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中人的作业特性

合集下载

安全人机工程学(高起专)

安全人机工程学(高起专)

安全人机工程学(高起专)单选题1. 固定的工作面高度是按照坐高或坐姿肘高的第_______百分位数值设计的。

(4分)(A) 5(B) 50(C) 95(D) 15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C2. 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包括:上伸可及安全距离,探越可及安全距离,上肢自由摆动安全距离和_______。

(4分)(A) 活动可及安全距离(B) 伸进可及安全距离(C) 一步可及安全距离(D) 整体可及安全距离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B填空题3. 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___(1)___ .___(2)___ .___(3)___ 。

(9分) (1). 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 肌肉疲劳试验(2). 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 铁秋作业试验(3). 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 砌砖作业试验4. 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___(4)___ 和___(5)___ 。

(6分)(1). 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 生理特性(2). 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 心理特性5. 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__(6)___ .第___(7)___ .第___(8)___ 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9分)(1). 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 5%(2). 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50%(3). 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 95%名词解释6. 反应时间(5分)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反应时间是指人从机械或外界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动作所需的时间。

7. 人为差错(5分)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就称为人为差错8. 安全距离(5分)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安全距离有二:一是防止人体触及机械危险部位的间隔,二是使人体免受非触及机械性有害因素影响的间隔。

9. 安全防护空间(5分)参考本题标准答案是:必须运用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使设备从结构到布局,均能保证其危险部位不被人体触及到,化险为夷。

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人的行为安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人的行为安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人的行为安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为解决出行问题,我国地铁建设也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已有30个城市开通了地铁,共134条线路投运,运营里程到达4135公里[1]。

然而,众所周知地铁的建设工程一般都是位于各个城市的中心地段,施工环境不仅复杂而且多变、工程规模大、施工工期较长、隐蔽性强、参与主体多[2],基于种种原因地铁隧道施工事故居高不下,造成的安全事故频发。

在张阿伟,岳丽宏的隧道建设施工风险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中曾指出人为失误风险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要素。

胡群芳搜集的2003~2011年我国地铁隧道施工的89起事故中,人的因素是事故原因的主要因素。

地铁隧道施工是比其他工程项目建设更加复杂、地理位置特殊、不确定因素众多的项目组织实施复杂性强的综合性施工行业,地铁隧道安全施工牵涉到诸多因素,各影响因素之间、因素与整体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这样的具有多变量、高阶次、非线性的动态反馈复杂的大系统,要想正确的把握其发展趋势,应该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去分析思考,才能深刻的研究其中各种因素的关系,进一步为施工管理提供依据。

2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介绍及建模步骤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福雷斯特教授(Dr.Forrester)提出来的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一种计算机仿真技术[8]。

它基于控制论、系统论、决策论和信息论等有关理论,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仿真实验,主要用于分析和研究系统的行为模式或动力学特性[9],SD方法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构建系统模型,显示和掌控系统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而回馈系统对其进行优化和控制[10]。

SD建模的主要步骤:定义关键变量→建立影响因子因果回路图→建立方程→绘制SD流图模型→SD仿真→灵敏度分析→结果预测分析。

安全人机工程复习总结

安全人机工程复习总结

1. 何谓人机工程学?它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是什么?P5答:人机工程学是运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与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科学。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设计机器和设备及工艺流程、工具以及信息传递装置与信息控制设备时,必须考虑人的各种因素——生理的和心理的及人体测量参数、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使人操作简便、省力、快速而准确;使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安全卫生和舒适;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机系统协调,保障安全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人体生理、心理、人体测量及生物力学、人的可靠性;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等物的设计;环境因素方面,主要包括采光、照明、尘毒、噪声等对人身心产生影响的因素;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设计;岗位设计;显示器设计;控制器的设计;环境设计;作业方法及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等。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实测法、实验法、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计算机仿真法、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感觉评价法2. 何谓安全人机工程学?它所研究的科学对象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P5、P10答: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研究对象:人、机、人机结合面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研究人机功能合理分配;各种人机界面的研究;作业方法与作业负荷研究;作业空间的分析研究;事故及其预防的研究3. 如何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与工效人机工程学的关系?P13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侧重于人体的安全卫生;而工效人机工程则是从工作效率的角度和着眼点侧重于用人保证机的作用。

