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转播系统及转播方式分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动化播出系统

2020/9/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NR
4
播出系统结构
1、系统结构:系统采用双播 出服务器直连存储的DAS方式 的冗余结构。
自动化播出系统
2、操作系统:播出服务器为 Windows2000 advanced server;录制站等其他工作站 为Windows2000 professional。
服务器1
录播站
录播站6
5
中央台自动化播出存储系统
播出系统按频率单独配置服务器及存储 安全性:一套服务器存储发生故障不会 影响到多套节目,将故障影响最小化。 灵活性:各频率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配置 软硬件设备及进行升级和维护。 可靠性:服务器配置cluster,存储 RAID5冗余级别
2020/9/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NR
a 可伸缩性:可以根据备份业务需要扩展SAN,可将新的存储资源 添加给SAN,而不会对现有资源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导致停机。 可伸缩性高的话,可以在结构中添加更多的存储器或者可以将更 多的主机连接到存储子系统中;
b 高效性能:满足多套数、大容量的高速备份; c 有效性:备份灾难恢复; d 集中式管理:把存储器集中到一起,然后再分配给有相应需求的
服务器,不再分别存储器,也不会浪费过剩的存储器。
2020/9/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CNR
9
中央台自动化备份存储系统
系统图
存储设备 存储网
备份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备份服务器 音音频频播播出出网网
录制系统
广告系统
播出系统
编排管理 系统
电话系统
播出记录 系统
2020/9/8
6
中央台自动化播出存储系统
广播电台转播系统和转播方式分析

广播电台转播系统及转播方式分析一. 转播系统分析为了提高广播的时效性、兴趣性,丰富广播的形式和内容,转播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转播系统同样是广播音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转播系统大体可以分为前方与后方两大部分,前方根据需要可以采取多种转播途径,后方的设计和功能用来支持前方的各种转播运用。
后方又可以分为主控转播系统与直播间转播部分。
主控转播系统较为复杂,一方面转播部分要融合到整个主控系统中去,另一方面,转播部分有它的的独立性。
主控转播系统与整个主控系统的融合点主要在于交换矩阵和AXIA网络系统。
所有频率的直播间都会有两路信号接入主控的交换矩阵,一路信号是调音台的总线输出信号,此路信号经由交换矩阵进入八选一设备,作为一路送往节目传输中心的备份信号。
另一路信号是调音台的N-1信号,这路信号主要用于转播,N-1信号如不作N-1处理,则与一般总线信号无异。
而主控到直播间的专用转播通路是从交换矩阵传输过来的,是交换矩阵的输出信号。
这样,在交换矩阵里,可以把任何一个频率信号接入到任何一个频率机房内,实现了各频率信号之间的任意路由。
比如,有4个频率机房,通过交换矩阵,可以把其中一个频率机房的信号送到其它所有的机房内,这样就实现了4套频率并机播出。
主控转播系统通过交换矩阵,既包含了所有频率机房的接入点,也包含了所有频率机房的接出点。
AXIA网络是基于IP的传输,所有机房均有AXIA节点,AXIA节点的作用是从机房获取信号并放置AXIA网络中,同时可以获取AXIA 网络中的任意信号给直播机房。
通过AXIA也能实现与交换矩阵相似的功能,即实现直播机房之间以及直播机房与主控之间的任意路由。
图1 中央台主控转播系统简图主控转播系统的独立性体现在有两台专门的转播调音台以及两个小的播音间,转播调音台和对应的播音间甚至可以作为频率直播间的备份使用,当然,频率直播间有它的专门备用机房。
两个转播调音台可以同时进行至少两场大型转播。
每个调音台都配备了相应的转播设备,各自均可独立完成转播任务。
广播电台自动录播系统方案的实施

广播电台自动录播系统方案的实施欧阳炜昊(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网络传媒系湖南长沙410100)I■裂器盥V A L L E J L电子科学【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自动播出系统已成为现代化电台不可缺少的播出方式。
通过考查研究湖南某省级电台目前的音频隶制及广播系统需求,从原有系统利用、控制成本、系统商效稳定的角度出发.设计-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录播系统方案,实现稳定可靠的节目自动录制保存和网上直播点播,已实施成功。
并正常稳定运行.[关键词】广播电台自动录播流媒体中图分类号:T P271:T N931.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20019—02一、引育由于』“播电台自动化播出系统具有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优化I:作流程等诸多优点,各级广播电台f|l模拟向数字全面过渡已成为趋势。
