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物理处理-第二章-2-沉砂池-re
污水的物理处理

污水的物理处理污水的物理处理概述污水的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等杂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物理处理通常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处理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水物理处理方法及其原理。
1. 筛网过滤筛网过滤是最基本的污水物理处理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设置网孔大小,将大颗粒的固体颗粒截留在筛网上,使其无法通过。
常见的筛网过滤设备有机械格栅和旋流器。
机械格栅通过机械运动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拦截在格栅上,然后清除。
旋流器则利用离心力将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2. 沉淀沉淀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通过重力沉降分离出来的方法。
当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一段时间后,重力作用会使较大颗粒的固体悬浮物下沉到池底形成污泥,清水则从上方流出。
常见的沉淀池设备有沉砂池和沉淀池。
沉砂池是通过加大沉淀池面积和延长停留时间来增加沉淀速度,从而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沉淀池则通过设定适当的流速和水流方向,来达到分离清水和污泥的目的。
3. 浮选浮选是一种将水中的悬浮物质利用气泡附着在气泡上并浮升至液面上进行分离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了悬浮物与气泡的附着性不同,使得固体颗粒不断上浮并被清除出污水。
浮选通常通过气浮池或气浮设备来实现,其中气浮池是一种利用原水和空气的混合物的密度差异来使悬浮固体颗粒从底部上浮到液面进行分离的设备。
4. 吸附吸附是指通过吸附材料吸附污水中有机物质和颜色等杂质的技术。
吸附材料通常是具有大量微孔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固体,如活性炭。
吸附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会因为活性炭表面的吸附作用而被吸附住,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5. 水力分类水力分类是一种通过水流的作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水流的作用下,细小的固体颗粒会向下沉积,而较大的固体颗粒则会被卷起并随水流带走。
水力分类常用于处理细颗粒和密度小的固体颗粒。
典型的水力分类设备包括沉降池、旋流器和浓缩器等。
结论污水的物理处理是净化水质的重要步骤,通过筛网过滤、沉淀、浮选、吸附和水力分类等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从而净化水质。
污水悬浮物处理SS

污水悬浮物处理SS标题:污水悬浮物处理SS引言概述:污水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简称SS)是指污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包括有机和无机物质。
它是衡量污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效处理污水悬浮物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预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详细阐述污水悬浮物的处理方法。
一、预处理:1.1 污水筛选:通过机械筛选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去除,如树枝、塑料袋等。
这可以减轻后续处理过程的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1.2 沉砂池:利用沉砂池将污水中的沙粒、石块等重颗粒物沉淀下来。
这种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大部份悬浮物,降低污水中的SS浓度。
1.3 调节pH值:适当调节污水的pH值可以改变悬浮物的电荷性质,使其更易于沉淀。
例如,加入酸性物质可以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结成较大的团块,方便后续处理。
二、物理处理:2.1 沉淀:通过重力沉淀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合于大颗粒物的去除,可以使用沉淀池或者沉淀罐来实现。
2.2 气浮: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浮起,并通过表面刮板将其从水体中刮除。
气浮法适合于小颗粒物的去除,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SS浓度。
2.3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截留下来。
过滤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可以去除细小的悬浮物,提高水质。
三、化学处理:3.1 混凝剂添加:加入混凝剂可以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结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降或者过滤。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3.2 絮凝剂添加:絮凝剂可以促使悬浮物凝结成絮凝体,提高其沉降速度。
常用的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等。
3.3 pH调节剂:适当调节污水的pH值可以改变悬浮物的电荷性质,增强混凝和絮凝效果。
例如,碱性条件下可以使悬浮物更易于沉淀。
四、生物处理:4.1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Q 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或沉淀池的溢流率), A 用q表示。
理 想 沉 淀 池 示 意 图
由上式可看出,理想沉淀池中: ①表面水力负荷q与颗粒沉降速度u0数值上相同; ②它们的物理概念不同:u的单位m/h,q单位m3/ m2·h,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表面积的沉淀池的 流量。
思考题:(P79书)第1、3题。 补充: 1、什么是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或沉淀池的溢流率? 2、列举沉淀池的主要应用? 3、格栅、筛网的作用是什么?
