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土耳其的领土争端
土耳其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土耳其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连接欧洲和亚洲。
它贯穿地中海东岸,与埃及、土耳其以及地中海沿岸部分区域(包括土耳其、希腊和保加利亚)相接。
其中,最大通道长达4200公里,宽度为100-400米。
土耳其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红海-地中海,和黑海海三国两大洲海上贸易往来最繁忙和最重要的水道之一”黑海“。
由于与红海中的岛屿和海中浅水区相比水深较浅,大型船舶可以通过该海峡进入地中海或红海中行驶。
因此,经常有人认为,土耳其海峡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其实是以陆地为边界。
如果说海洋划分大洲是从地理上划分两个大洲的话,那么海峡无疑是一条最为重要的海峡。
海峡是两大洲陆地界线重要通道——红海和地中海进入黑海、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处与地中海形成的天然深水水域的一部分。
一、土耳其海峡历史沿革从历史上看,土耳其海峡在公元三世纪之前,属于希腊人所控制,奥斯曼帝国时期,海峡被希腊人占据。
而奥斯曼帝国于1689年被葡萄牙人占领后,海峡又被希腊人所占据。
直到1858年才有英国在此修筑了苏伊士运河,这才使它具有了历史意义。
因此,海峡属于欧亚大陆连接地带,属于欧亚大陆交界处。
从海上角度看,土耳其海峡与埃及境内尼罗河和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相连通,形成一个大海湾,该海湾位于西北角,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之一,长达4200公里,宽度为100-400米,深度超过200米,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而且该海峡是欧洲-亚洲航道中最重要、通行能力最强,航运量最多的水道之一。
土耳其海峡主要在希腊东北部海岸入海处连接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沿岸(包括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海域,全长约1100公里,最大通道宽度约为100-400米。
其中阿利伯克港附近最宽处为325米(宽),水深约为65米(水深平均约200米),深度在70-400米之间(从底边看仅有几个足球场大)。
海峡是世界上最长、长度超过4200公里、水深最浅为10-35米(水深一般位于100-400米)之间(这与水深、距离等因素有关)之海峡中最长河流是伊利奥斯海峡(长度795公里-3900公里),而这个宽度从俄罗斯开始就一直存在”争霸"争议。
领土争端.pptx

02
领土争端的国际法依据
国际法基本原则
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不干涉内政原则
国际法强调各国应尊重彼此的主权和 领土完整,不得侵犯他国领土。
国际法规定各国不得干涉他国内政, 包括领土争端的解决方式。
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在解决领土争端过程中,双方应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有 助于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第三方调解与斡旋
01
联合国调解
联合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组织,可以发挥调解作用,协助双方解决领
土争端。联合国调解具有中立性和权威性,有助于推动争端的和平解决
。
02
地区组织调解
对抗,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对地区稳定的影响
地缘政治紧张
领土争端可能加剧地区内的地缘 政治紧张局势,导致周边国家的
不安和担忧。
安全环境恶化
如果争端升级为军事冲突,将直接 威胁到地区的安全环境,可能导致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难民潮等问 题。
经济合作受阻
领土争端可能破坏地区内的经济合 作框架和机制,影响区域内的贸易 和投资活动。
俄乌克里米亚争端
俄乌克里米亚争端源于2014年乌克兰发生的政治危机 和随后的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事件。当时,乌克兰 政府面临亲俄派和反俄派的激烈斗争,最终亲俄派领 导人被推翻。随后,克里米亚半岛的居民进行了全民 公投,决定加入俄罗斯。俄罗斯政府随后正式吞并了 克里米亚,并派驻军队维护当地秩序。乌克兰政府和 国际社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俄罗斯的行为是对 乌克兰领土主权的侵犯。
国际中的地缘与领土争端

国际中的地缘与领土争端在国际关系中,地缘与领土争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些争端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领土主权认定。
这些争端可能由历史、民族、资源、经济或政治等复杂因素所驱动。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大的国际地缘与领土争端,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南海争端南海争端是当前国际关系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该争端涉及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对南海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要求。
这些国家纷争不断,争议焦点主要是南海群岛的归属以及相关海域的利益分配。
导致南海争端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各国希望通过控制这些资源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南海争议地区还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控制这一地区可为国家提供军事优势和战略利益。
历史、民族和领土认知等因素也加剧了争端的复杂性。
为了解决南海争端,有必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达成共识。
