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适应证的进展
不稳定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分析

选取 2 0 0 7年 3月 一 2 0 1 2年 9月 在本 院接受 治 疗 的不 稳定 查 ,具有光滑的低侧 面,安全可靠 , 结构简单 , 置入方便 、 迅速 、 型胸腰 段爆裂性骨折患者 3 4例 ,其 中男 1 8 例 ,女 1 6例 ;年龄 1 8 5 5岁 ,平均 ( 3 3 . 1 0± 3 . 0 ) 岁 ;骨折 椎体为 r r 1 , 的患者有 7例 ,
本 院接受 治疗 的不稳定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 3 4 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 ,每组 1 7 例。对前路组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 ,对后路 组 患者行后路手术 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后 凸角度与 围术期参数 。结果:与术前相 比,术后两组患者 的后凸角度均有明显下降 < O . 0 5 ) ;与术前相 比, 前路组患者末次 随访结果有明显下降 ( P < O . 0 5 ) ,但前路组患者变化不明显 ( | p > 0 . 0 5 ) 。结论:本组资料显示 ,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段爆 裂性骨折患者 ,采
等一般 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O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治疗 方法
对于前 路组患者 ,采用 前路植骨集合 内固定融合 术进行治 疗 。该手术方式需要遵照下面 的一些原则 :低结构侧 面需光滑 , 整体结构 比较简单 ,置入也要方便 ,且稳 固的钉板或钉棒结构 。 光滑 的低 结构侧面 能够 防止患者 的相 邻的 内脏 和血管之间过度 摩擦 而损坏 ;而简单 的结构 ,确保方 面置人 ,能够 减少手术 的
完 成 ,可给结构性 植骨块或植 骨融合器加 压处理 ,有利 于提高
骨折椎体为 T . 的患者有 1 1 例 ,骨折椎体 为 L 的患者有 1 1 例, 植 骨融合率 。对 于后路组患 者 ,采用段 阶段椎 弓根螺钉 内 固定 骨折椎 体为 的患者有 2 例 ,骨折椎体为 的患者有 3例 。全 进行治疗 ,螺钉和 连接 棒的规格均为 6 . 0 mm。固定连 接为受累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临床疗效观察

1 . 2 手术方法
患 者气 管 插 管全 麻 ,俯 卧 于手 术 床 上 ,以伤 椎 为 中心 作后 正 中切 口 ,暴露 伤椎 以及 上下位 椎板 ,关 节突 及横 突 , 结合 c型臂 x线 机透 视确 定 伤椎 上下 椎 体 的椎 弓根 ,矢状 角0 o ,横面 角 5 。~ 1 5 。 定位 ,准确拧入 椎 弓根 螺钉 ,上下 撬 拔骨 折 椎螺 钉 并 向前 推 压 ,复位 损 伤椎 体 ,患 者 出现 神 经损 伤需行 椎板切 除 , 椎 管减压探 查 , 解 除神经 、 脊髓受 压 , 观 察脊 髓 损伤 情 况 。减压 且 内 固定 结 束后 将骨 折 椎上 下 关 节 突 咬 毛糙并 暴 露 出骨 质 ,把 减压 的椎 板 及棘 突 碎 骨及 骨 条 放置 于上 下椎 间关节 或行 横突 间植 骨 ,切 口放 置引 流管 , 术后 2 4~4 8 h 拔 出。不伴 有脊髓损 伤的单 纯爆 裂骨 折患者 , 在 伤后 7 d内行 限期 手术 】 。
0 引言
胸腰椎爆 裂骨折 是临床 常见骨 折类型之 一 。其是 椎体前 中柱 不稳定 性骨折 ,易损 伤脊髓 、马尾及 神经根 【 】 】 。通 常治 疗 方法 是解 剖骨 折椎 邻 上 、下 两椎 弓根 置 人螺 钉 复位 ,牢 靠 固定 。我 院 自2 0 0 7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采用 椎 弓根钉 棒 系统 内 固定手 术治疗 2 1例胸 腰椎爆 裂性 骨折 ,取得 满 意 疗效 ,现报 道如下 。
2 结果
2 1 例患者均 随访 6~2 4 个月, 均时 1 6 个月 , 都一 期愈合 , 未 有神 经损 伤 、感 染 、内 固定异 常 ,无畸 形愈 合 。C T显 示 伤 椎 前 缘 平 均 高度 由术 前 为 5 2 . 1 %,术 后 为 9 2 . 2 % ; 后 缘 高 度 由术 前 7 4 . 7 %提高到 9 5 . 7 %,很 明显 术后 伤 椎 前后 缘 高 度 比术 前高 。椎 管 截面 积 由术 前平 均 4 1 . 4 %提 高 到术 后 9 3 . 4 %; C o b b s 角 由术前 2 4 . 2 。 缩小 到术 后 的 5 . 9 。 。各 项 指 标 与术前 相 比较 差 异有显 著性 < 0 . O 5 ) ,见 表 1 。手术前 后 神经功 能 F r a n k e 1 分级 比较 ,很 明显 A级无 明显恢 复 ,其 它 B、C、D、E级均有 1~ 3级提高 ,见表 2 。伤者 腰背部 疼 痛也得 到不 同程度 改善 。 表 1手术前后 各项 指标 相 比较( x±s )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

