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理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五

2019年大理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五
2019年大理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五

2019年大理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五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

A.接受进修培训

B.日常教学反思

C.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D.同伴交流与合作

2、课程理论的创始人是(),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编制学科课程时,要依据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

A.泰勒

B.布鲁纳

C.涂尔干

D.巴班斯基

3、某小学王老师在讲授《葡萄沟》一课时,通过播放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纪录片,让学生真切感受葡萄沟出产的水果种类多、葡萄品种全的自然风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王老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下列教学策略中。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

A.形式性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结构化策略

D.综合性策略

5、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

A.全面性

B.主动性

C.民主性

D.民族性

6、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

B.集体教育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价值澄清理论

7、新学年开始,如果学校选派你担任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面对四十张崭新的渴望知识的面孔,你认为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核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谈话法

8、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案例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9、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空间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10、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个组块。

A.6±2

B.7±2

C.8±2

D.9±2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体验?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2、小明的写作、唱歌测验得到的成绩不高,但是跳舞的成绩却非常出色。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小明具备较高的()。

A.语言智力

B.空间智力

C.身体一运动智力

D.自然观察者智力

13、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8年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的出版

B.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C.1899年詹姆斯《给教师的谈话》的出版

D.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

14、根据学习的定义,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①膝跳反射②谈梅生津

③蜘蛛织网④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6、学生借助于老师提供的结构图来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按照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理论,这种学习属于()。

A.机械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机械的发现学习

D.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17、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18、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策略的实例? ()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19、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说明()。

A.掌握知识是次要的,训练官能才是最重要的

B.两种情景相同的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

C.概括化原理掌握得越好,迁移的效果越好

D.迁移取决于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20、“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因素,以下对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

B.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都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C.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D.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二、多选题

1、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发现,场依存型者更感兴趣的是()。

A.社会学科

B.数学

C.化学

D.人文学科

2、加涅对人类学习进行了分类,用以代表个体所获得的所有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包括()。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3、关于接受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把别人发现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B.接受学习区别于发现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自己的发现与创造

C.接受学习是低级的,无法保证学习的有意义性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参与

D.高级的接受学习。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等。

5、根据教育心理学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不断地练习,成绩就会成直线式稳定上升

B.考试中越想考好就能考好,这是因为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

C.在睡觉前背诵英语单词效果更好,是由于没有受到影响

D.学骑自行车,只要单纯地反复操作和机械重复即可,没有技巧可言

6、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A.使用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

D.生成性学习

7、下列选项中属于迁移作用的例子有()。

A.学会滑轮滑有助于学滑冰

B.牛顿看到苹果掉在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刚骑只轮车时不如不会骑自行车的人顺利

D.学了普通心理学后再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会比较容易

8、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有()。

A.吹笛子

B.打网球

C.体操

D.阅读

9、当其他同学向卓卓借文具时,卓卓从不拒绝。她认为,能够帮助别人、满足他人愿望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坏孩子。卓卓的道德发展处于()。

A.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

B.习俗道德水平

C.寻求认可阶段

D.前习俗道德水平

10、在下列心理问题中,可以使用自我肯定训练辅导的有()。

A.人际交往中的被动行为

B.矛盾而前的犹豫不决

C.课堂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

D.与异性交往时的紧张情绪

三、判断题

1、记忆品质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个体记忆能力好坏的综合性指标,良好的记忆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记忆的准确性二个方面。()

2、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反映了儿童归属感和爱的需要。()

3、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是桑代克的联结说。()

4、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相对持久的变化。()

5、孩子每次按时上课均予以表扬的效果优于偶尔对孩子进行表扬的效果。()

6、学生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它不仅是再现、继承知识,更是向未知领域进军、不断探索的过程。()

7、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8、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9、并列结合学习需要比照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0、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是由于练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

四、案例分析

1、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 问题:

(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2)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2、针对如何对待自己做过的数学题,王老师引发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同学们决定每个人都建立一个数学题记录本,做题不顺畅、掌握不牢固的题用黑笔写到笔记本上,完全不会或者做错的题用红笔记到笔记本上。