在中国,自动化播出系统最早由英夫美迫数字技术公司于1997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1]。
自动播出系统是数字音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本意义I:的把广播节H的采集、录制和播f I j有了新的需求,如自动录制节日的共享、网上点播等。
本文通过研究湖南菜省级电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系统的成本[2]和安全稳定,设计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录制系统方案。
=、需求分析和设计思路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卜,为强化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提高自动化程度,考虑了方案实施前的设计思路。
(一)需求分析系统有以下的基本需求:1.自动录制保存:拥有强大的音频节目库是广播电台一。
大优势,系统要实现多路音频节日自动录制保存。
以弥补人工操作易出错的不足。
系统还应该能够根据设置白动清除旧的音频资料,以保证足够的空删最新录制文件的存档。
2.网上点播直播:传统调频广播覆盖范嗣有限,而卫星广播的接收对于普通用户也较难接受,网上广播能突破时问和守问的限制。
除了能够实现电台节目的网l二实时直播,还要将自动采集录制的节目放到网I:供用户点播。
广播电台总控系统网络音频传输的探索与实践

广播电台总控系统网络音频传输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苏灿杰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7期摘要本文在简要阐述网络音频路由系统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总控系统中的硬件设备的设置以及软件部分的设计和实际的运行过程,旨在促进广播电台播控系统更好地实现网络化改造的目标。
关键词电台;总控系统;网络音频传输;以太网技术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8-0010-02网络音频传输系统由于其抗干扰性强、以通用协议实现控制、布线的成本低、信号质量高信号传输的延长时间短,由于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独立的,这样使得信号的监控变得更加容易,正是由于这些优点,使得网络音频传输系统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输系统。
1网络音频路由系统的优点1.1实现音频信号的自由分配和交换就目前来看,很多电台都对自身的广播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并在改造的过程中,对性价比、扩展性以及安全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总控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成功应用了网络音频实时传输的技术,并通过对音频信号的监听、监视和传输构建出完善的立体声节的报警、监听、监视、传输等各个程序。
而通过数字传输协议的利用可以让符合广播要求的高音频信号在一根普通的五类线中完成传输的过程。
1.2实现了总控系统中的路由控制功能电台广播的总控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由网络音频以及大型核心矩阵组成的双路由系统,这两路系统同时运行且互为备份,能有效实现网络音频与核心矩阵同步切换或异步切换,网络音频路由系统还可以实现对录音间信号、转播或直播信号、返送信号的任意分配选择,而且还能实时监测监听信号和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显示,并针对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发出警报等。
2网络音频路由系统中的设备2.1系统中的硬件设备音频处理分散器的操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总控的网络音频大部分是采用Ether Audio系列音频路由器,它是具有双网口的备份,一个网口出现问题时,可以自动的迅速切换到另一个网口进行传输,避免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信号传输比较的安全可靠。
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高清升级改造分析

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高清升级改造分析摘要: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广播电台的播出效果得到逐步提升。
传统的媒体电信号的传输,也正在转变为更高质量的数字信号传输,使得广播电视更加清晰,使得观众的感官体验得到提升。
我国广播电视播出系统高清升级改造项目的快速深入,给人们带来了优质的节目体验。
