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合集下载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一、引言粉体技术是一门研究粉体物料的制备、加工、表征和应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体技术及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二、粉体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粉体是指颗粒尺寸在1微米至1毫米之间的固体物料。

粉体技术是通过物料的细化、混合、分散和改性等工艺,使得粉体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满足特定的工艺和应用要求。

粉体技术的特点包括粒度小、比表面积大、流动性好、分散性强等。

三、粉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 化工领域:粉体技术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颜料、涂料、染料等的制备与应用。

2. 冶金领域:粉体冶金技术是一种利用粉末作为原料,通过压制、烧结等工艺制备金属和合金制品的技术。

3. 材料领域:粉体技术在材料领域应用广泛,如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的制备与加工。

4. 能源领域:粉体技术在能源领域主要应用于燃烧、电池、储能材料等方面。

四、粉体技术的制备方法1. 粉碎法:通过机械力对物料进行破碎、粉碎,得到所需的粉体。

2. 分散法:通过悬浮剂、分散剂等对物料进行分散处理,使其呈现出均匀分散的状态。

3. 气相法:通过气相反应或气相沉积等方法,将气体中的物质转化为粉体。

4. 液相法:通过溶液中的沉淀、结晶等过程,制备出所需的粉体。

五、粉体技术设备的分类和特点1. 粉碎设备:包括破碎机、磨粉机等,用于物料的粉碎和细化。

2. 分散设备:包括搅拌机、分散机等,用于物料的分散和混合。

3. 干燥设备:包括喷雾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等,用于物料的干燥和除湿。

4. 烧结设备:包括烧结炉、烧结机等,用于物料的烧结和热处理。

5. 表征设备:包括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仪等,用于对粉体物料进行表征和分析。

六、粉体技术设备的发展趋势1.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粉体技术设备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环保的要求:粉体技术设备将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要求,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24年粉体机械设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粉体机械设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粉体机械设备市场前景分析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进步,粉体物料的处理和加工需求不断增加,粉体机械设备市场也逐渐扩大。

粉体机械设备是指用于粉体物料的破碎、分级、输送、混合、干燥、造粒等工艺的机械设备。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驱动因素、市场竞争态势等方面对粉体机械设备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市场规模粉体机械设备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目前,全球粉体机械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粉体机械设备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促使粉体机械设备需求增加。

•粉体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扩大,如建筑材料、化工、冶金等。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提高了粉体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3.市场驱动因素粉体机械设备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驱动因素的影响:3.1 工业化进程的推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粉体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需求持续增加。

工业领域中需要使用粉体材料的工艺越来越多,如颗粒物料的干燥、粉末的剥离、废料的处理等。

这推动了粉体机械设备市场的增长。

3.2 应用领域的扩大粉体材料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建筑材料、化工、电子、食品等诸多行业。

这些行业对粉体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大,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3.3 技术创新与发展粉体机械设备行业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得设备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得到提高。

新型的粉体机械设备在处理粉体材料时更加精确、高效,满足了市场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4.市场竞争态势粉体机械设备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的粉体机械设备制造商,如XX公司、YY公司等。

这些制造商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多样化和市场拓展来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全球市场竞争也存在一些挑战。

一方面,一些新兴市场逐渐崛起,提供了更便宜的产品和更灵活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环保和能源效率要求的提高对粉体机械设备制造商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带来了挑战。

5.结论粉体机械设备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讲解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讲解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 对中国干燥技术、干燥理论研究及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作了评述; 对干燥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作了全面介绍; 对干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干燥技术; 理论研究; 技术创新; 应用现状; 发展道路1 干燥技术现状第一届全国干燥会议于1975 年6 月23 日至30 日在南京召开, 至今已30 年了。

30 多年来, 我国干燥技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我国从事干燥技术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约有50 多家, 领域涉及化工、医药、染料、轻工、林业、食品、粮食、造纸、硅酸盐、水产等行业。

全国共有设备制造厂600 多家, 企业自身也已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干燥科研开发队伍。

