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黄浦区中考数学一模和答案解析
2018-2019上海黄浦区九年级数学一模试题及解答

又∵已知 CF· CE=CD· BC ∴ CF· CE=AC2
∵∠ACE 共用,
∴△ACF∽△ECA
(2) 当 CE 平分∠ACB 时,求证:
=
【证明】∵∠CEA=∠CHD
∴△CHD∽Hale Waihona Puke CAE22∴
2
∠DCH=∠ECA (已知)
【方法二】∵
∴
∴
2
∴
2
2
又∵
2
24. (1)A(-1,0),对称轴直线 x=1,则 B(3,0) → BE=2
10.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 45º、60º,那么另外一 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_____º. 11.抛物线 y=x2-4 x +8 的顶点坐标是_____.
12.如果点 A(-1,m)、B 2 是抛物线 y=-(x-1)2 +3 上的两个点,那么 m 和 n 的大小关系是 m_____n(填“>”或“<”或“=”). 13.如图,已知 AE 与 CF 相交于点 B,∠C=∠E=90º,AC=4,BC=3,BE=2,则 BF=_____.
25.在△ABC 中,∠ACB=90º,BC=3,AC=4,点 O 是 AB 的中点,点 D 是边 AC 上一点, DE ⊥BD,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E,OD⊥DF,交 BC 边于点 F,过点 E 作 EG⊥AB, 垂足为点 G,EG 分别交 BD、DF、DC 于点 M、N、H .
(1)求证:
(A)
(B)
(C)
(D)
(第 6 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满分 48 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如果线段 a=4 厘米,c=9 厘米,那么线段 a、c 的比例中项 b=_____厘米. 8.如果向量 与单位向量 方向相反,且长度为 2,那么向量 =_____(用单位向量 表示). 9.在 Rt△ABC 中,∠C=90º,如果 AB=6,cosB 2,那么 BC=_____.
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4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A.a>0B.b<0C.c<0D.b+2a>0【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及与y轴的交点的位置,可得出a<0、c>0、b>﹣2a,进而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大于1,与y轴交于正半轴,∴a<0,﹣>1,c>0,∴b>﹣2a,∴b+2a>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大于1找出b>﹣2a是解题的关键.2.(4分)若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2,则原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A.y=2x2+2B.y=2x2﹣2C.y=2(x+2)2D.y=2(x﹣2)2【分析】根据平移的规律,把已知抛物线的解析式向左平移即可得到原来抛物线的表达式.【解答】解:∵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2,∴原抛物线可看成由抛物线y=2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可得到原抛物线的表达式,∴原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2)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即“左加右减,上加下减”.3.(4分)在△ABC中,∠C=90°,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sinA=.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正确记忆边角关系是解题关键.4.(4分)如图,线段AB与C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C∥BD的是()A.OC=1,OD=2,OA=3,OB=4B.OA=1,AC=2,AB=3,BD=4C.OC=1,OA=2,CD=3,OB=4D.OC=1,OA=2,AB=3,CD=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可一一判断.【解答】解:A、∵≠,∴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无法判断=,∴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OC=1,OA=2,CD=3,OB=4,∴=,∴AC∥BD,∴本选项符合题意;D、∵≠,∴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所以中考常考题型.5.(4分)如图,向量与均为单位向量,且OA⊥OB,令,则=()A.1B.C.D.2【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向量与均为单位向量,∴||=1,||=1,∵OA⊥OB,∴AB==,∵,∴=A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性质的解题的关键.6.(4分)如图,在△ABC中,∠B=80°,∠C=40°,直线l平行于BC.现将直线l绕点A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分别交边AB和AC于点M、N,若△AMN与△ABC 相似,则旋转角为()A.20°B.40°C.60°D.80°【分析】若△AMN∽△ACB,则∠AMN=∠C=40°,再根据直线l平行于BC,可得∠ADE=∠B=80°,进而得到∠DFM=∠ADE﹣∠AMN=80°﹣40°=40°,即可得出旋转角的大小.【解答】解:如图,直线l绕点A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分别交边AB和AC于点M、N,若△AMN∽△ACB,则∠AMN=∠C=40°,又∵直线l平行于BC,∴∠ADE=∠B=80°,∴∠DFM=∠ADE﹣∠AMN=80°﹣40°=40°,即直线l旋转前后的夹角为40°,∴旋转角为4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解题时注意: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4分)已知a、b、c满足,a、b、c都不为0,则=.【分析】设已知比例式值为k,表示出a,b,c,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设=k,可得:a=3k,b=4k,c=6k,把a=3k,b=4k,c=6k代入=,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线段,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8.(4分)如图,点D、E、F分别位于△ABC的三边上,满足DE∥BC,EF∥AB,如果AD:DB=3:2,那么BF:FC=3:2.【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和三角形相似的相关知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转化的思想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DE∥BC,∴=,∵AD:DB=3:2,AB=AD+DB,∴=,∴=,∵DE∥BC,EF∥AB,∴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DE=BF,∵BC=BF+CF,=,∴=,∴BF:CF=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解答.9.(4分)已知向量为单位向量,如果向量与向量方向相反,且长度为3,那么向量=﹣3.(用单位向量表示)【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向量为单位向量,向量与向量方向相反,∴=﹣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基础题.10.(4分)已知△ABC∽△DEF,其中顶点A、B、C分别对应顶点D、E、F,如果∠A=40°,∠E=60°,那么∠C=80度.【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BC∽△DEF,∴∠B=∠E=60°,∴∠C=180°﹣∠A﹣∠B=180°﹣40°﹣60°=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4分)已知锐角α,满足tanα=2,则sinα=.【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由tanα==2,得a=2b,由勾股定理,得c==b,sinα===,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12.(4分)已知点B位于点A北偏东30°方向,点C位于点A北偏西30°方向,且AB=AC=8千米,那么BC=8千米.【分析】(方法一)由∠BAD=30°、∠CAD=30°可得出∠BAC=60°,结合AB=AC即可得出△ABC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BC的长度;(方法二)在Rt△ABD中,通过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可得出BD的长度,同理可得出CD的长度,再根据BC=BD+CD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方法一)∵∠BAD=30°,∠CAD=30°,∴∠BAC=∠BAD+∠CAD=60°.又∵AB=AC,∴△ABC为等边三角形,∴BC=AC=8千米.故答案为:8.(方法二)在Rt△ABD中,∠BAD=30°,AB=8千米,∴BD=4千米.同理,CD=4千米,∴BC=BD+CD=8千米.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方法一)找出△ABC为等边三角形;(方法二)通过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出BD、CD的长度.13.(4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且其图象顶点位于第一象限内,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1(答案不唯一)(表示为y=a(x+m)2+k的形式).【分析】由开口向下可知二次项系数小于0,由顶点位于第一象限内可设其为顶点式,可求得答案.【解答】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且其图象顶点位于第一象限内,∴满足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1等.故答案为:y=﹣(x﹣1)2+1(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a(x﹣h)2+k中,对称轴为x=h,顶点坐标为(h,k).14.(4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开口向上,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截此抛物线于M、N两点,那么线段MN的长度随直线向上平移而变大.(填“大”或“小”)【分析】设平行于x轴的直线直线y=h,根据题意得:ax2+bx+c=h,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MN与h的函数关系,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解答】解:设平行于x轴的直线直线y=h,根据题意得:ax2+bx+c=h,则ax2+bx+c﹣h=0,设M(x1,h),N(x2,h),∴x1•x2=﹣,x1+x2=﹣,∴MN2=(x1﹣x2)2=(x1+x2)2﹣4xx=﹣+,∵a,b,c是常数,∴MN2是h得一次函数,∵>0,∴MN随h的增而增大,∵直线向上平移h变大,∴线段MN的长度随直线向上平移而变大,故答案为:大;【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MN与h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5.(4分)如图,矩形DEFG的边EF在△ABC的边BC上,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已知AC=6,AB=8,BC=10,设EF=x,矩形DEFG的面积为y,则y 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4.8x﹣0.48x2.(不必写出定义域)【分析】易证得△ADG∽△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高的比相等,可据此求出AP的表达式,进而可求出PH即DE、GF的长,已知矩形的长和宽,即可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得到y、x的函数关系式;【解答】解:作AH为BC边上的高,AH交DG于点P,∵AC=6,AB=8,BC=10,∴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高=,∵矩形DEFG的边EF在△ABC的边BC上,∴DG∥BC,∴△ADG∽△ABC,∵AH⊥BC,∴AP⊥DG∴,∴,∴AP=∴PH=4.8﹣,∴y=x(4.8﹣)=4.8x﹣0.48x2故答案为:y=4.8x﹣0.48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能够根据相似三角形求出矩形的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4分)如图,在△ABC中,∠C=90°,BC=6,AC=9,将△ABC平移使其顶点C位于△ABC的重心G处,则平移后所得三角形与原△ABC的重叠部分面积是3.