2 保守治疗
对于稳定性骨折的患者,我们可以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因为 稳 定 性 骨 折 的 患 者 在 镇 痛 及 支 具 保 护 的 帮 助 下 ,可 以 在 一 段 时 间后进行下床活动,同时不易发生神经功能损害。在临床中包括 支具制动、镇痛以及其他对症治疗 ( 预防坠积性肺炎、预防深静 脉血栓形成等 )。目前临床医生已不再使用传统的石膏支具治疗 患者,随着材料及人体生物力学的发展,目前临床医师使用更多 的是功能性支具 , 如前侧脊柱过伸支具和 Jewett= 过伸支具 。 [11] 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镇痛也是重要的一环,正确的使用止痛药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与治疗进展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与治疗进展刘利;杨圣【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51)003【总页数】3页(P282-284)【关键词】骨折;胸椎;腰椎;分型【作者】刘利;杨圣【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骨外科,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医学院骨外科,贵州遵义5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胸腰椎由于其生理结构特点,常成为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且具有很高的致伤致残率。
因此,针对胸腰椎骨折分型及治疗的研究成为了临床医生的研究热点,以期得到一个实用的分类方法,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1 骨折分型及发展过程1929年 Boehler[1]根据不同损伤机制下的形态学表现,结合脊柱损伤患者X 线检查,将胸腰椎骨折分为:压缩型骨折、牵拉屈曲型骨折、牵拉伸展型骨折、剪力型骨折和旋转型骨折。
尽管该分型忽视了骨折稳定性,仍为胸腰椎骨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数十年来,关于胸腰椎骨折分类的研究经过了从Watson-Jones首次提出脊柱骨折“稳定性”的概念[2]、Holdsworth 提出“二柱”理论[3]到现在使用较多的Denis分型,Magerl的AO分型、Vaccaro等提出的TLICS分型到胸腰椎损伤的AO评分。
Denis[4]在“二柱”理论的基础上,将椎体后壁、后方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界定为“中柱”,提出了自己的“三柱”理论。
他还提出胸腰椎骨折的4种分型: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安全带型骨折、骨折脱位;并给每1种骨折类型制定了具体定义,让人们对脊柱结构及其功能单位的认识不断深化。
同时他还将神经功能状态也加入到不稳定程度的评估标准中,将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的不稳定性分为3度:Ⅰ度为机械性不稳定,主要指严重的压缩骨折和安全带型骨折;Ⅱ度为神经性不稳定,主要指爆裂骨折;Ⅲ度为机械性和神经性的不稳定,主要指具有神经损伤症状的压缩骨折和骨折脱位,并且强调Ⅲ度骨折不稳定的患者,在减压的同时需行内固定术。
1994年Magerl等[5]根据脊柱的损伤机制和骨折形态,提出脊柱骨折的AO分型,该分型由A到C损伤逐渐加重,其中:A型为轴向的不稳定;B型增加了矢状面的不稳定;C型为3个面的不稳定,常伴有旋转。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及进展

57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吉林 医学 2011年 lf l第 32卷第 3期
术 中可采用 脊髓 造影 或超 声检查 来评 定椎 管梗 阻程 度 ,如椎管 内 仍有较 大骨 折块残 留 ,可在 后路 内 同定基础 上行 前路 减压 及 内周 定手术 。有 人认 为对 于明显 的前 柱粉 碎和 高度 丢失或 严重 后 凸畸 形 的i 柱损 伤 应 行 前后 路 联 合 手术 治 疗 。 前后 路 联 合手 术 创 伤 大 , 也无证 据表 明优于 单纯前 路或后路 手 术 ,临 床应用不 多 1。
2 胸 腰 椎 爆 裂性 骨 折 的治 疗争 议 关 于胸 腰 椎 爆 裂 性 骨 折 的 治疗 选 择 一 直 存 在较 多 的争 论 。
有 人 认 为 所 有爆 裂性 骨 折 均 属 稳 定 性 骨折 , 此 都 应 行 非 手术 治 疗 】。 当 骨折 同 时 合并 有 明 屁 的 神经 损 害 时 ,应施 行 早 期手 术 治 疗 ;如 骨折 患 者 无 神 经 损 害 之 表现 但 脊 柱 稳 定 性 受 到 较严 重 破 坏 时 ,也 应 考 虑 手 术 治疗 。相 当一 部 分 作 者 认 为 , 骨折 块 所 致椎 管 狭 窄 程 度 严 重 时无 论是 否 合 并 神 经 损 害 均 为手 术 指 征 。此 时手 术 的 目的 在 于 复 位 骨折 及稳 定 脊 柱 ,从 而 避免 迟 发 性 神 经 损 害 。但 也 有 较 多 作 者 认 为 对 于无 神 经 功 能 损 害 表 现 的 胸 腰椎爆 裂 性骨 折 ,非 于术 治疗 同样 可取得 满 意疗 效 】。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78例分析

