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岩浆岩的基本特征介绍
【高中地理】岩浆岩的基本特征

【高中地理】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奔流的岩浆岩浆岩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岩石,因此,具有反映岩浆冷凝环境和形成过程所留下的特征和痕迹,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明显的区别。
地理教师网不论燃烧岩,还是侵入岩,大部分岩浆岩都就是块状结晶的岩石,只有少数急速加热构成的玻璃质岩石,例如黑耀岩,外貌象沥青,就是全然由玻璃质共同组成的,这种玻璃质岩石通常只构成在岩浆岩中。
奇特的绳状构造岩浆岩中存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结构特征,比如说燃烧岩就是在温度、压力骤然减少的条件下构成的,导致熔化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构成气孔状结构。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可以显得很重,甚至可以江边在水面,构成浮岩。
如果这些气孔构成的空洞被后来的物质填充,就构成了杏仁状结构。
岩浆燃烧至地表,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其表面常遗留下流动的痕迹,有时好象几股绳子捏在一起,岩石学家称作流纹结构、绳状结构。
如果岩浆在水下火山爆发,熔岩在水的促进作用下能构成很多椭球体,称作枕状结构。
可知,这些特定的结构只存有于岩浆岩中。
人们已经注意到每块岩石里面都有许多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颗粒,它们就是组成岩石的矿物。
虽然目前已知的矿物有将近4000种,但是,比较常见的组成岩石的矿物并不是很多。
岩石学中把这些主要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主矿物;在岩石中虽然常见、但含量很少的矿物称为副矿物;没来得及结晶的玻璃质或隐晶质称为基质。
岩浆岩中除了具备特有的结构、结构之外,除了一些特有的矿物。
有些在岩浆岩中发生的矿物(例如石英、长石、角闪石、云母等),它们在沉积岩或变质岩中也可以看见。
但是,有些矿物(例如霞石、白榴石等)却只有在偏碱性的岩浆岩中就可以看见。
木排桩结构此外,相同的岩石中除了着相同的矿物女团。
比如说在比较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构成的岩石,共同组成它们的矿物不论在成分上,还是在结构和结构上都具备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适当的特点。
而在低温常压条件下构成的岩石,其矿物的特征和女团就与之截然不同。
岩浆岩地质特性

为喷出岩所特有
(8) 岩浆岩的 简易鉴定 方法步骤
① 据产状判定其是否为岩浆岩
② 据 颜 色 初 步 判断岩石类型
③ 观察结构、构造特征(区别喷出岩和侵入岩)
④ 查表定名
浅色
一般为酸性岩类
·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类
深色,可能为
·隐晶质岩类
沙特阿拉伯哈拉特。卡伊巴尔有大片的火山岩壮观地貌,本图由国际太空站宇航员摄于2008年3月31日,所示的阿尔齐答山由不同年代的黑色玄武岩熔岩流形成,图中浅色部分则是更黏性、富含硅石的火山岩,又称流纹岩。
按矿物颗粒的 相对大小分为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斑状 结构
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 浅成和部分喷出岩中
似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 浅成和部分深成岩中
(7) 岩浆岩的构造
指:岩石中的矿物在空间的排列、配置和充填方式所形成的特征
类别
块状构造
流纹构造
气孔构造
喷出岩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峨眉山玄武岩中的杏仁状玄武岩
花岗斑岩(浅成岩)
花岗岩(深成岩)
(5)岩浆岩的 造岩矿物
浅 色 矿 物 (富含Si、Al)
深 色 矿 物 (富含Fe、Mg)
石英
SiO2 石英
白云母(又称金云母)
KAl2(AlSi3O10)(F,OH)2 白云母
正长石
KAlSi3O8 正长石
斜长石
NaAlSi3 O8 斜长石
如果是海底喷发,则形成枕状熔岩(pillow lava)。这是熔岩在水中发生快速淬火冷凝时,表面形成具有空隙的硬壳,壳内熔岩从许多空隙中挤出又迅速冷凝,于是无数的小岩流便形成一个个肾状、枕状的岩体,称枕状熔岩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粒状镶嵌结构
• 矿物颗呈近等轴的粒状, 彼此以直线镶嵌接触。理 想的情况是,在三矿物接 触处界线平直,三个交角 均为120°。
部分熔融结构