【分析】设平移后直角边交斜边AB于M、N,延长CG交AB于H.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GN、GM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平移后直角边交斜边AB于M、N,延长CG交AB于H.∵G是重心,∴HG:HC=1:3,∵GN∥AC,AC=9,∴GN:AC=HG:HC,∴GN=3,同法可得MG=2,=×2×3=3.∴S△MGN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面积、平移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4分)如图,点E为矩形ABCD边BC上一点,点F在边CD的延长线上,EF与AC交于点O,若CE:EB=1:2,BC:AB=3:4,AE⊥AF,则CO:OA=11:30.【分析】由BC:AB=3:4,设BC=3a,AB=4a,则CE=a,BE=2a,由△EOC∽△AOF,推出===,设EO=x则AO=x,设OC=y,则OF=y,构建方程组求出x、y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由BC:AB=3:4,设BC=3a,AB=4a,则CE=a,BE=2a,∵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4a,BC=AD=3a,∠B=∠BCD=∠DAB=∠ADF=90°,∵EA⊥AF,∴∠BAD=∠EAF=90°,∴∠BAE=∠DAF,∵∠B=∠ADF=90°,∴△BAE∽△DAF,∴==,∴DF=a,在Rt△ECF中,EF==,在Rt△ABC中,AC==5a,在Rt△ADF中,AF==a,∵∠ECF+∠EAF=180°,∴A、E、C、F四点共圆,∴∠ECO=∠AFO,∵∠EOC=∠AOF,∴△EOC∽△AOF,∴===,设EO=x则AO=x,设OC=y,则OF=y,则有,解得,∴OC=a,OA=a,∴CO:OA=a:a=11:30.故答案为:11:30;【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四点共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18.(4分)如图,平面上七个点A、B、C、D、E、F、G,图中所有的连线长均相等,则cos∠BAF=.【分析】连接AC、AD,由各边都相等,得△ABG、△AEF、△CBG和△DEF都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G、四边形AEDF是菱形,若设AB的长为x,根据等边三角形、菱形的性质,计算出AD的长x,∠BAC=∠EAD=30°,证明∠BAF=∠CAD,在△CAD中构造直角△AM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os∠CAD.【解答】解:连接AC、AD,过点D作DM⊥AC,垂直为M.设AE的长为x,则AB=AG=BG=CG=CB=AF=AE=EF=x,∴△ABG、△AEF、△CBG和△DEF都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G、四边形AEDF是菱形,∴∠BAC=∠EAD=30°∴AC=AD=2×cos∠BAC×AB=2×x=x∵∠CAD=∠BAE﹣∠BAC﹣∠EAD=∠BAE﹣60°,∠BAF=∠BAE﹣∠EAF=∠BAE﹣60°,∴∠BAF=∠CAD在Rt△AMD中,因为DM=sin∠CAD×x,AM=coa∠CAD×x,CM=x﹣cos∠CAD×x,在Rt△CMD中,CD2=CM2+MD2,即x2=(x﹣cos∠CAD×x)2+(sin∠CAD×x)2整理,得5x2=6x2cos∠CAD∴cos∠CAD=∴cos∠BA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及锐角三角函数.把求∠BAE的余弦转化为求∠CAD的余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10分)计算:2cos230°+﹣sin60°.【分析】首先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然后再计算乘方,后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解答】解:原式=2×()2+﹣,=+﹣,=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关键是掌握30°、45°、60°角的各种三角函数值.20.(10分)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y=﹣2x2+6x+4化为y=a(x+m)2+k的形式,再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析】利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解答】解:y=﹣2x2+6x+4=,=,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顶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三种形式的转化、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配方法、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3,D是边AC的中点,CE⊥BD交AB于点E.(1)求tan∠ACE的值;(2)求AE:EB.【分析】(1)首先证明∠ACE=∠CBD在△BCD中,BC=3,CD=AC=2,∠BCD=90°,得tan∠CBD=,即可解决问题;(2)过A作AC的垂线交CE的延长线于P,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列出比例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由∠ACB=90°,CE⊥BD,得∠ACE=∠CBD在△BCD中,BC=3,CD=AC=2,∠BCD=90°,得tan∠CBD=,即tan∠ACE=,(2)过A作AC的垂线交CE的延长线于P,则在△CAP中,CA=4,∠CAP=90°,tan∠ACP=,得AP=,又∠ACB=90°,∠CAP=90°,得BC∥AP,得AE:EB=AP:BC=8:9.【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0分)如图,坡AB的坡比为1:2.4,坡长AB=130米,坡AB的高为BT.在坡AB的正面有一栋建筑物CH,点H、A、T在同一条地平线MN上.(1)试问坡AB的高BT为多少米?(2)若某人在坡AB的坡脚A处和中点D处,观测到建筑物顶部C处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试求建筑物的高度CH.(精确到米,≈1.73,≈1.41)【分析】(1)令TB=h,则AT=2.4h,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出h即可;(2)求出AD、KD,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1)在△ABT中,∠ATB=90°,BT:AT=1:2.4,AB=130米,令TB=h,则AT=2.4h,有h2+(2.4h)2=1302,解得h=50(舍负),答:坡AB的高BT为50米;(2)作DK⊥MN于K,作DL⊥CH于L,在△ADK中,AD=AB=65,KD=BT=25,得AK=60,在△DCL中,∠CDL=30°,令CL=x,得LD=,易知四边形DLHK是矩形,则LH=DK,LD=HK,在△ACH中,∠CAH=60°,CH=x+25,得AH=,所以,解得,则CH=64.4+25=89.4≈89,答:建筑物高度为89米.【点评】本题考了解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应用,能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3.(12分)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位于边BC上,已知BD是BA 与BE的比例中项.(1)求证:∠CDE=∠ABC;(2)求证:AD•CD=AB•CE.【分析】(1)由BD是AB与BE的比例中项知,根据∠ABD=∠DBE证△ABD∽△DBE得∠A=∠BDE,结合∠BDC=∠A+∠ABD即可得证;(2)证△CDE∽△CBD得,根据得.【解答】证明:(1)∵BD是AB与BE的比例中项,∴,又BD是∠ABC的平分线,则∠ABD=∠DBE,∴△ABD∽△DBE,∴∠A=∠BDE.又∠BDC=∠A+∠ABD,∴∠CDE=∠ABD=∠ABC;(2)∵∠CDE=∠CBD,∠C=∠C,∴△CDE∽△CBD,∴.又△ABD∽△DBE,∴,∴,∴AD•CD=AB•C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比例中项的定义.24.(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称轴为直线x=1的抛物线y=ax2+bx+8过点(﹣2,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顶点坐标;(2)现将此抛物线沿y轴方向平移若干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顶点为D,与y 轴的交点为B,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过B作x轴的平行线交所得抛物线于点C,若AC∥BD,试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求其顶点坐标;(2)令平移后抛物线为y=﹣(x﹣1)2+k,可得顶点D和B的坐标,证明△CTA ∽△DHB,根据CT=AT,即,解方程可得结论.【解答】解:(1)由题意得:,﹣﹣﹣﹣﹣﹣﹣﹣﹣﹣﹣﹣﹣﹣﹣﹣﹣(2分)解得:,﹣﹣﹣﹣﹣﹣﹣﹣﹣﹣﹣﹣﹣﹣﹣﹣﹣﹣﹣﹣﹣﹣﹣﹣﹣(3分)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8,其顶点为(1,9).﹣﹣﹣﹣﹣(5分)(2)令平移后抛物线为y=﹣(x﹣1)2+k,﹣﹣﹣﹣﹣﹣﹣﹣﹣﹣﹣﹣﹣﹣(6分)易得顶点D(1,k),B(0,k﹣1),且k﹣1>0,由BC平行于x轴,知点C与点B关于对称轴x=1对称,得C(2,k﹣1).(7分)∴DH=k﹣(k﹣1)=1,BH=1,当y=0时,0=﹣(x﹣1)2+k,解得:x=1±,即.﹣﹣﹣﹣(8分)作DH⊥BC于H,CT⊥x轴于T,则在△DBH中,HB=HD=1,∠DHB=90°,∴∠BHD=∠ATC=90°又AC∥BD,∴∠DBC=∠BCA=∠CAT∴△CTA∽△DHB,所以CT=AT,即,﹣﹣﹣﹣﹣﹣﹣﹣﹣﹣﹣﹣﹣﹣﹣﹣(9分)解得k=4,所以平移后抛物线表达式为:y=﹣(x﹣1)2+4=﹣x2+2x+3.﹣﹣﹣﹣﹣(10分)【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平移变换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第2问有难度.25.(14分)如图,线段AB=5,AD=4,∠A=90°,DP∥AB,点C为射线DP上一点,BE平分∠ABC交线段AD于点E(不与端点A、D重合).(1)当∠ABC为锐角,且tan∠ABC=2时,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当△ABE与△BCE相似时,求线段CD的长;(3)设CD=x,D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分析】(1)过C作CH⊥AB与H,在Rt△BCH中,求出CH、BH,再求出CD即可解决问题;(2)分两种情形①∠BCE=∠BAE=90°,由BE=BE,得△BEC≌△BEA;②∠BEC=∠BAE=90°,延长CE交BA延长线于T,得△BEC≌△BET;分别求解即可;(3)根据DM∥AB,得,延长构建函数关系式即可;【解答】解:(1)过C作CH⊥AB与H,由∠A=90°,DP∥AB,得四边形ADCH为矩形,在△BCH中,CH=AD=4,∠BHC=90°,tan∠CBH=2,得HB=CH÷2=2,所以CD=AH=5﹣2=3,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2)由BE平分∠ABC,得∠ABE=∠EBC,①∠BCE=∠BAE=90°,由BE=BE,得△BEC≌△BEA,得BC=BA=5,于是在△BCH中,BH=,所以CD=AH=5﹣3=2.②∠BEC=∠BAE=90°,延长CE交BA延长线于T,由∠ABE=∠EBC,∠BEC=∠BET=90°,BE=BE,得△BEC≌△BET,得BC=BT,且CE=TE,又CD∥AT,得AT=CD.令CD=x,则在△BCH中,BC=BT=5+x,BH=5﹣x,∠BHC=90°,所以BC2=BH2+CH2,即(5+x)2=(5﹣x)2+42,解得.综上,当△ABE∽△EBC时,线段CD的长为2或.(3)延长BE交CD延长线于M.由AB∥CD,得∠M=∠ABE=∠CBM,所以CM=CB.在△BCH中,.则DM=CM﹣CD=,又DM∥AB,得,即,解得y=(0<x<4.1).【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综合题,四边形的面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12. (3 分)如图,在△ABC 中,E,F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若中位线 EF= 2cm,则 BC 边的长是 .
13. (3 分)小军用 50 元钱去买单价是 8 元的笔记本,则他剩余的钱 Q(元)与
第 2 页(共 24 页)
他买这种笔记本的本数 x 之间的关系是 Q=
. .
14. (3 分) 如图, ⊙O 的直径 CD⊥AB, ∠AOC=50°, 则∠CDB 大小为
2018 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 (3 分)﹣2 的绝对值是( A.2 B.﹣2 ) C. D.
