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岸带变迁的原因

合集下载

海岸地貌的演变与地质环境

海岸地貌的演变与地质环境

海岸地貌的演变与地质环境海岸地貌一直以来都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过程。

海岸地貌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海洋、气候、地形、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海岸地貌的演变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很大。

首先,地质构造对海岸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起着关键作用。

在大陆边缘,地壳板块运动会导致地形的抬升或降低,从而影响海岸线的位置和形态。

比如,强烈的构造活动会导致海岸线的快速侵蚀或抬升,造成海岸地貌的快速演变。

其次,地质成分也是影响海岸地貌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质岩层的抗侵蚀性不同,会导致海岸地貌的多样性。

例如,在硬质岩质地区,海蚀作用相对较弱,岩层岩柱等地貌景观会相对稳定。

然而在软质岩质地区,海浪的冲刷会形成各种奇特的地貌景观,如海蚀洞、海蚀柱等。

最后,海洋水文条件也是影响海岸地貌演变的重要因素。

海水的流动速度、流向等会影响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速度,从而塑造不同的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的演变是一个动态过程,历经数百万年形成了多样丰富的地貌景观。

比如,珊瑚礁海岸地貌是由珊瑚虫的殖民形成,经过长期的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壮丽的石灰岩地貌。

沙质海岸地貌则是由潮水和海浪不断地侵蚀和沉积形成,展现出柔和细腻的浪花痕迹。

火山岛的海岸地貌则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地貌,展现出神秘而崇高的气势。

这些不同类型的海岸地貌,展现出地质环境对海岸地貌演变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海岸地貌的演变与地质环境紧密相关。

地质构造、地质成分和海洋水文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海岸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海岸地貌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地质环境的演变,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探索,人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一独特而珍贵的地球自然景观。

我国海岸线现状及其保护建议

我国海岸线现状及其保护建议

22乱 伐红树 林 致使海 岸 侵蚀严 重 . 红 树林 是 生 长 于陆 地 与海 洋 交 界 的海 洋 森林 , 它 可 以有 效 防止 海 岸 侵 蚀 ,降 低 台风 暴 潮 灾 害 损 失 , 滩涂 养 殖 业 的一 道 生态 保 护屏 障 , 地 球 上 是 是
北 极 和南 极地 区 , 陆地 和 高 山上 覆盖 着 数量 巨大 的 冰川 , 果气 温 上 升 , 如 世界 上这 些 冰川会 融 化 , 冰水 流人 大 海 , 么海 平 面就 会 升高 十几 米 , 岸 线 就 那 海 会 大 大地 向陆地 推 进 ; 反 , 相 如果 气 温 相对 下 降 , 则 冰川 又 扩 展 加 厚 , 平 面就 会 渐 趋 降低 , 岸 线 就 海 海 会 向海 洋 推进[ 4 1 。
开发不当 , 忽视保护 , 国的海岸环境仍然处在一 我 种不健康的发展状态 。因此 , 为了使海岸资源得 以 有效地开发利用 , 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利用 , 我们必
须 珍 惜 每 一 寸 海 岸 线 ,加 强 对 海 岸 线 的保 护 和管
理。
1 国海岸线的变迁及其原 因 我
11我 国海 岸线 的变 迁 .
( Br110 20 ) 的规 定 :海 岸 线 即海 陆 分 界 G 厂 89 — 00 “ 线 ,在 我 国 系指 多 年 大潮 平 均 高 潮 位 时海 陆分 界
线 ”I 【 l 。海岸线因其明确的地理概念 , 已经成为现行
有关 管理 工作 中海 洋 和陆地 的分 界线 。
海 岸线从形态上看 , 的弯弯 曲曲 , 有 有的却像
设 港 口等 , 然会 引 起海 岸 形 态 、 必 结构 、 文动 力 等 水
条件 的变 化 , 而 影响海 岸 线 的稳 定 性 。 进

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有哪些

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有哪些

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有哪些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有哪些?想了解海岸线曲折形成原因的朋友可以来看看,下面由小编为你准备了“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有哪些”,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内容资讯!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有哪些造成海岸线曲折的原因主要是地质作用、外力作用、第四季冰川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欧洲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海洋深入内陆,使得欧洲大陆各地距海距离近,受海洋的影响大,水汽较充足,海洋性特征明显。

拓展阅读:引起海岸侵蚀的原因一是由于自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如河流改道或大海泥沙减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都导致海岸侵蚀;二是人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滥伐红树林,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均会引起海岸侵蚀。