但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成为了改造的重中之重。
本文从系统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相关建设等方面,对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高清升级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播出系统;高清;升级改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近几年结合新媒体技术,对数字信号传输进行融合,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对广播电视的节目效果进行改善,对播出系统高清升级改造进行推进,使观众的感官体验得到提升,来促进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
高清直播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视听生活的需求,因此,播出系统高清升级改造,成为了广播电视台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播出系统高清升级改造主要内容(一)完善对广播电视台的系统设备机房设计建设系统设备机房的建设,对广播电视台的正常运行、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首先对广播电视台的设备、运行的状况和升级改造的状况,进行一个充分的了解。
包括设备电源线、主线光缆、光纤、网线等多个线路,要整理出详细的设计分析方案,以保障广播电视台完成相关设备的安装后,不会产生阻碍设备正常运行以及使用的现象[1]。
对于不同的设备的使用频率、设备出现了故障、维修需要的空间等,相关人员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在最大程度上精简机房设备和线路,能够保障机房的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
(二)播出系统设备机房的供配电系统安装和调试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很多设备都需要经过严格仔细的调试,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故障。
所以,工作人员要对系统设备机房的设备,进行仔细的调试,可以通过直播间、演播间、中心机房等进行调试,保障设备供电系统能够正常地工作。
江苏广电超高清跨界转播平台通话系统设计与使用案例

85Advanced TelevisionEngineering本文介绍了江苏台4K 转播车通话系统设计,对通话矩阵规模、通话面板选用、摄像机通话连接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实际转播中的工作案例以及利用第三方设备传输通话信号的方式。
通话矩阵规模 分区制作 级联方式 系统监控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广电超高清跨界转播平台项目于2015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已完成节目录制和直播逾两百多场,包括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蒙面唱将猜猜猜》《最强大脑》《一站到底》《跨年演唱会》、足协杯决赛等大型综艺节目及重大体育赛事,率先实现国内超高清(4K )大型综艺和体育的新模式。
其中通话系统是重要的一环,在以上制作中提供了安全清晰的通话条件,保障了节目的优质制作。
现对该转播平台的通话系统设计与使用案例作一下介绍。
通话矩阵的规模大小,取决于转播系统的规模和参与制作的节目需求。
江苏广电超高清跨界转播平台厢体长度达到13.6米(含拖车头达16.5米)、宽2.54米、侧拉展开后最大宽度达到5.78米,全车具有独立的工作区域6个,工作工位30多个(图1)。
考虑到各工位的通话需求,经过招标选型,通话系统采用Riedel Artist64 64路数字通话矩阵,其中有两张可主备倒换的核心控制卡、32个普通模拟4线端口、32个数字面板连接和接口转换端口(图2)。
并可以和江苏台1号高清转播车同品牌Artist32路通话矩阵光纤级联,以提供更大规模的通话需求。
二 通话面板的选用结合考虑目前江苏台的大型综艺节目制作和赛事转播要求,转播车内和制作现场工位都需要使用通话面板。
具体数量如表1。
转播车内共计使用15块RCP-1100系列OLED 通话面板(图3),采用数字同轴线缆与矩阵连接。
具备中文显示,每个通道的通话开关为按键方式,音量大小调整为旋钮方式,可以直观地帮助制作人员完成通话操作。
制作现场使用桌面型DCP-1116面板(图4),可以放置在不具备机架安装条件的场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B5超高清4K-IP转播车网络架构详解

随着广电技术的发展与变革,4K 全流程转播成为现实,4K 转播车亦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
在以往的高清转播车的设计中,大多数采用了SDI (串行数字接口)来完成制作过程中的视频流数据传输,但是此类方案中线缆与视频矩阵连接的硬件连接方式成本过于高昂。
