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育中学2016届初三上物理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华育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海华育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欧姆定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现有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R1<R2),按照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分别接到电压恒为U 的电源两端工作相同的时间。

则四个电路中电流做功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W甲>W乙>W丙>W丁B.W甲>W丙>W丁>W乙C.W乙>W丙>W丁>W甲D.W丙>W丁>W乙>W甲2.如图为某种暖手宝及其主要参数,暖手宝内有水及电加热元件等,使用前要先给暖手宝通电加热,假设暖手宝加热效率是70%,在额定电压下,水由室温10℃加热至自动断电[c 3J/(kg•℃)]。

则()水 =4.2×10A.暖手宝加热时电加热元件是利用热传递增加了内能B.暖手宝电加热时间为660sC.暖手宝电加热时消耗的电功率一定是500WD.暖手宝暖手时放出的热量是53.310J3.如图是某型号手机电池的铭牌,该手机正常通话时平均电流为100mA,待机时平均电流为10m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手机电池的容量也可以标记为1700mAhB.该手机电池理论上只能维持连续正常通话15hC.该手机电池理论上可让手机待机一周D.电池的电极设计为向里凹陷,可以防止电池与硬币等金属物体接触引起短路4.有关下列物理现象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图说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B.乙图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丙图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D.丁图电炉中的电阻丝如果改用超导体材料效果会更好5.具有防雾除露、化霜功能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能保障行车安全,车主可通过旋钮开关实现功能切换.图是模拟加热原理图,其中测试电源的电压为10V,四段电热丝电阻均为10Ω,防雾、除露、化霜所需加热功率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旋至“1”档,开启化霜功能B.开启防雾功能,电路总电阻为5ΩC.化霜与防雾电路的总功率之差为15WD.从防雾到除露,电路总电流变化1A6.图甲是模拟调光灯.电源电压为4.0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0.4V时“刚亮”;铅笔芯长15cm、阻值为30Ω,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回形针A固定在铅笔芯右端,回形针P可以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该调光灯在使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闭合开关,移动P能连续调光B.闭合开关,P滑到距A点10cm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15WC.在距A点2.5cm处做标记,可以提醒P向A滑过此处,小灯泡将不安全D.小灯泡工作时,从“刚亮”到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变化范围为0.048W~0.75W7.如图是自动测量油箱的油量装置图。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中考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中考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中考调研测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种烟雾报警装置,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弱,0R为定值电阻。

当电流表示数减小至某一值时,该装置才能发出报警声。

S闭合后,在没有烟雾遮挡射向R光线情况下,该装置没有发出报警声。

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的光线时()A.0R两端电压增大B.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C.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大D.要增强该装置的灵敏度,应该增大0R的阻值3.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4.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经过B、C处,最终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的D 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车停在D处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由于小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小车到达D点时,如果小车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再增加一个木块,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6.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瓶器B.核桃夹C.钳子D.食品夹7.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风能C.天然气D.核能8.将标有“6V 3W”字样的灯泡 L 和滑动变阻器R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参考(含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参考(含答案)

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参考(含答案)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

