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笔记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考点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高中生物考点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考点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巧学助记巧记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常见原核生物的“一、二、三”: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易与原核生物混淆的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2.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多样性①表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等各不相同。

②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③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统一性的表现①成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②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③遗传: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④能量:一般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⑤增殖方式: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3.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答案:①—b—Ⅱ②—c—Ⅰ③—a—Ⅲ(2)基本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易错提醒(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而不是“一切生物”,即不包括病毒和大部分原核生物;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明确是通过分裂方式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统一性而非多样性。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都是原核细胞。

(×)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通过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3.发菜、颤藻和绿藻的变异来源都只有基因突变。

(×)4.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5.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6.光合作用的场所都是叶绿体。

1.2.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2.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菌
(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 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唯一一个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有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
(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破伤风杆菌)
有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
动物
植物 真菌
低等动物(单细胞): 草履虫、变形虫、眼虫 高等动物 衣藻、团藻 低等植物(单细胞):
多细胞植物: 红藻、绿藻、褐藻
2.引起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类 群及它的细胞类型依次是 A.衣藻、真核细胞 B.蓝藻、真核细胞 C.水藻、原核细胞 D.蓝藻、原核细胞
3.立克次氏体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 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立克次氏体 应属于( )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病毒 D.除病毒外的其他非细胞生物
4.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病毒和青霉菌 B.破伤风杆菌和蓝藻 C.衣藻和变形虫 D.草履虫和酵母菌
(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 体,光合作用需要有色素和酶就可以。)
(4)代表生物: 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蓝 球 藻
颤 藻
念 珠 藻
发 菜
(5)以群体形式存在: 淡水:水华 海水: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水中 N、P 元素过 多,使蓝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耗 解溶解氧使水生动物死亡;同时水中 无机盐消耗完,蓝藻自身也死亡。微 生物分解遗体造成水面恶臭。
5.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遗传物质
6.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 一组是( ) A.噬菌体和根霉 B.衣藻和变形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细菌和草履虫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施莱登——植物学家
施旺——动物学家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2(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2(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相同点
蓝藻(蓝细菌)
发 菜
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藻类为真核生物
注意:
以蓝藻为例,具体说明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宏观 蓝 藻
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如: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 状如发丝、呈黑蓝色——发菜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
微观: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自养生物 细胞质: 核糖体
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C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链霉菌(放线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4.在电子显微镜下我们看不到细菌的( B) A.细胞壁 B.核膜 C.细胞膜 D.细胞质
C
5.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 A.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
①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种类 基本一致。 ②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核糖体。 ③遗传物质: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遗传密码子 通用 ④能源物质:都以 ATP 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2)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是
细胞分化
的结果,
表现在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
差异。
考点一
核心突破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1838年,施莱登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1839年,施旺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
究》。

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科学家 国 时间 工具 籍 方法
著作
发现、贡献
局限
维萨 里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课笔记一、细胞是生命的基础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础。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由细胞所构成。

我们要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是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基础。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虽然种类繁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相似的。

同时,不同的细胞也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这取决于它们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我们要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胞,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是理解生物体的复杂性的基础。

三、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物质的代谢和转化。

细胞内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们在细胞内被分解、转化和合成,形成新的物质。

我们要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了解物质代谢的过程和规律,这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基础。

四、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是生命的延续的基础。

DNA的复制和表达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我们要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遗传物质的复制、表达和变异,这是理解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总的来说,第二课主要讲述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基本知识。

这些都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理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学的原理和规律。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另外,关于生物学的学习,还有几点需要注意:1. 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注重实践: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需要我们注重实践和观察。

要积极参加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规律。

3. 关注生活实际: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关注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注重观察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细胞的多样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形态多样性: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例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
- 结构多样性:细胞结构的多样性,包括细胞的器官组织以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 功能多样性:细胞功能的多样性,例如:肌肉细胞负责收缩,神经细胞负责传递信息,脂肪细胞负责储存能量等;
- 分工协作:细胞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例如:心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协同工作完成心脏收缩。

2. 细胞的统一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细胞膜:细胞都有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内部的物质,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内部类似于胶状的物质,包含有细胞器和细胞内溶质;
- 遗传物质:细胞都含有遗传物质,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细胞功能的表达起重要作用;DNA是细胞的主要遗传物质;
- 能量转化:细胞通过代谢反应将外部的能量和物质转化为细胞内部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 细胞分裂:细胞通过分裂繁殖,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调节机能:细胞通过调节机能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生命现象的基础,对于理解生物学的许多其他知识和现象具
有重要意义。

