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液采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

动脉血液采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
动脉血液采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

动脉血液采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

xx并发症1:感染

预防及处理规范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穿刺时怀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穿刺

3.拔除穿刺针时,压迫时间不少于5分钟。。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并发症2:皮下血肿

预防及处理规范

1.掌握动脉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造成出血不止。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一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4.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疼痛减轻,感到舒适。

6.内服、外用活血、化淤的中药,以消除血肿。

并发症3: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挠神经损伤

预防及处理规范

1.同血肿的预防及处理。

2.尽快给患者止痛,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者用利多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必要时可以反复给药;也可以肌肉注射止痛药,如曲马多等。

3.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感觉、运动情况,如肢体双侧温差在3℃以上,皮肤颜色苍白,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及时请骨科医生作适当处理。必要时手术。

4.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筋膜间室压力测定(正常值为:0一8 mmHg ),当筋膜间室压力大于30mmHg时应报告医生采取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并发症4:假性动脉瘤形成

预防及处理规范

1.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以免局部疤痕形成后,使皮肤弹性降低而出血。

2.对出血部位的护理:穿刺后如动脉有少量出血时,可采用无菌敷料按压出血部位,并用胶布加压、固定,并随时观察出血情况。

3.患者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其穿宽松、软质面的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

4.做好宣教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的湿毛巾热敷,每天一次,时间为20分钟,以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热敷过程中注意避免烫伤。

5.假性动脉瘤较大而影响功能者,可采用手术直接修补,效果良好。

并发症5:动脉痉挛

预防及处理规范

1.如果穿刺针头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不要操之过急,待血流量渐进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

2.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

并发症6:血栓形成

预防及处理规范

1.减少同一穿刺部位反复穿刺。

2.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要适中,应做到伤口既不渗血,动脉血流又保持通畅;压迫时指腹仍有动脉搏动为宜。

3.若血栓形成可静脉插管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并发症7:穿刺口大出血

预防及处理规范

1.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并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

2.如患者出现穿刺点大出血,立即让患者平躺于床上,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敷料将明胶海绵按压在穿刺点,直到不出血为止。

3.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输血制品。

并发症8:穿刺困难

预防及处理规范

1.心理护理。

2.熟悉常见进行穿刺血管的解剖位置,掌握血管的走行及深度。

3.应有良好的基本功能和熟练操作技术。

4.对于脆性增加的血管,在穿刺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而仔细,寻找血管宜缓慢进行,更不能在同一位置上反复多次穿刺,以防内出血。

5.对于血液高凝的患者,注意有效的抗凝,确认穿刺成功后回抽血液,以防血液凝固而阻塞针头,造成穿刺失败。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最新资料推荐------------------------------------------------------ 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1.低血压: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属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 20%~40%。 (1)症状性低血压的原因很多,主要如下: ①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这是透析中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 透析患者都有一个干体重,在每次透析中除水低于这个体重时就产生低血压。 这个体重就是这位患者的干体重。 很明显,除水总量过多(低于干体重)一定会出现低血压。 另外,除水速度过快也会出现低血压。 由于血容量减少,血液变浓,蛋白浓度增加,毛细血管外液体不断移向毛细血管内,这个过程为毛细血管再充盈。 如果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则会产生低血压。 ②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在透析中由于清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③醋酸盐的毒性作用: 机体最大代谢醋酸盐的能力为300mmol/h,超过这个负荷时醋酸盐就在体内蓄积,产生一些毒性作用。 1 / 6

醋酸盐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容易使血压降低。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慢性透析患者 50%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也是症状性低血压的原因之一。 据报告,尿毒症患者常有自主神经功能不全,表现为颈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弧存在缺陷。 (2)症状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在透析早期即可表现。 典型的表现有恶心、呕吐、出汗,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 血压可以为 11.97kPa~7.98kPa(90mmHg~60mmHg),也可有明显下降,乃至听不清。 还有些特殊表现可能是低血压的早期反应,如打哈欠、便意、背后发酸等;如能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可以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3)症状性低血压的防治如下: ①首次透析患者要解除思想顾虑和惧怕心理。 透析器和血液管道要预充盐水以免对容量减少不适应。 ②对严重贫血者,要预充血液或在透析开始就输血。 ③有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在透析中输入血浆、白蛋白或其他胶体溶液,维持患者血浆渗透压。 ④对心源性低血压和感染性休克,可用强心药和升压药。

