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早期宇宙物理.ppt

合集下载

盖亚任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消光与红化、多普勒效应、赫罗图

盖亚任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消光与红化、多普勒效应、赫罗图

宇宙背景辐射
宇宙背景辐射是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或者黑体 形式和各向异性的微波辐射,也称为微波背景辐射。 有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在困扰这物理学家们,宇宙到底是 如何演化的。那是有两大派系,一派认为宇宙是一个稳恒的 存在,不会变大也不会变小,而另一派认为宇宙是起源于一 次大爆炸,大爆炸之后宇宙一直是在动态演化中的。那时候 似乎大爆炸似乎不太靠谱,因为按照这个「大爆炸」的逻辑, 我们现在应该能够观测到大爆炸的余热,然而大家暂时还没 找到。 二十世纪中叶,有两位非常厉害的工程师(Arno Penzias 和 Robert Wilson),他们做了一台很大的天线。但是,在调试 天线的过程中,却发现无论天线朝向哪个方向,都有一个一 模一样的很讨厌的背景噪声。起初大家以为是天线上的鸟粪 造成的,但是大家清理了鸟粪,检查的各个地方,最后这个 背景噪声还是消不去。
2014年日、月食
2014年有两次月食和两次日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是10月8日的月全食。
一、4月15日月全食
2014年的第一次月食发生在4月15日,月亮位于室女座位置,主 要可见于西半球。如下图,北美洲,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可见到月 食的全过程。在我国,仅有东北部东南部部分地区(台湾,江苏, 浙江,福建,山东省部分地区,图中P4~U4)可于月亮升起时可 见半影月食, 月亮带半影月食而出,不过食分已经很小,而且月 亮很低,肉眼无法察觉。其余地区均不可见。 此次月食最大本影食分是1.2907。月亮的视直径接近平均值,因 为月食时月亮接近远地点(4月8日22:53)和近地点(4月23日 8:28)的中间。这是2014-2015年间4次连续月全食的第一次。
二、4月29日日环食
2014年第一次日食发生在4月29日,月亮位于白羊座南部。这 是一次比较罕见的日食,因为月亮伪本影的轴心并没有投射在 地球上,只有边缘擦过地球,称为“非中心食”。具体有多罕见 呢?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0年上下五千年,发生3956次日 环食中只有68次(1.7%)是这种情况。不过罕见归罕见,实际 观测并没有什么意义。这次只有南极洲极小区域可见日环食。 月球伪本影的北侧在北京时间13:57:35开始接触到南极洲,六 分钟后14:03:25达到最大食(月球影轴距离地心最近)。又一个 六分钟后的14:09:36,伪本影离开地表,日环食结束。可见环食 的地区位于南极洲东部一个D形小区域 而可以看见日偏食的地区则大得多,包括印度洋南部、印 度尼西亚南部边带以及澳大利亚全境。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的偏 食详情可以点这里,包括初亏、食甚、复圆的时间,太阳的高 度角、方位角、食分和掩盖面积比等信息。

宇宙背景辐射 微波辐射

宇宙背景辐射 微波辐射

宇宙背景辐射微波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英语: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简称CMB,又称3K背景辐射)是宇宙学中“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热辐射。

在早期的文献中,“宇宙微波背景”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R)或“遗留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

特征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

频率属于微波范围。

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背景辐射之一,为观测宇宙学的基础,因其为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可追溯至再复合时期。

宇宙微波背景很好地解释了宇宙早期发展所遗留下来的辐射,它的发现被认为是一个检测大爆炸宇宙模型的里程碑[1]。

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学中“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热辐射。

历史1964年美国射电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偶然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这一发现是基于于1940年代开始的研究,并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奖[2]。