由于海岸侵蚀使土地大量失去、海岸构筑物破坏、海滨浴场退化、海滩生态环境恶化、海岸防护压力增大、侵蚀下来的泥沙又搬运到港湾淤积而使航道受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从而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并加强海岸线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

海岸线的种类根据海岸底质特征与空间形态,可将海岸线划分为基岩海岸线、砂质海岸线、淤泥质海岸线、生物海岸线和河口海岸线。

1. 基岩海岸线基岩海岸线的潮间带底质以基岩为主,是由第四纪冰川后期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沿岸的基岩山体、河谷,再经过长期的海洋动力过程作用形成岬角、港湾相间的曲折岸线。

基岩海岸线曲折度大,岬角突出海面、海湾深入陆地。

岬角岸段一般以侵蚀为主,侵蚀下来的物质在波浪和海流的作用下,被输移到海湾岸段堆积。

基岩海岸岸坡陡峭,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海水直逼悬崖,海岸景观秀丽。

2. 砂质海岸线砂质海岸线的潮间带底质主要为沙砾,是由粒径大小为0.063~2mm 的沙、砾等沉积物质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相对平直岸线。

海陆变迁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是什么

海陆变迁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是什么

海陆变迁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引起海陆变迁的缘由有许多,如生物作用、地震、火山、地壳岩层变化、水和风的作用、地球的外球运动、天体作用等。

海陆变迁缘由有哪些1、生物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由生物形成的生物礁和岛,人类的造海填海等活动,可以形成小面积的海陆变迁。

2、地震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地震形成的海啸可以引起短暂的海陆变迁。

地震形成的岩层断裂、凹陷或隆起可以引起小面积的海陆变迁。

3、火山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火山爆发可以形成海啸、可以形成火山岛屿、可以形成岩层断裂、凹陷或隆起,火山作用可以引起小面积的海陆变迁。

4、温度变化引起的海陆变迁地球温度降低可以使海水结冰,海水量削减;地球温度上升可以使冰山溶化,海水量增多。

海水量的削减或增多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5、地壳岩层变化引起的海陆变迁组成地壳的岩层发生褶皱或断层形成地面的上升与降低,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6、水和风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水的剥蚀和搬运作用,可以形成江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风的剥蚀和搬运可以与水的剥蚀和搬运共同作用,也可单独作用,形成地球表面某位置的降低或上升,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冰山的剥蚀和搬运作用也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海边基岩的坍塌等,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7、地球的外球转动引起海陆变迁地球的外球转动导致地极位置的变化,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8、天体作用可以引起海陆变迁宇宙天体降落到地球上,能使地表局部位置降低或上升,可以引起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特点1、缓慢运动例如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古大陆的分裂和漂移,形成山脉和盆地的造山运动,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和地球扁率的长期变化等,它们经受的时间尺度以百万年计。

另如冰期消逝、地面冰块溶化引起的地面升降,也属以万年计的缓慢运动。

2、快速运动这种运动以年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如地极的张德勒摇摆,能引起地壳的微小变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涨落,也使固体地球部分形成固体潮,一昼夜地面最大可有几十厘米的`起伏;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荡,它既有径向的振动,也有切向的扭转振动。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思维激活我国海岸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海上通道,为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海岸带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海岸类型繁多,分布格局也独具特色。

有关我国海岸带形成的主要因素,你知道多少呢?提示:海岸带地区地质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地球深部的内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二是地球外动力作用过程。

如气候变化(冰期、间冰期)所导致的海平面的变化;光、水、风等风化作用,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风暴、海浪等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削高填低和海岸带侵蚀与淤积变化.三是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和改造海岸带地质环境的重要地质营力.在上述三方面地球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海岸带地质环境演化集中体现在海岸线的往复变迁,这一变迁是海平面的升降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泥沙的输送、沉积与海浪(海流)侵蚀等地质作用过程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主整理一、海岸线和海岸带1.海岸线(1)概念: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____________处时与____________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特点:海面由于____________作用等因素而涨落不定,海岸线的____________也随之迁移。

2.海岸带(1)概念: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其范围由____________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____________是海岸带的主体。

(2)特点: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

(3)影响因素:海岸在发育过程中,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流水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二、不同类型的海岸1.基岩海岸(1)组成:基岩海岸由坚硬的____________组成,又称____________。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34 海岸线 带详解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34 海岸线 带详解

2022地理微专题训练34 海岸线一、单选题1.有关海岸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B.海岸线位置固定不变C.海岸的发育过程主要受海浪和潮汐的影响D.海岸带的范围由低潮水位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答案】A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A正确;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B错误;广义的海岸带是指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D错误。

