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素材

合集下载

十位耳熟能详的中国历史名人作文素材集锦及话题分析

十位耳熟能详的中国历史名人作文素材集锦及话题分析

十位耳熟能详的中国历史名人作文素材集锦及话题分析2018-06-06 11:14:15文/叶丹浏览27060次2018年全国高考招生计划及招生简章汇总十位耳熟能详的中国历史名人作文素材集锦及话题分析2018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短篇素材2018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中国历史上名人辈出,这些经典的素材也是写议论文的重要论据,高三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十个经典案例,希望各位高考考生能派上用场,让自己的作文文采飞扬,获得理想的分数。

名人作文素材集锦1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1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1不为五斗米折腰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

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中国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

中国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

中国名人故事作文素材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众多名人的故事给中国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些名人不仅在自己的领域有卓越的成就,他们的智慧、品德和精神也给后人以启迪。

下面是一些中国名人的故事,可以作为作文素材,用于探讨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1.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故事可以用来展示他的智慧和教育思想,如他提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经典语录。

2. 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是《楚辞》的主要作者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屈原的故事可以用来描述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无私奉献,如他在楚国政治波谲云诡的时期,写下了《离骚》这一脍炙人口的作品,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

3. 步惊云(古代武将):步惊云是古代著名的武将,他以勇猛、狡诈、机智而著称。

步惊云的故事可以用来探讨他在战争中的智勇,如他带领军队背水一战,成功斩杀敌方主帅,挽救了危局。

4.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在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王羲之的故事可以用来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如他工笔皆精、书法温婉秀丽,被誉为“书圣”。

5. 钟楼书生:钟楼书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形象,他勤奋好学、机智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

钟楼书生的故事可以用来描述他的奋发向上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如他通过不懈努力考中进士,成为社会的精英。

6. 杨贵妃:杨贵妃是唐朝著名的美女,她的美貌和风华绝代成为传世佳话。

杨贵妃的故事可以用来讨论美的标准和价值观的变迁,如她在唐朝文化和艺术繁荣的背景下,成为时代的象征和人们追逐的对象。

7. 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小平的故事可以用来探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他的改革思想,如他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以及他对市场经济和私有制的认可。

名人素材

名人素材

名人事例作文素材1.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王勾践实现霸业后果断放弃荣华富贵,下海经商,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而他的亲密战友文种,舍不得放弃,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2.不耽于枕席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

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

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凿壁偷光与映月读书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

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

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

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3.不能轻视背诵背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中国历来有“博闻强识”的治学之说。

梁启超为学生讲解七千余字的《治安策》,且讲且背,并不看书。

鲁迅先生为了背诵一篇文章,不仅朗读,而且动手抄写一遍,以此加深印象。

4.一生才三天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要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

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

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

抓紧时间,一生只有三天。

5.《明日歌》与《今日歌》明代钱福写了一则《明日歌》,内容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代文嘉又写了一则《今日歌》,内容为: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成就是用时间换来的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2年:弥尔顿写《失乐园》花了21年:伟大的马克思写《资本论》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高考作文素材:古代杰出人物事迹【十篇】

高考作文素材:古代杰出人物事迹【十篇】

【导语】作⽂是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好作⽂就要多练多记⼀些素材,写的时候就能够灵活套⽤。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考作⽂素材:古代杰出⼈物事迹【⼗篇】》希望对⼤家的写作有启发和帮助。

篇⼀、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战南郡。

他⽤短暂的⼀⽣,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风采;⾚壁阵前,他泰然⾃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

他短暂的⼀⽣确如⾼⼭般让⼈仰⽌! 【颁奖词】 权⼒的巅峰,他触⼿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不忘。

他⽕烧⾚壁,⾎战南郡,以⾃⼰短暂的⽣命,成就他⼈的王者霸业。

⼀颗忠⼼,东吴元⽼,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

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公瑾是也。

【事迹】 周瑜出⾝⼠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

他尽⼼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下汗马功劳。

孙策死后,周瑜⼜效⼒孙权。

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为⼈质,众⼤⾂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周瑜⼒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