2. (3 分)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是轴对称图 形的是( )
A.
B.
C.
D.
3. (3 分)某小组 8 名同学在一周内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关于“劳 动时间”的这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劳动时间(小时) 人 数 3 1 3.5 1 4 3 ) 4.5 2 B.中位数是 3.5,众数是 4 D.平均数是 4,众数是 3.5 ) B. + =
20. (10 分) 菱形 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 B 的坐标是 (8, 0) ,cos∠AOB= . (1)求点 A 的坐标; (2)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 A,求 k 的值.
21. (12 分)某校为了了解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对乒乓球、足球、篮球、排 球四个项目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了两幅统计图(说明:每位 同学只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球类)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B.P3<P2<P1
8. (3 分)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y= 和 y=kx+1 的图象大致是(
(数学3份试卷)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XX名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E,D两点,EC=4,△ABC的周长为23,则△ABD 的周长为()A.13 B.15 C.17 D.19【答案】B【解析】∵DE垂直平分AC,∴AD=CD,AC=2EC=8,∵C△ABC=AC+BC+AB=23,∴AB+BC=23-8=15,∴C△ABD=AB+AD+BD=AB+DC+BD=AB+BC=15.故选B.2.如图,在矩形ABCD中,P、R分别是BC和DC上的点,E、F分别是AP和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线段EF的长逐渐增长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C.线段EF的长始终不变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连接AR,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R=22AD DR的长不变,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EF=12AR,即可得出线段EF的长始终不变,故选C.考点:1、矩形性质,2、勾股定理,3、三角形的中位线3.周末小丽从家里出发骑单车去公园,因为她家与公园之间是一条笔直的自行车道,所以小丽骑得特别放松.途中,她在路边的便利店挑选一瓶矿泉水,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愉快地到了公园.图中描述了小丽路上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分钟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答案】C【解析】解: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正确;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正确;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10=5分钟,错误;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正确.故选C.4.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A.15°B.22.5°C.30°D.4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过A点作AB∥a,∴∠1=∠2,∵a∥b,∴AB∥b,∴∠3=∠4=30°,而∠2+∠3=45°,∴∠2=15°,∴∠1=15°.故选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5.如图,矩形ABCD中,E为DC的中点,AD:AB32,CP:BP=1:2,连接EP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AP、BE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EP平分∠CEB;②2BF=PB•EF;③PF•EF=22AD;④EF•EP=4AO•PO.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答案】B【解析】由条件设3,AB=2x,就可以表示出CP=33x,23x,用三角函数值可以求出∠EBC的度数和∠CEP的度数,则∠CEP=∠BEP,运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就可以求出BF、EF的值,从而可以求出结论.【详解】解:设3x,AB=2x∵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CD=AB,∠D=∠C=∠ABC=90°.DC∥AB∴3,CD=2x∵CP:BP=1:2∴CP=33x,BP=33x∵E为DC的中点,∴CE=12CD=x,∴tan∠CEP=PCEC3tan∠EBC=ECBC3∴∠CEP=30°,∠EBC=30°∴∠CEB=60°∴∠PEB=30°∴∠CEP=∠PEB∴EP平分∠CEB,故①正确;∵DC∥AB,∴∠CEP=∠F=30°,∴∠F=∠EBP=30°,∠F=∠BEF=30°,∴△EBP∽△EFB,∴BE BP EF BF∴BE·BF=EF·BP∵∠F=∠BEF,∴BE=BF∴2BF=PB·EF,故②正确∵∠F=30°,∴PF=2PB=43x,过点E作EG⊥AF于G,∴∠EGF=90°,∴3∴PF·EF=433x·32 2AD2=2×3x)2=6x2,∴PF·EF≠2AD2,故③错误. 在Rt△ECP中,∵∠CEP=30°,∴23x∵tan∠PAB=PBAB =3∴∠PAB=30°∴∠APB=60°∴∠AOB=90°在Rt△AOB和Rt△POB中,由勾股定理得,3,3∴4AO·3x·32又EF·3x·232∴EF·EP=4AO·PO.故④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的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特殊角的正切值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根据比例关系设出未知数表示出线段的长度是关键.6.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 km,小亮8:0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8:30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 km/hB.妈妈比小亮提前0.5 h到达姥姥家C.妈妈在距家12 km处追上小亮D.9:30妈妈追上小亮【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图象可知根据函数图象小亮去姥姥家所用时间为10﹣8=2小时,进而得到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对应函数图象,得到妈妈到姥姥家所用的时间,根据交点坐标确定妈妈追上小亮所用时间,即可解答.【详解】解:A、根据函数图象小亮去姥姥家所用时间为10﹣8=2小时,∴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24÷2=12(km/h),故正确;B、由图象可得,妈妈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9.5,小亮到姥姥家对应的时间t=10,10﹣9.5=0.5(小时),∴妈妈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姥姥家,故正确;C、由图象可知,当t=9时,妈妈追上小亮,此时小亮离家的时间为9﹣8=1小时,∴小亮走的路程为:1×12=12km,∴妈妈在距家12km出追上小亮,故正确;D、由图象可知,当t=9时,妈妈追上小亮,故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像的应用,从图像中读取关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78的值在()A .0到1之间B .1到2之间C .2到3之间D .3至4之间【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2<8<3,∴1<8-1<2,即8-1在1到2之间,故选B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1,2),B (1,-1),C (2,2),抛物线y=ax 2(a≠0)经过△ABC 区域(包括边界),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 或 2a ≥B .10a -≤< 或 02a <≤C .10a -≤< 或112a <≤ D .122a ≤≤ 【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如图所示: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0a >时,抛物线2y ax =经过点()1,2A 时,2,a =抛物线的开口最小,a 取得最大值2.抛物线2y ax =经过△ABC 区域(包括边界),a 的取值范围是:0 2.a <≤当0a <时,抛物线2y ax =经过点()1,1B -时,1,a =-抛物线的开口最小,a 取得最小值 1.-抛物线2y ax =经过△ABC 区域(包括边界),a 的取值范围是:10.a -≤<故选B.点睛: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 二次项系数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方向和开口的大小, 0,a >开口向上,0,a <开口向下. a 的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小. 9.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中,点D 在CG 上,BC=1,CE=3,CH ┴AF 与点H ,那么CH 的长是( )A .223B .5C .322D .35 【答案】D【解析】连接AC 、CF ,根据正方形性质求出AC 、CF ,∠ACD=∠GCF=45°,再求出∠ACF=90°,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F ,最后由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表示法即可求得CH 的长.【详解】如图,连接AC 、CF ,∵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中,BC=1,CE=3,∴2 ,2,∠ACD=∠GCF=45°,∴∠ACF=90°,由勾股定理得,2222(2)(32)25AC CF +=+= ∵CH ⊥AF ,∴1122AC CF AF CH ⋅=⋅,即112222522CH⨯=⨯⋅,∴CH=35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熟记各性质并作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图形是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的标识,在这些汽车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解析】由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后,能够与自身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分析可知,上述图形中,A、C、D都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连结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度.【答案】1【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ABC中可求得∠ACB=∠ABC=74°,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在△BCD中可求得∠CDB=∠CBD=12∠ACB=1°.【详解】∵AB=AC,∠A=32°,∴∠ABC=∠ACB=74°,又∵BC=DC,∴∠CDB=∠CBD=12∠AC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12.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s 2: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cm )561 560 561 560 方差s 2(cm 2) 3.5 3.5 15.5 16.5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_____.【答案】甲【解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详解】∵==x x x x 甲乙丁丙> ,∴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22S S 甲丙< ,∴选择甲参赛,故答案为甲.【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关键是根据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3.若使代数式212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x≠﹣2【解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则其分母不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分式212x x -+有意义, ∴x 的取值范围是:x+2≠0,解得:x≠−2.故答案是:x≠−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4.如图,点D 、E 、F 分别位于△ABC 的三边上,满足DE ∥BC ,EF ∥AB ,如果AD :DB=3:2,那么BF :FC=_____.【答案】3:2【解析】因为DE∥BC,所以32AD AEDB EC==,因为EF∥AB,所以23CE CFEA BF==,所以32BFFC=,故答案为: 3:2.15.函数32xy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x≠1【解析】解:∵32xyx=-有意义,∴x-1≠0,∴x≠1;故答案是:x≠1.16.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先折出对角线BD,再将AD折叠到BD上,得到折痕DE,点A的对应点是点F,若AB=8,BC=6,则AE的长为_____.【答案】3【解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再求出DF、BF,设AE=EF=x.在Rt△BEF中,由EB2=EF2+BF2,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B=8,AD=6,∴BD2268=+=1.∵△DEF是由△DEA翻折得到,∴DF=AD=6,BF=2.设AE=EF=x.在Rt△BEF中,∵EB2=EF2+BF2,∴(8﹣x)2=x2+22,解得:x=3,∴AE=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时,我们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17.如果关于x的方程x2+2ax﹣b2+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常数a与b互为倒数,那么a+b=_____.【答案】±1.【解析】根据根的判别式求出△=0,求出a1+b1=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x1+1ax-b1+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a)1-4×1×(-b1+1)=0,即a1+b1=1,∵常数a与b互为倒数,∴ab=1,∴(a+b)1=a1+b1+1ab=1+3×1=4,∴a+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解高次方程,能得出等式a1+b1=1和ab=1是解此题的关键.18.某市对九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现随机抽取了500名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五个长方形的高之比为2:3:3:1:1,据此估算该市80000名九年级学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A”的学生约为_____人.【答案】16000【解析】用毕业生总人数乘以“综合素质”等级为A的学生所占的比即可求得结果.【详解】∵A,B,C,D,E五个等级在统计图中的高之比为2:3:3:1:1,∴该市80000名九年级学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A”的学生约为80000×2=16000,23311++++故答案为16000.【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应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为了预防“甲型H1N1”,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时间x(min)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min燃毕,此时室内空气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mg,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药物燃烧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药物燃烧后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呢?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mg 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几分钟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mg 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min 时,才能杀灭空气中的毒,那么这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答案】(1)()3084{?48(8)x x y x x≤≤=>;(2)至少需要30分钟后生才能进入教室.(3)这次消毒是有效的. 【解析】(1)药物燃烧时,设出y 与x 之间的解析式y=k 1x ,把点(8,6)代入即可,从图上读出x 的取值范围;药物燃烧后,设出y 与x 之间的解析式y=2k x,把点(8,6)代入即可; (2)把y=1.6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相应的x ;(3)把y=3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相应的x ,两数之差与10进行比较,大于或等于10就有效.【详解】解:(1)设药物燃烧时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k 1x (k 1>0)代入(8,6)为6=8k 1 ∴k 1=34设药物燃烧后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k x (k 2>0)代入(8,6)为6=2k 8, ∴k 2=48 ∴药物燃烧时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3y x 4=(0≤x≤8)药物燃烧后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48y x =(x >8) ∴()30x 84y 48(8)xx x ⎧≤≤⎪⎪⎨=⎪>⎪⎩ (2)结合实际,令48y x =中y≤1.6得x≥30 即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30分钟后生才能进入教室.