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接地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综 合 布线 ・
综 合 布 线 系 统 的 防 雷 与 接 地
胡 云
( 重庆 电子 工程 职 业学院 计算机 应 用 系 ,重庆 4 1 3 ) 0 3 1
摘 要 : 分析了雷电侵入的途径、 雷电防护区划分和接地的方式, 阐述 了综合布
线 系统 接 地 的 结 构 , 确提 出 了 综 合 布 线 系 统 防 雷 与 接 地 的 具 体 方 法 。 指 出 综 合 明

云 f 95 ) 男 , l5 一 ,
副 教 授 , 究 方 向 为 研 计 算 机 网 络 综 合 布
线。
0 引 言
综 合布 线 系 统 是 一 座 建 筑 物 或 一 个 建 筑 群 中的信息设 施 系 统 、 息 化 应 用 系 统 、 共 安 全 信 公 系统 和建筑 设 备 管 理 系统 的 信 息 传 输 系 统 。综 合 布线系统 分 布于建 筑 群 内外 , 接 着各 种 信 息 连
防雷与接 地 装置进行 研 究 。
电荷 , 而产 生 出很 高 的静 电 电压 ( 应 电压 ) 从 感 , 其 过 电压 幅值 可 达 到 几 万 V 到 几 十 万 V 这种 。 过 电压往 往会 造成 建 筑 物 内 的导 线 、 接地 不 良的 金 属物 导体 和大 型 的金 属设 备放 电 而 引起 电火
设 备 。 因此 , 电 的 防 护 可 分 为 两 个 方 面 : 击 雷 直
雷 的防护和 雷 电感 应 的 防护 。
达几万 V甚 至 几 百 万 V, 流 峰 值 可 达 几 十 k 电 A
乃 至几 百 k 之所 以破坏 性 很 强 , 要 原 因 是雷 A, 主
云所蕴藏 的 能量在极 短 的时 问 ( 持续 时 间通 常 其

装设防雷接地线的注意事项

装设防雷接地线的注意事项

装设防雷接地线的注意事项装设防雷接地线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它能有效保护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电攻击。

以下是关于装设防雷接地线的一些注意事项,并对每个要点进行详细描述。

1. 准备工作:在开始装设防雷接地线之前,要先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场地进行勘测,确定接地装置的位置和布置方式,以及采购必要的材料和工具。

2. 布置方案:在确定接地装置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周围的环境条件。

接地线应尽量靠近被保护设备,避免与其他金属结构交叉。

3. 地下钢筋:在布置接地线时,要注意避开地下的钢筋。

由于钢筋对电流的传导能力较好,穿过钢筋可能会导致接地效果不佳。

4. 接地深度:接地线的深度对其效果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接地线的埋深应不小于1.5米,但也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高度来确定。

5. 地质状况:接地线的效果还与地质状况有关。

对于湿润的土壤,接地线的效果会更好。

如果地质条件较差,可以考虑采用特殊材料或深钻的方式来提高接地效果。

6. 接地体积:接地体的体积越大,接地效果越好。

在选择接地电极时,应优先考虑大体积的接地装置,例如接地网、接地板等。

7.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接地线的质量。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否则接地效果就不够理想。

8. 焊接工艺:在安装接地线时,要确保焊接牢固可靠。

焊接点要清洁、无氧化物,并采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

9. 连接方式:接地线与设备的连接方式也要注意。

常用的连接方式有直接接地和无线电连接两种,选择合适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

10. 检测和维护:装设防雷接地线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电阻法、微电流法等。

如果发现接地电阻过大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以上是关于装设防雷接地线的注意事项的详细描述。

在进行装设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和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和装置,以确保防雷接地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接地安装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接地安装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接地防雷安装要求
1. 屏蔽层的配线设备(楼层配线架或建筑物配线架)端应接地,用户(终端设备)端视具体情况宜接地,两端的接地应尽量连接同一接地体。