各国可以采取制定共同开发方案、建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等方式,通过合作解决争议。
同时,国际社会应积极参与,为促进南海争端的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二、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争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是世界上最具潜力引发地缘冲突的问题之一。
该争端始于1947年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都声称对克什米尔地区拥有主权,导致多次军事冲突和紧张对峙。
克什米尔争端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宗教和民族等多种因素。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既富有战略意义又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同时,克什米尔地区也被印度和巴基斯坦视为自身民族认同和领土完整的象征,而这种对领土的情感认同导致了争端不断升级。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印度和巴基斯坦需要通过对话和外交渠道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
国际社会也可以通过斡旋和调解来发挥积极作用,为双方提供一个谈判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此外,防止恶性循环和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阿拉伯与以色列冲突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是中东地区持续了几十年的争端之一。
土耳其发展现状

土耳其发展现状
土耳其是一个地处欧亚交界处的国家,其发展现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经济方面,土耳其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近年来持续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土耳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尤其是在制造业、旅游业和农业等领域,土耳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然而,土耳其的经济也面临着通胀、失业率上升以及外部经济风险等问题,这给土耳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政治方面,土耳其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导的国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
然而,土耳其的政治体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民主发展不均衡、言论自由受限等。
此外,土耳其的外交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与邻国希腊和叙利亚的领土争端,以及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紧张等。
在社会方面,土耳其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转型,尤其是在女性权益和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土耳其社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性别不平等、贫困和社会不公等。
此外,土耳其还面临着来自叙利亚和其他中东国家的大量难民和移民问题,这对社会发展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土耳其的发展现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土耳其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解决各种问题,推动土耳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腊和土耳其有着怎样的恩怨?希腊是怎么独立的

希腊和土耳其有着怎样的恩怨?希腊是怎么独立的本文导读:希腊人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而突厥人是落后的游牧民族。
因此,突厥人统治时期被希腊人视作黑暗时代。
希腊人的反抗也从未停止。
在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人、俄罗斯人作战时,希腊人总是暗中支持突厥人的对手。
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
希腊人的独立诉求得到英国、法国、俄国的支持。
1827年,希腊人在在纳瓦里诺(Navarino)海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1830年,土耳其接受英法俄签署的《伦敦议定书》,承认希腊独立。
(1830年,首任奥斯曼驻希腊大使赴任)彼时,众多希腊语地区如塞浦路斯等仍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
而希腊人的理想是恢复拜占庭帝国的疆域。
因此,在后来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土战争、历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希腊都站在奥斯曼帝国的对立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希腊参战目标是获得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等地。
英法则承诺将希腊族为主体的塞浦路斯归还希腊。
1918年奥斯曼帝国崩溃,希腊军队占领了伊兹密尔等地,但是很快被土耳其共和国军队驱逐出去。
1930年,希腊和土耳其签署协议,希腊放弃对土耳其的领土诉求。
1934年,希腊和土耳其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签署《巴尔干协定》,承诺相互提供援助,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1941年,希腊遭遇灾荒,土耳其是第一个提供援助的国家。
