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物理性能试验的操作规程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理性能的检测对保证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的物理性能检测通常包括密度、比表面积、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下面是水泥物理性能检测的一份原始记录。
实验名称: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实验日期:2024年5月10日实验人员:张三、李四实验材料:1.水泥样品:XXX牌水泥2.试验设备:测密度器、比表面积仪、凝结时间计、抗压强度试验机实验步骤及结果:1.密度测试:使用测密度器进行水泥样品的密度测试。
实验数据:测量次数:3次时间(s)体积(cm^3)质量(g)密度(g/cm^3)1120324.52.7042120325.22.7103120325.02.708平均密度:(2.704 + 2.710 + 2.708)/3 = 2.707 g/cm^32.比表面积测试:使用比表面积仪对水泥样品的比表面积进行测试。
实验数据:测量次数:3次时间(s)体积(cm^3)质量(g)比表面积(m^2/g)110052.50.55210052.40.55310052.60.556平均比表面积:(0.55+0.55+0.556)/3=0.552m^2/g3.凝结时间测试:使用凝结时间计测试水泥样品的凝结时间。
实验数据:测量次数:3次时间(min)凝结时间(min)140241339平均凝结时间:(40 + 41 + 39)/3 = 40 min4.抗压强度测试:使用抗压强度试验机对水泥样品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实验数据:测量次数:3次时间(min)抗压强度(MPa)11029.5310.2平均抗压强度:(10+9.5+10.2)/3=9.9MPa结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XXX牌水泥的物理性能如下:1. 密度:2.707 g/cm^32.比表面积:0.552m^2/g3. 凝结时间:40 min4.抗压强度:9.9MPa。
水泥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泥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水泥试验是对水泥性能进行评价和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水泥质量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水泥试验常用的几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1.外观检查法此法是通过观察水泥外观的形状、颜色和杂质等特征,初步判断水泥的质量。
注意事项是要使用干净无杂质的平台来进行水泥观察,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2.比表面积测定法比表面积测定法是用来测定水泥背后颗粒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积大小,能够反映水泥的细度,进而推断出水泥活性和品质。
注意事项是在测定前要保持试验仪器的干燥和清洁。
3.初凝和终凝时间测定法初凝和终凝时间测定法是测定水泥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凝结和结束凝结的时间,以判断水泥的胶凝特性和施工时间。
注意事项是要准确地配制样品、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4.抗压强度测定法抗压强度测定法是常用的评价水泥质量的方法之一,通过测定水泥的抗压强度来判断水泥的强度和品质。
注意事项是在试验中要严格控制试样的制备条件和试验环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总碱测定法总碱测定法是测定水泥中碱含量的方法,因为水泥中高含量的碱会导致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因此对于建筑结构材料来说,低碱水泥是理想的选择。
注意事项是在试验前要保持试验仪器的干燥和清洁,并正确操作和计量。
6.水泥干缩性测定法水泥干缩性测定法是通过测量水泥试样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量来评价水泥的耐久性和应变能力。
注意事项是要控制试验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并保持试样的平整和不变形。
7.比重测定法比重测定法是测定水泥样品的密度,从而推断出水泥的孔隙率和质量。
注意事项是要充分塞实试样、及时去除试样表面的气泡。
总之,水泥试验方法的选择和执行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并严格遵守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水泥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进行试验过程中要注意试验环境的控制和样品制备的准确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