【个人珍藏版】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学生笔记: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个人珍藏版】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学生笔记: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材料用具
Ⅰ、酵母菌(单细胞真菌),水绵(绿藻类低等植物),叶保卫细胞(高等植物),鱼或人红细胞(高等动物细胞)。

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碘液(将细胞核染成黄色)。

2)观察结果
Ⅰ、自然界的细胞具有多样性:植物细胞(水绵和叶保卫细胞)通常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真菌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叶绿体。

Ⅱ、绝大多数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都含有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这说明了这些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注意:除实验观察的以上细胞外,自然界还存在没有成形核的细胞,如大肠杆菌。

只含有核糖体一种无膜包被的细胞器。

说明(菌):通常名称中含表形状字眼的菌为细菌,属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名称中不含表形状字眼的菌为真菌,属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等。

说明(藻):一般来说,蓝藻门更常用的称呼是蓝细菌,它们属原核生物,如蓝藻、发菜、颤藻等都属于蓝藻门。

蓝藻门以外的藻类都属于真核生物,如团藻、衣藻等。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魏尔肖等人发展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Ⅰ、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Ⅱ、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Ⅲ、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说明:新细胞主要是从老细胞中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的。

精卵结合成受精卵,或者通过现代生物科技使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等方式也可以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核 仁,DNA不与蛋 白质结合
DNA 拟核:大型环状 质粒:小型环状 DNA
有核膜核仁,DNA与蛋 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 染色体 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 DNA

双链DNA或单链RNA
遗传 物质
DNA或RNA
举例
细菌、蓝藻、放线 菌、支原体、 衣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
动物、植物、真菌
注:判断:带“藻”的除了蓝藻以外都是真核生物;带“菌”的 除了酵母菌和霉菌是真核生物外其余的都是原核生物;变形虫、 草履虫等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病毒
大小
本质 区别
较小
较大
最小
无细胞结构 无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 细胞核 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 植物细胞有,成分是 类和蛋白质 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 胞无细胞壁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肌肉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
神经细胞
噬中性粒白细胞
卵细胞
精子
红细胞
红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正在分裂的 洋葱表皮细胞 植物细胞
这些细胞相似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 较小 较大 大小 (一般为1~10 μ m) (一般为20~30 μ m)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 核 无核膜、无核仁、 有核膜、核仁和染 无染色体、有拟核。 色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 细胞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 质 细胞器 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生物 放线菌、细菌、 类群 蓝藻、支原体等
RNA病毒: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1.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一般直径在1μm以下)较大(直径一般10μm~100μm)细胞核只有核膜(无核仁、核液)有核膜(有核仁、核液)细胞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合成酶的种类和数量较少遗传物质DNA 是的,只有DNA RNA 不是的,既有DNA又有RNA 同化类型自养、异养、兼性自养、异养、兼性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立克次氏体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多数藻类4.各种生物都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各种结构(如: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5.细胞学说建立过程: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细胞;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其产物所构成”,证明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组成细胞的分子1.组成细胞的元素:以碳元素为主,组成化合物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氮次之。

其中C原子的数量一般等于H原子数量与O原子数量之和,C原子数量占整个化合物的分子数的比例最大。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即细胞具有多样性;
2.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3.这些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成熟红细胞除外),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书上画P8)
1.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细胞核,可以将细胞分为两类: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

(2)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1)具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2)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
(3)都有遗传物质DNA。

三、生物体分类
1.如何判断细菌:凡菌字前面有“杆”字(乳酸杆菌)、“球”字(链球菌)、“螺旋”字及“弧”字(霍乱弧菌)的都是细菌。

2.蓝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衣藻属于真核单细胞生物;黑藻、绿藻、红藻、褐藻属于真核多细胞生物。

四、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学说建立者:施莱登、施旺
2.学说内容:(在书上画P10)
3.建立过程:维萨里→比夏→罗伯特.虎克→列文.虎克→施莱登和施旺→魏尔肖
4.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5.科学发现的特点:长期性,合作性,技术性,继承性、修正性。

五、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遮光器:调节通光量,光圈越大,视野越亮
2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3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选择低倍镜、反光镜、光圈)
3)固定装片放置载物台上
4)转动粗准焦螺旋,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5)转动转换器,更換高倍物镜
6)对光(反光镜、光圈)
7)转动细准焦螺旋至标本影像清晰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有关,等于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低倍镜的视野大,观察到的细胞多,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低;
高倍镜的视野小,观察到的细胞少,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6.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只可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7.显微镜下的影像:上下左右都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