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7课生命之源——水》 (1)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生命之源—水》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生命之源—水》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生命之源—水》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是生命之源。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懂得珍惜水资源。

3.让幼儿学习如何节约用水。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书籍等教具。

2.餐巾纸、干净的水、植物等实物。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将幼儿带入课题,询问幼儿们日常用处最多的东西是什么?引出水的重要性,告诉幼儿们水是生命之源。

2. 认识水(15分钟)通过图片、卡通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状态和分布情况。

同时引导幼儿们讨论和思考,让幼儿尝试描述水的状态和特点。

3. 感知水的重要性(10分钟)让幼儿动手使用餐巾纸吸去一个植物的水分,察看植物的变化。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们没有水,人类和动物会怎样?植物会怎样?4. 如何节约用水(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如何节约用水。

同时,让幼儿们参与节约用水的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一些情境,如刷牙、洗手等情景下如何节约用水。

5. 总结(10分钟)通过对节约用水的学习,让幼儿们深入理解生命之源的重要性,了解如何保护生命之源。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保护生命之源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1.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生活中的实物。

2.不要让幼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3.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可以根据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观察幼儿对水的认知的变化。

2.观察幼儿们在角色扮演中表现的积极性和是否掌握了节约用水的技能。

3.综合评估幼儿的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下《7、生命之源——水》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下《7、生命之源——水》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下《7、生命之源——水》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生命之源——水》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下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并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水的认识和感受。

教材以水为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表现水的美。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技巧的讲解,也有对水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彩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彩画的技巧和表现方法仍需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此外,学生对水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水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还需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水彩画表现水的形态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学生培养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增强对水的珍惜意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水彩画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彩画表现水的形态和特点,以及如何在水彩画中融入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画材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水的形态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水分的控制、颜色的调配等,并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水彩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水的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程主题《生命之源——水》和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水分控制、颜色调配等。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色彩的情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色彩的情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7课《色彩的情感》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7课《色彩的情感》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是在三年级学习三原色知识之后的再一次色彩学习。

在了解色彩冷暖、深浅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色彩的知识。

不同的色彩,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

这些联想,是人们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材中出示了詹建俊、蒙克、马蒂斯等艺术家的作品,意在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家作品的基础上,观察艺术家是怎样运用色彩的,体会艺术家在绘画时如何运用色彩表达主题、升华情感。

通过分析作品中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表现力,为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活跃、观察、动手能力较为全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造型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点、线、以及面块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创作富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验色彩的情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色彩还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觉,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通过分析、探究、体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情感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示范让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3、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色彩世界的美妙,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运用能力。

四、重点、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片学生:纸张、水彩笔、油画棒等。

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音乐《喜洋洋》、《二泉映月》。

2、提问:听音乐,说一说你的感觉是什么?可以尝试着用点和线把你听到的感觉画出来吗?3、展示图片《春夏秋冬》、《酸甜苦辣》4、学生欣赏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画了什么,运用了哪些美术语言表现画面?5、教师小结。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生命之源--水》课件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生命之源--水》课件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在激流中前进一湾江水碧白雪石双耳四系漩涡纹彩陶罐新石器时代我国的节水标志有什么含义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
《在激流中前进》
杜建
《一湾江水碧》
白雪石
《双耳四系漩涡纹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精 彩 瞬 间
精 彩 瞬 间

精 彩 瞬 间
我国的节水标志有什 么含义?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
节水标志
人手和地球演变而成。绿 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 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 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 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 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 寓意节水,手又像一条蜿 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 江河。节水标志寓意:像 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 每一滴水!
往河水中倾倒生活垃圾
工业污水的排放
水污染导致鱼大量死亡
随意的浪费水
作业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设计制作一份“节水爱水”为主 题的手抄报。 友情提示:主题要明确,版面要 新颖美观,色调要和谐。

第7课 生命之源—水(教学反思)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7课 生命之源—水(教学反思)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7课生命之源—水(教学反思)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水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如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的重要性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水的重要性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的重要性。

2. 教师提出问题:“水为什么是生命之源?我们生活中应该如何珍惜水资源?”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水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理解水是生命之源。

2. 教师讲解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

四、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绘制一幅以水为主题的画作,讲解绘画技巧。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幅以水为主题的画作。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珍惜水资源,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水是生命之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我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生命之源—水》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生命之源—水》

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教案《生命之源—水》教案名称:生命之源—水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3-4岁)教案目标:1. 了解水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2. 掌握水的基本性质,能够简单区分水的形态。

3. 培养幼儿对水的探索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瓶子、碗、水杯、筷子、盆子、水操作工具等。