二者均属人机工程学不同方向上的应用学科。

4. 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P13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科学依据和最活跃的人的作用因素;安全设备工程学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物质条件;安全管理工程学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人与物关系”的组织手段;安全系统工程学是实现整个安全工程学内在联系的方法论。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方法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体系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与内 涵: 系统学或一般系统论
系统理论中的各专门学科 系统方法论
系统方法论的运用
系统理论中的 各专门学科
主要包括
运筹学
控制论信息论
耗散结构论
协同学
超循环理论
任何一个有目的系统必然包含着控制,而控制要依赖于信息 的传输、交换与反馈,因此系统、信息、控制这三者相互渗 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
安全人机工程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目录
第1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
0 1 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第3章 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特性与热
0 3 感觉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第5章 人的自然倾向与人的可靠性概
05 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05 人-环关系的研究;
机的特性研究; 02
06 机-环关系的研究;
研究内容
环境的特性研究; 03 人-机关系的研究; 04
07 人-机-环境系统 总体性能的
08
研究。
人-机-环境 系统工程研究 范畴的示意图
人-机-环境 系统工程研究
的 基本核心问题
控制论
三 个
模型论
理 论
优化论
方案决策
研制生产
02 安全科学要体现科学性、理论性
安全科学既要体现它的交叉性,又要体
03 现研究对象的全面性
01 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例如事故致因理论、 灾变理论、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等)
安全科学研究 的内容
02 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例如安全人机学, 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等)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安全⼈机⼯程学课后习题答案安全⼈机⼯程学第⼀章⼀,⼈机关系随社会的发展有很⼤的变化,请举例说明其变化及其特点答:1 原始⼈机关系,旧⽯器时代的⽯⼑、⽯枪、⾻针等⼯具⼤部分呈直线形状,有利于⼈使⽤;到新⽯器时代,⼈类所⽤的锄头、铲⼑及⽯磨等的形状,更适合⼈的使⽤。

那是的⼈类在⽤这些⼯具进⾏笨重的体⼒劳动时,就⾃发地存在保护⾃⼰和提⾼劳动效率两⽅⾯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经验⼈机关系,这些⼯具由于⼈的使⽤经验、体会促使⼈机关系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级,由⾃发到⾃觉,逐渐科学化。

但这个时期的⼈机关系及发展只是建⽴在⼈类不断积累经验和⾃发的基础上。

3 ⼈机关系越来越复杂,机器要求操作者接受⼤量的劳动成果,例如:飞机的飞⾏,座舱及仪表位置设计考虑⼈的⽣理、⼼理和⽣物⼒学特性等。

⼆,如何理解⼈机⼯程学的含义?答:⼈机⼯程学是根据⼈的⼼理、⽣理和⾝体结构等因素,研究系统中⼈、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们安全、健康、舒适地⼯作,并取得满意的⼯作效果的⼀门科学。

三,阐述⼈机⼯程学与安全⼈机⼯程学的联系与区别。

答:安全⼈机⼯程学是从安全的⾓度和⼈机⼯程学的着眼点研究⼈与机的关系,运⽤⼈机⼯程学的原理和⽅法去解决⼈机结合⾯的安全问题的⼀门新兴学科。

安全⼈机⼯程学基础研究的⽅法与⼈机⼯程学的研究⽅法基本相同,但是研究问题的⾓度和着眼点主要侧重于从适应⼈的安全性特征去研究⼈机界⾯。

四、举例分析你所熟悉的⼀个⼈机系统的⼈、机及其结合⾯答:计算机。

在⼈机系统中,存在⼀个⼈与机相互作⽤的“⾯”,所有的⼈机信息交流都发⽣在这个⾯上,通常把这个“⾯”称为⼈机界⾯。

在⼈机界⾯上,向⼈表达机械运转状况的仪表或器件叫做显⽰器。

对机械来说,显⽰器执⾏的功能是输出,⽽对⼈来说,是输⼊。

⽽显⽰器就是⼈与计算机的结合⾯。

⼈即安全主体。

机这⾥是指计算机。

五、请说明安全⼈机⼯程学在安全⼯程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答:安全⼈机⼯程学是安全⼯程学学科体系的⼀部分也是实现安全⼯程学的科学依据和最活跃的⼈的作⽤因素,它与其他三个⼦系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制约、互为补充,从⽽构成了安全⼯程学这⼀整体。

