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抗癌联盟肺癌分期(ppt)

合集下载

AJCC肺癌第8版TNM分期(治疗)

AJCC肺癌第8版TNM分期(治疗)

10
第6组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升主动脉、膈神经) 淋 巴 结 位 于 升 主 动 脉、主动脉弓及无名 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肠道相关
11
第7组
隆突下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气管
隆突下方,但和 肺内的下叶支气 管和动脉不相连。
肠道相关
12
第8组
食管旁淋巴结 隆突水平以下,
淋巴结位于食道 两侧,邻近食道 壁,不包括隆突 下淋巴结。
肠道相关
13
第9组
肺韧带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肺
韧带内,包括 位于下肺静脉 后壁和下部的 淋巴结。
肠道相关
14
第10组
肺门淋巴结
指 叶 近 端 部 淋 巴 结,位于纵隔胸膜 反摺外,右侧还包 括邻近中间段支气 管的淋巴结。X线 上,肺门和叶间淋 巴结增大均可使肺 门阴影增大。
肠道相关
15
肠道相关
22
肠道相关
23
肠道相关
24
肠道相关
25
肠道相关
26
肠道相关
27
肠道相关
28
肠道相关
29
第8版与第7版变化
肠道相关
30
肠道相关
31
肠道相关
32
谢谢!
肠道相关
33
静脉上缘水平线上 方,即位于左无名 静脉向上、向左行 走跨越气管前方的 中线处该静脉上缘 水平以上。
肠道相关
6
第2组
上气管旁组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主动脉 弓上缘水平线以上。
肠道相关
7
第3组
血管前(3A)气管 后(3P)组 位于中线的淋巴结 应属于同侧的淋巴 结
肠道相关
8
第4组

AJCC肺癌第8版TNM分期

AJCC肺癌第8版TNM分期

第2组
上气管旁组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主动脉 弓上缘水平线以上。
第3组
血管前(3A)气管 后(3P)组 位于中线的淋巴结 应属于同侧的淋巴 结
第4组
下气管旁组淋巴结 4R :位于右上叶支 气管上缘和右主支 气管相交处水平线 之间,气管中线的 右侧 左侧:位于左上叶 支气管上缘和左主 支气管相交水平线, 气管中线之左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5组
主动脉弓下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动脉韧 带、主动脉和左肺动 脉的外侧,左肺动脉 第一分支的近侧,并 位于胸膜反折点以内。
第6组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升主动脉、膈神经) 淋巴结位于升主动 脉、主动脉弓及无名 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第7组
隆突下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气管 隆突下方,但和 肺内的下叶支气 管和动脉不相连。
5 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 6 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 神经旁)
1.左头臂静脉上缘;2.主动脉弓上缘;3.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4.左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5.气管隆突角; 6.右中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第1组
最上纵隔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左头臂 静脉上缘水平线上 方,即位于左无名 静脉向上、向左行 走跨越气管前方的 中线处该静脉上缘 水平以上。
第8组
食管旁淋巴结 隆突水平以下, 淋巴结位于食道 两侧,邻近食道 壁,不包括隆突 下淋巴结。
第9组
肺韧带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肺 韧带内,包括 位于下肺静脉 后壁和下部的 淋巴结。
第10组
肺门淋巴结 指叶近端部淋巴 结,位于纵隔胸膜 反摺外,右侧还包 括邻近中间段支气 管的淋巴结。 X 线 上,肺门和叶间淋 巴结增大均可使肺 门阴影增大。

肺癌分期

肺癌分期

修改后的分期标准能更好的显示 患的预后
2007年8月的(Journal of Thotacit Ontology)杂志,显示不同TNM分期的肺癌患者 的生存曲线、中位生存期(MST)及5年生存率。 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结果证实。6版分期并不能 很好的反映各个期别患者的预后,特别是IB期 与ⅡA期、ⅢA期和Ⅳ期生存曲线有所交汇。 7 版分期显示生存曲线没有交叉,说明第7版TNM 分期能更好的反映各个期别患者的预后。分期 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患者处于疾病的 哪一个阶段,对于安排治疗计划以及对预后的 判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M分期
MX:远处转移不能被判定。 M0:没有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 膜结节)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许多肺癌胸 腔积液是由肿瘤引起的,少数患者胸液多次细 胞学检查阴性,既不是血性也不是渗液,如果 各种因素和临床判断认为渗液和肿瘤无关,那 么不应该把胸腔积液考虑人分期的因素内,病 人仍应分为T1-3)。
T分期
TX:未发现原发肿瘤,或者通过痰细胞 学或支气管灌洗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 及支气管镜无法发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 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 主支气管。
Tla:肿瘤最大径<2cm,Tlb:肿瘤最大径>2cm ,<3cm。
原发肿瘤同侧胸腔内不同肺叶出现癌结 节由原来的Ml归为T4,并将T4N0—N1M0 由IIIB期改为IIIA期,纳入了可以手术切除 的范围内,表明了这期患者较以往认为 有更好的预后,不应放弃手术治疗。
Mlb:肺及胸膜外的远处转移
修订后的第7版TNM分期