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次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A.伏特(V)B.安培(A)C.欧姆( )D.焦耳(J)2.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佩带防噪声的耳罩,属于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B.只要是振动的物体一定都能发出人位能听到的声音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几何情况下传播D.通过居民区的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墙,属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4.如图2所示,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是5.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6.关于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和投影仪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8.如图4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9.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身体某些部位得到了进化.从物理学角度.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C.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对树干的压强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10.如图5所示是一把既能吹凉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机的简化电路,图中是吹风机,是电热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吹风机和电热丝不能同时工作B.吹风机和电热丝均能单独工作C.吹风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D.吹风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11.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12.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在水平光滑轨道上有一小车,车内有一竖直放置被锁定的压缩弹簧,弹簧上放置一个小钢球(示意图如图7所示).给小车一推力后,小车在光滑轨道上匀速运动,当运动到轨道上的点时,锁定的弹簧被释放.小刚球相对于小车竖直向上被弹出.关于小钢球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A.小球将落到小车内弹簧上端B.小球将落到小车的后方C.小球将落到小车的前方D.小球将落到轨道的点处13.在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18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小灯泡L的铭牌为6V 3W,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0 1A.闭合开关S,为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A.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 A~ A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为0 ~90C.灯泡L的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 W~3WD.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 W~6W14.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9所示.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对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和,且 .已知球的密度为,球的密度为 .且球的体积是球体积的6倍,则下列判断结果中正确的是A.B.C. D.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B.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时放出的能量D.不高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就是安全的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块中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通常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游船在水上航行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于船是静止的B.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C.司机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向前加速时惯性带来的危害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小B.上体育课抛掷实心球时,球被抛出人未动,这说明手对球的推思科大于球对手的推力C.人推车的力逐渐增大,但车始终静止.这个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D.蹦床运动员由空中下落、与蹦床接触直到运动到最低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定减小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9.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20.四冲程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1.如图10所示,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则平面镜所成人的像到人的距离为m.22.一个小灯泡标有6V A字样,则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功率为W.23.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得到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1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甲液体的比热容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4.如图12甲所示,将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 .一底面积为的圆柱形物块沉在容器底部.现在用弹簧测力计竖起向上匀速提升该物块,弹簧测力计示数随物块上升高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2乙所示.则当牧场完全离开液体后,窗口中的液体对该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 取10N/kg).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其中2531题各2分,3235题各3分,36题 4分,37题 5分)25.如图13所示体温表的示数为℃.26.如图14所示家用电能表的示数为 .27.请在图15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8.某人利用图16所示的滑轮组将物体提升,请在图16上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29.根据图17中给出的电流方向,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极.(选填N或S)30.小英按图18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8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电阻的阻值为 .31.小林利用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电阻的电功率.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在的条件下, .32.如图19甲所示的均匀杠杆,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用这个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拿杠杆在的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如图19乙所示.在杠杆的处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处挂个钩码.(每次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33.小明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20甲所示.已知烧杯质量为30g,则液体的质量为g,他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液面高度如图21乙所示,可知液体的体积为 .根据他测得的数据,可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 .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刚用焦距分别为5cm、10cm、15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将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光具座上15cm和40cm刻度线处,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请完成下列填空.(1)当光屏在光具座上45cm至50cm刻度线间的某一位置处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则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cm.(2)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移动光屏可接收到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若某次实验中,在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此次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35.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小伟采用了如图22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玻璃瓶内装满煤油,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封闭玻璃瓶,煤油中的电阻丝通过橡皮塞上的接线柱与电路相连,已知电阻 .(1)为使通过电阻的电流相等,实验中应采用(填写串联或并联)(2)在通电时间相同时,两玻璃管内煤油上升较高的是(选填甲或乙)瓶.由此可知.在通电时间相同、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填写多或少).36.在学习电功率的知识后,小宝根据认为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若不正确,请说出正确的观点,并画出实验电路,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37.探究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简单机械后,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用实验室内测量范围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只,由两个滑轮构成的滑轮组两个(如图23所示),测量质量约为50kg的学生的体重.请你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和再补充一些器材(不要再增添滑轮),设计一个能完成他们想法的方案,对方案的要求是:(1)写出方案中需要补充的器材;(2)画出测量方案的示意图,写出关键条件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写出被测学生体重与测量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五、计算题 (共13分,38题6分,39题7分)38.如图24所示是某煲汤用的电热锅的工作电路图,是加热电阻.通过220V电源,闭合,电热锅处于加热状态,此时电热锅的功率为1000W.通过的电流为 ;当锅内水沸腾时,自动断开,仍闭合,电热锅处于保温状态.此时通过的电流为,已知 .求:(1)加热电阻的阻值;(2)电热锅处于保温状态时的功率;(3)某次使用电热锅做饭时,加热用了30min,保温用了30min,这次使用电热锅做饭需要的电费(电费按元/度计算).39.如图25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卷扬机工作时的功率始终是240W.杠杆可绕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滑轮组固定在杠杆端,配重通过绳子固定在杠杆端,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且 .物体浸没在水中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 m/s.卷扬机的拉力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物体完全离开水面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重力,配重所受的重力, .杠杆与绳所受重力和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取10N/kg.求:(1)卷扬机的拉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利用该装置能够提升其它物体的最大质量 .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CBDCACBDADCADC二、多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题号15161718答案ACBDABAD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9310820做功212223.623小于241440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其中25-31题各2分;3235题各3分, 36题4分,37题5分)25.36.9 26. 2014.729.S 30.0.4,531. 电阻一定,30 I232. 水平,左, 433. 33,30,1.110334. (1)5 (2)缩小 (3)1535. (1)串联,(2)乙,多36.他们的观点都不正确,正确的观点是,在电流相等的条件下,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在电压相等的条件下,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期末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关于能量转化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不能自由的相互转化C.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灯通电后可以全部转化为光能D.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2.前段时间,“加水就能跑的神车”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该汽车实际是利用车内水解制氢技术获得氢气,通过氢燃料电池给车提供动力(该技术成本很高,目前仍处在试验阶段),但被曲解为“加水就能跑”。

