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算量学习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太难?那是因为你还没看这篇文章!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太难?那是因为你还没看这篇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广联达软件是近几年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算量、计价软件之一,对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来说,它的应用与操作是必备的、不可或缺的技能。
下面小编整理了广联达GGJ2013钢筋算量软件操作、应用技巧,共大家伙学习参考!1钢筋算量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思路1.1 基本原理钢筋工程量的编制主要取决于钢筋长度的计算,以往借助平法图集查找相关公式和参数,通过手工计算求出各类钢筋的长度,再乘以相应的根数和理论重量,就能得到钢筋重量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参照传统手工算量的基本原理,将手工算量的模式与方法内置到软件中,依据最新的平法图集规范,从而实现了钢筋算量工作的程序化,加快了造价人员的计算速度,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
1.2 操作思路运行软件时,只需通过画图的方式,快速建立建筑物的计算模型,软件会根据内置的平法图集和规范实现自动扣减,准确算量。
此外,钢筋算量软件充分利用构件分层功能,在绘制相同属性的构件,只需从其他楼层导入,就可实现各层的绘制,大大减少了绘制工作量。
2建筑工程钢筋算量的一般方法2.1 算量前的准备①熟悉工程图纸。
在建工程之前,应先查看相应图纸。
一套图纸一般包含以下部分:建筑总说明、结构总说明、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相应详图。
首先阅读总说明,了解工程概况,其次翻看结构施工图,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查阅相关的图集和规范。
②创建工程信息。
待对工程有了初步印象后,启动钢筋算量软件,依据图纸和软件提示填写相应内容。
需注意的是,新平法规则11G101已逐步取代03G101和00G101成为如今建筑工程的设计规范,在选择时应根据结构总说明上的有关内容选择相应规范。
比重设置时需注意:?准6的按?准6.5设置,但图纸中标注的为?准6一定要调整为?准6.5,否则影响长度。
另外,以上各栏中带*号表示此项不能为空,且和计算有关,必须填写正确。
③建楼层轴网。
查看立面图或剖面图,确定楼层标高信息。
_广联达钢筋算量教程

_广联达钢筋算量教程钢筋算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
而广联达作为国内知名的建筑软件公司,在钢筋算量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软件产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广联达钢筋算量的教程。
首先,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主要有两个模块,一个是结构模块,另一个是钢筋模块。
结构模块主要负责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结构要求进行计算;钢筋模块则是根据结构计算的结果,确定具体的钢筋配筋方案。
在使用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进行计算之前,首先需要导入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导入图纸后,软件会自动识别图纸中的构件,并根据构件的属性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修正或调整。
在进行结构计算时,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
在计算结果中,会包含结构的各项参数,如总体积、面积、长度等。
