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第9课承诺的分量教案1苏教版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9.2为什么说承诺是金教案1苏教版

大家谈:从丛飞的故事中, 你学到了哪些做人的道 理?
课堂练习
感悟:萧县令用生命的代 价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值 得我们学习。同学们,让 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106第一节及以下小字材料, 谈谈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对这个结论是 如何理解的?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感悟:不信守承诺的不良后果
故事:丛飞的事迹
老师与你共勉:信守承诺,兑现承诺是人的 美德。信用是一种承诺,一种保证,一种真 诚;信用就是一诺千金,做人最根本的一条 便是信守承诺。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底蕴中,“诚信”二字的分量可谓是.沉甸甸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 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李嘉诚总 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一个诚信的人,他 的一生将因此而受益无穷。
结论三: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
回答
欣赏:了解承诺是金的来 历
视频:“宋濂冒雪访师”
阅读感悟:
1、“说话算数”,是自古崇 尚的好传统。
2、孔子讲:“民无信不立”。
3、孟子说:“言而有信, 人无信而不交”。
4、孟子说:诚者,■天之 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5、民谚说:“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么说承诺是金
教学重难点:为什么说承诺是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复习巩固:
1、 生活中有承诺。
2、 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给自己的是
一份。
3、生活中特殊的承诺有哪些?
视频:“一诺千金”
出示课题
结论一: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故事:萧王庙的来历
总结:兑现自己的承诺,才是一个诚信的人。 结论二: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一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9课 生活中的承诺(共3课时)教案 苏教版

生活中的承诺
教材分析:
本课以承诺为主线,对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
本框从成语入手,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承诺形式,在对其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阐述将诺言变成现实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个人的承诺反映了个人的信用度,诚信对个人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
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懂得在许诺时要量力而行,感受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养成诚实做人,做事讲信用的好习惯,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使自己愉快度过人生的美好青春时光,为一生的成
长奠定基础。
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诚实信用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生活中的承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同学们在情感体验中思考:①你曾对身边的人作过什么承诺?②其他人对你曾许下过什么诺言?
师:谢延信做到的不仅仅是孝,还是对家庭亲人的忠诚。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忠诚。
讲解新课:不让老人牵挂儿女,不让孩子离开母亲
不让病魔侵蚀生灵,不让生活失去和平
我承诺
走上战场是无悔的选择,守护生命是神圣的职责
无私奉献是真。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9课 承诺的分量)教案1 苏教版 教案

第九课承诺的分量教学目标:1、了解承诺的内涵。
2、认识到承诺在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信守承诺所产生的后果、对社会的意义,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在生活中培养信守承诺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活中的承诺难点:培养信守承诺的习惯【预习指导与检测】1、许诺之后,不努力,而让许诺成为一纸空文,那不仅要受到、,有时。
2、既然作出承诺,就要,远比作出承诺重要得多,也困难的多。
3、信守承诺会获得。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有时你的承诺会给别人机会,同时它也会给你带来成功。
教学过程:一、承诺是什么?创设情景:播放动画片《九色鹿》片段:九色鹿救了溺水者,溺水者答应会保守秘密。
师:溺水者没有信守承诺,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而生活中更多的人还是在信守着对别人的承诺。
下面请听故事。
故事:十二个第一名(教参),回答下列问题1、林兰英对她母亲作了什么承诺,她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许诺的?2、你近来对同学、老师、朋友、父母作过什么承诺?你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许诺的?你的诺言没有兑现,你有什么感受?兑现了,你又有什么感受?3、父母和朋友对你曾许下过什么诺言?你是否期待他们兑现,如果他们没有兑现,你有什么感受?4、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承诺,生活中还有哪些承诺呢?承诺有多种形式。
(书本100页,小字)5、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承诺是什么?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承诺是要努力去兑现的;不努力兑现承诺,不仅要受到心灵的拷问、道义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上的惩罚。
二、生活中处处有承诺(承诺对社会的意义)1、阅读感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问父母、亲戚等方式,了解110的工作情况,并适当记录,上课交流。
2、公安机关的承诺(教参173页)3、司法机关的承诺(教参173—174页)4、政府的承诺(教参174页)5、国家对国家的承诺(书本103页)看了上述材料,你对承诺有了什么新理解?这些承诺兑现与不兑现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警察或法官或政府官员,你会怎么做?老师小结:小到对个人的承诺,大到对人民、社会、国家的承诺,可以说我们身边处处有承诺,尤其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中,我们每天都要与承诺打交道,承诺无时不在,无出不有。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承诺是金(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承诺是⾦(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第9课承诺的分量课时⼆承诺是⾦【教学⽬标】信守承诺的意义【教学重点】树⽴诚实信⽤的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教学过程】▲导⼊新课:有⼀个年轻⼈跋涉在漫长的⼈⽣道路上,到了⼀个渡⼝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船上下颠簸,险象环⽣.艄公说:“船⼩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个背囊⽅可安渡难关。
”看年轻⼈哪⼀个都舍不得丢.艄公⼜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思索了⼀会⼉,把“诚信”抛进了⽔中。
如果是你,你将⾸先舍弃哪件⾏囊呢?排出你舍弃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之⾈,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
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了诚信。
你所拥有的⼀切:⾦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中⽉,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逝。
▲⾃学指导阅读教材P104-107,思考:承诺的价值是什么?▲合作探究探究⼀:承诺是我国⼈民的传统美德出⽰材料:《诚信的故事》宋濂⼩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很穷。
也没钱买书,只好向⼈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次,他借到⼀本书,越读越爱不释⼿,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滴⽔成冰。
他母亲说:“孩⼦,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
⼈家⼜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问题,也是尊重别⼈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失信于⼈,怎么可能得到别⼈的尊重呢?”⼜⼀次,宋濂要去远⽅向⼀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了鹅⽑⼤雪。
当宋濂挑起⾏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怎能出远门呀?再说,⽼师那⾥早已⼤雪封⼭了。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九课《承诺的分量》第三课时学会承诺同步学案 苏教版