肺癌国际TNM分期标准(Mountain)

肺癌国际TNM分期标准(Mountain)

肺癌国肺癌临床分期国内外尚不一致。

国际抗癌联盟1986年修订的肺癌TNM临床分期,以及美国退伍军人医院肺癌研究组所制订的肺癌LD、ED临床分期,对确定病变范围,制订治疗方案,统一治疗标准,评估肺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所以已为世界广泛采用。

0期(原位癌) Tis Ⅰ期 T1N0M0,T2N0M0 Ⅱ期 T1N1M0,T2N1M0 Ⅲa期 T3N0M0,T3N1M0,T1~3N2M0 Ⅲb期(不能手术) T0~4N3M0,T4N0~3M0 Ⅳ期(不能手术) T0~4N0~4M1说明 T 代表原发肿瘤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x,支气管分泌物检查证实有恶性细胞,但X线和纤支镜检查未能证实有任何肿瘤Tis原位癌T1 肿瘤最大直径≤3cm,由间质或脏层胸膜包围,纤支镜检查肿瘤未累及叶支气管近端T2肿瘤最大直径>3cm,或不论肿瘤大小,但侵犯胸膜,扩张到肺门区域,引起叶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肿瘤近端应距隆凸2cm以上T3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包括上沟瘤)、膈肌、纵隔或心包,但不累及心脏、大血管、气管、食道、椎体,或肿瘤位于总支气管距隆凸<2cmT4 不论肿瘤大小,而癌肿直接侵犯胸壁、膈肌、心脏、大血管、食管、椎体、肺上沟、隆突或胸膜N 代表受累淋巴结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N1转移到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包括原发瘤直接侵润)N2转移到同侧纵隔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N3转移到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M 代表远区转移M0无远处转移证据M1有远处转移证据肺癌分期分期是定义癌症扩散程度的方法。

分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你的恢复和治疗可能的概况取决于你的癌症的分期。

例如,某个期的癌症可能最好手术治疗,而其它的最好采用化疗和放射联合治疗。

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体系不一样。

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存活可能概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细胞类型。

CT、MRI、扫描、骨髓活检、纵隔镜和血液学检查等可用于癌症的分期。

肺癌TNM分期UICC第8版

肺癌TNM分期UICC第8版


在进行临床分期时,T1a SS、T1a (mi) 与 T1a 一致,T2 Centr、T2 Visc Pl 与 T2a 一致 ,T3 Satell、T3 Inv 与 T3 一致,T4 Ipsi Nod、T4 Inv 与 T4 一致。
N 分期:周围 → 中央 → 对侧

肺癌淋巴结共分为 14 站,其中 1~9 站淋巴结(包括锁骨上区淋巴结,上纵隔区淋巴结, 主动脉淋巴结,下纵隔区淋巴结)主要位于中央,10~14 站淋巴结主要位于肺周及肺门。
肺癌新版分期
UICC第8版肺癌分期

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出第 8 版肺癌 TNM 分期,对原有第 7 版分期 做出了大量改变及补充,于 2017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
与第 பைடு நூலகம் 版分期相比,T、N、M 各分期的主要改变如下:
T 分期:从大小、位置、浸润范围 3 个维度划分
满足其中任何一个维度,即可定义为该 T 分期,通常就高不就低。如:肿瘤大小只有 1cm ,但位置在主支气管,那么该肿瘤应归为 T2 期。

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归为 N0。发生淋巴结转移时,若受累淋巴结主要位于肿瘤周围( 即同侧 10~14 站),则归为 N1;若受累淋巴结已达中央区域(即同侧 2~9 站,除外 1 站锁骨上区淋巴结),则归为 N2;若受累淋巴结已到达对侧,或锁骨上区淋巴结(同侧 或对侧),则归为 N3。
纵膈淋巴结分区(AJCC-UICC)