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对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在进行钢筋计算时,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会根据结构计算的结果,进行具体的钢筋配筋方案设计。
钢筋配筋方案一般包括钢筋的数量、直径、长度等信息。
软件会根据结构的要求和规范,自动选择合适的钢筋尺寸和数量,并在图纸中进行标注。
除了基本的结构和钢筋计算外,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还具有其他的功能。
比如,在计算完成后,可以生成详细的计算报告,包括计算过程、结果和图纸等信息。
同时,软件还支持导出计算结果到Excel等其他软件,以方便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总体而言,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具有操作简便、计算准确、输出结果清晰等优点。
其强大的计算和分析功能,能够大大提高钢筋算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学习和掌握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的使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进行钢筋算量工作,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广联达钢筋算量教程包括结构计算和钢筋配筋方案设计两个模块。
通过导入设计图纸,进行自动计算和手动调整,可以得到结构的各项参数,并根据规范进行钢筋配筋。
软件还具有计算报告生成和结果导出等功能,能够提高钢筋算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广联达BIM土建钢筋算量软件(二合一)及计价教程课件10-1

式,如图9-17所示。
图9-17
单击
下方的下拉小箭头→单击“插入子目”→编辑区出现一行空白定额行→单击编码单元格输
入“17-6-1”→单击“工程量表达式”单元格→输入“239.4”。修改好的安全网子目如图9-18所示。
图9-18
2.密目网子目 单击图9-15(011701002004)清单行→单击右键→单击“复制”→单击右键→单击 “粘贴”→在011701002004清单行下方添加了“011701002005”清单行→单击该清单相 应的单元格,将其修改为密目网清单,其中密目网工程量明细如图9-19所示,修改 后的密目网清单如图9-20所示。
行空白清单行→单击编码单元格输入“011703001001”→单击“m2”一行→单击“确定
”→单击 下方的下拉小箭头→单击“插入子目”→编辑区出现一行空白定额行→
单击编码单元格输入“19-1-17”,同法插入其他定额子目,然后输入清单“项目特征”
及工程量表达式,如图9-24所示。说明:清单行工程量表达式为土木实训楼标准层
关清单子目。1.15为夯填土体积与天然密实土的换算系数。
单击
下方的下拉小箭头→单击“插入子目”→编辑区出现一行空白定额行→单击编码单元格输
入“1-2-25”,同法插入其他定额子目如图9-14所示。
图9-14
2.竣工清理子目
单击“编辑”面板里的
下方的下拉小箭头→单击“清单”→软件弹出“补充清单”对话框,如图9-
单行→单击编码单元格输入“011701002004”→单击“名称”单元格→输入“外脚手架
水平安全网”→单击“项目特征”单元格→输入“1.建筑层数:3层 2.搭设方式:水
平”→单击清单表下方属性窗口的
→单击“内容说明”第1行→输入“二层安全
2024年广联达软件培训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广联达软件培训学习心得篇一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和钢筋抽样软件。
通过对广联达软件的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我的识图能力,还提升了我对有关工程软件操作的热爱。
在学习广联达软件之前,我们重点学习了autocad制图软件,并简单地学习了解了pkpm计价软件。
通过对三种软件的学习和比较,我觉得在绘图速度方面,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和pkpm计价软件更为优秀。
因为这两种软件可以直接建立轴网,在画门窗时也不需要创建块慢慢插入,只要定义好构件直接画就好了。
但是,两种软件毕竟不是专门的制图软件,对比autocad制图软件来说,它们在绘图上做不到足够的精确细致。