是橄榄岩在源区经历过部 分熔融的证据,表现为单斜 辉石中出现无光性的深色物 质麻点或周边出现海绵边。 海绵边是由细小的辉石、橄 榄石和空腔组成的,是熔融 时发生的破裂所致。部分熔 融进一步发展,在岩石中可 形成熔融囊体。
蛇纹石
滑石
菱镁矿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2、金伯利岩
6 32.95 2.37 3.69 7 27.31 0.28 3.80 8 26.33 1.89 5.09
7.53 1.64 0.15 0.16 29.65 6.91 0.09 0.25 11.02 1.40 0.50 1.26 0.29
3.30
3.16
0.20
0.11 16.43 21.78 0.25
4 42.50 -
1.04 1.92 7.54 0.26 0.15 44.56 1.81 0.20 0.01 0.72 0.31 -
- 0.22
5 49.54 0.26 4.59 3.03 5.71 0.08 1.55 23.21 8.53 0.60 0.20 2.53 - 0.03 0.07 0.35
橄榄岩——苦橄岩类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一、 一般特征 化学成分:SiO2含量<45%,K2O和Na2O含量
极少(<1%),CaO和Al2O3含量也很少,富含FeO, MgO。
矿物成分:铁镁矿物含量>90%
铁镁矿物占绝对优势——Ol,Py,Am 长石——不含或很少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表1-7 超基性侵入岩的化学成分
岩浆岩的基本特征

成因类型
• 岩浆矿物(magma M.):是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包 括正常岩浆矿物、反应矿物、残余矿物。 • 岩浆期后矿物(post-magma M.):岩浆基本凝固后, 受残余流体影响而成的,包括气成矿物和自变质矿物 (ol→蛇纹石)。 • 成岩矿物(diagenetic M. ):由于物化条件改变,原 高温下稳定的矿物变为更稳定的新矿物。α-石英→β-石 英。 • 他生矿物或混染矿物,岩浆同化或捕虏围岩而形成的矿 物。 • 次生矿物(Secondary M.)岩石在表生作用下形成的新 矿物。
14.63
2.63 4.11 0.14 3.70 4.54 3.49 2.98
15.34
3.08 3.8 0.124 3.49 5.08 3.84 3.13
15.9
2.5 4.5 0.2 4.0 7.2 3.0 2.4
P2O5 H2O
0.05-1.5 0.3-5
0.35 1.05
0.30 1.15
0.3
返回
2.2 岩浆岩矿物成份
• 按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中的作用可分为: • 按岩浆岩矿物的形成阶段及形成时的物化 条件,可把矿物成分划为不同成因类型: • 此外还可据颜色:浅色矿物、深色矿物 • 据化学成分:硅铝矿物、铁镁矿物。
返回
按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中的作用
• 主要矿物(Essential M.):一般>10%,对于确定岩石 名称是不可缺少的,在分类命名上起主要作用。如石英、 钾长石是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没有石英是正长岩,没有 钾长石是石英岩或脉石英。 • 次要矿物(Subordinate M.):一般<10%,对于划分 岩石大类不起主要作用,但对确定岩石种属起一定作 用的那些矿物,如闪长岩中的石英,含量约2%,没有 石英也叫闪长岩,当石英>5%,则叫石英闪长岩 • 副矿物(Accessory M.):常<1%,个别情况可达5%, 在一般的分类命名中均不起作用。如磁铁矿、钛铁矿、 锆石、磷灰石等。但它们对于了解一个岩体的形成条件, 对比不同岩体,确定岩体时代以及研究稀散元素有重要 意义。
岩浆岩的岩石学特征

岩浆岩的岩石学特征
岩浆岩是地球表面上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形成于地壳
深部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岩浆岩通常具有一些独特的岩石学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岩石循环过程。
首先,岩浆岩的岩石学特征包括其晶粒结构和矿物组成。
由于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其晶粒通常较大,这是因为
在岩浆冷却的过程中,岩浆中的矿物有足够的时间来长大形成大颗粒。
此外,岩浆岩中的主要矿物包括长石、石英、角闪石等,这些
矿物的组合可以帮助地质学家确定岩浆岩的成因和形成条件。
其次,岩浆岩的结构特征也是其岩石学特征之一。
岩浆岩通常
具有均质的结构,即整个岩石呈现出均匀的晶粒分布和相似的矿物
组成。
此外,岩浆岩中还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结构特征,如流动构造、层理、岩浆流纹等,这些特征可以揭示岩浆在冷却凝固过程中
的变形和流动情况。
最后,岩浆岩的化学成分也是其岩石学特征之一。
岩浆岩通常
富含硅、铝等元素,因此其化学成分与沉积岩和变质岩有所不同。
通过对岩浆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岩浆的起源