2017第8版国际抗癌联盟 (UICC)肺癌TNM分期

2017第8版国际抗癌联盟 (UICC)肺癌TNM分期

TNM分期
T分期 T2:肿瘤最大径>3cm, ≤5cm;侵犯主支气 管,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脏层胸膜;有阻 塞性肺炎或者部分或全肺不张。符合以上 任何一个即归为T2;
T2a: 肿瘤最大径>3cm, ≤4cm T2b: 肿瘤最大径>4cm, ≤5cm
TNM分期
T分期 T3: 肿瘤最大径>5cm, ≤7cm;侵及以下任 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膈神经、心包; 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符合以上任 何一个即归为T3;
简单记忆法
肺癌TNM新分期(第8版)
新版旧TNM分期对比
新版 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1.1 T分期 (1)将T1分为T1a(≤1cm),T1b(1至 ≤2cm),T1c(2至≤3cm); (2)T2分为T2a(3≤4cm)和T2b(4至 ≤5cm); (3)重新分类大于5cm且小于或等于7cm的 肿瘤分为T3; (4)重新分类超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
TNM分期
T分期 T4:肿瘤最大径>7cm;无论大小,侵及以下 任何一个器官,包括:纵膈、心脏、 大血 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 体、膈肌;同侧不同肺叶出现孤立癌结节;
淋巴结图谱 (1)
锁骨上区域 1 低颈部、锁骨上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
纵膈部上 上区 2R 气管旁(右) 2L 气管旁(左) 3a 血管周围 3p 气管后 4R 气管旁下(右) 4L 气管旁下(左)
新版 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1.1 T分期 (5)支气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 隆突,和伴有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 (6)侵犯膈肌分为T4; (7)删除纵隔胸膜浸润这一T分期术语。
新版 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1.2 N分期: 继续使用原 N分期方法 ,但提出了转 移淋巴结的位置,nN(单站与多站),存 在和不存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pN1a,pN1b,pN2a1,pN2a2和pN2b可 能对预后的评价更为精确。这种分类需要 前瞻性评估后考虑是否纳入修订的TNM分 期系统。

纵隔淋巴结C分组 肺癌分期ppt课件

纵隔淋巴结C分组 肺癌分期ppt课件

• 第1组
• 最上纵隔淋巴结
• 淋巴结位于左头 臂静脉上缘水平 线上方,即位于 左无名静脉向上、 向左行走跨越气 管前方的中线处 该静脉上缘水平 以上
• 第2组
• 上气管旁组淋巴 结
• 淋巴结位于主动 脉弓(线2)上 缘水平线以上, 前述线1以下, 即线1和线2之间。
• 第3组
• 血管前(3A)气 管后(3P)组
1996 AJCC-UICC淋巴结分组
• 上纵隔淋巴结
– 1 最上纵隔 – 2上气管旁 – 3 血管前和气管后 – 4 下气管旁(包括奇静
脉淋巴结)
• 主动脉淋巴结
– 5主动脉下(主-肺动脉 窗)
– 6 主动脉旁(升主动脉 或隆突下 – 8 食道旁(隆突水平以
下)
纵隔淋巴结分组 肺癌分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肖香佐
纵隔淋巴结
(一)、AJCC分类法
(美国癌症协会)标准
• 1978年,Naruke按照胸部淋巴引流将淋巴 结分为13组,并绘制了淋巴结群位置图。 1979年的AJCC采纳了该分类法,并进一 步将其分为上纵隔区和下纵隔区。
AJCC分类法
• 上纵隔区包括:
巴结组
(三)、AJCC-UICC标准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国际抗癌联盟标准)
• 长期以来,AJCC和ATS标准同时使用, 在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中有时不免会产生 混乱。
• 1996年,AJCC参照ATS标准,对原来 的AJCC标准进行修改,提出胸内淋巴结 的14组新分类法,该标准同年在国际抗 癌联盟(UICC)大会通过,此即1996 AJCC-UICC分类标准。1997年,获得国 际TNM分期委员会正式确认,成为国际 权威标准
• 第1线以上为1区, • 第1、2线之间气管旁为2区, • 血管前、气管后为3区; • 第2、3线间之中线右侧为4R区;第2、