(3)把y=3代入3y x 4=,得:x=4 把y=3代入48y x=,得:x=16 ∵16﹣4=12所以这次消毒是有效的.【点睛】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们的关系式.20.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围建一个矩形生物苗圃园,其中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长为30米的篱笆围成.已知墙长为18米(如图所示),设这个苗圃园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x米.若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为y米,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多少米时,这个苗圃园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答案】112.1【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求得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30﹣2x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6≤x <11;(2)设矩形苗圃园的面积为S,由S=xy,即可求得S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即可求得这个苗圃园的面积最大值.试题解析:解:(1)y=30﹣2x(6≤x<11).(2)设矩形苗圃园的面积为S,则S=xy=x(30﹣2x)=﹣2x2+30x,∴S=﹣2(x﹣7.1)2+112.1,由(1)知,6≤x<11,∴当x=7.1时,S最大值=112.1,即当矩形苗圃园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7.1米时,这个苗圃园的面积最大,这个最大值为112.1.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构建二次函数模型,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21.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教育局决定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某校团委组织八年级100名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选拔赛,赛后对全体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得到下列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表中a=___ ;b=____ 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B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已知有四名同学均取得98分的最好成绩,其中包括来自同一班级的甲、乙两名同学,学校将从这四名同学中随机选出两名参加市级比赛,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甲、乙两名同学都被选中的概率.【答案】(1)0.3,45;(2)108︒;(3)1 6【解析】(1)根据频数的和为样本容量,频率的和为1,可直接求解;(2)根据频率可得到百分比,乘以360°即可;(3)列出相应的可能性表格,找到所发生的所有可能和符合条件的可能求概率即可. 【详解】(1)a=0.3,b=45(2)360°×0.3=108°(3)列关系表格为:由表格可知,满足题意的概率为:1 6 .考点:1、频数分布表,2、扇形统计图,3、概率2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一个水瓶与一个水杯分别是多少元?甲、乙两家商场同时出售同样的水瓶和水杯,为了迎接新年,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场规定:这两种商品都打八折;乙商场规定:买一个水瓶赠送两个水杯,另外购买的水杯按原价卖.若某单位想要买5个水瓶和n(n>10,且n为整数)个水杯,请问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并说明理由.(必须在同一家购买)【答案】(1)一个水瓶40元,一个水杯是8元;(2)当10<n<25时,选择乙商场购买更合算.当n>25时,选择甲商场购买更合算.【解析】(1)设一个水瓶x元,表示出一个水杯为(48﹣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2)计算出两商场得费用,比较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设一个水瓶x元,表示出一个水杯为(48﹣x)元,根据题意得:3x+4(48﹣x)=152,解得:x=40,则一个水瓶40元,一个水杯是8元;(2)甲商场所需费用为(40×5+8n)×80%=160+6.4n乙商场所需费用为5×40+(n﹣5×2)×8=120+8n则∵n>10,且n为整数,∴160+6.4n﹣(120+8n)=40﹣1.6n讨论:当10<n<25时,40﹣1.6n>0,160+0.64n>120+8n,∴选择乙商场购买更合算.当n>25时,40﹣1.6n<0,即160+0.64n<120+8n,∴选择甲商场购买更合算.【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进行列式求解.23.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较于A(2,3),B(﹣3,n)两点.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求S△ABC.【答案】(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3<x<0或x>2;(3)1.【解析】(1)根据点A位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将点B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n的值,进而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根据点A和点B的坐标及图象特点,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3)由点A和点B的坐标求得三角形以BC 为底的高是10,从而求得三角形ABC 的面积【详解】解:(1)∵点A(2,3)在y=的图象上,∴m=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n==﹣2,∵A(2,3),B(﹣3,﹣2)两点在y=kx+b上,∴,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由图象可知﹣3<x<0或x>2;(3)以BC为底,则BC边上的高为3+2=1,∴S△ABC =×2×1=1.24.作图题:在∠ABC内找一点P,使它到∠ABC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且到点A、C的距离也相等.(写出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解析】先作出∠ABC的角平分线,再连接AC,作出AC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平分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点.【详解】①以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C、AB于D、E两点;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12DE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F点;③连接AF,则直线AF即为∠ABC的角平分线;⑤连接AC,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12AC为半径画圆,两圆相交于F、H两点;⑥连接FH交BF于点M,则M点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5.某校决定加强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五项球类运动,每位同学必须且只能选择一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随机抽取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运动项目频数(人数)羽毛球30篮球乒乓球36排球足球12请根据以上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频数分布表中的,;在扇形统计图中,“排球”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度;全校有多少名学生选择参加乒乓球运动?【答案】(1)24,1;(2) 54;(3)360.【解析】(1)根据选择乒乓球运动的人数是36人,对应的百分比是30%,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利用百分比的定义求得a,用总人数减去其它组的人数求得b;(2)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3)求得全校总人数,然后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解.【详解】(1)抽取的人数是36÷30%=120(人),则a=120×20%=24,b=120﹣30﹣24﹣36﹣12=1.故答案是:24,1;(2)“排球”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0°×=54°,故答案是:54;(3)全校总人数是120÷10%=1200(人),则选择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是1200×30%=360(人).26.北京时间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如图,火星从地面C 处发射,当火箭达到A 点时,从位于地面雷达站D 处测得DA 的距离是6km ,仰角为42.4︒;1秒后火箭到达B 点,测得DB 的仰角为45.5︒.(参考数据:sin42.4°≈0.67,cos42.4°≈0.74,tan42.4°≈0.905,sin45.5°≈0.71,cos45.5°≈0.70,tan45.5°≈1.02)求发射台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CD ;求这枚火箭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答案】 (Ⅰ)发射台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CD 约为4.44km ;(Ⅱ)这枚火箭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大约是0.51/km s .【解析】(Ⅰ)在Rt △ACD 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利用∠ADC 的余弦值解直角三角形即可;(Ⅱ)在Rt △BCD 和Rt △ACD 中,利用∠BDC 的正切值求出BC 的长,利用∠ADC 的正弦值求出AC 的长,进而可得AB 的长,即可得答案.【详解】(Ⅰ)在Rt ACD 中,6DA km =,42.4A CD ADC cos DC AD∠∠=︒=,≈0.74, ∴()642.4 4.44km CD AD cos ADC cos ∠=⋅=⨯︒≈.答:发射台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CD 约为4.44km . (Ⅱ)在Rt BCD 中, 4.44km 45.5,BC CD BDC tan BDC CD∠∠==︒=,, ∴()4.4445.5 4.441.02 4.5288km BC CD tan BDC tan ∠=⋅=⨯︒≈⨯=.∵在Rt ACD 中,AC sin ADC AD∠=, ∴()642.4 4.02km AC AD sin ADC sin ∠=⋅=⨯︒≈.∴()4.5288 4.020.50880.51km AB BC AC =-=-=≈.答:这枚火箭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大约是0.51/km s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四个多项式,能因式分解的是()A.a-1 B.a2+1C.x2-4y D.x2-6x+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试题解析:x2-6x+9=(x-3)2.故选D.考点:2.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2.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2.估计7+1的值在()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2<7<3,进而得出答案.详解:∵2<7<3,∴3<7+1<4,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7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3.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5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2个红球、3个白球.从布袋中一次性摸出两个球,则摸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是()A.12B.23C.25D.710【答案】D【解析】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恰好是两个红球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详解】画树状图如下:一共有20种情况,其中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有14种情况,因此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是:7 1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x 2+4x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42﹣4×3×(﹣5)=76>0,即可判定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答案选B.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5.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多人共车”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其大意是:每车坐3人,两车空出来;每车坐2人,多出9人无车坐. 问人数和车数各多少?设车x 辆,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 ).A .3229x x -=+B .3(2)29x x -=+C .2932x x +=- D .3(2)2(9)x x -=+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表示出两种方式的总人数,然后根据人数不变列方程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每车坐3人,两车空出来,可得人数为3(x-2)人;每车坐2人,多出9人无车坐,可得人数为(2x+9)人,所以所列方程为:3(x-2)=2x+9.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总人数不变,列出相应的方程即可. 6.把不等式组24030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别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2x 4030x -≥⎧⎨-⎩①>② 由①,得x≥2,由②,得x <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 <1.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下列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判断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旋转180°后能够重合.8.如图,直线y =kx+b 与y =mx+n 分别交x 轴于点A (﹣1,0),B (4,0),则函数y =(kx+b )(mx+n )中,则不等式()()0kx b mx n ++>的解集为( )A .x >2B .0<x <4C .﹣1<x <4D .x <﹣1 或 x >4【答案】C 【解析】看两函数交点坐标之间的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即可.【详解】∵直线y 1=kx+b 与直线y 2=mx+n 分别交x 轴于点A(﹣1,0),B(4,0),∴不等式(kx+b)(mx+n)>0的解集为﹣1<x <4,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本题是借助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两个图象的“交点”是两个函数值大小关系的“分界点”,在“分界点”处函数值的大小发生了改变.9.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 )A.∠C=∠ABE B.∠A=∠EBDC.∠A=∠ABE D.∠C=∠ABC【答案】C【解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详解】A、∠C=∠ABE不能判断出EB∥AC,故本选项错误;B、∠A=∠EBD不能判断出EB∥AC,故本选项错误;C、∠A=∠ABE,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EB∥AC,故本选项正确;D、∠C=∠ABC只能判断出AB=AC,不能判断出EB∥A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10.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答案】D【解析】根据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的意义,9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5名的成绩.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5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比较即可.【详解】由于总共有9个人,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第5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5名,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量的选择,熟练掌握众数,方差,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O作AC的垂线交于点E,连接CE,若AB=4,。
【数学】黄浦区2018年一模试卷及答案

咨询电话:4000-121-121
3
20、 (本题满分 10 分) 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 y = 再指出该函数图像的开 −2 x 2 + 6 x + 4 化为 y = a ( x + m ) + k 的形式,
2
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1、 (本题满分 10 分) 如图,在 △ABC 中, ∠ACB = 90° , AC = 4 , BC = 3 , D 是边 AC 的中点, CE⊥BD 交 AB 于点 E . (1)求 tan ∠ACE ; (2)求 AE : EB .
y
2018.1
总分:150 分)
)
(B) b < 0 ;
(C) c < 0 ;
(D) b + 2a > 0 .