(推荐)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干燥、舒适,无渣屑。 2、移动病人时避免推、拖、拉动作,以避免损伤皮肤,还要教会家属如何正确取放便器。 3、牵引病人要及时观察足背皮肤,有无皮牵引带压伤。足跟,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每2小时环形按摩一次,压力由轻到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已发生一度压疮时不可再按摩,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可采用局部减压或外涂红花酒。 4、未肢体制动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改变体位一次。改变顺序:平卧位—左45度侧卧位—平卧位—右45度侧卧位,脊柱手术病人应轴线翻身,保持脊柱平直。 1.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措施1、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手拢呈杯状,方向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同时鼓励患者用力将痰咳出,每日做深呼吸锻炼,以改善肺功能。 2、若病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予以雾化稀释痰液以利咳出,必要时协助吸痰,执行无菌操作。 3、无疾病限制者,进食时应采取半卧位,进食速度适宜,以避免食物窒息。脑中风病人进食后应评估口腔有无食物残留。 1.潜在并发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措施:1、患者因骨折术后,石膏夹板术后,肢体活动障碍时,应嘱健侧肢体在床上做功能练习。骨折两周内嘱患者做骨折远端关节屈伸活动。下肢骨折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足趾屈伸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骨折两周后可做骨折上下关节轻微不负重活动,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定时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感觉及肿胀情况,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有力,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除主动功能锻炼,可嘱家属予以被动功能练习,原则同上,但要适度进行,循序渐进。以主动锻炼为主。还可进行双下肢向心方向按摩,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4、潜在并发症:肾结石及泌尿道感染。 措施:1、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卧床病人每日饮水大于2000毫升,以稀释尿液,预防并发症。 2、保持外阴清洁,每日会阴冲洗一次,需留置尿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尿袋每日更换一次,尿道口用0.1%新洁尔灭消毒每天两次,尿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收缩功能,预防膀胱萎缩。 3、鼓励进食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潜在并发症:耐药菌感染(院内感染) 措施: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手卫生工作制度。吸氧病人每日更换蒸馏水,每周更换湿化瓶,吸氧管每日更换;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接口用0.5%碘伏严格消毒;定时叩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带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工作记录本,医护人员的个人物品等,预防交叉感染发生。 3、使用呼吸机病人,管路每天消毒更换。 4、监测体温变化,口腔护理时观察有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膜生成。 5、及时、剂量准确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6、有发生便秘的危险。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经静脉输入的方法。常用溶液种类有:①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等;②胶体溶液:右旋糖酐、代血浆、血液制品等;③静脉高营养液。常用静脉输液途径有:①经外周静脉输液;②经中心静脉输液。 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一)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二)预防与处理 1.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 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 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 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现有输液,更换输液器具并保留有效静脉通道,对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封存以备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并发症二:急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二)预防与处理 1. 根据病情需要调节输液滴速,对心、肺疾患、老年、儿童等病人应严格控制,一般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2. 出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捆扎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轮流放

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四章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静脉抽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皮下出血 (一)发生原因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5min。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 3.上肢的浅静脉抽血完毕后,因为上衣衣袖较紧,影响静脉血回流,容易引起皮下出血。 4.技术不过关: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可造成患者厌恶心理,情绪紧张,疼痛难忍,皮下出血。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肉眼皮下瘀斑。 (三)预防及处理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5min以上。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正确,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形垂直;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

3.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如上衣衣袖较紧,要求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抽血,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 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 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可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三天后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 二、晕针或晕血 (一)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在接受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2.体质因素: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患者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针。 3.患者体位:坐位姿势下接受抽血发生晕针,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积蓄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 4.疼痛刺激:尤其是较难抽血的病人,反复操作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强烈剧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血小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 5.个体差异:个别人见到血产生恐惧等紧张情绪,反射性引起

第四章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四章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皮下出血 (一)发生原因 1. 按压时间不足,按压方法不正确。 3. 衣袖较紧,静脉血回流受阻。 4. 技术操作不规范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疼痛、肿胀、皮下瘀斑。 (三)预防及处理 1.按压时间,方法正确 2.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 4.提高操作技术 5.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24小时后给于热敷 二、晕针或晕血 (一)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在接受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俱、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2.体质因素: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患者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针。