AJ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

AJ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

第7组
隆突下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气管
隆突下方,但和 肺内的下叶支气 管和动脉不相连。
第十一页,共32页。
第8组
食管旁淋巴结 隆突水平以下,淋
巴结位于食道两侧, 邻近食道壁,不包 括隆突下淋巴结。
第十二页,共32页。
第9组
肺韧带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肺韧
带内,包括位于 下肺静脉后壁和 下部的淋巴结。
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将于 2017年1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此版分期包含 了1999-2010年间94708例肺癌患者,来自16 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
第一页,共32页。
胸部淋巴结分组
上纵隔淋巴结
第八页,共32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5组
主动脉弓下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 主动脉和左肺动脉的外 侧,左肺动脉第一分支 的近侧,并位于胸膜反 折点以内。
第九页,共32页。
第6组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升主动脉、膈神经) 淋巴结位 于升主动 脉、主动脉弓及无名 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第十页,共32页。
第13组
段淋巴结
淋巴结邻近段支气管。 第14组 亚段淋巴结
亚段支气管周围淋巴结
第十六页,共32页。
第十七页,共32页。
第十八页,共32页。
第十九页,共32页。
第二十页,共32页。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胸部淋巴结分组?上纵隔淋巴结?1最上纵隔?2上气管旁?3血管前和气管后?4下气管旁包括奇静脉淋巴结?主动脉淋巴结?5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6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神经旁?下纵隔淋巴结?7隆突下?8食道旁隆突水平以下?9肺韧带?n1淋巴结?10肺门?11叶间?12叶?13段?14亚段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研究成果将成为2017年新版UICC肺 癌分期标准(第8版)的主要依据。
TNM分期
T分期 TX: 未发现原发肿瘤,或通过痰细胞学或支 气管灌洗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及支气管 镜无法发现。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NM分期
T分期 T1:肿瘤最大径≤3cm, 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
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位于叶支 气管开 口远端,未侵及主支气管; T1a(mi):微侵袭腺癌 T1a: 肿瘤最大径≤1cm T1b: 肿瘤最大径>1cm, ≤2cm T1c:肿瘤最大 径>2cm, ≤3cm
简单记忆法
肺癌TNM新分期(第8版)
新版旧TNM分期对比
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 UICC 第7版肺癌 TNM分期标准是2009年颁布的,至今已经6 年没有修订了。在过去的6年中,肺癌的研 究和诊治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进 步,旧的分期标准暴露出一些问题,迫切 需要对其进行修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 下,新的国际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计划在 IASLC的牵头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TNM分期
T分期 T2:肿瘤最大径>3cm, ≤5cm;侵犯主支气 管,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脏层胸膜;有阻 塞性肺炎或者部分或全肺不张。符合以上 任何一个即归为T2;
T2a: 肿瘤最大径>3cm, ≤4cm T2b: 肿瘤最大径>4cm, ≤5cm
TNM分期
T分期 T3: 肿瘤最大径>5cm, ≤7cm;侵及以下任 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膈神经、心包; 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符合以上任 何一个即归为T3;
背景
新标准所采纳的数据来自于数据来自 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包含了自1999~ 2010年间94708例肺癌病例。数据源于已 建立的数据库(90014例)或通过电子数据 收集系统(EDC)提交给癌症研究及生物 统计学(CRAB)的数据(4667例)。
背景
第8版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稿已于2015 年6月刊登于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TNM分期
N分期 N2:转移到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pN2a1:单站病理N2,无N1受累,即跳跃 转移 pN2a2:单站病理N2,有N1受累(单站或 者多站) pN2b:多站N2
TNM分期
N分期 N3:转移到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 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TNM分期
M分期 Mx:无法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或胸膜结节),原发肿瘤对侧肺叶内 有孤 立的肿瘤结节 M1b:远处单个器官单发转移 M1c:多个 器官或单个器官多处转移
淋巴结图谱 (2)
主动脉淋巴结 AP区 5 主动脉下 6 主动脉旁(主动脉升部或横膈膜)
纵膈淋巴结下 嵴下区 7 嵴下 下部 8 食管周围(龙骨下) 9 肺韧带
淋巴结图谱 (3)
N1淋巴结 门/叶间区 10 门 11 叶间
周围区 12 叶 13 分节 14 分节下
TNM分期
N分期 Nx: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和/或同 侧肺门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的直接侵犯 pN1a:仅有单站受累 pN1b:包括多站受累
国际抗癌联盟肺癌 分期(ppt)
优选国际抗癌联盟肺癌分期
背景
1996年10月,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胸 内分期研讨会呼吁世界为修响应。国际肺癌协 会(IASLC)在1990年到2000年间81000 例可评价肺癌患者回顾性数据库的分析构 成了UICC和AJCC第六版肺癌TNM分期的 基础。
TNM分期
T分期 T4:肿瘤最大径>7cm;无论大小,侵及以下
任何一个器官,包括:纵膈、心脏、 大血 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 体、膈肌;同侧不同肺叶出现孤立癌结节;
淋巴结图谱 (1)
锁骨上区域 1 低颈部、锁骨上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
纵膈部上 上区 2R 气管旁(右) 2L 气管旁(左) 3a 血管周围 3p 气管后 4R 气管旁下(右) 4L 气管旁下(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