在进入到4K 领域后,伴随着分辨率等技术指标的提升,视频信号传输的码流也更大,如果采用现有的4×3G 基带解决方案,必然需要大量线缆,挤占转关键词4K-IP 转播车交换机 NMI SDN中央广播电视总台B5超高清4K-IP转播车网络架构详解摘要● 作者 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 李铿播车空间,为后续的工作区域规划及技术维护带来难题;并且在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信号长线缆远距离传输稳定性等方面都造成诸多不便。
伴随着各大厂商IP 类产品的研发和IP 净切换、IP 同步等技术问题的解决,广播电视正值高清到超高清的技术转型阶段,技术创新和新技术试验都是必要的尝试,但是在B-5车筹备之初,现有的SMPTE2110的行业标准也并未发布,进入讨论的以TICO 和NMI 两种符合SMPTE2022-6协议标准且接近无损的4K 视频浅压缩协议为代表,出于系统安全性及周边设备等因素考量,最终以NMI 为主的B5转播车4K-IP 架构方案实现了视频制作全链路的IP 化。
一 系统架构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投入运行的第一辆B5超高清转播车上,所采用的IP 架构是基于IT 行业的商用货架产品(COTS)作为核心交换机来打造的平台。
在系统内主要分为视频信号链路和控制信号链路两大部分,采用Sony 的NMI 网络媒体接口进行系统内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IP 化的系统架构让转播车拥有了许多优势,比如优化系统结构减少了线缆的使用数量,IP 网络中的格式自由,扩展更加便利,在多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信号共享也更加具有可能性。
B5超高清转播车在网络架构上采用了两层网络结构,在拓扑结构上也类似脊叶(Spine-leaf)网络结构,这种架构相比三层架构缺少了汇聚层。
七台河广播电台音频制作播出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七台河广播电台音频制作播出网络系统设计方案摘要:介绍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节制作播出系统的设计原则、结构和特点及其使用过程中的改进。
关键词:音频网络系统音频工作站由于广播的信息容量大、接收设备简单、节目表现形式灵活多变,因此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台为了适应广播发展要求,切实提高节目和播出质量,经过公开招标,选用北京英夫美迪科技有限公司数字音频制作播出网络系统替代现有播出系统。
该系统中,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基本可以满足电台各项业务的需要,无论是节目制作水平还是播出质量,都有所提高。
1 音频制作播出的设计原则由于广播电台对节目的制作质量、播出安全性等要求较高,再加上涉及到复杂的结构与部门管理,因此采用一套完整、理想的播音系统,再加上管理模式的完善,可推动广播电台的快速发展,有关系统方案的制定,应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1 先进性要求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与当前国内先进水平相一致,并可适应今后若干年的发展变化。
由于网络结构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与前瞻性,因此除了选择主流计算机设备、网络操作系统之外,还应预留更多的操作端口,支持今后系统扩容与网络升级,再加上兼容性较强的网络管理软件支持,可完成整个网络的监测过程。
1.2 科学性在该系统中,除了应用当前较为先进的技术以外,还应合理设计网络结构、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提高系统应用效率,以满足数据的传输要求。
另外,由于考虑到网络发展速度,还应注意满足未来节目发展的需要。
1.3 安全性该系统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包括硬盘、服务器、UPS电源、网络设备等。
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应提高主要设备的可靠性,避免由于设备质量或系统问题造成停播。
1.4 实用性无论是系统的结构设计还是功能分配,都应与当前电台既定的工作模式相一致,要求界面设计简单明了、操作方式便捷,确保节目播出的流畅性、稳定性。
1.5 灵活性系统的配置与结构应具备灵活性,可较好地满足今后电台发展需要,可以支持进一步扩展,满足节目播出的多元化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台转播系统及转播方式分析一. 转播系统分析为了提高广播的时效性、兴趣性,丰富广播的形式和内容,转播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转播系统同样是广播音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转播系统大体可以分为前方与后方两大部分,前方根据需要可以采取多种转播途径,后方的设计和功能用来支持前方的各种转播运用。
