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地理地质与环境 (1)
邢台市西部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邢台市西部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流域泥沙与降雨特性的关系、流域植被对产输沙的影响以及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流域,流域输沙模数与降雨侵蚀力之间存在着相当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土壤因子、坡度因子比较相近的情况下,植被和地貌发育程度等下垫面环境因素对流域产输沙量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流域产输沙规律;气候因素;植被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太行山区1. 研究区基本概况1.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基本概况。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ˊ至115° 50ˊ,北纬36°45ˊ至37°48ˊ之间。
西靠太行山与山西接壤,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毗邻。
北与石家庄、衡水、南与邯郸市相连。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以京广线为界,西部为山区丘陵,东部为平原。
西部山丘区面积3508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8%,高程多在千米以下,平均坡度1/100左右,丘陵与平原间地形变化急剧,没有明显的缓冲地带。
平原面积891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2%。
1.2 流域降水特性分析。
(1)利用1956~2000年山区降雨量资料系列分析计算,邢台市西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4.5mm。
对年降雨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频率计算采用适线法。
对于变差系数Cv值的确定,在适线中,对系列中出现的特大特小值,一般不做处理,由于年降水量相对稳定。
偏差系数Cs的取值一般用Cv/Cs值来反映。
邢台市西部山区不同频率年降水量计算成果见表1。
(2)邢台市西部山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且常有连续几年降水量偏多或连续几年降水量偏少的现象。
以历年年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比值K来表示年际变化,西部山区各雨量站监测的年降雨量资料分析,各站极值比大都在4.0以上,其中,獐貘、侯家庄两个雨量站变化幅度最大,极值比分别为9.4和9.2。
(3)邢台市西部山区降水量具有年内非常集中的特点,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集中在汛期(6~9月),而汛期降水又集中在在7、8月份,按多年平均计算,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8.3%。
邢台邢台生态保护红线

邢台市邢台县生态保护红线(文本)2018年7月目录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经济社会状况 (2)1.3 生态空间概况 (2)2 邢台县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情况 (2)3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4)3.1 法律法规 (4)3.2 政策文件 (5)3.3 相关规划 (6)1 区域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邢台县隶属河北省邢台市。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5′-114°38′,北纬36°58′-37°22′。
位于太行山东麓,东临邢台市区。
该县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依次为中低山、低丘垄岗和山前倾斜平原的地貌。
邢台县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内温差大,降水集中。
年平均气温在12℃-14℃,无霜期平均为173天,年均降水550-680mm。
此外,境内流经七里河、白马河等河流。
邢台县土壤主要有砂土、褐土、棕壤土和沙壤土四类。
林木覆盖率44.7%,植被主要以野生灌木、松树、柏树为主;果树有板栗、苹果、柿子、核桃和大枣等;同时还种植了黄芪、金银花等多种中药材。
此外,矿产资源也丰富,主要有蓝晶石、菱镁、石英、煤、铁等30多种。
1.2经济社会状况全县辖10个镇、6个乡、519个行政村,总人口35.90万人。
2016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42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0.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37%;第二产业产值84.7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97%;第三产业产值34.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6.66%。
1.3生态空间概况邢台县的生态空间包括林地、草地、水体与湿地、荒漠裸露地表四大类。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变更数据(2014年)》统计,邢台县生态空间总面积为1070.47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7.75%。
其中林地面积为632.38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4.11%,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及其他林地,基本覆盖全域;草地面积为344.06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8.56%,包括人工牧草、天然牧草和其他牧草,整个县域均有分布;水体与湿地面积为74.41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01%,包括河流水面、内陆滩涂、水库水面和坑塘水面,主要集中在各河流附近;荒漠裸露地表面积为19.61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06%,主要分布在县的西部和中部。
邢台市地理地质与环境(1)

邢台市地理地质与环境(1)邢台地理、地质与环境⼀、地理概况(⼀)地形地貌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位于东经113o45′~115o50′、北纬36o45′~37o48′之间(东西~ , 南北4068868~4185402)。
西靠太⾏⼭与⼭西接壤,东以卫运河为界与⼭东毗邻,北与⽯家庄、衡⽔两市搭界,南与邯郸市相连。