C
A
B
O
x O
O
A
B
( 第 4题 )
D
( 第 5题 )
( 第 1题 )
2、若将抛物线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 = 2 x 2 ,则原来抛物线的表达 式为( ) (B) = y 2 x2 − 2 ; (C) = y 2 ( x + 2 ) ; (D) = y 2 ( x − 2) .
BC =
千米.
1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且其图像顶点位于第一象限,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 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表示为 y = a ( x + m ) + k 的形式)
2
14、 已知抛物线 y = ax 2 + bx + c 开口向上, 一条平行于 x 轴的直线截此抛物线于 M 、 N 两点, 那么线段 MN 的长度随直线向上平移而变 .(填“大”或“小” )
2018年上海市初三数学一模试卷18题汇总解析

2018年上海市初三一模数学考试18题解析2018.01一. 普陀区18. 如图,ABC 中,5AB ,6AC ,将ABC 翻折,使得点A 落到边BC 上的点A 处,折痕分别交边AB 、AC 于点E 、点F ,如果A F ∥AB ,那么BE【解析】设BE x ,由题意可知:5A E AE xA F ∥AB 13 又∵12 ∴23 A E ∥AC ∴AE BE AC AB 即565x x 解得2511x 即2511BE 二. 奉贤区18. 已知ABC ,AB AC ,8BC ,点D 、E 分别在边BC 、AB 上,将ABC 沿着直线DE 翻折,点B 落在边AC 上的点M 处,且4AC AM ,设BD m ,那么ACB 的正切值是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作MN BC 于N ,AH BC 于H ,MD BD mAB AC ,8BC ,AH BC 4BH CHMN BC ,AH BC MN ∥AH CN CM CH AC3CN ∴835DN BC BD CN m m在Rt MND 中,222MN DN MD 3MN∴tan 9MN ACB CN三. 杨浦区18. 如图,在ABC 中,AB AC ,将ABC 绕点A 旋转,当点B 与点C 重合时,点C 落 在点D 处,如果2sin 3B ,6BC ,那么BC 的中点M 和CD 的中点N 的距离是【解析】12 ,M 为BC 的中点,N 为CD 的中点 1MAN ,AM AN 又∵AB AC ∴AB AM AC AN ,1MAN AMN ∽ABC AM MN AB BC ∵2sin 3AM B AB,6BC ∴4MN 四. 黄浦区18. 如图,平面上七个点A 、B 、C 、D 、E 、F 、G ,图中所有的连线长均相等,则cos BAF【解析】联结AC 、AD 、BF ,作CH AD 于H∵ABG 、BCG 、AEF 、DEF 为等边三角形 120ABC AED 又∵AB BC AE DE ∴ABC ≌AED AC AD四边形ABCG 和四边形AEDF 为菱形 12 BAF CAD又AB AF ,AC AD ∴ABF ∽ACD设2AB 那么AC ADCH CH,解得3AH ,5cos 6AH BAF AC解法二:根据上面分析,问题可以简化为,已知边长比为2CD ,∴AC AD ,取CD 中点K ,∴1CK KD ,易得△ADK ∽△CDH ,∴3KD HD HD AD CD,即3AH 5cos 6AH CAH AC .五. 松江区18. 如图,在ABC 中,90C ,4AC BC ,将ABC 翻折,使得点A 落在边BC 的中点A 处,折痕分别交边AB 、AC 于点D 、点E ,那么:AD AE 的值为【解析】作AF AB 于F在Rt ECA 中,222CE A C A E 即222()AC A E A C A E∵4AC ,2A C ∴52A E 即52AEAF AB ,2A B ,45B A F BF在Rt A DF 中,222A F DF A D 即222()A F AB BF A D A D∵AB ,A F BF∴3A D AD ∴5::323AD AE 六. 徐汇区18. 在ABC 中,90C ,3AC ,4BC (如图),将ACB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得ADE (点C 、B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D 、E ),点D 恰好落在直线BE 上,直线BE 与直线AC 交于点F ,则线段AF 的长为【解析】如图所示,点D 恰好落在直线BE 上AD BE ,AB AE 4BD DE在Rt BCF ,222BC CF BF 即BFADF ∽BCF AD AFBC BF ,即34 ,解得757AF七. 闵行区18. 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30B ,以点B 为旋转中心,旋转30°,点A 、 C 分别落在点A 、C 处,直线AC 、A C 交于点D ,那么AD AC的值为【解析】设2AB AC ,那么BC(1)顺时针旋转,如图1,303060C BA ,30C AB C D在Rt BC E 中,30C ,BC BC BE 2AE60BAD ABC AD ∥BC 1sin 42AE ADE AD AD∴ 422AD AC (2)逆时针旋转,如图2,303060CBA ,30C A B CD在Rt BCE 中,30C ,BC BE 2A E 1AE60BA D A BC tan 33A E A DE DE DE∴ 2AD ,1AD AC综上所述:AD AC 的值为21 八. 虹口区18. 在Rt ABC 中,90C ,6AC ,8BC (如图),点D 是边AB 上一点,把ABC 绕着点D 旋转90°,得到A B C ,边B C 与边AB 相交于点E ,如果AD BE ,那么AD 长为【解析】当点D 位于图1位置时,边B C 与边AB 不相交当点D 位于图2位置时,设AD x ,BE x ,10B D BD x ,① 当ABC 是顺时针旋转时,AD BE AB DE 210DE xB DE ∽BC A DE BD A C B C 即2101068x x 解得7011x ② 当ABC 是逆时针旋转时,AD BE DE AB 102DE xB DE ∽BC ADE B D A C B C 即1021068x x 解得2x , 当2x 时,即图1的情况,不符,舍去,综上,7011AD九. 静安区18. 如图,矩形纸片ABCD ,4AD ,3AB ,如果点E 在边BC 上,将纸片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F 处,联结FC ,当EFC 是直角三角形时,那么BE 的长为【解析】① 当EFC 是直角时(如图1),设BE x ,4CE x∵190B ∴1180EFC 即A 、F 、C 在同一条直线上∴532CF AC AF在Rt EFC 中,222EF CF CE 即2222(4)x x 解得32x② 当CEF 是直角时(如图2)那么1245 ,点B 正好落在边AD 上∵90B ,245 ,∴3BE AB ,综上:BE 的长为32或3.十. 浦东新区18. 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90ACB ,4cos 5B ,8BC ,点D 在边BC 上, 将ABC 沿着过点D 的一条直线翻折,使点B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联结CE 、DE , 当BDE AEC 时,则BE 的长是【解析】作CF AB 于F ,DH AB 于H设3DH x ,那么4BH EH x ,5BD x 90ACB ,4cos 5B,8BC 245AC BC CF AB DH BH CF BF 325BF ∴3285EF BE BF x 在Rt CEF 中,222222432((8)55CE CF EF x ∵BDE AEC ,∴CEB CDE 又∵ECB DCE , ∴BCE ∽ECD 2CE BC CD ∴222432((8)8(85)55x x 解得3940x ∴3985BE x 十一. 长宁18. 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60D ,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将BEF 沿着直线EF 翻折,点B 恰好与边AD 的中点G 重合,则BE 的长等于【解析】如右图所示,在Rt △GFC 中,设GF BF x ,2FC x ,GC ,∴22(2)3x x ,74x ,即74BF ,∵2IO ,1BI ,∴34IF ,设BH m ,∴EH ,74HF m ,EH OI HF IF ,解得710m ,∴725BE m18. 如图,点M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的中点,联结AM ,将BM 沿某一过M 的直线翻折,使B 落在AM 上的E 处,将线段AE 绕A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E 落在F 处,如果E 在旋转过程中曾经交AB 于G ,当EF BG 时,旋转角EAF 的度数是【解析】作FE FH ,设2AB ,AM ,1MB ME ,1AE AF AG ,∴3GB EF FH AFE ∽△FEH ,∴24EF AE HE HE ,∴3AH ,∴AH HF FE ,∴5180EAF AFE FEA EAF , 即36EAF .十三. 崇明县18. 如图,在ABC 中,90ACB ,点D 、E 分别在AC 、BC 上,且CDE B ,将CDE 沿DE 折叠,点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F 处,如果8AC ,10AB ,那么CD 的长为【解析】CF DE ,CDE B 190CDE∵CDE B ,90A B ∴1A∴ABC ∽CDOAC AB OC CD45OC CD ∴85CF CD 12A ACF ∽CFD AC CF CFDF即2CF AC CD ∴28()85CD CD 解得258CD18.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90B ,3AD ,4AB ,8BC ,点E 、F 分别在边CD 、BC 上,联结EF ,如果CEF 沿直线EF 翻折,点C 与点A 恰好重合,那么DE EC的值是【解析】作DG ∥EF 交AC 于G在Rt ABC 中,8BC ,4AB AC ∴12CH AC DG ∥EF ,EF AC DG AC 又AD ∥BC 12∴ADG ∽CAB AD AG AC BC AG HG AC AG CH DG ∥EF 25DE HG EC CH十五. 青浦区18. 如图,在ABC 中,7AB ,6AC ,45A ,点D 、E 分别在边AB 、BC 上,将BDE 沿着DE 所在直线翻折,点B 落在点P 处,PD 、PE 分别交边AC 于点M 、N ,如果2AD ,PD AB ,垂足为点D ,那么MN 的长是【解析】7AB ,2AD 5BD DPPD AB ,45A ,2AD 2DM ∴3MPPD AB 1245又45A DE ∥ACDE BD AC AB 307DE ,MN MP DE DP 187MN18. 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AD 上一点,把ABE 沿直线BE 翻折,点A 正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如果四边形CDEF 和矩形ABCD 相似,那么四边形CDEF 和矩形ABCD 面积比是【解析】四边形CDEF 和矩形ABCD 相似DE CD CD AD 即2CD DE AD ∵()CD EF AE AD DE∴2()AD DE DE AD 即2230AD AD DE DE解得32DE AD3=2CDEFABCD S CD DE DE S CD AD AD 四边形矩形。