第9课承诺的分量第三课时学会承诺【训练要点】1.了解作出承诺必须量力而行。
2.理解作出承诺后应怎样尽力而为。
3.树立诚实信用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课堂达标】知识点一、在作出承诺时量力而行(1)生活中可以随意向别人承诺,别人不会当真的。
()(2)许诺只在一瞬,践约需要永远,因此我们在许诺时一定要慎重。
()2.学会承诺,就必须在作承诺时量力而行,这要求我们在作出承诺之前要考虑到()①是否有实现诺言的能力②实现诺言是否有风险③如不能实现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损失④这样的诺言是否符合法律、道德规X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宜许诺的事情有()①帮助同学作弊②努力学习,提高成绩③帮助同学买香烟④放学后一起去网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一个许诺多的人,必定负债累累”。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作承诺时要量力而行 B.随意许诺会使自己背上很多责任C.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别人许诺 D.许诺时要慎重思考,不能随意知识点二、在承诺之后要尽力而为判断正误(1)在践诺过程中,因条件改变,而无法实现诺言,要取得对方的理解。
()(2)如果他人无法兑现诺言,我们要不顾后果地要求他兑现。
()实现承诺只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来说只有付出,没有汇报,没有收获。
()7.学会承诺要求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只有尽力而为()①一定使承诺变为现实②才会使承诺变为现实③才能获得心灵的释然④才能积极面对,思考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事物的发展总是难以预料的,如果当时许诺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时错误的做法是()9.俗话说:一诺千金。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宜许诺的事有()①帮助同学模仿家长签字②帮朋友打架③借钱给朋友④帮父母做家务事⑤帮同学买香烟⑥努力学习,提高成绩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10.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天,鹿跑去向羊借10斤麦,并说狼可以为他担保。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9课 生活中的承诺》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9课生活中的承诺》学案苏教版学校班级姓名执教老师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承诺的内涵;2.通过有关部门的承诺,感受信守承诺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重点:生活中处处有承诺。
学习难点: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
一、课前预习:(组长负责检查预习情况,并做好记载)1.生活中有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给自己的是一份。
2.承诺有哪些形式?3.许诺之后,不努力地去实现,而让许诺成为一纸空文,那不仅要受到的拷问、的谴责,有时还要受到的惩罚。
4.政府部门对人民作出“办实事”的承诺,会有什么影响?二、预习交流、合作展示:(一)自主学习:多媒体材料:十二个第一名回答下列问题:1.林兰英对她母亲作了什么承诺,她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许诺的?2.林兰英对她母亲的承诺,形式是什么?还有什么形式?3.你近来对同学、老师、朋友、父母作过什么承诺?你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许诺的?你的诺没有兑现,你有什么感受?兑现了,你又有什么感受?4.父母和朋友对你曾许下过什么诺言?你是否期待他们兑现,如果他们没有兑现,你有什么有什么感受?5.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承诺是什么?6.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承诺,生活中还有哪些承诺呢?(二)阅读感悟:1.公安部门的承诺:2.法官的承诺:3.政府的承诺:4.国家对国家的承诺:追问:①看了上述材料,你对承诺有了什么新理解?②这些承诺兑现与不兑现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③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警察或法官或政府官员,你会怎么做?(三)、学以致用:公益广告设计电视、报纸上的某些广告经常夸大功效,用虚假的承诺来欺骗消费者。
针对这样的情况,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来奉劝那些靠虚假广告赚钱的商人们。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明白了哪些道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四、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
对于承诺的理解正确的是()A.承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承诺,只需要口头的形式B.只有书面的承诺,才必须履行 C.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D.许诺之后,不努力地去实现承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2011年,政府向百姓做出哪些承诺——食品安全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9课承诺的分量教案1苏教版