海岸是海洋的波浪、潮汐、海流、生物因素和陆上的基岩、河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C错误。

故答案选A。

下表为“2000-2012年中国北方海岸线长度(km)统计表”,下图示意“2000-2012年引起北方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对表中2005-2010年四省市数据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海岸线长度均逐年增加B.河北海岸线长度增加最少C.天津海岸线长度增速最快D.北方海岸线整体呈后退的趋势3.人类活动是中国北方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图中①最可能是A.港口建设B.泥沙淤积C.旅游发展D.海洋污染2.C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先减少,后增加;山东海岸线长度增加最少;天津海岸线长度增速最快;北方海岸线整体呈增长的趋势。

故C正确,A、B、D错误。

3.A人类工程建设是中国北方海岸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港口建设、渔业设施建设以及盐场建设分别占前三位,故A正确。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线,其变化强度可以用某一段时段内海岸线长度的年均变化百分比来表示。

海岸线变佗直接影响潮间带滩涂资源量及海岸带环境,将引起海岸带多种资源与生态过程的改变,影响沿海人民的生存发展。

下图为2000~2012年中国北方海岸线长度变化强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北方海岸线长度变化最剧烈的时期是( )A.2005-2008年B.2008-2010年C.2010-2011年D.2011-2012年5.2005~2011年是天津市海岸线的集中变化时期,主要原因是( )A.港口以及经济区建设B.气候变暖,海水入侵C.月球引力,潮起潮落D.海河人海,泥沙堆积6.人类活动导致海岸线的变化,可以( )A.改善滩涂盐碱成份B.减少海洋环境污染C.提高海洋鱼捕获量D.扩大生产活动范围4.C 北方海岸线长度变化应看整体那条线,从图中可读出2010-2011年变化最剧烈,C正确。

