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四川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08年高考全国卷2理科数学(含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4π3V R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1.设集合{|32}M m m =∈-<<Z ,{|13}N n n M N =∈-=Z 则,≤≤( )A .{}01,B .{}101-,,C .{}012,,D .{}1012-,,,【答案】B【解析】{}1,0,1,2--=M ,{}3,2,1,0,1-=N ,∴{}1,0,1-=N M【高考考点】集合的运算,整数集的符号识别。
【评注】历年来高考数学第一个小题一般都是集合问题,都超简单。
其实集合问题是可以出难题的,但高考中的集合问题比较简单。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复习书都把集合作为高考数学复习的起点,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高中的集合问题涉及到的集合知识并不多(就是一种表达方式),其难度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综合性上,学生应当先学习其他知识,再在集合中综合。
建议把“数学的基本运算”作为高考数学复习的起点,学生花1个月的时间温习、强化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是必要的,重要的,也是值得的。
数学的基本运算具体包括的内容可以参考本人编写的《高考数学复习专用教材》 2.设a b ∈R ,且0b ≠,若复数3()a bi +是实数,则( ) A .223b a = B .223a b =C .229b a =D .229a b =【答案】A【解析】i b b a ab a i b ab bi a a bi a )3()3(33)(322332233-+-=--+=+,因是实数且0b ≠,所以2232303a b b b a =⇒=-【高考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立方和公式(基本运算)【评注】很多学生没有学习过立方和公式,不会用立方和公式一步到位地展开,有人按32()()()a bi a bi a bi +=++进行展开,也有人按3()()()()a bi a bi a bi a bi +=+++进行展开,还有人用二项式定理进行展开,这都是可行的思路。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2150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 测试题 2019.91,( )(A)(B)(C)(D)2,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A)(B)(C)(D)3,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4,从甲、乙等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要求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 ) (A)种(B)种(C)种(D)种5,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其前3项的和的取值范围是( ) (A) (B)(C) (D) 6,设是球心的半径上的两点,且,分别过作垂线于的面截球得三个圆,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 (A)(B)(C)(D)7,设直线平面,过平面外一点与都成角的直线有且只有:( )(A)1条(B)2条(C)3条(D)4条8,设,其中,则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B)(C)(D)9,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若,则( )()2tan cot cos x x x +=tan x sin x cos x cot x 3y x =0901133y x =-+113y x =-+33y x =-113y x =+02,sin απαα≤≤>α,32ππ⎛⎫ ⎪⎝⎭,3ππ⎛⎫ ⎪⎝⎭4,33ππ⎛⎫ ⎪⎝⎭3,32ππ⎛⎫ ⎪⎝⎭70112140168()n a 21a =3S (],1-∞-()(),01,-∞+∞[)3,+∞(][),13,-∞-+∞,M N O OP NP MN OM ==,,N M O OP 3,5,63,6,85,7,95,8,9l ⊂ααA ,l α030()()sin f x x ωϕ=+0ω>()f x ()01f =()00f =()'01f =()'00f =R ()f x ()()213f x f x ⋅+=()12f =()99f =(A) (B) (C) (D)1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与轴的交点为,点在上且,则的面积为( )(A) (B) (C) (D)测试题答案1, 【解】:∵故选D2, 【解】:∵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的直线为,从而淘汰(C),(D )又∵将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即故选A 3, 【解】:∵ ∴ ,即又∵ ∴,∴ ,即 故选C4, 【解】:∵从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有种不同挑选方法;从甲、乙之外的8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有种不同挑选方法;∴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种不同挑选方法 故选C5, 【解1】:∵等比数列中 ∴当公比为1时,,;当公比为时,, 从而淘汰(A)(B)(C)1321322132:8C y x =F x K ACAK AF =AFK ∆481632()22222sin cos sin cos tan cot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cos cot sin xx x ==3y x =09013y x =-13y x =-()113y x =--1133y x =-+sin αα>sin 0αα>12sin 2sin 023πααα⎛⎫⎛⎫=-> ⎪ ⎪ ⎪⎝⎭⎝⎭02απ≤≤5333πππα-≤-≤03παπ≤-≤4,33x ππ⎛⎫∈ ⎪⎝⎭410C 48C 4410821070140C C -=-=()n a 21a =1231a a a ===33S =1-1231,1,1a a a =-==-31S =-故选D ;【解2】:∵等比数列中 ∴∴当公比时,;当公比时,∴ 故选D6, 【解】:设分别过作垂线于的面截球得三个圆的半径为,球半径为,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故选D7,【解】:如图,和成角的直线一定是以A 为顶点的圆锥的母线所在直线,当,直线都满足条件 故选B8, 【解】:∵是偶函数∴由函数图象特征可知必是的极值点, ∴ 故选D9, 【解】:∵且 ∴,,,,,,()n a 21a =312321111S a a a a q q q q ⎛⎫=++=++=++⎪⎝⎭0q>31113S q q =++≥+=0q<31111S q q ⎛⎫=---≤-=- ⎪⎝⎭(][)3,13,S ∈-∞-+∞,,N M O OP 123,,r r r R 22222222222212325182,,39393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222123::5:8:9r r r =5,8,9α030030ABC ACB ∠=∠=,AC AB ()()sin f x x ωϕ=+()()sin f x x ωϕ=+0x =()f x ()'00f =()()213f x f x ⋅+=()12f =()12f =()()1313312f f ==()()13523f f ==()()1313752f f ==()()13925f f ==∴ ,∴故选C10,【解】:∵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 ∴设,过点向准线作垂线,则 ∵,又 ∴由得,即,解得∴的面积为 故选B()221132n f n n ⎧⎪-=⎨⎪⎩为奇数为偶数()()1399210012f f =⨯-=2:8C y x =()20F ,2x =-()20K -,()00A x y ,A AB ()02B y -,AK AF =()0022AF AB x x ==--=+222BK AK AB =-()22002y x =+()20082x x =+()24A ±,AFK ∆01144822KF y ⋅=⨯⨯=。
2008高考四川数学理科试卷和答案(全word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数 学(理工农医类)及逐题详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 24S R π=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实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43V R π=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n kk kn n P k C p p k n -=-=第Ⅰ卷一.选择题:1.设集合{}{}{}1,2,3,4,5,1,2,3,2,3,4U A B ===,则()U A B = ð( B )(A){}2,3 (B){}1,4,5 (C){}4,5 (D){}1,5 【解】:∵{}{}1,2,3,2,3,4A B == ∴{}2,3A B =又∵{}1,2,3,4,5U = ∴(){}1,4,5U A B = ð 故选B ; 【考点】:此题重点考察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 【突破】:画韦恩氏图,数形结合; 2.复数()221i i +=( A )(A)4- (B)4 (C)4i - (D)4i【解】:∵()()222121212244i i i i i i i +=+-=⨯==-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复数的运算;【突破】:熟悉乘法公式,以及注意21i =-; 3.()2tan cot cos x x x +=( D )(A)tan x (B)sin x (C)cos x (D)cot x【解】:∵()22222sin cos sin cos tan cot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cos cot sin xx x== 故选D ;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各三角函数的关系;【突破】:熟悉三角公式,化切为弦;以及注意22sin cos sin cos 1,tan ,cot cos sin x xx x x x x x+===; 4.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A )(A)1133y x =-+ (B)113y x =-+ (C)33y x =- (D)113y x =+ 【解】:∵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的直线为13y x =-,从而淘汰(C),(D )又∵将1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113y x =--,即1133y x =-+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互相垂直的直线关系,以及直线平移问题;【突破】:熟悉互相垂直的直线斜率互为负倒数,过原点的直线无常数项;重视平移方法:“左加右减”;5.若02,sin απα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C ) (A),32ππ⎛⎫⎪⎝⎭ (B),3ππ⎛⎫ ⎪⎝⎭ (C)4,33ππ⎛⎫ ⎪⎝⎭ (D)3,32ππ⎛⎫⎪⎝⎭【解】:∵sin αα ∴sin 0αα> ,即12sin 2sin 023πααα⎛⎫⎛⎫=-> ⎪ ⎪ ⎪⎝⎭⎝⎭又∵02απ≤≤ ∴5333πππα-≤-≤,∴03παπ≤-≤ ,即4,33x ππ⎛⎫∈ ⎪⎝⎭故选C ; 【考点】:此题重点考察三角函数中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逆用,以及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突破】:熟练进行三角公式的化简,画出图象数形结合得答案;6.