下列对该事件的看法错误的是()A.对于热点事件要遵从科学原理,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B.该车行驶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水,所以说水是一种能源C.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一定要消耗其它能量D.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星6C卫星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图是火箭发射时的场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进入预定轨道后,中星6C通信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D.中星6C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高质量话音、数据、广播电视等信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倒车雷达”、“手机接打电话”都是利用了蝙蝠回声定位原理B.图乙,盆景自动供水装置是根据液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使得水不会全部流掉而保留在瓶中C.图丙,发生双线触电事故时,漏电保护器会自动断开开关切断电源,对人体进行保护D.图丁,当带有磁条的卡在刷卡机上刷过时,刷卡机的检测头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读出磁条上的信息5.“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A.h1>h2h2>h3B.h1>h2h2<h3C.h1<h2h2=h3D.h1<h2h2<h36.考试时监考人员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下列图中能够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A.B.C.D.7.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A.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B.雷雨天人站在大树下避雨C.用湿抹布擦通电的灯泡D.将洗衣机的金属外壳接地8.以下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雷雨天在室外使用手机打电话B.空气开关跳闸后,立刻合上继续使用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将人拉开9.有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与电压表等元件连成如图电路。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华育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32分.1-1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1-14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1.(2分)下列估测值正确的是()A.教室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B.家用电水壶工作时功率约为25W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D.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10A2.(2分)下列现象或事例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B.向手上哈气能使手变暖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D.水烧开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3.(2分)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豆豆: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B.丁丁:不对,冰山的温度低,所含热量少C.丁丁:唉,反正我现在一点温度也没有了,冻死喽D.豆豆:呵呵,我们一起跳舞吧,这样暖和一些4.(2分)在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绝缘体的是()A.陶瓷碗、干木棒B.金属、橡胶C.塑料棒、大地D.橡皮、铅笔芯5.(2分)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A.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C.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D.只要有电荷的定向移动就能形成电流6.(2分)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看到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后,设计了一种电子秤。

原理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滑片下移。

现将秤盘上增加重物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B.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C.电流表读数不变,电压表读数变大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7.(2分)小明家新购住房刚装修完毕,家中部分照明电路如图所示。

验收工程时,小明闭合了开关S(家中其他用电器均处于断开状态),白炽灯L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了,他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

