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3K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

合集下载

宇宙中有趣的现象

宇宙中有趣的现象

宇宙中有趣的现象宇宙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神秘现象的地方,以下是其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一、黑洞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现象之一,它是指由于某些条件导致一块区域的巨大质量塌缩形成的区域。

黑洞中的重力场非常强大,它甚至可以扭曲空间和时间的结构,吞噬一切进入它的物质,包括甚至连光都不能逃脱它的“吞噬”。

二、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最壮观的现象之一,是指恒星因其核心的燃料耗尽而产生爆炸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恒星会释放出数量惊人的能量,并在瞬间产生比太阳表面3亿度还要热的温度。

这种温度足以将重元素元素喷射到宇宙中,并成为星系中新的恒星和行星的组成物质。

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指在所有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微小能量。

这种辐射是宇宙在大爆炸时期的遗留,持续时间已超过138亿年。

在这个过程中,宇宙开始膨胀而冷却下来,并产生了许多原子。

这种背景辐射不仅是现代天文学中最重要的证据之一,也是科学家们对宇宙早期进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暗物质暗物质是指在宇宙中存在但不能通过电磁波与任何物质或能量相互作用的物质,这也是目前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之一。

演化宇宙学的理论预测,暗物质是宇宙中能使星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暗物质构成了宇宙中大部分物质的80%以上。

五、宇宙膨胀加速目前,宇宙正在以加速度膨胀。

这个发现是由使用超新星观测的研究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现的,它揭示了有关宇宙结构和演化的重要信息。

这个现象的原因还未完全清楚,有一种猜测是它与暗能量的存在有关。

总的来说,宇宙中的这些有趣的现象正在为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提供重要的线索,以便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这不仅是一项困扰科学家们学问已久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好奇和感慨我们身处的宇宙的博大神秘。

宇宙背景辐射 微波辐射

宇宙背景辐射 微波辐射

宇宙背景辐射微波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英语: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简称CMB,又称3K背景辐射)是宇宙学中“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热辐射。

在早期的文献中,“宇宙微波背景”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R)或“遗留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

特征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

频率属于微波范围。

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背景辐射之一,为观测宇宙学的基础,因其为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可追溯至再复合时期。

宇宙微波背景很好地解释了宇宙早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辐射,它的发现被认为是一个检测大爆炸宇宙模型的里程碑[1]。

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学中“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热辐射。

历史1964年美国射电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偶然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这一发现是基于于1940年代开始的研究,并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奖[2]。