东西长约185km,南北宽约80km,其状略呈马鞍形,⾯积12456km2。
我市地形由西⾄东可分为中、低⼭区,丘陵区和平原区。
1、中、低⼭区:以500m等⾼线与丘陵为界,位于市西部,区域⾯积1923.8km2,约占全市总⾯积的15%,相当于整个邢台县的⾯积。
⼭脉呈北北东⾛向,海拔⾼程⼀般为500~1000m之间,切割深度⼤于200m,属低⼭。
中⼭只分布在省界附近,最⾼⼭峰达1822m,位于近邻⼭西省界的邢台县和内邱县交界处不⽼青⼭。
⼭脉连绵,河流蜿蜒,⾃西向东横截⼭地,形成峡⾕,⾕壁陡⽴。
2、丘陵区:依据地形起伏(切割深度)⼤⼩,⼈为以100m等⾼线与平原为界进⾏划分。
丘陵区位于市中西部,区域⾯积1621.2km2,约占全市总⾯积的13%,海拔⾼程100~500m,相对⾼差⼩于200m。
地形起伏,岗丘遍布,沿河两岸布有带状和裙状⼀、⼆级阶地,冲沟较发育,⽔⼟流失严重。
丘陵与平原间地形变化急骤,没有明显的缓冲地段。
3、平原区:位于市东部,主要位于京⼴铁路以东区域,⾯积为8911km2,约占全市总⾯积的72%。
滏阳河以西,⾯积3977km2,⼀般海拔⾼度在75~40m之间,坡度为1/400~1/1000。
靠近⼭麓部分的平原坡度较⼤,流⽔切割作⽤明显,河流阶地发育;中腰地带坡度渐缓,侵蚀变轻;平原的前缘地势平缓开阔,和两⼤碟形洼地——⼤陆泽、宁晋泊相连。
滏阳河以东,⾯积4934km2,主要受古黄河与海河⽔系长期泛滥淤积⽽成,地势低平,海拔在35~24m之间,坡度约为1/10000。
由于历史上受黄河、漳河等河流决⼝、改道、泛滥冲淤重叠切割的影响,地貌形态⼗分复杂,古河床和沙丘岗坡呈带形分布,中间形成许多封闭洼地。
邢台干旱特征分析

邢台干旱特征分析邢台是位于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邢台地区频繁出现干旱现象,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邢台干旱的特征,本文将从干旱的定义、成因、表现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干旱的定义干旱是指某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少于长期平均水平,导致土壤水分严重不足,甚至无法满足农作物的需求,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自然现象。
干旱的成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等。
1. 气候因素:邢台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而且降水不均匀。
夏季高温干旱,降雨少,湿润的气流也不能进入,显得十分干燥。
冬季寒冷干燥,降雪少,气温低,降水不足,因此冬天土壤水分也很少。
2. 地形因素:邢台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东南坡多,西北坡少,制约了大气水汽的输送和降水的分布。
3. 人类活动因素:过度的农业开垦、乱砍滥伐等活动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植被退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减少了土地的保护,使得干旱现象更为严重。
邢台地区的干旱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水量偏少:邢台地区年降水量整体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长期缺水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地下水位下降:干旱导致土壤持续缺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很多地区甚至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象。
3. 农作物减产: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农作物生长不良,甚至出现减产甚至歉收的情况。
4. 生态环境恶化:干旱导致植被枯萎,土地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针对邢台地区干旱频发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水资源管理投入,改善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农田水利工程措施,增加水库和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渗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减少地表蒸发,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邢台市地理环境

邢台市地理环境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西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邢台市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宜居宜游的地方。
地理位置
邢台市位于北纬37°32′-38°28′,东经113°37′-115°20′之间。
东邻石家庄市,南接衡水市,西毗大同市,北靠保定市,地处河北省南部。
地形地貌
邢台市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呈台阶状分布。
西部为山地,主要为太行山脉余脉,地势较高;中部为丘陵和低山地带,地势逐渐变平缓;东部为平原,地势最低。
邢台市地貌复杂多样,山川起伏,水域众多,景色宜人。
气候特点
邢台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温多风,夏热多雨,秋爽多晴,冬寒多雪。
年平均气温约13℃,降水集中在夏季,适宜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邢台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灰石等。
此外,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市境内有滹沱河、清河等河流,水域面积较大,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结
邢台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山水相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这里既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又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
介绍邢台发言稿

介绍邢台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来自邢台的一名普通市民,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邢台。
邢台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
它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7°04′—38°53′,东经113°10′—115°05′,北接石家庄市,南邻山西省,西与太行山相依,东与河北省平山县和平乡接壤。