3.患者体位:坐位姿势下接受抽血发生晕针,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 4.疼痛刺激:尤其是较难抽血的病人,反复操作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强烈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 5.个体差异:个别人见到血产生恐惧等紧张情绪,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二)临床衣现 晕针或晕血发生时间短,恢复快,历经2~4分钟。 1.先兆期:患者多有自述头晕眼花、心悸、心慌、恶心、四肢无力。 2.发作期:瞬间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脉搏细弱。 3.恢复期:神志清楚,自诉全身无力,四肢酸软,面色由白转红,四肢转温,心率恢复正常,脉搏有力。 (三)预防及处理 1.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有陪伴者可在患者旁边扶持协助,给患者以心理安慰,教会病人放松技巧,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 2.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姿势,以利机体放松,尤其是易发生晕针或晕血患者可采取平卧位。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及处理(fanqh)

血透中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由于血液透析的复杂性以及技术发展的局限,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很多的意外,这些在透析中或者透析后出现的急性并发症统称为急性透析并发症,由于它们通常情况下都是致命的,所以应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对其发生的原因、症状体征有系统的了解,并且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处理及预防。 一、透析液异常 包括浓度异常及成分异常等,临床上常见的有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高钙、高镁等异常。 (一)浓度异常:稀释度异常,而无成分变化。 1、高钠血症 (1)症状:高钠血症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细胞内脱水,患者出现干咳、头痛、恶心、呕吐、痉挛、肺水肿、心衰。 (2)处理:查找原因,降低透析液钠浓度。 2、低钠血症 (1)症状:血浆渗透压下降(低于120mOsm),导致急性溶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血液变成葡萄酒色。 (2)处理:停止透析,检查原因。 3、高钾血症 (1)症状:心前区不适,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四肢麻木,心电图高尖T波,心律失常。 (2)处理:检查透析液钾浓度,继续透析。

4、高钙、高镁 (1)症状:硬水综合征。恶心、呕吐、痉挛、全身烧灼感、血压升高、头痛、嗜睡。 (2)处理:更换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继续透析。 (二)成分异常:透析液中出现不应该有的成分或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铝、铜等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可导致透析脑病和溶血等;自来水中存在的消毒剂(如氯胺),可引起急性溶血。 (三)温度: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 二、空气栓塞 (一)概念:空气进入体内引起血管栓塞称为空气栓塞,常引起致命性危险,是严重的透析事故。 (二)原因 1、忘记预冲透析器及回路。 2、管道连接不严。 3、动脉补液时液体输完时未及时夹住。 4、用空气回血操作失误。 5、冷的透析用水可能含有大量溶解的空气,经加温后空气会释出而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内。 6、进入的空气量超过设备的脱气能力,或由于脱气设备失灵,则可以发生空气栓塞。 7、静脉检测器污染或与静脉壶接触不紧密。 (三)症状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导尿术并发症 (一)尿道黏膜损伤 1.原因 (1)导尿时病人情绪高度紧张,插导尿管时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2)操作者插导尿管动作粗暴,或因技术不熟练,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3)导尿管型号不合适,或质地僵硬,插管前没有充分润滑。 (4)男性病人尿道长,有两弯(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三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的解剖特点,易发生尿道黏膜损伤。 (5)有些男性病人伴有前列腺肥大增生,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插入导尿管易致损伤。 (6)使用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未进入膀胱或刚进入膀胱,即向气囊内注水,肿大的气囊压迫后尿道引起损伤。

2.临床表现 病人主诉尿道疼痛,伴局部压痛,排尿时加重。可见尿道出血,甚至发生会阴血肿。有些病人伴有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3.预防和处理 (1)导尿前耐心解释,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3)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解剖生理知识。 (4)插管时动作应轻柔,切忌强行插管,充分润滑导尿管。对于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病人,遇插管有阻力时,从导尿管末端快速注入灭菌石蜡油5-10ml,借助其润滑作用将导尿管迅速插入。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进5cm以上,气囊充液后再将尿管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处,避免尿管未完全进入膀胱,气囊充液膨胀压迫损伤尿道。 (6)发生尿道黏膜损伤时,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

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二)尿路感染 1.原因 (1)无菌导尿用物未达到无菌要求。 (2)操作者未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使细菌侵入尿道和膀胱。 (3)导尿过程中发生了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屏障作用。 (4)插导尿管时误人阴道,拔出重新插时没有更换无菌导尿管。 (5)所采用的导尿管粗细不合适或质地太硬。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结果示有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有阳性。严重者可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和处理 (1)要求无菌的导尿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操作中严格执行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感染 (一)发生原因 1感染多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2.置管时间过长或动脉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 3.动脉穿刺点未完全结痂前,有污染的液体渗入针眼。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病人会出现全身的症症: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长。 (三)预防及处理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所使用的穿刺针、导丝、导管均应严格消毒,确保无菌;穿刺时怀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更换无菌敷料。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穿刺; 3.动脉插管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插管;如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送检。 4.拔除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二、皮下血肿 (一)发生原因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