混凝土实验室操作规程.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标准与流程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与方法3、实验设备的操作规范与维护要求4、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与测试流程5、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与报告要求6、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1、混凝土原材料检验11 水泥检验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检查其生产厂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等。
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等项目的检验。
检验频率应符合规定,一般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 吨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 吨为一批。
12 砂检验检查砂的来源、规格和级配。
进行含泥量、泥块含量、细度模数等项目的检验。
批量检验时,应以 400 立方米或 600 吨为一验收批。
13 石检验确认石的产地、品种、规格和颗粒级配。
检验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等。
验收批的划分,同砂的检验。
14 外加剂检验核查外加剂的品种、性能和生产厂家。
检测其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等指标。
以同一品种外加剂,每 50 吨为一批进行检验。
15 掺合料检验对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检验其细度、需水量比、活性指数等。
按规定的批量进行抽检。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 设计原则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指标。
遵循最大水胶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限制。
考虑经济合理性,优化配合比。
22 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通过试配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
经过强度检验和调整,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材料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3、实验设备操作规范31 搅拌机操作启动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清洁度。
按照规定的搅拌程序和时间进行操作。
搅拌结束后,及时清理搅拌机。
32 压力试验机操作开机前检查仪器的各项参数和仪表是否正常。
正确安装试件,均匀加载,直至试件破坏。
记录试验数据,关机后清理仪器。
33 坍落度筒操作湿润坍落度筒及其底板,在底板上放置坍落度筒。
水泥试验记录范文

水泥试验记录范文一、试验目的:通过对水泥进行试验,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为水泥在工程中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二、试验设备:1.水泥试验机2.压力机3.水泥卧式试验台4.试验模具5.砂轮机三、试验项目:1.物理性能试验-水泥比重试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泥置于一个已知初始质量的量筒中,并记录下总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到水泥的比重。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采用比表面积仪,根据比表面积仪的使用说明,测定水泥比表面积。
-水泥初凝时间试验:将水泥与适量的水混合制成糊状物,将该糊状物与模具置于水泥卧式试验台上,观察其刚刚失去流动性时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水泥终凝时间试验:同上述实验步骤,观察水泥完全凝结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2.力学性能试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泥与适量的砂子混合制成胶砂,将胶砂压实到一定的模具中,然后计算其抗压强度。
-水泥抗折强度试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混合适量的砂子和石粉制成砂浆,将砂浆分别放入三个不同位置的试验模具中,然后计算其抗折强度。
-水泥抗拉强度试验:将一定质量的水泥混合适量的砂子和石粉制成砂浆,使用压力机对砂浆进行拉伸试验,然后计算其抗拉强度。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物理性能试验结果:- 水泥比重:3.1g/cm³- 水泥比表面积:400m²/kg-水泥初凝时间:2小时-水泥终凝时间:6小时通过物理性能试验,得到的水泥比重、比表面积、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等指标能够反映出水泥的品质和适用性。
在试验中得到的水泥比重为3.1g/cm³,说明水泥的密度较大,有一定的坚实性质。
水泥的比表面积为400m²/kg,表明水泥颗粒表面积较大,便于与其他材料发生反应,提高水泥的活性。
而水泥的初凝时间为2小时,终凝时间为6小时,说明水泥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流动性,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灵活,并且在适当的时间内能够达到一定的凝固程度。
2.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水泥胶砂抗压强度:30MPa-水泥抗折强度:40MPa-水泥抗拉强度:10MPa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可以评估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硅酸盐水泥试验操作规程

硅酸盐水泥试验操作规程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设备和材料1.试验设备:细度测定仪、抗压试验机、运动疲劳试验机、化学测定仪器等。
2.试验材料:硅酸盐水泥样品、试验用沙子、水。
三、试验步骤1.硅酸盐水泥细度测试:a.将400g水泥样品放在干燥的试样杯中。
b.加入400g试验用沙子,混合均匀。
c.用细度测定仪测定试样中的颗粒大小。
2.硅酸盐水泥抗压强度测试:a.将适量的水泥和沙子以1:3的比例混合均匀。
b.将混合材料放入抗压试验机的模具中,用标准压力进行压实。
c.测定一定时间后的抗压强度,并记录结果。
3.硅酸盐水泥运动疲劳试验:a.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试样进行疲劳试验。
b.将试样放入运动疲劳试验机,按照一定的振动频率和振幅进行疲劳循环试验。
c.测试一定次数后,观察试样变形情况,并评估疲劳性能。
4.硅酸盐水泥化学成分测试:a.将硅酸盐水泥样品碾磨成粉末,并通过筛分机将其中的颗粒分离。
b.使用化学测定仪器分析分离出的粉末样品的化学成分。
四、试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细度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后,根据国家标准判断水泥的细度是否合格。
2.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应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水泥的力学性能。
3.运动疲劳试验结果的变形情况应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水泥在工程应用中的耐久性能。
4.化学成分测试结果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水泥的化学性能是否合格。
五、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前要仔细检查试验设备和材料,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试验步骤进行,并注意安全。
3.必要时可以重复试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对试验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和整理,以便分析和总结。
六、试验结果的评价与应用根据试验结果,评价硅酸盐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工程应用指标的合格性。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确定适用于不同工程的硅酸盐水泥品种和技术要求,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同时,对于试验结果出现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水泥试验规范