总面积为1.48万平方千米。
邢台地势较为平坦,市域内河流纵横交错,有汾河、浊浑河、白洋淀等,水资源丰富。
邢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为12.4℃。
邢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早在7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邢台地区就有人类居住繁衍。
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夏朝末年出现以“邢”为姓的氏族,此后邢氏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支重要的巨族。
邢台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相继被越国、晋国、赵国所统治,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区,文化交流异常活跃。
邢台还是战国时期的韩国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如承德遗址、晋国遗址等。
除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外,邢台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浊浑河是邢台市的母亲河,宛如一条碧玉般的翡翠腰带,将邢台的城市划分为南、北两部分。
沿河两岸建有一系列公园和绿地,如浊浑河风景带、白洋淀湿地公园等。
白洋湖是邢台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湖面开阔,风景秀丽。
湖周围山峦起伏,花草丛生,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邢台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多年来,邢台市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工业升级,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煤炭化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目前,邢台市已形成了主导产业为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共同支撑的产业结构。
特别是近年来,邢台市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打造了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并通过产业扶贫等措施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邢台城市介绍PPT

PART 4
隆 尧 秧 歌 戏
城市文化
隆尧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境内有《史记》所记载的尧山、宣务山 等。隆尧秧歌是由古代当地劳动人民在插秧、收获、劳作时的稻歌发展变化而来的。 隆尧秧歌诞生于明末清初,形成组班登台巡演于嘉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根据表演特点和地域的不同,隆尧秧歌又分为南北中三路。隆尧秧歌的主要特点, 一是表演舞台性,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完善,不同于民艺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乡 土性,表演风格饱含乡土气息。三是剧目丰富,据统计达二百余出。四是语言通俗, 唱词道白朴实生动,口语民风浓,唱腔简单明快。五是伴奏简易,徒歌干唱,前期 只有武场,以鼓锣镲梆为主。
PART 3
特色美食
酥鱼
酥鱼是邢台的特色小吃,以其醇香可 口和回味无穷的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 爱。 这种美食虽然外观可能并不引人注目, 但其独特的味道却让人难以忘怀。 在邢台各县市区,酥鱼都是一道不可 或缺的美食,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 客,都对其赞不绝口。 这道小吃不仅体现了邢台独特的饮食 文化,也成为了人们品尝邢台美食时 必尝的一道佳肴。
PART 3
特色美食
隆尧羊汤
隆尧羊汤是邢台地区的特色美食,以其味 美肉嫩、肥而不腻而著称。这种羊汤源自 隆尧县,是当地居民历史上的饮食习惯和 养羊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制作过程中,选用上好的羊肉,并加入几 十味中草药,经过小火慢炖,使得汤浓、 味美、肉嫩。当羊汤端上桌时,其奶白的 汤色、鲜绿的葱花和浓郁的香味都能迅速 激发食欲。 喝上一口,不仅能感受到细滑香醇的味道, 还能体验到温暖舒泰的感觉。
PART 4
城市文化
邢台梅花拳
梅花拳流行于冀南邢台广宗、平乡和威县一带,以 广宗、平乡两县为主。据《广宗县志》和《平乡县志》 记载,梅花拳在明末清初传入当地。它融周易八卦于 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招术,文武双修,不断发扬光大, 先后出现邹宏、景廷宾等著名拳师。
河北邢台市旅游资源地质景观介绍

• •
• 一、九龙峡
3、风景名胜
• 峡谷深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底宽数米,最窄处只有1.5米。 支沟峡谷众多,从山顶俯瞰群峡,九峡蜿蜒汇集一山, “九龙戏珠”浑然天成,飞瀑跌宕,宛若蛟龙。 • 桃花谷 这里自然生长着近万亩山桃花,特殊的地理气候, 充足的阳光供给,使其生长茂盛、花泽鲜艳。 • 红叶岭 九龙峡红叶岭海拔800-1500米,红叶树种比较多, 多为高山灌木,主要有:红枫、黄栌、山桃、柿树等等。
2、人文渊源
• • 郭守敬 (1231--1316),河北邢台人,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 利学家,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建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他修订 了历法,制定出《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宋璟 (663--737)邢台南和人,唐开元十七年封为右丞相,在任52年 中,他励精图治,使一 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变成一个政治经济文化 军事相当繁荣的时代,称为“开元盛世”,他是唐代四大名相之一。 张角 (?-184年),钜鹿(今河北巨鹿)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 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生于邢州大地的历史文化名人还有很多,如义和团旗手赵三多(威 县)、 大宋义士武松(清河)、道教正阳祖师汉钟离、曹国舅、张果 老(邢台广宗)、归有光等等。
接下来就是邢台的特产名吃了。。。
• 特产有威县三白瓜、沙河马场梨、隆尧泽 畔藕和大葱、邢枣仁、巨鹿枸杞和金银花、 邢台板栗、宁晋雪花梨和鸭梨、临西酱菜、 平乡黄芽白 等;名吃有威县“牛舌头” (吊炉火烧)、广宗“猴爬杆”(薄饼)、 南宫董菜、清河菜豆腐、宁晋驴肉糕、临 城酥鱼、邢台黑家水Βιβλιοθήκη 等。最后,欢迎大家来邢台耍~~
谢谢!