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gcl8.0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基本上只要按照图纸设定好各个构件的信息属性就行。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若不小心弄错层就不好处理了了,而这一点是它不如gcl____之处。
很遗憾,因为没有对gcl____软件的集中学习,对于它在处理错层方面还是不大了解。
在我看来,广联达软件中的三维显示功能是非常实用的。
三维显示使我们所绘制的图形立体画,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形从而清晰地了解建筑物的一部分构造,这对提高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而识图最大的障碍就是空间想象能力不佳。
画图过程中,我觉得在设置工程信息方面有必要认真、严谨。
一定要把各个信息(如基础形式、檐高、结构标高等)确定好,以免影响后续的作业。
对于主体结构,应该注意是否需要偏移。
确定好了,再做梁、柱、钢筋等工程时才不会出现算量错误。
我觉得广联达的钢筋抽样软件是广联达公司最有特色的软件。
它最大限度开放了各类钢筋的计算方法并能自动考虑构件之间的关联和扣减,因此我们只需完成绘图即可实现钢筋量计算。
在钢筋编辑中设置的计算规则可以修改,而计算结果能直观显示每根钢筋的形状、计算过程、搭接形式、计算公式,这样便于查看和控制钢筋绘制以便满足多种算量需求。
在软件学习中,资源共享应该是个比较值得提倡的问题。
广联达软件-基础钢筋学习资料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六——基础的计算设置介绍基础主要包含: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基础板带、集水坑、桩承台、柱墩。
条基中的钢筋有受力筋、分布筋;独基中主要有受力筋,有些会配置短向加强筋和柱间配筋,带短柱杯口的在短柱中会配置纵筋和箍筋;筏基中一般有底筋、面筋、中间层筋、非贯通筋;基础板带主要有上下部受力筋;集水坑一般有底筋、面筋、坑壁水平筋、斜面钢筋;桩承台的钢筋有横向、纵向、侧面受力筋、加强筋;柱墩主要有纵筋、箍筋。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基础中各构件的特点及钢筋的计算:一、算量基本方法:一、条形基础:1.受力筋:受力钢筋的长度应根据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条基宽度>=设定值,L=条基宽度*0.9;条基宽度<设定值,L=条基宽度-2*bhc。
2.分布筋:条基分布钢筋的计算需要考虑条基的主次:主条基(贯通条基):L=条基长度-2*bhc;次条基(非贯通条基):(1)两端都与主条基相交:L=次条基净长度+2*L1;(2)一端与主条基相交:L=次条基净长度-bhc+L1。
次条基净长度:两端与主条基相交时为两相邻主条基之间的净空尺寸,一端与主条基相交时为次条基长度扣除相交的主条基的长度;L1取计算设置中的第8项所设置的值,系统默认为150。
二、独立基础:1.受力筋:受力钢筋的长度应根据计算设置中所设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弯折设置:基础底长>=设定值,L=基础底长*0.9+2*Lw;基础底长<设定值,L=基础底长-2*bhc+2*Lw。
三、筏形基础:说明:基础板带的算法同筏板钢筋的算法,当遇到筏板变截面时,按照相应的筏板变截面节点计算;当筏板钢筋遇基础梁构件时,按照梁板式筏形基础节点计算;当筏板钢筋遇剪力墙构件时,按照平板式筏形基础节点计算,在此主要讲述梁板式筏板钢筋的计算。
1.端部构造:(1)端部等截面外伸:(2)端部变截面外伸:节点一:节点二:(3)端部无外伸节点:(4)中层钢筋端头节点(包含遇集水坑的情况):2.变截面部位构造:(1)筏板顶部有高差:(2)筏板底部有高差:(3)筏板顶部、底部均有高差顶:顶部、底部的钢筋均按相对应的节点计算;(4)中间层钢筋变截面构造:3.筏板遇集水坑:按下图节点计算:4.筏板遇承台、独基、柱墩:按下图节点计算:相关计算原则:筏板钢筋扣减独立基础、桩承台:(1)当独基或桩承台与筏板顶面和底面都相交时,按实际的三维体计算筏板钢筋扣独基和承台;(2)当筏板/板的底标高与承台/独立基础相交或相切,则底筋取属性设置,且从筏板/板底标高与承台/独立基础相交位置进行扣减;筏板钢筋扣减柱墩:(1)对于下柱墩,优先按与筏板底标高相交的范围,计算筏板钢筋的扣减;当与筏板底面不相交,而与顶面相交时,按与顶面相交的范围计算钢筋扣减;(2)对于上柱墩,优先按与筏板顶标高相交的范围,计算筏板钢筋的扣减;当与筏板顶面不相交,而与底面相交时,按与底面相交的范围计算钢筋扣减。
