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爆裂骨折X线CT诊断价值论文
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研究

胸腰椎骨折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受到强大外力而造成胸腰椎骨质破坏,引发马尾神经损伤,甚至会对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采用DR和CT诊断,其中CT诊断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多轴位和多平面重建等优势,可以将骨折病理解剖清晰的呈现出来,弥补了DR诊断的不足之处,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1]。本组就对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的CT诊断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参考文献:
[1]郜海燕. 87例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58-59.
[2]熊才勇.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4:67-68.
[3]杨爱东.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1:77.
2.2两组诊断符合情况比较:DR诊断出胸腰椎骨折有71例,诊断符合率为74.74%;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有91例,诊断符合率为95.79%,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DR诊断的符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3.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而脊柱损伤则是常见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当患者脊椎骨折后则极易造成身体的脊椎失稳,并对马尾神经造成压迫,从而导致脊椎变形,使背部无法负重,且具有较为强烈的疼痛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痛苦。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资料发现,青少年患者的主要受伤因素是高能量损伤,而老年群体则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并在外伤的情况下,患者的神经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使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因此对于胸腰椎骨折进行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其临床价值较高,主要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DR诊断和CT诊断,对两种临床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根据手术治疗资料发现,CT诊断符合率95.79%(91/95)明显高于DR诊断符合率74.74%(71/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骨折中CT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CT诊断意义及对照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CT诊断意义及对照【中图分类号】R6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13-02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爆裂性骨折最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可导致局部疼痛、局部后突畸形及神经症状。
“爆裂骨折”一词由Holdworth[1]在1963年首先提出,用于形容纵向压力导致的椎体粉碎性骨折。
胸腰椎损伤的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如果漏诊,创伤性脊椎不稳定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后遗症[2]。
目前仍首选用X线平片诊断胸腰椎骨折,CT扫描对判断骨折后分型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在描述、比较、讨论X线、CT的影像学表现基础上,评价其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9月~2006年5月间80例胸腰裂性骨折病例。
男58例,女22例,年龄18~82岁,其中18~20岁10例,21~59岁45例,60~82岁以上25例。
部位:胸椎28例,腰椎52例。
病因:重物压伤27例,车祸伤44例,高空坠落9例。
80例患者首先常规X线正侧位片。
CT机为西门子ESPRIT、CR普通机,层厚、间隔均用5mm对骨折椎体及相邻椎间盘进行连续扫描。
扫描线与胸腰椎基本平行。
观察同一脊柱骨折病例的X线片及椎体后缘连线(简称PVBL线)[3]的连续曲线光滑度CT扫描图像进行对照分析。
根据Denis分类法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
椎管狭窄分为无、轻、中、重度[3]。
2结果2.1X线平片表现平片诊断腰椎爆裂骨折一定要有优质的正侧位片。