二战结束后,希腊和土耳其均成为美国盟国。
1952年,两国同时加入北约。
1954年,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签署新的《巴尔干协议》,相互支持共同防御苏联。
但是好景不长,从20世纪50年代起,希土关系就因为塞浦路斯问题显著恶化。
当时,塞浦路斯的希腊人强烈要求和希腊合并,这引发塞浦路斯土耳其族的不满。
两国针对对方族裔的攻击开始出现,双边关系恶化。
最终,希腊停止了和土耳其的所有合作,《巴尔干协定》也名存实亡。
1960年,英国允许塞浦路斯独立,希腊和土耳其均在岛上驻军,保护各自族裔居民。
同年,塞浦路斯共和国成立,希土两族组成联合政府。
盘点国际上的边境冲突:与邻为善还是与邻为壑

盘点国际上的边境冲突:与邻为善还是与邻为壑作者:来源:《海外星云》2017年第15期中国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与邻为善”,对人如此,对国家亦是如此。
与邻国保持友好,不仅利于边境和平,亦能维持两国的长治久安,促进共同繁荣。
然而放眼全球,两国之间因为领土争端、宗教或民族矛盾而导致边境冲突甚至战争的状况时有发生。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领土争端可谓难解之结。
历史上犹太人曾在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建国,但后来国家灭亡,犹太人散落到全世界各地,该地区成为阿拉伯人的居住地,阿拉伯人迁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融合,逐渐形成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运动兴起,犹太人逐渐移入耶路撒冷及周边,并随着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纳粹迫害而进一步涌入,犹太人独立建国的愿望愈发强烈。
在美、苏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地区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并将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
但犹太人(以色列)和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对该方案均有不满,两国领土争端冲突不断,双方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五次发生战争。
几次战争,双方都伤亡惨重,且零星的冲突流血事件至今仍然不时发生。
尽管双方均有和平意愿,但巴以双方依然难以达成和平。
世界大国多次居中调停,但几乎没有任何成效。
2002年,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在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和平计划基础上经过数次磋商形成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但终究没有为两国达成和平起到积极作用。
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巴以双方均固守立场,难以取得妥协。
2017年7月,以色列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入口装设金属探测门,引发巴勒斯坦人强烈抗议而引起暴力冲突。
尽管以色列最终拆除金属探测门,但数日的冲突已导致至少七名巴人死亡。
盘点困扰各国的领土争端

盘点困扰各国的领土争端核心提示:8月15日下午4点20分左右,7名保钓人士成功登岛。
其中5人被冲绳警方以涉嫌“非法入境”的名义逮捕,另外2人回到了保钓船上。
但随后,日本又扣留了停泊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启丰二号”保钓船,并将船上其余9人进行“控制”。
这9人将与先前遭“控制”的5人一并移送到冲绳本岛。
这一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事实上,边界与领土问题是国家间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直接涉及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边界与领土争端的解决结果直接关系到地区甚至世界的和平安全。
目前,世界上仍有相当多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边界与领土争端,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冲突8月15日下午4点20分左右,香港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抵达钓鱼岛。
7名保钓人士成功登岛。
其中5人被冲绳警方以涉嫌“非法入境”的名义逮捕,另外2人回到了保钓船上。
但随后,日本方面又扣留了停泊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启丰二号”保钓船,并将船上其余9人进行“控制”。
这9人将与先前遭“控制”的5人一并移送到冲绳本岛。
这一事件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事实上,边界与领土问题是国家间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它直接涉及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边界与领土争端的解决结果直接关系到地区甚至世界的和平安全。
目前,世界上仍有相当多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边界与领土争端,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日韩竹岛(独岛)之争8月10日,因韩国总统李明博于当地时间10日下午抵达日韩争议岛屿的独岛(日本称竹岛),日本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表示,将召驻韩大使武藤正敏临时回国。
同时,日本已经取消了原定的日韩首脑会谈并日本将领土争端问题递交国际法院。
独岛,由两个小岛和34块岩礁组成,总面积18.6平方公理。
距韩国郁陵岛49海里,距日本最近的隐岐诸岛86海里。
韩国称其为独岛,日本称之为竹岛。
2005年2月23日,日本岛根县议会强行制定“竹岛之日”法例,宣示对独岛的主权。