通过广泛开展干燥技术基础研究、工艺研究及工业化应用研究, 使得我国干燥技术正在走近国际先进水平, 而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0 多年来, 我国干燥技术学术交流活跃。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委员会干燥技术专业组主办的全国干燥技术会议已举办10 届, 共发表论文665篇。

这是我国规模最大、涉及行业最广的干燥技术交流盛会。

除此之外,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加工机械分会干燥技术专业委员会举办过农产品干燥技术研讨会9 届; 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木材干燥学组举办过全国木材干燥学术讨论会10 届, 共发表论文537 篇; 中国制冷学会举办过全国真空冷冻学术讨论会10 届, 冻干技术交流活跃; 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主办, 也已达10 届, 微波干燥是会议内容之一。

30 年来, 中国的许多干燥技术已得到了工业化应用, 主要有喷雾干燥、流态化干燥( 普通流化床,振动流化床, 内加热流化床, 流化床喷雾造粒干燥) 、蒸汽回转干燥、气流干燥、回转圆筒干燥、旋转快速干燥、圆盘干燥、带式干燥、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桨叶式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及远红外干燥、粮食干燥等。

2024年干燥设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干燥设备市场分析现状

干燥设备市场分析现状一、市场概览干燥设备是一类用于将湿度高的物质去除水分的机器设备。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使用干燥设备,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市场潜力的领域。

本文将分析干燥设备市场的现状。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干燥设备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干燥设备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原因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使得干燥设备的性能得到提升,进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三、市场需求干燥设备的应用范围广泛,满足了许多不同行业的需求。

目前,指出一些典型行业已成为干燥设备市场的主要需求方。

其中包括化工、食品、医药、冶金等行业。

这些行业对干燥设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物料的处理、保存和再利用等方面。

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干燥设备市场的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四、市场竞争干燥设备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全球市场主要由一些大型企业主导,如X、Y、Z等。

这些企业凭借其在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实力,稳定地占据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以获取市场份额。

在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下,干燥设备市场逐渐健康发展。

五、市场趋势未来,干燥设备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1.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干燥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更高效、更节能的干燥设备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2.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下,市场对低能耗、低污染的干燥设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3.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干燥设备也将趋向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六、市场挑战尽管干燥设备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1.成本压力:干燥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2.技术壁垒:高端技术在干燥设备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壁垒,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粉体干燥技术

粉体干燥技术

粉体干燥技术粉体干燥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的重要工艺技术。

它通过将液体或悬浮固体中的水分蒸发至一定程度,使其在干燥的过程中转化为粉状固体,以便于运输、储存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粉体干燥技术的工作原理、常见的干燥设备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粉体干燥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将含水的液体或悬浮固体送入干燥设备中,在设备内部将其加热或通过其他方式使其处于蒸发状态,从而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利用气体作为干燥介质,将其送入干燥设备中,通过传热和传质的方式实现水分的蒸发。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固体物料中的水分全部或部分被蒸发掉,形成粉状固体,实现干燥的目的。

粉体干燥技术最常见的设备包括气流干燥机、滚筒干燥机和喷雾干燥机等。

其中,气流干燥机是一种常见的连续式干燥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温气体通过物料层,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

在气流干燥机中,物料以斜板或气流的带动下,沿着设备的流动方向进行干燥。

滚筒干燥机则是一种间歇式干燥设备,它在设备内部设置有旋转的滚筒,物料经过滚筒的转动,与热气体进行传热和传质,从而实现干燥的效果。

喷雾干燥机则是一种特殊的干燥设备,它将液体喷雾成细小的液滴,并在瞬间与热气体进行接触,使其迅速蒸发,形成固体颗粒。

在不同的领域中,粉体干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领域,粉体干燥技术常用于固体颗粒的制备,如聚合物、颜料等的干燥。

食品工业中,粉体干燥技术常用于奶粉、咖啡、茶叶等食品的制备。

制药行业中,粉体干燥技术用于制备药物、保健品等。

除此之外,粉体干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材料科学等领域。

尽管粉体干燥技术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干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颗粒团聚、结块、晶体生长等现象,使得干燥后的产品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改进干燥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的效率。