广联达钢筋算量学习(板)

广联达钢筋算量学习(板)1、板的底筋是必须配置的,如果板配置了双层钢筋则会有面筋,如果板的厚度较大,则配置中间层筋,对于没有配置面筋的板,如果跨度较大,则一般配置温度筋。
2、板的受力筋还有跨板受力筋,跨过一般,两段伸过两个支座,并标注有一定的长度。
负筋是指板支座位置的支座负筋,一般在没有面筋的情况下布置,如果有温度筋,则支座负筋要与温度筋搭接。
此外,负筋的垂直方向还有负筋的垂直分布筋。
3、拉筋和板凳筋的设置方式:工程设置—-—--计算设置----节点设置—-—--板-----第十项板拉筋、板凳筋布置方式4、板的受力筋定义中,左弯折和右弯折中(0)表示默认的板的厚度减去2×钢筋保护层厚度。
5、进行受力筋的布置时需要同时选择“单板”和“XY方向”6、“应用同名称板”可以把板的受力筋应用到同名称板上。
7、对于相邻的同名称板可以用“多板”方式布置。
8、在板负筋的属性编辑器中,“单边标注位置”如在施工图中没有明确写清楚,按照包含支座的位置(即支座外边线)来定义或咨询设计单位。
9、在板负筋的属性编辑器中,“分部钢筋”的设置方式可以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板---——第三项分部钢筋布置。
10、负筋方向布置错误,使用“交换左右标注”命令即可.11、跨板受力筋按受力筋来布置,按“单板”+“垂直”或“单板”+“水平”,选择跨过的板来布置跨板受力筋。
12、使用“查改标注”命令,可以进行负筋的尺寸和钢筋信息的修改。
13、楼面板—LB 屋面板-—-WB延伸悬挑板-——-YXB纯悬挑板-—-—XB14、B——-下部通长筋,T—--—上部通长筋.15、什么是单向板?双向板?当长短之比在2~3或大于3的板,是单向板;长短边长度之比小于等于2的,是双向板单向板: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等于或大于二时,大荷载作用下,主要沿较小的板宽方向产生弯矩,可作为单向板计算。
单向板的受力钢筋为单向配筋,沿短跨方向配置。
广联达GGJ钢筋算量基础篇

广联达G G J钢筋算量基础篇(共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广联达GGJ 钢筋——基础篇 1、在楼层管理当中,基础层的层高应如何定义答:1、基础底板的高度;2、如果没有地下室时从开始定义。
2、在实际工程中基础次梁与基础主梁相交时,相交节点是不布置箍筋的。
软件可以正确处理吗答:在基础梁的属性中可选择箍筋是否贯通,这样就可以直接处理了。
3、在实际工程中,独立基础中有上下两层钢筋,软件应如何处理答:软件在横向受力筋和纵向受力筋的下方都提供了关于上下部配筋信息不同的处理方法,即B12@200/B14@200,斜杠前表示下部,斜杠后表示上部;当上下部钢筋弯折长度不同时,可在独立基础的计算设置中第17和18项进行调整;注意:此处理情况适用于同截面内上下不同配筋的情况。
4、图纸设计时要求当独立基础的长度和宽度大于2500时,钢筋是交错布置的,软件应如何处理答:在独立基础的计算设置中软件按照“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的要求增加选项,自动按此进行计算;另外,如果图纸要求的独立基础长度和宽度是其他数值时,也可在计算设置当中第14条进行调整。
5、在实际工程中,独立基础平面不是矩形的,是异形的,软件能否处理答:软件在建立构件时新增加了异形独立基础和自定义独立基础两个子类型,都可以来处理平面异形的独立基础。
对于钢筋的配筋方向与软件黙认不同的情况时,软件还提供了调整配筋方向功能,可根据不同要求进行调整。
6、在图形软件里绘制的参数化独立基础为什么导不到钢筋软件里答:因为以前独立基础中只有矩形独立基础,新版软件在独立基础构件下新增参数化独立基础、异形独立基础、自定义独立基础,这样钢筋图形互导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7、条形基础中分布筋我不想让它通算,应如何处理答:软件在计算设置中增加了条基L形相交时分布筋是否贯通的选项,只要选择即可。
8、请问条形基础的受力筋根数软件是如何计算的答:软件有相应的黙认原则,当与您手工计算不一致时可查看其计算设置。
广联达钢筋算量学习(柱)

一、图形算量(柱)1、楼层绘制顺序:首层——地上层——地下层——基础层2、框架结构:柱——梁——板——二次结构3、砖混:砖墙——门窗洞——构造柱——圈梁4、钢筋类别:A 一级(HPB) B 二级(HRB335) BF(HRB335F)C 三级(HRB400)D 四级(RRB400) E(HRB500) L 冷轧带肋 N 冷轧扭5、“@”可以用数字键“-”代替6、功能上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单支箍只是拉住纵筋;形状上单只箍要做成直形,拉筋也可以做成直形,也可以做成S形。
