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验二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
实验: 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二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鉴定一、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二、实验目的通过对岩浆岩特征的认识加深对岩浆作用的了解。
三、实验仪器、设备岩浆岩标本,小刀,放大镜四、实验原理1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浅色矿物:斜长石,正长石,石英2 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与形态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岩浆岩的结构。
(1)按照矿物晶粒的大小分为显晶质结构:用肉眼均可加以识别,又细分为粗粒(粒径>5mm)、中粒(粒径5—1mm),细粒(粒径1—0.1mm)隐晶质结构:用肉眼难以识别(2)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结构:矿物颗粒大小相等不等粒结构:在不等粒结构中又分为: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者似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且基质的成分与斑晶的成分相同3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浆岩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分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规律,岩石为均匀的块体。
流动构造:岩石中柱状或片状矿物或捕虏体平行而定向排列。
火山熔岩中不同成分和颜色的条带,以及拉长的气孔相互平行排列,称为流纹构造。
气孔构造:岩石中呈圆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态的空洞。
直径由数毫米到数厘米。
基性熔岩中气孔较大、较圆;酸性熔岩中气孔较小、较不规则,或呈棱角状。
杏仁构造:气孔中有矿物质充填者。
层状构造:岩石具有成层性状,它是多次喷出的熔岩或火山碎屑岩逐层叠置的结果。
4岩浆岩的分类(1)岩浆岩(2)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既有喷出岩的特征也有沉积岩的特征,按火山碎屑的粒径大小分类:(1)凝灰岩:粒径<2mm(2)火山角砾岩:粒径2-50mm(3)浮岩:粒径2-50mm多孔洞,色浅、质轻、能浮于水(4)集块岩粒径>50mm五、实验内容1.常见岩浆岩手标本观察实验观察常见岩浆岩手标本的颜色、造岩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征,描述并鉴定。
2.四大类岩浆岩对比观察鉴定实验,观察四大类岩浆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的特征及区别,并对比描述、鉴定。
岩石种类鉴别

岩石种类鉴别
实验二岩石种类鉴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见岩石的鉴别方法,掌握三大岩石种类的基本特徵。
二、实验用品
放大镜、剖面刀、硬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
用观察法,识别常见岩石种类。
四、实验内容
1. 认识沉积岩
学习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的理解。
通过鉴定初步认识常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积岩。
本次实验在认识沉积岩时,需要完成的内容如下:观察沉积岩的颜色
了解沉积岩的矿物组分
认识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沉积岩的分类
2. 认识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熔融的岩浆在地壳不同深度冷凝而成的岩石。
因此岩石本身具有与其成因相联络的特点,以此可与其他两大类岩石区别。
这些特点体现在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产状、结构、构造等方面。
通过本次实验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各大类岩浆岩的主要代表岩石,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而且了解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它们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
3. 认识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变质岩的主要特徵;认识一些常见变质矿物和变质岩型别,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
此外,通过对未知岩石标本的鉴定,达到複习和巩固对三大类岩石特徵的认识,了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的一些主要区别,进一步掌握肉眼鉴定岩石的步骤和方法。
四、实验报告
描述几种矿物并将其矿物形态及物理性质等特徵填入报告之中。
如:钾长石、石墨、方铅矿、萤石、石英等。
岩浆岩野外鉴别方法和步骤

岩浆岩野外鉴别方法和步骤薛超摘要岩浆岩在固体矿产岩心钻探野外描述是最常见到的岩性,所以准确的对它进行描述关系到研究固体矿产成藏环境和推测其矿床分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其描述分析来研究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及运动规律,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
野外现场描述是研究矿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本文就岩浆岩的野外描述方法与步骤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野外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野外鉴定1、石英石英是花岗岩类岩石的主要矿物。
