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文、材料用字及格式的几个规范问题
公文材料写作要求

公文材料写作要求公文材料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团体等机构发布的具有公开性和约束力的文件。
公文材料一般包括通知、通告、公告、报告、部署、决定、命令、函件等类型,其写作要求如下:1.规范性:公文材料应遵守相应的法规和规范,符合规定的格式和格式要求。
例如,公文材料的抬头、称谓、行文方式、签名、装订方式等都应按照规定进行。
2.明确性:公文材料要求明确、简明扼要地表达内容,语言清晰,逻辑严密,具备直观性,避免使用歧义、模糊或太过抽象的词语。
3.客观性:公文材料应以客观的态度表达事实,忌用主观性强的个人情感、评价或立场,避免带有私人色彩的言辞。
4.正式性:公文材料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因此写作应尽量避免口语化或俚语化的表达,保持文雅庄重的风格。
5.逻辑性:公文材料应具备合理的结构,按照总-分-总的思路展开,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要注意使用标题、分段、标点等手段,使得整体结构具备良好的逻辑性。
6.准确性:公文材料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文件,要求严谨、准确。
写作中要细致入微地考虑每个字词的使用,特别注意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避免笔误和错别字。
7.简练性:公文材料应力求简练明了,尽量避免重复、啰嗦或长篇大论的陈述。
句子应短逻辑清楚,段落应简练明了,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8.具体性:公文材料中应提供具体的数据、事实和细节,以增加文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9.公正性:公文材料必须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准确地反映处理问题的情况和结果。
10.授权性:公文材料应明确授权单位和审批人的签名和批准意见,并保证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总之,公文材料的写作要求应回应文字的专业化、规范化、正式性、可读性和操作性等方面的需求,以达到更好地传达信息、实现管理和实施工作的目的。
公文写作格式与

公文写作格式与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要求文风庄重且条理清晰。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一些注意事项:
1. 信头:公文的信头通常包括发文机关、文件字号、日期等信息,格式如下:
发文机关:(字体:黑体,居中对齐)
文件字号:(字体:宋体,居左对齐)
日期:(字体:宋体,居左对齐)
2. 正文格式:公文的正文要求整齐划一,段落清晰,字体一般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或五号。
正文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A. 密级与紧急程度:如果有,写在正文最开始的位置。
B. 主送和抄送单位:写明主要接收方和知晓单位。
C. 主题:简明扼要地表达公文的主题或目的。
D. 正文内容: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要求、措施等。
E. 结尾:常见的公文结尾用语有:“敬请贵方考虑,着手处理”、“敬请贵方核实,积极答复”等形式。
F. 落款:写明发文机关的名称,可以加入单位的公章。
3. 标点符号和格式细节:
A. 公文中一般不使用标题,可以使用层次分明的段落标题来突出重点。
B. 段落之间使用空行分隔,段落第一行空两格。
C. 字句之间一般用顿号“、”分开,不使用逗号或句号。
D. 段落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E. 行文中应尽量使用规范的公文用语,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F. 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冒号、分号等。
以上是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与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公文写作常见的公文格式问题[推荐五篇][修改版]
![公文写作常见的公文格式问题[推荐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c8b0a5f01dc281e43af003.png)
第一篇:公文写作常见的公文格式问题一、发文字号不规范公文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6个要素,在这6个要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是年份书写不规范。
把2017年写成17,不够完整准确;二是年份外面使用中括号、小括号等。
不够规范,正确的写法是使用(xx)六角括号。
二、文种使用不规范在文种选择和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多。
一是生造文种。
按照《条例》的规定,法定运行的文种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这15种。
也就是说选择发文的文种时,不能在这15种之外。
比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年xx工作的实施方案,这种写法显然是不规范的,因为实施方案不是法定文种应该修改为: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 年xx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还有就是叠用文种。
《条例》中规范的15个文种,不能把两个不同作用的文种叠加在一起使用。
比如关于xxxx的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上级接到此文以后无法确定到底是请示的事项还是报告的事项,不能正确处理。
因为,二者的行文目的和回复形式是不同的,请示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
所以请示通常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和指示,需要上级以批复的形式给予明确的答复,一个请示必须用一个批复回复;报告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属于请阅件,上级通常会以阅存的方式处理。
三、标题写作不规范标题是公文内容的提炼概括,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公文核心的内容,让收文者通过阅读标题,清楚文件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公文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部分。
在实际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标题要素不完整,有的机关单位发文只写事由和文种,有的只写文种,随意的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这样的写法不利于收文者掌握公文基本的内容,影响工作效率。
浅谈机关公文格式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机关公文格式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公文格式规范化,是办公自动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公文作用,维护公文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必要条件。
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的公文格式规定了十分严格的标准,但在公文处理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实际工作中公文格式常出现的不规范现象进行了归纳分析,浅谈几点相应的对策。
一、关于公文要素一般来讲,一份完整的公文都是由“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组成。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
眉首主要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几个要素。
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
主体主要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印章几个要素。
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版记主要包括主题词、抄送、发文机关、印发时间、印制份数和页码几个要素。
二、关于不规范现象(一)公文标题不规范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
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不规范的做法表现为:一是标题中未标明发文机关;二是滥用符号。
标题中使用了多种标点符号,较多的是使用逗号、顿号和书名号等。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特定称谓加引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列。
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二)结构层次序数使用不规范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具体设置多少个层次序数,要视文件的内容和篇幅来定。
一般来讲,第一、二、三、四、……层次序数依次标识为:“一、”、“(一)”、“1.”、“(1)”、……。
一般来讲,层次序数不得跳级使用。
年份一般不能用缩写。
如:2010年不应缩写为“一○年”或“10年”。
公文中常见的问题

