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课件

合集下载

子宫腺肌症医学课件

子宫腺肌症医学课件

汇报人:日期:•子宫腺肌症概述•子宫腺肌症的病理生理学•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目录•子宫腺肌症的预防与管理•子宫腺肌症的研究进展01子宫腺肌症概述子宫腺肌症,又称子宫腺肌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以子宫肌层内存在异位腺体为特征。

定义子宫腺肌症多发生于育龄妇女,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与多次妊娠、分娩、流产等生育史相关。

流行病学特征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子宫腺肌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遗传、免疫、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异位生长,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局部免疫炎症反应等有关。

这些因素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异位病灶。

临床表现子宫腺肌症的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性交不适等。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要点一要点二诊断方法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质地硬;超声检查可显示子宫肌层内的异位腺体;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

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02子宫腺肌症的病理生理学腺肌组织增生异位内膜组织在肌层内增生,形成腺肌组织,导致子宫肌层增厚。

出血和囊性变异位内膜组织在肌层内可伴随月经周期性出血,长时间后可形成囊性变。

子宫内膜和肌层的异位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到子宫肌层。

子宫腺肌症的病理学特征子宫腺肌症常引起痛经,表现为周期性下腹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经异常子宫出血生育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间期出血等异常子宫出血症状。

子宫腺肌症可能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030201子宫腺肌症对女性生理的影响子宫腺肌症通常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但不同患者疾病进展速度存在差异。

子宫腺肌病-PPT精品课件

子宫腺肌病-PPT精品课件

子宫肥大症病理特征为平滑肌细胞肥大,子宫纤维 化,胶原纤维增生,肌层肥厚。超声表现为子宫均 匀增大,子宫内膜线居中,肌层回声均匀。
当腺肌病较轻时,肌层也仅表现为稍不均匀,此时 超声与子宫肥大症声像图无特异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鉴别困难,主 要靠有无痛经史来鉴别。
超声表现为肌层内边界不清病灶,血流异常丰富, 此时与子宫腺肌病合并感染时病灶内血流异常丰富 的声像及其相似,两者鉴别需结合病史,诊断性刮 宫,必要时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辅助诊断。
• 由于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增生过 长,提示本病可能与长时间高雌激素刺激有关。
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类型
子宫均匀增大,质较硬,但一般不超过3个月妊娠 大小,过大者常合并子宫肌瘤。
剖面见肌层肥厚,以后壁为甚,增生的平滑肌束呈 小梁状或编织样结构,边界不清,无包膜,增厚的 肌层中可见小的腔隙,直径多在5mm之内,内可 见陈旧性积血。
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周围有假包膜反射,假包膜是肌瘤周边黯 淡光环,仔细、多切面调整增益,多数可显示假包 膜或清晰的接线,假包膜上有环状血流信号。
而子宫腺肌病边界欠清晰,周围无包膜反射,病灶 处肌层呈星点状、条状散在分布或放射状排列血流 信号,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声像可与之鉴别, 约有50%的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鉴别仍存在一 定困难。
1.血流分布特点:
病灶内血流信号较正常增多,但由于常伴声衰减, 不容易显示出来,血流信号在病灶处肌层呈星点状、 条状散在分布,或呈放射状排列。
当病情严重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异常丰富的血流 信号,可记录到低阻力型动脉频谱,应与恶性病变 相鉴别。
2.血流频谱
与子宫动脉各级分支的频谱基本相同,阻力指数常 大于0.5

--《妇产科精品教学课件》子宫腺肌病

--《妇产科精品教学课件》子宫腺肌病
–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20
治疗
21
治疗:药物
无根治药物 症状轻
– 非甾体类抗炎药 – 口服避孕药
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者
– 试用GnRHa
22
治疗:手术
适用于:
– 症状严重 – 年龄偏大 – 无生育要求 – 药物治疗无效
23
治疗:手术
方式:
– 全子宫切除术 – 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
Ca125:152(u/ml) (正常值:<37.2u/ml)
26

27
12
13
病理
镜检
– 子宫肌层内岛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 – 异位腺体常处于增殖期 – 偶见局部分泌期改变
14
15
临床表现
16
临床表现:症状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经产妇; 35%患者无症状;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0%-50%); 痛经进行性加剧(25%);
– 常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结束。
年轻有生育要求者 易复发 – 骶前神经/骶骨神经切除术 疼痛缓解率80%
24
病例讨论
25
病例讨论:诊断?治疗?
患者38岁,已婚育。 进行性加剧痛经5年,伴经量增多。 妇检:子宫后位,增大如孕10周大小,质硬,固定。 B超:子宫增大(长径69mm,左右径70mm,前后径
69mm),质地不均,弥漫性腺肌病? 实验室:血Hb:84g/L。
月经中期阴道流血(少数)。
17
临床表现:体征
子宫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 质硬有压痛(经期更甚) 15%-40%合并卵巢内异症,粘连致子宫活动度差。 半数同时合并子宫肌瘤。
18
诊断
19
诊断