近年来,一些新的粉体干燥技术如超声波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等也不断涌现,为粉体干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0年来,中国对许多干燥技术 实现了工业化。主要有喷雾干燥、 流态化干燥(普通流化床,振动流化 床,内加热流化床、流化床喷雾造粒 干燥)、蒸汽回转干燥、气流干燥、 回转圆筒干燥、旋转快速干燥、圆盘 干燥、带式干燥、双锥回转真空干 燥、桨叶式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及 远红外干燥等等,常规干燥设备基本 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机型
P T A(精对苯二甲酸)干燥装置 是重大国产化项目,目前我国一些科 研院所、企业单位已进行了一些卓有 成效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工作。已 研究出大型蒸汽干燥机的工业模型, 正在研制直径4m,长48m的用于P T A 干燥的蒸汽干燥机。
为适应石油化学工业日益激烈 的国际竞争,降本增效和提高产品的 竞争能力,建设大型化装置、发展规 模经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6)闪蒸干燥机 国内生产厂 家很多,自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已 来,已发展到第4代。技术水平可以 替代安海达诺干燥机。型号近10种。
(7)桨叶式干燥机 国内主要 是引进吸收日本奈良机技术发展起来 的,主要用于精细化工、石油化工产 品的干燥。大型的桨叶式干燥机主要 用于城市污泥的干燥。目前国内有多 家企业有能力制造这种设备,型号有 7~8种,但仅限于双轴式,四轴以上 的大型设备未见有制造的报道。最近 我国又引进了日本栗本铁工所桨叶技 术。
目前,化工行业干燥设备正在 向大型化发展,如前我国生产的闪蒸 干燥设备直径可以达到2.4m,桨叶 干燥机的传热面积可以达到160m2, 盘式干燥机最大传热面积已达到 180m2。机械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处 理量可以达到45t/h,机电一体的离心 雾化器也达到处理量5t/h的规模,较 好地解决了雾化器的机械问题,离心 喷雾干燥机直径已达到10m以上。压 力式喷雾干燥机可以达到直径8m, 总高50多m,处理能力达到4t/h。回 转圆筒干燥机直径可以达到3m, 长达30多m。带式干燥机面积也达 到 1 4 0 多 m 2。 蒸 汽 回 转 干 燥 机 直 径 可以达到4m,长达48m。换热面积 达2 400m2的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 24 m2的普通流化床干燥机也实现了 工业化应用。

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

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

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经过干燥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的干燥设备有了长足的进步。

干燥机的结构、性能都有明显改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有些机型已远销国外。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进步进行阐述。

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各行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展望干燥设备的未来趋势,为技术及设备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燥设备;技术现状;谷氨酸菌体蛋白;未来趋势一.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干燥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干燥设备的总体水平也不断提高。

常规干燥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机型出口到国外,这些可喜的成就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干燥设备的进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干燥设备的加工质量从干燥设备的制造过程看,干燥设备的加工质量受技术水平及应用行业的制约。

干燥设备的应用行业很多,对设备质量要求最高的是制药行业。

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对所用干燥设备的材质、结构及加工质量都有具体要求,因此要求制造行业提供的设备加工质量较高。

其次是食品行业,食品行业对干燥设备及干燥系统有严格的卫生指标要求,因此设备结构及钢材的处理标准较高。

质量要求相对不高的是化学工业生产中的部分设备。

在所有行业中化学工业不论是设备的用量还是型式都最多最复杂,应该说化工行业的干燥设备有特殊要求的也比较严格,但与上述两个行业相比略低一些。

从最年几年干燥设备总的质量看,多数设备钢板都经过抛光处理,焊缝采用氩弧焊(不锈钢),焊缝也经过处理,有些工厂对直焊缝和环焊缝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使设备质量得到保证。

普遍反映江苏靖江市天和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加工质量较好。

三.干燥机的结构随着我国干燥设备的引进及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国外干燥设备机型都在不断影响我国,最近几年我国的新机型及新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内藏热管式流化床干燥机这种干燥机是改变了以往流化床热量全部由热风带入的方法,通过内部传热管,使部分热量来自管内热介质的传导传热,因此大大提高了热效率。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