从甲、乙等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要求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 C )(A)70种 (B)112种 (C)140种 (D)168种 【解】:∵从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有410C 种不同挑选方法;从甲、乙之外的8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有48C 种不同挑选方法;∴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4410821070140C C -=-=种不同挑选方法 故选C ;【考点】:此题重点考察组合的意义和组合数公式;【突破】:从参加 “某项”切入,选中的无区别,从而为组合问题;由“至少”从反面排除易于解决;7.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21a =,则其前3项的和3S 的取值范围是(D ) (A)(],1-∞- (B)()(),01,-∞+∞ (C)[)3,+∞ (D)(][),13,-∞-+∞【解1】:∵等比数列()n a 中21a = ∴当公比为1时,1231a a a ===,33S = ; 当公比为1-时,1231,1,1a a a =-==-,31S =- 从而淘汰(A)(B)(C)故选D ;【解2】:∵等比数列()n a 中21a = ∴312321111S a a a a q q q q⎛⎫=++=++=++ ⎪⎝⎭∴当公比0q >时,31113S q q =++≥+=;当公比0q <时,31111S q q ⎛⎫=---≤-=- ⎪⎝⎭ ∴(][)3,13,S ∈-∞-+∞ 故选D ;【考点】:此题重点考察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意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突破】:特殊数列入手淘汰;重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特别是均值不等式使用的条件;8.设,M N 是球心O 的半径OP 上的两点,且NP MN OM ==,分别过,,N M O 作垂线于OP 的面截球得三个圆,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D )(A)3,5,6 (B)3,6,8 (C)5,7,9 (D)5,8,9【解】:设分别过,,N M O 作垂线于OP 的面截球得三个圆的半径为123,,r r r ,球半径为R ,则:22222222222212325182,,39393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222123::5:8:9r r r = ∴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5,8,9 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察球中截面圆半径,球半径之间的关系; 【突破】:画图数形结合,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利用勾股定理;9.设直线l ⊂平面α,过平面α外一点A 与,l α都成030角的直线有且只有:( D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解】:如图,当030AOC ACB ∠=∠=时,直线AC 满足条件; 同理,当030AOB ABC ∠=∠=时,直线AB 满足条件;又由图形的对称性,知在另一侧存在两条满足条件与直线l 成异面直线的直线 故选D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线线角,线面角的关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图形的对称性;【突破】:数形结合,利用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交角不变画图,重视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的对称性;10.设()()sin f x x ωϕ=+,其中0ω>,则()f x 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D ) (A)()01f = (B)()00f = (C)()'01f =(D)()'00f=【解】:∵()()sin f x x ωϕ=+是偶函数∴由函数()()sin f x x ωϕ=+图象特征可知0x =必是()f x 的极值点, ∴()'00f= 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察正弦型函数的图象特征,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极值点与函数导数的关系;【突破】:画出函数图象草图,数形结合,利用图象的对称性以及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要求,分析出0x =必是()f x 的极值点,从而()'00f=;11.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13f x f x ⋅+=,若()12f =,则()99f =( C ) (A)13 (B)2 (C)132 (D)213【解】:∵()()213f x f x ⋅+=且()12f = ∴()12f =,()()1313312f f ==, ()()13523f f ==,()()1313752f f ==,()()13925f f ==, , ∴()221132n f n n ⎧⎪-=⎨⎪⎩为奇数为偶数,∴()()1399210012f f =⨯-=故选C【点评】:此题重点考察递推关系下的函数求值;【突破】:此类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求出函数解析式后代值,或者得到函数的周期性求解; 12.已知抛物线2:8C 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点A 在C 上且A K A F =,则AFK ∆的面积为(B )(A)4 (B)8 (C)16 (D)32 【解】:∵抛物线2:8C y x =的焦点为()20F ,,准线为2x =- ∴()20K -, 设()00A x y ,,过A 点向准线作垂线AB ,则()02B y -,∵AK =,又()0022AF AB x x ==--=+∴由222BK AK AB =-得()22002y x =+,即()20082x x =+,解得()24A ±,∴AFK ∆的面积为01144822KF y ⋅=⨯⨯= 故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双曲线中与焦点,准线有关三角形问题; 【突破】:由题意准确化出图象,利用离心率转化位置,在ABK ∆中集中条件求出0x 是关键;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四川延考卷

(sin cos ) 2 1 (5)已知 tan ,则 2 cos 2
(A) 2 (B) 2 (C) 3 (D) 3
1 1 (sin cos ) 2 sin cos 1 tan 2 3 ,选 C 解: cos 2 cos sin 1 tan 1 1 2
(6)一个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等于一个球的半径,该正三棱锥的高等于这个球的直径,则 球的体积与正三棱锥体积的比值为 (A)
8 3 3
(B)
3 6
(C)
3 2
(D) 8 3
解: 设球的半径为 r V1
4 3 3 2 r ;正三棱锥的底面面积 S r , h 2r , 3 4
V 8 3 1 3 2 3 3 ,选 A V2 r 2r r 。所以 1 3 4 6 V2 3
(C)6 个
(D)8 个
解: A 的子集共 2 8 个,含有元素 0 的和不含元素 0 的子集各占一半,有 4 个.选 B (2)已知复数 z
(3 i)(3 i) ,则 | z | 2i
(B)
(A)
5 5
2 5 5
(C) 5
(D) 2 5
解: z
(3 i)(3 i) 10(2 i) 2(2 i) 4 2i | z | 42 22 2 5 2i (2 i )(2 i)
(9)过点 (1,1) 的直线与圆 ( x 2) ( y 3) 9 相交于 A, B 两点,则 | AB | 的最小值为
2 2
(A) 2 3
(B) 4
(C) 2 5
(D) 5
2 2 解: 弦心距最大为 (2 1) (3 1) 5 , | AB | 的最小值为 2 9 5 4
2008高考四川数学理科试卷含详细解答(全word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数 学(理工农医类)及逐题详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2.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P A P B +=+ 24S R π=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实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43V R π=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n kk kn n P k C p p k n -=-=第Ⅰ卷一.选择题:1.设集合{}{}{}1,2,3,4,5,1,2,3,2,3,4U A B ===,则()U A B = ð( B )(A){}2,3 (B){}1,4,5 (C){}4,5 (D){}1,5 【解】:∵{}{}1,2,3,2,3,4A B == ∴{}2,3A B =又∵{}1,2,3,4,5U = ∴(){}1,4,5U A B = ð 故选B ; 【考点】:此题重点考察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 【突破】:画韦恩氏图,数形结合; 2.复数()221i i +=( A )(A)4- (B)4 (C)4i - (D)4i【解】:∵()()222121212244i i i i i i i +=+-=⨯==-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复数的运算;【突破】:熟悉乘法公式,以及注意21i =-; 3.()2tan cot cos x x x +=( D )(A)tan x (B)sin x (C)cos x (D)cot x【解】:∵()22222sin cos sin cos tan cot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cos cot sin xx x== 故选D ;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各三角函数的关系;【突破】:熟悉三角公式,化切为弦;以及注意22sin cos sin cos 1,tan ,cot cos sin x xx x x x x x+===; 4.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A )(A)1133y x =-+ (B)113y x =-+ (C)33y x =- (D)113y x =+ 【解】:∵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的直线为13y x =-,从而淘汰(C),(D )又∵将1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113y x =--,即1133y x =-+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互相垂直的直线关系,以及直线平移问题;【突破】:熟悉互相垂直的直线斜率互为负倒数,过原点的直线无常数项;重视平移方法:“左加右减”;5.若02,sin απα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C ) (A),32ππ⎛⎫⎪⎝⎭ (B),3ππ⎛⎫ ⎪⎝⎭ (C)4,33ππ⎛⎫ ⎪⎝⎭ (D)3,32ππ⎛⎫⎪⎝⎭【解】:∵sin αα ∴sin 0αα> ,即12sin 2sin 023πααα⎛⎫⎛⎫=-> ⎪ ⎪ ⎪⎝⎭⎝⎭又∵02απ≤≤ ∴5333πππα-≤-≤,∴03παπ≤-≤ ,即4,33x ππ⎛⎫∈ ⎪⎝⎭故选C ; 【考点】:此题重点考察三角函数中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逆用,以及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突破】:熟练进行三角公式的化简,画出图象数形结合得答案;6.从甲、乙等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要求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 C )(A)70种 (B)112种 (C)140种 (D)168种 【解】:∵从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有410C 种不同挑选方法;从甲、乙之外的8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有48C 种不同挑选方法;∴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4410821070140C C -=-=种不同挑选方法 故选C ;【考点】:此题重点考察组合的意义和组合数公式;【突破】:从参加 “某项”切入,选中的无区别,从而为组合问题;由“至少”从反面排除易于解决;7.