子宫腺肌病ppt课件

子宫腺肌病ppt课件

临床表现
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
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 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 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 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 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 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 肌纤维收缩之故。 双合诊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 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 在。
治疗
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再有生育要求者,以全子
宫切除为好,尽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 宫内膜异位症者,也尽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 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绝经。要求生育 者,可用激素治疗6~12个月,停药后希望能 在短期内受孕。如系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应 考虑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宫
护理诊断
1.焦虑 与缺乏子宫腺肌病的相关知识,担心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子宫腺肌病
定义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
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基层,又 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子宫 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 “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 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 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 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 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 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 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 组织并无分界(假包膜)。
提高诊断率
①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意识,对无典型痛经史
者,盆腔检查子宫增大,质硬或伴有触痛结 节时,考虑到子宫腺肌病可能。 ②提高B超诊断技术。对疑诊病人在月经不同 时期(经前、经期、经后)进行B超检查,动 态观察超声图像变化,综合分析诊断。弥漫 性腺肌病更适合应用阴道超声检查,敏感性 达80%,特异性可达74%,较腹部探头准确 性高。

子宫腺肌症科普宣传PPT课件

子宫腺肌症科普宣传PPT课件

预防与治疗策略
定期复查:对已确诊的患者,定期到医 院复查 心理支持: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心理 支持
对子宫腺肌症的误解
对子宫腺肌症的误解
饮食习惯影响: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饮食 习惯和子宫腺肌症之间有必然联系 不孕问题: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导致不孕 问题
对子宫腺肌症的误解
传染性:子宫腺肌症不属于传染性疾病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疼痛管理:采用热敷和定期锻炼等方式 缓解疼痛 月经管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 累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适量摄取富含纤维的食物, 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健康检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病变
结语
结语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多数患 者经过治疗可以获得缓解 增加对子宫腺肌症的认识,有助于早期 预防和治疗
常见症状与影响
痛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剧烈腹痛 月经异常: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 过少
常见症状与影响
不孕问题:子宫腺肌症可能影响受孕 妊娠并发症:有可能增加早期流产或围 产期并发症的风险
预防与治疗策略
预防与治疗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 和适度锻炼 确诊与治疗:医生确诊后,可选用药物 治疗或手术治疗
子宫腺肌症科普宣传 PPT课件
目录 介绍子宫腺肌症 常见症状与影响 预防与治疗策略 对子源自腺肌症的误解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结语
介绍子宫腺肌症
介绍子宫腺肌症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症状:月经周期失调、疼痛、不孕等
介绍子宫腺肌症
发病原因: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流行率: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常见症状与影响
结语
如有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咨询医生或专 业机构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子宫腺肌病PPT课件

子宫腺肌病PPT课件
2、痛经(25%):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 解。这是因为月经时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子宫内膜在卵 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以及出血,同时还增加了 子宫肌层血管的血量,使坚厚的子宫肌层扩张,引起 严重的痛经。
3、大约有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
5
体征
-
22
药物治疗-- GnRHa
方案
– 雌孕激素联合方案: – 结合雌激素0.3~0.625mg/d+醋酸甲羟孕酮
2~4mg/d – 替勃龙:1.25 mg/d
注意事项
– 应用GnRH-a 3个月以上,多主张应用反向添加 – 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从用药第2个月开始 – 治疗剂量应个体化,有条件应监测雌激素水平
优点:
1.该手术的优点主要是迎合了患者在心理层面“保留子宫”的愿 望。 2.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月经过多症状 3.不影响卵巢血供和功能
缺点
1.手术复杂; 2.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 3.术后复发问题;
-
13
手术治疗
保守性手术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适用于年轻、 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注意:1.术前可使用GnRH—a治疗3个月,可缩小病灶
相应增大 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发生改变; 合并盆腔内异症会加重不孕; 外周血中存在抗磷脂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
-
4
症状
1、月经失调(40-50%):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 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 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子宫 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引发。严重的患者可 以导致贫血。
-
6
诊断
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病 理诊断,但是需要手术切除病灶或穿刺 活检病理证实。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子宫腺肌病特 异性高,但敏感性还有待于提高