作 者 20 0 0年 3月 ~2 0 0 6年 1 2月对 胸 腰椎 爆 裂 骨折 合 并 脊 髓 损 伤共 7 8例行 前 路 手 术 治疗 , 果 较 效 好,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天拆线 , 周戴 护具下 床活动 。 6
2 结 果
随访 2年 以上 , 骨均 成 活 , 均 3 5个 月 融 合 。 植 平 .
西部 医学 2 1 0 0年 3月 第 2 2卷 第 3 期 Me We t hn , rh 2 1 , 12 , . dJ s C ia Ma c 0 0 Vo. 2 No 3
前 路手 术 治疗 胸腰 椎爆 裂 骨折 7 8例 分 析
李 刚
( 宜宾 市 第 一人 民 医院 骨科 , 四川 宜 宾 64 0 ) 40 0
路 , ~ L T :受 损 者 采 用 经横 突肋 胸 腹 膜 后 人 路 , 除
L 外, : 均需切 除 伤椎 上 一节 相 应肋 骨 , 露 伤椎 及 其 暴
手术创 伤 大 、 出血 多 、 手术 时间 长 、 险 等 因 素 , 对 危 故
手术适应 症 必 须 严 格 掌握 。脊 柱 骨 折 导 致 脊 髓 损 伤
伴不 全瘫 , 膜前 有 骨 性 压迫 , 路 手 术 为绝 对 适 应 硬 前
症 。Ka e a等 [ 认 为 椎 管 前 方 占位 > 2 , 带 复 位 nd 。 0 韧
本组 病 例 用 自体 肋 骨 植 骨 5 0例 , 笼 cg 钛 a e植 骨 2 5
无 内固定松 脱 及 断裂 e 分
级: D级 2 1例 , E级 5 7例 , 均恢 复 2级 以上 。无 死 亡 病例。
3 讨 论
1 1 一 般 资 料 7 . 8例 中 , 4 男 9例 , 2 女 9例 , 龄 年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成形术疗效观察

62生国塞旦匡型垫!Q生§旦筮!!鲞筮!!期£墅!望塑!地望型!!!垡鲤璺型丛盟鲤堡垒!g:!!!Q,!!!:!!,型!:!鱼毒标志物的动态观察[J].临床荟萃,2004,19(23):13锣.1360.[19]陶华兴.双环醇和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28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28-229.[20]华正忠,王英.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09,2(下):42.[21]于建国,商庆华,安永,等.阿德福韦酯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7,20(5):299-301.[22]梁胜国,刘卫东,王菊芳,等.双环醇片联合干扰素仪治疗HB eA 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传染病信息,21307.20(2):l15.116.[23]姚光弼,计众众,周霞秋,等.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2,14:958-960.[24]翁吉敏.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片(百赛诺)[J].中国新药杂志,2002。
l l(4):340。
(收稿日期:2010—04—29)(本文编辑:马文娟)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成形术疗效观察冀海源黄国发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常发生终板骨折,单纯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虽然能够恢复椎体高度,但复位后的伤椎会形成“空壳椎体”现象,使椎体缺乏结构及生物力学强度,应力集中于椎弓根钉内植物上,术后远期常出现内固定物弯曲松动,椎体塌陷,高度丢失及脊柱后凸畸形…。
本院自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
女6例,年龄22—68岁,平均(43±11)岁。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6例,车祸伤9例,其他l例。
按D eni s分型均为爆裂性骨折。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

b s r c ur ur tf a t e
L U u X A i n — i C N u, U Ha — n C O Y n / J n, I NG La g b , HE Y Y i o g, A a l
( eat et f r oadc , eea H si l f hnagMit yC mm n ,hna g 10 1 , hn ) D pr n o Ot peisG nr opt eyn la o ad S eyn 10 6 C ia m h l a oS ir