预测时间轴1934年,Tolman发现在宇宙中辐射温度的演化里温度会随着时间演化而改变;而光子的频率随时间演化(即宇宙学红移)也会有所不同。

1941年安德鲁·麦凯勒试图测量星际介质的平均温度,并提出依据星际吸收线的观测研究,辐射热平均温度为2.3 K。

1946年罗伯特·迪克预测“…辐射来自宇宙物质”,约为20 K,但未提及背景辐射1948年伽莫夫计算温度为50 K(假设为3亿岁的宇宙。

1948年拉尔夫·阿尔菲和罗伯特·赫尔曼估计“宇宙中的温度”为5 K。

即使他们未具体提出微波背景辐射,但可由此推断。

1950年拉尔夫·阿尔菲和罗伯特·赫尔曼重新估算的温度在28 K1953年伽莫夫估计为7 K。

1955年埃米尔·勒鲁的南塞放射天文台,在天空对λ= 33公分搜寻,发现接近各向同性的背景辐射为3开尔文,加减2。

1956年伽莫夫估计为6 K。

1957年迪格兰夏玛诺夫(Tigran Shmaonov)报告说,“绝对有效的辐射放射背景温度……为4±3K”。

微波背景辐射

微波背景辐射
精确的图像将会对消除宇宙演化理论的分歧有所帮助。大多数宇宙学家深信在“隔 离”开始前宇宙曾经历了一个“暴涨”阶段它膨胀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光速。但是对于各 种暴涨理论参数的测量表明它们都包含着许多重大的错误这导致了人们无法确定哪
个理论是正确的。位于威尔士的加的夫大学的MAP小组成员Philip Mauskopf说 “如 果你想要否定那些理论家你就必须有真正的证据。” 两只眼睛 美国发射的“宇宙微 波背景辐射探测器” 无论CMB多么重要 太空计划的昂贵花费使人们对于两个探测 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这两个探测器计划是由其相应的机构在1996年先后不到1 个月的时间里批准的。一些研究者私下说 这两个机构把CMB作为它们最优先的天 体物理学研究但是却对对方的选择程序缺乏信任。附属于MAP小组的科学家说 他 们不相信Planck——它既昂贵又使用了很多未经试验的技术——能够通过ESA的批
准程序。无论什么原因CMB科学家很高兴看到发射两个探测器的结果这使他们的数 据有了双保险。“CMB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两个计划都是必须的”BOOMERANG和 MAP小组的成员Page这样说。新的CMB数据也可能将暴涨理论完全排除——这种情 况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最初的地面试验的数据似乎是支持暴涨理论的但是那些数据
COBE相同的是新的探测器观测整个天空但是这次的分辨率更高。COBE无法观测到 角分辨率小于7°的起伏1°大约是满月张角的两倍。BOOMERANG对于有限天区的分 辨率大约在0.25°。如果一切顺利下周我们就能看到NASA发射“微波各向异性探测 器”MAP它能对全天实施角分辨率为0.3°的观测。2007年欧洲航天局ESA将发射普朗 克Planck探测器航天局还计划发射更加精密的角分辨率达0.17°的CMB探测器。 宇 宙学家急切盼望着MAP和Planck拍摄的图像。根据形成CMB偏差的理论不同尺度上 的起伏源于早期宇宙不同的基本原理。在大约1°尺度上的起伏是由于早期钪娴恼鸬 础R κ酝祭 拔镏逝ㄌ馈钡獗还庾釉硕 难沽λ纯埂U庵帧袄绷 汀把埂绷υ炀土艘幌盗械姆瓷洳⑶以斐闪诵】榍虿痪鹊拿芏取 饩褪切〕叨绕 鸱脑颉?对于“物质浓汤”曾经的运动所造成的起伏的分析将会向宇宙学家揭示 出这锅“物质浓汤”的结构。研究者期待MAP和Planck的数据会使他们更好的估计早 期宇宙的属性诸如质子和电子的密度以及物质和辐射之间的能量分配问题。这些更

宇宙背景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的关系

宇宙背景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的关系

宇宙背景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的关系宇宙背景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是天文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宇宙背景辐射是指宇宙中存在的各种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宇宙射线等,它们是宇宙的“背景噪声”。

而宇宙微波背景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宇宙背景辐射中的一部分,具有非常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中最早的辐射,它源于宇宙大爆炸(Big Bang)时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