子宫腺肌症ppt课件

子宫腺肌症ppt课件
妇科检查子宫应当用触诊和叩诊来进行检查。检查是可扪 及子宫均匀性增大,呈现为球形,质地较硬并有压痛感。 月经前或经期子宫变软增大,触痛增加。少数子宫表面不 规则,有球状突起,可能伴有子宫肌瘤或腺肌瘤。
可编辑课件PPT
3
检 查 :
• 1.B超检查:其诊断率为52.4%,典型声像图为:①子宫
可编辑课件PPT
9
治 疗
• (1)子宫切除术
• 适用于患者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严重,保守治 疗无效。而且,为避免残留病灶,以全子宫切除为首选, 一般不主张部分子宫切除。
• (2)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因子宫腺肌病往往病灶 弥漫并且与子宫正常肌肉组织界限不清,因此如何选择切 除的方式以减少出血、残留并利于术后妊娠是一个比较棘 手的问题。
• 3.肿瘤标志物:利于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来辅
助测定,诊断率在15%左右可编。辑课件PPT
4
诊 断 :
• 由于妇科病症中很多病症颇为相似,相近,而且表现症状 也有雷同,所以在诊断的时候一定要鉴别诊断。如:不孕 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妊娠,痛经 等等。这样以更好的准确诊断病症,区别对待。
可编辑课件PPT
14
简要病史
•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为25-26天,经期为5-6天, 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末次月经时间为:2015-0531.该患者于4年前妇科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肌瘤大 小约1.1cm,未见报告单,同时无月经改变,无尿频便秘 等症状,故医生建议该患者定期随访。患者每年复查B超 提示肌瘤较前稍大。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出现月经量 增多,伴凝血块,经期及周期同前,无头晕乏力,无腹痛 腹胀,遂于当地医院就诊查B超示:“子宫平滑肌瘤” (未见报告单),建议手术治疗。先为求进一步诊治,遂 于我院就诊,查B超示:“子宫平滑肌瘤”,症状同前, 门诊拟“子宫平滑肌瘤”收治入院。

子宫肌腺症课件

子宫肌腺症课件
01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
03
02
定期进行妇科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疾病
04
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如吸烟、 饮酒等
谢谢
激素水平变化
01 雌激素水平升高:子宫肌腺症患者雌激素水 平通常高于正常水平
02 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肌腺症患者孕激素水 平通常低于正常水平
03 雄激素水平变化:子宫肌腺症患者雄激素水 平可能升高或降低
04 激素水宫肌层增厚
3
子宫肌腺症的治疗方案
肌腺症切除术等
辅助治疗:如针灸、 理疗等,以缓解症状
01
药物治疗:使用激素类 药物,如孕激素、雌激
素等,以减轻症状
02
03
保守治疗:通过调整生 活方式、饮食、运动等,
以减轻症状
04
2
子宫肌腺症的病理生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因:子宫
1 内膜组织在 子宫腔以外 的部位生长
治疗:药物
3 治疗、手术 治疗、辅助 生殖技术等
症状:痛经、
2 月经不调、 不孕等
预防:避免
4 多次流产、 避免长期服 用避孕药等
子宫肌层病变
01
子宫肌层病变 是子宫肌腺症 的主要病理表 现
02
病变部位:子 宫肌层内出现 异位子宫内膜 组织
03
病变特点:异 位子宫内膜组 织在子宫肌层 内生长、增殖, 形成结节或团 块
04
病变影响:导 致子宫肌层增 厚、子宫体积 增大,引起月 经过多、痛经 等症状
药物治疗
01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用 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02
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孕激素等,用于调 节激素水平,减轻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子宫内膜异位症:除去痛经及月经失调于子宫腺肌症外, 多有不孕,下腹痛,经期肛门坠胀,妇科检查是子宫大小 正常,常常后位固定,宫颈后上方或骶骨韧带出扪及一个 或数个米粒到蚕豆大小不等的硬结,触痛明显。如合并子 宫腺肌症时就不容易鉴别。
子宫腺肌症
• 2.子宫肌瘤:往往无痛经,只有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 肌瘤红色变性时才可以出现剧烈腹痛,但与月经周期无关, 以往可以有子宫肌瘤病史。如果合并子宫腺肌症时就比较 难鉴别的。
子宫腺肌症
• 妇科检查子宫应当用触诊和叩诊来进行检查。检查是可扪 及子宫均匀性增大,呈现为球形,质地较硬并有压痛感。 月经前或经期子宫变软增大,触痛增加。少数子宫表面不 规则,有球状突起,可能伴有子宫肌瘤或腺肌瘤。
子宫腺肌症
• 1.B超检查:其诊断率为52.4%,典型声像图为:①子宫
均匀性增大呈现球形②子宫肌层内有多发散在的小囊样低 回声反射③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肌瘤可见子宫壁包块 于正常肌层界限不清,子宫肌层内可见小囊样低回声反射。 子宫大小出现周期性变化,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子宫增大, 以后逐渐变小。
子宫腺肌症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也可以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案 之一。其作用机制有:异位子宫内膜坏死,分泌前列腺素 减少,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降低复发率;在位内膜侧 支循环的建立,可由基底层逐渐移行生长恢复功能。但子 宫动脉栓塞术会影响子宫及卵巢的血运,从而对妊娠有不 利影响。可能会导致不孕、流产、早产并增加剖宫产率。
子宫腺肌症
简要病史
•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为25-26天,经期为5-6天, 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末次月经时间为:2015-0531.该患者于4年前妇科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肌瘤大 小约1.1cm,未见报告单,同时无月经改变,无尿频便秘 等症状,故医生建议该患者定期随访。患者每年复查B超
提示肌瘤较前稍大。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出现月经量
• 3.原发性痛经:多发于未婚女子,未产妇女,常于婚后或 产后显著好转或自愈,妇科检查中子宫大小正常。
子宫腺肌症
• 根据子宫腺肌症的病变程度,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侵入肌层 的范围和深度分为局部性和弥漫性(散在性)两大类。
• 局部性:指的就是就是活性的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的程 度和范围比较小,局限于部分。
增多,伴凝血块,经期及周期同前,无头晕乏力,无腹痛 腹胀,遂于当地医院就诊查B超示:“子宫平滑肌瘤”
(未见报告单),建议手术治疗。先为求进一步诊治,遂 于我院就诊,查B超示:“子宫平滑肌瘤”,症状同前, 门诊拟“子宫平滑肌瘤”收治入院。