公文中常见的问题第一篇:公文中常见的问题公文中常见的问题一、文种使用不当有的公文作者不了解或不会正确运用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修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确定的文种,以致长期只使用通知、决定等二三个公文,其余文种一概不用;有的公告、通告、通报分不清,望文生义去应用,将向国内外公布重大事件的公告用于销售化肥、农药、种子等事宜;有的不知公文中报告与请示是两种不同的文种,经常混淆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或干脆写成“请示报告”;有的不知有命令(令)、批示函、会议纪要等公文,遇到该使用这些公文的场合则都用通知等公文去代替。
二、格式不规范公文格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公文文头不规范。
(二)标题冗长、混乱、残缺不全。
(三)主送机关排列混乱。
(四)结构层次序数混乱。
(五)附件不符。
(六)主送、抄送单位不正确。
三、行文规则混乱(一)超级行文。
(二)多头行文。
(三)请示一文多事。
(四)党政不分。
四、提法不当有的公文提出一些未经仔细推敲的方针、口号、任务,而这些方针、口号、任务又往往与党和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工作方针相违背,从而造成一定的混乱。
五、名称表述混乱公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等名称表述混乱主要有:一是同一名词在一篇公文中数次出现时表述不一致。
二是排名次序混乱。
三是随意用简称。
六、时间表述含糊一是用时间代名词而不用具体日期。
二是年份随意省略。
三是年份不使用公元纪年。
七、用词不当一是词义误用。
二是生造词语。
三是词语使用不当。
四是滥用模糊词语。
八、不符合语法不少公文存在不合语法的现象,以致于造成理解上的歧义或错误。
一是成分残缺。
二是成分多余。
三是搭配不当。
四是语序不当。
九、数字使用不统一公文使用数字概念模糊,书写形式杂乱和不准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数字概念不清楚。
二是数字概念不准确。
三是数字书写形式不统一。
第二篇:公文写作中常见问题公文写作中常见问题(一)文种使用不规范一是生造文种。
把没列为文种的公文种类作为文种使用。
公文 问题表述

