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常见岩石
岩石分类 各种名称

岩石分类各种名称一、火山岩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活动形成的岩石,它分为玄武岩和安山岩两种。
玄武岩的颗粒细腻,呈黑色或暗绿色,常见于海洋地壳和火山岛;安山岩的颗粒较粗,呈灰色或灰绿色,常见于大陆地壳。
二、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组成的岩石,具有均匀的颗粒结构。
它的颜色丰富多样,有红色、灰色、粉红色等。
花岗岩常见于大陆地壳,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三、片麻岩片麻岩是一种由长石和云母交替排列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状结构。
它的颜色通常呈灰色或绿色,质地坚硬。
片麻岩常见于大陆地壳,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四、石灰岩石灰岩是一种由碳酸钙矿物组成的岩石,呈白色或浅灰色。
它常见于海洋地壳,是珊瑚礁和贝壳等生物遗骸经长时间堆积压实形成的。
石灰岩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可塑性,常被用于建筑和雕刻。
五、页岩页岩是一种由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等组成的岩石,呈黑色或深灰色。
它常见于湖泊和海洋沉积环境,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储层。
由于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页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六、砂岩砂岩是一种由石英颗粒堆积压实形成的岩石,质地粗糙。
它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红色、黄色和灰色等。
砂岩常见于河流和沙漠地带,是建筑和砂砾石的重要来源。
七、页岩页岩是一种由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等组成的岩石,呈黑色或深灰色。
它常见于湖泊和海洋沉积环境,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储层。
由于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页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八、石英岩石英岩是一种由石英颗粒堆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呈白色或灰色。
它常见于大陆地壳,是地壳中含石英的岩石之一。
石英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火性,常被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
九、大理石大理石是一种由碳酸钙矿物晶体形成的岩石,呈白色或多彩色。
它常见于大陆地壳,是一种高档的建筑和雕刻材料。
大理石具有良好的光泽和装饰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
十、片岩片岩是一种由粘土和云母等矿物堆积压实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状结构。
它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灰色、黑色和绿色等。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9篇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9篇《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1《认识岩石》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1、指导学生了解采集岩石的方法,知道采集的地点。
2、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
3、指导学生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稀奇的事物。
今天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展示风化岩石:钟乳石、蘑菇石、鹅卵石、黄山奇石等岩石)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师说什么呀?(欣赏并说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与假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岩石,那么,它们的模样一直是这样的吗?(猜测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来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板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猜测使岩石变化的因素。
2、教师随机分类板书:冷热、水、风、地表运动……三、制定方案1、同学们刚才欣赏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后,它们还会改变吗?2、(板书:会)会是什么力量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呢?四、实施探究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使岩石变化的因素,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说法吗?那么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说的其中两个因素。
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岩石发生变化的研究。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1《认识岩石》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1、指导学生了解采集岩石的方法,知道采集的地点。
2、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
3、指导学生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稀奇的事物。
今天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展示风化岩石:钟乳石、蘑菇石、鹅卵石、黄山奇石等岩石)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师说什么呀?(欣赏并说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与假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岩石,那么,它们的模样一直是这样的吗?(猜测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来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板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猜测使岩石变化的因素。