Gr d , a e a e B , h n e i a e . Concuso a e A 3 c s s Gr d no c a g n 3 c s s l i n Th o bne a e ir a d p se ir a r a h h s e c m i d ntro n o tro pp o c a f ncinso c m p e so r d to i tr lfx to bo e f in, eo miy c recin,e o sr c in o p n lsa u to fde o r s in,e ucin,n ena ain, n uso d f r t o r to r c n tu to fs i a t—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目前有关椎管占位与神经损伤之间相关性仍无可靠的 结论。许多学者将神经损伤归因于损伤即刻的动态压迫, 当处于静态位置时有部分骨块可以回缩。DINES[5] 对 59 例 爆裂性骨折研究后,指出椎管占位的程度与神经损伤之间 没有相关性,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DALL 和 STAUFFER[6] 报道了 14 例椎管占位超过 30% 合并不完全性 损伤的胸 12 或腰 1 爆裂性骨折,没有发现椎管占位与神经 功能之间有必然联系。LIMB[7] 通过胸腰椎平片研究了 20 例 患者,发现骨块占位与神经损伤程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而指出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与神经损伤 Frankel 分级之间存在 相关性。VACCARO 等 [8] 发现椎管横截面积与神经损伤的严
重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他们发现神经损伤与较小的矢状径 / 水平位直径比值相关, 横径越大, 相应的神经损伤评分越高。 对于合并有神经损伤的患者,WILLEN 等 [9] 报道椎管占位大 于 50%、后凸骨块回缩不明显与神经症状有关。尽管椎管 占位大于 50%,常常将其作为手术指征,但并没有报道显 示此类患者手术治疗后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反, KIM 等 [10] 指出神经功能恢复与椎管占位之间没有关联。 2.2 椎体高度丢失 WILLEN 等学者将椎体高度丢失定义为伤椎前方的高度 与上下相邻椎体高度平均数的比值。前中柱高度均有丢失 时,以丢失最大者为准。如图 2。
Aa- 伤椎上位椎体椎管横截面积 Ai- 伤椎椎管横截面积 Ab- 伤椎下位椎体椎管横截面积 椎管占位 (%)=
Aa Ab Ai 2 Aa Ab 2
1
a1 a3 a2 2 a1 a3 2
m1 m3 a2 2 中柱压缩(%)= m1 m3 2
图2 CANTOR 等 采用支具治疗 18 例椎体高度丢失超过 50% 而神经功能完好的病例,平均随访 19 个月,发现椎 体高度丢失没有出现明显增加。15 例患者自述症状明显缓 解,未出现迟发性的并发症。MUMFORD[12] 等对 41 例无神 经损伤的者随访 2 年,椎体高度丢失由 39% 增加至 47%, 但椎体高度的矫正与神经功能结果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WILLEN 等发现椎体高度丢失超过 50% 的病例的并发症增 加,不过,文章中并没有指出椎体高度丢失大于 50% 的病 例临床结果差。相反,WEINSTEIN 等 [13] 报道了保守治疗 83 例椎体高度丢失大于 50% 的患者,随访 20 年,88% 的患者 重返工作岗位,腰背痛评分平均仅为 3 分。 2.3 后凸畸形 后凸畸形采用 Cobb 技术测量病椎区域矢状角或局部矢 状角来表示。区域性矢状角为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与伤椎下 位椎体下终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图 3)。局部矢状角的两 边为伤椎的上下终板延长线夹角(图 4)。
第 20 卷第 8 期 2012 年 8 月
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
Vol.20 No.8 Aug,2012
综
述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适应证的研究进展
杨成志,蓝婉婕
中图分类号 :R 683.2
(河池市人民医院 骨科,广东 河池 547000) 文献标识码 :A
・
187 ・
第 20 卷第 8 期 2012 年 8 月
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Spine,1983,8:817–831. [2] [3]
Vol.20 No.8 Aug,2012