【初中物理】2016-2017学年上海华育中学九年级(上)第七周周练物理试卷 人教版

【初中物理】2016-2017学年上海华育中学九年级(上)第七周周练物理试卷 人教版

2016-2017学年上海华育中学九年级(上)第七周周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有一体积为0.1m3的冰块漂浮在水面上(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g=10N/kg),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冰块总重是900NB.浸入液面以下的体积是0.09m3C.水上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D.受到的浮力是900N3.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小D.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4.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A.上浮一些 B.下沉一些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甲变小,乙不变B.甲变大,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大D.甲变小,乙变大6.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内装有A、B两种体积相同的液体,甲容器的底面积是乙容器底面积的一半,B刚好把乙容器下半部装满,乙容器开口部分的面积和底面积之比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若将一重为G金属球投入到A液体中,金属球受到甲容器底的支持力为其重力的,将此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将增大,设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液体的密度之比ρA:ρB为2:1B.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C.两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仍然相同D.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G7.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200cm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DC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3DO,钩码A的质量为100g.杠杆DC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的下方再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保持O点位置不动,调节杠杆DC仍在水平位置平衡.g取10N/kg,杠杆、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物体B的密度1.2×103kg/m3B.物体B的体积为750cm3C.物体B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ND.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1500Pa8.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取lON/kg)()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B.小球的质量不可能小于200g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3D.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2N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盛满了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了100g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B.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1N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D.小球的质量一定等于100g10.甲、乙两溢水杯分别盛满密度为ρ1、ρ2的液体.将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A、B分别放入甲、乙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的液体的质量为32g;小球B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为40g.已知小球的密度为ρ且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小球A的质量为32g B.小球B的质量为8gC.ρ1与ρ2之比为2:3 D.ρ1与ρ2之比为25:2411.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等于4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F1>F2B.P1<P2,12F1=F2C.3P1=P2,6F1=F2D.P1>P2,F1=4F2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 A′、m B′的关系是()A.m A′一定小于m B′B.m A′可能大于m B′C.m A′一定大于m B′D.m A′可能等于m B′二、填空题13.龙芳同学将一重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入100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的的体积没入到水中;则金属筒的容积是m3(筒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14.龙芳同学将一重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入100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的的体积没入到水中;已知ρ水=1.0×103kg/m3•g,g=10N/kg.则金属筒的容积是m3(筒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kg/m3,其质量是克.15.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8cm3.则小球的密度为kg/m3;小球静止在B容器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Pa(小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出).16.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密度为3×103kg/m3的物体,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98N;当物体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8.8N,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kg/m3.17.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两个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F乙.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压强之比P甲:P乙=.19.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是30kg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2.5×103kg/m3,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N(ρ水=1.0×103kg/m3,取g=10N/kg).20.甲、乙两溢水杯放在实验桌上,分别装满水和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将密度为0.9×103kg/m3的小球M轻轻放入甲溢水杯的水中,小球M静止时从甲溢水杯中溢出9g的水,将小球M轻轻放入乙溢水杯的酒精中,小球M静止时从乙溢水杯中溢出g的酒精.三、简答题21.我市开发区某玻璃厂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中E为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3m,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5.6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提升2m,在此过程中.求:(1)平板玻璃的质量.(2)吸盘内外大气压的差.22.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23.如图甲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 3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 ,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10N/kg )24.气球的容积是1500m 3,里面充满氢气,球壳和吊篮共重2500N ,则该气球最多能载多少N 的物品上升?(ρ空气=1.29kg/m 3,ρ氢气=0.09kg/m 3,g=10N/kg ).25. 如图,A 、B 两个相同的薄壁方底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质量为1kg ,高为0.2m ,底面积为2×10﹣2 m 2.