分析教师这样引导学生的目的,阐述用黑红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数学题符合什么规律。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接受进修培训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形式促进发展,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2、【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泰勒被认为是课程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

3、【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王老师播放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纪录片是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表现。

4、【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内容型策略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问题化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5、【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民族性。

6、【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混乱,对儿童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儿童无法得到清晰的价值观。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注重灌输和规劝,并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价值澄清理论试图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来帮助儿童减少价值的混乱,提高分析和处理各种道德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能力。

7、【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观察法是教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常用的方法。

8、【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得事实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9、【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题干中提及的这句诗的意思是欢乐高兴时觉得夜晚太短,而寂寞孤独时则觉得夜很长。它描写的是不同状态下对同一时间的感觉不同,即产生了时间错觉。

10、【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短时记忆的储存容一量有限,大约是7±2个组块。

11、【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2、【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身体运动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13、【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14、【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学习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题干中,①属于反射现象。③属于本能行为。只有②和④属于学习现象。

15、【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反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教师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16、【育萃专家解析】B。解析:首先,学生借助的是老师提供的结构图,属于接受学习;其次,学生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就是有意义学习过程。

17、【育萃专家解析】A。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如儿童从事游戏、体育爱好者从事体育、数学爱好者学习数学等。相反,外部学习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此时,学习者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为了获得表扬、奖励、避免处罚、使家长高兴、取悦老师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者是否会去持续掌握所学的知识。

18、【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9、【育萃专家解析】C。解析:贾德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事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继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做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这一实验说明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

20、【育萃专家解析】D。解析: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解决故ABC三项正确。心理定势对后继的问题解决有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D项错误。

二、多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A.D。解析:认知风格为场依存型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2、【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五类结果,表现为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

3、【育萃专家解析】A.B.D。解析:所谓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接受学习区别于发现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他自己的发现与创造。低级的接受学习主要表现为‘呆读死记”“一知半解”“半通不通”。高级的接受学习则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通”或“融会贯通”等。总之,不能认为接受学习是低级的。

4、【育萃专家解析】A.C。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是由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属于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它指向一定的社会地位,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所以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内部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

5、【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A项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练习的频率,还取决于学生自身、教师以及其他社会因素。B项动机和效果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一致,在任务难度较大时,低水平动机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C项错误在于不是没有受到影响,而是由于近因效应。近因

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D项错误,学会骑自行车需要操作技能的掌握。

6、【育萃专家解析】A.B.C.D。解析: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等。

7、【育萃专家解析】A.C.D。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ACD三项属于迁移,B项属于原型启发。

8、【育萃专家解析】A.B.C。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如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运动、体操、田径。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借助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心智技能。

9、【育萃专家解析】B.C。解析:习俗道德水平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二级水平。这一水平的特点是,儿童着眼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衡量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此水平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体是社会秩序与权威的支持阶段)。

10、【育萃专家解析】A.B.D。解析:自我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别人的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因此,ABD项这几种心理问题可以使用自我肯定训练辅导。

三、判断题

1、【育萃专家解析】×。解析:记忆品质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个体记忆能力好坏的综合性指标。良好的记忆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四个方面。

2、【育萃专家解析】√。解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反映了儿童归属感和爱的需要。

3、【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4、【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学习是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改变。

5、【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强化程序会影响强化效果,立即强化效果优于延缓强化,间隔强化效果优于连续强化。

6、【育萃专家解析】×。解析:接受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是通过言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不是创造、发明知识,而是再现、继承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教学过程把人类总结的经验接收下来,而不是向未知领域的进军。

7、【育萃专家解析】×。解析: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青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求,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8、【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单纯重复阅读容易产生遗忘,而反复阅读加上背诵更有利于记忆。

9、【育萃专家解析】√。解析: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因此,进行这样的学习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10、【育萃专家解析】×。解析:高原现象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身体或心理上的疲惫而出现的进步速度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四、案例分析