发病以来,甚至清,精神可,食欲好,睡眠佳,二便
无殊,体重无明显改变。
• 2.子宫碘油造影:对于腺肌病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典型
的X线图形是:宫腔扩大,碘油可由宫腔的某一处或多处 进入肌层,形成球状突起。诊断率在20%左右。
• 3.肿瘤标志物:利于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来辅
助测定,诊断率在15%左右。
子宫腺肌症
• 由于妇科病症中很多病症颇为相似,相近,而且表现症状 也有雷同,所以在诊断的时候一定要鉴别诊断。如:不孕 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妊娠,痛经 等等。这样以更好的准确诊断病症,区别对待。
子宫腺肌症
• 入院查体:神志清,T36.8℃ P79次/分 R20次/分 BP152/98mmHg,无腹痛,无阴道出血。
子宫腺肌症
• 4、假绝经疗法(“药物性卵巢切除”或“药物性垂体切 除”)术前缩小病灶以及术后减少复发的药物。GnRHa 注射,使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绝经的状态,从而使异位的 子宫内膜逐渐萎缩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应用GnRHa后可 以使子宫明显缩小,可以作为一部分病灶较大、手术困难 的患者术前用药。等到子宫变小后再手术,风险和难度会 明显下降。副作用会出现更年期症状,甚至导致严重的心 脑血管并发症及骨质疏松等,所以在应用GnRHa3个月后 建议反向添加雌激素以缓解并发症。另外GnRHa费用较 高,所以目前并不作为长期治疗的方案,一旦停药,月经 恢复就可能导致病变的再次进展。
子宫腺肌症
• (1)子宫切除术 • 适用于患者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严重,保守治
疗无效。而且,为避免残留病灶,以全子宫切除为首选, 一般不主张部分子宫切除。 • (2)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因子宫腺肌病往往病灶 弥漫并且与子宫正常肌肉组织界限不清,因此如何选择切 除的方式以减少出血、残留并利于术后妊娠是一个比较棘 手的问题。
子宫腺肌症
疾病查房
子宫腺肌症
定义
• 子宫腺肌症:叫做子宫腺肌病,又叫做内源性(内在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侵入子期延长,子宫增大,不孕。一般发病年龄段在 30—50岁左右经产妇女,尤其是多产妇女,约有半数的患者 合并子宫肌瘤,约有15%左右的患者合并外在性子宫内膜 异位症。约有25%左右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无明显表现症状。
• 弥漫性: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活性的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 的范围和程度比较广泛。
• 在病症的严重程度上来看的话,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症就比 较严重一点。
子宫腺肌症
(1)对症治疗对症状较轻,仅要求缓解痛经者,可以选择 在痛经时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如芬必得、消炎痛或萘普生等对 症处理。 (2)假孕疗法对症状较轻,暂无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 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可以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萎缩而 起到控制子宫腺肌病发展的作用。 (3)宫内节育器对月经量大、痛经,暂无生育要求者,可 选择上内含高效孕激素的节育器,通过其在子宫局部持续释 放孕激素以控制异位病灶发展,需在五年后取出或更换。
子宫腺肌症
问题讨论
1 0000
2 0000
3 0000
4 0000
5
0000
子宫腺肌症
病人基本资料 简要病史
入院后的诊疗 专科知识 问题讨论
子宫腺肌症
• 姓名:林玉花 • 性别:女 • 年龄:53岁 • 床号:32床 • 住院号:1339121 • 主诉:进行性痛经加重6年 • 入院时间:2016-1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