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讲 精练高效作业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8第39讲滴定曲线和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能力学案

第39讲滴定曲线和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能力课)1.理解滴定曲线的含义及各点的粒子浓度大小分析。
2.了解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
两类滴定曲线的分析1.中和滴定曲线“5点”分析法1 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2.沉淀滴定曲线分析某温度下,向10 mL 0.01 mol·L-1 PbCl2溶液中滴加0.01 mol·L-1的Na2S 溶液,滴加过程中-lg c(Pb2+)与Na2S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b 点恰好生成PbS K sp (PbS )=10-28②将c (Na 2S )改为0.02 mol ·L -1,b 点向左平移至V (Na 2S )=5 mL1.常温下,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16.00 mL 稀盐酸时,溶液pH 随NaOH 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用蓝色手柄滴定管量取稀盐酸B .一般选用甲基橙试液作终点指示剂C .稀盐酸的浓度为1 mol/LD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8 mol/LD [A.蓝色手柄滴定管用于盛放碱性物质,盐酸为酸性,A 错误;B.甲基橙变色范围为酸性,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中性氯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指示剂选酚酞,B 错误;C.由题图可知,起点pH =1,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 ,盐酸为强酸,则稀盐酸的浓度为0.1 mol/L ,C 错误;D.HCl 和NaOH反应关系为1∶1,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16.00 mL 20.00 mL=0.08 mol/L ,D 正确。
]2.用一定浓度的H 2SO 4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 浓度均为0.200 mol ·L -1的Ba(OH)2、NaOH 和NH 3·H 2O 三种溶液,滴定过程中用传感器测得三种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滴定前三种溶液的pH 大小关系:Ba(OH)2>NaOH >NH 3·H 2OB .b 、d 两点的c (NH +4)大小关系:d =bC .水的电离程度:b >a >dD .H 2SO 4的浓度为0.200 mol ·L -1B[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H2SO4溶液滴定Ba(OH)2溶液时,离子浓度先减小,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然后逐渐增大,故曲线①为Ba(OH)2,c点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可知H2SO4的浓度为0.200 mol·L-1,氨水为弱电解质,H2SO4溶液滴定氨水溶液时,离子浓度先增大,恰好反应后继续加入硫酸,离子浓度继续增大,增大的程度变的缓慢一些,故曲线③为氨水溶液,则曲线②为氢氧化钠溶液。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39讲 抽屉原理含答案

第39讲抽屉原理一、专题简析:把12个苹果放到11个抽屉中去,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两个苹果,这个事实的正确性是非常明显的。
把它进一步推广,就可以得到数学里重要的抽屉原理。
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哪些是“抽屉”,哪些是“苹果”,并且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造抽屉,巧妙地加以应用,这样看上去十分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题目才能顺利地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1:敬老院买来许多苹果、橘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选两个,那么,至少应有几位老人才能保证必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人所选的水果相同?练习一1、学校图书室买来许多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每个同学任意选两本。
那么,至少应有几个同学,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学所选的书相同?2、布袋中有红、黄、橙三种颜色的木块若干块,每个小朋友任意摸两块木块。
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朋友所选的木块相同?例2 :幼儿园大班有41个小朋友,老师至少拿几件玩具随便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小朋友能得两件玩具?练习二1、小明家有5口人,小明妈妈至少要买几个苹果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人能得两个苹果?2、某学校共有15个班级,体育室至少要买几个排球分给各班,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班能得两个排球?例3:盒子里混装着5个白色球和4个红色球,要想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颜色的球,至少要拿出多少个球?练习三1、箱子里装着6个苹果和8个梨,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样的水果,至少要拿出多少个水果?2、书箱里混装着3本故事书和5本科技书,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本同样的书,至少要拿出多少本书?例4:一个布袋里装有红、黄、蓝袜子各5只,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练习四1、抽屉里放着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各3只,一次至少摸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2、书箱里放着4本故事书,3本连环画,2本文艺书。
一次至少取出多少本书,才能保证每种书至少有一本?例5:三(2)班有50个同学,在学雷锋活动中,每人单独做了些好事,他们共做好事155件。
第10章第39讲盖斯定律及应用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39讲 盖斯定律及应用[复习目标] 1.掌握盖斯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并能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2.能综合利用反应热和盖斯定律比较不同反应体系反应热的大小。
考点一 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的计算1.盖斯定律的内容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的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盖斯定律的应用转化关系反应热间的关系 a A ――→ΔH 1B ;A ――→ΔH 21aBΔH 1=a ΔH 2 AΔH 1ΔH 2BΔH 1=-ΔH 2ΔH =ΔH 1+ΔH 2一、应用循环图分析焓变关系1.(2022·重庆,13)“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
为探究(NH 4)2SO 4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可得ΔH 4/(kJ· mol -1)为( )A .+533B .+686C .+838D .+1 143 答案 C解析 ①NH 4Cl(s)===NH +4(g)+Cl -(g) ΔH 1=+698 kJ·mol -1;②NH 4Cl(s)===NH +4(aq)+Cl-(aq) ΔH 2=+15 kJ·mol -1;③Cl -(g)===Cl -(aq) ΔH 3=-378 kJ·mol -1;④12(NH 4)2SO 4(s)===NH +4(g)+12SO 2-4(g) ΔH 4;⑤12(NH 4)2SO 4(s)===NH +4(aq)+12SO 2-4(aq) ΔH 5=+3 kJ·mol -1;⑥12SO 2-4(g)===12SO 2-4(aq) ΔH 6=-530 kJ·mol -1;则⑤+①-⑥-②+③得④,ΔH 4=+838 kJ· mol -1, C 正确。
2.[2018·北京,27(1)]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
高效精练九年级上人教版化学

高效精练九年级上人教版化学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研究了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好化学不仅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现象,还可以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针对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的内容,进行高效精练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的介绍。