1、【育萃专家解析】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案例中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学生自觉认识问题,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②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当陶行知看到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时,他制止了学生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陶行知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可以看出,陶行知又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

③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斥责了学生,后来又给了学生四块糖,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2、【育萃专家解析】

(1)教师这样引导学生的目的是加深学生的记忆,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2)用黑红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数学题符合的规律如下:

①符合感觉对比规律。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黑色和红色同时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形成感觉对比。

②符合知觉选择性的规律。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特性。

③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集中注意。

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9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杭州市)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多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A.解析:考查教学的本质.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 动.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哈尔滨市)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答案】:A.解析: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3.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关系.(长沙市)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 D.无关 【答案】:C.解析: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动机水平的干扰.如果高度愤怒和过分高兴时,解答难度问题的效果不佳.对于简单的操作,高度动机效果佳.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动机的水平. 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黄石市)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答案】:A.解析:考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须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5.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海口市)A.确立评价目标B.确定评价情境C.控制评价过程D.利用评价结果 【答案】:C.解析:略. 6.“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湘潭市)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答案】:B.解析: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 7.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株洲市)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C.解析:课程设计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九江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有: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9.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杭洲市)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

2018-2019年山东省语文教师招聘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粘贴(zhān)玷污(zhān) 龌龊(wò)运筹帷幄(wò) B.蹉跎(cuō)磋商(cuō)遭殃(yāng)怏怏不乐(yāng) C.飞镖(biāo) 剽悍(biāo) 绯红(fēi)妄自菲薄(fēi) D.蜿蜒(yán)筵席(yán) 市侩(kuài)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葱茏绊脚石怨天尤人一如既往 B.迄今名信片提纲挈领老成持重 C.幅射照相机有恃无恐竭泽而渔 D.气概座右铭满腹经纶世外桃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根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_______,作出诊断。 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___________。 ③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_____________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 月。 A.病症干涉虽然 B.病症干预即使 C.病征干预虽然 D.病征干涉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C.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 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 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 不多了。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 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剀、切割牛 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6.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 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 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 成设汁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 的图像

教师招聘考试数学试卷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数学试卷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 1.如果代数式 1 -x 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0 B 、x≠0 C 、x >0 D 、x≥0且x≠1 2.某商品经过两次降价,由每件100元降至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 A .8.5% B .9% C .9.5% D .10% 3.如图,△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被一平行于BC 的 矩形所截,AB 被截成三等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4cm 2 B .23cm 2 C .33cm 2 D .43cm 2 4.如图,矩形ABCG (AB <BC )与矩形CDEF 全等,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PE ∠ 的顶点P 在线段BD 上移动,使APE ∠为直角的点P 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 5.如图,有一施工工地上有三根直径为1m 的水泥管道两两相切地叠放在一起,则其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为 ( ) A .1+ 3 2 B .1+ 2 2 C . 1+ 3 2 D .2 6.二次函数y =ax 2+bx +c 图象如图所示,则点A(ac ,bc)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第4题 第6题 B 第3题

7. 下面给出四个点中,位于 10 10 x y x y +-<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是()A.(0,1)B.(3,2)C.(20) -,D.(0,-3) 8.已知Z= cos 4 π +i sin 4 π , i为虚数单位,那么平面内到点C(1,2)的距离等于Z的点的轨迹是() A.圆B.以点C为圆心,半径等于1的圆C.满足方程2x+2y=1的曲线D.满足2)1 (- x+2)2 (- y= 2 1 的曲线 9.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3 1 3 cm B. 3 2 3 cm C. 3 4 3 cm D. 3 8 3 cm 10.如图,在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AOBC内,曲线y=2x和曲线y =x围成一个 叶形图(阴影部分),向正方形AOBC内随机投一点(该点落在正方形AOBC 内任何一点是等可能的),则所投的点落在叶形图内部的概率是() A. 2 1 B. 3 1 C. 4 1 D. 6 1 11.如上右图,⊙O的弦AB是⊙P的切线,且AB∥OP,如果AB=12,那么图形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π 36B.π 12C.π6D.无法确定 第11题 第9题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六