平片上可见椎体的压缩改变、前窄后宽、呈楔形状影、高度变扁、椎体骨折前后径增宽占62/80,椎弓间距加宽占54/80,椎管内见明确小骨片占14/80合并横突、棘突骨折占32/80,同时两椎骨折21/80。
胸腰椎骨折在平片上做PVBL测量,PVBL 异常是诊断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指征。
2.2CT表现①全部病例均见向心性椎体粉碎骨折,大部分来自椎体后上角;②椎体中柱骨折片向椎管内移位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③可见椎体下部矢状骨折线;④后柱骨折受累多见的是一侧或两侧椎板垂直骨折,其中以左侧多见;⑤伴有横突、棘突、椎弓根、关节突的骨折及小关节半脱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和CT诊断价值

爆 裂 性 骨折
X线 平 片
C T
在 脊柱外伤 中胸腰椎骨折 比较常见 , 确定是 否为 爆 裂性骨折 在指导 临床治疗 中有重要意 义 , 本文采 用 C T常规扫描及后 处理功能与 普通 X线摄 片对 比评估 两种 方法在诊 断胸腰 椎爆裂性骨折 中的价值 。
1 资 料 与方 法
可 选 用 配 对 £ 验 。 已知 n 5 算 得 ∑d 6 检 =, = 2,
受压 2 2例 。 论 : 线 平 片 对胸 腰 椎 爆 裂 性 骨 折 的 诊 断有 一 定价 值 , T在 显 示脊 柱三 柱 结构 、 结 X C 附件 骨折 、 管 狭 窄 、 椎 椎 间盘 突 出、 髓 及神 经根 损 伤等 细 节 方 面优 于 X 线 平 片 。 脊
【 键 词 】 脊柱 关
维普资讯
・
4 ・ 2
临 床 医学 与 护 理 研 究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 X线和 C T诊断价值
汪 昌柱
【 中图 分 类 号 】 R 8 . 6 31 【 献标识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7 — 0 420 )3 04 - 2 文 6 1 8 5 ( 70 - 0 2 0 0 【 摘 要 】 目的 : 讨 胸 腰 椎 爆 裂 性 骨 折 在 X 线 平 片和 C 探 T片 中的 诊 断价 值 。 法 : 5 方 对 0例 急 性 胸腰 椎 外 伤 患 者 的 X 线 平 片 和 C T片 表 现 特 点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中胸 椎 1 其 3例 , 椎 3 腰 5例 , 腰 椎 2例 ; 2 胸 男 8例 , 2 女 2例 , 龄 为 1- 1岁 , 均 年 77 平 年龄 4 1岁。外 伤 后 全 部 拍摄 X 线 正 侧 住 片 及 C T平 扫 , 中 7例 行 C 其 T冠 矢状 住 重建 。结 果 :0例 急 性 脊 柱 外 伤 中 5 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 3 2例 3 4个 椎 体 为爆 裂 性 骨 折 , T清 楚 显 示 椎 体 骨 折 5 C 0例 5 4个椎 体 骨 折 (8个椎 体 4 为爆 裂性 骨折 ) 附件 骨 折 1 , 关 节脱 住 1 , 到 骨 折 片 突 向椎 管 内 2 , 3例 小 例 见 2例 , 管 内高 密度 血 肿 3例 , 髓或 神 经 椎 脊
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

显 示不 清 。而 C T的高 分辨 率 , 多轴 位 , 多平 面 重建 , 直观 能 显 示胸腰 椎 骨折 的病理 解 剖全 貌 , 可为 临床 准确 提供 多 方 面
有 价值 的信息 。 文对 X线 与 C 本 T诊 断胸腰 椎 骨折 的临 床价 值 作 了对 比 , 报道 如下 : 现
折 中共 累及 椎体 4 5个 , 多 的 同时 累及 3个 椎 体 , ~ 2 骨折 多 发部 位 ; 最 L为 X线 诊 断 胸腰 椎 骨折 3 2例 , 手术 诊 断 与 符合 率为 5 . C 33 %; T诊 断胸 腰椎 骨 折 4 9例 , 手术 诊 断符 合率 为 8 . , 组 比较 ,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 .5 . T 与 1% 两 7 差 P 00 ) C
骨 折线 可 累及 三柱 中一 柱或 多柱 。
23CT 与 x 线 诊 断 效 果 比 较 -
搜集 2 0 0 9年 1 7月 在本 院诊 断治 疗 的胸腰 椎 骨折 患 者 ~
6 0例 , 中 , 3 其 男 3例 , 2 女 7例 ; 龄 1 ~ 5岁 , 均 3 年 86 平 7岁 ;
4 4例 , 个椎 体 骨折 者 1 多 6例 。在单 椎 体 骨折 中 , 5例 , 1 例, 例, l 2例 , , T。 , 例 , , 4 例 ; 3例 T1例 T1 多椎 体 骨 折 中共 累 及椎 体 4 5个 , 多 的同 时 累及 3个椎 体 . 最 由此 可见 , 以 ,~ 2 I L 为骨折 多发 部 位 。 、 l
诊断 的正 确率 明显 高于 X线 诊 断 。结论 :T诊 断脊 柱骨 折具 有 较高 价值 , 在 实 际应用 中应 综合 考虑 。 C 但 [ 键 词】 腰椎 骨折 ; 线 ; 关 胸 x CT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

·临床医学·177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裂性骨折患者30例,旨在探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具体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3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分析的样本,对其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4例;男性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为(40.1±5.1)岁;女性患者的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3.9±4.7)岁。