二、崆山白云洞
• 崆山白云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 AAAA级景区。现已初步探明并开发开放了五个洞厅,洞 洞连环,将五个洞厅依次命名为“人间”、“天堂”、 “地府”、“龙宫”、“迷宫”。游线全长4000米,最 大洞厅约2170平方米,主要景点200多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台地理、地质与环境一、地理概况(一)地形地貌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位于东经113o45′~115o50′、北纬36o45′~37o48′之间(东西~ , 南北4068868~4185402)。
西靠太行山与山西接壤,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毗邻,北与石家庄、衡水两市搭界,南与邯郸市相连。
东西长约185km,南北宽约80km,其状略呈马鞍形,面积12456km2。
我市地形由西至东可分为中、低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
1、中、低山区:以500m等高线与丘陵为界,位于市西部,区域面积1923.8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相当于整个邢台县的面积。
山脉呈北北东走向,海拔高程一般为500~1000m之间,切割深度大于200m,属低山。
中山只分布在省界附近,最高山峰达1822m,位于近邻山西省界的邢台县和内邱县交界处不老青山。
山脉连绵,河流蜿蜒,自西向东横截山地,形成峡谷,谷壁陡立。
2、丘陵区:依据地形起伏(切割深度)大小,人为以100m等高线与平原为界进行划分。
丘陵区位于市中西部,区域面积1621.2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3%,海拔高程100~500m,相对高差小于200m。
地形起伏,岗丘遍布,沿河两岸布有带状和裙状一、二级阶地,冲沟较发育,水土流失严重。
丘陵与平原间地形变化急骤,没有明显的缓冲地段。
3、平原区:位于市东部,主要位于京广铁路以东区域,面积为8911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2%。
滏阳河以西,面积3977km2,一般海拔高度在75~40m之间,坡度为1/400~1/1000。
靠近山麓部分的平原坡度较大,流水切割作用明显,河流阶地发育;中腰地带坡度渐缓,侵蚀变轻;平原的前缘地势平缓开阔,和两大碟形洼地——大陆泽、宁晋泊相连。
滏阳河以东,面积4934km2,主要受古黄河与海河水系长期泛滥淤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在35~24m之间,坡度约为1/10000。
由于历史上受黄河、漳河等河流决口、改道、泛滥冲淤重叠切割的影响,地貌形态十分复杂,古河床和沙丘岗坡呈带形分布,中间形成许多封闭洼地。
如:宁晋、隆尧的小南海、巨鹿的吕寨洼、平乡的田禾洼、临西的水坡洼及清河的南坡洼等。
(二)河流水系我市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区域内共有行洪排沥河道(不包括界河卫运河)20条。
山丘区和山前平原区,自北向南分布有汪洋沟、洨河、北沙河、午河、泜河、李阳河、小马河、白马河、牛尾河、七里~顺水河、沙河~南澧河、北澧河、沙洺河、留垒河、滏阳河共15条大小河流,分别汇入大陆泽和宁晋泊。
这些河道除留垒河外,均发源于西部山区,上游支沟源头繁多,流域形状多呈扇形,且多为季节性河道,平时基流很少,甚至干涸,汛期洪水暴发,河水陡涨陡落,历时很短。
因源短流急,洪水汇集较快,各河进入平原后,坡度变缓,泥沙淤积,河道宽浅,深槽狭小。
中部平原区,自西向东分布有小漳河、老漳河~滏东排河、西沙河、索泸河、老沙河-清凉共5条大小河流,统以排沥为主。
河流总趋势为西南~东北,流入衡水市(见表1、见图1)。
邢台市主要河流概况表1大陆泽、宁晋泊是1963年洪水后规划的两大滞洪区,统称中游洼淀滞洪区。
大陆泽设计蓄水量亿方;宁晋泊设计蓄水量亿方。
二、地层、构造、岩浆岩(一)地层1、片麻岩区在邢台地区分布面积较大的为片麻岩类,主要分布在邢台县、沙河市、内邱县、临城县西部山区,为一套太古---元古时期形成的变质岩石,片麻岩类岩石是经过多期构造和变质作用形成的,形成时代大约在20~30亿年。
岩石多呈灰色、深灰色、近地表多风化。