2、教师随机分类板书:冷热、水、风、地表运动……三、制定方案1、同学们刚才欣赏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后,它们还会改变吗?2、(板书:会)会是什么力量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呢?四、实施探究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使岩石变化的因素,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说法吗?那么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说的其中两个因素。
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岩石发生变化的研究。
四下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
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
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
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三.岩石颗粒大小和结构
理孔
点
纹
痕 迹
颜 色
粗 中 细 松 紧 混 清类 粒粒粒散密浊脆
有的打“√”
符合的“√”
砾岩
砂岩
小石或卵石
松散
颗粒 粗细
颗粒粗或中等 微细颗粒
紧密
颗粒有不 同的颜色
花岗岩
颗粒晶莹, 有的有纹理
大理岩
多孔
滴
稀
盐
浮石
冒 泡
成层 石灰岩
敲击后 有砰声
敲击后 无砰声
板岩 页岩
岩
石 编
颜色
号
岩石观察记录表
岩石构造
岩石颗粒的形态
敲击听
生颗
颗粒 粗细
颗粒 结构
声音 岩 石
层气 斑 条 物 粒
种
一.观察岩石,记录特点
层 理
颗粒
中粒
粗粒
细粒
生物痕迹
青蛙化石
树叶化石
气孔
条纹
斑 点
岩
石 编
颜色
号
岩石观察记录表
岩石构造
岩石颗粒的形态
敲击听
生颗
颗粒 粗细
颗粒 结构
声音 岩 石
层气 斑 条 物 粒
种
理孔
点
纹
痕 迹
颜 色
认识常见岩石的教案(通用8篇)

认识常见岩石的教案认识常见岩石的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常见岩石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常见岩石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
教学重点: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和遇酸反应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教学准备:分组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钉子、纸巾、记录单;滴瓶、滴管、稀盐酸;课件。
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岩石。
(一)了解岩石分布1.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
[ CAI出示:自然状态下各种岩石图片]提问:这些图片上都有什么?(石头)说明:对了,是各种各样的石头,我们把这些石头称之为岩石。
2.提问:在自然界里,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岩石?(山上,水中,泥沙、土壤下)通过人们的研究,现在我们知道:[CAI出示(文字结论并有音频同步):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泥沙或土壤所覆盖。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岩石[板书课题](二)辨认岩石1.谈话:要研究岩石,首先必须要学会辨认一些物体是不是岩石。
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CAI出示:花岗岩、瓷砖块、红砖块、水泥块、砂岩、玻璃块、页岩、石灰岩、大理岩实物图及名称]。
2.提问: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是岩石?(不是,瓷砖块、红砖块、水泥块、玻璃块不是)为什么说它们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天然形成的。
)3.小结:很好,岩石一定是天然形成的。
二、研究岩石特征(一)讨论操作方法谈话:接下来我们将要逐一认识屏幕上剩下的这些岩石,为了便于称呼,老师事先做了1~5的编号,而且给每组分发的岩石种类和相应编号都一样。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和矿物

质岩常有片理构造.
石英
→ 石灰岩、白云岩
大理岩
东坡肉大理岩 阿富汗的大理岩玉石
编 岩石名称 号
1 花岗岩
2 砂岩
3 页岩
颜色 刀刻痕迹 手摸
偏红、 无痕迹 颗粒粗 白黑粉 相间
绿、灰 痕迹 颗粒细 黑相间 清晰
认识常见岩石
沉积岩
认识常见岩石
❖ 岩浆岩:也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岩.
❖ 地球内部的岩浆有时会在地下深处慢慢 冷却,有时又会从地表喷发出来后冷却.这 种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
❖ 在距地表相当深的地方开始凝结的称为 深成岩.如橄榄岩、辉岩等;
❖ 喷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凝结的称为喷出 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等;
土黄色 痕迹 颗粒细 清晰 且密
遇盐酸反应 滴盐酸无变化
遇盐酸轻微冒泡 遇盐酸冒泡
4 石灰岩 5 大理岩
黑灰色 有痕 颗粒细 迹
白色 痕迹轻 颗粒粗
遇盐酸强烈冒泡 遇盐酸强烈冒泡
知识拓展:
❖ 我们身边的岩石什么成分都有:
❖ 铺地板的既有火成岩,如花岗岩等,又有沉积 ❖ 岩,如灰岩等,甚至有变质岩,如大理岩;
❖ 用来烧石灰的是灰岩,铺路的石子也多是它;
❖ 还有常见的玉器岩石成分基本都属于变质岩;
❖ 鹅卵石的成分更复杂,什么岩石都有,它是岩 ❖ 石被流水冲刷、磨圆的产物而且这些鹅卵经 ❖ 历若干年,发生固结就会形成砾岩.
本课作业:
❖ 认真完成同步指导 ❖ 第四单元第一课认识常见岩石,背得让家长签
字.
砾 岩
用 作 水 泥 的 页 岩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岩 石颜 编色 号
有 无 层 理
有 无 气 孔
有
岩石的颗 粒是什么
无 有 有 样的
生 物
痕 迹
无 斑 点
无 条 纹
颗 粒 大 小
颗 粒 颜 色
颗 粒 结 构
敲 击 听 声 音
痕硬(否铁划迹度 能 被 钉 出)在 水 中 沉 浮
是 否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滴 稀 盐 酸 后 的 反 应
岩 石 种 类
阅读岩石的资料介绍p68
•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 • 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 • 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 • 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 • 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 • 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 • 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图p69
你能根据岩石成因进行分类!