和演化历史,从而推断地壳构造和岩石循环的过程。
总的来说,岩浆岩具有独特的岩石学特征,包括晶粒结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和化学成分等,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岩石循环过程,对于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岩浆岩特征描述形成过程

岩浆岩特征描述形成过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一种岩石,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岩浆岩主要包括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类,其中火成岩是由地下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下面我们来详细描述一下岩浆岩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一、岩浆岩的特征1. 结晶结构:岩浆岩的结晶结构通常呈现出颗粒状、柱状或板状等形态,这取决于岩浆凝固的速度和形成环境。
具体来说,如果岩浆冷却速度较快,岩浆中的矿物便无法完全结晶,形成细小的颗粒状结构;反之,如果岩浆冷却速度较慢,矿物便有足够时间结晶,形成较大颗粒的结构。
2. 组成成分:岩浆岩主要由矿物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硅铝酸盐矿物,如长石、石英等。
另外,岩浆岩中还含有较多的铁、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会在岩浆冷却凝固时结晶成不同的矿物。
3. 色泽和质地:岩浆岩的色泽多种多样,具体取决于其中的矿物成分。
一般来说,火成岩呈现出灰白色、灰黑色等较深色调,变质岩呈现出红、黄、绿等鲜艳的色彩。
至于质地,岩浆岩的质地通常较硬,有的岩石质地坚硬,有的则较疏松。
4. 断裂和蚀变:由于岩浆岩受力环境不同,其断裂形态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岩浆岩容易产生较多的节理和裂隙,这些断裂面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而发生蚀变。
二、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岩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岩浆的生成、运移和冷却凝固三个阶段。
1. 岩浆的生成:岩浆是地幔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部分熔融物质,它是由地幔或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分解融化形成的。
岩浆的生成过程通常受到地球内部的热源、地壳板块的运动、地壳深部的断裂等因素的影响。
2. 岩浆的运移:岩浆生成后,会在地壳内部通过岩浆管道或裂隙等途径向地表运移。
岩浆运移过程中,其温度、粘度、流速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岩浆在地壳中的运移路径和速度。
3. 岩浆的冷却凝固:当岩浆运移到地表或地壳内部浅部时,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迅速冷却凝固。
岩浆冷却凝固的速度、冷却方式和冷却温度等因素会影响岩浆的结晶结构和矿物组成,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
06岩浆岩特征与主要类型

5.分布产状:地表分布面积很小,一般是小型岩株,岩盆或岩墙。
(二)、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
1.一般特征: SiO2含量为45%-53%;
主石,黑云母等; 不含或少量石英,色率为50-70。 2.深成岩:辉长岩-呈灰黑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 主要矿物辉石,基性斜长石。次要矿物橄榄石,角闪石等。 浅成岩:辉绿岩-呈暗绿色,辉绿结构或斑状结构。 喷出岩:玄武岩-呈黑色,灰绿色或暗紫色,隐晶结构或斑状结构, 气孔、杏仁构造。 3.分布产状:分布较广,呈岩盆,岩盖,岩株,岩床或岩墙产出。
气孔构造
眼球构造
绳状构造
杏仁构造
珍珠构造
枕状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B 隐晶质结构: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矿物颗粒。 C 颗粒相对大小: 等粒结构:同种矿物颗粒大致相等。 不等粒结构: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 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矿物颗粒大小悬殊,大的是斑晶, 小的为基质; 基质是隐晶质或玻璃质的结构是斑状结构。 基质是显晶质的称似斑状结构。 D 矿物颗粒的相互关系 文象结构:伟晶岩中石英呈楔形镶嵌于钾长石巨晶中。 条纹结构:钾长石与斜长石呈有规律的交生。