当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不应大于1V。

2. 每一层楼的配线柜均应单独布线至接地体,接地导线的选择应符合下表要求。

3. 信号插座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连至每层的配线柜上。

工作站的外壳接地应单独布线连接至接地体,一个办公室的几个工作站可合用同一条接地导线,应选用截面积布小于25mm2的绝缘铜导线。

4. 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金属槽道或钢管敷设时,槽道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5. 干线电缆的位置应接近垂直的接地体,如建筑物的钢结构,并尽量位于建筑物的网络中心部分。

6. 综合布线系统有源设备的正极或外壳、电缆屏蔽层及连通接地线都应接地,宜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若同层有避雷带或均压网时应与此
相连,使整个大楼的接地系统组成一个笼式均压体。

防雷接地注意事项

防雷接地注意事项

1、焊接点做防腐处理
2、避雷带支撑件:圆钢间距1米,扁铁间距0.5米。

3、卫生间等电位:跟所在楼板钢筋相连(不要和引下线联结)
4、浪涌保护器:相线不小于6 mm2,接地线不小于10mm2;如果是低压柜相线不小于10mm2,接地线不小于16mm2
5、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距离<支持高度
6、屋面比较大的金属物体(风机、冷却塔等)接地线截面要用50mm2,接地点要有2点。

7、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二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

8、非镀锌钢管接地线
9、利用柱内主筋做避雷引下线的,≥Φ16的可选用柱内2根钢筋,≤Φ16的选用柱内4根钢筋
10、突出屋面但低于女儿墙的金属构件不必做防雷接地
11、均压环是高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建筑物周边的水平避雷带。

在建筑设计中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类30米,二类45米,三类60米),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

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

要求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其目的是便于将6米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如何防雷

综合布线系统如何防雷

综合布线系统如何防雷
1.接地保护:
接地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基本、最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通过将系统
的金属结构和设备与地面进行良好的接触,能够将雷电能量引入地下,减
少对系统的损害。

接地保护应包括设备接地、金属结构接地和防静电接地等。

2.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雷电能量的设备,能够有效地降低
被击中的概率。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高处设置避雷针,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系统的冲击。

3.防雷设备:
4.屏蔽措施:
5.距离隔离:
6.接线保护:
7.防火措施:
8.定期检测:
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布线系统的特点和工作环境,
采取多种综合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雷击对系统的损害。

在实际工程中,
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防雷方案,并与专业的防雷单位合作,确
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防雷接地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防雷接地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防雷接地应注意的若干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雷电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

有效的防雷接地措施可以避免雷电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胁。

但在实践中,防雷接地工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防雷接地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一:接地电阻过大防雷接地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接地电阻将雷击电流排除到地面,防止建筑物或设备受到雷击损坏。

因此,接地电阻大小直接影响着防雷效果。

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Ω,但在实际施工中,接地电阻过大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土壤电阻率不良,如干燥、冻结、沙石杂质等。

•接地体数量不足或加埋深度不够。

•接地体选用不当,如钢筋、水管、电缆金属护套等。

•接地体安装不到位,如连接紧度不够、接地体表露长度不够等。

针对上述问题,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加强接地体数量和埋深、确保连接好接地体与设备的连接,采取必要的建筑和土壤加工等措施。

问题二:雷电绝缘水平低在防雷接地工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两级保护”,即在室内与室外采用不同级别的防雷措施。

然而,在室内电气设备的连接中,很容易忽视低压电缆终端的防雷保护,造成雷电从室外进入室内电缆,进而对接地系统造成损坏,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低压电缆终端的防雷保护,通过透明线、避雷带、凸缘等方式降低系统的雷电绝缘水平。

问题三:防雷接地应变通处理在防雷接地施工中,很难对所有场所都采用相同的方案进行防雷接地。

尤其是在地形复杂、土壤情况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的场合下,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处理。

例如,当接地体埋深不足时,可选用埋深较大的接地体,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执行接地体。

当雷电冲击电流过大时,可通过增大接地体表面积、加强接地体之间的极性连通、采用防雷组合大地网等措施来实现防雷效果。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案和方法。

