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24小时五脏六腑工作时间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24小时五脏六腑工作时间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24小时五脏六腑工作时间表令狐文艳整个宇宙时时刻刻都于阴阳消长中,人体这个小宇宙随着大宇宙的变化亦分分秒秒也都在阴阳消长中,因此人体五脏六腑亦将时时刻刻随着宇宙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以及经络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

子时(夜间11~1点)——睡觉保护阳气:子时是23点到1点的时候,是胆经值班。

此时为昼夜更替之时,阳气虚弱,因此最好用睡觉来养护脏腑。

丑时(凌晨1~3点)——肝经造血时间:丑时是1点到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

肝脏要解毒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不应熬夜。

寅时(凌晨3~5点)——号脉的最好时机:寅时是3点到5点的时候,是肺经值班。

此时,天刚刚亮,这时候中医号脉是最准的时候。

这个时候往往是肺病患者最爱咳嗽的时间。

卯时(早上5~7点)——空腹喝水,排出毒素:卯时是5到7点钟的时候,是大肠经值班。

卯时起床后要喝一杯水,以利排便。

辰时(早上7~9点)——早餐营养要均衡:辰时是7点到9点的时候,是胃值班了。

这个时候吃早饭最宜接纳食物。

巳时(上午9~11点)——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巳时是9到11点,是脾经值班。

脾经是主消化的,要吸收营养。

这个时候也大脑是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时候,也是学生效率最高的时候。

午时(上午11~13点)——睡好午觉养阳气:午时是11点到13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

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

体质阴虚的人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起到养阳护心的作用。

未时(下午1~3点)——保护血管多喝水:未时是13点到15点的时候,是小肠经值班。

小肠经吸收食物里的营养送到了血液,这个时候必须要喝一杯水,用来稀释血液。

申时(下午3~5点)——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申时是15点到17点的时候,是膀胱经值班。

膀胱经是一条通过脑部的经脉,在申时,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所以学习效率很高。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汇总之令狐文艳创作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汇总之令狐文艳创作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令狐文艳考纲解读 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计算纸带上各点的瞬时速度.3.会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4.会用图象法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2.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3.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规律方法总结1.数据处理(1)目的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2)处理的方法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1=x4-x13T2,a2=x5-x23T2,a3=x6-x33T2⇒a=a1+a2+a33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xn+xn+12T=dn+1-dn-12T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x1、x2、x3……x n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2)Δx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1=x2-x1,Δx2=x3-x2….(3)T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n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4)Δx=aT2,因为T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a也为恒量,所以Δx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考点一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考查例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的步骤有_______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合适的钩码D.取下纸带,然后断开电源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以上步骤完善并填写在横线上(遗漏的步骤可编上序号G、H……);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例2(2012·山东理综·21(1))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图1图2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和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m/s2. 1.运动性质的判断:看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特点.2.瞬时速度求解:采用平均速度法求某一点的瞬时速度.3.加速度的求解:(1)v-t图象法;(2)推论法:Δx=aT2;(3)逐差法.例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3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固定;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 s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x01=1.40 cm,x12=2.15 cm,x23=2.91 cm,x34=3.65 cm,x45=4.41 cm,x56=5.15 cm.试问:图3(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________原理类似.(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创新方向盘点以教材中的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盘点1 实验器材的改进①为了保证小车真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气垫导轨替代长木板――→替代打点计时器②用频闪照相或光电计时器――→盘点2 在新情景下完善实验步骤及数据分析1.如图4所示,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图4(1)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以平衡摩擦阻力,则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未连接纸带前,放开小车,小车能由静止开始沿木板下滑B.未连接纸带前,轻碰小车,小车能匀速稳定下滑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由静止开始沿木板下滑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轻碰小车,小车能匀速稳定下滑(2)图5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取相邻的计数点A、B、C、D、E.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各点间距离用图中长度表示,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可表示为v C=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可表示为a=______.图52.如图6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图6(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距离为_______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①(3)图中________(填选项字母).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3.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7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 和4.0×10-3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丙所示.图7(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 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4.图8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图8(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2)图9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95.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0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乙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图10(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选A、B、C、D、E、F、G7个点为计数点,且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m/s2.(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C.木板的质量m1D.滑块的质量m2E.滑块运动的时间t(3)测量第(2)问中所选定的物理量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4)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看法的一个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真题回顾•能力突破熟悉历年考题提升综合能力1、(2016海南卷)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习练真气运行法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之令狐文艳创作

