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大理岩
大理石是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 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 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含有硅灰 石、滑石、透闪石、透辉石、斜长 石、石英、方镁石等。具粒状变晶 结构,块状(有时为条带状)构造。 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岩居多。
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 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 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 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 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 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 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 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 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 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 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 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 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 80%。
辉长岩
辉长岩,1768年由T.托泽蒂用来称呼异 剥石质蛇纹石及一部分现在命名的辉长 岩,辉长岩为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 的玄武质岩浆经侵入作用形成,广泛分 布于地壳的各种构造环境和月球上。月 球上产出的辉长岩以贫硅、碱,富钙、 钛为特征,并含有陨硫铁、自然金属铁 等宇宙矿物。辉长岩体积密度2.8~3.1g /cm3,孔隙度很小,压缩强度一般20 0~280MPa,粗粒者较低,耐久性也很 高,结构构造均匀,有时具美丽的的花 纹图案,磨光后极富装饰性,因而常用 作高档饰面石材。
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 内部力量(温度、压 力、应力的变化、化 学成分等)改造而成 的新型岩石。固态的 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 力和温度作用下,发 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 重结晶,形成新的矿 物组合。如普通石灰 石和白云岩由于重结 晶变成大理石。
一就大包 下让理含 它我岩: 们们 白 吧了现云 !解在岩 、
石英斑岩
一种典型的酸性喷出岩,与流 纹岩有生成上的联系。 流纹岩中,一般具有斑状结构, 斑晶以长石为主,间有石英。当流 纹岩遭受很大程度的次生变化,长 石暗淡无光,石英斑晶显著,就成 为石英斑岩。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

此外,学生在描述岩石特征时,术语使用不够准确,这说明我在教学中对专业术语的讲解和训练还不够。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观察和描述岩石特征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岩石的分类:掌握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教师需通过实例讲解、图表展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常见岩石的识别:学会识别花岗岩、砂岩、板岩、大理石等常见岩石,并能描述其特征。教师应提供岩石标本,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辨别和应用。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他们的表现,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讨论中找到自信,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同时,我也注意到学生在讨论岩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能够联系到环保和资源节约等方面,这表明他们具备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岩石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岩石的分类、常见岩石的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岩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岩石的分类和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三种常见的岩浆岩: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
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
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
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
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
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
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
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
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
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
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
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教案和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教材分析】岩石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本课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让学生不但知道三种岩石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
学生主要借助比较的方法认识三种岩石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光滑、粗糙程度、光泽、硬度、岩石成分的颗粒大小、成分是否单一等特征,同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知道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研究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意义。
对于岩石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兴趣。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区分这三种岩石对于学生来说十分轻松,但在生活对岩石无意识的观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特征认识。
四年级的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掌握了一些方法,可作为本节课观察岩石的基础,但对岩石观察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但这正是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岩石。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会用感官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观察比较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难点:学生对于岩石光泽的判断【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1个放大镜、1个手电筒、1枚钢钉、1把铜钥匙、活动记录手册,(以小组为单元,材料充足,可2人一组)。
【教学过程】一、聚焦:种类繁多的岩石(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3种岩石图片、三种岩石。
四年级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5分钟
(一)观察岩石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观察方法。(ppt出示观察方法)。
预设:学生学习观察方法
师:观察三种岩石其中之一,试一试,边观察边完成活动记录1.
预设:学生观察,并且完成活动记录1
(二)研讨:岩石观察记录表
岩石标本(学具袋里)、矿物标本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3分钟
1.常见的岩石
师:从学具袋中拿出岩石(大理岩、花岗岩和砂岩)。大家在生活中有见过这三种岩石嘛?
预:……
师:这三种岩石分别是:大理岩、花岗岩和砂岩。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特征呢?
预设: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地非常细致,但是科学家在研究岩石地时候更加细致,他们是怎样研究的?我们接下来仔细了解一下。
4.态度责任: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并能够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做好记录。
【教学难点】
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并能够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做好记录。
教具学具
预设:有三种颜色
师:所以岩石也是有其他的物质组成的。我们把组成岩石的物质叫做矿物。
师:花岗岩有几种矿物组成?