中国沿海洋流季节性变化

中国沿海洋流季节性变化

中国沿海洋流季节性变化沿岸流系的季节变化除受大陆径流变化的影响外。

还受季风变化的影响。

与季风变化相一致。

在11月至翌年2月。

在强烈的北向冬季季风的作用下。

由北向南的沿岸流系最强。

扩展范围最大,在3-5月季风的过渡月份中。

南向的沿岸流在整个沿海都由强变弱。

并向北收缩至杭州湾附近,6、7、8月份为夏季南向季风的盛行期。

杭州湾以北的沿岸流。

虽然还是自北向南。

但已变得比较弱了。

而在杭州湾以南。

东海。

南海的沿岸流与外海暖流系统汇合在一起。

自南向北流动,9、10月份也是季节转换期。

即夏季季风逐渐被冬季季风代替。

自北向南的沿岸流又逐渐增强。

并向南扩展。

我国渤海。

黄海。

东海的海流主要是由黑潮暖流和沿岸流两个流系组成。

具有气旋式环流的特征。

其中黑潮流系是由黑潮主干及其分支(台湾暖流。

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

沿岸流系自北向南主要有辽南沿岸流。

辽东沿岸流。

渤海沿岸流。

苏北沿岸流和闽浙沿岸流。

南海因其位于热带季风区。

夏季盛行西南风。

冬季盛行东北风。

季风方向与海区长轴一致。

所以有利于稳定流系的发展。

南海表面环流在风的作用下。

具有季风漂流的特性。

西南季风期间。

南海为东北流。

东北季风期间。

则大部分区域为西南流。

影响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区海流系统季节变化的因素是很复杂的。

一般说来。

黑潮流系的主要区段的季节变化如下:黑潮四季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

有的年份冬强夏弱。

有的年份夏秋强冬春弱或冬夏相同,对马暖流的流速和流量有着年周期的特点。

流速以9月最大。

2月最小,黄海暖流的流速也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通常是冬季强。

夏季弱,台湾暖流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夏季强。

冬季弱,南海的表面流的流向如前所述。

夏季为东北流。

冬季为西南流。

冬季和夏季。

南海西部的海流均比东部的强。

强流区在越南近海。

沿岸流系的季节变化除受大陆径流变化的影响外。

还受季风变化的影响。

与季风变化相一致。

在11月至翌年2月。

在强烈的北向冬季季风的作用下。

由北向南的沿岸流系最强。

扩展范围最大,在3-5月季风的过渡月份中。

6第六章历史时期海岸变迁

6第六章历史时期海岸变迁

(7)19世纪末 年以来的海岸线
19世纪末光 绪年间在钦公塘 外筑外圩(wéi) 塘。位置大致在 现在人民塘岸线 上。
3、长江口北岸及崇明岛的变迁
(1)唐五代时期的崇明岛 (2)11世纪至14世纪中期的北岸及崇明岛 (3)14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的北岸及崇明岛 (4)18中叶以后的北岸及崇明岛
(3)明代的河 口三角洲岸线
明代石歧以北的整个地区已 淤积成陆,西江三角洲上古 井、黄杨山、竹篙岭、五桂 山等已连成一片。西江从江 门至虎跳门、崖门的水道基 本形成。北江河口向南伸入 香山县境,冲积平原伸展至 香山县以东。东江由于江心 洲并岸,河床变窄,在石龙 分流形成两大汊道开始固定 下来。
(4)清代的河 口三角洲岸线
西樵山、佛山、顺德一带岸线向外伸展
岸线伸展的原因
唐代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唐代后南方山地得到开发,刀耕火种破坏植被, 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导致河口岸线的伸展。
海岸线状况
唐代西江、北江的泥沙在西樵山、佛山、顺德一带 淤积,海岸线逐渐向海湾伸展。东江三角洲仍未发育, 今东莞以西2里即为大海(《元和郡县图志》卷34)。
B、滦河三角洲岸线的变迁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时,海岸线在碣石山 (昌黎县北)山脚附近
汉武帝曾到这里观海(《汉书》卷6《武帝本纪》)。 东汉末曹操曾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 澹,山岛耸峙”的诗句,也反映了碣石山脚下就是大海的情景。
唐宋时三角洲岸线前移至今乐亭县以东
贞观19年(645)唐太宗登碣石山,“披襟眺沧海”(《全唐 诗》卷1,唐太宗《碣石观海》),说明大海已离碣石山很远了。
考》)。 里护塘北起高桥
以东,南经川沙-南 汇-奉城-柘(zhè) 林一线,大致就是宋 代的海岸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海岸带变迁的原因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沿海城市的高速开放和大规模建设以及衍生的一系列连锁因素让海岸带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然而,海岸带的变化随着地势差异、发展模式不同,甚至气候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如填海造陆。

如天津市临港工业区一期20平方公里的围海造陆工程环境影响通过国家工程院专家评估,一期围海工程已经正式启动。

此项围海造陆工程最终将造陆5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围海造陆扩张工程。

一期工程位于塘沽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域,西侧以海防路为界,北侧以海河口南治导线为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围填面积20平方公里,形成可使用陆地6.5平方公里。

再如广东珠江口等地,80年代以来共围海造陆近两万公顷,广州市番禺区有80%的土地是历代围海形成的。

另一个影响较大的就是生活或工业排污。

例如海南,工业和生活排污不仅改变了海滩的地貌形态,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海岸的环境质量,从而剖坏了三亚宝贵的旅游资源。

据调查,三亚湾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无机磷,由于三亚湾的水体自净能力较弱,所以常有水体发黑的现象。

当然,人为建筑的影响对海岸带也不弱。

如三亚市
整个建在三亚沙坝上,沿海岸的人为建筑破坏了海岸的整体形态,改变了海岸海滩的动力条件,使完整的自然滩脊型海滩转变为背脊型海滩;人工建筑与岸路成为堤坝,阻挡了进流翻越,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退流冲刷海滩上部;人为建筑切断了沙坝向海滩供沙的通道,从而影响了海滩的发育。

对于个人来说,养殖业对海岸带的影响可能更熟悉。

海水养殖的污染类型复杂。

由于养殖过程中的投饵、投药的物质种类丰富,富余量大,污水又经过多次物化、生化反应,所含污染物类型复杂,影响近岸土壤、近岸海域水质、生物多样性等。

比如青岛夏季总会周期性的爆发赤潮,这与周边发达的养殖是脱不了关系的。

与之前不同的是,随着人们意识逐渐加强,人工海滩,人工湿地也越来越多,为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如青岛,有好几个海滩都是人造的,虽然其目的可能是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但多一条靓丽的风景又何乐而不为呢?人工湿地的积极作用就比较明显了。

例如海边的红树林,具有防风护岸,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等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且红树林也为大量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对生态起着平衡作用,算是对人类破坏的补偿吧。

总而言之,中国海岸线的变迁实际上是人类活动的
一种体现。

目前而言,海岸带因为人的经济利益而被开发的比较透彻明确也是建立在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的,这往往是不可逆的。

所以,如何可持续的发展海岸带使我们今后必须好好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