后方又可以分为主控转播系统与直播间转播部分。
主控转播系统较为复杂,一方面转播部分要融合到整个主控系统中去,另一方面,转播部分有它的的独立性。
主控转播系统与整个主控系统的融合点主要在于交换矩阵和AXIA网络系统。
所有频率的直播间都会有两路信号接入主控的交换矩阵,一路信号是调音台的总线输出信号,此路信号经由交换矩阵进入八选一设备,作为一路送往节目传输中心的备份信号。
另一路信号是调音台的N-1信号,这路信号主要用于转播,N-1信号如不作N-1处理,则与一般总线信号无异。
而主控到直播间的专用转播通路是从交换矩阵传输过来的,是交换矩阵的输出信号。
这样,在交换矩阵里,可以把任何一个频率信号接入到任何一个频率机房内,实现了各频率信号之间的任意路由。
比如,有4个频率机房,通过交换矩阵,可以把其中一个频率机房的信号送到其它所有的机房内,这样就实现了4套频率并机播出。
主控转播系统通过交换矩阵,既包含了所有频率机房的接入点,也包含了所有频率机房的接出点。
AXIA网络是基于IP的传输,所有机房均有AXIA节点,AXIA节点的作用是从机房获取信号并放置AXIA网络中,同时可以获取AXIA 网络中的任意信号给直播机房。
通过AXIA也能实现与交换矩阵相似的功能,即实现直播机房之间以及直播机房与主控之间的任意路由。
图1 中央台主控转播系统简图主控转播系统的独立性体现在有两台专门的转播调音台以及两个小的播音间,转播调音台和对应的播音间甚至可以作为频率直播间的备份使用,当然,频率直播间有它的专门备用机房。
两个转播调音台可以同时进行至少两场大型转播。
每个调音台都配备了相应的转播设备,各自均可独立完成转播任务。
同时,两个转播调音台之间也有直通的线路,可以实现调音台信号之间的相互路由。
直播间转播部分较为简单,可从三个方面来设计:调音台、转播设备、跳线盘。
跳线盘相当于主控与直播间的一个中转站,主控的转播音频线路先到达直播间的跳线盘,再由跳线盘跳接到调音台,主控到直播间的其它线路及直播间到主控的音频线路均是如此设置。
跳线盘上面的接线是非常密集的,因此,跳线盘在设计或选型时,应尽量空间大一点,前后左右均应有适当的预留空间,这样便于布线也为今后的线路调整和增加提供了便利。
调音台根据需要可以扩展多路输入和输出,为了转播便利,可以设置两路数字预留输出和两路数字预留输入以及两路模拟预留输入和两路模拟预留输出,并把这些输入、输出的接口接到跳线盘,有外接信号接入或接出时,就可以直接在跳线盘端进行操作,而无需在调音台主机上进行操作。
尤其是跳线盘在导播间而非直播间时,这种设计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主控有两路转播信号进入直播间,一路经由跳线盘接入直播间调音台,一路经AXIA网络传输接入直播间调音台。
转播设备有接收远端信号或前方信号的设备如TELOS Zephyr Xstream,它是一款高级数字网络音频传输器或编解码器,可以使用ISDN线路传输高质量的新闻和音乐类节目。
电话编解码器如Comrex Matrix、Comrex DH30、S20等也都是转播常用的远距离传输设备,普通电话线路传输信号比较稳定,但音质不如ISDN传输好,适合语音传输。
转播设备还包括把信号从主控传到直播机房的设备如AXIA设备。
AIXA可以通过网络传输高可靠性的音频信号。
AXIA设备接收音频信号,然后把音频信号转化为未压缩的数字音频(24-bit/48KHz),并把这些数字音频包装成标准的音频数据流,每个音频数据流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这种具有唯一标识的数据流就可以在整个AXIA网络中传输和分配。
这样,在主控放置一台AXIA设备接收端,用于接收主控转播调音台的信号,在直播机房的AXIA音频节点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取该转播信号,并把此信号送给调音台。
图2 直播间转播走线简图前方主要是要有便携的转播设备以及相应的传输网络,以便把前方直播间的信号传回后方,如XPORT便可使用模拟电话线路或ISDN线路与后方直播间的Zephyr Xstream实现信号互通。
根据转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前方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把信号传回到后方。
一般情况下转播会使用ISDN传输,但有些地方没有ISDN网络,这样的话就可以选择普通电话传输。
电话通信比较灵活,成本也较低。
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使得地面通信网络完全中断的情况,卫星通信是不二选择,但卫星通信成本较高,一般用来传输实时性消息,有时也可以作为一些重要转播节目的备份信号。
二. 转播方式与应对方法1. 经主控到直播机房前方信号先接入主控机房,再由主控送到需要转播的直播机房。
主控有两台转播调音台,一台是德国的DHD 4200R调音台,一台是英国的Studer OnAir 3000调音台。
另外还有两个播音间,供主持人在转播时应急播出使用。
前方的信号进入转播调音台,调音台输出两路总线信号,一路经延时器输出进入交换矩阵,一路经延时器输出进入AXIA网络。
进入到交换矩阵的信号由交换矩阵路由到直播机房的转播主通路,做为转播主用信号;进入AXIA网络的信号,由直播机房内的AXIA设备从网络中取出并给机房的转播备通路,做为转播备用信号。