预设:三种
(二)观察矿物
师:花岗岩到底是由哪三种矿物组成的?ppt出示答案和矿物盒(石英、云母、长石)
预设:……
师:岩石从颜色、颗粒、软硬等方面观察,矿物可以怎样观察和描述呢?
教科版科学四下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种常见的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对地球的构造和地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岩石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分不清各种岩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这三种岩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增强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岩石标本,了解岩石的特点。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岩石的变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岩石标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各一份。
2.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岩石切片等。
3.准备教学课件:有关岩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岩石,用显微镜观察岩石切片,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各种岩石的特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岩石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岩石的形成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他们对岩石的认识。
常见的岩石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岩石种类有哪些?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它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有几个渠道,风化作用是一个主要渠道,它包括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机械风化是以崩解的方式把已经形成的岩石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化学风化是由于水、氧气、二氧化碳引起的化学作用使岩石分解形成碎屑;细菌、真菌、藻类等生物风化作用也能分解岩石。
此外,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质也是沉积物质的来源之一;植物和动物有机质在沉积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不论那种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中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压实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
2、岩浆岩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因为它生成的条件与沉积岩差别很大,因此,它的特点也与沉积岩明显不同。
在野外观察,沉积岩常具有成层构造,层状构造是沉积岩所独有的特征。
而在岩浆岩发育的地区则常常见到节理,而基本上看不到层理;在矿物组合上,在岩浆岩中出现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矿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容易保存.3、变质岩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这种岩石被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是大陆地壳中最主要的岩石类型之一。
在变质岩的概念中,有两点必须强调,这是变质岩区别于沉①火成岩也称岩浆岩。
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
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在一起,粗糙,硬。结构松散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
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
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
阅读单元资料库p81《岩石的成因和分类》,把今天 观察的岩石根据成因进行分类。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岩浆岩:花岗岩、浮石。 沉积岩:砾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化石)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敲击后有砰声
敲击后无砰声
花岗岩 大理岩
板岩 页岩
连一连(用铅笔)
微细颗粒,层状结构,敲击后有清脆的声音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松散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有不同的颜色,坚硬 颗粒粗或中等,结构紧密,晶莹润泽,有的有纹理
微细颗粒,层状结构,敲击后无清脆的声音
板岩 大理岩 页岩 花岗岩 砂岩
根据岩石成因进行分类!
1. 盐酸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和眼睛里。滴过稀 盐酸的岩石要用水冲洗干净。
2. 正确使用滴管,在岩石上滴一滴稀盐酸,马上把滴管 放回,仔细观察现象。
3. 滴盐酸后的反应:冒气泡或不冒气泡。
岩石观察记录表
组成岩石的颗粒是
岩 石 编
颜色
有无层理、气孔、 斑点、条纹、生物
痕迹等
什么样的 颗粒 颗粒 颗粒
识别岩石
浮石:红色、褐色、灰色等多种颜色,颗粒细,粗糙、气 孔多,质量轻,能浮于水。
认识岩石——阅读岩石的资料介绍p68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 粗,粗糙,很坚硬。结构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 理
中粒
粗粒
细粒
生物痕迹
青蛙化石
树叶化石
气 孔
条纹
斑点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 薄层状, 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 比较光滑,硬,敲击 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 比较粗糙,晶莹润泽, 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岩石观察记录表
第
实验小组四年级科学上册源自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 起,粗糙,硬。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 粒较粗,粗 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实验员:
岩石的显著特征
岩石构造 岩 石 编 号
岩石颗粒的形态 颗粒 粗细 颗粒 结构
颜 色
层 理
气 孔
斑 点
条 纹
生 物 痕 迹
颗 粒 颜 色
敲击 听声 音
滴稀盐 酸 的反应 不 冒 气 泡
粗 粒
中 粒
细 粒
松 散
冒 紧 混 清 气 密 浊 脆 泡
有的打“√”
符合的打“√”
温馨提示: 1、选择喜欢的岩石(至少4块),仔细地观察它们 的主要特征; 2、滴稀盐酸时要小心谨慎,滴过稀盐酸的岩石 要用镊子夹住放在水中清洗; 3、把滴稀盐酸的实验放在其他观察活动的最后 进行; 4、观察记录结束,请整理好实验材料,准备用 自己的话来描述岩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