上海市黄浦区2018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 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4 分,满分 24 分)【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地点上.】.(分)已知二次函数2+bx+c 的图象大概如下图,则以下关系式中建立的是()1 4 y=axA. a> 0B.b< 0C.c<0 D.b+2a>02.(4 分)若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 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2,则本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A. y=2x2+2 B.y=2x2﹣ 2C. y=2(x+2)2 D.y=2(x﹣2)23.(4 分)在△ ABC中,∠ C=90°,则以下等式建立的是()A.B.C.D.4.(4 分)如图,线段AB 与 CD交于点 O,以下条件中能判断 AC∥BD 的是()A. OC=1, OD=2,OA=3,OB=4 B.OA=1,AC=2,AB=3,BD=4C. OC=1, OA=2,CD=3,OB=4 D.OC=1,OA=2, AB=3, CD=4.5.(4 分)如图,向量与均为单位向量,且OA⊥OB,令,则=()A .1B .C .D .26.(4 分)如图,在△ ABC 中,∠ B=80°,∠ C=40°,直线 l 平行于 BC .现将直线 l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分别交边 AB 和 AC 于点 M 、N ,若△ AMN 与△ ABC 相像,则旋转角为( )A . 2 0°B .40°C . 60°D .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 题,每题 4 分,满分48 分)7.(4 分)已知a 、b 、c 知足,a 、b 、c 都不为0,则=.8.(4分)如图,点D 、E 、F 分别位于△ABC 的三边上,知足DE ∥BC ,EF ∥ AB ,假如AD :DB=3: 2,那么BF :FC=.9.(4 分)已知向量 为单位向量,假如向量 与向量 方向相反,且长度为3,那么向量=.(用单位向量 表示)10.( 4 分)已知△ ABC ∽△ DEF ,此中极点 A 、B 、 C 分别对应极点 D 、E 、F ,假如∠ A=40°, ∠E=60°,那么∠ C=度.11.(4 分)已知锐角 α,知足 tan α =2,则 sin α= .12.(4 分)已知点 B 位于点 A 北偏东 30°方向,点 C 位于点 A 北偏西 30°方向,且 AB=AC=8 千米,那么 BC=千米.13.(4 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张口向下,且其图象极点位于第一象限内,请写出一个知足 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分析式为(表示为 y=a (x+m ) 2+k 的形式). .( 4 分)已知抛物线 2+bx+c 张口向上,一条平行于 x 轴的直线截此抛物线于 M 、N 两 14 y=ax点,那么线段 MN 的长度随直线向上平移而变 “”“”.(填大或小)15.( 4 分)如图,矩形 DEFG 的边 EF 在△ ABC 的边 BC 上,极点 D 、G 分别在边 AB 、AC 上.已知 AC=6,AB=8,BC=10,设 EF=x ,矩形 DEFG 的面积为 y ,则 y 对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不(必写出定义域)16 4 分)如图,在△ ABC C=90° BC=6 AC=9ABC C 位于△ ABC.( 中,∠ , , ,将△ 平移使其极点 的重心 G 处,则平移后所得三角形与原△ ABC 的重叠部分面积是 .17.(4 分)如图,点 E 为矩形 ABCD 边 BC 上一点,点 F 在边 CD 的延伸线上, EF 与 AC 交于 O CE EB=1 2 BC AB=3 4 AE AFCO OA=.点,若: : , : :,⊥,则:18.(4 分)如图,平面上七个点 A 、B 、C 、 D 、E 、F 、G ,图中全部的连线长均相等,则 cos ∠BAF=.根源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题,满分 78 分)19.(10 分)计算: 2cos230°+﹣sin60.°20.(10 分)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y=﹣2x2+6x+4 化为 y=a( x+m)2+k 的形式,再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张口方向、对称轴和极点坐标.21.(10 分)如图,在△ ABC中,∠ ACB=90°,AC=4,BC=3,D 是边 AC的中点, CE⊥BD 交 AB 于点 E.(1)求 tan∠ ACE的值;(2)求 AE:EB.22.(10 分)如图,坡 AB的坡比为 1:2.4,坡长 AB=130米,坡 AB 的高为 BT.在坡 AB 的正面有一栋建筑物 CH,点 H、 A、 T 在同一条地平线 MN 上.(1)试问坡 AB 的高 BT为多少米?(2)若某人在坡 AB 的坡脚 A 处和中点 D 处,观察到建筑物顶部 C 处的仰角分别为 60°和30°,试求建筑物的高度 CH.(精准到米,≈1.73,≈1.41)23.(12 分)如图, BD 是△ ABC的角均分线,点 E 位于边 BC上,已知 BD 是 BA 与 BE的比率中项.(1)求证:∠ CDE= ∠ABC;(2)求证: AD?CD=AB?CE.24.(12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称轴为直线 x=1 的抛物线 y=ax2+bx+8 过点(﹣ 2,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极点坐标;(2)现将此抛物线沿 y 轴方向平移若干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极点为与 x 轴负半轴交于点A,过 B 作 x 轴的平行线交所得抛物线于点C,若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D,与 y 轴的交点为 B,AC∥BD,试求平移后25.(14 分)如图,线段 AB=5,AD=4,∠ A=90°,DP∥AB,点 C 为射线 DP 上一点, BE 均分∠ABC交线段 AD 于点 E(不与端点 A、D 重合).根源学科网Z,X,X,K](1)当∠ ABC为锐角,且 tan∠ABC=2时,求四边形 ABCD的面积;(2)当△ ABE与△ BCE相像时,求线段C D的长;(3)设 CD=x, DE=y,求 y 对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2018 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4 分,满分 24 分)【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地点上.】1.(4 2 bx c 的图象大概如下图,则以下关系式中建立的是()分)已知二次函数 y=ax + +A. a> 0B.b< 0C.c<0 D.b+2a>0【解答】解:∵抛物线张口向下,对称轴大于1,与 y 轴交于正半轴,∴a<0,﹣>0,c>0,∴b>﹣ 2a,∴b+2a>0.应选: D.2.(4 分)若将抛物线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x2,则本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根源A. y=2x2+2 B.y=2x2﹣2C. y=2(x+2)2 D.y=2(x﹣2)2【解答】解:∵将抛物线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2x2,∴原抛物线可当作由抛物线 y=2x2向左平移 2 个单位可获得原抛物线的表达式,∴原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2( x+2)2,应选: C.3.(4 分)在△ ABC中,∠ C=90°,则以下等式建立的是()A.B.C.D.【解答】解:如下图: sinA=.应选: B.4.(4 分)如图,线段 AB 与 CD交于点 O,以下条件中能判断AC∥BD 的是()A. OC=1, OD=2,OA=3,OB=4 B.OA=1,AC=2,AB=3,BD=4C. OC=1, OA=2,CD=3,OB=4 D.OC=1,OA=2, AB=3, CD=4.【解答】解: A、∵≠,∴本选项不切合题意.B、没法判断=,∴本选项不切合题意;C、∵ OC=1,OA=2,CD=3,OB=4,∴= ,∴AC∥ BD,∴本选项切合题意;D、∵≠,∴本选项不切合题意.应选: C.5.(4 分)如图,向量与均为单位向量,且OA⊥OB,令,则=()A.1 B.C.D.2【解答】解:∵向量与均为单位向量,∴| | =1,|| =1,∵OA⊥OB,∴AB==,∵,∴=AB= ,应选: B.6.(4 分)如图,在△ ABC中,∠ B=80°,∠ C=40°,直线 l 平行于 BC.现将直线 l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分别交边 AB 和 AC于点 M 、N,若△ AMN 与△ ABC相像,则旋转角为()A. 20°B.40°C. 60°D.80°【解答】解:如图,直线 l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分别交边AB 和 AC于点 M、N,若△ AMN∽△ ACB,则∠ AMN=∠C=40°,又∵直线 l 平行于 BC,∴∠ ADE=∠B=80°,∴∠ DFM=∠ ADE﹣∠ AMN=80°﹣40°=40°,即直线 l 旋转前后的夹角为40°,∴旋转角为 40°,应选: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满分 48 分)7.(4 分)已知 a、 b、 c 知足,a、b、c都不为0,则=.【解答】解:设=k,可得: a=3k,b=4k,c=6k,把 a=3k,b=4k,c=6k 代入=,故答案为:;8.(4 分)如图,点D、E、 F 分别位于△ ABC 的三边上,知足DE∥BC,EF∥ AB,假如 AD:DB=3: 2,那么 BF:FC= 3: 2.【解答】解:解:∵ DE∥BC,∴= ,∵AD: DB=3:2,AB=AD+DB,∴= ,∴= ,∵DE∥ BC,EF∥AB,∴四边形 DEBF是平行四边形,∴DE=BF,∵BC=BF+CF,=,∴=,∴BF: CF=3:2,故答案为 3:2;9.(4 分)已知向量为单位向量,假如向量与向量方向相反,且长度为3,那么向量= ﹣3.(用单位向量表示)【解答】解:∵向量为单位向量,向量与向量方向相反,∴=﹣3 .故答案为﹣ 3 .10.(4 分)已知△ ABC∽△ DEF,此中极点A、B、 C 分别对应极点D、E、F,假如∠ A=40°,∠E=60°,那么∠ C= 80度.【解答】解:∵△ ABC∽△ DEF,∴∠ B=∠E=60°,∴∠ C=180°﹣∠ A﹣∠ B=180°﹣40°﹣60°=80°故答案为 80;11.(4 分)已知锐角α,知足 tan α =2,则 sin α=.【解答】解:如图,由 tan α==2,得 a=2b,由勾股定理,得c= = b,sin α== ,故答案为:.12.(4 分)已知点 B 位于点 A 北偏东 30°方向,点 C 位于点 A 北偏西 30°方向,且 AB=AC=8 千米,那么 BC= 8 千米.【解答】解: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如下图.(方法一)∵∠ BAD=30°,∠ CAD=30°,∴∠ BAC=∠BAD+∠ CAD=60°.又∵ AB=AC,∴△ ABC为等边三角形,∴BC=AC=8千米.故答案为: 8.(方法二)在 Rt△ABD 中,∠ BAD=30°,AB=8千米,∴BD =4 千米.同理, CD=4千米,∴BC=BD+CD=8千米.故答案为: 8.13.(4 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张口向下,且其图象极点位于第一象限内,请写出一个知足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分析式为y=﹣( x﹣ 1)2+1(答案不独一)(表示为y=a(x+m)2+k的形式).【解答】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张口向下,且其图象极点位于第一象限内,∴知足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分析式为y=﹣( x ﹣ 1) 2+1 等.