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

矿物加工工程XXXX学院矿物加工XXXX班XXX08XXXX4粉体技术及设备现状与发展【摘要】综述了粉碎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历史,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作用机理出发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粉碎设备,分析了中国粉体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巨大潜力,针对目前粉碎设备与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注重解决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粉体技术破碎机超细粉碎设备粉体加工是过程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破碎、粉磨、均化、分级、干燥、收捕、混合、存储、装运以及某些粉体产品的改性造粒等工序,各工序间还有输送(计量)作业。

如图l所示。

图l 粉体加工典型流程示意图当然,对不同的粉体产品生产,上述工序有不同的取舍与组合。

每一道工序,都必须配置具有相应功能的设备,从而形成了庞杂的粉体加工设备。

[1]粉碎机械是应用机械力对固体物料进行粉碎作业,使之变为小块、细粒或粉末的机械。

粉碎机械是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的总称。

比较传统的分类是:排料中粒度大于3mm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者称为破碎机械;小于3mm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者则称为粉磨机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粉体工业发展进入到了纳米级领域,对于粉碎设备的分类也将更加细化。

一、典型粉体加工机械:要是靠机械力的作用,最常见的破碎方法有五种:压碎、劈碎、折碎、磨碎、击碎,而超细粉碎则要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磨、分散等手段而实现,传统粉碎中的挤压粉碎方法不能用于超细粉碎,否则会产生造粒效果。

由于粉碎方法的不同也使得传统的粉碎设备和超细粉碎设备有所不同,下面就对一些典型设备进行介绍。

1、传统的破碎机械破碎机械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颚式破碎机——是由于活动颚板对固定颚板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物料在两颚板之间被压碎。

适用于粗、中破硬质料或中硬质料。

(2)圆锥式破碎机——外锥体是固定的,内锥体被安装在偏心轴套里的立轴带动作偏心回转,物料在偏心回转,物料在两锥体之间受到压力与弯曲力而被破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粉体工程与设备》谭笑装备101104034222013-06-18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谭笑1刘雪东2(1:常州大学怀德学院2:常州大学常州213100)摘要:总结1975年以来,近40年我国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以及在现有基础上的未来发展方向,着重介绍该技术在药品和食品领域的应用,以及市场上重要的干燥设备。

关键词:粉体干燥趋势Abstract:This is an article about powder dry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From1975to now,what the development is during the 40years.And the way to advance for powder drying.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wder drying in Medical and Food is the focus point in this article,and we also introduce the device in the market.Key Word:Powder drying Trend0.中国干燥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干燥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迄今对于常用的干燥设备,如气流干燥、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旋转闪蒸干燥、红外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设备,我国均能生产供应市场,对于一些较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冲击干燥、对撞流干燥、过热干燥、脉动燃烧干燥、热泵干燥等也都已开发研究,有的已工业化应用。

而粉体干燥正是干燥技术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现在发展正旺的纳米干燥技术,亦是粉体干燥的子类。

我国于1975年6月23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干燥会议,标志着我国干燥研究进入正轨。

而从那一天到现在,已经40多年。

40多年来,我国干燥技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我国从事干燥技术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单位大约有50多家,领域涉及化工、医药、染料、轻工、林业、食品、粮食、造纸、硅酸盐、水产业、渔业等行业,全国共有设备制造厂600多家,已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干燥科研开发队伍,广泛开展干燥技术的基础研究、工艺研究及工业化研究,使我国干燥技术研究正向世界水平迈进,某些技术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0年来,中国对许多干燥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主要有喷雾干燥、流态化干燥(普通流化床,振动流化床,内加热流化床、流化床喷雾造粒干燥)、蒸汽回转干燥、气流干燥、回转圆筒干燥、旋转快速干燥、圆盘干燥、带式干燥、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桨叶式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及远红外干燥等等,常规干燥设备基本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机型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并出口国外。