水泥试验规范水泥试验规范1. 引言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
本规范旨在规定水泥试验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试验设备2.1 毛细管流动度仪:用于测定水泥糊浆的流动特性。
2.2 压剪仪:用于测定水泥强度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2.3 细度仪:用于测定水泥的细度和比表面积。
2.4 硬度计:用于测定水泥的硬度。
3. 试验方法3.1 流动度试验:取一定质量的水泥和一定比例的水混合,通过毛细管流动度仪测量其流动性能。
3.2 抗压强度试验:将水泥制成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后,在压剪仪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测定其抗压强度。
3.3 抗剪强度试验:将水泥制成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后,在压剪仪上施加一定的剪应力,测定其抗剪强度。
3.4 细度测定:将水泥样品通过细度仪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其细度和比表面积。
3.5 硬度测定:使用硬度计对水泥样品进行测定,得到其硬度值。
4. 试验报告与评定4.1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设备、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评定等内容。
4.2 试验结果应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定,如抗压强度应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4.3 试验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签署,并加盖试验单位的公章。
5. 安全措施5.1 进行水泥试验时,应戴好安全眼镜和手套,以防试样喷溅伤人。
5.2 在进行压剪试验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发生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
6. 结论本规范规定了水泥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对于保证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使用试验设备和按照规范进行试验操作,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为水泥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操作人员在进行试验时要注意安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生产。
水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水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水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在实验室内严禁随意更改实验装置或设备,如需要更改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同意。
三、使用化学试剂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四、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以及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使用明火。
五、实验室内如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按照逃生路线撤离。
六、实验室内禁止擅自丢弃废弃物品,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七、实验室内必须经常进行通风和排气,保持空气清新。
八、实验室内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九、对于不明实验物质或未知气味,禁止随意接触或嗅闻,必
须向负责人报告并进行处理。
十、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整洁,禁止放置杂物和堆积物品,确保通道畅通和紧急情况处理。
十一、实验室内发生事故或安全问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报告和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改进。
以上是水泥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所有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确保实验室内安全运行并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泥细度检验操作规程

水泥细度检验操作规程
一.本岗位的任务:正确检验水泥的细度,自接受样品后在予定日期内完成检验并报告结果。
二.水泥细度的检验
1.操作依据:GB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µm筛析法)”。
2.负压筛析法:
(1)试验前先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在4000~6000Pa以内,筛析时间定在2min,筛子要清刷干净,筛网与喷气嘴距离要适当,天平在要求精度范围内。
(2)按编号顺序称取样品,每个样品25克,净茄子0.1克
(3)筛析过程中如发现砂盖上沾有水泥粉时,可以轻轻敲击筛盖。
(4)但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5)筛余物要精确至0.1克,并立即纪录。
摘自使用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的操作规程
一、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
负压筛析仪(负压范围:4000~6000MPa)
称取25g试样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轻轻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
试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
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机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度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
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凝结时间的测定
测定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试件的准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量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A、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B、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地观测试针沉往返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
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
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75g~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涂上一层油。
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腔作势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沸煮: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下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1、胶砂砂制备:水泥450±2,标准砂1350±5,水225±1(单位:kg)。
2、搅拌: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加入,加完砂后,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
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3、成型: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多振实台上取上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度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模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似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件表面抹平。
在试模上作标计标明试件编号。
4、用振实台成型: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漏斗中,开动振动台,胶砂通过漏斗流入试模,振动120s±5s停车,振动完毕取下试模,用刮平尺刮去其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来,接着在试模上对试件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