根据地层发展史,邢台西部片麻岩地层可划分为①太古界赞皇群放甲铺组、石城组、红鹤组、石家栏组,②元古界甘陶河群南寺掌组、南寺组。
东庞煤矿邢东煤矿邢台煤矿章村煤矿在片麻岩区多形成可供开发的矿产主要有:铁矿、菱镁矿、铜、硫铁矿、重晶石、长石、石榴石、建筑装饰板材等,近几年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发展较快,贫铁矿等多种矿都已开发利用,主要矿种铁矿分布在沙河市蝉房一带,邢台县西河口,城计头、龙泉寺、张安北、宋家庄,内邱县杏树台、桃园,临城县石窝铺等地,大多为露天开采,另内邱、临城西部建筑装饰用板材也逐渐形成规模化开采,在本区已形成为一个主要产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上海、北京、天津、山东、东北各地,年产值可达上亿元,为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石英砂岩区邢台地区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片麻岩之上,位于山区的东西两侧,西部多分布于与山西接壤地带,东部多分布在沙河市朱庄、秦王湖,邢台县西黄村、皇寺,临城北新村等地。
为细小砂砾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多呈红色和白色,形成时代约为15~17亿年,晚于片麻岩形成。
根据地层发展史,可将砂岩地层划分为中元古界长城系常洲沟组,串岭沟组。
该类岩石达到工业利用指标的可做为矿产利用,该类岩石的成分主要为SiO2,现大多数做为玻璃原料已被使用,其它还可用做水泥添加料,部分形成薄板状的还可做为建筑装饰板材。
现该类岩石有的已被开发利用,例如:沙河市绿水池一带砂岩,邢台县西黄村皇寺砂岩等。
另外,该类砂岩带在邢台地区大多地方形成陡岩峭壁,形成自然风景,给旅游业带来了很大商机,现有的砂岩地带被开发为旅游区,例如:沙河市西部的秦王湖,邢台县的大峡谷、九龙峡等,近邻北部赞皇嶂石岩,给当地带来很大的效益。
依据本辖区砂岩地带地形的特点,水土不易保持,发展林果业难度也较大。
3、灰岩区多分布于本辖区的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沙河市、邢台县、临城县,在内邱县、隆尧县也有少量的分布。
根据灰岩地层形成阶段,可将灰岩地层划分为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风山组。
奥陶系冶里组、亮甲山组、马家沟组、磁县组、峰峰组。
为海相~浅海相化学沉积,由多种类灰岩组成,灰岩区的灰岩形成时代约为亿年,晚于砂岩形成。
灰岩区的岩石可做为矿产使用,工业利用主要用做制造水泥,还可用作炼钢熔剂、建筑石料(石子、荒料、砌石)等,现有灰岩分布的各县区都有开发。
另外,在该灰岩区有的地方沉积形成石膏矿产,例如:邢台县喉咽、北尚汪、郭村、临城的两口,隆尧的东山南等地,现大多数都已开发。
根据灰岩形成特点,有时形成溶洞,形成大的溶洞可做为开发旅游用,例如:临城县的崆山白云洞(石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邢台县天梯山,灰岩地貌有时亦形成自然景观也可开发为旅游景点。
在灰岩地区,也可形成铁矿。
灰岩受燕山期(距今亿年)岩浆岩侵入,往往在接触带形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铁矿,比如沙河地区的邯邢式铁矿,形成该类型的铁矿往往大而富(王窑铁矿、西石门铁矿、西葛泉铁矿、綦村铁矿等)4、松散层(砂层、土层)分布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带,大面积覆盖,由粘性土和砂、砂砾石等组成,形成于300万年至今。
其中质量好的黄土可做为水泥配料,粘土可做烧砖用料。
在松散层之下有含石膏地层和含煤地层。
煤矿在山前各县都有分布,产于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目前开采的煤层埋深150米~800米不等,可采煤层有3~5层,储量相当丰富,已探明的资源储量达30多亿吨。
现已有着名的章村煤田、显德旺煤田、邢台煤田、东庞煤田、邢东煤田、磨窝煤田、临城煤田都已开发。
石膏矿分布在隆尧双碑村一带,产于第三系地层中,资源也相当丰富,储量可达8亿吨,厚度较大,质量较好,大多数都已在开发。
另在东部平原区也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新河县、宁晋县、南宫市、清河县、临西县及广宗县内。