1.8 设每一分格2个贮砂斗, V1 0.3m 3 每个砂斗容积为 3 2
(5)贮砂斗各部分尺寸计算
设贮砂斗底宽b1=0.5m;上口宽b2=1.25m,斗壁与水 平面倾角为60°;则贮砂斗高度 ` 2h3 1.25 0.5 b2 b1 h 3 tg60 0.65m tg60 2 贮砂斗容积V1:
b ――相邻贮砂斗斗顶宽度,取200mm。
(7)池总高度h h=h1+h2+h3 式中:h1--超高,m; h3--贮砂室高度,m。 (8)核算最小流速 vmin Qmin vmin n1 Amin 式中: Qmin--设计最小流量,m3/s n1--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 Amin--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的过水断面面积,m2。
4.格栅长度L: L=L1+L2+1.0+0.5+H1/tga(m) 式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m; L1=(b-b1)/2tga1 其中:b1--进水渠道宽度,m;H1--格栅前渠道深度,m 。 a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a1=20; L2--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位长度,一般 L5、每日栅渣量W: 2=0.5L1;
1、格栅间隙数量n: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引言概述: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是一种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的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去除,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五个部分,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后处理。
一、预处理1.1 筛网过滤:通过筛网过滤,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纸张、布料和树枝等,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沉砂池:将污水流入沉砂池,利用重力沉淀原理,使沙、石等颗粒沉降到池底,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含量。
1.3 调节池:通过调节池,平衡进入处理系统的污水流量和水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
二、生物处理2.1 好氧生物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处理池,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去除氨氮等有害物质。
2.2 厌氧生物处理:将好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厌氧生物处理池,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一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并产生甲烷等可再利用的能源。
2.3 活性污泥处理:通过投加活性污泥,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增加有机物降解的效率,并减少废污泥的产生。
三、物理处理3.1 沉淀池:将经过生物处理的污水引入沉淀池,利用重力沉淀原理,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再次沉降,以进一步净化水质。
3.2 气浮池:通过向污水中注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和浮游生物附着在气泡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3.3 过滤器:利用过滤器,将污水通过滤料层,去除微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提高水质的澄清度。
四、化学处理4.1 氧化反应:通过投加氧化剂,如氯气或次氯酸钠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易于沉淀或生物降解的物质。
4.2 中和反应:通过投加中和剂,如石灰或硫酸铁等,对污水中的酸碱度进行调节,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后续处理步骤的进行。
4.3 吸附剂处理: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或氧化铁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等进行吸附,以进一步净化水质。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一、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
常见的初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
1. 格栅格栅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较大固体悬浮物的设备。
它通常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金属栅条组成,栅条之间的间隙大小可根据需要调整。
当污水通过格栅时,较大的固体悬浮物会被拦截在栅条上,以便后续处理。
2. 沉砂池沉砂池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沉积物和较大颗粒物的设备。
污水在沉砂池中停留一段时间,使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物沉淀到池底,清水从上部流出。
沉砂池通常需要定期清理,以防止沉降物积累过多。
3. 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细小颗粒物和悬浮物的设备。
它通过增加污水停留时间和减慢水流速度,使细小颗粒物在池中沉淀下来。
清水从上部流出,经过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中级处理。
二、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见的中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和人工湿地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在污水中引入活性污泥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
活性污泥法通常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阶段,其中好氧处理主要去除有机物,厌氧处理主要去除氮和磷。
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的生物处理工艺。
厌氧处理通常包括厌氧消化和厌氧反硝化两个过程,其中厌氧消化主要去除有机物,厌氧反硝化主要去除氮。
3. 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物的生物处理工艺。
污水通过人工湿地时,湿地植物的根系和湿地介质中的微生物可以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
人工湿地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和景观效果,常被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三、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指对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污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

污水处理设备工作原理一、引言污水处理设备是用于处理污水的设备,它可以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去除,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方面。
二、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它通过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以净化污水。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网、沉砂池和沉淀池。