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中人的因素探讨

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中人的因素探讨

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中人的因素探讨摘要:在对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中,重点对人的要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在人机系统中,人的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不是恒定不变的,特别在人机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时关于人的因素必须从动态特性变化来认识。

关键词:安全人机系统人的特性引言人机系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或实现人类的目标而设计的,也随着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变得更加完善。

然而,系统的安全与否自然成为人机系统能否实现人类目标和满足需要的重要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机系统设计与人机系统的安全程度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众所周知,人机系统设计的主题是人与机械功能的匹配问题,也就是要求科学地解决人与机械(包括环境)的合理关系,以求达到人机系统能够安全、卫生、舒适、高效地运行。

通常在解决人机(环境)合理关系时,需从两方面考虑,即一方面要使机械(环境)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另一方面又要使系统中的人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适应工作、机械与环境的要求。

显然,这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

这里仅对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中关于人的因素方面作一些探讨。

1.人机系统中人所表现的生理特性不是恒定不变的从适合人的生理特性出发,进行机械和环境的系统设计并对其安全性分析与评价时,往往对人的特性的变化性没有给以充分的考虑和认识。

经常会看到或听到这种情况,在劳动过程中一旦发生了人体差错或引发了意外灾害或出了伤亡事故时,往往被人指责为“不注意”、思想不集中”。

好像出了事故,甚至发生伤害均是操作者不注意、不专心所致。

似乎只要注意了就可能一切平安无事了。

事实上.人们出现“不注意”、不集中”的现象是很多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想要彻底消除人们的不注意”,实际上等于要取消人本身。

因为不注意”也是人体特性的本质表现之一。

注意能力的程度首先或主要受人体大脑生理活动规律,特别是大脑意识活动水平的影响。

人们注意的紧张度(集中和指向对象的强烈程度)主要取决于大脑活动的意识状态。

大脑生理活动规律有三个重要特征。

修改版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点

修改版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点

第一章5、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为基础,运用安全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去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与机以及环境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1、事故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7性,因偶必规潜再预)。

3、能量意外释放论和轨迹交叉论(看书17)4、事故的预防原则(论述题)①、技术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因此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就需要针对危险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治理,其基本原则是:1消除潜在的危险原则。

如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

如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等。

3闭锁原则。

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煤矿上使用电闭锁装置等。

4能量屏蔽原则。

如建筑高空作业安装安全网,核反应堆的安全壳等。

5距离安全原则,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

如化工厂应该远离居民建立等。

6个体保护原则。

如作业者系安全带,戴护目镜等。

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

如使用警灯、警报器、安全标识等。

8作业时间保护原则。

此外,还有根据需要而采取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则。

②、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

2计划性原则。

3效果性原则。

4责任制原则。

5坚持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原则。

③、安全教育原则可包括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第三章1、人体测量时基本姿势有两种:立姿和坐姿。

2、例题3-1 (看书29)3、人的力学特性: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系统包括有机整体和有机整体的联合体。

有机整体是指由各种器官和组织以及其中的液体和气体组成的有机整体;有机整体的联合体是由生物体的各部分,例如:头、躯干、四肢以及内脏等组成的有机整体联合体。

人体生物力学侧重研究人体各部分的力量、活动范围、速度,人体组织对于不同阻力所发挥出的力量等问题。

安全人机工程习题答案改.docx

安全人机工程习题答案改.docx

1.1填空题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安全人机工程学和工效人机工程学。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_肌肉疲劳试验、铁锹作业试验、砌砖作业试验。

3.人机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是指高效、安全、经济。

(即S.H.E)4.人机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和机器的关系上。

5.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人、机(物)、环境。

6.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保存、处理和决策和执行功能四种。

7.人机系统按有无反馈控制作用可分为开坯和闭坯人机系统两类。

8.人机系统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系统三类。

9.人的视野通常用角度表示。

10.划分开环与闭环人机系统的依据是有无反馈控制作用。

11.设计中一般以静视野为依据。

12.视觉在人接受的信息中所占比例最大。

13.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分贝。

14.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正中矢状面和眼耳平面。

15.当噪声的声压级超过语音20〜25分贝时语音全部被掩蔽。

16.大脑III级觉醒水平是最佳觉醒状态,其维持时间约15-30分钟。

17.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95%男性身高大于158.3CM。

18.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5%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

19.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和热辐射。

20.有效温度是在不同温度、湿度、风速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指标。

21.人体的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22.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科学。

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本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23.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