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21a =,则其前3项的和3S 的取值范围是(D ) (A)(],1-∞- (B)()(),01,-∞+∞ (C)[)3,+∞ (D)(][),13,-∞-+∞【解1】:∵等比数列()n a 中21a = ∴当公比为1时,1231a a a ===,33S = ; 当公比为1-时,1231,1,1a a a =-==-,31S =- 从而淘汰(A)(B)(C)故选D ;【解2】:∵等比数列()n a 中21a = ∴312321111S a a a a q q q q⎛⎫=++=++=++ ⎪⎝⎭∴当公比0q >时,31113S q q =++≥+=;当公比0q <时,31111S q q ⎛⎫=---≤-=- ⎪⎝⎭ ∴(][)3,13,S ∈-∞-+∞ 故选D ;【考点】:此题重点考察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意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突破】:特殊数列入手淘汰;重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特别是均值不等式使用的条件;8.设,M N 是球心O 的半径OP 上的两点,且NP MN OM ==,分别过,,N M O 作垂线于OP 的面截球得三个圆,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D )(A)3,5,6 (B)3,6,8 (C)5,7,9 (D)5,8,9【解】:设分别过,,N M O 作垂线于OP 的面截球得三个圆的半径为123,,r r r ,球半径为R ,则:22222222222212325182,,39393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222123::5:8:9r r r = ∴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5,8,9 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察球中截面圆半径,球半径之间的关系; 【突破】:画图数形结合,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利用勾股定理;9.设直线l ⊂平面α,过平面α外一点A 与,l α都成030角的直线有且只有:( D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解】:如图,当030AOC ACB ∠=∠=时,直线AC 满足条件; 同理,当030AOB ABC ∠=∠=时,直线AB 满足条件;又由图形的对称性,知在另一侧存在两条满足条件与直线l 成异面直线的直线 故选D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线线角,线面角的关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图形的对称性;【突破】:数形结合,利用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交角不变画图,重视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的对称性;10.设()()sin f x x ωϕ=+,其中0ω>,则()f x 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D ) (A)()01f = (B)()00f = (C)()'01f =(D)()'00f=【解】:∵()()sin f x x ωϕ=+是偶函数∴由函数()()sin f x x ωϕ=+图象特征可知0x =必是()f x 的极值点, ∴()'00f= 故选D【点评】:此题重点考察正弦型函数的图象特征,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极值点与函数导数的关系;【突破】:画出函数图象草图,数形结合,利用图象的对称性以及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要求,分析出0x =必是()f x 的极值点,从而()'00f=;11.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13f x f x ⋅+=,若()12f =,则()99f =( C ) (A)13 (B)2 (C)132 (D)213【解】:∵()()213f x f x ⋅+=且()12f = ∴()12f =,()()1313312f f ==, ()()13523f f ==,()()1313752f f ==,()()13925f f ==, , ∴()221132n f n n ⎧⎪-=⎨⎪⎩为奇数为偶数,∴()()1399210012f f =⨯-=故选C【点评】:此题重点考察递推关系下的函数求值;【突破】:此类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求出函数解析式后代值,或者得到函数的周期性求解; 12.已知抛物线2:8C 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点A 在C 上且A K A F =,则AFK ∆的面积为(B )(A)4 (B)8 (C)16 (D)32 【解】:∵抛物线2:8C y x =的焦点为()20F ,,准线为2x =- ∴()20K -, 设()00A x y ,,过A 点向准线作垂线AB ,则()02B y -,∵AK =,又()0022AF AB x x ==--=+∴由222BK AK AB =-得()22002y x =+,即()20082x x =+,解得()24A ±,∴AFK ∆的面积为01144822KF y ⋅=⨯⨯= 故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双曲线中与焦点,准线有关三角形问题; 【突破】:由题意准确化出图象,利用离心率转化位置,在ABK ∆中集中条件求出0x 是关键;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高中数学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试题

高中数学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 试题 2019.09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Ω是一个与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相切于点C 、D 的定圆所围成的区域(含边界),A 、B 、C 、D 是该圆的四等分点.若点()P x y ,、点()P x y ''',满足x x '≤且y y '≥,则称P 优于P '.如果Ω中的点Q 满足:不存在Ω中的其它点优于Q ,那么所有这样的点Q 组成的集合是劣弧( )A.AB B .BC C .CD D .DA2,若数列 {}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32a =的无穷等比数列,且{}n a 各项的和为a ,则a 的值是( )A.1 B.2 C.12 D.543,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 及平面α.条件“直线l 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五个点:(00)(20)(11)(02)(22)A B C D E ,,,,,,,,,中任取三个,这三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结果用分数表示).5,若函数()()(2)f x x a bx a =++(常数a b ∈R ,)是偶函数,且它的值域为(]4-∞,,则该函数的解析式()f x = .6,已知总体的各个体的值由小到大依次为2,3,3,7,a ,b ,12,13.7,18.3,20,且总体的中位数为10.5.若要使该总体的方差最小,则a 、b 的取值分别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1)(42)(26),,,,,.如果()P x y ,是ABC △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的点,那么当xy ω=取到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 是 .8,设p 是椭圆2212516x y +=上的点.若12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12PF PF +等于( )A .4B .5C .8D .109,若z 是实系数方程220x x p ++=的一个虚根,且2z =,则p = .10,若直线10ax y -+=经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则实数a = .11,若向量a ,b 满足12a b ==,且a 与b 的夹角为3π,则a b += .12,若函数()f x 的反函数为12()log f x x -=,则()f x =.13,若函数()f x 的反函数为12()log f x x -=,则()f x = .14,若集合{}|2A x x =≤,{}|B x x a =≥满足{2}A B =,则实数a= .15,若复数z 满足(2)z i z =- (i 是虚数单位),则z= .16,不等式11x -<的解集是 .17,设集合{}{}{}1,2,3,4,5,1,2,3,2,3,4U A B ===,则()U A B =ð( ) (A){}2,3(B){}1,4,5(C){}4,5(D){}1,5 18,复数()221i i +=( )(A)4-(B)4(C)4i -(D)4i19,()2tan cot cos x x x +=( )(A)tan x (B)sin x (C)cos x (D)cot x20,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A)1133y x =-+(B)113y x =-+(C)33y x =-(D)113y x =+试题答案1, D【解析】由题意知,若P 优于P ',则P 在P '的左上方, ∴当Q 在DA 上时, 左上的点不在圆上, ∴不存在其它优于Q 的点,∴Q 组成的集合是劣弧DA.2, B【解析】由11123121 22153||1||1222a a a a S a q a a q a ⎧=⎧⎪⎧==⎪=-+⎪⎪⎪-⇒⇒⇒=⎨⎨⎨⎪⎪⎪<<<⎩-<⎪⎪⎩⎩或3, C【解析】“直线l 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4, 【解析】由已知得 A C E B C D 、、三点共线,、、三点共线,所以五点中任选三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333524.5C C -=5, 【解析】22()()(2)(2)2f x x a bx a bx a ab x a =++=+++是偶函数,则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02,a ab b ∴+=⇒=-22()22,f x x a ∴=-+且值域为(]4-∞,,224,a ∴=2()2 4.f x x ∴=-+6, 【解析】中位数为10.521,a b ⇒+=根据均值不等式知,只需10.5a b ==时,总体方差最小.7, 【解析】作图知xy ω=取到最大值时,点P 在线段BC 上,:210,[2,4],BC y x x =-+∈(210),xy x x ω∴==-+故当5,52x y ==时, ω取到最大值.8, D【解析】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知12210.PF PF a +==9, 【解析】设z a bi =+,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z a bi '=-,且22z ==,由韦达定理直线22,1,z z a a '+==-∴=-23,b b ∴==所以(1)(1) 4.p z z '=⋅=-+-=10, 【解析】直线10ax y -+=经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1,0),F 则10 1.a a +=∴=-11, 【解析】2||()()2a b a b a b a a b b a b +=++=++ 22||||2||||cos73a b a b π=++=||7.a b ⇒+=12, 【解析】令2log (0),y x x =>则y R ∈且2,yx =()()2.x f x x R ∴=∈13, 【答案】()2x x R ∈14, 【解析】由{2}, 22A B A B a =⇒⇒=只有一个公共元素 15, 【解析】由22(1)(2)11(1)(1)i i i z i z z i i i i -=-⇒===+++-16, 【解析】由11102x x -<-<⇒<<.17, 【解】:∵{}{}1,2,3,2,3,4A B == ∴{}2,3A B = 又∵{}1,2,3,4,5U = ∴(){}1,4,5U A B =ð 故选B 18, 【解】:∵()()222121212244i i i i i i i +=+-=⨯==- 故选A19, 【解】:∵()22222sin cos sin cos tan cot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cos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cos cot sin xx x == 故选D20, 【解】:∵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的直线为13y x =-,从而淘汰(C),(D )又∵将1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113y x =--,即1133y x =-+故选A。