1. 筛网筛网是一种网状结构,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纸张、布料和树叶等。
当污水通过筛网时,大颗粒物质会被拦截在筛网上,而较小的颗粒物质则可以通过筛网进入下一步处理。
2. 沉砂池沉砂池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的设备。
当污水进入沉砂池时,由于流速减慢,沙子和砂石会沉降到底部,形成沉积物。
清洁的污水则从上部流出,进入下一步处理。
3. 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的设备。
当污水进入沉淀池时,由于流速减慢,悬浮物和沉淀物会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清洁的污水则从上部流出,进入下一步处理。
三、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二步,它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以进一步净化污水。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和沉淀。
1. 混凝混凝是一种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会萃成较大颗粒物质的过程。
在混凝过程中,通常会添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或者聚合硫酸铁等。
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絮凝物。
絮凝物较大,易于沉降或者过滤。
2. 沉淀沉淀是一种利用重力或者离心力将污水中的絮凝物沉降到底部的过程。
在沉淀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沉淀剂,如氯化铁或者氯化铝等。
沉淀剂与絮凝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形成较大颗粒物质,从而更易于沉降。
四、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三步,它通过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以进一步净化污水。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方法。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旨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到达一定的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物理处理方法是其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一、颗粒物去除颗粒物是指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如沉积污泥、悬浮颗粒等。
常见的颗粒物去除方法包括:1. 沉砂池处理:通过设置沉砂池,利用重力作用将废水中的沉积物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颗粒物的去除。
沉砂池通过不同的结构设计,如斜板、斜槽等,提高沉淀效果。
2. 气浮法:利用气体的浮力原理,通过对废水注入空气或其他气体,形成细小气泡,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升到水面,再经过集水和除泡装置,实现颗粒物的去除。
3. 旋流器:旋流器是一种利用涡旋力和离心力将废水中的颗粒物质进行分离的设备。
通过旋流器内部的涡旋和离心力效应,将废水中的颗粒物质沉降到旋流器底部,从而实现去除。
二、悬浮物去除悬浮物是指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质,如悬浮菌群、胶体颗粒等。
常见的悬浮物去除方法包括:1. 滤料过滤: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利用滤料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截留,从而实现去除。
滤料可以选择砂滤料、活性炭等,根据不同的悬浮物质选择不同的滤料。
2.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常见的悬浮物去除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阻隔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从水中分离,从而实现去除。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等。
三、溶解物去除溶解物是指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物等。
常见的溶解物去除方法包括:1.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
通过将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利用活性炭对溶解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去除。
2. 厌氧氧化:通过将废水置于缺氧或无氧环境中,利用微生物的厌氧代谢作用,将溶解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去除。
3. 化学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铁盐、铝盐等,与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
以上是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颗粒物去除、悬浮物去除和溶解物去除,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
污水的物理处理2

7.贮泥斗的容积: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 淀池,按贮泥时间不超过2小时计。
8.排泥部分: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如 下:初次沉淀池不应小于14.71kPa(1.5mH2O); 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8.83 kPa(0.9mH2O); 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1.77 kPa(1.2mH2O)。
非常细小的油滴,由于其表面上有一层由乳化 剂形成的稳定薄膜,阻碍油滴合并,故不能用 静沉法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若能消除乳化剂的 作用,乳化油剂可转化为可浮油,称为破乳, 乳化油经过破乳之后,就能用沉淀法分离。 细分散油粒: 10-60μm; 乳化油:粒径< 10μm
态
呈溶解 状态的 溶解油
油品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 低,只有几个毫克每升。 溶解油:5-15mg/L
1 V1 h'4 ( S1 S 2 S1S 2 )( m3 ) 3
式中:S1-污泥斗的上口面积,m2; S2-污泥斗的下口面积,m2。 10.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 积V2
L1 L2 V2 ( ) h ' '4 b 2
式中:L1-梯形上底边长,m; L2-梯形上底边长,m。
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v做竖向流动, 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
① ②
③
当颗粒以沉速u>v时,则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淀, 颗粒得以去除; 当u=v时,则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不上升; 当u<v时,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则会随上升水流带走。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时,其沉淀效果 (在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竖流式沉淀池的去除率要比 平流式沉淀池低。 当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时,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自 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上升颗 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沉颗粒与下沉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碰 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2 平流式沉砂池的计算公式