预测时间轴1934年,Tolman发现在宇宙中辐射温度的演化里温度会随着时间演化而改变;而光子的频率随时间演化(即宇宙学红移)也会有所不同。

1941年安德鲁·麦凯勒试图测量星际介质的平均温度,并提出依据星际吸收线的观测研究,辐射热平均温度为2.3 K。

1946年罗伯特·迪克预测“…辐射来自宇宙物质”,约为20 K,但未提及背景辐射1948年伽莫夫计算温度为50 K(假设为3亿岁的宇宙。

1948年拉尔夫·阿尔菲和罗伯特·赫尔曼估计“宇宙中的温度”为5 K。

即使他们未具体提出微波背景辐射,但可由此推断。

1950年拉尔夫·阿尔菲和罗伯特·赫尔曼重新估算的温度在28 K1953年伽莫夫估计为7 K。

1955年埃米尔·勒鲁的南塞放射天文台,在天空对λ= 33公分搜寻,发现接近各向同性的背景辐射为3开尔文,加减2。

1956年伽莫夫估计为6 K。

1957年迪格兰夏玛诺夫(Tigran Shmaonov)报告说,“绝对有效的辐射放射背景温度……为4±3K”。

微波背景辐射

微波背景辐射
精确的图像将会对消除宇宙演化理论的分歧有所帮助。大多数宇宙学家深信在“隔 离”开始前宇宙曾经历了一个“暴涨”阶段它膨胀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光速。但是对于各 种暴涨理论参数的测量表明它们都包含着许多重大的错误这导致了人们无法确定哪
个理论是正确的。位于威尔士的加的夫大学的MAP小组成员Philip Mauskopf说 “如 果你想要否定那些理论家你就必须有真正的证据。” 两只眼睛 美国发射的“宇宙微 波背景辐射探测器” 无论CMB多么重要 太空计划的昂贵花费使人们对于两个探测 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这两个探测器计划是由其相应的机构在1996年先后不到1 个月的时间里批准的。一些研究者私下说 这两个机构把CMB作为它们最优先的天 体物理学研究但是却对对方的选择程序缺乏信任。附属于MAP小组的科学家说 他 们不相信Planck——它既昂贵又使用了很多未经试验的技术——能够通过ESA的批
准程序。无论什么原因CMB科学家很高兴看到发射两个探测器的结果这使他们的数 据有了双保险。“CMB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两个计划都是必须的”BOOMERANG和 MAP小组的成员Page这样说。新的CMB数据也可能将暴涨理论完全排除——这种情 况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最初的地面试验的数据似乎是支持暴涨理论的但是那些数据
COBE相同的是新的探测器观测整个天空但是这次的分辨率更高。COBE无法观测到 角分辨率小于7°的起伏1°大约是满月张角的两倍。BOOMERANG对于有限天区的分 辨率大约在0.25°。如果一切顺利下周我们就能看到NASA发射“微波各向异性探测 器”MAP它能对全天实施角分辨率为0.3°的观测。2007年欧洲航天局ESA将发射普朗 克Planck探测器航天局还计划发射更加精密的角分辨率达0.17°的CMB探测器。 宇 宙学家急切盼望着MAP和Planck拍摄的图像。根据形成CMB偏差的理论不同尺度上 的起伏源于早期宇宙不同的基本原理。在大约1°尺度上的起伏是由于早期钪娴恼鸬 础R κ酝祭 拔镏逝ㄌ馈钡獗还庾釉硕 难沽λ纯埂U庵帧袄绷 汀把埂绷υ炀土艘幌盗械姆瓷洳⑶以斐闪诵】榍虿痪鹊拿芏取 饩褪切〕叨绕 鸱脑颉?对于“物质浓汤”曾经的运动所造成的起伏的分析将会向宇宙学家揭示 出这锅“物质浓汤”的结构。研究者期待MAP和Planck的数据会使他们更好的估计早 期宇宙的属性诸如质子和电子的密度以及物质和辐射之间的能量分配问题。这些更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探测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探测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CMB)是宇宙中一种非常特殊的辐射,其探测和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结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特征和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65年,当时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在进行射电天文观测时发现了一种来自宇宙的微弱微波信号。

经过进一步研究,他们确认这是一种宇宙背景辐射,并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均匀分布在宇宙中的辐射,具有以下特征:(1)温度均匀性: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各个方向上的温度非常均匀,尤其是在角度小于0.001度的尺度上。

(2)黑体辐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频谱呈现出非常接近黑体辐射的特点,其频谱分布符合黑体辐射公式。

(3)低频多极性: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小尺度上呈现出多种多极性,在天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结构。

3.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重要性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探测和研究对于宇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通过研究它可以了解宇宙起源的初期条件和宇宙演化的过程。

(2)宇宙的结构形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各向同性和温度均匀性为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限制条件和验证手段。

(3)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暗物质和暗能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宇宙的本质和演化。

4.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方法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方法主要包括:(1)射电天文观测:利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强度和频谱分布。

(2)宇宙背景辐射探测卫星:利用搭载在卫星上的专用仪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高精度的观测。

(3)极端宇宙环境模拟实验:通过利用高能物理实验装置模拟极端宇宙环境,间接观测和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什么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什么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什么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也称为宇宙射线背景辐射或宇宙本身的黑体辐射,是一种来自宇宙各个角落的热辐射,被认为是宇宙演化的遗物之一。

这种辐射的温度大约在2.725K左右,与宇宙初始大爆炸时期相似。

那么,它是怎么被探测到的呢?1. 发现历程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物理学家们预言,如果早期宇宙确实是一个非常高温的环境,那么在宇宙背景辐射中应该存在一些热量残留。

直到19年60年代,来自贝尔实验室的天文学者Robert Dicke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个预言的正确性,他们发现一个低水平的背景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中。

而这一背景辐射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2. 物理特性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体物理学现象,其物理特性不仅可以揭示宇宙的演化历史和宇宙组成,也可以使得我们更加了解物理学的各个方面。

具体来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电磁波波长大约在1mm左右,有着较高的能量,并且穿透力极强,可轻松穿透云层、大气层和固体物质。

3. 探测方法目前,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天体感知为基础,通过对着地球的天体辐射的观测,来测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性质;另一种是通过服务于宇宙辐射开发计划、最高快速光谱巡天等卫星,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细结构和暗物质等特性。