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08 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小题5 分,满分60 分)1.(5 分)设集合M={m∈Z|﹣3<m<2},N={n∈Z|﹣1≤n≤3},则M∩N=()A.{0,1} B.{﹣1,0,1}C.{0,1,2} D.{﹣1,0,1,2}2.(5 分)设a,b∈R 且b≠0,若复数(a+bi)3是实数,则()A.b2=3a2B.a2=3b2C.b2=9a2D.a2=9b23.(5分)函数f(x)=﹣x 的图象关于()A.y 轴对称B.直线y=﹣x 对称C.坐标原点对称D.直线y=x 对称4.(5 分)若x∈(e﹣1,1),a=lnx,b=2lnx,c=ln3x,则()A.a<b<c B.c<a<b C.b<a<c D.b<c<a5.(5 分)设变量x,y 满足约束条件:,则z=x﹣3y 的最小值()A.﹣2 B.﹣4 C.﹣6 D.﹣86.(5分)从20 名男同学,10 名女同学中任选3 名参加体能测试,则选到的3 名同学中既有男同学又有女同学的概率为()A.B.C.D.7.(5 分)(1﹣)6(1+)4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A.﹣4 B.﹣3 C.3 D.48.(5分)若动直线x=a 与函数f(x)=sinx 和g(x)=cosx 的图象分别交于M,N 两点,则|MN|的最大值为()A.1 B.C.D.29.(5 分)设a>1,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A.B.C.(2,5)D.10.(5分)已知正四棱锥S﹣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 是SB 的中点,则AE、S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B.C.D.11.(5 分)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x+y﹣2=0 与x﹣7y﹣4=0,原点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则底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为()A.3 B.2 C.D.12.(5 分)已知球的半径为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A.1 B.C.D.2二、填空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满分20 分)13.(5 分)设向量,若向量与向量共线,则λ=.14.(5分)设曲线y=e ax在点(0,1)处的切线与直线x+2y+1=0 垂直,则a=.15.(5 分)已知F 是抛物线C:y2=4x 的焦点,过F 且斜率为1 的直线交C 于A,B 两点.设|FA|>|FB|,则|FA|与|FB|的比值等于.16.(5 分)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有多个,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类似地,写出空间中的一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的两个充要条件:充要条件①;充要条件②.(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两个充要条件)三、解答题(共6 小题,满分70 分)17.(10 分)在△ABC 中,cosB=﹣,cosC=.(1)求sinA 的值(2)设△ABC 的面积S△ABC=,求BC 的长.18.(12 分)购买某种保险,每个投保人每年度向保险公司交纳保费a 元,若投保人在购买保险的一年度内出险,则可以获得10 000 元的赔偿金.假定在一年度内有10 000 人购买了这种保险,且各投保人是否出险相互独立.已知保险公司在一年度内至少支付赔偿金10 000 元的概率为1﹣0.999 .(I)求一投保人在一年度内出险的概率p;(II)设保险公司开办该项险种业务除赔偿金外的成本为50 000 元,为保证盈利的期望不小于0,求每位投保人应交纳的最低保费(单位:元).19.(12 分)如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 中,AA1=2AB=4,点E 在CC1 上且C1E=3EC.(I)证明:A1C⊥平面BED;(II)求二面角A1﹣DE﹣B 的大小.20.(12 分)设数列{a n}的前n 项和为S n.已知a1=a,a n+1=S n+3n,n∈N*.(I)设b n=S n﹣3n,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II)若a n+1≥a n,n∈N*,求a 的取值范围.21.(12 分)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A(2,0),B(0,1)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y=kx(k>0)与AB 相交于点D,与椭圆相交于E、F 两点.(I)若,求k 的值;(II)求四边形AEBF 面积的最大值.22.(12 分)设函数.(I)求f(x)的单调区间;(II)如果对任何x≥0,都有f(x)≤ax,求a 的取值范围.2008 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小题5 分,满分60 分)1.(5 分)设集合M={m∈Z|﹣3<m<2},N={n∈Z|﹣1≤n≤3},则M∩N=()A.{0,1} B.{﹣1,0,1}C.{0,1,2} D.{﹣1,0,1,2}【考点】1E:交集及其运算.【分析】由题意知集合M={m∈z|﹣3<m<2},N={n∈z|﹣1≤n≤3},然后根据交集的定义和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解:∵M={﹣2,﹣1,0,1},N={﹣1,0,1,2,3},∴M∩N={﹣1,0,1},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集合和交集的定义及其运算法则,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2.(5 分)设a,b∈R 且b≠0,若复数(a+bi)3是实数,则()A.b2=3a2B.a2=3b2C.b2=9a2D.a2=9b2【考点】A5:复数的运算.【分析】复数展开,化为a+bi(a、b∈R)的形式,虚部为0 即可.【解答】解:(a+bi)3=a3+3a2bi﹣3ab2﹣b3i=(a3﹣3ab2)+(3a2b﹣b3)i,因是实数且b≠0,所以3a2b﹣b3=0⇒b2=3a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是基础题.3.(5 分)函数f(x)=﹣x 的图象关于()A.y 轴对称B.直线y=﹣x 对称C.坐标原点对称D.直线y=x 对称【考点】3M: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分析】根据函数f(x)的奇偶性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f(﹣x)=﹣+x=﹣f(x)∴是奇函数,所以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性质,是高考必考题型.4.(5 分)若x∈(e﹣1,1),a=lnx,b=2lnx,c=ln3x,则()A.a<b<c B.c<a<b C.b<a<c D.b<c<a【考点】4M:对数值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a 的范围,用比较法,比较a、b 和a、c 的大小.【解答】解:因为a=lnx 在(0,+∞)上单调递增,故当x∈(e﹣1,1)时,a∈(﹣1,0),于是b﹣a=2lnx﹣lnx=lnx<0,从而b<a.又a﹣c=lnx﹣ln3x=a(1+a)(1﹣a)<0,从而a<c.综上所述,b<a<c.故选:C.【点评】对数值的大小,一般要用对数的性质,比较法,以及0 或1 的应用,本题是基础题.5.(5 分)设变量x,y 满足约束条件:,则z=x﹣3y 的最小值()A.﹣2 B.﹣4 C.﹣6 D.﹣8【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专题】11:计算题.【分析】我们先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求出平面区域的各角点,然后将角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比较后,即可得到目标函数z=x﹣3y 的最小值.【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可行域与目标函数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目标函数在点(﹣2,2)取最小值﹣8故选:D.【点评】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是关键,可先将题目中的量分类、列出表格,理清头绪,然后列出不等式组(方程组)寻求约束条件,并就题目所述找出目标函数.然后将可行域各角点的值一一代入,最后比较,即可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6.(5分)从20 名男同学,10 名女同学中任选3 名参加体能测试,则选到的3 名同学中既有男同学又有女同学的概率为()A.B.C.D.【考点】C6:等可能事件和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分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的所有事件从30 名同学中任选3 名参加体能测试共有C303 种结果,而满足条件的事件是选到的3 名同学中既有男同学又有女同学共有C201C102+C202C101 种结果.代入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3020 10 20 10 ∵试验发生的所有事件从 30 名同学中任选 3 名参加体能测试共有 C 3 种结果,满足条件的事件是选到的 3 名同学中既有男同学又有女同学共有C 1C 2+C 2C 1 种结果,∴由古典概型公式得到,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典概型,可以从它的对立事件来考虑,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7.(5 分)(1﹣)6(1+)4 的展开式中 x 的系数是() A .﹣4B .﹣3C .3D .4【考点】DA :二项式定理. 【专题】11:计算题.【分析】展开式中 x 的系数由三部分和组成: 的常数项与展开式的 x 的系数积 的展开式的 x 的系数与的常数项的积;的的系数与的的系数积.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求得各项系数.【解答】解: 的展开式的通项为∴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C 60,含 x 的项的系数为 C 62,含的项的系数为﹣C 61的展开式的通项为∴ 的展开式中的 x 的系数为 C 42,常数项为 C 40,含的项的系数为 C 41故的展开式中 x 的系数是:C 60C 42+C 62C 40﹣C 61C 41=6+15﹣24=﹣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的工具.8.(5 分)若动直线 x=a 与函数 f (x )=sinx 和 g (x )=cosx 的图象分别交于 M , N 两点,则|MN |的最大值为( )A .1B .C .D .2【考点】H2:正弦函数的图象;H7:余弦函数的图象. 【分析】可令 F (x )=|sinx ﹣cosx |求其最大值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知:f (x )=sinx 、g (x )=cosx 令 F (x )=|sinx ﹣cosx |= |sin (x ﹣)|当 x ﹣=+kπ,x=+kπ,即当 a=+kπ 时,函数 F (x )取到最大值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函数解析式的关系.属基础题.9.(5 分)设 a >1,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A .B .C .(2,5)D .【考点】KC :双曲线的性质.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可知 ,然后由实数 a的取值范围可以求出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因为是减函数,所以当a>1 时,所以2<e2<5,即,故选:B.