阅读单元资料库p81《岩石的成 因和分类》,把今天观察的岩石根 据成因进行分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常见岩石班级同组学生姓名
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
《认识常见岩石》教学实录及意图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3.意识到形成合作探究、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分组观察的岩石标本(1号:花岗岩, 2号:砂岩,3号:页岩,4号:石灰岩,5号:大理岩)、其它标本(6号:玻璃,7号:砖头,8号:煤,9号:水泥)、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课件、盘子。
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议一议岩石在哪儿)
师:(出示岩石)这是一块岩石,在哪儿可以找到它呢?(播放课件)生:岩石在高山上。
生:岩石在水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刚才看录像知道的。
生:我是凭自己的经验得到的。
师:真棒!还可以在哪儿找到岩石呢?
生:岩石在大海边、建筑工地上也有......
[意图:课件展示岩石在哪儿,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经验,为下面挑岩石的活动作铺垫。
]
(活动二:挑一挑哪些是岩石)
师: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吗?
生:岩石。
师:只不过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不小心和其它的东西混合在一起了,能把岩石挑出来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说“能”,接着各组开始挑岩石。
)
师:找到了吗?
生:1-5号是岩石,因为他们很硬,我有感觉的。
师:其他小组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为什么认定其它的就不是岩石呢?
生: 6号是玻璃,7号是砖头,9号是水泥,它们是人工造的,不是自然界形成的。
生:刚才听到岩石是自然形成的介绍,我觉得8号煤也是岩石,
因为它也是自然界形成的!
生:对!我看过《百科全书》了,煤属于自然界沉积的物体,属于岩石。
[意图:给学生一个挑岩石的任务,驱动学生根据经验认岩石,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会让学生探究岩石面临感兴趣的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 师:说得真精彩,同学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挑出了1—5号,还有8号岩石,老师看到这几块岩石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家中地面装修的情景和1—5号岩石的图片),老师家中正在装修地面用的是哪种岩石?
生:用花岗岩,因为花白相间,好看光滑。
师:哪号是花岗岩,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号就是,我家地面铺的就是花岗岩。
师:够内行的,其它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用5号大理岩,因为它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你是老师,铺白色的大理岩代表纯洁高尚。
(掌声响起来)
生:我觉得不妥,白色的容易脏,而地面是天天用脚采的,不耐脏,该用3号,土黄色的......
师:到底用哪种岩石呢?同学们的观点不一,看来关于岩石的学问还真多,要认识这些岩石的特点,能想什么办法?
生:用实验来研究这几块岩石的特点,不就知道了吗?
[意图:该环节展示生活中装修的情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造成认知冲突,到底用哪种岩石好呢?不由自主地卷入了下面探究岩石的活动中。
] (活动三:找一找岩石的特征)
师: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怎么研究?各小组商量一下,把研究的方法写在“我的记录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到。
(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岩石的方法,老师适时介入引导。
)
师:谁来说说你们准备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准备怎么研究?
生:我们打算用小刀划一划岩石的硬度。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
生:看到小刀就想试试。
师:关于岩石的软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生:(生稍沉思片刻)用我们带的钥匙刮一刮也可以。
生:把两块岩石放在一起,用双手磨一磨,也可以判断它们的软硬。
师:除了研究岩石的软硬外,其他小组想研究什么?
生:我们想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里面的成分?
生:我们组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里面的颗粒。
师:准备观察颗粒的什么呢?
生:大小。
生:颜色。
生:种类。
生:我们组想把稀盐酸滴在岩石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生:我们组准备把岩石放在水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教师对各种方法一一板书)
师:用这些方法研究要注意什么呢?