其形态除在文像花岗岩中呈蠕虫状外和在浅成岩和喷出岩中可呈六方双锥的斑晶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呈它形粒状的晶体。
实验 岩浆岩标本鉴定

实验一岩浆岩标本鉴定1、目的:了解对岩浆岩标本的观察,掌握对岩浆岩标本的描述内容及技巧。
2、内容:通过岩石标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全面细致的观察,对岩石做特征描述并命名。
岩浆岩大多是晶质块状,特有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
1区分侵入岩和火山岩结构构造的特征侵入岩在地下结晶,冷却缓慢,全晶质的,全是颗粒组成。
火山岩喷出地表,来不及冷却,大多含有隐晶质,玻璃质物质,只能看到部分颗粒,具有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7类。
侵入岩火山岩色率矿物组合超基性岩橄榄岩苦橄岩>70% 橄榄岩辉石基性岩辉长岩玄武岩 40—70% 辉石斜长石中性岩 15—40%钙碱性闪长岩安山岩角闪石斜长石碱性正长岩粗面岩正长石钾长石(次要:斜长石角闪石辉石)过碱性霞石正长岩响岩正长岩霞石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15% 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花岗闪长岩)次要:黑云母为主色率:暗色矿物在岩石中所占的含量。
(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黑云母,角闪石)若岩石中以钾长石为主为花岗岩,若以斜长石为主为花岗闪长岩。
橄榄石:黄绿色,没有解理,只有发育的裂缝。
黑云母:片状辉石:解理夹角87°,黑色,短柱状角闪石:夹角56°,黑色,长柱状浅色矿物:钾长石正长石(肉红色)斜长石(灰白色晶体是板状白色长条,晶面反光强,玻璃光泽)石英(乳白色,没有解理,油脂光泽,透明度高)火山岩(里面有一半或全部没有长成晶体,是隐晶质,玻璃质矿物,所以不能用色率观察,尽量用已形成的矿物)只要看到石英为流纹岩,肉红色为粗面岩或响岩,主要是斜长石为玄武岩,安山岩,若有黑色小颗粒,为玄武岩,浅色的为安山岩。
完全没有矿物:根据颜色,黑耀眼,气孔状,浮在海里的浮岩,松脂岩(颜色清淡)实验二侵入岩薄片鉴定1岩石的矿物成分2岩石的结构步骤:估计色率识别矿物,区分主要和次要矿物结构10*10 镜面下视域为1.6mm 电脑的视域2mm没双晶的长石可以认为是正长石,负低突起。
石英:灰白,表面干净,正低突起。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书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书专业年级姓名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教研室编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与认识1、实验的目的、要求岩石是矿物集合体。
认识造岩矿物的目的在于识别工程中常见的各种岩石,并为今后学习其他章节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要求如下:(1)通过对造岩矿物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单晶、聚晶)、晶面条纹、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碳酸盐类矿物的“盐酸反应”等主要特征。
(2)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3)熟练地掌握几种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2、实习的准备工作实习前认真预习教材的相关内容。
检查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条痕板、稀盐酸等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习内容(1)矿物特性的观察;1)矿物单体形态的观察。
六方双锥(或六方柱)一石英(水晶);菱面体一方解石;菱形多面体一石榴子石;长柱体一红柱石;长柱状或纤维状一普通角闪石;短柱状一普通辉石;板状一板状石膏、长石;片状一云母。
2)矿物集合体形态的观察。
晶簇状一石英晶簇;粒状一橄榄石;致密状一黄铜矿;鳞片状一绿泥石;纤维状一石棉、(纤维)石膏;放射状一阳起石、红柱石;结核状一(鲕状、豆状、肾状)赤铁矿;土状一高岭土、蒙脱土。
3)晶面条纹的观察。
有些晶体的晶面具条纹状,如:黄铁矿三个方向的晶面条纹彼此垂直;斜长石的晶纹相互平行;有的石英具横向晶纹。
4)光学性质的观察矿物的颜色白色—方解石、石英;深绿色—橄榄石;铜黄色—黄铜矿;褐色—褐铁矿;铁红色—赤铁矿。
矿的的条痕观察方解石、角闪石、斜长石、橄榄石的条痕。
观察对比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等矿物的条痕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矿物的光泽拿到标本,对着光线,看其反射光线的性质来确定它属于哪种光泽。
黄铁矿、黄铜矿—金属光泽;赤铁矿—半金属光泽;石英(晶面)—玻璃光泽;叶腊石、蛇纹石—腊状光泽;滑石、石英(断面)—油脂光泽;高岭土—土状光泽;石棉、(纤维)石膏—丝绢光泽;白云母、冰洲石(透明方解石)—珍珠光泽。
常见岩浆岩手标本观察与鉴定

三、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 矿物组合:长石类矿物,长石是岩浆岩主 要的矿物成分,从酸性岩到基性岩,岩石 中的长石成分也是有规律地变化。
• 酸性岩和碱性岩以钾长石为主,中基性岩 以斜长石为主,而超基性岩不含或很少含 长石类矿物。
• 基性岩里含有橄榄石,就可根据长石含量 以区别于超基性岩。
• 含有石英的中性岩来说,则其长石种类主 要为斜长石,也与酸性岩不同。
三、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 浅色岩石中长石与石英的鉴定
• 长石有两组完全解理,解理面为玻璃光泽,透明感差。 石英无解理,断口为油脂光泽,极透明。
• 岩石中出现二种颜色的长石是,一般红色都是正长石 两组完全解理90度,灰白色都是斜长石。
• 进一步观察,斜长石解理面上有平行而紧密排列的细 纹即聚片双晶纹,钾长石没有双晶细纹,转动解理面 反光是出现阴阳轮换现象,为卡氏双晶。
