数,把余数作为新进制的最低位;
把上一次得的商在除以新的进制基数,把余数作为新进制的次低
位;
继续上一步,直到最后的商为零,这时的余数就是新进制的最高位.
小数部分:(基数乘法)
把要转换数的小数部分乘以新进制的基数,把得到的整数部分作为新进制小数部分的最高位
把上一步得的小数部分再乘以新进制的基数,把整数部分作为新进制小数部分的次高位;
继续上一步,直到小数部分变成零为止。

或者达到预定的要求也可以。

三: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十六进制:它们之间满足23和24的关系,因此把要转换的二进制从低位到高位每3位或4位一组,高位不足时在有效位前面添“0”,然后把每组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或十六进制即可
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把上面的过程逆过来即可。

例3:N=(C1B)H=(?)B
(C1B)H=1100/0001/1011=(11000001101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