故答案为: y=﹣( x ﹣1)2+1(答案不独一).2 bx c 张口向上,一条平行于 x 轴的直线截此抛物线于 M 、N 两 14.(4 分)已知抛物线 y=ax + + 点,那么线段 MN 的长度随直线向上平移而变 大 “”“”.(填大或小)【解答】 解:设平行于 x 轴的直线直线 y=h ,依据题意得: ax 2+bx+c=h ,则 ax 2 +bx+c ﹣h=0,设 M ( x 1 ,h ), N (x 2,h ),∴x 1?x 2=﹣ ,x 1+x 2=﹣ ,∴MN 2=(x 1﹣ x 2)2=(x 1+x 2)2 ﹣4xx= ﹣ + ,∵a ,b ,c 是常数,∴MN 2 是 h 得一次函数,∵ >0,∴MN 随 h 的增而增大,∵直线向上平移 h 变大,∴线段 MN 的长度随直线向上平移而变大,故答案为:大;15.( 4 分)如图,矩形 DEFG 的边 EF 在△ ABC 的边 BC 上,极点 D 、G 分别在边 AB 、AC上.已知 AC=6,AB=8,BC=10,设 EF=x ,矩形 DEFG 的面积为 y ,则 y 对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4.8x﹣0.48x2 .(不用写出定义域)【解答】解:作 AH 为 BC边上的高, AH 交 DG 于点 P,∵AC=6,AB=8,BC=10,∴三角形 ABC是直角三角形,∴△ ABC的高 =,∵矩形 DEFG的边 EF在△ ABC的边 BC上,∴DG∥BC,∴△ ADG∽△ ABC,∵AH⊥ BC,∴AP⊥ DG∴,∴,∴AP=∴PH=4.8﹣,∴y=x(4.8﹣)= 4.8x﹣0.48x2故答案为: y=4.8x﹣0.48x2;16.(4 分)如图,在△ ABC中,∠ C=90°,BC=6,AC=9,将△ ABC平移使其极点 C 位于△ABC 的重心 G 处,则平移后所得三角形与原△ ABC的重叠部分面积是 3 .【解答】解:设平移后直角边交斜边AB 于 M 、 N,延伸 CG交 AB 于 H.∵G 是重心,∴HG:HC=1:3,∵GN∥AC, AC=9,∴GN:AC=HG:HC,∴GN=3,同法可得 MG=2,∴S△MGN=×2×3=3.故答案为 3;17.(4 分)如图,点 E 为矩形 ABCD边 BC上一点,点 F 在边 CD的延伸线上, EF与 AC 交于点 O,若 CE: EB=1: 2, BC:AB=3: 4,AE⊥AF,则 CO:OA= 11: 30 .【解答】解:由 BC:AB=3:4,设 BC=3a,AB=4a,则 CE=a,BE=2a,∵四边形 ABCD是矩形,∴AB=CD=4a, BC=AD=3a,∠ B=∠ BCD=∠DAB=∠ADF=90°,∵EA⊥ AF,∴∠ BAD=∠EAF=90°,∴∠ BAE=∠DAF,∵∠ B=∠ADF=90°,∴△ BAE∽△ DAF,∴= =,∴DF= a,在 Rt△ ECF中, EF==,在 Rt△ ABC中, AC==5a,在 Rt△ ADF中, AF==a,∵∠ ECF+∠ EAF=180°,∴A、E、C、F 四点共圆,∴∠ ECO=∠AFO,∵∠ EOC=∠ AOF,∴△ EOC∽△ AOF,∴= = =,设 EO=x则 AO=x,设 OC=y,则 OF=y,则有,解得,∴OC= a, OA= a,∴CO: OA= a:a=11: 30.故答案为: 11: 30;18.(4 分)如图,平面上七个点A、B、C、 D、E、F、G,图中全部的连线长均相等,则cos∠BAF= .【解答】 解:连结 AC 、AD ,过点 D 作 DM ⊥AC , 垂直为 M. 设 AE 的长为 x ,则 AB=AG=BG=CG=CB=AF=AE=EF=x ,∴△ ABG 、△ AEF 、△ CBG 和△ DEF 都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 ABCG 、四边形 AEDF 是菱形,∴∠ BAC=∠EAD=30°∴AC=AD=2×cos ∠BAC × AB=2× x= x∵∠ CAD=∠BAE ﹣∠ BAC ﹣∠ EAD=∠BAE ﹣60°,∠BAF=∠BAE ﹣∠ EAF=∠ BAE ﹣60°,∴∠ BAF=∠CAD在 Rt △ AMD 中,由于 DM=sin ∠ CAD × x ,AM=coa ∠CAD × x ,CM= x ﹣cos ∠CAD × x ,在 Rt △ CMD 中,2 2 2CD =CM +MD ,即 x 2( ﹣ ∠ × x )2+(sin ∠CAD × x )2= x cos CAD整理,得 5x 2 2 ∠=6x cos CAD∴ c os ∠CAD=∴ c os ∠BAF= .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题,满分 78 分)19.(10 分)计算: 2cos230°+﹣sin60.°【解答】解:原式 =2×()2+﹣,=+﹣,=3﹣.20.(10 分)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y=﹣2x2+6x+4 化为 y=a( x+m)2+k 的形式,再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张口方向、对称轴和极点坐标.【解答】解: y=﹣2x2+6x+4=,=,张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极点.21.(10 分)如图,在△ ABC中,∠ ACB=90°,AC=4,BC=3,D 是边 AC的中点, CE⊥BD 交 AB 于点 E.(1)求 tan∠ ACE的值;(2)求 AE:EB.【解答】解:(1)由∠ ACB=90°, CE⊥BD,得∠ ACE=∠CBD在△ BCD中, BC=3,CD= AC=2,∠ BCD=90°,得 tan∠CBD= ,即 tan∠ACE= ,(2)过 A 作 AC的垂线交 CE的延伸线于 P,则在△ CAP中, CA=4,∠ CAP=90°,tan∠ACP= ,得AP=,又∠ ACB=90°,∠ CAP=90°,得 BC∥ AP,得 AE:EB=AP: BC=8: 9.22.(10 分)如图,坡 AB的坡比为 1:2.4,坡长 AB=130米,坡 AB 的高为 BT.在坡 AB 的正面有一栋建筑物 CH,点 H、 A、 T 在同一条地平线 MN 上.(1)试问坡 AB 的高 BT为多少米?(2)若某人在坡 AB 的坡脚 A 处和中点 D 处,观察到建筑物顶部 C 处的仰角分别为 60°和30°,试求建筑物的高度 CH.(精准到米,≈1.73,≈1.41)【解答】解:(1)在△ ABT中,∠ ATB=90°, BT:AT=1:2.4,AB=130米,令TB=h,则AT=2.4h,有 h2+(2.4h)2=1302,解得 h=50(舍负),答:坡 AB 的高 BT为 50 米;(2)作 DK⊥MN 于 K,作 DL⊥ CH于 L,在△ ADK中, AD= AB=65,KD= BT=25,得 AK=60,在△ DCL中,∠ CDL=30°,令 CL=x,得 LD= ,易知四边形 DLHK是矩形,则 LH=DK,LD=HK,在△ACH中,∠ CAH=60°, CH=x 25,得 AH= ,+因此,解得,则 CH=64.4+25=89.4≈89,答:建筑物高度为 89 米.23.(12 分)如图, BD 是△ ABC的角均分线,点 E 位于边 BC上,已知 BD 是 BA 与 BE的比率中项.(1)求证:∠ CDE= ∠ABC;(2)求证: AD?CD=AB?CE.【解答】证明:(1)∵ BD 是 AB 与 BE的比率中项,∴,又 BD 是∠ ABC的均分线,则∠ ABD=∠DBE,∴△ ABD∽△ DBE,∴∠ A=∠BDE.又∠ BDC=∠A+∠ABD,∴∠ CDE=∠ABD= ∠ ABC;(2)∵∠ CDE=∠ CBD,∠ C=∠C,∴△ CDE∽△ CBD,∴.又△ ABD∽△ DBE,∴,∴,∴AD?CD=AB?CE.24.(12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称轴为直线x=1 的抛物线 y=ax2+bx+8 过点(﹣ 2,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极点坐标;(2)现将此抛物线沿 y 轴方向平移若干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极点为D,与 y 轴的交点为 B,与 x 轴负半轴交于点 A,过 B 作 x 轴的平行线交所得抛物线于点C,若 AC∥BD,试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根源:Z。
2018年上海黄浦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上海黄浦中考数学试卷及解答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2.试卷满分150分,考题时间100分钟.3.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4.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殊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的结果是( )A. 4B.3C.2.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且只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3.下列对二次函数2y x x =-的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口向下B.对称轴是y 轴C.经过原点D.在对称轴右侧部分是下降的4.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5和30B.25和29C.28和30D.28和29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这个平行四边形为矩形的是( ) A.A B ∠=∠ B. A C ∠=∠ C. AC BD = D. AB BC ⊥6.如图1,已知30POQ ∠=︒,点A 、B 在射线OQ 上(点A 在点O 、B 之间),半径长为2的A与直线OP 相切,半径长为3的B 与A 相交,那么OB 的取值范围是(A. 59OB <<B. 49OB <<C. 37OB <<D. 2O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 -8的立方根是 . 8. 计算:22(1)a a +-= .9.方程组202x y x y -=⎧⎨+=⎩的解是 .10.某商品原价为a 元,如果按原价的八折销售,那么售价是 元(用含字母a 的代数式表示).11.已知反比例函数1k y x-=(k 是常数,1k ≠)的图像有一支在第二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12.某学校学生自主建立了一个学习用品义卖平 台,已知九年级200名学生义卖所得 额分布 直方图如图2所示,那么20-30元这个小组 的组频率是 . 13.从2,,7π选出的这个数是无理数的概率为 .14.如果一次函数3y kx =+(k 是常数,0k ≠)的图像经过点(1,0),那么y 的值随着x 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15.如图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E 是边BC 的中点,联结DE 并延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设DA =a ,DC =b ,那么向量DF 用向量a b 、表示为 . 16.通过画出多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如果从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共有2条,那么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度. 17.如图4,已知正方形DEFG 的顶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顶点G 、F 分别在边AB 、AC 上,如果BC =4,ABC ∆的面积是6,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8.