第八章
岩浆岩特征与主要岩石类型
一、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化学成分 造岩元素:O,Si,Al,Fe,Ca,Na,K,Mg 其中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划分为4类。 里特曼指数:σ=(K2O+Na2O)2/(SiO2-43), 全碱指数:(K2O+Na2O) 钙碱性岩 σ<3.3 碱性岩 σ:3.3-9 2.矿物成分 主要造岩矿物:含量较多,是确定岩石名称不可缺少的矿物。 次要造岩矿物:含量较少,对划分岩石大类不起作用,但可作为确定 岩石种属名称的矿物。 副矿物:含量低于1%,对岩浆岩的分类命名不起作用。 色 率:铁鎂矿物在岩浆岩中的百分含量。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或地幔中凝固而成的岩石,具有以下结构和构造特征:
1. 结晶结构:岩浆岩由于形成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成分和结构的不同,因此呈现出多种结晶结构。
最常见的是同质结构和斑晶结构,同时也有玻璃状和母岩状结构等。
2. 组成成分: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类的矿物质组成,如长石、石英、黑云母等,同时也包含钙、镁、铁、钾等多种元素。
3. 变化性:岩浆岩的成分和结构在形成后会受到地质变化的影响,导致发生改变。
比如,岩浆岩中的成分可以发生溶解、迁移、再结晶等现象,从而形成多种同质异像和斑晶岩的变异。
4. 产状特征:岩浆岩形成时介质一般为高温高压的气液体系,其流动状态不同于固体岩石,因此岩浆岩在产状上呈现为火山喷发或侵入地层等形式。
5. 蚀变特征:由于岩浆岩中包含大量的氧化物、碳酸盐和硫酸盐等易受到氧化和腐蚀的物质,因此岩浆岩在长期地水侵蚀和化学侵蚀下会出现差异大的变化,形成多样的风化层和耐侵蚀岩。
总之,岩浆岩具有种类丰富、变化多样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其属性和变异性有助
于对地壳演化过程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岩浆岩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岩浆和岩浆岩的概念一.岩浆岩浆——产生于地球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熔融物质。
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
火山活动或火山作用——喷出地表的岩浆活动。
1.岩浆的成分2.岩浆的温度根据对火山熔岩流的直接测定和对熔岩液化与凝固温度的观察,岩浆的温度一般在700—1200℃之间。
玄武岩浆1025—1225℃安山岩浆900—1000℃酸性岩浆735—890℃通常成分愈酸性,温度愈低。
3.岩浆的粘度基性熔岩粘度小,流动性强,流速快,常呈熔岩被,熔岩高原(台地),分布面积很大,结晶较好。
如印度德干高原,50万平方公里,最大厚度2000米。
酸性熔岩粘度大,流动性弱,流速慢,常形成短而厚的岩流,或常堆积于火山通道之上,成岩钟,岩针等;结晶程度差,以爆发式为主。
二.岩浆岩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化后形成的岩石。
通常将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侵入岩——岩浆在地下不同深度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
根据其形成深度的不同,进一步分为:深成岩(>3km)和浅成岩(<3km)。
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及其它岩石经火山喷出地表后冷凝和堆积而成的岩石。
又进一步分为:熔岩——岩浆沿火山通道喷溢地表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火山碎屑岩——火山强烈爆发出来的各种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岩石。
此外,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充填于火山通道中或侵入其周围邻近的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专称为次火山岩。
第二节岩浆岩的物质成分一.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石是由矿物所组成。
矿物成分既反映岩石的化学成分,也反映岩石的特征和成因。
如岩石中石英的出现及含量;透长石与微斜长石出现在不同岩石。
组成岩石的矿物一般统称为造岩矿物。
1. 按矿物的化学成分特点分:(1)硅铝矿物:SiO2和Al2O3的含量较高,不含FeO,MgO。
包括石英类,长石类及似长石类。
又称浅色矿物。