首先,高效精练九年级上人教版化学的第一步是熟悉教材内容。
学生应该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每一章的主要概念和内容,同时注意重点和难点。
可以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划重点、做笔记、标记关键概念等,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其次,学生应该注重实践和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实践和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九年级上册的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案例,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实践和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第三,学生应该多做习题和练习。
通过做习题和练习,可以巩固和提高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上册的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习题和练习题,学生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练习,逐渐提高解题能力。
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照教材,查漏补缺,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化学实践活动和竞赛。
通过参加化学实践活动和竞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参加竞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意识。
最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参考和学习他人的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可以阅读化学方面的参考书籍,查找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料,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化学学习班等。
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高效精练九年级上人教版化学需要学生的认真学习和实践。
学生应该熟悉教材内容,注重实践和实验,多做习题和练习,参加化学实践活动和竞赛,并学习他人的经验。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高效地掌握九年级上人教版化学的知识,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39讲 抽屉原理(含答案分析)

第39讲抽屉原理一、专题简析:把12个苹果放到11个抽屉中去,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两个苹果,这个事实的正确性是非常明显的。
把它进一步推广,就可以得到数学里重要的抽屉原理。
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哪些是“抽屉”,哪些是“苹果”,并且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造抽屉,巧妙地加以应用,这样看上去十分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题目才能顺利地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1:敬老院买来许多苹果、橘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选两个,那么,至少应有几位老人才能保证必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人所选的水果相同?练习一1、学校图书室买来许多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每个同学任意选两本。
那么,至少应有几个同学,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学所选的书相同?2、布袋中有红、黄、橙三种颜色的木块若干块,每个小朋友任意摸两块木块。
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朋友所选的木块相同?例2 :幼儿园大班有41个小朋友,老师至少拿几件玩具随便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小朋友能得两件玩具?练习二1、小明家有5口人,小明妈妈至少要买几个苹果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人能得两个苹果?2、某学校共有15个班级,体育室至少要买几个排球分给各班,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班能得两个排球?例3:盒子里混装着5个白色球和4个红色球,要想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颜色的球,至少要拿出多少个球?练习三1、箱子里装着6个苹果和8个梨,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样的水果,至少要拿出多少个水果?2、书箱里混装着3本故事书和5本科技书,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本同样的书,至少要拿出多少本书?例4:一个布袋里装有红、黄、蓝袜子各5只,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练习四1、抽屉里放着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各3只,一次至少摸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2、书箱里放着4本故事书,3本连环画,2本文艺书。
一次至少取出多少本书,才能保证每种书至少有一本?例5:三(2)班有50个同学,在学雷锋活动中,每人单独做了些好事,他们共做好事155件。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39讲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化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
这反映出()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B.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解析:选C。
据题干材料“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可知,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故选C项。
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A项错误;民主科学思想与题干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中西方文化融合,D项错误。
2.(2020·泰州期末)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它们介绍、宣传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既有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及其他各派学说,也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学说。
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氛围民主开放B.这些学说适应了中国发展的需要C.传统文化失去价值D.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出现新式社团,它们倡导学习西方的学说思想,积极探求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说明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故选D项。
3.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
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
这场论争()A.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C.使国人认识到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解析:选D。
材料中梁启超、陈独秀等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说明当时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故选D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对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评判,排除C项。
三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39讲 抽屉原理

第39讲抽屉原理一、专题简析:把12个苹果放到11个抽屉中去,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两个苹果,这个事实的正确性是非常明显的。
把它进一步推广,就可以得到数学里重要的抽屉原理。