这样,直播机房的转播主和转播备信号都是从主控的转播调音台传输过来的,但两路信号走的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路径:一路信号使用传统的音频线路传输,另一路信号使用AXIA网络进行传输,实现了传输线路的互为备份。
在经主控到直播机房这种转播方式下,无论单套频率转播还是多套频率并机转播,每套频率的信号转播传输方式基本是一致的。
图3 经主控转播示意图2. 直接进入直播机房前方信号直接接入直播机房的转播设备,机房的转播设备再把前方的信号送给机房的调音台,机房的返送信号也经机房内的转播设备传输给远端。
此种方式又分两种形式:单套频率转播和多套频率并机转播。
(1)单套频率转播此种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只是单套频率转播前方的信号。
单套频率转播需要注意的是转播信号是否需要做N-1。
有些调音台本身具备N-1信号通道,有些则需要利用调音台的多路总线输出来进行设置。
N-1信号在一些调音台又被称为Clean Feed信号。
N-1信号是调音台的一种输出信号,是减去调音台的一路输入信号的输出信号。
图4 N-1信号示意图如图所示,调音台有三路输入信号:转播信号(ZB)、MIC信号和CD信号,同时,这三路信号对应调音台上的推子均已推起来,此时,如ZB通道做了N-1处理,则输出信号就是N-1信号,即减去输入信号ZB的输出信号,即SUM=CD+MIC,即使ZB对应通道推子推起。
如ZB通道未做N-1处理,则输出信号就是普通总线信号,包括调音台所有推子推起的输入信号,即此时的输出信号SUM=CD+MIC+ZB。
如果后方只是需要播出前方的信号,那么前、后方均不需要做N-1。
如果前方与后方需要进行对话,如前方与后方的主持人之间需要交流或后方的主持人需要与前方的嘉宾进行交流,这时前方与后方彼此送往对方的信号均需要做N-1。
(2)多套频率并机转播前方信号先到主直播机房,然后再把主直播机房播出信号送给其它并机机房,实现多套频率并机播出。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主直播机房的播出信号送给其它机房呢。
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有很多,但就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言,主控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完全可以使用主控来实现信号的路由。
直播机房到主控的播出信号有五种:主路信号、备路信号、去交换矩阵信号、N-1信号、AXIA信号。
主、备两路信号是直播间调音台的两路总线输出,分别经过机房的主、备延时器,再经主控系统送往节传中心,是实际在用主要的两路信号。
去交换矩阵信号也是机房调音台的总线输出信号,不过没有经过延时器,而是直接送到主控系统中的交换矩阵,再由交换矩阵送出作为机房播出信号的备用信号,处于待用状态。
N-1信号即调音台的N-1输出信号也是直接送到主控的交换矩阵,作为转播之用。
AXIA信号就与前面四种信号有很大不同,调音台的总线信号经AXIA网络送到主控,再由主控的AXIA设备从AXIA网络中取出信号送往主控音频系统里。
这样,在没有使用延时器延时的情况下,这五种信号都是一样的,在使用延时器进行延时的情况下,主、备路信号是一样的,均是有延时的信号,而去交换矩阵信号、N-1信号、给AXIA的信号均是无延时的信号。
所以,在实现多套频率并机转播时,须要分两种情况分析:需要延时和无需延时。
无需延时的情况比较简单,可以在交换矩阵上把主机房的N-1信号路由给其它并机频率机房的转播线路,再在并机直播机房使用转播通路播出即可。
有延时的情况稍微复杂,可以从转播主用直播机房在主控的主、备音频链路上取信号接入转播主用直播机房去主控的N-1信号,使得转播主用直播机房到交换矩阵的N-1信号不是直接来自于直播机房,而是来自于主、备音频链路,这时的N-1信号也是延时后的信号。
图5 使用N-1信号进行并机转播示意图如图5所示,机房A、B、C并机转播,前方信号直接送到A机房。
A机房送五路总线信号到主控,其中N-1信号送入交换矩阵,再由交换矩阵把A机房的N-1信号分放给B机房和C机房的转播信号。
如在A机房使用延时器建立延时,则在主控要进行跳线,即在A机房的主路信号链路上取信号作为A机房的N-1信号,图中是在N选一设备后的分放取一路主输出信号替换A机房的N-1信号。
直播机房一般有主、备两路转播信号,转播主信号来自于交换矩阵,转播备信号来自于AXIA网络。
当主转播机房使用延时时,可以通过跳线及交换矩阵路由的方式使得其它并机直播机房的转播主为延时后的信号。
这时,并机直播机房内的AXIA设备就不能从转播主用直播机房内取信号作为转播备使用,可以从转播主用直播机房在主控的备路音频链路中的N选一设备后的备出音分取信号,这样,AXIA取出的信号才是延时之后的信号,可以作为其它并机直播机房的转播备使用。
3. 传录有些转播是需要传录的,传录就是把整个转播信号录制下来,以备使用,是转播经常具备的一个环节。
传录的信号传输方式分为两种:经转播调音台方式和不经转播调音台方式。
经转播调音台的方式与机房转播的方式类似,两路传录信号一路经交换矩阵传输、一路经AXIA传输。
不经转播调音台方式目前主要适用于具有光传输转播的传录,前方的信号经过光传输连接到主控光端机,光端机分出信号经主控跳线盘跳接到传录机房。
这种方式不经主控的交换矩阵也不经过AXIA网络。
三. 转播安全转播安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设计:流程性、稳定性、冗余性和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