(2)铁镁矿物:FeO和MgO的含量较高,SiO2含量较低。
其中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及黑云母类。
又称暗色矿物。
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含量(体积百分数)称为色率,又称颜色指数。
2.按在岩石中的含量分:(1)主要矿物:是岩石中含量比较多的矿物,一般都在10%以上。
它是划分岩石大类的依据。
如花岗岩中的钾长石和石英都是主要矿物,没有它们不能定名为花岗岩。
(2)次要矿物:是岩石中含量不多的矿物,一般都在15%以下。
它对划分岩石大类不起作用,但可作为确定岩石种属的依据。
如闪长岩类中石英>5%时称为石英闪长岩;无或<5%时称为闪长岩;但均属闪长岩类。
(3)副矿物:是岩石中含量很少的矿物,通常不到1%。
如磷灰石,磁铁矿等。
4.按矿物的成因分:(1)原生矿物(岩浆矿物):是在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又可分为正常矿物,残余矿物和反应矿物。
镁橄榄石+SiO2=顽火辉石(2)成岩矿物:在岩浆完全结晶后,由于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主要是温度和压力的降低),使原生矿物转变而新形成的矿物。
如高温β-石英→低温α-石英透长石→正长石钾钠长石→条纹长石(3)岩浆期后矿物:在岩浆基本上凝固成固体的岩石后,由于受残余挥发份和岩浆期后溶液的作用而生成的矿物。
如气成矿物电气石,萤石,黄玉等:也包括一些自变质矿物,如橄榄石变成的蛇纹石。
(4)它生矿物:它们是由岩浆同化了围岩或捕虏体所生成的矿物。
在正常岩浆岩中一般不会析出这类矿物。
如花岗岩与富铝泥质岩石接触出现的富铝矿物:堇青石,红柱石,硅线石等;又如花岗岩与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出现富钙矿物:硅灰石,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透辉石等。
(5)外生矿物(表生矿物,次生矿物):岩石受到各种外界营力,主要在地表风化而形成的矿物。
如长石风化成高岭石。
二.岩浆岩的化学成分SiO2是岩浆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氧化物,含量最多。
岩浆岩中SiO2含量是岩石分类的一个主要参数。
通常所指的酸性程度及基性程度是指SiO2含量。
SiO2>66% 酸性岩SiO2=53—66% 中性岩SiO2=45—53% 基性岩SiO2<45% 超基性岩岩浆岩中的主要造岩氧化物含量变化是有规律的。
三.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关系化学成分不同的岩浆所形成的矿物成分也不同。
其中SiO2、Alk和Al2O3对矿物共生组合的控制最明显。
(一)SiO2含量对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SiO2与其它氧化物结合,可形成各种硅酸盐矿物,从而决定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
硅酸盐矿物可分为两组,一组称SiO2饱和矿物,可与石英共生,如辉石、长石、角闪石、云母类矿物;另一类称SiO2不饱和矿物,不能与石英共生,如富镁橄榄石、似长石等。
因此,根据岩石中出现的矿物可分为三类:1.岩浆岩中石英的出现,表示岩浆中SiO2含量过剩(过饱和)。
所以石英是SiO2含量过饱和的指示矿物。
2.镁橄榄石,似长石(白榴石,霞石,方钠石等)出现,标示岩浆中SiO2不饱和。
它们是SiO2含量不饱和的指示矿物。
Mg2SiO4 + SiO2 = 2MgSiO3镁橄榄石熔体顽火辉石NaAlSiO4 + 2SiO2 = NaAlSi3O8霞石熔体钠长石KAlSi2O6 + SiO2 = KalSi3O8白榴石熔体钾长石因此,不饱和矿物镁橄榄石,似长石在平衡条件下,不能与过饱和矿物石英共生。
3.岩石中既没有石英,又没有镁橄榄石,似长石,则表示岩浆中SiO2含量适当(饱和),这时出现的仅是辉石,长石等饱和矿物。
饱和矿物可与不饱和矿物共生,也可与过饱和矿物共生,但后二者不能共生。
由于岩浆岩中SiO2与其它氧化物存在协变关系,所以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随着岩石中SiO2的渐增,岩石中镁铁矿物由多至少,浅色矿物渐增,石英由无至有。
1.橄榄岩和辉石岩类(超基性岩类)SiO2<45%,富MgO和FeO,贫Na2O和K2O。
因此,反映在矿物成分上,以铁镁矿物为主,一般含量多>90%,长石含量很少或无。
2.辉长岩类(基性岩类)SiO2=45—53%,和上一类岩石相比,SiO2增多,MgO和FeO有明显地减少,Al2O3和CaO的含量则剧增。
因此,出现了铁镁矿物和近等量的基性斜长石的共生现象。
3.闪长岩类(中性岩类)SiO2=53—66%,岩石中SiO2又有所增多,同时相应的Na2O和K2O也有增多,MgO,FeO和CaO则减少了。
因而出现了普通角闪石和中性斜长石的共生;铁镁矿物则降低到30%左右;另外还有一类Na2O和K2O含量很高的中性岩(正长岩类),则碱性长石和铁镁矿物共生。
4.花岗岩类(酸性岩类)SiO2>66% ,和前几类相比,SiO2含量最多,Na2O和K2O含量也多,而MgO,FeO和CaO较少。