7、8、9、柱加密区箍筋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两只箍怎么输入?这样输入A8-100(4*4)/150(2*2)就行了10、箍筋7(4*4)是什么意思表示一个方向4肢,一个方向4肢。
简单点,不管是几*几,前面的数字就是箍筋示意图水平方向的线条的根数,后面的数字就是垂直方向的线条的根数。
11、工程中将箍筋肢数3*2改为4*4后,为什么箍筋的量还变少了?箍筋的配置是根据纵筋的根数来的,软件中箍筋的设置必须有相应的纵筋让其箍上才能正常计算,工程中纵筋只有每边只有一根,所以四肢箍无法正常布置上,导致只计算了外箍,而当设置为3肢箍时,中间增加了一根拉筋,所以钢筋量比四肢箍的钢筋量要多处理方法:将纵筋根数设置正常后,再进行量的核对12、偏移布置构件:先点击画构件,把构件放在某参照点后,然后“shift”+鼠标左键,可以显示“偏移构件”对话框。
最后输入相关信息。
13、修改图元属性,点中要修改的图元,鼠标右键“修改构件图元名称”。
方法二:点中属性编辑器中的名称重新选择修改即可。
14、“shift”+构件代号(如柱用Z),即显示构件的名称。
15、在钢筋算量中的柱类型中的角柱、边柱、中柱怎么区分?边柱中的边柱-B 和边柱-H是什么意思?在中间层一般不需要区分角柱、边柱、中柱,到顶层需要区分,边角柱,利用软件自动判断边角柱的功能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联达钢筋算量学习(板)1、板的底筋是必须配置的,如果板配置了双层钢筋则会有面筋,如果板的厚度较大,则配置中间层筋,对于没有配置面筋的板,如果跨度较大,则一般配置温度筋。
2、板的受力筋还有跨板受力筋,跨过一般,两段伸过两个支座,并标注有一定的长度。
负筋是指板支座位置的支座负筋,一般在没有面筋的情况下布置,如果有温度筋,则支座负筋要与温度筋搭接。
此外,负筋的垂直方向还有负筋的垂直分布筋。
3、拉筋和板凳筋的设置方式:工程设置-----计算设置----节点设置-----板-----第十项板拉筋、板凳筋布置方式4、板的受力筋定义中,左弯折和右弯折中(0)表示默认的板的厚度减去2×钢筋保护层厚度。
5、进行受力筋的布置时需要同时选择“单板”和“XY方向”6、“应用同名称板”可以把板的受力筋应用到同名称板上。
7、对于相邻的同名称板可以用“多板”方式布置。
8、在板负筋的属性编辑器中,“单边标注位置”如在施工图中没有明确写清楚,按照包含支座的位置(即支座外边线)来定义或咨询设计单位。
9、在板负筋的属性编辑器中,“分部钢筋”的设置方式可以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板-----第三项分部钢筋布置。
10、负筋方向布置错误,使用“交换左右标注”命令即可。
11、跨板受力筋按受力筋来布置,按“单板”+“垂直”或“单板”+“水平”,选择跨过的板来布置跨板受力筋。
12、使用“查改标注”命令,可以进行负筋的尺寸和钢筋信息的修改。
13、楼面板—LB 屋面板---WB 延伸悬挑板----YXB 纯悬挑板----XB14、B---下部通长筋,T----上部通长筋。
15、什么是单向板?双向板?当长短之比在2~3或大于3的板,是单向板;长短边长度之比小于等于2的,是双向板单向板: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等于或大于二时,大荷载作用下,主要沿较小的板宽方向产生弯矩,可作为单向板计算。
单向板的受力钢筋为单向配筋,沿短跨方向配置。
但在长跨方向亦有弯矩产生,需要配置分布钢筋。
双向板: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二时称之为双向板。
在荷载作用下,将在纵横两个方向产生弯矩,沿两个垂直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16、板受力钢筋和跨板受力钢筋的区别?为什么跨板受力钢筋不能用负筋代替?二者最大的区别是下面所计算的马凳筋根数,如果是按负筋布置马凳筋只计算属性里标注的排数,但是如果按跨板受力钢筋计算软件会自动计算该钢筋下的所有马凳筋根数。
有些时候负筋布置方法选择不当时候例如画线布置时候同时选中剪力墙和墙上的梁时。
计算的根数会出现错误.17、识别板负筋时, 填入钢筋信息时,分布筋跟负筋有什么区别,是不是负筋跟分布筋一样?负筋是受力筋,分布筋不受力,只起架立作用和固定受力筋的作用。
负筋图纸必定要画出来,分布筋一般不画出来,在设计说明里交代。
18、板负筋是面筋还是底筋 怎么区分啊 还有板受力筋怎么区分面筋和底筋?一般来说底筋和面筋在板受力筋中设置 受力筋中还有温度筋(抗裂作用,一般在顶层或者中间层局部设有温度筋,有时说明中说成构造钢筋)。