两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深度均为0.1m .(ρ酒精=0.8×103kg/m 3) (1)求A 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2)求B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3)现有一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物块,分别轻放入A 、B 两容器中,设物块放入A 容器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为△p 水,物块放入B 容器后容器B 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为△p 容器,现要求△p 水=△p 容器,求放入物块的质量范围及其对应的密度范围.26.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提出猜想1: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选用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圆柱体A 、B 、C 、D (ρA >ρB >ρ水>ρC >ρD )进行实验.当它们在水中静止时,实验现象如图(a )、(b )、(c )和(d )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中 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的实心圆柱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圆柱体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②分析比较图中(c )或(d )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时,圆柱体最终漂浮在水面上.③分析比较图中(c )和(d )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实心圆柱体, ,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大. =0.8103/33332:漂浮在水面上的实心圆柱体,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占的总体积的比例跟有关.为继续验证猜想2,他们分别选用若干不同的圆柱体和足够深的水进行实验,并记录圆柱体的密度、总体积及其露出水面的体积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对于猜想2可初步得出的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可得出初步的结论:.2016-2017学年上海华育中学九年级(上)第七周周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D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分析】根据浮力公式F 浮=ρgV 排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 、漂在水面的物体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故A 错;B 、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V 排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浮=ρ液gV 排可知,浮力不变,故B 错;C 、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浮=ρ液gV 排可知,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C 错;D 、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浮=ρ液gV 排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 正确. 故选D .2.有一体积为0.1m 3的冰块漂浮在水面上(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g=10N/kg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该冰块总重是900NB .浸入液面以下的体积是0.09m 3C .水上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D .受到的浮力是900N【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1)已知冰块体积,根据m=ρV 求出冰块质量,根据G=mg 求出冰块重力; (2)知道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利用漂浮条件求浮力;(3)利用F 浮=ρ水V 排g 求出派开水的体积,即浸入液面以下的体积; (4)求出水上部分体积,则即可求水上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比值. 【解答】解:(1)由ρ=得冰块质量m=ρ冰V=0.9×103kg/m 3×0.1m 3=90kg , 则冰块重力G=mg=90kg ×10N/kg=900N ,故A 正确;(2)由于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则F 浮=G 冰=900N ,故D 正确; (3)由F 浮=ρ水V 排g 得浸入液面以下的体积:V 浸=V 排===0.09m 3;故B 错误;(4)水上部分体积V 上=V ﹣V 浸=0.1m 3﹣0.09m 3=0.01m 3; 所以==,故C 错误.故选AD .3.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细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B .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 .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小D .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A 、两种情况下甲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的浮力相同;B 、左边甲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等于甲物体重加上绳的拉力,右边甲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等于甲物体重加上丙物体重;由此可知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 、把甲乙、甲丙分别当做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因为都是漂浮体,浮力都等于自重,而甲乙物体受到的浮力比甲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所以乙物块的重比丙物块大,据此分析乙丙两物块的质量关系.D 、乙物体要给甲物体向下的拉力,乙物体受到的重力要大于浮力,因此乙物体的密度要大于水的密度. 【解答】解:A 、两种情况下甲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由F 浮=ρ水V 排g 得,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故A 正确;B 、左边甲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 浮=G 甲+F 拉,右边甲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 浮=G 甲+G 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所以F 拉=G 丙,故B 正确;C 、由以上分析知,乙对甲的拉力等于丙对甲的压力;所以G 乙﹣F 浮乙=G 丙,则所以G 乙>G 丙,由G=mg 得,乙物体的质量大于丙物体的质量,C 错误. D 、乙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乙物体才能下沉,才能给甲物体向下的拉力,故D 正确. 故选C .4.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 )A .上浮一些B .下沉一些C .静止不动D .无法确定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当水下的一部分被截去后,其浮沉的变化取决于它的浮力与重力关系的变化.以被截去部分所受的浮力与重力为研究对象,可比较出二者的大小,再用最初的浮力与重力减去这两个量,可得出变化后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解答】解: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浮力与重力相等,同时也说明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那么,截去部分所排开水的重力,也就是这部分受的浮力大于这部分木块自身的重力,因此,对整个木块来讲,同时去掉这部分的重力与浮力后,其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剩下部分会下沉一些. 故选B .5.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甲变小,乙不变B.甲变大,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大D.甲变小,乙变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分析】台秤的示数为容器的底部对台秤的压力,可由液体压强求压力.【解答】解:甲中浸入手指后,水溢出,液面的高度不变,故水对底部的压强不变,压力也不变,故台秤所受压力不变,示数不变;乙中浸入手指后,液面高度升高,液体对底部压强变大,故压力变大,台秤的示数变大;故选C.6.