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多金属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合集下载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矿床类型,其中磁铁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矿物之一。

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成矿作用的制约至关重要。

该矿床中的磁铁矿主要由Fe、Mn、Si、O等元素组成,其中Fe含量较高,约占总质量的60%以上,Mn含量次之,约占10%左右,而Si和O的含量则较低。

该矿床中磁铁矿主要是与硫化物矿物共生的,同时也与黄铁矿、铜矿、锌矿等矿物有一定的联系。

这些矿物的共生关系反映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历史,同时也揭示出了成矿作用所涉及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矿床形成的关系。

在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中,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磁铁矿的高Fe含量与Mn含量的较低,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富Fe而贫Mn的源岩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磁铁矿中一些微量元素(如Co、Ni、Cu、Zn等)的含量也较高,这些元素也参与了矿床的形成。

此外,磁铁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稀土元素的赋存形式和含量变化也为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

总之,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中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成矿作用的制约十分重要。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及其与大地构造背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同类型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针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制约的研究,我们可以列出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根据对磁铁矿元素含量的测试,我们发现该矿床中的磁铁矿主要由Fe、Mn、Si、O等元素组成。

Fe的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0%以上,Mn含量约占10%左右,而Si和O的含量则较低。

这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富含Fe而贫Mn的源岩有关。

其次,磁铁矿与硫化物矿物共生,同时也与黄铁矿、铜矿、锌矿等矿物有联系。

这些矿物的共生关系反映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历史,同时也揭示出了成矿作用所涉及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矿床形成的关系。

囊谦盆地新生代高钾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囊谦盆地新生代高钾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第 一作 者 简 介 :程 锦 ( 95一) 女 , 士 生 , 17 , 博 助研 , 球 化 学 专 业 . ma : h nj @ gga.n 地 E i cegi i.c c l n
R 、rB 、h , b S、 aT ) 亏损 H E R E和 H S ( bT 、i ) 在 微 量 元 素 蛛 网 图上 N 、a T 显 示 负 异 常 。囊 谦 富 钾 岩 浆 岩 F E N 、aT 等 , bT 、 i 的 s. d同位 素 变 化 范 围 窄 ( S/ r 0 74 5— .0 4 , d …N 0 5 25 0 5 23 , 示 出 E 富 集 趋 r N ” r S = .02 0 7 58 “ N / d= . 1 6~ . 17 ) 显 MI 势 。通 过 对 囊 谦 高钾 岩石 的元 素 和 同 位 素 地 球化 学 的研 究 , 为 其 源 区 同 时受 到 了 因 俯 冲 而 进 入 地 幔 的 地 壳 物 质 认 及蚀 变 洋 壳 析 出 流 体 的 改 造 和交 代 作 用 。这 套 钾 质 岩 石 的形 成 是 受 到 了特 提 斯 洋 俯 冲 消 减 , 而 印 度 大 陆 与 欧 亚 进 大 陆碰 撞 , 以及 之 后 发 生 的 岩 石 圈 由挤 压转 为拉 张并 由此 产 生 的软 流 圈 上 涌 等一 系列 动力 体 系 的控 制 。 关 键词 : 质 岩浆 岩 ;地 球化 学 特 征 ; 石成 因 ;构造 意 义 钾 岩 中 圈分 类号 :5 5 5 7 P 9 ;P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115 (0 8 0 -321 10 —52 20 )30 8 —0 3
e e a. 9 9;邓 万 明 ,19 ;邓 万 明 和 孙 宏 娟 , r t 1 ,19 93