4. 重要作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为宇宙学领域带来了重大的进展。

它的研究成果之一是: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精细的成像和数据分析,科学家们如今已经对于宇宙的物质分布,包括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成分、宇宙的膨胀速率、初生宇宙时期的物理过程,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

另外,其对于宇宙衰变的证实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结合,有助于发现新的物理科学原理和规律。

5. 对人类的启示最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宇宙和自身的关系和发展历程,也有助于我们探究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可以说,这是一种源于自然,与人类深度相关的科学发现。

3K微波背景辐射,原是宇宙引力波能的热辐射

3K微波背景辐射,原是宇宙引力波能的热辐射

3K微波背景辐射,原是宇宙引力波能的热辐射作者:江苏·扬州市亿顺科技有限公司耿玉顺今年,是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50周年,在此作者首先向前辈深表敬意!一.背景自3K微波背景辐射发现以来,美国宇航局(NASA)于1989年发射的"COBE探测器",先后发回了海量观测数据,验证了整个宇宙中都存在着各向均匀的2.7Κ微波背景幅射的事实,其是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但目前人们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本质及来源,众说纷纷,最出名的要数宇宙大爆炸论的作者。

其认为当宇宙创生之初必会产生大量辐射,并转化成物质,在宇宙背景下,至今还应有一些热辐射遗迹残存,充斥了整个宇宙空间。

如能观察到这种辐射,其波长红移约是现今的微波段,温度冷却到约5K左右。

现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验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正确性。

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二.3K微波背景辐射,原是宇宙引力波能的热辐射。

据作者近30年来的研究发现,万有引力及其初速度,并非天体之间运动的“永动机”,也非牛顿晚年身处教堂研究所言的“上帝”推动,而是物质的微观电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构成的一种宏观作用力,由此揭示了万有引力本质,并求得万有引力常数8=⨯G,(量纲:厘米³∕克·秒²,与目前精确实验值G误差仅为1.8‰);及相.6-10685476互关联的引力波长λ≈0.53cm,并由此得到引力波能的热辐射T≈2.71Κ。

由此证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原是宇宙引力波能量的热辐射。

三.宇宙来源奇点大爆炸正确吗?非也!宇宙大爆炸论,是当今流行的研究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一种学术理论,其得到以下所谓的四个“科学”验证。

1.宇宙大爆炸后的余热——3Κ微波背景幅射。

2.哈勃星系红移退行速度及宇宙膨胀理论。

3.宇宙中的氦丰度相同。

4.宇宙年龄为137.3亿年。

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极微弱的电磁辐射,是宇宙加热平衡的结果,相当于一个能够穿透宇宙各处的底噪信号。

这种辐射主要产生于宇宙初时刻的宇宙大爆炸过程中,是人类认识宇宙演化史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深入解析和探究。

一、什么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指填满整个宇宙的微波辐射。

它是宇宙大爆炸后宇宙加热度下降的结果,最早由美国宇航局的Penzias和Wilson于1965年发现。

他们发现收集到的辐射功率要比所有其他天体的总功率加起来还要大,但又无法确定这种辐射的来源是什么。

经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发现这种辐射具有大量的黑体辐射特征,通过测量它的温度,可得它的温度大约是2.7K。

这种特殊的黑体辐射中顺序存在极微小的涨落,它反映了宇宙在早期某个时刻的小尺度涨落情况,并且这种涨落也给出了关于宇宙早期形态的重要信息。

二、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可以为我们提供宇宙演化的重要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宇宙的大小、形状、各种物质的组成和分布特征等。

为了获取更多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信息,科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科学家在空间中设置了许多专门收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卫星探测器,比如WMAP 和PLANCK。

这些卫星探测器能够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涨落等参数,进一步了解宇宙的演化历程和涨落特征,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结果,为宇宙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此外,科学家根据测量结果,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复杂而精确的计算和模拟,通过对微波背景辐射涨落的形状、大小、强度等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最近,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化。

欧洲空间局的BICEP2探测器在2014年报告宣布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手征极化信号,这些发现有可能证实气体宇宙学的某些假设和更好地了解宇宙历史的一些重要数据。

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意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有着丰富的科学意义,是深刻理解宇宙演化历程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习题总结

自然辩证法习题总结

1、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2、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3、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问题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4、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5、浑天说: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