消息传出后,韩国朝野震惊,韩国政府24日接连出招,要求日方立刻废除该条例案,并称这是侵犯韩国主权的行为。
希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行动和领土争端

希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行动和领土争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陷入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领土争端。
这些事件对于希腊及其周边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希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行动和遭遇的领土争端。
第一节:希腊的军事行动希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暂时保持了中立。
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希腊政府最终加入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6月,希腊宣布对德国和保加利亚宣战,正式参与了战争行动。
希腊的军事行动主要集中在其北部边境地区。
希腊军队与保加利亚军队在马其顿地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希腊军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保卫了自己的领土,并在1918年参与了盟军对保加利亚的进攻。
除了与保加利亚的战斗外,希腊还派遣了一支军队参与了盟军对奥斯曼帝国的战役。
希腊军队在已经濒临崩溃的奥斯曼帝国领土上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成功地占领了许多土地。
第二节:希腊的领土争端然而,希腊在战后面临了一系列的领土争端。
根据了解,希腊向盟军提出了一份庞大的领土扩张要求,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领土以满足其民族统一的愿望。
这些要求主要集中在小亚细亚地区,其中包括今天的土耳其西部和北部。
但是,希腊的领土扩张要求引起了其他大国的不满。
特别是土耳其当局坚决反对希腊对小亚细亚地区的领土主张。
这导致了希土之间的冲突,希腊派遣军队进入小亚细亚,并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其领土要求。
然而,希腊在小亚细亚的军事行动并不顺利。
土耳其反击希腊军队的力量逐渐加强,最终将其逐出了小亚细亚地区。
这场冲突使得希腊遭受了巨大的军事损失,并且未能实现其领土扩张要求。
结论希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并面临着严重的领土争端。
尽管希腊军队在马其顿和小亚细亚地区进行了勇敢的战斗,但最终并未能实现其领土扩张的目标。
这些事件对于希腊及其周边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该地区乃至整个欧洲历史上的重要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腊互为邻邦,但历史积怨很深。
时至今日,两国在爱琴海岛屿归属和塞浦路斯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有过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自15世纪起,希腊地区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统治,直到1822年希腊获得独立,奥斯曼土耳其统治长达300多年。
统治期间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等遭受严重的摧残。
1821年3月,希腊爆发起义,并迅速得到响应。
1822年1月1日,希腊宣布独立。
1830年4月,土耳其在压力之下,宣布承认希腊独立。
第一次希土战争
1897年希土战争或称第一次希土战争,三十日战争,指的是于1897年,爆发在希腊王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两国之间的战争。
其直接导火索是克里特岛的归属问题。
此次战争以希腊的战败宣告结束。
1897年12月4日,希腊土耳其双方缔结和约。
希腊向土耳其支付巨额赔款,并且割让色萨利亚的部分地区。
土耳其军队则需撤出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成为国际保护地,1898年,克里特岛建立了自己的自治政府。
1913年,克里特岛与希腊合并。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830年希腊王国独立大大鼓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至于帝俄也一直为了夺取地中海出海口,而发动第十次俄土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求和,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当中获准塞尔维亚、黑山独立,罗马尼亚则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合并,另外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公国、波斯尼亚获得‘自治’(实际上由奥匈帝国托管)。
在俄国支持下,泛斯拉夫主义成为巴尔干半岛主流思想,巴尔干半岛诸国也积极扩军及进行外交工作,谋求得到欧洲列强的支持,希望夺取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
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盟;5月、黑山和希腊也参加;组成巴尔干同盟。
1912年10月8日,门特利哥罗向奥斯曼帝国宣战,10月14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联合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10月17日土耳其向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宣战,18日希腊向土耳其宣战。
结果土耳其战败。
原属土耳其的马其顿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及希腊瓜分,塞萨洛尼基则被并入希腊。
希腊获得了爱琴海除Imbros岛、Tenedos岛之外所有的岛屿。
第二次希土战争