2019年云南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六 一、单选题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2、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属于()的范畴。 A.智育 B.美育 C.体育 D.德育 3、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课程实施是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教育日标的基本途径,其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因素。由于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而对课程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教师 B.校长 C.家长 D.学生 5、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科的发展 D.教师的教学水平 6、某中学在学期末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仅提前公布了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以及相关评价人员和制度,设置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种人员参与的评价体系,还建立了相应的学生申诉制度。其最终目的是确保评价工作的()。 A.可行性 B.公平性 C.多样性 D.参与性 7、某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段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二这种评价类型是()。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评价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9、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是强调()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10、班级依赖班主任组织指挥,一旦班主任要求不严格,班级就变得松弛、涣散。此时班集体发展处于()。 A.组建阶段 B.初步形成阶段 C.发展阶段 D.成熟阶段 11、中国心理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对早期中国心理学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A.蔡元培 B.颜永京 C.王国维 D.陈大齐 12、“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题,每题分,共8分。) 你认为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 教育的特殊矛盾表现为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矛盾。( ) 2.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策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 3.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评价认识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道德感。( ) 4. 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 5. 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这属于注意的维持功能。( ) 6. 要培养学习者观察的精准性,最关键的是教育者要引导学习者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兴趣。( ) 7. 在新课程改革中,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8. 在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是在内化阶段完成的。( ) 9. 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初中开始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高中阶段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 10.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 二、不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且每选对一个正确答案得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 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的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12. 古代有个叫方仲永的,少年时聪明伶俐,5岁时就能作诗。他成名后,其父经常带他游

高中教师招聘考试数学试卷

高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格内) 1.已知集合}101{,,A -=,集合},,|),{(A y x A y A x y x B ∈-∈∈=,则集合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5 C 7 D 9 2.若函数?? ?>≤+=1 ,ln 1 ,12)(x x x x x f ,则=))((e f f A 3 B 12+e C e D 1 3.函数22)(3-+=x x f x 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4.若0,0,2a b a b >>+=,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a b 恒成立的是( ) (填写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1ab ≤; ; ③ 222a b +≥; ④3 3 3a b +≥; ⑤ 11 2a b +≥ A 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5.若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1,圆心为O ,BC 为圆O 的直径,且AB=AO ,则? 等于 ( ) A. 2 3 B.3 C.3 D.32 6. 设曲线()a ax x f -=3 2在点(1,)a 处的切线与直线210x y -+=平行,则实数a 的值为 A 31 B 12 1 C 2 D 3 7.复数i i )1(-的共轭复数是( ) A i --1 B i +-1 C i -1 D i +1 8.已知双曲线的顶点与焦点分别是椭圆 )0(12 22 2>>=+ b a b y a x 的焦点与顶点,若双曲线 的两条渐近线与椭圆的交点构成的四边形恰为正方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3 1 B . 2 1 C . 3 3 D . 2 2

2019年教师编制招聘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2019年教师编制招聘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学部分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3、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 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 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 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 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 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 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 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库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并制约着教育结构变化的社会因素是()。 A、法律制度 B、政治经济制度 C、精神文明 D、社会生产力 【答案】D 【解析】社会生产力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规模速度、内部结构、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各方面。故选D。 2、我国学校以校长为首或以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 A、执行组织机构 B、决策组织机构 C、咨询组织机构 D、监督反馈组织机构 【答案】B 【解析】我国学校以校长为首或以党委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是学校的决策组织机构。故选B。 3、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A 【解析】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我国古代的“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古希腊的“七艺”则要求学生掌握逻辑、语法、修辞、数学、