问题四:防雷接地检测方法随着防雷接地工程的建设,对于防雷接地效果的检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防雷接地系统及等电位安装注意事项

防雷接地系统及等电位安装注意事项

1.风机配管及接地做法规范
2.风机设备接地连接美观可靠
3.金属主管道接地连接可靠,标识清晰
4.屋面避雷带与引下线焊接美观、可靠,标识清晰
5.避雷带穿越伸缩缝敷设加装Ω弯补偿
6.屋面金属管道接地连接做法美观、可靠
7.配电室内接地干线设置美观、标识清晰
8.等电位端子箱设置美观可靠,标识清晰
9.局部等电位箱安装规范,铜排规格符合要求
10.外墙接地测试点设置正确,标识清晰
避雷带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1)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管道、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门窗、幕墙支架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

2)高出屋面避雷带、避雷网的非金属突出物体,如烟囱、透气管、天窗等不在保护范围内时,应在其上部增加避雷带、避雷网或避雷针保护。

3)避雷带宜安装在屋顶的外沿和建筑物的突出部分,且应该闭合成为一个环状整体,不应甩头。

4)当利用金属栏杆作避雷网时,拐弯处应弯成圆弧活弯,栏杆壁厚等规格不应小于对标准接闪器所规定的规格,栏杆应与屋面引下线可靠焊接。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接地系统是指用来保护人们免受雷击伤害的设备或装置,能将雷电击中的电流引入地下,从而消散掉。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至关重要,不仅要确保人身安全,还需要减少设备受到雷击的损害。

因此,对防雷接地的要求非常严格。

首先,防雷接地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合理布置:接地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布置,确保各个设备和设施之间有良好的接地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接地网。

2.低阻抗:接地系统的电阻需要足够低,以确保雷电能够迅速、稳定地引入地下,减少设备受到雷击的可能性。

3.绝缘良好:接地系统需要保持良好的绝缘状况,防止接地线与其他设备或地下管道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电接触。

4.安全可靠:接地系统需要经过认证,并且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性能长期稳定可靠。

其次,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以及使用目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下的防雷接地要求:1.住宅区或商业区:对于住宅区或商业区的防雷接地系统,一般要求地下接地体的埋置深度达到1.5米以上,并且需要与建筑物的主体构件连接,以确保接地体能够迅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2.工业区:对于工业区的防雷接地系统,要求地下接地体的埋置深度达到2米以上,并且需要增加接地电极的数量,以确保地下接地网的连接更加均匀稳定。

3.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大,相对来说更容易成为雷电的撞击目标。

因此,防雷接地系统要求地下接地体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以确保高层建筑在遭受雷击时能够有效地分散电流。

4.露天场所:对于露天场所,由于没有建筑物的阻挡,雷击的风险较大,因此对接地系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一般要求地下接地网覆盖范围广,接地电阻较低,并增设接地针等附加装置,以提高接地系统的防护能力。

总之,对防雷接地的要求主要包括合理布置、低阻抗、良好绝缘和安全可靠等方面。

此外,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以及使用目的的不同,防雷接地系统还会有一些额外的要求。

在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场所要求,并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接地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其接地系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综合布线系统的运行质量,故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及设计要求,并提出在接地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根据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要求的规定: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接地干线。

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

接地引入线、接地体六部分,在进行系统接地的设计时,可按上述6个要素分层次地进行设计。

1.接地线
接地线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备与接地母线之间的连线。

所有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线,其截面应不小于4mm2。

当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电缆布线时,信息插座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作为接地线连至每层的配线柜。

若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穿钢管或金属线糟敷设时,钢管或金属线糟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在两端具有良好的接地。

2.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
接地母线是水平布线于系统接地线的公用中心连接点。

每一层的楼层配线柜均应与本楼层接地母线相焊接与接地母线同一配线间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及接地干线均应与该接地母线相焊接。