习练真气运行法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之令狐文艳创作

习练真气运行法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令狐文艳1,真气运行法练至第五步仍须坚持从调整呼吸入手这是我自兰州练功迄今为止的第一个体会,也是最最深刻的体会。

之所以体会深刻,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

从调整呼吸入手,在习练真气运行法前四步功法过程当中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通督之后,是否还需要坚持从调整呼吸入手呢?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认识是模棱两可的。

我想,既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真气运行法的原理,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入静,真气必然就会从之产生并循经运行。

而入静方法又有很多,比如通过放松。

这样的思想认识导致我在练功过程中忽视了调整呼吸,一味的注意放松,这其中尽管也有调整呼吸注意呼气的成分,但接下来的效果,虽然也能够维持真气运行(练功时间较长的话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却始终不能达到较快入静,深度入静的目的,更谈不上真气被呼吸所鼓荡的感觉。

相反杂念频生,不能自控。

开始我以为是真气不够充足的缘故,认为继续练下去就会有改善,但长期的效果不佳促使我不得不反思其中的缘由。

那段时间我开始回想从辅导班到当前的整个练功过程,隐约感觉问题还是出在了呼吸上面。

十月份一个周末练功过后,我拿起《真气运行学》翻到了呼吸运动一章,在调整呼吸一节里,发现李老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呼吸是真气运行的动力,练习真气运行法,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

“入手”!这两个字大大映入我的眼帘,一下子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和郁闷:原来我对真气运行法的精髓是注意呼气这一点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忽视了这其中还包涵一个前提:实践真气运行法必须首先调整呼吸。

真气运行法练到第五步,仍然需要从调整呼吸开始,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呼吸都是真气运行的动力。

动力问题解决不好,真气运行的效果必然要打折扣。

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我马上再次练功,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调整呼吸上面来,果然立竿见影,不仅自然产生腹式呼吸,呼吸变得匀细长,还有真气为呼吸所鼓荡达于全身的感觉,真气灌溉脑髓,人也渐渐开始入静。

关于成功名人的事例之令狐文艳创作

关于成功名人的事例之令狐文艳创作

文天祥少年正气》令狐文艳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能量转换从一种形式的能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变

能量转换从一种形式的能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变

能量转换从一种形式的能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变能量转换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变能量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中。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种转变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能量转换过程,以及这些转换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热能转换热能是指物体因温度差异而具有的能力,热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最常见的热能转换形式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汽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使水转化为蒸汽,蒸汽的压力推动活塞运动,产生机械能。

除了机械能,热能还可以转化为电能。

热电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温度的导体连接时,电流会从高温端流向低温端的现象。

热电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热电发电、温度计等领域。

二、光能转换光能是指太阳辐射的能量,它是太阳光对我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源之一。

光能转换的最常见形式是光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就是利用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

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光敏材料(如硅)可以吸收太阳光并产生电子,这些电子的运动产生的电流可以用来供电。

除了光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还可以转化为热能。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将水加热,提供热水供应。

三、化学能转换化学能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释放的能量,它是许多能量转换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常见的化学能转换包括燃烧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例如,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化学能被释放出来,产生大量热量和光线。

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电池就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当化学物质在电池中发生反应时,产生的电子可以通过电路产生电流。

四、机械能转换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机械能可以通过机械转换装置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最常见的机械能转换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厂中的汽轮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机械能,机械能驱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此外,机械能还可以转化为声能。

例如,当我们敲打一块木头时,机械能被转化为声波能量,产生声音。

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之令狐文艳创作

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之令狐文艳创作

事件背景:令狐文艳在如今的校园中,学生节约意识淡薄,行为难以自控,其中浪费粮食现象尤为严重。

下午上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学生的书桌里满是咬过的馒头、面包、没吃干净的水果,牛奶盒中有的还在往外流淌着牛奶。

教室后面的垃圾箱里全是一些零食袋、饮料瓶子。

下午一放学就往校门外的小吃店跑。

午餐或晚餐时间后,大量的剩饭剩菜被倒进泔水桶,有的饭菜甚至只被吃过一两口。

初步措施:1、引导学生认识错因连续一周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将其浪费粮食的现象一一记录下来,分类整理,归纳原因。