对于一个位置确定的图形,如果它的所有点都在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内部或边上,且该图形与矩形每条边都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如图5),那么这个矩形水平方向的边长称为该图形的宽,铅垂方向的边长称为该矩形的高, 如图6,菱形ABCD 的边长为1,边AB 水平放置,如果该菱形的高是宽的23,那么它的宽的值是 .三、解答题(共7题,满分78分)19.解不等式组:21512x x 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y金额(元)图2图4 图3 图5 图620.先化简,再求值:2221211a a a a a a+⎛⎫-÷ ⎪-+-⎝⎭,其中5a =.21.如图7,已知ABC ∆中,AB =BC =5,3tan 4ABC ∠=. (1)求AC 的长;(2)设边B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B 的交点为D ,求ADBD的值.22.一辆汽车在某次行驶过程中,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 (升)与行驶路程x (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部分图像如图8所示.(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定义域); (2)已知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8升时,该汽车会开始提示加油,在此行驶过程中,行驶了500千米时,司机发现离前方最近的加油站还有30千米路程,在开往加油站的途中,汽车开始提示加油,这时离加油站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图8C B A图723.已知:如图9,正方形ABCD 中,P 是边BC 上一点,BE AP ⊥,DF AP ⊥.垂足分别是点E 、F.(1)求证:EF =AE -BE ; (2)联结BF ,若AF DFBF AD=,求证:EF =EP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图10),已知抛物线解析式212y x bx c =-++经过点A (-1,0)和点5(0,)2B ,顶点为点C. 点D 在其对称轴上且位于点C 下方,将线段DC 绕点D 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C 落在抛物线上的点P 处.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求线段CD 的长度;(3)将抛物线平移,使其顶点C 移到原点O 的位置,这时点P 落在点E 的位置,如果点M 在y 轴上,且以O 、D 、E 、M 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8,求点M 的坐标.图10图9PFEDCBA25. 已知O 的直径AB =2,弦AC 与弦BD 交于点E ,且OD AC ⊥,垂足为点F. (1)如图11,如果AC =BD ,求弦AC 的长;(2)如图12,如果E 为弦BD 的中点,求ABD ∠的余切值;(3)联结BC 、CD 、DA ,如果BC 是O 的内接正n 边形的一边,CD 是O 的内接正(n+4)边形的一边,求ACD ∆的面积.图12图11备用图OFE D C B A OFEDCBA参照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数学试卷 2018.1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50分)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
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大致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0a >; (B )0b <; (C )0c <; (D )20b a +>.
2、若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y x =,则原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A )222y x =+; (B )222y x =-; (C )()222y x =+; (D )()222y x =-.
3、在ABC △中,=90C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sin AC A AB =
; (B )sin BC A AB =; (C )sin AC A BC =; (D )sin BC A AC
=. 4、如图,线段AB 与CD 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C BD ∥的是( )
(A )1OC =,2OD =,3OA =,4OB =; (B )1OA =,2AC =,3AB =,4BD =;
(C )1OC =,2OA =,3CD =,4OB =; (D )1OC =,2OA =,3AB =,4CD =. 5、如图,向量OA 与OC 均为单位向量,且OA OB ⊥,令n OA OB =+,则||n =( )
(A )1; (B
(C
(D )2.
6、如图,在ABC △中,80B ∠=︒,40C ∠=︒,直线l 平行于BC ,现将直线l 绕点A 逆时针旋转,所得直线分别交边AB 和AC 于点M 、N ,若AMN △和ABC △相似,则旋转角为( )
(第1题)(第题)(第题)
(A )20︒; (B )40︒; (C )60︒; (D )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已知a 、b 、c 满足
346a b c ==,则a b c b
+-= . 8、如图,点D 、E 、F 分别位于ABC △的三边上,满足DE BC ∥,EF AB ∥,如果:3:2AD DB =,那么:BF FC = . 9、已知向量e 为单位向量,如果向量n 与向量e 方向相反,且长度为3,那么向量n = .(用单位向量e 表示)
10、已知ABC DEF △∽△,其中顶点A 、B 、C 分别对应顶点D 、E 、F ,如果40A ∠=︒,60E ∠=︒,那么C ∠= 度.
11、已知锐角α,满足tan 2α=,则sin α= .
12、已知点B 位于点A 北偏东30︒方向,点C 位于点A 北偏西30︒方向,且8AB AC ==千米,那么 BC = 千米.
1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且其图像顶点位于第一象限,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表示为()2y a x m k =++的形式)
14、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开口向上,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截此抛物线于M 、N 两点,那么线段MN 的长度随直线向上平移而变 .(填“大”或“小”)
15、如图,矩形DEFG 的边EF 在ABC △的边BC 上,顶点D 、
G 分别在边AB 、AC 上.已知6AC =,8AB =,10BC =,设E F x =,矩形DEFG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不必写出定义域).
16、如图,在ABC △中,90C ∠=︒,6BC =,9AC =,将ABC △平移使其顶点C 位于ABC △的重心G 处,则平移后所得三角形与原ABC △的重叠部分面积是 .
17、如图,点E 为矩形ABCD 边BC 上一点,点F 在边CD 的延长线上,EF 与AC 交于点O ,若:1:2CE EB =,:3:4BC AB =,AE AF ⊥,则:CO OA = . (第题)(第题)
第题(第题)
18、如图,平面上七个点A 、B 、C 、D 、E 、F 、G ,图中所有的连线长均相等,则cos BAF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
19、(本题满分10分) 计算:2cot 452cos 30sin60tan301
︒︒+-︒︒+.
20、(本题满分10分)
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2264y x x =-++化为()2y a x m k =++的形式,再指出该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1、(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ABC △中,90ACB ∠=︒,4AC =,3BC =,D 是边AC 的中点,CE BD ⊥交AB 于点E .
(1)求tan ACE ∠;
(2)求:AE EB .
E D C B A (第题)(第题)
22、(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坡AB的坡比为1:2.4,坡长130
AB=米,坡AB的高为BT.在坡AB的正面有一栋建筑物CH,点H、A、T在同一条地平线MN上.
(1)试问坡AB的高BT为多少米?
(2)若某人在坡AB的坡脚A处和中点D处,观测到建筑物顶部C处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试求建筑
物的高度CH.(精确到米
, 1.73
,
1.41)
23、(本题满分12分)
如图,BD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E位于边BC上,已知BD是BA与BE的比例中项.
(1)求证:
1
2
CDE ABC
∠=∠
(2)求证:AD CD AB CE
⋅=⋅
N
E
D C
B
A
24、(本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称轴为直线1x =的抛物线28y ax bx =++过点()2,0-.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顶点坐标;
(2)现将此抛物线沿y 方向平移若干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顶点为D ,与y 轴的交点为B ,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A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所得抛物线于点C ,若AC BD ∥,试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
25、(本题满分14分)
如图,线段5AB =,4AD =,90A ∠=︒,DP AB ∥,点C 为射线DP 上一点,BE 平分ABC ∠交线段AD 于点E (不与端点A 、D 重合).
(1)当ABC ∠为锐角,且tan 2ABC ∠=时,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当ABE △与BCE △相似时,求线段CD 的长;
(3)设DC x =,DE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P D B
A P E D C
B A
参考答案
1-6、DCBCBB
7、73 8、3:2 9、3e - 10、80 11、8 13、()211y x =--+ 14、大 15、21224255y x x =-
+ 16、3 17、1130
18、56
19、320、2317222y x ⎛⎫=--+ ⎪⎝
⎭,对称轴32x =,开口向下,顶点317,22⎛⎫ ⎪⎝⎭ 21、(1)23
(2)8:9 22、(1)50米;(2)89米
23、(1)证明略;(2)证明略
24、(1)228y x x =-++,顶点()1,9;(2)223y x x =-++
25、(1)16;(2)2或45;(3)41010y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