公文问题表述
一、格式标准
公文的格式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规定。
常见的公文格式包括标题、编号、发文单位、日期、正文等部分,每部分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如果不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公文的整体形象会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公文的效力。
二、语言准确
公文的语言应该准确、简练,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
特别是涉及到数字、名称、时间等重要信息的表述时,更要精确,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三、逻辑清晰
公文的表述要符合逻辑,段落之间要有清晰的层次关系,避免出现混乱或重复的情况。
在进行阐述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关联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公文的意图。
四、内容完整
公文的内容应该完整,能够充分表达出发文单位的意思。
在撰写公文时,要尽可能地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确保公文内容完整、全面。
五、目的明确
公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在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目的等方面要清晰明确。
在撰写公文时,要先明确目的,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表述,以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公文的核心内容。
六、表达得体
公文的表达要得体,符合正式文书的语言风格。
在用词方面,要注意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或带有个人情绪的表达方式。
此外,公文的语气要适中,既不过于生硬也不显得随意。
七、数据可靠
在公文中所引用的数据必须可靠,有据可查。
对于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应该进行核实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
如果使用了不准确的数据或信息,可能会对公文的效力产生不良影响。
公文的写作格式和字体要求

公文的写作格式和字体要求
公文的写作格式和字体要求一般有以下几点:
1. 公文的纸张大小通常为A4纸,横向编排,上留3厘米的边距,左右边距为
2.5厘米,下边距约为2.5厘米。
2. 公文的字体要求一般为宋体、黑体或楷体。
正文一般使用宋体字体,标题可以使用黑体或楷体字体。
字号一般为小四(12磅)或五号(10.5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 公文中不需要出现标题。
每篇公文应有一个统一的编号,放在开头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
4.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文件字号、日期、主题、正文、落款、附件等部分。
其中,发文机关名称应该居中显示,文件字号和日期应该靠右对齐。
5. 公文中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标题文字。
为了避免标题重复,可以在正文部分使用小标题来进行段落的分隔,每个小标题应该有足够的关联性,以确保文档的逻辑完整性。
总之,公文的写作格式和字体要求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避免标题的重复,并且统一使用指定的字体和字号,以保证公文的整体风格统一。
公文材料写作格式要求

公文材料写作格式要求
公文材料写作格式要求如下:
1. 页眉:公文的页眉需包括文件标识(含文号)、密级和紧急程度等信息。
2. 发文机关:在页眉下方,左对齐写明发文机关,即文档的产生单位名称。
3. 日期:紧接着发文机关下方,右对齐写明日期,按照“年月日”格式排列。
4. 标志性语句:在日期下方,左对齐写明“密级”和“紧急程度”
等标志性语句,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省略。
5. 正文:正文从标志性语句以下直接开始,字体为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或小五,全文段落首行空两格。
6. 段落间距:正文各段落之间空行一行,段落内部为单倍行距。
7. 文字格式:公文一般为正楷或宋体字,尽量使用常用汉字,少用繁体字,避免使用行文拖沓的方块字或划线填充字等特殊字符。
8. 段落格式:公文中的段落应遵循缩进原则,即首行空两格,段落内部不缩进。
9. 页码:页脚处居中写明当前页码。
10. 装订线:文档末尾可添加装订线,以便于文件存档和管理。
注意:公文写作时,需尽量避免出现与标题相同或相似的文字,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规范性。
避免重复的词句或标题可以使用同义词、近义词、代词等方式进行替换,或重新构思句子结构,减少文字的重复与冗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公文、材料用字及格式的几个规范问题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1.“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2.“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而应该用顿号,即“一、”、“二、”、“三、”。
3.“1、”、“2、”、“3、”和“A、”、“B、”、“C、”等用顿号不规范,而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 2.”、“ 3.”或“A.”、“B.”、“C.”。
4.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二)年份中“零”的正确使用
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五年十月”,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英语全角字符“O”,而应该用圆“○”(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中选择);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2005年10月”。
(三)公文文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符号应该用六角形符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中选择),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中括号“[ ] ”。
如:岚语(2009)5号(不规范)
岚语 [2009] 5号(不规范)
岚语…2009‟5号(规范)
(四)正确区分连接号和破折号
1.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该使用“~”,而不使用“——”或“──”。
如:2005年9月~10月中的“~”(使用规范)
2.凡文中使用破折号的应该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连线“──”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短线“—”或两个短线“——”表示。
(选取破折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标点符号”中查找)
(五)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的正确使用
1.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写;标题、标语可以全部大写。
2.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例:“公共场所请勿吸烟”
GONG GONG CHANG SUO QING WU XI YAN
以上未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标注,不规范。
以下标注规范:
“公共场所请勿吸烟”
GONGGONG CHANGSUO QING WU XI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