【点评】本题的高考考点是解析几何与函数的交汇点,解题时要注意双曲线性质的灵活运用.10.(5分)已知正四棱锥S﹣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 是SB 的中点,则AE、S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B.C.D.【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11:计算题;35:转化思想.【分析】由于是正方体,又是求角问题,所以易选用向量量,所以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先求得相关点的坐标,进而求得相关向量的坐标,最后用向量夹角公式求解.【解答】解: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令正四棱锥的棱长为2,则A(1,﹣1,0),D(﹣1,﹣1,0),S(0,0,),E,= ,=(﹣1,﹣1,﹣)∴cos<>=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和空间角的求法,同时,还考查了转化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中档题.11.(5 分)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x+y﹣2=0 与x﹣7y﹣4=0,原点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则底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为()A.3 B.2 C.D.【考点】IQ:与直线关于点、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专题】16:压轴题.【分析】利用原点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可设底边方程y=kx,用到角公式,再借助草图,选项判定结果即可.【解答】解:l1:x+y﹣2=0,k1=﹣1,,设底边为l3:y=kx 由题意,l3 到l1 所成的角等于l2 到l3 所成的角于是有,解得k=3 或k=﹣,因为原点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所以k=3.k= ,原点不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舍去),故选:A.【点评】两直线成角的概念及公式;本题是由教材的一个例题改编而成.(人教版P49 例7)解题过程值得学习.12.(5 分)已知球的半径为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A.1 B.C.D.2【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11:计算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求解本题,可以从三个圆心上找关系,构建矩形利用对角线相等即可求解出答案.【解答】解:设两圆的圆心分别为O1、O2,球心为O,公共弦为AB,其中点为E,则OO1EO2 为矩形,于是对角线O1O2=OE,而OE==,∴O1O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球的有关概念,两平面垂直的性质,是基础题.二、填空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满分20 分)13.(5 分)设向量,若向量与向量共线,则λ= 2 .【考点】96:平行向量(共线).【分析】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它们的坐标交叉相乘相等列方程解.【解答】解:∵a=(1,2),b=(2,3),∴λα+b=(λ,2λ)+(2,3)=(λ+2,2λ+3).∵向量λα+b 与向量c=(﹣4,﹣7)共线,∴﹣7(λ+2)+4(2λ+3)=0,∴λ=2.故答案为2【点评】考查两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14.(5分)设曲线y=e ax在点(0,1)处的切线与直线x+2y+1=0 垂直,则a= 2 .【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11:计算题.【分析】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函数f(x)在x=0 处的导数,从而求出切线的斜率,再根据两直线垂直建立等式关系,解之即可.【解答】解:∵y=e ax∴y′=αe ax∴曲线y=e ax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是y﹣1=a(x﹣0),即ax﹣y+1=0∵直线ax﹣y+1=0 与直线x+2y+1=0 垂直∴﹣a=﹣1,即a=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以及两直线垂直的应用等有关问题,属于基础题.15.(5 分)已知F 是抛物线C:y2=4x 的焦点,过F 且斜率为1 的直线交C 于A,B 两点.设|FA|>|FB|,则|FA|与|FB|的比值等于.【考点】K8:抛物线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先设点A,B 的坐标,求出直线方程后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两根,再由抛物线的定义得到答案.【解答】解:设A(x1,y1)B(x2,y2)由,,(x1>x2)∴由抛物线的定义知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抛物线定义的应用16.(5 分)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有多个,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类似地,写出空间中的一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的两个充要条件:充要条件①三组对面分别平行的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充要条件②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两个充要条件)【考点】29: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L2:棱柱的结构特征.【专题】16:压轴题;21:阅读型.【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充要条件的定义及棱柱的结构特征及类比推理,由平行六面体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相似,故我们可以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比推断平行六面体的性质.【解答】解: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我们类比得到:三组对面分别平行的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则我们类比得到: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故答案为:三组对面分别平行的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点评】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三、解答题(共6 小题,满分70 分)17.(10 分)在△ABC 中,cosB=﹣,cosC=.(1)求sinA 的值(2)设△ABC 的面积S△ABC=,求BC 的长.【考点】HT: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11:计算题.【分析】(Ⅰ)由cosB,cosC 分别求得sinB 和sinC,再通过sinA=sin(B+C),利用两角和公式,进而求得sinA.(Ⅱ)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1)中的sinA,求得AB•AC的值,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得AB,再利用正弦定理进而求得BC.【解答】解:(Ⅰ)由,得,由,得.所以.(Ⅱ)由得,由(Ⅰ)知,故AB×AC=65,又,故,.所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基础题.18.(12 分)购买某种保险,每个投保人每年度向保险公司交纳保费a 元,若投保人在购买保险的一年度内出险,则可以获得10 000 元的赔偿金.假定在一年度内有10 000 人购买了这种保险,且各投保人是否出险相互独立.已知保险公司在一年度内至少支付赔偿金10 000 元的概率为1﹣0.999 .(I)求一投保人在一年度内出险的概率p;(II)设保险公司开办该项险种业务除赔偿金外的成本为50 000 元,为保证盈利的期望不小于0,求每位投保人应交纳的最低保费(单位:元).【考点】C8:相互独立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11:计算题.【分析】(1)由题意知各投保人是否出险互相独立,且出险的概率都是p,记投保的10000 人中出险的人数为ξ,由题意知ξ服从二项分布一投保人在一年度内出险的对立事件是没有一个人出险.(2)写出本险种的收入和支出,表示出它的盈利期望,根据为保证盈利的期望不小于0,列出不等式,解出每位投保人应交纳的最低保费.【解答】解:由题意知各投保人是否出险互相独立,且出险的概率都是p,记投保的10000 人中出险的人数为ξ,由题意知ξ~B(104,p).(I)记A 表示事件:保险公司为该险种至少支付10000 元赔偿金,则发生当且仅当ξ=0,=1﹣P(ξ=0)=1﹣(1﹣p)104,又P(A)=1﹣0.999104,故p=0.001.(II)该险种总收入为10000a 元,支出是赔偿金总额与成本的和.支出10000ξ+50000,盈利η=10000α﹣(10000ξ+50000),盈利的期望为Eη=10000α﹣10000Eξ﹣50000,由ξ~B(104,10﹣3)知,Eξ=10000×10﹣3,Eη=104a﹣104Eξ﹣5×104=104a﹣104×104×10﹣3﹣5×104.Eη≥0⇔104a﹣104×10﹣5×104≥0⇔a﹣10﹣5≥0⇔a≥15(元).∴每位投保人应交纳的最低保费为15 元.【点评】解决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时,主要依据概率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离散型随机变量服从什么分布,若服从特殊的分布则运算要简单的多.19.(12 分)如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 中,AA1=2AB=4,点E 在CC1 上且C1E=3EC.(I)证明:A1C⊥平面BED;(II)求二面角A1﹣DE﹣B 的大小.【考点】LW:直线与平面垂直;MJ: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专题】14:证明题;15:综合题;35:转化思想.【分析】法一:(Ⅰ)要证A1C⊥平面BED,只需证明A1C 与平面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BD,EF 都垂直;(Ⅱ)作GH⊥DE,垂足为H,连接A1H,说明∠A1HG 是二面角A1﹣DE﹣B 的平面角,然后解三角形,求二面角A1﹣DE﹣B 的大小.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Ⅰ)求出,证明A1C⊥平面DBE.(Ⅱ)求出平面DA1E 和平面DEB 的法向量,求二者的数量积可求二面角A1﹣DE﹣B 的大小.【解答】解:解法一:依题设知AB=2,CE=1.(I)连接AC 交BD 于点F,则BD⊥AC.由三垂线定理知,BD⊥A1C.(3分)在平面A1CA 内,连接EF 交A1C 于点G,由于,故Rt△A1AC∽Rt△FCE,∠AA1C=∠CFE,∠CFE 与∠FCA1 互余.于是A1C⊥EF.A1C 与平面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BD,EF 都垂直,所以A1C⊥平面BED.(6 分)(II)作GH⊥DE,垂足为H,连接A1H.由三垂线定理知A1H⊥DE,故∠A1HG 是二面角A1﹣DE﹣B 的平面角.(8分),. ,又,..所以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为.((12 分))解法二:以 D 为坐标原点,射线 DA 为 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 D ﹣xyz .依题设,B (2,2,0),C (0,2,0),E (0,2,1),A 1(2,0,4).,.(3 分)(Ⅰ)因为,,故 A 1C ⊥BD ,A 1C ⊥DE . 又 DB ∩DE=D ,所以 A 1C ⊥平面 DBE .(6 分)(Ⅱ)设向量=(x ,y ,z )是平面 DA 1E 的法向量,则,.