• 岩石颜色浅时,可先看浅色矿物,如石英,长石 (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等。在鉴定矿物时要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无石英及其含量 ?%。 (2)有无长石,属于正长石还是斜长石及其含量?%。 (3)深色矿物的种属及其含量 ?% (4)还应注意矿物的风化!被风化的矿物颜色和硬度
都会改变
三、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三、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 由手标本上鉴定岩浆岩时,首先从岩石的 颜色入手,其次为结构、构造,再判别矿 物成分并估计矿物成分百分含量,并查看 鉴定表,确定它属于哪一大类,再确定岩 石名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l.观察岩石颜色:颜色是岩石手标本上最直观的现像。
• 岩石的颜色是指整体而言,不是指某一种矿物的颜色。 看时应把标本放远些,颜色的深浅取决于暗色矿物在 岩石中的百分含量,即色率。
实验二_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

实验二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2.学会肉眼鉴定岩浆岩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些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特征,并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肉眼描述和鉴定岩浆岩的基本内容为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命名的基础。
拿到一块岩石,一般描述的顺序是:首先是颜色,其次为结构、矿物成分、构造及次生变化等。
现将描述各种特征的方法及注意要点简述如下:(一)颜色岩石的颜色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之总和,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颜色。
如灰白色的岩石,可能是由长石、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等)等形成的总体色调。
因此,观察颜色时,宜先远观其总体色调,然后用适当颜色形容之。
岩浆岩的颜色也可根据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即“色率”来描述。
按色率可将岩浆岩划分为:暗(深)色岩色率为60-100相当于黑色、灰黑色、绿色等;中色岩色率为30-60相当于褐灰色、红褐色、灰色等;浅色岩色率为0-30相当于白色、灰白色、肉红色等。
反过来,我们亦可根据色率大致推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从而推知岩浆岩所属的大类(酸、中、基性)。
这种方法对结晶质,尤以隐晶质的岩石特别有用。
(二)结构构造岩浆岩按结晶程度分为结晶质结构和非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颗粒绝对大小又可分为粗(>5mm)、中(5-1mm)、细粒(1-0.1mm)结构,以及微晶、隐晶等结构。
其中特别应注意微晶、隐晶和玻璃质结构的区别。
微晶结构用肉眼(包括放大镜)可看出矿物的颗粒,而隐晶质和玻璃质结构,则用肉眼(包括放大镜)看不出任何颗粒来,但两者可用断口的特点相区别。
隐晶质的断口粗糙,呈瓷状断口;玻璃质结构的断口平整,常具贝壳状断口。
按岩石组成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又可分为等粒、不等粒、斑状和似斑状等结构。
因此,观察描述结构时,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等特点。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为块状构造,其次为气孔、杏仁和流纹状构造等。
(三)矿物成分对于显晶质结构的岩石,应注意观察描述各种矿物,特别是主要矿物的颜色、晶形、解理、光泽、断口等特征,并目估其含量(注意每种矿物应选择其最特征的性质进行描述)。
实验二 常见岩浆岩的鉴定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 周次 实验日期 星期 年 月 日 班级 序号 成绩 (上午、下午、晚上) 常见岩浆岩的认识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会观察和描述岩浆岩的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会观察和描述岩浆岩的颜色、结构、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2、掌握岩浆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 3、学会能肉眼鉴定常见的岩浆岩。 、学会能肉眼鉴定常见的岩浆岩。 实验方法: 二、实验方法: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描述岩浆岩 实验内容: 三、实验内容: 1、观察描述岩浆岩的矿物成分:浅色矿物 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暗色 石英、 、观察描述岩浆岩的矿物成分:浅色矿物—石英 钾长石、斜长石; 矿物—橄榄石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橄榄石、 矿物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2、观察描述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按结晶程度分 全晶质结构(显晶质、隐 全晶质结构( 、观察描述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按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结构 显晶质、 晶质)、玻璃质结构;按矿物颗粒大小分—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玻璃质结构 等粒结构、 晶质)、玻璃质结构;按矿物颗粒大小分 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3、观察描述岩浆岩的构造特征: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观察描述岩浆岩的构造特征: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常见岩浆岩的鉴定: 四、常见岩浆岩的鉴定: 1、纯橄榄岩;2、辉绿岩;3、玄武岩;4、闪长岩;5、花岗岩; 、纯橄榄岩; 、辉绿岩; 、玄武岩; 、闪长岩; 、 花岗岩;