2. 图片或PPT:展示水的不同形态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观察瓶子里的水,引导幼儿们思考水的重要性,并与孩子们分享水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2. 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如:水可以喝吗?水可以洗手吗?水可以浇花吗?二、学习水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展示几种不同状态的水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不同形态,引导他们认识水的不同状态:液态、固态、气态。

2. 利用实物道具进行示范,如将水倒入碗中展示液态水,用冷冻冰块展示固态水,用蒸汽机或热水壶展示水的气态。

三、水在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 展示一些图片或PPT,介绍水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洗手、洗菜、泡茶等。

并让幼儿们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经验和感受。

2. 老师可以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幼儿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珍惜水资源的问题,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主意。

四、练习与总结(10分钟)1. 利用教具,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如用水杯接水、将水倒入盆子中等,锻炼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的能力。

2. 让幼儿们小组合作,制作一张海报或手工作品,表达对水的重要性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3.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水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水资源,保护环境。

五、课堂延伸(5分钟)1. 给予幼儿一些延伸阅读的推荐,如有关水的绘本或故事书,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水的奇妙与重要性。

2. 鼓励幼儿们在家与家长分享今天学习的内容,或观察家中的水使用情况,并与家人一起制定节约用水的措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水——生命之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水——生命之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生命之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基础性目标:1.了解水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调查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了解目前地球上水资源情况。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等综合能力,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发展性目标: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主动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

二、活动重点。

1.通过调查、观察、交流、询问等各种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对水进行研究,特别关注水资源的缺乏和浪费。

2.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小组间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深入探究。

三、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资料(书籍、上网)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及水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四、活动过程课前和学生交流:猜谜语主题一:爱水世界(一)谈话导入新课,感受水的重要性。

1.板书“水”,提问:当你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些词语?2.导语:当老师看到这个字时,我也想到了一个词语:生命。

(板书)3.指导学生读“水——生命”。

提问:这两个词语有联系吗?哪些生命需要水?4.学生自由发言.5.导语: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皑皑的白雪、晶莹的清泉,浩瀚的海洋,漂浮的彩云,包括我们自身,都是因为水的存在,世界因此而精彩。

可以说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板书“之源”。

齐读:水——生命之源。

(二)了解现阶段水资源的状况。

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并了解现阶段地球上水资源的情况,我们来交流一下。

1.小记者来到我们中间——学生交流所搜集的资料。

2.教师出示资料:有限的水资源。

地球上水储总量达到138.6亿亿立方米,但其中的97.5%是咸水,而在其余的2.5%的淡水中只有1%供人类直接使用。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被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和地区。

预测再过30年,缺水国家将达到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

a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地球上的水是一张烧饼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的水只是烧饼上的一粒芝麻。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生命之源——水》说课稿(2)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生命之源——水》说课稿(2)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生命之源——水》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第7课生命之源——水》是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水的认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提高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彩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水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画工具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新闻报道引入,引发学生对水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3.绘画技巧讲解: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水彩的稀释、涂抹、渲染等。

4.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绘制水彩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6.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水彩画的基本技巧3.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绘画作品、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之源—水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力图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

在收集水的相关资料和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要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在调查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水的相关知识,水资源对生活所起着重要作用,珍惜水资源。

应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运用美术技能服务生活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参与制作节水爱水的手抄报中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收获劳动后的喜悦,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到水对人类生活有多么重要。

通过手抄报的制作,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难点:让学生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手抄报的设计方法。

学习材料
收集水相关的资料、彩笔、直尺、报纸……
教学过程
一、调查与了解:
1.课前分小组进行水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a.大连的水资源
b.水与人类的关系
c.世界水资源的现状、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中国节水标志
d.身边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e.怎样保护水资源
f.……
2.课堂组际交流。

教学意图:课前让学生以小组有针对性的调查有关于水资源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逐渐养成研究、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的。

在相互交流中会了解更多的关于水资源的问题,开阔学生的
视野。

二、探讨与研究:
1.探讨:我们怎样一起来爱护母亲河?
2.展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

3.讨论手抄报的设计制作方法:通过观察报纸的版面进行分析。

教学意图:让学生投入到宣传活动中去,为学生搭建展示发挥能力的平台。

通过观察报纸的版面,解决本课的难点。

三、制作与宣传:
1.学生制作手抄报。

2.教师辅导。

3.小组手抄报展示。

教学意图:在参与制作节水爱水的手抄报中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收获劳动后的喜悦,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四、拓展与升华:
1.制作手抄报的经验交流:
2.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水”。

教学意图:让学生体会劳动后成功的喜悦,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水”,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