周瑜对孙⽒忠贞不⼆。

他拒绝了曹操派⼈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三年,曹操挥军三⼗万会猎江东。

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与曹决⼀死战。

⾯对三⼗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

⼀句“操直送死”,⼀计“⽕烧曹军”,⼀场“⾚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

这场⼤⽕使曹元⽓⼤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

熊熊的⽕焰是周瑜爱国的⼼⽕,是他誓死效忠的⾚⼦之⼼。

⾚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他失去了⽣命,但他在⾚壁船头傲⽴的风姿,依然让⼈仰望。

他将⼀⽣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刻都不曾倒下。

篇⼆、屈原:⾚⼦之⼼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在有些⼈看来,处世不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

中国实干的名人例子素材

中国实干的名人例子素材

中国实干的名人例子素材中国古代历史长期以来就诞生了众多实干的名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是一些中国古代实干的名人例子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之一。

他是鲁国的人,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上代儒家思想,并在政治和教育方面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提倡实际行动,反对空谈和虚华。

孔子强调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实干精神对中国古代和现代都有深远影响。

2. 曹操(155年-220年)曹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是邺(今属河北)人,多才多艺,口才出众,也是一位杰出的实干家。

曹操自幼勇武好斗,历经战乱,他统一华北,组建强大的军队,并推行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王安石(1021年-1086年)王安石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文人和改革家。

他在政务上力求务实,提出了“新法”来应对士族势力的腐败和地方割据的情况。

他重视农桑和民生问题,推行均田制、青苗法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致力于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人民的福祉。

4. 杜甫(712年-770年)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人之一。

他以其深情、真挚的作品与后人共鸣。

杜甫生活在乱世之中,目睹农民起义、战乱和社会动荡。

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的苦难,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与担忧。

杜甫的诗歌展现了实干精神,通过文字的表达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创作与社会思考。

5. 钱穆(1895年-1990年)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注重对史料的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钱穆的教育理念重视实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强调学院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提出教育应当以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为主旨,重视德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些名人的实干精神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历史敢为人先的名人素材

中国历史敢为人先的名人素材

中国历史敢为人先的名人素材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敢为人先的名人,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勇气,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敢为人先的名人素材:王羲之(303-361):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在书法艺术上开创了“行、草、楷、隶”四种书体的传统,并且在书法与绘画的结合上有独到的成就。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王阳明(1472-1529):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军事家,他被誉为“心学之祖”,提出了“致良知”、“格物致知”等重要理论,对于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还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很多战役中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李白(701-762):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无拘无束的个性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李白的诗歌被后人誉为“浪漫主义”的典范,对于后人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钟南山(1936-):钟南山是中国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他在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钟南山敢于直言不讳地向政府提出防疫建议,并且亲自赴一线指导抗疫工作,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

郭沫若(1892-1978):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有着重要的贡献。

郭沫若还是中国近代文学的重要创作家,其代表作品《林则徐》等被后人誉为经典之作。

这些敢为人先的名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勇气,在不同领域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言行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典范人物。

希望我们能够向这些名人学习,勇敢创新,敢为人先,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名人素材.

中国古代名人素材.

中国古代名人素材一、李煜1、不幸造就天才。

亡国之前的李煜整日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所创作的诗歌也多是靡靡之音。

若如此继续下去,他的文学成就也许就到此止步。

而造化弄人,李煜终于没有守住垂危的南唐。

在亡国的打击下,他的词风转变为缠绵悲凉深沉大气,遂能流传千古而不朽。

挫折与不幸,能够击垮人,也可以造就人。

2、责任与命运。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景的第六子。

他文辞绝佳,是个天生的词人,却唯独没有做皇帝的想法。

不过,造化弄人,他偏偏阴差阳错地做起了皇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命运逼迫我们放弃去做擅长的、喜欢的,而去做我们厌恶的、不擅长的。