接地母线均应为铜母线,其最的小尺寸应为6mm厚×50mm宽,长度视工程实际需要来确定。

接地母线应尽量采用电镀锡以减小接触电阻,如不是电镀,则在将导线固定到母线之前,须对母线进行清理。

3.接地干线
接地干线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连接所有接地母线的接地导线。

在进行接地干线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建筑物的大小以及综合布线的路由与空间配置,并与综合布线电缆干线的敷设相协调。

接地干线应安装在不受物理和机械损伤的保护处,建筑物内的水管及金属电缆屏蔽层不能作为接地干线使用。

当建筑物中使用两个或多个垂直接地干线时,垂直接地干线之间每隔三层及顶层需用与接地干线等截面的绝缘导线相焊接。

接地干线应为绝缘铜芯导线,最小截面应不小于16mm2。

当在接地干线上,其接地电位差大于1Vrm@S(有效值)时,楼层配线间应单独用接地干线接至主接地母线。

4.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
一般情况下,每栋建筑物有一个主接地母线。

主接地母线作为综合布线接地系统中接地干线及设备接地线的转接点,其理想位置宜设于外线引入间或建筑配线间。

主接地母线应布置在直线路径上,同时考虑从保护器到主接地母线的焊接导线不宣过长。

接地引入线、接地干线、直流配电屏接地线、外线引入间的所有接地线,以及与主接地母线同一配线间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均应与主接地母线良好焊接。

当外线引入电缆配有屏蔽或穿金属保护管时,此屏蔽和金属管也应焊接至主接地母线。

主接地母线应采用铜母线,其最小截面尺寸为6mm厚
X100mm宽,长度可视工程实际需要而定。

和接地母线相同,主接地母线也应尽量采用电镀锡以减小接触电阻。

如不是电镀,则主接地母线在固定到导线前必须进行清理。

5.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指主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宜采用40mm宽×4mm厚
或50mm×5mm的镀锌扁钢。

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在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措施,且不宜与暖气管道同沟布放。

6.接地体
接地体分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

当综合布线采用单独接地系统时,接地体一般采用人工接地体,并应满足以下条件:
(1)距离工频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体不宣小于10m。

(2)距离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接地体不应小于2m。

(3)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0Ω。

当综合布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时,接地体一般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这是因为与前者相比,联合接地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1)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楼层内各点电位分布比较均匀,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同时,大楼的框架结构对中波电磁场能提供10~40dB的屏蔽效果。

(2)容易获得较小的接地电阻。

(3)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占地少。

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综合市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所有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并应注意保证导线间相对位置不变。

屏蔽层的配线设备(FD或BD)端应接地,用户(终端设备)端视具体情况直接地,两端的接地:应尽量连接至同一接地体。

当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应不大于1Vr.m.S(有效值)。

2.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内部容易受到雷击,电源碰地,电源感应电势或地电势上浮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必须采用保护器。

3.当线路处于以下任何一种危险环境中时,应对其进行过压过流保护:(1)雷击引起的危险影响。

(2)工作电压超过250V的电源线路碰地;
(3)地电势上升到250V以上而引起的电源故障;
(4)交流50HZ感应电压超过250V。

4.综合布线系统的过压保护宜选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

因为气体放电管保护器的陶瓷外壳内密封有两个电极,其间有放电间隙,并充有惰性气体。

当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超过250V交流电压或700V雷电浪涌电压时,气体放电管开始出现电弧,为导体和地电极之间提供了一条导电通路。

5.综合布线系统的过流保护宜选用能够自复的保护器。

由于电缆上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电压,如果连接设备为其提供了对地的低阻通路,则不足以使过压保护器动作,而其产生的电流却可能损坏设备或引起着火。

例:20V电力线可能不足以使过压保护器放电,但有可能产生大电流进入设备内部造成破坏,因此在采用过压保护的同时必须采用过流保护。

要求采用能自复的过流保护器,主要是为了方便维护。

总之,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人们必将对其接地系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对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提高综合布线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吾辈需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