其中,交通事故损伤的患者有12例;高处坠落损伤的患者有5例;重物砸伤的患者有8例;其他损伤的患者有5例;将选取的30例样本的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予以计算,结果发DigtalDiagnost X线机设备进行检查,在患者的胸腰椎处实行正侧位片进行摄取,如果不满意,则选取斜位片进行摄取,并做好相关记录 。
1.3 指标观察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 25.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n (%)和(±s )表示,差异检验分别为χ2和t ,当计算结果显示为P <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30例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与X线片检查发现,多层螺旋CT检查中椎管分度准确度、椎体骨折数及附件骨折数的检出率均较优,而X线片检查各178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甘肃 陇南 742100项检出率均较差,P<0.05,可以证明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在治疗之前,选取适宜的诊查方式,对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多使用X线片进行诊查,虽能够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大概范围予以确定,但是由于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不是很清晰,容易致使漏诊、误诊情况的出现,尤其是爆裂性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其精确指数不高,对患者的救治极为不利。
2021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的X线、CT影像学检查范文2

2021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的X线、CT影像学检查范文 脊柱创伤发病率在全身骨中所占比例约4.8~6.6%,90%为胸腰椎骨折,这其中20%为椎体爆裂骨折,易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2].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多因椎体上、下终极碎裂并移动至椎管内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3],影像准确诊断为手术治疗、改善预后的关键[4]. 笔者收集我院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63例,对X线、CT影像学检查在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治疗前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①有明确外伤史;②胸腰椎X线正侧位、胸腰椎CT多平面重建及MRI联合诊断为单一椎体爆裂骨折。
1.1.2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患者;②≥2个连续椎体爆裂骨折者;③合并代谢性脊柱疾病或先天性脊柱疾病者;④骨质疏松患者;④肿瘤转移患者。
1.1.3病例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63例已确诊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男女比例41:22,年龄17~72岁,平均(41.9±8.6)岁。
致伤原因:52例为交通事故、10例为坠落致伤、1例为其它损伤。
临床表现:损伤部位疼痛63例、双下肢麻木34例、双下肢功能障碍29例、排尿困难11例。
其中Denis分型结果:A 型21例、B型17例、C型14例、D型11例。
椎体前缘受压分度结果:Ⅰ度7例、Ⅱ度26例、Ⅲ度30例。
1.2 方法分别行X线及CT扫描检查明确病情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法,术后再行X线及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
普通X线平片采用胸、腰椎正侧位平片,部分患者加摄双斜位平片。
128层螺旋CT扫描,仰卧位,扫描范围至少包括损伤水平上下各1个椎体。
将垂直于椎体作为扫描平面进行螺旋扫描,层厚及层间隔均为5mm,予以0.625mm层厚薄层重建,行多平面、VR重建。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①Denis分型标准:A型为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骨折,上下终板均破裂;B型为略带前屈应力或不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骨折,上终板损伤;C型为下终板损伤;D型为轴向应力伴旋转暴力所致损伤;E型为轴向应力伴侧向屈曲所致损伤。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

实用垒科医学 20 07
旦箜 鲞 箜 塑 P P
坚 !! ! !!! !鱼 !!
嫂! : ! ! : :
-
l3・ 7
【 医学影像】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 x线平片和 C T诊断价 值
汪 昌柱 .