1919年至1922年的希土战争(或称第二次希土战争),指的是在1919年到1922年期间爆发在希腊王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两国之间的战争。
战争的起因是希腊对小亚细亚地区的领土要求。
在这次战争中,协约国一方支持希腊。
最后战争双方达成《洛桑条约》,列强承认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的主权独立及土耳其在东色雷斯和小亚细亚的主权,但放弃了塞浦路斯的领土。
意土战争
意土战争,土耳其称为的黎波里战争,是一场于1911年意大利王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战争爆发于1911年9月,至翌年10月结束。
其后土耳其战败,双方签订了洛桑条约。
条约使得意大利得到了北非的的黎波里及昔兰尼加的领土,于是这块自十六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的北非沿海地区自此落入意大利的手中。
刚独立的十二群岛很快为意大利占领。
二战后十二群岛成为了英国军方的保护地,在1947年2月10日意大利正式签订条约,在土耳其的反对下把十二群岛的主权交予希腊,正式结束了十二群岛达740年的外国统治。
爱琴海争端
土耳其和希腊在爱琴海领空、一些岛屿主权的归属问题和爱琴海大陆架划分问题上存在分歧。
自从1974年以来,土耳其和希腊在爱琴海领空和领海问题上的争议导致这两个北约成员国间爆发了3次武装冲突。
塞浦路斯问题
1878年被英国占领,英国开始对塞浦路斯长达82年的统治。
1925年沦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1959年2月,英国、希腊、土耳其签订《苏黎世-伦敦协定》,希腊、土耳其、塞浦路斯三国签订《联盟条约》。
希、土、英3国保证塞浦路斯的独立。
1960年8月16日,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
组成希、土两族联合政府。
1963年底,希、土两族因制宪问题发生严重流血冲突。
在1974年,为使塞浦路斯与希腊合并,塞浦路斯的希腊族人发动了政变;作为回应,时任土耳其总理的埃杰维特向军队下令,对塞浦路斯发动了军事干预。
1975年2月,土耳其族在塞浦路斯北部自行宣布建立“塞浦路斯土耳其族邦”。
1983年,土耳
其族在塞浦路斯北部自行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但不获国际社会的承认。
图说希腊的领土变迁,1830年独立后面积一直在增加
希腊是在1830年取得独立地位的,在此之前,希腊归奥斯曼帝国统治已长达三百多年。
希腊独立战争历时八年半,可称得上是一场民族大起义,它为希腊的发展开辟出了全新道路,亦激发了巴尔干地区的民族解放热情。
希腊在独立之初仅囊括有伯罗奔尼撒半岛和色萨利以南地区,仅相当于现今面积的1/2左右,那希腊是如何在百余年时间里实现领土翻倍的呢?首先就是合并爱奥尼亚群岛。
在希腊发展脉络中曾出现过一次领土赠予事件。
1862年希腊需要遴选新任国王,因英、俄已达成协议不能由本国王族出任,故丹麦威廉王子获得了希腊新任国王头衔,称乔治一世。
随着新主登基,英国将爱奥尼亚群岛作为贺礼赠予希腊。
同
年,乔治一世之父成为丹麦国王,姐姐亚历山德拉与英国爱德华王子完婚。
父子竟然在同一年成为不同国家的君主,着实罕见。
希腊自独立后一直都梦想着收复故土,即复制拜占庭帝国的辉煌。
其借助奥斯曼帝国在第十次俄土战争中惨败的契机,以非流血的方式合并了色萨利地区。
然而希腊的“伟大理想”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1897年的那场以争夺克里特岛为开端的希土战争中,兵力和技术装备均弱于对手的希腊遭遇了连续失利,不仅克里特岛仍然属土耳其管辖,而且还要赔款割地。
希腊最大规模的一次领土拓展是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之后。
1912年10月至1913年5月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成的巴尔干联盟反对土耳其控制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而1913年6月至9月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则是因战果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是以掠夺土地为主要目标的王朝战争。
结果希腊在两次战争中均站对方向,两度成为战胜国,获得了伊庇鲁斯和马其顿的爱琴海沿岸地区,而且几乎尽数收割了土耳其所属爱琴海岛屿。
巴尔干战争期间,希腊海军主力舰艇包括购自意大利的万吨装甲巡洋舰“阿韦罗夫”号、以及购自美国的轻巡洋舰“赫拉”号(“赫拉”号原是清廷订购,因辛亥革命爆发无力付款,遂被希腊所得)。
正是凭借略胜一筹的实力,希腊海军实现了对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这使得希军可随心所欲的在爱琴海游荡,肆意攻取散落在这片蔚蓝海域中的土耳其岛屿。
其中克里特岛早在1898年就是英、法、俄、意四大国驻军管理的自治地,虽仍属土耳其版图,但已无土耳其的一兵一卒。
而且希腊首相韦尼泽洛斯是克里特岛五人委员会(克岛政府部门)首领,所以克里特岛并入希腊只缺合理的契机和借口。
结果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帮了希腊的忙,1913年10月18日,希腊向土耳其宣战并正式宣布合并0.83万平方公里的克里特岛。
此后幸运女神依然眷顾希腊。
希腊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而协约国的胜利使得韦尼泽洛斯的泛希腊主义思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希腊出兵占领小亚细亚第一大港伊兹密尔是要在西方列强瓜分已崩溃的奥斯曼帝国时分一杯羹,而希军在土耳其领土上耀武扬威的姿态,更像是挣脱数百年奴役枷锁后肆意妄为的发泄。
但凯末尔领导的革命打破了希腊的迷梦。
根据1923年签订的《洛桑条约》,土耳其收回了一战后割予希腊的伊兹密尔和色雷斯东部。
但希腊也并非一无所获,其得到了保加利亚西色雷斯地区作为补偿。
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故在战后被剥夺了约10%的领土,其中西色雷斯由协约国代管,后划属希腊。
希腊在二战后仍有领土入账。
根据1947年处置前轴心国帮凶和仆从的《巴黎五国和约》,意大利疆域需重新调整,其中意方在1911年意土战争时兼并的多德卡尼斯群岛要转予希腊。
多德卡尼斯群岛位于爱琴海东南,属希腊文化圈,在苏里曼一世时归奥斯曼帝国(1522年)。
经过此次调整,希腊完成了其版图中的最后一块拼图,国土总面积达到了13.2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