故 2y +z=0,2x +4z=0.令 y=1,则 z=﹣2,x=4,=(4,1,﹣2).(9 分) 等于二面角 A 1﹣DE ﹣B 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为.(12 分),.n n n n ﹣n +1 n n +1 n n nnn nn +1 n n +1 nn n nn ﹣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中档题.20.(12 分)设数列{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已知 a 1=a ,a n +1=S n +3n ,n ∈N *.(I ) 设 b n =S n ﹣3n ,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II ) 若 a n +1≥a n ,n ∈N *,求 a 的取值范围.【考点】81: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8H :数列递推式.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Ⅰ)依题意得 S =2S +3n ,由此可知 S ﹣3n +1=2(S ﹣3n ).所以 b =S ﹣3n =(a ﹣3)2n ﹣1,n ∈N *.( Ⅱ ) 由题设条件知 S =3n + ( a ﹣ 3 ) 2n ﹣ 1 , n ∈ N * , 于是, a =S ﹣ S 1=,由此可以求得 a 的取值范围是[﹣9,+∞).【解答】解:(Ⅰ)依题意,S n +1﹣S n =a n +1=S n +3n ,即 S n +1=2S n +3n ,由此得 S ﹣3n +1=2S +3n ﹣3n +1=2(S ﹣3n ).(4 分) 因此,所求通项公式为 b =S ﹣3n =(a ﹣3)2n ﹣1,n ∈N *.①(6 分) (Ⅱ)由①知 S =3n +(a ﹣3)2n ﹣1,n ∈N *,于是,当 n ≥2 时,a =S ﹣S =3n +(a ﹣3)×2n ﹣1﹣3n ﹣1﹣(a ﹣3)×2n ﹣2=2×3n ﹣1+(a ﹣3)2n ﹣2, a ﹣a =4×3n ﹣1+(a ﹣3)2n ﹣2= ,当 n ≥2 时, ⇔a ≥﹣9.又 a 2=a 1+3>a 1.综上,所求的 a 的取值范围是[﹣9,+∞).(12 分)【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综合运用,解题时要仔细审题,注意挖掘题设中的隐含条件.21.(12 分)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A(2,0),B(0,1)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y=kx(k>0)与AB 相交于点D,与椭圆相交于E、F 两点.(I)若,求k 的值;(II)求四边形AEBF 面积的最大值.【考点】96:平行向量(共线);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1)依题可得椭圆的方程,设直线AB,EF 的方程分别为x+2y=2,y=kx,D(x0,kx0),E(x1,kx1),F(x2,kx2),且x1,x2 满足方程(1+4k2)x2=4,进而求得x2 的表达式,进而根据求得x0 的表达式,由D 在AB 上知x0+2kx0=2,进而求得x0 的另一个表达式,两个表达式相等求得k.(Ⅱ)由题设可知|BO|和|AO|的值,设y1=kx1,y2=kx2,进而可表示出四边形AEBF 的面积进而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求得最大值.【解答】解:(Ⅰ)依题设得椭圆的方程为,直线AB,EF 的方程分别为x+2y=2,y=kx(k>0).如图,设D(x0,kx0),E(x1,kx1),F(x2,kx2),其中x1<x2,且x1,x2 满足方程(1+4k2)x2=4,故.①由知x0﹣x1=6(x2﹣x0),得;由D 在AB 上知x0+2kx0=2,得.所以,化简得24k2﹣25k+6=0,解得或.(Ⅱ)由题设,|BO|=1,|AO|=2.由(Ⅰ)知,E(x1,kx1),F(x2,kx2),不妨设y1=kx1,y2=kx2,由①得x2>0,根据E 与F 关于原点对称可知y2=﹣y1>0,故四边形AEBF 的面积为S=S△OBE +S△OBF+S△OAE+S△OAF=•(﹣y1)==x2+2y2===,当x2=2y2时,上式取等号.所以S 的最大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是支撑圆锥曲线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问题的解决具有入口宽、方法灵活多样等,而不同的解题途径其运算量繁简差别很大.22.(12 分)设函数.(I)求f(x)的单调区间;(II)如果对任何x≥0,都有f(x)≤ax,求a 的取值范围.【考点】3R:函数恒成立问题;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1)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然后求导数fˊ(x),在函数的定义域内解不等式fˊ(x)>0 和fˊ(x)<0,求出单调区间.(2)令g(x)=ax﹣f(x),根据导数研究单调性的方法,即转化成研究对任何x≥0,都有g(x)≥0 恒成立,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求出a 的范围.【解答】解:(Ⅰ).(2 分)当(k∈Z)时,,即f'(x)>0;当(k∈Z)时,,即f'(x)<0.因此f(x)在每一个区间(k∈Z)是增函数,f(x)在每一个区间(k∈Z)是减函数.(6分)(Ⅱ)令g (x )=ax ﹣ f (x ),则= = .故当时,g'(x)≥0.又g(0)=0,所以当x≥0 时,g(x)≥g(0)=0,即f(x)≤ax.(9 分)当时,令h(x)=sinx﹣3ax,则h'(x)=cosx﹣3a.故当x∈[0,arccos3a)时,h'(x)>0.因此h(x)在[0,arccos3a)上单调增加.故当x∈(0,arccos3a)时,h(x)>h(0)=0,即sinx>3ax.于是,当x∈(0,arccos3a)时,.当a≤0 时,有.因此,a 的取值范围是.(12 分)【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单调性、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一)及解析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函数的定义域为()A.{x|x≥0}B.{x|x≥1}C.{x|x≥1}∪{0}D.{x|0≤x≤1} 2.(5分)掷一个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大于2且小于5的概率为p1,拋两枚硬币,正面均朝上的概率为p2,则()A.p1<p2 B.p1>p2 C.p1=p2D.不能确定3.(5分)在△ABC中,=,=.若点D满足=2,则=()A.B.C.D.4.(5分)设a∈R,且(a+i)2i为正实数,则a=()A.2 B.1 C.0 D.﹣15.(5分)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a2+a4=4,a3+a5=10,则它的前10项的和S10=()A.138 B.135 C.95 D.236.(5分)若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n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则f(x)=()A.e2x﹣2B.e2x C.e2x+1D.e2x+27.(5分)设曲线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ax+y+1=0垂直,则a=()A.2 B.C.D.﹣28.(5分)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2x的图象()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9.(5分)设奇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且f(1)=0,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A.(﹣1,0)∪(1,+∞)B.(﹣∞,﹣1)∪(0,1)C.(﹣∞,﹣1)∪(1,+∞)D.(﹣1,0)∪(0,1)10.(5分)若直线=1与圆x2+y2=1有公共点,则()A.a2+b2≤1 B.a2+b2≥1 C. D.11.(5分)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则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 C. D.12.(5分)如图,一环形花坛分成A,B,C,D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种,要求在每块里种1种花,且相邻的2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总数为()A.96 B.84 C.60 D.48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14.(5分)已知抛物线y=ax2﹣1的焦点是坐标原点,则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5.(5分)在△ABC中,AB=BC,.若以A,B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16.(5分)等边三角形ABC与正方形ABDE有一公共边AB,二面角C﹣AB﹣D的余弦值为,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EM,A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0分)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cosB﹣bcosA=c.(Ⅰ)求的值;(Ⅱ)求tan(A﹣B)的最大值.18.(12分)四棱锥A﹣BCDE中,底面BCDE为矩形,侧面ABC⊥底面BCDE,BC=2,,AB=AC.(Ⅰ)证明:AD⊥CE;(Ⅱ)设CE与平面ABE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C﹣AD﹣E的大小.19.(12分)已知函数f(x)=﹣x2+ax+1﹣lnx.(Ⅰ)当a=3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Ⅱ)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0.(12分)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法: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取1只化验.(Ⅰ)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Ⅱ)ξ表示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求ξ的期望.21.(12分)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焦点在x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l1,l2,经过右焦点F垂直于l1的直线分别交l1,l2于A,B两点.已知||、||、||成等差数列,且与同向.(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22.(12分)设函数f(x)=x﹣xlnx.数列{a n}满足0<a1<1,a n+1=f (a n).(Ⅰ)证明:函数f(x)在区间(0,1)是增函数;(Ⅱ)证明:a n<a n+1<1;(Ⅲ)设b∈(a1,1),整数.证明:a k+1>b.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2008•全国卷Ⅰ)函数的定义域为()A.{x|x≥0}B.{x|x≥1}C.{x|x≥1}∪{0}D.{x|0≤x≤1}【分析】偶次开方的被开方数一定非负.x(x﹣1)≥0,x≥0,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即为函数的定义域.【解答】解:由x(x﹣1)≥0,得x≥1,或x≤0.又因为x≥0,所以x≥1,或x=0;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1}∪{0}故选C.2.(5分)(2008•全国卷Ⅰ)掷一个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大于2且小于5的概率为p1,拋两枚硬币,正面均朝上的概率为p2,则()A.p1<p2 B.p1>p2 C.p1=p2D.不能确定【分析】计算出各种情况的概率,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大于2小于5的数有2个数,∴p1==;投掷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两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p2=×=,∵>,∴p1>p2.