潘河钼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潘河钼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r o c k s w a s f a r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c r u s t a l a b u n d a n c e .Q u a t r z p o ph r y y, r i n w h i c h t h e a v e r a g e c o n t e n t o f Mo
d o i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j s s n . 1 6 7 3— 9 4 6 9 . 2 0 1 3 . 0 4 . 0 1 6
潘 河 钼 矿 微 量 元 素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李 珊 , 端木合 顺 , 孙 卫 , 徐 勇
( 1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9 2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
Ab s t r a c t : C o mb i n i n g w i t h mi n e r o c k a n a l y s i s r e p o r t ,we s t u d i e d t h e mo l y b d e n u m d e p o s i t s o f t r a c e e l - e me n t o f t h e mo l y b d e n u m d e p o s i t s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 a n d c o mp a r e d t h e a c c u mu l a t i o n r e g u l a r i t y o f s t r a t a , mi n i n g q u a tz r p o r p h y r y a n d wh i t e g r a n i t e o f t r a c e e l e me n t 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y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e v i o u s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地球化学概述1. 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与物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的固体部分,包括岩石、矿物、土壤等;- 地球的流体部分,包括大气、水体、地下水等;- 地球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3. 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化学过程;- 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 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与采样:包括地质填图、钻孔、槽探、岩心采样等;- 实验室分析: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光谱(AAS)等;-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包括统计学分析、多元回归、聚类分析等;- 地球化学模型:建立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 同位素示踪:利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2. 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揭示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成分和动力学过程;- 探索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评估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理解地球生物圈的化学循环和生态平衡;-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 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阶段:19世纪初,地质学家开始关注矿物的化学组成;-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维克托·戈尔德施密特等科学家奠定了地球化学的基础;- 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地球化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现代阶段:20世纪末至今,地球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W、Sn矿床以F-、SO4-2为主,Cu、Mo矿床以Cl-为主;
为酸碱、氧化复原地球化学障。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四、高温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床
矿化特征
成矿地质体
成矿构造
成矿结构面
矿体及矿石特征
元素分带
蚀变特征
成矿阶段
流体特征
指与酸性、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的一类钨锡多金属矿,矿化类型包括斑岩型、云英岩型、伟晶岩型、矽卡岩型、变花岗岩型、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空间上常与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呈过渡关系。矿床常成群成带出现,以钨锡为主,共伴生有钼、铋、萤石、铜铅锌等矿产,岩浆岩型主要矿化为伲钽矿,部分出现钨、钼。
火山机构和次火山岩。
一般铁(铜)与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有关,基性系列为玄武岩和辉绿玢岩;中性系列为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
金(铜)矿床主要是中性岩,包括英安质-安山质火山岩、次火山岩。
银铅锌矿床主要是酸性岩,长石多为碱性长石。
陆相火山喷发盆地、火山机构、火山原生断裂构造、次火山岩体接触结构面和区域构造带叠加构造。为火山机构中次火山岩体侵位后热液流体成矿作用形成的成矿构造系统。断裂构造必须在火山热液流体影响范围内才能起作用。
原生金属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少量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毒砂、自然金、辉锑铋矿、叶锑铋矿、碲银矿、碲金银矿等。金属氧化物常见磁铁矿、钛铁矿、赤铁矿、镜铁矿等,次生金属矿物包括褐铁矿、孔雀石、辉铜矿、铜蓝、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钼华等。
原生矿石结构包括他形粒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包含结构、固溶体别离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浸染状、浸染状、脉状、条带状、角砾状、块状、团块状构造。
接触交代型钨锡矿主要为矽卡岩和硫化物矿化,少数矿床岩体顶部出现云英岩型矿化。外带矽卡岩厚度一般小于100米,矽卡岩呈块状,常呈现W、Sn、Mo、Bi全岩矿化现象。硫化物矿化分布于矽卡岩外侧的大理岩或灰岩中,内带为铜锌或铜锡矿化,矿物组合为磁黄铁矿+铁闪锌矿+黄铜矿+黝锡矿〔+锡石〕;中带为铅锌锡矿化,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锡石〕;外带为铅锌银〔锑〕矿化,矿物组合为白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方解石、萤石为贯穿矿物。

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

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2024年4月April ,2024第43卷第2期43(2):429~442*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206221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672095)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张雪旎,女,1989年生,博士,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及实验地球化学研究。

Email:******************.cn **通讯作者王佳新,男,1988年生,博士,研究员,从事矿床学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Email:*******************.cn 收稿日期2024-01-05;改回日期2024-03-14。

孟秋熠编辑。

文章编号:0258-7106(2024)02-0429-14Doi:10.16111/j.0258-7106.2024.02.012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张雪旎1,王佳新2**,张阳阳3,袁顺达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3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内蒙古边家大院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其西矿区主要发育斑岩型Sn-Cu-Mo 矿体,矿体发育于石英斑岩体内。

文章通过对石英斑岩开展全岩地球化学、锆石Hf 同位素以及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含矿岩体岩浆性质、来源及演化历史,探讨了成岩成矿关系,并进一步评估了该岩体成锡、铜矿潜力。

研究表明,边家大院石英斑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 负异常明显的特征。

微量元素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

结合其较低的Zr/Hf 和Nb/Ta 比值以及较高的Rb/Sr 比值判断其经历了高分异结晶演化。

根据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确定边家大院石英斑岩源于还原性(ΔFMQ -0.15)、高温贫水(>750o C )岩浆。

岩浆岩之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特征分析

岩浆岩之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特征分析

岩浆岩矿床主要内容:一、岩浆矿床概述二、岩浆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三、岩浆矿床的成矿条件四、岩浆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一、岩浆岩矿床概述一、岩浆岩矿床的概念岩浆矿床的概念(Magmatic Deposit):岩浆矿床系指各类岩浆在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过程中,经过结晶作用、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及爆发作用,使分散其中的有用组分发生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由于它们是在正岩浆期形成的,因此又称为正岩浆矿床。

地壳和上地幔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岩浆,但能形成岩浆矿床的主要是源于上地幔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浆。

这是因为镁铁-超镁铁质岩浆粘度较小,有利于分散其中的元素和成矿物质扩散、对流和聚集,从而形成矿床。

中酸性岩浆虽然含有种类更多、含量丰富的各类成矿元素,但由于岩浆的粘度较大,金属元素等成矿组分不易在其中扩散、对流和聚集,故难于在岩浆的成岩阶段富集成矿,所以中酸性岩浆很少形成岩浆矿床。

二、岩浆岩矿床的工业意义岩浆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业意义,因为火成岩中含有很多重要的矿产资源,但它们通常散布于整个火成岩体中,由于数量太少而无法利用,只有通过某些特殊的富集作用把这些有用资源聚集起来才能被开采利用,聚集的结果就是岩浆矿床。