由于古人只能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想像,来构想天体的构造。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

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6、宣夜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卓见的宇宙无限论思想。

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则已明确提出。

“宣夜”,就是“宣劳午夜”之意,另一说它是讲古代观星者们在夜间进行辛劳的天文观测。

宣夜说认为,所谓“天”,并没有一个固体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

因此,宣夜说是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无限宇宙观念。

7、人工自然:满足生活需要,以社会生产劳动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先导,通过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在变革自然驾驭自然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自然产品和自然环境的总和。

8、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9、30K微波背景辐射:宇宙背景辐射是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辐射,也称为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3K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3K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

特徵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

频率属与微波范围。

预测
1934年,Tolman是第一个研究有关宇宙背景辐射的人。

他发现在宇宙中辐射温度的演化里温度会随著时间演化而改变;而光子的频率随时间演化(即宇宙学红移)也会有所不同。

但是当两者一起考虑时,也就是讨论光谱时(是频率与温度的函数)两者的变化会抵销掉,也就是黑体辐射的形式会保留下来。

1948年,由旅美的俄国物理学家伽莫夫带领的团队估算出,如果宇宙最初的温度约为十亿度,则会残留有约5~10k 的黑体辐射。

然而这个工作并没有引起重视。

1964年,苏联的泽尔多维奇(Zel'dovich)、英国的霍伊尔(Hoyle)、泰勒(Tayler)、美国的皮伯斯(Peebles)等人的研究预言,宇宙应当残留有温度为几开的背景辐射,并且在厘米波段上应该是可以观测到的,从而重新引起了学术界对背景辐射的重视。

美国的狄克(Dicke)、劳尔(Roll)、威尔金森(Wilkinson)等人也开始着手制造一种低噪声的天线来探测这种辐射,然而另外两个美国人无意中先于他们发现了背景辐射。

发现
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Wilson)架设了一台喇叭形状的天线,用以接受“回声”卫星的信号。

为了检测这台天线的噪音性能,他们将天线对准天空方向进行测量。

他们发现,在波长为7.35cm的地方一直有一个各向同性的讯号存在,这个信号既没有周日的变化,也没有季节的变化,因而可以判定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无关。

起初他们怀疑这个信号来源于天线系统本身。

1965年初,他们对天线进行了彻底检查,清除了天线上的鸽子窝和鸟粪,然而噪声仍然存在。

于是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报》上以《在4080兆赫上额外天线温度的测量》为题发表论文正式宣布了这个发现。

紧接着狄克、皮伯斯、劳尔和威尔金森在同一杂志上以《宇宙黑体辐射》为标题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这个发现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即这个额外的辐射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个黑体辐射对应到一个3k的温度。

之後在观测其他波长的背景辐射推断出温度约为2.7K。

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在近代天文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给了大爆炸理论一个有力的证据,并且与类星体、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也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进一步的研究
后来人们在不同波段上对微波背景辐射做了大量的测量和详细的研究,发现它在一个相当宽的波段范围内良好地符合黑体辐射谱,并且在整个天空上是高度各相同性的,只是具有一个微小的偶极各相异性:在赤经11.3±0.1 h,赤纬4±2°的地方温度略高,在相反的方向温度略低,人们认为这是由银河系运动带来的多普勒效应所引起的。

COBE的成果
根据1989年11月升空的微波背景探测卫星(COBE,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测量到的结果,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谱非常精确地符合温度为 2.726±0.010K 的黑体辐射谱,证实了银河系相对于背景辐射有一个相对的运动速度,并且还验证,扣除掉这个速度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以及银河系内物质辐射的干扰,宇宙背景辐射具有高度各向同性,温度涨落的幅度只有大约百万分之五。

目前公认的理论认为,这个温度涨落起源于宇宙在形成初期极小尺度上的量子涨落,它随着宇宙的暴涨而放大到宇宙学的尺度上,并且正是由于温度的涨落,造成物质宇宙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最终得以形成诸如星系团等的一类大尺度结构。

WMAP的发现
2003年,美国发射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的涨落的测量表明,宇宙的年龄是137±1亿年,在宇宙的组成成分中,4%是一般物质,23%是暗物质,73%是暗能量。

宇宙目前的膨胀速度是71公里每秒每百万秒差距,宇宙空间是近乎于平直的,它经历过暴涨的过程,并且会一直膨胀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