故选B.3.(5分)(2008•全国卷Ⅰ)在△ABC中,=,=.若点D满足=2,则=()A.B.C.D.【分析】把向量用一组向量来表示,做法是从要求向量的起点出发,尽量沿着已知向量,走到要求向量的终点,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即为所求.本题也可以根据D点把BC分成一比二的两部分入手.【解答】解:∵由,∴,∴.故选A4.(5分)(2008•全国卷Ⅰ)设a∈R,且(a+i)2i为正实数,则a=()A.2 B.1 C.0 D.﹣1【分析】注意到a+bi(a,b∈R)为正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0,b=0 【解答】解:(a+i)2i=(a2+2ai﹣1)i=﹣2a+(a2﹣1)i>0,a=﹣1.故选D.5.(5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a2+a4=4,a3+a5=10,则它的前10项的和S10=()A.138 B.135 C.95 D.23【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等差数列的性质,及等差数列前n项和,根据a2+a4=4,a3+a5=10我们构造关于基本量(首项及公差)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基本量(首项及公差),进而代入前n项和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a3+a5)﹣(a2+a4)=2d=6,∴d=3,a1=﹣4,∴S10=10a1+=95.故选C6.(5分)(2008•全国卷Ⅰ)若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n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则f(x)=()A.e2x﹣2B.e2x C.e2x+1D.e2x+2【分析】由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n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知这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故只要求出函数y=f(x)的反函数即可,欲求原函数的反函数,即从原函数y=ln中反解出x,后再进行x,y互换,即得反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x=(e y﹣1)2=e2y﹣2,改写为:y=e2x﹣2∴答案为A.7.(5分)(2008•全国卷Ⅰ)设曲线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ax+y+1=0垂直,则a=()A.2 B.C.D.﹣2【分析】(1)求出已知函数y在点(3,2)处的斜率;(2)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斜率之间的关系k1•k2=﹣1,求出未知数a.【解答】解:∵y=∴y′=﹣∵x=3∴y′=﹣即切线斜率为﹣∵切线与直线ax+y+1=0垂直∴直线ax+y+1=0的斜率为﹣a.∴﹣•(﹣a)=﹣1得a=﹣2故选D.8.(5分)(2008•全国卷Ⅰ)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2x的图象()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分析】先根据诱导公式将函数化为正弦的形式,再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平移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只需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故选A.9.(5分)(2008•全国卷Ⅰ)设奇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且f(1)=0,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A.(﹣1,0)∪(1,+∞)B.(﹣∞,﹣1)∪(0,1)C.(﹣∞,﹣1)∪(1,+∞)D.(﹣1,0)∪(0,1)【分析】首先利用奇函数定义与得出x与f(x)异号,然后由奇函数定义求出f(﹣1)=﹣f(1)=0,最后结合f(x)的单调性解出答案.【解答】解:由奇函数f(x)可知,即x与f (x)异号,而f(1)=0,则f(﹣1)=﹣f(1)=0,又f(x)在(0,+∞)上为增函数,则奇函数f(x)在(﹣∞,0)上也为增函数,当0<x<1时,f(x)<f(1)=0,得<0,满足;当x>1时,f(x)>f(1)=0,得>0,不满足,舍去;当﹣1<x<0时,f(x)>f(﹣1)=0,得<0,满足;当x<﹣1时,f(x)<f(﹣1)=0,得>0,不满足,舍去;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0<x<1.故选D.10.(5分)(2008•全国卷Ⅰ)若直线=1与圆x2+y2=1有公共点,则()A.a2+b2≤1 B.a2+b2≥1 C. D.【分析】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半径,可以得到结果.【解答】解: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即直线与圆相切或相交得:d≤r ,∴故选D.11.(5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则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 C. D.【分析】法一:由题意可知三棱锥A1﹣ABC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2,求出AB1及三棱锥的高,由线面角的定义可求出答案;法二:先求出点A1到底面的距离A1D的长度,即知点B1到底面的距离B1E的长度,再求出AE的长度,在直角三角形AEB1中求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再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求出其正弦.【解答】解:(法一)因为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设为D,所以三棱锥A1﹣ABC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2,则△AA1B1是顶角为120°等腰三角形,所以AB1=2×2×sin60°=2,A1D==,所以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法二)由题意不妨令棱长为2,点B1到底面的距离是B1E,如图,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设为D,故DA=,由勾股定理得A1D==故B1E=,如图作A1S⊥AB于中点S,易得A1S=,所以AB1==2,所以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sin∠B1AE==.故选B.12.(5分)(2008•全国卷Ⅰ)如图,一环形花坛分成A,B,C,D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种,要求在每块里种1种花,且相邻的2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总数为()A.96 B.84 C.60 D.48【分析】这道题比起前几年出的高考题要简单些,只要分类清楚没有问题,分为三类:分别种两种花、三种花、四种花,分这三类来列出结果.【解答】解:分三类:种两种花有A42种种法;种三种花有2A43种种法;种四种花有A44种种法.共有A42+2A43+A44=84.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2008•全国卷Ⅰ)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9.【分析】首先作出可行域,再作出直线l0:y=2x,将l0平移与可行域有公共点,直线y=2x﹣z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时,z有最大值,求出此时直线y=2x﹣z经过的可行域内的点的坐标,代入z=2x﹣y中即可.【解答】解:如图,作出可行域,作出直线l0:y=2x,将l0平移至过点A处时,函数z=2x﹣y有最大值9.14.(5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抛物线y=ax2﹣1的焦点是坐标原点,则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分析】先根据抛物线y=ax2﹣1的焦点坐标为坐标原点,求得a,得到抛物线方程,进而可知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由抛物线y=ax2﹣1的焦点坐标为坐标原点得,,则与坐标轴的交点为(0,﹣1),(﹣2,0),(2,0),则以这三点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215.(5分)(2008•全国卷Ⅰ)在△ABC中,AB=BC,.若以A,B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C,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分析】设AB=BC=1,,则,由此可知,从而求出该椭圆的离心率.【解答】解:设AB=BC=1,,则,∴,.答案:.16.(5分)(2008•全国卷Ⅰ)等边三角形ABC与正方形ABDE有一公共边AB,二面角C﹣AB﹣D的余弦值为,M,N分别是AC,BC 的中点,则EM,AN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分析】先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建立边之间的等量关系,再利用向量法将所求异面直线用基底表示,然后利用向量的所成角公式求出所成角即可.【解答】解:设AB=2,作CO⊥面ABDE,OH⊥AB,则CH⊥AB,∠CHO为二面角C﹣AB﹣D的平面角,结合等边三角形ABC与正方形ABDE可知此四棱锥为正四棱锥,则,=故EM,AN所成角的余弦值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0分)(2008•全国卷Ⅰ)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cosB﹣bcosA=c.(Ⅰ)求的值;(Ⅱ)求tan(A﹣B)的最大值.【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弦定理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Ⅰ)由正弦定理的边角互化,我们可将已知中,进行转化得到sinAcosB=4cosAsinB,再利用弦化切的方法即可求的值.(Ⅱ)由(Ⅰ)的结论,结合角A,B,C为△ABC的内角,我们易得tanA=4tanB>0,则tan(A﹣B)可化为,再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tan(A﹣B)的最大值.【解答】解:(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即sinAcosB=4cosAsinB,则;(Ⅱ)由得tanA=4tanB>0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当时,tan(A﹣B)的最大值为.18.(12分)(2008•全国卷Ⅰ)四棱锥A﹣BCDE中,底面BCDE为矩形,侧面ABC⊥底面BCDE,BC=2,,AB=AC.(Ⅰ)证明:AD⊥CE;(Ⅱ)设CE与平面ABE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C﹣AD﹣E的大小.【分析】(1)取BC中点F,证明CE⊥面ADF,通过证明线面垂直来达到证明线线垂直的目的.(2)在面AED内过点E作AD的垂线,垂足为G,由(1)知,CE⊥AD,则∠CGE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CGE中,使用余弦定理求出此角的大小.【解答】解:(1)取BC中点F,连接DF交CE于点O,∵AB=AC,∴AF⊥BC.又面ABC⊥面BCDE,∴AF⊥面BCDE,∴AF⊥CE.再根据,可得∠CED=∠FDC.又∠CDE=90°,∴∠OED+∠ODE=90°,∴∠DOE=90°,即CE⊥DF,∴CE⊥面ADF,∴CE⊥AD.(2)在面ACD内过C点作AD的垂线,垂足为G.∵CG⊥AD,CE⊥AD,∴AD⊥面CEG,∴EG⊥AD,则∠CGE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作CH⊥AB,H为垂足.∵平面ABC⊥平面BCDE,矩形BCDE中,BE⊥BC,故BE⊥平面ABC,CH⊂平面ABC,故BE⊥CH,而AB∩BE=B,故CH⊥平面ABE,∴∠CEH=45°为CE与平面ABE所成的角.∵CE=,∴CH=EH=.