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皮下出血 (一)发生原因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5分钟。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 3.上肢的浅静脉抽血完毕后,因为上衣衣袖较紧,影响静脉血回流,容易引起皮下出血。 4.技术不过关: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可造成患者厌恶心理,情绪紧张,疼痛难忍,皮下出血。 (二)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肉眼皮下瘀斑。 (三)预防及处理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5分钟以上。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正确,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才能够达到止血目的。 3.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如上衣衣袖较

紧,要求病人脱去较紧的衣袖后抽血,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 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 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可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三天后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 二、晕针或晕血 (一)发生原因 1.心理因素:在接受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2.体质因素: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患者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针。 3.患者体位:坐位姿势下接受抽血发生晕针,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 4.疼痛刺激:尤其是较难抽血的病人,反复操作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超强烈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 5.个体差异:个别人见到血产生恐惧等紧张情绪,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或晕血。 (二)临床表现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约束带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血液循环障碍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局部循环障碍T立即松解约束T评估伤情T更换约束部位T 报告医生、护士长一活动肢体,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回流T安抚患者及家属T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有改善,给予热敷、理疗如磁疗,烤灯照射等; 如局部循环无改善或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生会诊处理) T记录局部皮肤情况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 处理流程(1)约束致患者皮肤破损T立即松解约束带T更换约束部位T 评估伤情一报告医生、护士长一局部涂擦0.5%碘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摩擦和受压-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 - 床旁交接班 - 科室讨论分析 -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约束致患者皮下淤血 - 立即松解约束 -更换约束部位 -评估伤情 - 报告医生、护士长 -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 安抚患者及家属 - 加强局部观察 - 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 - 床旁交接班。 (三)约束带松脱 处理流程出现约束带松脱 - 查找原因 - 重新约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 做好解释、宣教 - 加强巡视。 (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相应症状 - 立即松解约束带 - 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 - 查找原因 - 查看评估伤情 -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 安抚患者及家属 - 观察病情并记录 - 做好床旁交接班 - 如出现骨折,科室讨论分析 -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可编辑

、危重患者翻身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坠床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床T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T评估伤情后再搬动T 取合适体位一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光片)一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f安抚患者及家属f观察病情并记录f做好床旁交接班f科室讨论分析 f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逆流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管道脱落 f 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 f 由医生确认处理方法并进行处理(普通患者的胃管和留置尿管可由护士重新置入) f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f 安抚患者及家属 f 观察病情并记录 f 做好床旁交接班 f 科室讨论分析 f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皮肤擦伤、撞伤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皮肤破损f查看破损情况f局部涂擦0.5%碘伏f严重时报告医生、护士长f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f安抚患者及家属f观察病情并记录 f 做好床旁交接班 f 科室讨论分析 f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脊髓损伤、关节脱位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脊髓损伤、关节脱位相应症状 f 立即保护好患者头颈部,避免再度扭曲 f 睡硬板床 f 报告医生、护士长 f 评估伤情 f 做好抢救准备 f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f 安抚患者及家属 f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呼吸及氧饱和度)f 做好床旁交接班f科室讨论分析f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11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摘要:留置导尿管术是基础护理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在临床上极为广泛。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忽视,长期留置导尿管,不恰当的导尿护理可能导致泌尿感染、尿道损伤、膀胱痉挛、膀胱结石等并发症。今年来,护理界对尿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大量研究。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其优点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临床常见的留置导尿术护理技术,术侵入性操作之一。若护理操作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愈后,甚至危及生命。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留置导尿的认识,加强导尿的护理管理.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并发症、护理措施

1导尿管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氢乙烯制成的管道。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因为在导尿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膀胱、尿道粘膜的损伤及细菌入侵。如果细菌入侵,将很快扩散至整个泌尿系统,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因此,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导尿。 2留置导尿术 2.1 定义及目的 留置导尿书是指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管术用于抢救为重、休克病人时,能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以观察病情变化。盆腔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尿液,以保持盆腔空虚,避免术中误伤。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及冲洗,还可以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尿失禁、昏迷、会阴或肛门附近有伤口不宜自行排尿者,留置导尿管可引流尿液,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的训练。 2.2 注意事项 双腔气囊导管固定应注意膨胀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以避免压迫膀胱壁使粘膜损伤。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每日定时更换、排空引流袋并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跟换周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袋及导尿管,引流袋不能高于膀胱,以防止尿液逆流。如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勤变换卧位,通过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并经常观察尿液,每周查一次尿常规。若发生尿液浑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训练膀胱功能,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阻断引流,一般每3~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和护理方法,使其充分认识预防泌尿感染的重要性。 3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 3.1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霍红旭[1]报告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病例占