负筋(也可能说成扁担筋、制作钢筋等)和板面筋在平面图中的图例是一板内钢筋受力筋 底 筋面 筋负 筋 负筋分布筋温度筋边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其他:马凳筋、洞口加筋、放射筋样的如何区别底筋和面筋?首先,一般来说设计人员会分颜色画图一看就明白;其次,面筋两端弯折朝下或朝右(垂直方向的),底筋两端弯折朝上或朝左(垂直方向的);第三,面筋图例弯折为90度,底筋图例弯折为180度或135度!19、请问马凳筋的尺寸应该怎么确定啊?有没有关于马凳筋描述的东西?一、马凳的概念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二、定额对马凳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1、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2、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3、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 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 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4、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
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
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三、马凳其它注意事项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
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
为什么看上去是措施用的钢筋算在实体项目中呢,很简单,因为它是隐蔽在砼内形成工程实体的。
所以马凳虽然是措施性钢筋但应归入实体项目而不能归入措施项目。
招标单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计算马凳合并在钢筋工程量并在项目特征、工作内容中描述清楚。
投标人在复核工程量清单时需要计算马凳工程量,考虑在综合单价内,勿放在措施费中。
马凳钢筋按实计算归入钢筋总量中参与钢筋调整,一些施工单位把马凳套成预埋铁件是错误的。
马凳排列可按矩形陈列也可梅花放置,一般是矩形陈列。
马凳方向要一致。
有一些不正规施工单位为了省钢筋不是用马凳固定板钢筋而量用其它硬物如石子、垫块、木块、塑料等充当马凳功能,这是没有专业性的野蛮施工。
钢筋图形软件中一般都有马凳筋的输入,非常方便快速地统计出马凳的重量。
20、1、板负筋和跨板受力筋如何区别?2、图中红色的钢筋是属于板负筋还是跨板受力筋?答:1、板负筋和跨板受力筋如何区别?最简单的区别是负筋只有两边标注尺寸,如果要跨过相应的板得自己计算其它挑出长度,而跨板受力筋只需要输入跨出板边的两边的挑出长度,软件会自动计算板长【宽】+两边标注尺寸的的钢筋。
2、图中红色的钢筋是属于板负筋还是跨板受力筋?在软件中可以用跨板受力筋处理。
21、跨板负筋与面筋问题一:同样的配筋,一个以跨板受力筋的方式建立,把左右标注均设为0;一个以面筋的方式建立,两种方式画出来的钢筋,在软件中看起来是一样的,我查询了一下钢筋计算公式,两个唯一的区别就是以“跨板受力筋”方式布置的钢筋比以“面筋”方式布置的钢筋多出了“分布筋”这一部分,请问这个是两种类型钢筋布筋的唯一区别么?问题二:我在查询跨板受力筋计算式的时候发现,跨板负筋不仅仅只是在“伸入相邻板中”左右标注长度范围内布置分布筋,而是沿整个跨板受力筋的全长范围(包括伸入相邻板长度和被跨过的整板长度)均布置上了分布筋!而我以前看过一个教学视频里说到的是“跨板受力筋”只会在伸入相邻板的左右标注长度范围内自行布置分布筋,而不是延全长自行布置分布筋!请问跨板受力筋自行布置分布筋到底是以哪种方式进行的?是否是我软件设置出错,导致了跨板受力筋自行延全长布置分布筋?在软件中,跨板受力筋和负筋的布置范围不同,其次是马凳筋的计算方法不同。
负筋位置的马凳筋按照负筋属性中的排数计算,输入几排就计算几排。
跨板受力筋的马凳筋,除了计算左标注和右标注范围的排数外,所跨过的板的位置,会按照受力筋的马凳筋计算方法计算马凳筋的个数。
所以,跨板钢筋应该按照跨板受力筋来定义,这样马凳筋的计算才和实际情况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