3、永远都放不下的眷恋。

在大宋强大的攻势下,南唐后主李煜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投降。

从此,他做了阶下囚。

在大宋的都城汴梁,身在异地的李煜无时无刻不在思想着自己的故国。

李煜最大的眷恋是他那亡了的故国,而如李煜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永远都放不下的眷恋。

二、屈原1、近墨者黑。

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

这就是楚国的境况,怀王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在坏人的包围中,根本无法挽救日益衰败的楚国。

2、拥有纯正的思想,不惧奸佞的小人。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自己写到:“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化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这是屈原受到奸臣搀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下而写的。

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作诗《离骚》泄愤。

3、知难而进,成就变完美人生。

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陷害,但他总是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马迁赞美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三、项羽1、坦诚是有条件的,对敌人坦诚相待只能被敌人所利用。

鸿门宴上,刘邦卑词“谢罪”,项羽便非常坦率地说出告密者是刘邦手下曹无伤,致使曹无伤被刘邦诛杀。

为人处世,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有点城府和心机;要保守秘密,保护投诚者,才会吸引更多人敢投靠自己。

古代著名人物素材

古代著名人物素材

古代著名人物素材【列表】姓名:李白年代:唐朝职业:诗人代表作品:《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姓名:孔子年代: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儒家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品:《论语》、《大学》、《中庸》等姓名:武则天年代:唐朝职业:唐朝唯一的女皇帝代表作品:修建万岁楼等姓名:曹操年代:三国时期职业:曹魏政治家、诗人代表作品:《短歌行》、《观沧海》等姓名:王羲之年代:东晋时期职业:书法家代表作品:《兰亭序》、《千字文》等【正文】李白,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充满豪放、奔放、率真和热情,被誉为唐代最具个性的诗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

他的诗歌已经成为经典,为后人所传颂。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为儒家思想。

他的代表作品有《论语》、《大学》、《中庸》等。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以身作则,注重品德和修养,受到深深的尊敬和爱戴。

武则天,唐朝唯一的女皇帝,史称“武后”。

她曾经经历过兴衰起伏,因为她的雄才大略和决断力,使自己不断壮大权力。

她修建的万岁楼、洛阳太极殿都是声名显赫的建筑,武则天也被尊为唐代历史上的偉大女性。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家和诗人。

曹操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他曾经领导魏国抗击各方势力,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他的《观沧海》、《短歌行》等作品,展示了他对人生和爱情的感慨,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

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风格具有独特美感,丰富了中国传统书法的内涵。

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序》、《千字文》等。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引领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

以上这些名人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影响着中国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国古代名人素材
一、李煜
1、不幸造就天才。

亡国之前的李煜整日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所创作的诗歌也多是靡靡之音。

若如此继续下去,他的文学成就也许就到此止步。

而造化弄人,李煜终于没有守住垂危的南唐。

在亡国的打击下,他的词风转变为缠绵悲凉深沉大气,遂能流传千古而不朽。

挫折与不幸,能够击垮人,也可以造就人。

2、责任与命运。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景的第六子。

他文辞绝佳,是个天生的词人,却唯独没有做皇帝的想法。

不过,造化弄人,他偏偏阴差阳错地做起了皇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命运逼迫我们放弃去做擅长的、喜欢的,而去做我们厌恶的、不擅长的。

3、永远都放不下的眷恋。

在大宋强大的攻势下,南唐后主李煜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投降。

从此,他做了阶下囚。

在大宋的都城汴梁,身在异地的李煜无时无刻不在思想着自己的故国。

李煜最大的眷恋是他那亡了的故国,而如李煜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永远都放不下的眷恋。

二、屈原
1、近墨者黑。

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

这就是楚国的境况,怀王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在坏人的包围中,根本无法挽救日益衰败的楚国。

2、拥有纯正的思想,不惧奸佞的小人。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自己写到:“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化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这是屈原受到奸臣搀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下而写
的。