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宇宙膨胀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等离子体逐渐变为原子,电子与原子核结合形成中性原子。

这个过程称为宇宙再电离(recombination)。

在宇宙再电离之前,宇宙中充满了高能的电子、光子和其他粒子,形成了一个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

这个等离子体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辐射体,会发射出各种电磁辐射。

这些辐射在宇宙再电离之后逐渐减弱,最终形成了宇宙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背景辐射中的一部分,具有非常特殊的性质。

它是一种微弱的电磁辐射,主要位于微波波段,具有非常均匀的分布和非常低的温度。

根据观测数据,宇宙微波背景的温度大约为2.7开尔文(Kelvin),相当于摄氏度的-270.45℃。

这个温度非常低,说明宇宙微波背景是一个非常冷的辐射场。

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宇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信息。

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在进行天线接收器的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微弱的背景辐射信号。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确认了这个信号就是宇宙微波背景。

这个发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为宇宙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宇宙微波背景的研究对于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均匀分布和低温特性表明宇宙在非常早期是非常均匀的,没有明显的起伏和结构。

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二)

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二)

昨天就是否将“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放到博客中来,曾经犹豫了好一阵子,很担心大家觉得很深奥,没人理睬。

没有想到虽然内容很深奥,但大家关注的热情非常高涨,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今天再将剩余的部分放上来。

五、非重子暗物质观念的由来今天大家已知道,宇宙中物质的主要组分不是重子,也就是说,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由质子和中子所组成的物质世界。

不过,没过多久,粒子物理学家就知道了Liubimov的发现是个错误。

虽然这个发现是错误的,但它给宇宙学家一个启示:星系的形成是我们观察到的实际存在,因此宇宙以非重子为主很可能是事实,至于这些非重子是否是中微子并不重要。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假设。

宇宙学家持之以恒地以此为前提研究结构形成问题,艰苦而有成效地奋斗了20年。

宇宙学家首先意识到,若宇宙以非重子为主,则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BR)上的温度起伏应当有满足△T/T > 1×10-6这个条件。

大家为此进行了非常精密的实验测量,到了80年代后期,小扰动测量的精度已提至△T/T < 1×10-5,在这个精度上,依然没有观察到宇宙微波的小扰动现象,也就是说,测量的结果依然是零。

大家意识到,若测量精度再提高一个量级依然是零结果,那么宇宙物质以非重子为主的观念就必须放弃了。

进一步精细测量的任务交给探测卫星COBE。

在CBR上测量温度起伏很难,测量后的数据处理也十分繁复。

从1989年开始测量,到三年后的1992,结果才出来:△T/T = 5×10-6,也就是说在这个精度上测量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确实存在着小扰动的现象。

早期的宇宙,正是因为这样扰动的存在,才逐渐凝聚成星系的。

这当然是又一个异常重要的结果,它明显地支持了非重子为主的猜想。

通过这样的测量研究,理论家更确信:宇宙以非重子为主很可能是事实!遗留的问题留给了下一颗卫星:WMAP。

六、WMAP(Wil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的使命和结果WMAP的使命是:高精度地测量CBR上的温度起伏。

物理学中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

物理学中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

物理学中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而又至关重要的现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它宛如宇宙的“余温”,承载着宇宙早期的重要信息,为我们揭示了宇宙诞生和演化的奥秘。

让我们先从宇宙的起源说起。

根据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大爆炸理论,大约 138 亿年前,宇宙处于一个极高温度和密度的状态,然后发生了急剧的膨胀。

在这个瞬间的“爆炸”之后,宇宙开始逐渐冷却和演化。

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大爆炸的“余晖”,是那个炽热早期宇宙的残留热量。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

首先,它在整个宇宙空间中几乎是均匀分布的,这意味着无论我们朝着哪个方向观测,都能检测到这种辐射。

然而,这种均匀性并非绝对,而是存在着微小的温度涨落,这些涨落的幅度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