【 摘 要】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 x线平片和 C 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时5 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 x线平 片和 c T表现特 点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中胸椎 1 例 。 其 3 腰椎 3 例 , 5 胸腰椎 2 ; 例 外伤后全部拍摄 x线正侧位 片及 c T 平扫, 其中7例行 c 冠矢状位重建 结果 5 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 3 例 3 T 1 o 2 4个椎体为爆裂
C a g ̄1 Dp r etfC m u d Tm gah ,hx egC ut Pol ̄ o ilA h i 3 30,hn b n .1 eat n o o p t o orp yS o' n on " ep H s t , nu 10 C i ]. t m e h ) e pa 2 a
3 hg e st e tmai e e rl a a n 2s ia odc mpe s n Co cu ln X-a li l i v u bei h i ihd n i h mao nvr ba n l d2 pn l r o rsi . n lso s y t c a c o rypanfm s a a l n ted- i l a n sso oaou a u sigfa tr. u eirt li l i vaigs ietrep l t cu e a p n i rcu , g o i ft rclmb rb rt cue CT i sp r panfm n r e n pn e —oesr tr ,p e dxf tr h n r s o o i e l h u a e
X线片和CT在爆裂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诊断价值对比

X线片和CT在爆裂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诊断价值对比目的研究并对比在爆裂性的胸腰椎发生顾这当中使用CT剂X线片的效果和诊断的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60例爆裂性的胸腰椎发生骨折的患者选取CT片和X线片来实行回顾性的评析。
当中有20例为胸椎骨折,35例为胸椎骨折,5例为胸腰椎骨折,患者外伤过后都实行了X线片的拍摄和CT的扫描,当中有7例患者对冠矢状位实行了重建。
结果60例爆裂性的胸腰椎发生骨折的患者中,X线片显示出了30例椎体是爆裂性的骨折,而CT全部显示,两种诊断的结果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60例患者中,有16例椎板骨折,20例椎体内出现水肿,16例骨折的碎片突进了椎管的内部。
结论和X线片相对比,CT可以更准确的判定出爆裂性的椎体骨折,且在显示及神经受到损伤、附件的骨折和椎管的狭窄方面上要好于X线片许多。
标签:脊柱;CT;X线片;爆裂性的骨折在脊柱发生外伤的骨折当中,胸腰椎发生骨折是较为常见且创伤后果比较严重的一种,及时的给予诊断,确定是不是爆裂性的骨折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防止患者错过做好的医治时机,从而保障患者生命的安全[1]。
本文对我院2014年~2015年诊治的60例爆裂性的胸腰椎发生骨折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对其诊断的方法实行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015年诊治,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7~64岁,平均(40.3±11.6)岁;他们致伤的原因可分为高处坠落(30例)、车祸(20例)、重物打击伤(10例)三种。
患者和其家属都在知情并且同意的条件之下愿意参与此次的研究。
1.2方法60例患者都要在胸腰椎的正侧位拍摄X线片,和CT实行平扫,在实行的时候患者需要选取仰卧的体位,在其椎管垂直的平面上实行扫面,层厚大约在4mm左右,螺距调整在1.5左右,对软组织窗与骨窗实行观察,部分的患者需实行3mmm薄层的扫描,7例患者对冠矢状位实行了重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胸椎和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并评价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其中胸椎15例,胸腰椎交界40例,腰椎25例;其中男5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9岁。
外伤后全部行x线平片及ct平扫。
结果: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密度压缩和椎体后突、侧移,椎体内低密度裂隙缝,附件骨折,小关节脱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椎管内高密度血肿,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脊髓损伤出血及椎旁软组织变化。
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对发现椎体高密度压缩和椎体后突、侧移方面则优于ct;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方面优于
x线平片,且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x线检查ct检查诊断价值
脊柱和脊髓外伤,特别是脊髓外伤是非常严重的损伤,占全身损伤的0.2%~0.5%。