因而,铁镁矿物很少,一般只有10%左右;常见石英,碱性长石,酸性斜长石和黑云母的共生。
(二)碱质的含量对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岩浆岩中碱质的含量一般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在SiO2含量相同的岩石中,岩石的Na2O和K2O含量(碱度)不同,矿物组合特点也不同。
碱度常用里特曼指数(σ)来衡量。
σ=(K2O+Na2O)2/(SiO2-43) (wt)σ<3.3 钙碱性岩σ=3.3---9 碱性岩σ>9 过碱性岩此外,Al2O3含量对岩浆岩矿物成分的影响也较大。
第三节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特征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的特征。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的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空间方式所构成的岩石特征。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是区分和鉴定岩浆岩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岩浆岩分类和判别其形成条件的重要依据。
一.岩浆岩的结构(一)岩浆岩的结构类型1.岩浆岩的结晶程度根据岩石中结晶部分和非晶质部分(玻璃)的比例分为三类: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2.矿物颗粒的大小又分为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两种类型。
1)颗粒的绝对大小4.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1)交生结构文象结构条纹结构蠕虫结构2)反应结构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矿物。
环带结构:与反应边有些类似,不同的是,反应生成的矿物与被反应矿物同属一类矿物,仅端元成分及光性方位上有差异,因而呈现出环带状的特征。
3)包含结构:在较大的矿物颗粒中包嵌在许多较小的矿物颗粒。
如含长结构。
超浅成岩。
4.冷却极快的情况下:凝固作用主要发生在d 区,几乎不形成结晶中心,更谈不上晶体生长,因此形成玻璃质结构。
如喷出岩中的黑曜岩,松脂岩,珍珠岩等。
5.如果温度下降至a 区,岩浆部分结晶,形成斑晶后,再下降至b ,c ,d 区,形成细粒—玻璃质的基质,从而构成斑状结构。
岩浆的粘度对岩浆结晶作用也有明显影响。
如基性喷出岩和酸性喷出岩。
岩浆中挥发份含量的多少,对结晶程度及颗粒大小也有较大影响。
如细晶 岩和伟晶岩。
(三)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和鲍文反应原理 判别岩浆岩中矿物的结晶顺序:1.矿物颗粒的相对自形程度:自形程度高的一般早结晶,自形程度低的析出较晚。
2.矿物间的相互包裹关系:通常认为被包裹的矿物一般早于包裹它的矿物。
3.矿物晶体的相对大小:在常见的 斑状结构中,大的斑晶一般先结晶,而小 晶体的基质常后结晶。
但似斑状结构常不 适用。
4.矿物的共生关系鲍文反应原理由两个系列所组成。
一为连续系列,另一为不连续系列。
鲍文反应原理能解释以下岩石学现象(1成较酸性的变种。
(2)能解释岩浆中一般的结晶顺序及共生关系。
位于反应系列上部的矿物早结晶,结晶温度高。
位于反应系列下部的矿物晚结晶,结晶温度低。
据此可解释较基性熔浆能熔化较酸性的捕虏体,反之则不能,除非酸性岩浆处于过热状态。
此外两个系列中温度相当的矿物如辉石与基性斜长石可以共生,角闪石与中酸性斜长石共生等。
(3)解释了斜长石的正环带结构及暗色矿物的反应边结构。
二.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常见构造有:块状构造:由矿物均匀无向分布组成的一种构造。
斑杂构造:是一种不均一构造,表现在颜色上或在粒度上都非常不均一,而呈现出斑驳陆离的外貌。
带状构造:表现为不同成分,颜色或不同结构的条带相间成带分布。
球状构造:表现为侵入岩中分布有球状及椭球状体。
它是由岩石中矿物围绕某些中心呈同心层分布而成。
流面,流线构造:岩浆岩中的片状,板状矿物,扁平的析离体和捕虏体平行定向排列时即构成流面,流线构造。
原生片麻状构造:晶洞构造:气孔构造:枕状构造:水下喷溢的基性熔岩常具有此种构造。
流纹构造:冷缩节理(柱状节理):第四节岩浆岩的产状和相一.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岩体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包括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构造环境等。
(一)火山岩的产状1.中心式或点状喷发:2.线型或裂隙式喷发:3.面状或熔透式喷发:(二)侵入岩的产状1.岩基:是规模最大的岩体,出露面积一般大于100平方公里,往往呈长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