将收集到的一手资料2、组织学生同伴互助寻找错因,提出解决方法:在学生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后,在班内开展为期一月的作风整改活动。

为此制定全班计划,并对阶段性成效进行记录。

3、开展班级竞赛,巩固前期成果通过节俭竞赛,不断加强监督,加以班会课形式的沟通交流,巩固前期成果,并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后续措施: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学校德育要主动承担起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的职责,教育孩子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行为。

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树立珍惜资源和财富的现代意识、另一方面,要运用道德手段引导孩子选择合乎时代和国情要求的消费行为,培养孩子“合理消费,俭而有度”的消费心理,消除节约是“抠门儿、小气”的错误意识,坚决反对攀比、炫耀性消费、学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孩子改变不良消费行为,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校园普遍的价值取向、2.要帮助孩子树立勤俭节约意识①给孩子宣讲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

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许多感人的有关勤俭节约的故事,这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

因此,有意识的选一些感人故事,并把它带入课堂,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进行宣讲,让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精打细算的消费习惯②从多种正反案例的对比中使孩子深切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从地球的资源危机到人类的过度消费,从父母的辛勤工作到一部分孩子的好逸恶劳、从同学中的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到好吃懒做、浪费严重,在多种案例的对比中是使孩子深切感受到勤俭节约的重要—勤俭节约不仅是为自己,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父母、他人、国家、人类奉献自己的一片关爱、一点美德。

100个科技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之令狐文艳创作

100个科技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之令狐文艳创作

科技100个小发明制作(科技活动室)令狐文艳1.冰冻肥皂泡:你喜欢吹肥皂吧?你知道吗?那飘浮在空中的美丽的肥皂泡,是可以冻成五颜六色的水晶玻璃球的。

1)把冰箱温度调到强档;2)用吸管在盘子上吹一个球形的肥皂泡;3)将装肥皂泡的盒子快速放入冰箱,冷冻20分钟。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肥皂泡大部分是由水构成的,所以在破裂之前迅速冷却了摄氏0度以下,就会冻结,我们就会看到美丽的冰冻泡泡了。

2.自动绽放的肥皂泡泡:吹个肥皂泡放在锡箔花中央,锡箔花的瓣会自动抬起来,银白色的花簇拥着七彩的肥皂泡,非常美丽。

1)剪一个直径8厘米大的六瓣锡箔花;2)把木塞放在盘中;3)再把锡箔花浸泡在肥皂液中,放在木塞上使花瓣下垂;4)把吸管的一端剪成四瓣,用它吹个大肥皂泡泡;5)把肥皂泡放在花心中,低垂的花瓣就会抬起来,吸附在肥皂泡上。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肥皂泡表面的薄膜具有一定的牵引力,当把肥皂泡放在锡箔花的中心时,这种牵引力就把花瓣拉起来了。

3.超级肥皂泡:用金属丝衣架,可以做出巨大的肥皂泡泡,大泡泡还会包着小泡泡。

1)先将金属衣架或弄成圈形,用胶带包在圆圈上;2)在盆中放入1升水、100毫升清洗剂和500毫升洗涤剂;3)把衣架放出盆中,慢慢向上提;4)做出巨大的泡泡啦!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关键在于洗涤液的放入,只不过在硬水的条件下,实验不容易进行,自来水通常是硬水,用蒸馏水就比较容易成功。

4.空中立正的肥皂泡:飘浮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我们可以让它静止不动,如同在空中立正似的。

将鸡蛋壳浸泡在大半杯醋里,然后盖上杯子盖;2)杯内会产生气体;3)等杯中不见气泡后,吹个肥皂泡放在杯中;4)肥皂泡在杯中飘来飘去,最后静止不动。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而吹入杯中的肥皂泡密度小,所以会浮在上层,好象停在了空中。