长度L L=vt 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速度,m/s 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间,s; 水流断面面积A A=qVmax∕v qV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4 沉淀池 sedimentation tank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2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 principles of grit chamber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即将 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 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平流式沉砂池.AVI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1 §2 §3 §4 §5
格栅和筛网 沉降的基本原理 沉砂池 沉淀池 浮上法
3.5.2 平流式沉砂池的计算公式
核算最小流速vmin vmin= qVmin /n1 ·Amin 其中: qVmin —设计最小流量,m3/s n1—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
Amin—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水的水流断面 面积,m2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5.2 平流式沉砂池的计算公式
池总高度h h=h1+h2+h3 h1—超高,m h3—贮砂斗高度,m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概述 Decription
沉淀是利用水中的悬浮颗粒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的基本方法。通过收集沉淀物和浮渣使水获得净化。 当悬浮颗粒的相对密度大于1时,在重力作用下,悬 浮物下沉形成沉淀物; 当悬浮物的相对密度小于1时,则上浮至水面,形成 浮渣(油)。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4 工程设计原则design principle
城市污水厂一般均应设置沉砂池,工业污水 是否要设置沉砂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 城市污水厂的沉砂池的只数或分格数应不少 于2,并按并联运行原则考虑 2 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①当污水自流 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② 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 最大组合流量计算;③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 应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二、主要设计参数 (1)流量 ) 当自流进入时,应按最大流量设计; 当自流进入时,应按最大流量设计; 厂内设置提升泵房时, 厂内设置提升泵房时,应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 设计。 设计。 (2)负荷 ) 沉淀池负荷(或停留时间)的选择见表。 沉淀池负荷(或停留时间)的选择见表。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4.1 普通沉淀池
一、一般说明 (1)沉淀池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 )沉淀池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 (2)通常辐流式适合于大规模,竖流式适合于小规模, )通常辐流式适合于大规模,竖流式适合于小规模, 而平流式则无此限制。 而平流式则无此限制。 (3)基于浅层沉降原理,出现斜板、斜管等高负荷新型 )基于浅层沉降原理,出现斜板、 沉淀池。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沉淀池。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应用较 少。 (4)包括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污泥区和缓冲区 个 )包括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污泥区和缓冲区5个 功能区。 功能区。 (5)根据在处理系统中位置及分离对象的不同:初沉池、 )根据在处理系统中位置及分离对象的不同:初沉池、 二沉池。 二沉池。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Hale Waihona Puk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3 沉砂池的类型 types of grit chambers
平流式沉砂池 horizontal grit chambers 竖流式沉砂池 vortex grit chambers 曝气式沉砂池 aerated grit chambers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6.2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参数
(1)水平流速一般取0.08~0.12m/s; (2)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4~6min;当雨水 最大流量时为1~3min;如作为预曝气,停 留时间为10~30min (3)池的有效水深为2~3m,池宽与池深比为 1~1.5,池的长宽比可为5,当池长宽比大于 5时,应考虑设置挡板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
沉砂池 (grit chamber)
3.1 沉砂池的作用及设置位置 沉砂池的作用是通过重力沉淀的方法去除 污水中所挟带的泥砂。 泥砂造成: 在污水处理装置中沉积或引起磨损,造成设 备运行故障, 与其它沉淀物混在一起影响后续污泥的处理 与利用。
其中:X—城市污水的沉砂量,一般采用30m3/106m3 (污水) T—排砂时间的间隔, d;
kz—生活污水流量的总变化系数。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5.2 平流式沉砂池的计算公式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6.2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参数
(4)曝气沉砂池多采用穿孔管曝气,孔径为 2.5~6.0mm,距池底约0.6~0.9m ,并应 有调节阀门; (5)供气量见书本28面表10-6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4 工程设计中的原则
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比重为2.65、粒径为 0.2mm以上。 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m3污水沉砂 30m3计算,其含水率约60%,容重约 1500kg/m3。 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 壁的倾角不应小于55o。排砂直径不应小于 200mm。 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沉淀法可去除水中的
沙粒 化学沉淀物、 混凝处理所形成的絮体和生物处理的污泥, 也可用于沉淀污泥的浓缩 沉淀操作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又比较好,是水 处理的重要过程。 初沉池(primary clarifier) 二沉池(secondary clarifier)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
3.6 曝气沉砂池 aerated grit chamber
3.6.1 构造及工作原理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Sci. & En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