直角三角形CBH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H===1,∴AH=AB﹣BH=AC﹣1;直角三角形ACH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C2=CH2+AH2=3+(AC﹣1)2,∴AB=AC=2.由面ABC⊥面BCDE,矩形BCDE中CD⊥CB,可得CD⊥面ABC,故△ACD为直角三角形,AD===,故CG===,DG==,,又,则,∴,即二面角C﹣AD﹣E的大小.19.(12分)(2010•大纲版Ⅱ)已知函数f(x)=﹣x2+ax+1﹣lnx.(Ⅰ)当a=3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Ⅱ)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1)求单调区间,先求导,令导函数大于等于0即可.(2)已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即f′(x)≤0在区间(0,)上恒成立,然后用分离参数求最值即可.【解答】解:(Ⅰ)当a=3时,f(x)=﹣x2+3x+1﹣lnx∴解f′(x)>0,即:2x2﹣3x+1<0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Ⅱ)f′(x)=﹣2x+a﹣,∵f(x)在上为减函数,∴x∈时﹣2x+a﹣≤0恒成立.即a≤2x+恒成立.设,则∵x∈时,>4,∴g′(x)<0,∴g(x)在上递减,∴g(x)>g()=3,∴a≤3.20.(12分)(2008•全国卷Ⅰ)已知5只动物中有1只患有某种疾病,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患病的动物.血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患病动物,呈阴性即没患病.下面是两种化验方法:方案甲: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方案乙:先任取3只,将它们的血液混在一起化验.若结果呈阳性则表明患病动物为这3只中的1只,然后再逐个化验,直到能确定患病动物为止;若结果呈阴性则在另外2只中任取1只化验.(Ⅰ)求依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Ⅱ)ξ表示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求ξ的期望.【分析】(1)由题意得到这两种方案的化验次数,算出在各个次数下的概率,写出化验次数的分布列,求出方案甲所需化验次数不少于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的概率.(2)根据上一问乙的化验次数的分布列,利用期望计算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Ⅰ)若乙验两次时,有两种可能:①先验三只结果为阳性,再从中逐个验时,恰好一次验中概率为:②先验三只结果为阴性,再从其它两只中验出阳性(无论第二次试验中有没有,均可以在第二次结束),∴乙只用两次的概率为.若乙验三次时,只有一种可能:先验三只结果为阳性,再从中逐个验时,恰好二次验中概率为在三次验出时概率为∴甲种方案的次数不少于乙种次数的概率为:(Ⅱ)ξ表示依方案乙所需化验次数,∴ξ的期望为Eξ=2×0.6+3×0.4=2.4.21.(12分)(2008•全国卷Ⅰ)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焦点在x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l1,l2,经过右焦点F垂直于l1的直线分别交l1,l2于A,B两点.已知||、||、||成等差数列,且与同向.(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Ⅱ)设AB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分析】(1)由2个向量同向,得到渐近线的夹角范围,求出离心率的范围,再用勾股定理得出直角三角形的2个直角边的长度比,联想到渐近线的夹角,求出渐近线的斜率,进而求出离心率.(2)利用第(1)的结论,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将AB方程代入,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求出双曲线方程.【解答】解:(1)设双曲线方程为,由,同向,∴渐近线的倾斜角为(0,),∴渐近线斜率为:,∴.∵||、||、||成等差数列,∴|OB|+|OA|=2|AB|,∴|AB|2=(|OB|﹣|OA|)(|OB|+|OA|)=(|OB|﹣|OA|)•2|AB|,∴,∴,可得:,而在直角三角形OAB中,注意到三角形OAF也为直角三角形,即tan∠AOB=,而由对称性可知:OA的斜率为k=tan,∴,∴2k2+3k﹣2=0,∴;∴,∴,∴.(2)由第(1)知,a=2b,可设双曲线方程为﹣=1,∴c=b.由于AB的倾斜角为+∠AOB,故AB的斜率为tan(+∠AOB )=﹣cot(∠AOB)=﹣2,∴AB的直线方程为y=﹣2(x﹣b),代入双曲线方程得:15x2﹣32bx+84b2=0,∴x1+x2=,x1•x2=,∴4=•=•,即16=﹣112b2,∴b2=9,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22.(12分)(2008•全国卷Ⅰ)设函数f(x)=x﹣xlnx.数列{a n}满足0<a1<1,a n+1=f(a n).(Ⅰ)证明:函数f(x)在区间(0,1)是增函数;(Ⅱ)证明:a n<a n+1<1;(Ⅲ)设b∈(a1,1),整数.证明:a k+1>b.【分析】(1)首先求出函数的导数,然后令f′(x)=0,解出函数的极值点,最后根据导数判断函数在区间(0,1)上的单调性,从而进行证明.(2)由题意数列{a n}满足0<a1<1,a n+1=f(a n),求出a n+1=a n﹣a n lna n,然后利用归纳法进行证明;=f(a n)可得a k+1=a k﹣b﹣a k,然后(3)由题意f(x)=x﹣xlnx,a n+1进行讨论求解.【解答】解:(Ⅰ)证明:∵f(x)=x﹣xlnx,∴f′(x)=﹣lnx,当x∈(0,1)时,f′(x)=﹣lnx>0故函数f(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Ⅱ)证明:(用数学归纳法)(i)当n=1时,0<a1<1,a1lna1<0,a2=f(a1)=a1﹣a1lna1>a1,∵函数f(x)在区间(0,1)是增函数且函数f(x)在x=1处连续,∴f(x)在区间(0,1]是增函数,a2=f(a1)=a1﹣a1lna1<1,即a1<a2<1成立,(ⅱ)假设当x=k(k∈N+)时,a k<a k+1<1成立,即0<a1≤a k<a k+1<1,那么当n=k+1时,由f(x)在区间(0,1]是增函数,0<a1≤a k<a k+1<1,得f(a k)<f(a k+1)<f(1),=f(a n),而a n+1则a k=f(a k),a k+2=f(a k+1),a k+1<a k+2<1,+1也就是说当n=k+1时,a n<a n+1<1也成立,根据(ⅰ)、(ⅱ)可得对任意的正整数n,a n<a n+1<1恒成立.=f(a n)可得(Ⅲ)证明:由f(x)=x﹣xlnx,a n+1a k+1=a k﹣a k lna k=,1)若存在某i≤k2,满足a i≤b3,则由(Ⅱ)知:a k+1﹣b<a i﹣b≥04,2)若对任意i≤k6,都有a i>b,则a k+1=a k﹣a k lna k==≥a1﹣b1﹣ka1ln=0,即a k>b成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2008•四川)已知全集U={1,2,3,4,5},集合A={1,3},B={3,4,5},则集合∁U(A∩B)=()
A.{3} B.{4,5} C.{3,4,5} D.{1,2,4,5}
2.(5分)(2008•四川)复数2i(1+i)2=()
A.﹣4 B.4 C.﹣4i D.4i
3.(5分)(2008•四川)(tanx+cotx)cos2x=()
A.tanx B.sinx C.cosx D.cotx
4.(5分)(2008•四川)直线y=3x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A.B.C.y=3x﹣3 D.
5.(5分)(2008•四川)若0≤α≤2π,sinα>cos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A.(,)B.(,π)C.(,)D.(,)
6.(5分)(2008•四川)从甲、乙等10个同学中挑选4名参加某项公益活动,要求甲、乙中至少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挑选方法共有()
A.70种B.112种C.140种D.168种
7.(5分)(2008•四川)已知等比数列{a n}中,a2=1,则其前3项的和S3的取值范围是()A.(﹣∞,﹣1]B.(﹣∞,0)∪(1,+∞)C.[3,+∞)D.(﹣∞,﹣1]∪[3,+∞)
8.(5分)(2008•四川)设M,N是球心O的半径OP上的两点,且NP=MN=OM,分别过N,M,O作垂线于OP的面截球得三个圆,则这三个圆的面积之比为:()
A.3,5,6 B.3,6,8 C.5,7,9 D.5,8,9
9.(5分)(2008•四川)设直线l⊂平面α,过平面α外一点A与l,α都成30°角的直线有且只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10.(5分)(2008•四川)设f(x)=sin(ωx+φ),其中ω>0,则f(x)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f(0)=1 B.f(0)=0 C.f′(0)=1 D.f′(0)=0
11.(5分)(2008•四川)设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2)=13,若f(1)=2,则f(99)=()
A.13 B.2 C.D.
12.(5分)(2008•四川)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K,点A 在C上且,则△AFK的面积为()
A.4 B.8 C.16 D.32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4分)(2008•四川)(1+2x)3(1﹣x)4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
14.(4分)(2008•四川)已知直线l:x﹣y+4=0与圆C:(x﹣1)2+(y﹣1)2=2,则C上各点到l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5.(4分)(2008•四川)已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为,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该正四棱柱的体积等于.
16.(4分)(2008•四川)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4≥10,S5≤15,则a4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
17.(12分)(2008•四川)求函数y=7﹣4sinxcosx+4cos2x﹣4cos4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8.(12分)(2008•四川)设进入某商场的每一位顾客购买甲种商品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商品的概率为0.6,且购买甲种商品与购买乙种商品相互独立,各顾客之间购买商品也是相互独立的.
(Ⅰ)求进入商场的1位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的概率;
(Ⅱ)求进入商场的1位顾客至少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的概率;
(Ⅲ)记ξ表示进入商场的3位顾客中至少购买甲、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的人数,求ξ的分布列及期望.
19.(12分)(2008•四川)如,平面ABEF⊥平面ABCD,四边形ABEF与ABCD都是直角梯形,∠BAD=∠FAB=90°,BC,BE
(Ⅰ)证明:C,D,F,E四点共面;
(Ⅱ)设AB=BC=BE,求二面角A﹣ED﹣B的大小.
20.(12分)(2008•四川)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ba n﹣2n=(b﹣1)S n
(Ⅰ)证明:当b=2时,{a n﹣n•2n﹣1}是等比数列;
(Ⅱ)求{a n}的通项公式.
21.(12分)(2008•四川)设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右准线为l,M,N是l上的两个动点,
(Ⅰ)若,求a,b的值;
(Ⅱ)证明:当|MN|取最小值时,与共线.
22.(14分)(2008•四川)已知x=3是函数f(x)=aln(1+x)+x2﹣10x的一个极值点.(Ⅰ)求a;
(Ⅱ)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Ⅲ)若直线y=b与函数y=f(x)的图象有3个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