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哪些是“抽屉”,哪些是“苹果”,并且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造抽屉,巧妙地加以应用,这样看上去十分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题目才能顺利地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1:敬老院买来许多苹果、橘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选两个,那么,至少应有几位老人才能保证必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人所选的水果相同?练习一1、学校图书室买来许多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每个同学任意选两本。
那么,至少应有几个同学,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学所选的书相同?2、布袋中有红、黄、橙三种颜色的木块若干块,每个小朋友任意摸两块木块。
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朋友所选的木块相同?例2:幼儿园大班有41个小朋友,老师至少拿几件玩具随便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小朋友能得两件玩具?练习二1、小明家有5口人,小明妈妈至少要买几个苹果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人能得两个苹果?2、某学校共有15个班级,体育室至少要买几个排球分给各班,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班能得两个排球?例3:盒子里混装着5个白色球和4个红色球,要想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颜色的球,至少要拿出多少个球?练习三1、箱子里装着6个苹果和8个梨,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样的水果,至少要拿出多少个水果?2、书箱里混装着3本故事书和5本科技书,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本同样的书,至少要拿出多少本书?例4:一个布袋里装有红、黄、蓝袜子各5只,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练习四1、抽屉里放着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各3只,一次至少摸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2、书箱里放着4本故事书,3本连环画,2本文艺书。
一次至少取出多少本书,才能保证每种书至少有一本?例5:三(2)班有50个同学,在学雷锋活动中,每人单独做了些好事,他们共做好事155件。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39讲 抽屉原理附答案解析

第39讲抽屉原理一、专题简析:把12个苹果放到11个抽屉中去,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两个苹果,这个事实的正确性是非常明显的。
把它进一步推广,就可以得到数学里重要的抽屉原理。
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哪些是“抽屉”,哪些是“苹果”,并且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造抽屉,巧妙地加以应用,这样看上去十分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题目才能顺利地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1:敬老院买来许多苹果、橘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选两个,那么,至少应有几位老人才能保证必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人所选的水果相同?练习一1、学校图书室买来许多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每个同学任意选两本。
那么,至少应有几个同学,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学所选的书相同?2、布袋中有红、黄、橙三种颜色的木块若干块,每个小朋友任意摸两块木块。
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朋友所选的木块相同?例2 :幼儿园大班有41个小朋友,老师至少拿几件玩具随便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小朋友能得两件玩具?练习二1、小明家有5口人,小明妈妈至少要买几个苹果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人能得两个苹果?2、某学校共有15个班级,体育室至少要买几个排球分给各班,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班能得两个排球?例3:盒子里混装着5个白色球和4个红色球,要想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颜色的球,至少要拿出多少个球?练习三1、箱子里装着6个苹果和8个梨,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个同样的水果,至少要拿出多少个水果?2、书箱里混装着3本故事书和5本科技书,要保证一次能拿出两本同样的书,至少要拿出多少本书?例4:一个布袋里装有红、黄、蓝袜子各5只,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练习四1、抽屉里放着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各3只,一次至少摸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一只?2、书箱里放着4本故事书,3本连环画,2本文艺书。
一次至少取出多少本书,才能保证每种书至少有一本?例5:三(2)班有50个同学,在学雷锋活动中,每人单独做了些好事,他们共做好事155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B.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C.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D.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解析:选C。
据题干材料“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可知,工匠对应实验事实,学者对应逻辑,故选C项;伽利略注重实验测量体现工匠传统,排除A项;“逻辑推理”对应学者传统,排除B项;“科学发现”体现不了工匠精神,排除D项。
2.有论者指出,伽利略要用因几何学而变得真实的世界来代替真实的经验世界,并用不可能的世界来解释真实的世界。
这反映出伽利略的科学研究 () A.否定了以往对世界的认识B.具有近代科学的特点C.模糊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D.丰富了数学研究成果解析:选B。
近代科学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注重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伽利略的科学研究具有近代科学的特点,故选B项;伽利略用实验否定以往的经验,而不是否定以往对世界的认识,排除A项;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使我们加深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数学研究问题,排除D项。
3.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推动B.新教伦理初步形成C.资本主义兴起D.人文主义开始出现解析:选C。
材料中从“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到后来“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而题干中要求的是“主要原因”,应该从政治方面来考虑。
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而近代科学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前,故A项错误;“新教伦理”属于思想文化方面,不是政治方面,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兴起”属于政治方面,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也属于思想文化方面,故D项错误。
4.(2020·江苏盐城三模)“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
利用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在重力作用下,时空变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曲率半径与物体之间的重力直接相关。
”材料所述的物理学“理论”()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C.构建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解析:选A。
题干材料“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反映的是相对论,故选A项;“微观世界”与材料中“宇宙中所有物体”不符,排除B项;C、D两项涉及的是经典力学,均排除。
5.(2020·江淮十校联考)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
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的锐利武器。
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解析:选C。