目前在清河、南宫、巨鹿、临西、新河、宁晋等县市已有开发利用。
(二)构造1、构造邢台地区一级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二级构造单元西部为山西断隆,东部属华北断拗;三级构造单元为太行拱断束(山丘区)和临清台拱(平原区)。
见区域地质构造图。
本区构造大致经历了三个运动阶段:(1)前长城纪阶段。
大致形成时间30~亿年,多形成了北东向及南北向的褶皱构造和北北东向的断裂构造。
(2)中生代运动阶段。
大致形成时间~亿年,在该阶段形成大规模的隆起、凹陷、褶皱和断裂构造,并伴有强裂的岩浆活动,构造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向。
(3)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
大致形成时间为亿年以后,主要以差异升降及断裂活动为主,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南北向、北西向及北北东向。
本期西部抬升受到剥蚀形成山区,东部下降接受沉积形成平原。
本区西部山区构造主要表现有太行山复背斜构造,对地层、矿体分布、地形地貌及地下水的形成均有重要控制作用。
东部平原区构造主要表现为由不同方向的断裂分割而成的凸起与凹陷,对地热的分布起控制作用。
区内较大型的断裂构造主要有:(1)邢台—安阳深断裂。
呈北北东向展布,区内延伸长度达85km,垂直断距达3km。
区域上一般认为属活动性断裂,但邢台段现今活动性不甚明显。
(2)沧州至大名深断裂。
呈北北东向展布,区内延伸长度达43km垂直断距达6km。
(3)百尺口断裂。
为一活动性断裂。
2、地震邢台属地震多发区。
例如隆尧、宁晋、新河地震,最大震级可达级,均与构造活动有关。
现研究某些断裂构造还在活动。
(三)岩浆岩岩浆岩为深部岩浆活动,冲出地表和近地表凝固而形成的岩石。
在邢台地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燕山期形成的岩浆岩,该期岩浆岩主要分布在沙河市,形成大的岩体有8个(俗称邯邢八大岩体),例如綦村岩体、矿山岩体、新城岩体等。
规模达数十平方公里。
形成的岩石为闪长岩、正长角闪岩、角闪闪长岩、闪长玢岩等。
本期岩浆活动在岩浆岩与灰岩接触带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磁铁矿体,即着名的邯邢式铁矿。
如王窑铁矿、白涧铁矿、东郝庄铁矿等,都属此类。
另一类岩浆岩为晚期和其它时期形成,规模不大,多以脉体形式存在,岩石种类较多,例如辉长辉绿岩脉辉、石英脉、二长岩脉等,局部可形成矿体。
三、地质环境条件概况(一)地质灾害自1963年以来,我市曾发生358处地质灾害,造成64人死亡,4人失踪,3人受伤,毁坏房屋7728间,毁坏农田28452亩,直接经济损失约亿元。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52处,其中,崩塌6处,滑坡59处,不稳定斜坡262处,泥(水)石流沟43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70处,采空区塌陷隐患12处。
有245个村庄的4648户人家16540人和27559间房屋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威胁资产约2亿元。
1、山区地质灾害我市西部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属地质灾害多发区。
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在每年的6~9月,尤其7、8月降雨比较集中,而短时间的强降雨容易集中的西部山区,灾害性天气频繁,每年由于降水等气象因素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同程度地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①崩塌:易形成于高陡边坡,劈山、切坡修路、建房等工程活动形成的边坡。
②滑坡:主要发生于破碎的片麻岩、板岩、片岩或松散的堆积物边坡。
80%以上崩塌、滑坡与人为开挖坡角有关,当地民众在建房、修路、垦荒过程中破坏山体的坡角,使之山坡产生临空面,在降水作用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