可千万别小看这微小的涨落,它们却是宇宙中物质分布和结构形成的“种子”。

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和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呢?这要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

当时,美国的两位科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在进行射电天文学研究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噪声”。

经过一系列的排查和分析,他们最终意识到,这种“噪声”正是来自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一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使得他们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精确。

各种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被应用其中。

例如,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普朗克卫星等,它们能够以极高的精度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和偏振等特性。

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详细观测和分析,科学家们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认识。

其中之一就是对宇宙的年龄、组成和几何结构等基本参数的精确测量。

这些测量结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大爆炸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宇宙演化的更详细和准确的模型。

此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还帮助我们了解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

虽然暗物质和暗能量本身并不能直接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到,但它们对宇宙的演化和结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特征中留下了“蛛丝马迹”。

《宇宙的起源》课件

《宇宙的起源》课件
宇宙中的能量转化:恒星演化、行星形成等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传递 宇宙中的能量利用:人类利用太阳能、核能等宇宙中的能量来源进行能 源利用与探索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物质和能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是宇宙中 不可或缺的要素。
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物质和能量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作用,如引力、电磁 力、核力等,这些相互作用在宇宙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宇宙的膨胀:宇宙在不断地膨胀,这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04 宇宙的物质与能量
宇宙中的物质形态
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 星云、星系、行星等天体物质 暗物质、暗能量等神秘物质 宇宙尘埃、黑洞等特殊物质
宇宙中的能量来源与分布
宇宙中的能量来源:太阳、恒星、行星等天体释放的能量
宇宙中的能量分布:星系、星团、星云等天体之间的能量流动与分布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物质可 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
转化为物质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的分布: 描述宇宙中物质与能量的分 布情况
宇宙的观测与探索
古代天文观测: 描述古代人们 对天空的观测 和探索,如星 座、星象、彗
星等。
近代天文观测: 介绍望远镜的 发展和应用, 以及其对天文
学的贡献。
现代天文观测: 介绍现代天文 观测技术,如 射电望远镜、 太空望远镜等, 以及其对宇宙 探索的贡献。
宇宙的背景辐射: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早期留下的余热,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宇宙背景辐射来研 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中未知的成分,它们对宇宙的演化起着重要的 作用。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
宇宙中的能量:包括光、热、 电磁波等能量形式
宇宙中的物质:包括原子、 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

天体物理学中的宇宙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天体物理学中的宇宙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天体物理学中的宇宙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辐射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天体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是指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辐射,对于研究宇宙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宇宙辐射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电磁波辐射和带电粒子辐射。

其中,电磁波辐射是指光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等辐射所组成的,而带电粒子辐射则是指宇宙射线。

宇宙辐射主要由宇宙线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两部分组成。

宇宙线是来自我们银河系外或者更远的星系里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其中包括质子、α粒子、电子、伽玛射线等。

这些带电粒子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99.9%,因此当它们与大气层或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会引起宇宙射线爆发现象。

这种现象在银河系的上空可以观测到,是一种非常壮观的自然现象。

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则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微弱辐射。

这种辐射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它的存在是宇宙大爆炸模型的一个重要预言。

宇宙大爆炸模型是指宇宙在远古时期一次爆炸扩散,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在初始时期,宇宙是非常热的,处于等离子态,因此存在大量的电离粒子和光子。

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电离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最终电荷中性粒子和光子脱离。

这时,宇宙中就开始存在了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高度均匀的光辐射,能够反映出宇宙在初期的物理状态。

当前的观测表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约为2.7K,其空间分布呈现出极高的均匀性。

利用地面和空间的望远镜,人类可以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来研究宇宙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相对于宇宙辐射的其他成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特点之一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各向同性。

这种均匀性并不是完全的,因为它有一些小的对称性破缺。

通过对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确测量,我们能够研究这些非常微小的偏差,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过程的细节。

此外,通过对微波背景辐射波长分布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早期宇宙的密度和温度。

这种方法被称为“视界振荡”,它可以提供精确的宇宙学参数,如宇宙的暴胀速率和组分比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