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三、岩浆岩的构造
• 是组成岩浆岩的矿物集合体之间排列和 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 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形态特征。
块状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流纹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2.学会肉眼鉴定岩浆岩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些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特征,并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肉眼描述和鉴定岩浆岩的基本内容为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命名的基础。
拿到一块岩石,
一般描述的顺序是:首先是颜色,其次为结构、矿物成分、构造及次生变化等。
现将描述各种特征的方法及注意要点简述如下:
(一)颜色
岩石的颜色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之总和,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颜色。
如灰白色的岩石,可能是由长石、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等)等形成的总体色调。
因此,观察颜色时,宜先远观其总体色调,然后用适当颜色形容之。
岩浆岩的颜色也可根据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即“色率”来描述。
按色率可将岩浆岩划分为:
暗(深)色岩色率为60-100 相当于黑色、灰黑色、绿色等;
中色岩色率为30-60 相当于褐灰色、红褐色、灰色等;
浅色岩色率为0-30 相当于白色、灰白色、肉红色等。
反过来,我们亦可根据色率大致推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从而推知岩浆岩所属的大类(酸、中、基性)。
这种方法对结晶质,尤以隐晶质的岩石特别有用。
(二)结构构造
岩浆岩按结晶程度分为结晶质结构和非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颗粒绝对大小又可分为粗(>
5mm)、中(5-1mm)、细粒(1-0.1mm)结构,以及微晶、隐晶等结构。
其中特别应注意微晶、隐晶和玻璃质结构的区别。
微晶结构用肉眼(包括放大镜)可看出矿物的颗粒,而隐晶质和玻璃质结构,则用肉眼(包括放大镜)看不出任何颗粒来,但两者可用断口的特点相区别。
隐晶质的断口粗糙,呈瓷状断口;玻璃质结构的断口平整,常具贝壳状断口。
按岩石组成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又可分为等粒、不等粒、斑状和似斑状等结构。
因此,观察描
述结构时,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等特点。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为块状构造,其次为气孔、杏仁和流纹状构造等。
(三)矿物成分对于显晶质结构的岩石,应注意观察描述各种矿物,特别是主要矿物的颜色、晶形、解理、光泽、断口等特征,并目估其含量(注意每种矿物应选择其最特征的性质进行描述)。
尤其注意以下几方面:
1.观察矿物成分时应首先鉴定浅色矿物,然后鉴定暗色矿物。
2.观察有无长石,若有则应鉴定长石的种类,并分别目估其含量。
观察有无石英、橄榄石的出现。
若有石英出现,则为酸性岩;若有橄榄石出现,则为超基性和基性岩;
3.鉴定暗色矿物的成分,并目估其含量。
特别注意辉石和角闪石,以及它们和黑云母的区别。
4.对所观察的岩石如果已从岩石的结构上已确定为喷出岩,一般应先鉴定其基质,再看是否存在斑晶,并确定斑晶的矿物成分。
对具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的岩石则应分别描述斑晶和基质的成分和特点、含量。
基质若为隐晶质则可用色率和斑晶推断其成分;若为玻璃质则只能用斑晶来推其成分。
(四)岩石的命名
岩浆岩的命名一般为颜色+结构+(构造)+基本名称,如肉红色粗粒花岗岩。
喷出岩
有时仅用(颜色)+构造+基本名称,如气孔状玄武岩。
三、实验内容与安排
(1)实验标本:闪长岩、花岗岩、玄武岩、玢岩、花岗斑岩、辉长岩、流纹岩
(2)实验提示:根据岩浆岩的生成条件和组成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不同岩特征具有以下规
律;
超基性T基性T中性T酸性
颜色:深T浅
石英:(含量)无T少量T多
暗色矿物:橄榄石T辉石T角闪石T黑云母
长石:基性斜长石T中性斜长石T正长石
对于深成岩浆岩一般为等粒结构,部分为似斑状结构,但基质都是显晶质。
浅成岩结晶颗粒较细,颗粒呈隐晶质结构,常见斑状结构。
喷出岩的结晶一般较细,大都是隐晶质或玻璃质。
深成岩、浅成岩的手标本呈致密块状构造,喷出岩具有流纹状构造及杏仁状构造等。
(3)实验举例
花岗岩:肉红色、灰色。
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有时为斑状构造,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和正长石,其次有黑云母、角闪石。
辉长岩:灰黑至黑色,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暗色矿物为黑色的辉石、橄榄石、黑云母,浅色矿物为斜长石。
玄武岩:暗紫褐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有气孔构造,气孔呈圆形至椭圆形,孔
壁一般比较光滑没有次生矿物充填。
成分与辉长岩相似。
四、作业及思考题
1.每人描述8 块手标本。
2.如何区分斑状与似斑状结构?
3.花岗岩与闪长岩中暗色矿物成分是否相同?
4.为何深成岩比浅成岩结晶程度好?
5.气孔构造、流纹构造为何仅见于喷出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