1.粉体干燥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干燥单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总能耗有较大的影响,还在于它往往是生产过程的最后工序,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从而影响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我国有很多产品,就纯度而言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产品;然而就是由于干燥技术不如国外技术,堆积密度、粒度、色泽等物性指标上不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有的甚至售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2.目前我国某些大型石化干燥装备还依赖进口。

根据粗略估计,我国生产的干燥设备仅为国外30%~40%,因此进行干燥技术研究的迫切。

而对于专注于粉体这类特殊产品的干燥,其应用重点在于食品和医疗行业。

在医药行业,干燥设备的应用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大量使用厢式烘房或热风循环烘房,到80年代的真空干燥设备,再到90年代沸腾床与喷雾干燥、包衣,造粒设备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末期,真空冷冻干燥机,微波干燥机在国内也自己生产,基本满足了只要行业的要求,特别是21世纪初医药行业GMP认证,促进了医药设备的发展。

一台合格的只要干燥设备,不仅要满足干燥操作的需要,还要满足GMP 的要求,既要满足设备强度,精度,表面粗糙度及运转可靠性等要求,还要从结构考虑可拆卸,易清洗无死角,避免污物渗入,设计时要清除难以清洗和检查部位,采用可靠的密封,制造是设备内壁光洁度高,所有转角要圆滑过渡。

沸腾制粒干燥和喷雾沸腾制粒干燥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制药上业开始应用。

现在传统的多单元干燥装置已完全被符合GMP要求的一步制粒干燥机所取代,一台设备中同时完成混合、制粒和干燥。

我国制粒干燥技术装备已接近国际水平。

冷冻干燥技术是将湿物料冻结到冰点以下,然后使水分由固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水蒸气,从而使物料中水分含量降低得到干物料的一种干燥技术。

生产流程有4步:前处理、速冻、脱水和后处理。

医药用冻干机主要用于血清、血浆、疫苗、酶、抗生素等生产和药品保存。

药品冻干包括西药和中药两部分。

西药冻干在国内已经开展起来,较大型的制药厂都有冻干设备。

今后研究的方向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冻干效率,缩短干燥时间,节约能源。

中药冻干在国内还没完全开展起来,目前还局限于人参、鹿茸、山药、冬虫夏草等少量药材的冻干,大量的中成药还没有冻干工艺。

我国中药冻干工艺的研究很有潜力。

微波干燥微波具有穿透非金属、被金属反射,被水或含水物质吸收的特性。

微波能量直接辐射到物料层内部,使料层内部温度升高,生产压力,湿分蒸发表面转移并被热气带走。

干燥时间缩短2/3,同时具有消毒作用。

微波干燥主要用于中药干燥,特别有利于含水物料的干燥,干燥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干燥灭菌效果好、品质量高,且可以进行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工作效率高,生产环境好,符合GMP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但微波技术不适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此外其是否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疗效等尚须深入研究和探讨。

2.粉体干燥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对于食品领域,涉及众多,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可以作为粉碎的对象,然后在不同的领域产生作用。

在这里简要的介绍番茄粉的干燥品质特性研究。

番茄皮薄多汁,含水量高达95%.鲜果难以长期保存,且其收获期短,上市比较集中。

为了调节番茄淡旺季供应、地域差异,需将之加工成易于贮藏的番茄制品。

番茄制品种类繁多,传统番茄制品主要有番茄浆、番茄酱、番茄罐头、番茄沙司、番茄汁及番茄饮料等。

目前,随着我国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逐年增加。

要求我们开发出更多的番茄制品来满足番茄种植和消费的需要。

如果把番茄加工成番茄粉.可以降低微生物的生长机会,在室温下长期保藏,同时也可大量节约包装、运输、贮藏和消费成本目。

而本次采用的粉体干燥的方法为喷雾干燥法、热风干燥法、真空干燥法、真空冷干燥法。

番茄粉则采用统一的制粉方法。

1.喷雾干燥法:采用顺流立式离心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

实验中对影响番茄粉质量较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的喷雾干燥优选工艺条件是:液料中固形物含量的质量分数为12%、进料温度50℃、浆料流量10m‰in喷雾干燥塔的进口温度160℃、出口温度80℃、离心雾化器转速28000r/min。