几何、天文、音乐七种基本技能。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故选A。 4、父母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不适宜的解决主体是()。 A、未成年人 B、村民委员会 C、居民委员会 D、父母所在单位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故选A。 5、家长要求孩子快点做作业,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电视了,看电视对孩子来讲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A 【解析】对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奖赏,使之发生的频率增加的方法被称为正强化。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受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受喜爱的活动。故选A。 6、有人把()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A、访谈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答案】D 【解析】观察法是客观、全面地了解教育现象,深入了解教育对象,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它是制定正确措施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故选D。 7、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教育基本要素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领导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适用全国带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适用全国带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测试卷(适用全国)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和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教育对象千差万别,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说明教师是() A.组织者 B.研究者 C.管理者 D.示范者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6.经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经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个别学生。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集体管理 D.平行管理 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经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8.新课程将教师的角色定义为() A.学习者 B.定论者 C.主导者 D.定向者 9.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A.榜样学习 B.职业实践 C.社会实践 D.理论学习 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育活动中()尤为重要。 A.传授给学生间接经验 B.发展学生能力 C.及时巩固 D.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12.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这是() A.心理定势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3.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客观现实 C.个性 D.需要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5.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1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17.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合乎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历年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________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________、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________与圆满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A.领会登峰造极丰满B.领略登堂入室丰富 C.领略登堂入室丰满D.领会登峰造极丰富 2.下列不是描写菊花的一项是() A.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C.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D.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3.下列对联中,与相关场所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蘋蘩藻洁,俎豆祝千秋 ②竹韵松涛清自远风台月榭悄无言 ③殿宇辉煌人杰地灵千古迹神功浩荡民安物阜万家春 ④近贤门之居容光必照遵海滨之处明德惟馨 A.①祠堂②庙宇③宅院④园林B.①宅院②庙宇③园林④祠堂C.①祠堂②园林③庙宇④宅院D.①宅院②园林③庙宇④祠堂4.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表:江表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B.社稷: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说土谷之神。 C.致仕:“致”的意思是“获得”,“仕”是指获得“官职”的意思。D.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付彼司之司:掌管B.欲为婉剖剖:解决 C.倩芸作保倩:央求D.觅骑遄归遄:疾速 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A.竟不自白/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妾固不合妄言/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谏太宗十思疏》) C.而芸以母亡弟出/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指南录后序》) D.幸友人鲁半舫闻而怜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7.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也。 (2)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且称姑曰令堂,翁曰老人,悖谬之甚!我已专人持札,回苏斥逐。8.简要概括“芸”是怎样的女子,请概括其形象特点。(不超过20个字) 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019年版纳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六

2019年版纳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六 一、单选题 1、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当个体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时,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可见该个体的道德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 B.前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 C.后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 D.后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 2、小李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白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有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李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李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已,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她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针对小李出现的心理问题,最好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代币法 C.消退法 D.榜样法 3、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过程性 B.开放性 C.综合性 D.问题性 4、“这学期乐乐没有参加刘老师亲戚办的校外补习班,刘老师便经常找乐乐的茬,上周还把他调到教室最后一排坐,乐乐感觉刘老师不如以前那样喜欢自己了。”这个材料表明刘老师没有做到()。 A.公平待生 B.言行一致 C.严慈相济 D.以身立教 5、对未成年学生应尽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是()。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保护法 D.义务教育法 6、“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A.先发展教育,再发展科技,后发展经济 B.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我国的中心工作来抓 C.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要认识到发展教育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7、教育既有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也有扼杀创新能力的力量。此观点反映教育具有()。 A.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B.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D.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8、《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其中孔子“仁”的中心是()。 A.爱人 B.人心 C.诚信 D.谦让

2019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45825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 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

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山东省2019年教师招考真题

山东省2019年教师招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杜威倡导的是( )。 A. 实用主义教育学 B. 实验教育学 C. 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2.平常所说的“大器晚成”表现了智力( )的个别差异。 A. 能力结构 B. 发展水平 C. 言语思维 D.表现早晚 3.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 A. 阶段发展理论 B. 最近发展区理论 C.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4.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是()。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精神文化 C.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D.校园文化 5.对我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苏联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 ) 。 A. 马卡连柯与《教育诗》 B.加里宁与《论共产主义教育》 C.赞科夫与《教育与发展》 D.凯洛夫与《教育学》 6. 下列选项中,( )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A.“以教师为本”的课程理念 B.“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C.“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D.个性化的价值追求 7. 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 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二、简答题 1. 【参考答案】: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2. 【参考答案】: 答:“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具体有三方面内涵:(1)以学生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切为了”这四个字突出的是“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即学生既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每一位学生”突出的是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教育教学中被轻视被忽视乃至被漠视的边缘人;“发展”指的是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试卷(答案)