5.听话的火柴:可以给小朋友做这样一个魔术:在水中的火柴,任你指挥。

儿童故事集锦之令狐文艳创作

儿童故事集锦之令狐文艳创作

儿童故事集锦令狐文艳故事:五盒火柴小老鼠家的火柴用光了。

鼠妈妈拿出块花布,让小老鼠到市场上去换火柴。

鼠妈妈说:“快去快回,我还等着做早饭呢!”小老鼠一边走一边看手中的花布。

他心里想:妈妈的手多巧呀!这花布织得真漂亮!来到市场,小老鼠看见了又高又胖的大河马,大河马的手上托着五盒火柴。

“大河马,大河马,我用花布换你的火柴。

”“不换!不换!我要花布没用。

”小老鼠把花布展开,又说:“瞧,这花布多漂亮!是妈妈织的……”“多漂亮我也不换。

火柴还留着换烟斗呢!”大河马昂起头,不理睬小老鼠了。

看来,要想换得火柴,先得去找烟斗。

小老鼠在市场上找呀找呀,找到了黑熊。

黑熊的嘴里叼着一只烟斗。

“黑熊,黑熊,我用花布换你的烟斗。

”“不换!不换!我要花布没用,烟斗留着换眼镜呢。

”看来,要想换到烟斗,先得去找眼镜。

小老鼠找呀找呀,找到了山羊。

山羊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山羊,山羊,我用花布换你的眼镜。

”可是山羊不换,他留着眼镜要换鸭蛋呢。

小老鼠找大到了鸭子,“鸭子,鸭子,我用花布换你的鸭蛋。

”可是,鸭子也不换,他留着鸭蛋换鲜鱼呢。

小老鼠找呀找呀,找到了正在河边钓鱼的小猫,小老鼠说:“小猫,小猫,我用花布换你的鲜鱼。

”“哇,真漂亮!”小猫正想做一件花袄,他一下子就看中了这块布。

就这样,小老鼠用花布和小猫换了鲜鱼。

用鲜鱼和鸭子换了鸭蛋。

用鸭蛋和山羊换了眼镜。

用眼镜和黑熊换了烟斗。

最后用烟斗和河马换了五盒火柴。

小老鼠拿着火柴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了。

他对妈妈说:“用东西换东西真麻烦!”后来,有一回小老鼠到城里去,见城里人逛商店时带一个钱包,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小老鼠惊奇地说:“用钱买东西,真方便!”故事:布谷鸟“布谷!布谷!”“布——谷!”春天来了。

布谷鸟声声叫,它为什么叫?为什么叫?听了下面的故事就知道。

从前,有一个妈妈带着三个孩子,靠种地过日子。

有一年春天,妈妈说:“孩子们,帮我去翻地吧!”老大说:“妈妈,我要去山上看看桑树发芽了没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
令狐文艳
1.光能→内能:晒东西会晒烫
2.光能→机械能:太阳帆、用强光照射物体使之膨胀做功3.光能→电能:太阳能电池
4.光能→化学能:光合作用
5.机械能→内能:摩擦生热、钻木取火、内燃机的汽缸的压缩冲程、自行车骑久拉车胎发热、跑步可以使身体变暖、打气筒打气气筒变热
6.机械能→光能:(暂时想不起来直接转换的)一个手摇发电机接导线连上小灯泡,就是机械能转化成光能、打火石、一种自行车,前轮上有个灯,当骑起来后靠灯和车圈的摩擦灯会亮。

这就是机械能转化为了光能
7.机械能→电能:水坝发电、风车发电
8.机械能→化学能:(暂时想不起来直接转换的)在一个存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用外力压缩容器,化学平衡向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方向移动。

机械能转化为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化学能
这个反应由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但是中间有环节-就是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从而为反应提供能量从而促使反映行,还要注意了,发生这个反映的正常情况是400-500度的高温而且还要有无氧化二钒作为催化剂。

9.电能→内能:电热炉
10.电能→光能:电灯
11.电能→机械能:启动机、电动机工作
12.电能→化学能:给蓄电池蓄电
13.化学能→内能:浓硫酸稀释放热
14.化学能→光能:镁燃烧发出强光、萤火虫发光
15.化学能→机械能:炸药爆炸
16.化学能→电能:电池放电
17.内能→光能:电灯泡钨丝发热后会发光
18.内能→机械能:火力发电、蒸汽机
19.内能→电能:(暂时想不起来直接转换的)火力发电20.内能→化学能:(暂时想不起来直接转换的)
Ba(OH)2+NH4Cl的反应(吸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