生: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弄破手指。
生:用稀盐酸时应注意不要滴在衣服和皮肤上,因为稀盐酸有腐蚀性,会腐蚀皮肤。
师:想得周到,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科学书上写的。
师:对,同学们千万要注意,稀盐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每块岩石滴一滴,如果真的不小心弄在手上,就迅速到旁边的水池冲洗。
下面各组就按照实验计划开始研究吧。
(学生动手研究)
(活动四:讲一讲探究岩石的发现)
师:哪组先来说?研究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是用小刀刻划岩石的硬度,发现1号岩石(花岗岩)是最硬的,5号岩石最软(大理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因为在刻岩石时,1号刻也刻不动,没有反应,而5号岩石有少量的“土”掉下来!
生:不对不对!3号岩石(页岩)是最软的。
师:你们组又有什么证据呢?
生:因为在用小刀刻划3号岩石的时候,上面的碎石直往下掉!比5号岩石掉得多!
师:这组同学既有不同的见解,又有充分的证据,那么其他小组的观点呢?(教师在课中进行结果统计,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3号岩石不是最软的)还有不同的观点,怎么办?再次实验?注意用相同的力气去刻3号岩石和5号岩石,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掉下来了!掉下来了!
师:什么东西掉下来了?
生:3号(页岩)岩石上的碎石掉下来很多,5号(大理岩)掉下来一点点。
师:那么刚才为什么有不同的见解呢?
生:我们组没有观察仔细,我们组有可能刻3号、5号岩石的力气不同……
师:通过这次小争论,发现如果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可以再次寻找新的证据。
[意图:关于岩石硬度的争论,就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合理利用了这一资源,把问题抛给全班学生,再次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避免了教师对问题一言定论的局面,再次渗透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说服力,而后引导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用刀刻岩石再一次寻找证据的过程,促进了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
师:除了用小刀来研究岩石,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们组是把岩石放在水里,发现5块岩石都会冒气泡。
师:其他小组同意吗?(生齐答同意)为什么放在水里会有小泡泡呢?(小组讨论)
生:因为里面有空气!
师:什么里面有空气?
生:岩石块里面有空隙,可能里面有空气……
师:真会动脑子,课后研究研究,看看是不是空气,好吗?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我们组用放大镜观察岩石,发现1号(大理岩)有黑色、白色、还有红色的东西。
师:我们通常把岩石里面有颜色的东西称作岩石的颗粒。
关于岩石的颗粒,还有补充的发现吗?
生:1号岩石的颗粒很粗、很大,用放大镜可以看得很清楚。
生:3号岩石的颗粒很细腻,而且是土黄色的!
师:真让人佩服,观察得那么仔细!
生:我们组把稀盐酸滴在岩石上,发现4号(石灰岩)、5号(花岗岩)上面会冒白色的泡泡。
师:哪一块岩石冒泡的变化剧烈一些?
生:4号岩石遇到盐酸冒的泡剧烈。
师:有同学有问题问吗?为什么会冒泡呢,谁来猜猜看?
生:说明4号和5号岩石一遇到稀盐酸就会发生变化和反应。
师:其他小组同意吗?(生齐答同意。
)
[意图:不仅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而且注重启发学生对现象进行深刻地反思“为什么会冒泡”,学生根据观察和经验,作出了猜想,促进了思维的延续。
]
师:关于岩石的研究活动,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用自己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岩石的特征,取得了不少发现和成果,下面老师用几个抢答题考考同学们。
(活动五:巩固对岩石的认识)
师:哪一块岩石的颜色是花白相间、而且是最硬的?
(生答1号岩石,教师板书花岗岩。
)
师:哪一块岩石是最软的?
(生答3号岩石是最软的,教师板书页岩。
)
师:哪一块岩石是青灰色的,遇到稀盐酸会剧烈冒泡?
(生答遇到稀盐酸会剧烈冒泡。
教师板书石灰岩。
)
师:哪一块岩石颜色是白色的,遇到稀盐酸会有泡泡产生?
(生答,教师板书大理岩。
)
师:剩下来2号岩石,它的颗粒比较细腻,而且也比较硬,我们平时看到的磨刀石,就是用2号岩石做成的,我们也给它一个科学的名称——砂岩。
师:通过刚才的总结,我们已经大致知道了这5块岩石的特征,同学们再来考虑一下,史老师家铺地面的岩石,哪种岩石最合适呢?
生:用花岗岩铺,因为花岗岩美观硬实,而且遇到酸的东西不会有变化。
生:页岩太软了,不经用!
师:除了家里可以用到岩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