2009年浙江省某市教师招聘测试中学数学试卷(答案) (满分为100分)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已知f(x)=2007,x>1 0,x=1 2007,x<1,则关于limx→1f(x)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存在,且等于0 B. 存在,且等于-2007 C. 存在,且等于2007 D. 不存在 2.在欧氏平面几何中,一个平面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是()。 A. 正六边形 B. 正五边形 C. 正方形 D. 正三角形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x6÷x3=x2 B. (x-1)2=x2-1 C. x4+x4=x8 D. (x-1)2=x2-2x+1 4.已知limΔx→0f(x0+2Δx)-f(x0)3Δx=1,则导数f′(x0)等于()。 A. -1 B. 3 C. 23 D. 32 5.极限limx→∞sin xx等于()。 A. 0B. 1 C. 2 D. ∞ 6.在13,24,π6这三个实数中,分数共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计算不定积分∫xdx=()。

A. x22 B. x2 C. x22+C(C为常数) D. x2+C(C为常数) 8.在下面给出的三个不等式:(1)2007≥2007;(2)5≤6;(3)4-3≥6-5中,正确的不等式共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假设一次“迎全运”知识竞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了得10分,答错了或不答扣5分,如果某位选手至少要答对x道题,其得分才会不少于95分,那么x等于()。 A. 14 B. 13 C. 12 D. 11 10. 如图(图形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6,D是AC上一点,若∠DBA 的正切值等于15,则AD的长为()。 A. 2 B. 2 C. 1 D. 2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 4的算术平方根等于。 12. 计算不定积分∫11+x2dx=。 13. 计算limn→∞n2+1n+1-n+3=。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曲线y=x3-3x2+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三、计算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解方程x2-3x+5+6x2-3x=0 四、使用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五一”假期期间,某学校计划组织385名师生租车旅游,现知道租车公司有42座和60座两种客车,42座客车的租金每辆为320元,60座客车的租金每辆为460元。 (1)若学校只租用42座客车或者只租用60座客车,那么学校各需多少租金? (2)若学校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共8辆(可以坐不满),而且要比单独只租用一种车辆节省租金。请你帮助该学校选择一种最节省的租车方案。

2019年德宏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十.doc

2019年德宏教师招聘考试冲刺卷十 一、单选题 1、在相同情景或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事倍功半,而换成其他人来教育时却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的作用。 A.思维定势 B.学习迁移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2、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目标和()。 A.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方法 B.教学任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 C.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 D.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 3、下列关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好的教学设备条件能促进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 B.差的校风会降低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 C.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没有多大的预测力 D.教师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4、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学生低年级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D.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三类 5、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具备相应专业知识 C.崇高的职业道德 D.文化学科知识 6、小学生张某因多次偷窃,被所在学校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对于这一申请,具有审批权的机构是()。 A.公安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检查机关 D.司法机关 7、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8、我国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学记》提倡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要激励学生,不要压制学生,意思就是()。 A.博学于文 B.开而弗达 C.强而弗抑 D.道而弗牵 10、“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1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A.身心发展 B.身体发展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1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 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8、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加强德育工作 B、确立教育目的 C、设计课程体系 D、选择教学方法 9、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 A、迁移 B、熟练 C、同化 D、泛化

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概括了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乌申斯基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12、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1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 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 C、反射活动 D、技能活动 14、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动机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15、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16、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 A、确定目的 B、执行计划 C、制定计划 D、动机斗争 17、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 A、存储性障碍 B、提取性障碍 C、生理性障碍 D、心理性障碍 18、“满意与不满意”是情绪、情感的哪种两极性表现?( ) A、肯定与否定 B、增力与减力 C、激动与平静 D、紧张与轻松