收集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x
线平片、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16~75岁,平均39岁。
其中胸椎15例,胸腰椎交界40例,腰椎25例。
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0例,摔伤27例,交通事故伤13例。
临床表现为伤后不同程度的胸或腰背疼痛;有神经损伤30例,其中截瘫11例,
不全截瘫19例;无明显神经损伤50例。
方法:1ct扫描:ct扫描采用128层螺旋ct检查,所有病例采用仰卧位,扫描范围至少包括损伤水平的上下各1个椎体。
扫描平面与椎体垂直,层厚5mm、层间隔5mm螺旋扫描,行0.625mm层厚薄层重建,并行多平面及vr重建。
2x线平片:普通x线平片采用
胸、腰椎正侧位平片,部分患者加摄双斜位平片。
结果
本组患者80例,胸椎15例,胸腰椎交界40例,腰椎25例,同时累及多平面脊柱骨折25例。
其中x线平片发现椎体内低密度裂隙缝影28例,附件骨折19例,小关节脱位11例,骨折片突入椎管13例,椎管狭窄10例;而ct对上述征象的发现分别为74例、62例、42例、49例、65例。
ct检查确诊外伤性椎间盘突出、脱出10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5例,脊髓或神经根受压20例,脊髓损伤出血8例,而x线平片则不能显示些征象。
但x线平片在发现椎体高密度压缩和椎体后突、滑脱移位方面则优于ct;x线片分别发现71例和34例,而ct则为42例和18例。
本组80例中,ct确诊79例,x线平片确诊者30例。
根据denis提出三柱结构法,本组骨折累及前柱67例,累及中柱32例,同时累及中、后柱48例,其中不稳定性骨折74例。
讨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由于常引起椎管和脊髓的损伤而使致残率增高。
发病机制及分布:是由于脊柱遭受垂直轴向压力,加上不同
程度的前屈力,髓核向下位椎体内突出,导致下位椎体的爆裂。
脊柱的爆裂骨折,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居多,常见于高处坠落伤和
摔伤。
好发于脊柱的胸腰段。
x线平片特点:x线平片可显示椎体高密度改变、椎体总体形状、椎间隙情况。
x线侧位平片可显示椎体后弧线的后移、旋转或消失。
而椎体后弧线的改变,说明爆裂性骨折的骨片后突移入椎管造成椎管变形、脊髓滑脱移位以及可能导致脊髓损伤。
后突进入椎管碎骨片是x线平片区分椎体单纯性与爆裂性骨折的最重要征象。
但x线平片显示椎体爆裂性碎骨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当平片显示椎体压
缩性骨折时应及时行ct扫描检查。
ct征象特点:ct能清楚地显示胸腰椎骨折线部位、走行、粉碎性骨折片分布、椎弓根骨折情况、椎管狭窄等情况。
本组资料显示,ct检查能确诊外伤性椎间盘突出、脱出,椎管内高密度血肿,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脊髓损伤出血等征象,而x线平片则不能显示这些征象。
并且ct在发现椎体内低密度裂隙缝影、附件骨折、小关节脱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等征象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ct对椎管狭窄的诊断明显优于x线平片。
ct对脊柱三柱结构划分及脊柱稳定性判断:denis在椎体矢状面上将脊柱分位前中后三柱结构,凡累及中柱的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
无论胸腰椎外伤后是否立即出现神经受损的症状,只要脊柱
骨折累及中柱,均应视为不稳定性骨折。
x线平片、ct诊断价值及限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
而严重的创伤,一般情况下,普通x线片可作出诊断,且x线平片对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弧线移位、旋转或消失显示直接明了。
但对于椎体压缩不明显、损伤脊柱中、后柱者则诊断困难,以致常把爆裂性骨折误诊为单纯性骨折,而ct却容易显示这些征象。
且ct 能安全快速地对骨折脱位及椎管狭窄作出全面准确的诊断,对损伤的稳定性作出全面的判断,同时还可诊断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及某些椎管内出血血肿。
但ct对水平走行无移位的骨折线容易漏诊,对椎体压缩程度估计及椎体滑脱移位的诊断能力不如x线平片。
常规ct不能直接显示脊髓损伤病理改变,而ct脊髓造影虽可显示椎管内的一些损伤病变,但仍欠理想,显示脊髓损伤仍以mri为最佳。
所以,x线平片可作为胸腰椎压缩性爆裂性骨折的初检方法,一旦x线平片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改变、椎体后缘线异常、椎体畸形或胸腰椎外伤后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而x线平片无阳性征象发现者均应及时行ct扫描检查。
参考文献
1金克斯,努尔古.椎体爆裂骨折dr与ct对照分析[j].吉林医
学,2011,32(2):67-68.
2赵春梅.ct和x线平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联合应用[j].中
原医刊,2006,33(13):198-200.
3朱成良.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j].实用医
技杂志,2007,14(3):112-113.
4沈纪芳,朱玉春,张春雷,缪飞.64层螺旋ct多平面图像重组对
脊柱骨折的术前评估[j].上海医学影像,2011,20(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