据题干中“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并把它“作为批判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的税利武器”可知,牛顿的科学贡献对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形成有巨大作用,故选C项。
6.(2020·江苏苏锡常镇二模)李卜克内西评价说,1859年某生物学著作的出版“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
下列属于这本著作的影响是() A.引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B.打破天主教会一统天下C.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推动科学界的思想解放解析:选D。
材料体现的是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它冲击了神创论,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D项;新兴资产阶级引领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 项;16世纪初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排除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C项。
7.在启蒙理性鼓舞下,工业革命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
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牛顿物理学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现象B.达尔文确立了有机界的“发展”观C.启蒙思想家揭露了宗教神学的虚假D.浪漫主义思潮激发了对未来想象解析:选B。
据题干并结合史实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否定了上帝创世说,从而将上帝从生物界和有机界驱逐出去,故选B项;牛顿物理学中三大定律能够解释自然界是无生命物体的运动现象,将神从无生命领域驱逐出去,排除A项;有很多启蒙思想家依然坚持宗教信仰,更没有否定上帝创世说,排除C项;浪漫主义产生在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后,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和发展,这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8.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解析:选A。
题干中洛克的主张符合“光荣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斯宾塞的主张迎合了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们的思想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这说明自然科学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故A项正确。
9.(2020·江苏苏州模拟)“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
”“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
”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 A.相对论B.生物进化论C.经典力学D.量子假说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中“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宏观物体低速运动下的状态),故选A项。
10.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
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
这表明科学发展 () A.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B.推动了思想变革C.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D.促使代议制建立解析:选B。
据题干可知,第一句话说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宗教束缚,这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故选B 项。
1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
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解析:选C。
“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C项正确。
A、B两项属于近代。
D项与“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无关,排除。
1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C.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D.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解析:选C。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确立,不是现代物理学,故A 项错误;生物进化与材料中的宇宙运行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说明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客观,故C项正确;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属于现代科技的范畴,与材料中“中世纪以来”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3.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电脑程序编制等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
“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的出现B.社会阶层的分化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现代科技的发展解析:选D。
依所学,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出现,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出现了“灰领”“白领”工人,而未体现出阶级分化,故B项错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是“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依所学,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第三产业的兴起,新中间阶层的兴起,故D项正确。
14.(2020·湖南衡阳三模)下表为20世纪不同时段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人数统计表。
A.主导资本主义世界B.逐渐成为科技中心C.利用科技发展经济D.操纵诺贝尔奖评奖解析:选B。
据题干材料中四国在20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人数的比较可知,美国获得奖项的人数不断增加,至20世纪中期后远远超过其他三国,这说明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科技中心,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英国1623年制定的《垄断法》规定:“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发明必须是新产品;专利权人有权在国内独占制造和使用发明的物品和方法;专利权16年;专利权人不能抬高物价以损害国家利益、破坏贸易。
”该法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正式完整的专利法。
在英国影响下,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专利法,有22个国家先后建立了专利制度。
1883年,为解决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欧美国家相互合作,协商达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的国际专利局。
由此开创了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先河。
——摘编自熊英《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践》(1)材料反映出欧美专利制度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专利制度发展的意义是什么?解析:第(1)问从立法、起源、国际机构设立等方面回答。
第(2)问从生产秩序、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点:国家立法确立专利制度;源于英国并逐渐影响欧美;制定国际公约,建立国际机构;时间早,具有开创性。
(2)意义:有利于尊重知识、维护社会公正;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欧美各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世界各国建立专利制度及国际合作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