岩浆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业意义。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铬、镍、铂族元素以及大部分铁、铜、钒、钛、钴、磷、铌、钽和稀土元素等矿产资源均来自岩浆矿床。

这些矿床大部分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或国防工业、尖端工业必需原料的来源。

它们大多在我国具有较富的储量,但有些比较稀缺,如铬、铂族元素等。

因此,研究岩浆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和分布规律等具重要意义。

二、岩浆岩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岩浆中的有用组份析出、聚集和定位的过程称为岩浆成矿作用。

按成矿作用的方式和特点,可以分为结晶分异成矿作用、熔离成矿作用和爆发成矿作用三种一、结晶分异作用与岩浆分结矿床(Crystallization-differentitation deposit)岩浆侵位和冷凝过程中,矿物按一定顺序(矿物的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顺序)依次从岩浆中结晶,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称之为结晶分异作用。

潘家矿区矿石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年龄探讨

潘家矿区矿石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年龄探讨

体 )为主 。
2.主要 矿 石矿物 特 征及 生成顺 序
矿 区位 于钦 杭 成矿 带 北东 段 ,处 于 浙江 省 “751”重点 勘
潘 家矿 区矿 石 矿物 以 白钨 矿 、黄铜 矿 、方 铅矿 、闪锌 矿 、
查 区之 开 化 桐 村 一淳 安梓 桐 勘 查 区 内 。位 于 浙 西成 矿 带 潘 辉 银 矿 、辉 钼矿 、黄 铁矿 、磁 黄 铁矿 为主 ,其 次 为斑 铜 矿 、孔
2018年 第三 期 基 础 地 质
部鸳
潘家矿区矿石矿物 生成顺序 及成 矿年龄探 讨
吴春晖 杜 雄 柯哲健 浙江 省第 一地 质大 队 杭州 310012 摘 要 :潘 家矿 区位 于钦 行 成矿 带 北 东端 ,综合 信 息表 明 ,矿 区具 有 巨大的铜 钨 钼铅 锌 银 多金 属找 矿 潜 力。 文 章结 合 实例 ,通过 对 初 步光 薄 片鉴 定成 果和 野 外观 察进 行具 体 分析 ,得 出其 矿石 矿 物 生成顺 序 ,然后 对 潘 家 多 金属 矿床 成 矿年龄 进 行 了探 讨 ,可供参 考 。 关键 词 :酸性 岩 浆活 动 ;复式岩 体 ;成矿 年龄
蓝 田组 、皮 同村 组 ,寒 武 系下 统荷 塘 组 、大陈 岭组 ,寒 武 系 中 等 中酸性 小 岩体 在深 部可 能 为一个 较大 的隐伏 岩体 。
统 杨 柳 岗组 ,寒 武 系上 统 华严 寺组 、西 阳山组 及 第 四系 。 区
区内矿床(点 )众 多 ,多数属与燕 山期 中酸性 花岗岩类
位 。 如
镜 下 多呈 小 粒 状 ,棒 状 、环 状 、小 枝 状 、花 朵状 ,块 状 等 。镜
下 观察 发 现 白钨 矿彤 时 间 明显较 早 ,并 普 遍有 后 期 破 碎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家多金属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潘家钨钼铜多金属矿床坐落于浙江省北西段,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北段新发现的大-中型钨钼铜矿床。

大铜坑岩体是潘家矿区的主要岩
体,SiO<sub>2</sub>、K<sub>2</sub>O和 Na<sub>2</sub>O 的含量分别为
67.03-71.09%,2.453.03-4.89%和 0.24-3.37%;A/CNK(A/CNK=n
(Al<sub>2</sub>O<sub>3</sub>)/[n(CaO)+ n(Na<sub>2</sub>O)+ n
(K<sub>2</sub>O)])、δEu 和δCe 分别为0.93-1.98,0.45-0.91和
0.93-1.07。

其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大铜坑岩体为亚碱性、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闪长斑岩。

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和原始地幔标准化图均显示右倾缺失重稀土特征,(La/Yb)N&lt;10,Eu为轻微负异常,εNd(t)为-6.5~-3.9,Nd模式年龄集中在
1.63-1.77Gm,显示混染少量幔源物质的壳源岩体特征。

大铜坑岩体的S同位素数据呈塔型分布,岩体和黄铁矿中的Pb同位素显示明显的线性关系,指示岩浆作用影响及岩矿来源的统一。

由锆石饱和温度测得的岩体结晶温度为721-808℃。

潘家辉钼矿Re-Os测年显示成矿时期为142.90±0.39Ma和146.47Ma;锆石U-Pb年龄指示成岩多期次中与成矿时代相关的时期集中在150-154Ma。

总体来说,岩体来源为幔壳混源且以地壳为主,响应于岩浆底侵后地壳增厚拆沉,部分熔融的幔源物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

最终潘家矿区形成两种矿床——大铜坑斑岩型钨钼多金属矿床和蓝田组热液充填型钨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