2.热风干燥法:采用间歇式平板热风干燥法【4】,对经过预处理的番茄浆料利用电热干燥箱进行干燥,试验中采用热风温度75℃、风速1.8砒、浆料厚度7mm。

3.真空干燥法:采用间歇式平板真空干燥箱对番茄酱料进行干燥,干燥真空表压为0.008MPa,干燥温度为65度,浆料厚度为7mm。

4.真空冷冻干燥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对经过预处理的番茄浆料进行真空冷冻干燥阁,试验中用电阻法测定番茄浆料的共晶点为一15℃,共熔点为一18℃,并且对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中的预冻温度,物料厚度,加热板温度,升华干燥、解析干燥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

通过对番茄的显微结构比较,番茄红素含量与粉体色泽的比较可以发现,从以上番茄粉的质构和理化特性综合评价所研究的4种干燥方法,以真空冷冻干燥法制成番茄粉的品质最好,其番茄红素含量高,粉体的速溶复水好,但该法需要的低温和真空干燥条件比较苛刻,除去相同质量的分所需的能耗为4种干燥方法中最大,设备昂贵,产品成本非常高,同时冻干番茄粉极易吸潮吸氧,包装保藏也会有新的问题。

热风干燥法制成的番茄粉品质较差,真空干燥番茄粉的品质较好,但需专用真空设备,操作过程繁复产品的成本也会较高。

这3种干燥工艺要实现连续生产较难。

而喷雾干燥法适于连续化工业生产,生产的番茄粉成本适中,品质优良,从工艺适应性与经济效益多方面权衡该法应是首选。

喷雾干燥所得的番茄粉番茄红素含量高,粉体特性与色泽好、其良好的分散复水(溶)性与风味品质特性使其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个组实验可以发现,即使是同样的粉体,经过不同的干燥手段,得到的产品在性状,特质,营养含量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现有的科技条件和生产力条件下,如何尽可能保证食品原有营养成分的前提下,更加经济,将是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而在整个干燥领域,干燥操作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在化工、医药、食品、造纸、木材、粮食与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环保等领域,干燥操作常常成为其生产过程的主要耗能环节;同时,干燥单元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因此,干燥技术必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1.改进干燥工艺,改变单一粗放型干燥方式。

2.进行全面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装备的升级换代。

3.大力发展应用新能源与工业余热的干燥技术。

参考文献:[1]潘永康.中国现代干燥技术发展概况.第十届全国干燥会论文集,2005.[2]潘永康主编1现代干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05~106[3]曹恒武.干燥技术及其工业应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4]史美锋.医药工业干燥技术发展历程.通用机械,2005(8).[5]刘兴利.微波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2(1).[6]张愍.我国果蔬速冻及干燥加工的现状与发展.食品与机械,2000(6).[7]张海红.蔬菜干燥技术与理论研究动态.宁夏工程技术,2005,3(1).[8]刘广文,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和未来趋势.第十届全国干燥会论文集,2005.[9]LIN Ying-guang(林英光), YANG Zhuo-ru(杨卓如),CHENG Jiang(程江).Study on preparation ofstrontium substituted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 by sol-gel method combining with supercritical fluid drying(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的研究)[J]. J Chem Eng of Chinese Univ(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7,21(3):454-459.[10]LI Zhi-yi(李志义),ZHANG Xiao-dong(张晓冬),HU Da-peng(胡大鹏).Tunable fluids and green chemical processes(可调变流体与绿色化工过程) [J].Chemistry(化学通报),2003, 66(5):323-326.[11]Rockenberger J,Felde U Z, Tischer M et al.Near edge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 e measurements(XANES)and 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measurements(EXAFS)of the valence st ate and coordination of antimony in doped nanocrystalline SnO[J].J Chem Phys,2000,112(9):4296-4308[12]刘秀然,李轩科.沈士德.溶胶一凝腔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纳米氧化镰气凝腔[J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2):155—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