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作诗《离骚》泄愤。

3、知难而进,成就变完美人生。

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陷害,但他总是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马迁赞美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三、项羽
1、坦诚是有条件的,对敌人坦诚相待只能被敌人所利用。

鸿门宴上,刘邦卑词“谢罪”,项羽便非常坦率地说出告密者是刘邦手下曹无伤,致使曹无伤被刘邦诛杀。

为人处世,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有点城府和心机;要保守秘密,保护投诚者,才会吸引更多人敢投靠自己。

2、轻信敌人就等于失败。

鸿门宴上,刘邦隐藏了自己欲王关中的真实政治意图,却推脱为是小人的“细说”而致使刘项不合;樊哙闯入军帐,将谎话说得义正言辞。

项羽对刘邦君臣二人的言论没有认真辨析,致使自己受到了蒙蔽。

这告诉我们,不可轻易相信敌人,对待敌人的言论要细加辨析,以免受到敌人的蒙蔽。

3、做事要果断,不可犹犹豫豫。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

然而,一生总是刚慯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

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四、司马迁
1、磨难出人才。

司马迁遭受了屈辱的宫刑后,拖着残缺之躯,踏遍千山万水,揭开了历史的面纱,终于《史记》成史家之绝唱!与此同时,司马迁的英明也流传千古。

2、精神和力量。

一个人,无论在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

但精神是需要支撑的。

司马迁之所以能在因李陵事件而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们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和韩非等。

而当我们的人生
也遇上了难以跨越的砍时,是否也把司马迁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
3、执著于信念。

司马迁把执著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一部《史记》传承古今。

五、诸葛亮
1、要做一个懂得报恩的人。

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

人们在盛赞诸葛亮的况世奇才的同时,也盛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

2、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自从诸葛亮隆中出山后,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已任,正如杜甫所写“三顾频烦天下济,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不为他的忠诚而感动。

3、坚守信用。

在白帝城,刘备托孤于诸葛亮。

面对主公的信任,诸葛亮接下了这副重担。

在以后的日子里,诸葛亮完全坚守着自己的信用,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对信用的坚守为每个人做出了榜样。

六、苏轼
1、世事无常,正确看待事物变化。

人生在世,世事无常,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将来,也不知道人生路上的祸福。

我们能做的是做好眼前需要做的事情,正确地看待事物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在人生路上我们才能够多一份从容、多一份镇定、多一份幸福。

2、人生短暂,要活出自己的价值。

面对几千年的人类史,我们人的生命最多不过百年,多么的短暂!面对茫茫的宇宙,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人类是多么的微弱!
3、生活坎坷,要以乐观之态对待。

生命是一个长长的旅程。

在旅途上,有丽日蓝天、绿茵鲜花,也会有风雨雷电、枯枝败叶;人在旅途,就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时刻准备着命运的挑战。

七、陶渊明
1、找到自己的位置。

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
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2、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篇文章是五柳先生的自传,从内容中可以看出,本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坚守自己的灵魂。

陶渊明远离尘世,视功名如粪土,宁可穷困潦倒,住破烂的房子,也坚持只读书自娱自乐,而绝不为了温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八、李白
1、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

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人一定要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否则将寸步难行。

2、拥有良好的心态。

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心绪。

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可是通过他的诗句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个极其乐观豁达之人,这与他良好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3、保持自我。

“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

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怀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

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

九、杜甫
1、漂泊的伤感。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

诗中借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不告的凄怆心情。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2、在困境中奋起。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政治上的失意并不等于人生的失败,他最终摆脱了世俗的限制,成就了一代诗圣。

3、始终拥有远大的抱负。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

十、李清照
1、国破家亡的无奈。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诚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忧国忧民的责任。

作者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3、故国之思。

南渡之后,即便在国恨家仇面前,李清照还是不忘记自己的的使命,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来表达对收复故土的期待。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