静脉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采血法是指将静脉血抽出体外的方法。目前包括普通静脉采血法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两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皮下出血或局部血肿、晕针或晕血、局部皮肤过敏反应、误穿刺入动脉、采血失败等。 一、皮下出血或局部血肿 [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 2.肉眼可见皮下瘀斑。 [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血管,宜选择粗、直、充盈饱满、弹性较好的静脉,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对血管壁的损伤。 2.上肢静脉采血时,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若上衣袖口较紧,要求患者脱去衣袖后再采血,避免较紧的衣袖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 3.采血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观察采血局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采血后有效按压是预防血肿的有效措施。 (1)按压时间应5~10分钟。 (2)按压方法正确:(1)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按压时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2)如果针头在皮下行走一段距离后进入血管,按压时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 [处理措施] 1.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使毛细血管收缩,可防止皮下出血或血肿扩大。 2.48小时后改为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吸收和消肿。 二、晕针和晕血 [临床表现] 晕针或晕血发生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一般2~4分钟后自然缓解。 1.先兆期患者多主诉头晕、眼花、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 2.发作期突然昏倒、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下

降、心率减慢、脉搏细弱等。 3.恢复其意识恢复清晰,自诉全身无力、四肢酸软,面色由苍白转红润,四肢转温,心率、脉搏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 1.采血前应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心理情绪、是否进食、有无晕针晕血史等,并作好解释工作,给患者以心理安慰。 2.采血时与患者适当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姿势,以利于机体放松,尤其是易发生晕针或晕血的患者可采取平卧位。 4.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 [处理措施] 1.发生晕针或晕血时,应立即停止采血,迅速将患者抬到空气流通处或吸氧。 2.患者坐位时立即改为平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指压或针灸人中穴、合谷穴。 3.口服葡萄糖液,适当保暖,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缓解。 三、局部皮肤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局部有灼伤感,甚至出现皮疹及过敏性皮炎。 [预防措施] 1.评估患者的消毒剂过敏史,针对性改进其他消毒剂。 2.采血后穿刺针眼处不覆盖任何东西,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干燥。 [处理措施] 如出现过敏现象报告医生处理。 四、误穿刺入动脉 [临床表现] 以股动脉为例。当穿刺针穿入血管时,不用回抽,血液自动上升到注射器里。血液呈红色,较静脉血更鲜红。 [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股静脉的解剖位置,即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约0.5cm处。 2.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用消毒液消毒示指和中指,于股三角区扪及股动脉,并用手指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成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留置导尿管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出尿液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需每小时监测尿量及尿比重的危重、休克患者;盆腔手术前需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的患者;泌尿系手术后为了便于引流和冲洗的患者;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及需行膀胱功能训练的患者。预防非盆腔手术手术时间过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 尿路感染 发生原因】 1.操作过程中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选择导尿管型号不合适,造成导尿管插入不顺利而反复多次插管。 3.导尿管留置后护理措施不当,造成泌尿系统上行感染。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检查可见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见阳性结果。 预防及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预防留置导尿管术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导尿管留置过程中所使用的物品必须符合灭菌要求。 2.合理选择尿管: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根据尿道内径与尿管直径的相关联系选择合适的尿管。一般选择14号、16号、18 号硅胶导尿管。 3.加强导尿管留置后的护理,同时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留置尿管的相关知识宣教,鼓励其主动参与护理。 1)清洁尿道口每日两次。普通集尿袋每日更换一次,抗返流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 2)尿袋及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返流。