重的后凸畸形,也可能获得良好的功能效果。因此,尽管通 常都将严重的后凸畸形(大于 30°)作为手术治疗的相对 指征,但并没有证据表明严重的后凸畸形与迟发性的神经功 能障碍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4 神经受累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的损伤,包括脊髓、马尾、 圆锥及神经根的损伤。DELAMARTER 等 [14] 通过研究山羊 脊髓损伤模型,有关数据被应用于临床决策,即对于任何 进行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均应作为手术复位、减压和内固定 的绝对指征。GERTZBEIN 等 [15] 通过前瞻性研究报道了超过 1000 例脊柱骨折的研究结果,其中 81% 有不同程度的进行 性神经功能损伤,而通过手术减压,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 HARTMAN 等报道 32 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行保守治疗,其 中 9 例不完全损伤,3 例完全性损伤,所有病人的神经功能 改善了 1 级。 目前对于非进行性神经损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 不过,笔者认为,对于后凸的骨块所导致的马尾综合征,应 该尽早进行急诊减压以挽救神经功能。 3 总结 VACCARO 为指导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规范治疗,发展 了 TLISS 评分系统。该评分基于 15 个中心的 40 余名脊柱外 科医生的经验,是一个注重损伤形态学、后侧韧带复合体完 整性和神经功能状态的评分系统,任何大于 4 分的病例均应 考虑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本文以高质量的文献为依据对临床常用的诸如 50% 椎 管占位、50% 椎体高度丢失、30°的后凸畸形等手术指征 提出了挑战。对于不伴有后侧韧带复合体及神经损伤的病 例,椎管占位、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并非预测结果的指标, 不应该作为手术干预的指征。手术治疗仅对进行性神经损伤 的病例有优势。合并脊髓及马尾综合症且存在骨块压迫者, 无论是否存在进行性神经障碍,均应尽早手术减压。生物力 学研究强调后侧韧带复合体完整性对于保持脊柱稳定性和 避免创伤后进行性后凸畸形的重要性。因此,后侧韧带复合 体的完整性以及神经功能状态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取手 术治疗的关键性因素。 参 考 文 献
收稿日期 :2012-07-12
图3
图4
WILLEN 等对 54 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病人进行了 2 年随访,发现后凸畸形在最初的 6 个月内从 14°进展至 20°,此后则保持稳定。Cantor 等的研究排除了后凸畸形大 于 30°的患者,发现这些患者后凸畸形在随访过程中平均 由 19°增加至 20°。多数病人自述无腰背痛或疼痛轻微, 无功能障碍。Mumford 等通过随访 41 例病人,发现即使严
前柱压缩(%)=
高能量损伤导致脊柱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中经常遇到 , 对 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既往有甚多报道 , 而许多研究结果没有 相关影像学指标这样一个报告 , 缺乏脊柱后凸角度、椎体损 失高度、临床效果的长期随访的相关资料,所以胸腰椎爆裂 性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仍存有争议。本文从胸腰椎生物力 学、骨折形态、神经功能等方面对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作 一综述。 胸腰椎生物力学的研究 胸 腰 椎 骨 折 好 发 于 胸 腰 段(T11-L2)。1963 年, HOLDSWORTH[1] 提出了胸腰椎的“两柱”模型,强调了后 侧韧带复合体的重要性,定义后侧韧带复合体为后侧小关 节、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及黄韧带。他认为爆裂性骨折为一 种稳定性损伤。同时还认为合并后侧韧带复合体损伤的爆裂 性骨折存在生物力学的不稳定,需要手术治疗。1983 年, DENIS[2] 提出“三柱”理论,并强调中柱的重要性。DENIS 将爆裂性骨折定义为在压缩应力下前中柱的破坏,将不稳定 定义为中柱损伤合并后侧韧带复合体或者前柱损伤。 1 年以后,FERGUSON 等 [3] 认为 DENIS 的“三柱”概 念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上都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后方附件 的破坏导致不稳定,这与 HOLDSWORTH 的结论相一致。 JAMES 等 [4] 的生物力学研究评价了前中后“三柱”对于脊 柱稳定性的影响关系 , 他们认为后柱是预防后凸畸形的关 键,这一点与 HOLDSWORTH 和 FERGUSON 的看法一致。 该研究的结论与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相一致,胸腰椎爆裂性 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关键是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 2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结果研究 2.1 椎管占位 椎管占位一般通过伤椎椎管的横截面积与上下相邻两个 节段椎管横截面积平均值的比值来进行评价。如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