山东省_2019年_教师招聘_历年真题和模拟考卷__数学(中小学)

山东省2019年教师招聘历年真题和模拟考卷数学(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 又称教师入编考试,是由地区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与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主要是说明你具有从事教师行业的能力了,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内容为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通过普通话2乙,经过当地教育局或则学校认证后(认证方式为说课),取得高级教师资格证或初级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或入编考试:是你具有从事教育行业的能力后(既获得教师资格证。其中师范生正常毕业后就直接拥有,非师范生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的竞争上岗考试。考试内容按地区的要求存在不同 1)教师招聘考试主要是以当地教育局组织的公考的聘用机制,教育局通过发布招聘简章(一般是地区教育网或人事人才网)包括笔试-面试-考核-录用-签约等一般程序。 2)考试内容: 按地区有差异: 一种内容为: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法规新课改等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另一种内容为: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这个公共基础知识也有不同,有的地区就是指上面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地区是指文史法律数学政治实事等综合知识或则行测能力测试。 3)关于全省统一进行招聘考试的信息,现在没有正式的文件下发。需要具体关注各地区的教育网或则省教育厅的网站 经过多年努力,中人教育集团业已形成的产业群正快速地向纵深发展,以中人时代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燕园新世纪教育文化中心,湖南岩泰文化等十余家下属公司为核心的骨干企业正与集团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几十个分校紧密协作,努力为考生打造“国内一流品质”的教材和培训产品。 中人教育作为国内唯一研究型辅导机构,拥有顶级的师资阵容和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教材体系,是辅导实力最强、最受欢迎的教师类和公考类等国家公职人员考试辅导机构。中人教育辅导培训下设多个专业性的研究中心,中人教育教师考试研究中心和中人教育公务员录用考试研究中心是行业内最专业,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最早研发省版公务员教材而带动整个公考图书进入一个新的广阔市场; 成功研发国内第一本公考专业杂志——《公务员考试特刊》;

最新小学数学教师入编考试试题

2015年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第二部分(教学运用能力)总分题号一二三小计一二小计 得分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 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 2. “问题解决”的教学要增强学生与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乘法口诀有和两种,小学教材一般用后者,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4. 小学阶段“简易方程”的教学,以往《大纲》强调利用 解方程,现在《课标》提出利用解方程。 5. 在“上、下、前、后、左、右”中,和是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 6. 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图主要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如果要表示连续量的变化,一般用统计图。 7. 在抛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的实验中,统计出正面向上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50.36%,这里的50.36%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在大量的重复实验中发现它在0.5左右摆动,这个0.5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 8. 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古代叫做。 9. 《墨经》中提到“一中,同长也”,小学教材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图形有 (写两种)。

10.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cm、4cm、5cm。一刀把这个长方体切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切面是一个长方形。切面最大是c㎡。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分,每题2分) 1. 小数乘法教学中最关键的是()。 A 相同数位对齐 B 小数乘法的意义 C 计算每个分步积 D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 教学“圆的面积”时,渗透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是()。 A 分类 B 集合 C 极限 D 函数 3. “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大把豆子,计算豆子落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的概率。”这个实验属于()。 A 古典概型 B 统计概型 C 几何概型 D 无法确定 4. 教学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时,渗透的是()。 A 交集思想 B 并集思想 C 差集思想 D 补集思想 5.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了象棋比赛,并决出了一、二、三、四名。已知:(1)甲比乙的名次靠前;(2)丙、丁都爱踢足球;(3)第一、三名在这次比赛时才认识;(4)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爱踢足球;(5)乙、丁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甲的名次是()。 A 第一名 B 第二名 C 第三名 D 第四名 三、解答题(30分,每题5分) 1. 在一条长800m的环形公路的两边安路灯,每隔25m安一盏。一共要安多少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