承诺的分量
教材分析:
本课以承诺为主线,对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
学情分析:
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信守承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承诺,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承诺的内涵,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信守承诺是十分重要的。
2.解读生活中失信的危害,增强自己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2.养成诚实做人,做事讲信用的好习惯,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使自己愉快度过人生的美好青春时光,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3.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诚实信用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 1 课时:
教学重难点:承诺的性质、特殊的承诺
记·季布栾布列传
因为她
的时间,特别是邵法官在执行中,连同她邵法官耐心地听取
初夏的阳光映红了“老棚户们”一张噩耗传来,张先生的家人悲痛欲绝
说到做到,令人信服。
为什么
本课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承诺,随后探究信守承诺的意义,社会组织承诺的意义。
思路较清晰,学生能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
八年级政治上册 9.3 学会承诺教案 苏教版 教案

兑现与否
原因分析
同学
家人
(1)说到就要做到,如果说到没有做到,你就会成为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想想看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2)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醒自己不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
2、引导学生讨论:做到以上两点就一定能践诺吗?为什么?
探究(三)、诺言实在不能兑现,要说明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材料二小李喜欢贪小便宜,经常借同学的东西不还,同学们都躲着他。今天他又向好朋友小朱借2元钱,小朱实在不知道是否应该借给他。
(1)有人认为,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你同意这个看法吗?(2)上面材料中这些同学的困惑,你认为他们该如何材料?
(3)列举现实生活中信守承诺和不信守承诺的事例,通过对比谈谈兑现承诺的意义。
A.只要意外确实存在,作不作解释无关紧要
B.事后主动解释原因,以期得到对方的谅解
C.为使自己不陷于失信,许诺时应慎重
D.作为受诺人,应能理解对方,接受事实
(二)、问题探究
材料一小林上课不认真听讲,也不记笔记,快期末考试了,他拼命的缠着班长要借课堂笔记班长实在 不想借给他,但是“你是班长,要助人为乐”的恭维中我们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与我们共享快乐、分担忧愁、与我们肝胆相照。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朋友?这节课也许会让我们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听故事】林肯读中学的时候,(.略)多媒体呈现
【学生讨论】:这两则故事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
师:相似之处——老师的承诺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非常重!老师的吻、老师的爱是迷人的,激励着学生奋发向前。
(4)诚信社会,你我共建。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么做?
板书设计:第九课第三框 学会承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诺的分量
教材分析:
本课以承诺为主线,对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
学情分析:
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信守承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承诺,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承诺的内涵,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信守承诺是十分重要的。
2•解读生活中失信的危害,增强自己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践约守信,
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2•养成诚实做人,做事讲信用的好习惯,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
人处世的态度,使自己愉快度过人生的美好青春时光,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3•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诚实信用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1 课时:
教学重难点:承诺的性质、特殊的承诺
教学过程:
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 份义务。
夜”徐小姐来法院领取钱款的这一幕。
2.政府的承诺
初夏的阳光映红了“老棚户们”一张张
兴奋的脸。
的确,他们有理由高兴和激动。
因为无数次魂牵梦萦的棚户区改造搬迁终于变成现
实!
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希望
办、目前又能够办好的事情入手,使人民群众真正
得到实惠。
6月上旬,一路米访走过,记者看到,
抚顺、本溪、鞍山、阜新、朝阳和丹东等城市的棚
户区处处是火热的工地,处处有机器的轰鸣。
党和
政府正在兑现自己的承诺。
为改善棚户区居民,特别是特困群体的居住
水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辽宁,今年
3月,辽宁省委、省政府把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
区改造工作摆上特殊重要的日程,坚定而果断地提
出,“两到三年基本
完成全省824万平方米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
务”。
时隔80多天,辽宁省仅沈阳、抚顺、本溪、
阜新、朝阳和丹东六个城市棚户区拆迁总面积就近
400万平方米,实现搬迁达 6.3 万户。
3•其他行业的承诺
张先生,出于为家人留下一份保障的考虑,
他于2002年3月投保20万常青树,30 万鸿利、附
加60万人意,累计保额110万元,共缴纳保费3.5
万兀。
2003 年2月17日傍晚,大连寿险理赔部接到
报案:2003年2月17日下午,一辆“保来轿车在
沈大咼速公路金州段发生父通事故,被保险人张先
生当场死亡。
噩耗传来,张先生的家人悲痛欲绝。
大
连寿险理赔部获知消息后,理赔工作人员迅速赶赴
现场,在帮助遇难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的冋时,对
案件进行了查实,经审核后,大连寿险理赔部做出
给付 1 10万元的理赔决定。
当公司将110万元的
分组讨论:
保险金送到受盖人
1.看了上述材料,你对承诺
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课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承诺,随后探究信守承诺的意义,社会组织承诺的意义。
思路较清晰,学生能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