3)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因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等导致尿路感染。 4)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ml/ 日。控制尿液的PH 值在6.5-7.0 ,可预防感染。 4.若已经发生尿路感染,应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同时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 血尿 发生原因】 1.由于个体差异、疾病等因素影响导致留置尿管长度不当,造成尿道损伤。 2.第一次放尿过快、过多,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出现血尿。 3.气囊回缩较差,拔管时致尿道黏膜损伤出血。 4.导尿管意外脱出,损伤尿道黏膜。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尿痛、尿液颜色改变,实验室检查可见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 预防及处理】 1留置导尿管时,见尿后再插入7?10cm,再向气囊注入生理盐水,防止 膨胀的气囊卡在尿道内口,压迫膀胱壁,造成黏膜的损伤。 1000ml。 2.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 3.选择质量好的导尿管,如果出现气囊回缩较差,不可强行将导尿管拔出。 4.患者翻身或离床活动时,固定好导尿管以防其脱出。 5.患者出现血尿时,积极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膀胱痉挛或萎缩 发生原因】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1.气囊对膀胱三角区的压迫刺激,尿管的部分阻塞,泌尿系感染等是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中低血压 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采取头低位。 (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常见原因有: (1)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 (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口腔损伤 1.发生原因 (1)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的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特别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的损伤。(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2.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的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黏膜。(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上黏膜及牙龈。(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的漱口液。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口腔护理的清洁液、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1)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2)胸部X 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 3.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3)已出现肺炎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的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三)窒息 1.发生原因

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之欧阳家百创编

静脉输血法操纵并发症 欧阳家百(2021.03.07)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输血虽然有不成替代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应当注意血液制品也有潜在的危险性,再加之由于医务人员的操纵及病人的体质等原因,仍有3%10%病人可产生不合水平的不良反响及相关疾病,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响、过敏反响和变态反响、溶血反响、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响等等,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后的并发症,积极的给予预防和处理。本节分述如下。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响 ㈠产生原因 1.外来性或内生性致热原:如卵白质、细菌的代谢产品或死菌等, 污染保管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起发热反响。 2.免疫反响: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LA、粒细胞 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产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呈现在频频输血的病人或经产妇中。 ㈡临床表示 产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初起发冷或寒颤;继之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伴随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都患者血压无变更,症状继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出24小时者;少数反响严重者可呈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㈢预防及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调养液和输血用具,采取无热原技术配制调养液, 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原。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 过滤血液移除年夜大都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响所致的发热。 3.一旦产生发热反响,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放弃不必。 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予抑制发热反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 每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mg 或度冷丁50mg等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 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更并记录。 二过敏反响 ㈠产生原因 1.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献血员在献血前4小时内曾用过可 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2.患者呈过敏体质,输入血液中的异体卵白质同过敏机体组织细胞 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所致。 3.屡次输血的病员,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 生过敏反响。

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中低血压 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1)采取头低位。(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常见原因有: (1)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 (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一、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概述】 肺部感染指下呼吸道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患者防御机制的疾病及手术后。术后肺部感染以肺不张最多见。患者表现为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心率加快,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明显,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 【原因】 老年胸、腹大手术、长期吸烟、已存在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术后呼吸运动受限、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及排出不畅等。 【预防】 1.进行术前深呼吸锻炼。 2.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 3.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或慢性肺部感染。 4.全麻手术拔管前吸净支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误吸。 5.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体位排痰或给与药物化痰,以利于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6.胸、腹带包扎松紧适宜,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 7.注意口腔卫生。 8.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护理常规】 1.术后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帮助其翻身、拍背,促进气道内分泌物排出,尽快解除气道阻塞。 2.教会患者保护切口和进行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 3.痰液粘稠时,超声雾化吸入或服用祛痰剂。

4.鼓励患者摄取充足水分,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稀释和排除。 5.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二、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概述】 泌尿系感染是指排尿的通路即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被细菌感染而发生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腰痛、排尿次数增加及排尿时疼痛等症状。 【原因】 1.排尿不畅和排尿不尽,膀胱残留尿成为细菌繁殖场所而诱发泌尿系感染。 2.机体抵抗力下降,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细菌经血行播散而引起泌尿系感染。 3.长期留置导尿或卫生状况不佳。 【预防】 1.保持尿道外口的清洁,每天温水清洗会阴部,勤洗内裤尤其女患者。 2.多饮水,对于排尿不畅者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ml,以冲洗尿道,排除细菌及毒素。注意观察尿液、尿量、排尿次数及体温变化。 3.指导患者尽量自主排尿,防止尿潴留发生。 【护理常规】 1.每天清洗会阴、肛门1~2次。 2.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但不可重压,病情允许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排空膀胱残余尿。 3.出现尿潴留时应及时处理,若残余尿超过500ml时,应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

最新动脉采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意义。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感染、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误刺神经、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穿刺处大出血、筋膜间综合征及穿刺失败等。 一、感染 【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 2.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 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3.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 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 1.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2.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3.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 1.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2.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 5 - 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4.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处理措施】 1.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2.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3.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4.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5.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