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内装有A、B两种体积相同的液体,甲容器的底面积是乙容器底面积的一半,B刚好把乙容器下半部装满,乙容器开口部分的面积和底面积之比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若将一重为G金属球投入到A液体中,金属球受到甲容器底的支持力为其重力的,将此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将增大,设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液体的密度之比ρA:ρB为2:1B.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C.两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仍然相同D.乙容器中投入金属球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了G【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分析】(1)已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变形得到密度与深度的关系,已知容器底部面积比例关系、液体体积相等和密度与深度关系得到密度比例关系;(2)已知金属球在A液体中受到底部的支持力,可以知道金属球浸没在A液体中,根据支持力、浮力和重力关系得到浮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变形公式得到金属球排开A液体的体积,也就是金属球的体积;已知金属球的重力、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得到金属球的密度与A液体密度关系,进一步得到金属球与B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金属球在B液体中漂浮和阿基米德原理可以得到金属球排开的B液体重力与金属球重力的关系,最后根据容器开口部分与底面积的大小关系得到压力增加的程度;(3)已知容器底增加的压力和容器的底面积之比,用公式p=确定压强是否相等.【解答】解:A、∵V=Sh,∴两种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 A =,h B =,而S A =S B ,∴=;又因为P 1=P 2,P=ρgh , ∴==.选项A 错误;B 、D 、①金属球在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 浮A =G ﹣G=G , ∵F 浮=ρ液gV 排, 金属球的体积为V=V 排A ==,金属球的密度为ρ====1.5ρA ,而==,∴ρ<ρB ,即金属球漂浮在B 液体中;②∵金属球漂浮在B 液体中,∴F 浮B =G=G 排B ,即乙容器开口部分以上的液体重力为G ,已知底部面积是开口部分面积的倍,所以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G .选项B 正确,选项D 错误;C 、甲中容器底增大的压力等于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G ;乙中容器底增加的压力等于G ,压力之比不等于1:2,而已知底面积之比为1:2,由公式p=知,压强不相等.此选项错误.故选B .7.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200cm 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DC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3DO ,钩码A 的质量为100g .杠杆DC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 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 的下方再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 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保持O 点位置不动,调节杠杆DC 仍在水平位置平衡.g 取10N/kg ,杠杆、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物体B 的密度1.2×103kg/m 3 B .物体B 的体积为750cm 3C .物体B 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ND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1500Pa【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1)掌握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根据平衡条件列出两个平衡关系式; (2)重力、浮力拉力的关系F=G ﹣F 浮,掌握浮力公式F 浮=ρ液gV 排;(3)掌握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 ,根据变化的体积求出变化的深度,得出压强的变化. 【解答】解:钩码A 的重力G=mg=100×10﹣3kg ×10N/kg=1N ;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 D •OD=F C •OC F D ×OD=1N ×3OD 解得:F D =3N所以ρB gV B ﹣ρ水g (1﹣)V B =3N …① 当在A 的下方再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 F D ′•OD=F C ′•OC F D ′×OD=2N ×3OD 则F D ′=6N则ρB gV B ﹣ρ水g (1﹣)V B =6N …②由①②得,V B =7.5×10﹣4m 3=750cm 3,ρB =1.2×103kg/m 3;所以AB 正确;F 浮=ρ水g (1﹣)V B =1.0×103kg/m 3×10N/kg ××7.5×10﹣4m 3=3N ,所以C 错误;由题意知,△V=V B ﹣V B =V B =×7.5×10﹣4m 3=3×10﹣4m 3△h===0.015m△p=ρ水g △h=1.0×103kg/m 3×10N/kg ×0.015m=150Pa ,所以D 错误. 故选AB .8.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 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 取lON/kg )( )A .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B .小球的质量不可能小于200gC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 3D .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2N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分析】(1)假设烧杯原来装满水,放入小球后知道排开水的质量,可以求出受到的浮力,如果小球漂浮可以求出小球的质量;水深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2)假设烧杯原来装满水,放入小球后知道排开水的质量,可以求出受到的浮力,如果小球下沉小球的质量将比排开水的质量大;水深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 (3)假设烧杯原来没有装满水,排开水的质量比200g 大,其他物理量将发生变化. 【解答】解:(1)假设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漂浮在水面上, 小球的质量:m 球=m 排=200g=0.2kg , 小球所受浮力:F 浮=G 排=m 排g=0.2kg ×10N/kg=2N , ∵F 浮=G 排=m 排g=G 球=m 球g ,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200cm 3<V 球,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2)假设大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沉入水底, 小球所受浮力:F 浮=G 排=m 排g=2N ,∵F 浮=G 排=m 排g <G 球=m 球g , 小球的质量: m 球>m 排=200g , 排开水的体积:′===200cm 3=V 球,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3)假设大烧杯原来没有装满水,排开水的质量比200g 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小球的质量和体积、容器底受到的压强都要变大.综上所述,小球的质量肯定大于或等于200g ,小球的体积可能等于或小于200cm 3,对容器底的压强可能增大或不变,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或小于2N .故选项BD 说法正确. 故选BD .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盛满了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了100g 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 )( )A .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B .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1NC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 3D .小球的质量一定等于100g【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小球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溢出了100g (排开水的质量),水深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小球受浮力;但有三种可能:①下沉,F 浮<G 木;②悬浮,F 浮=G 木;③漂浮,F 浮=G 木,V 球>V 排.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 、大烧杯内盛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水溢出,但水深h 不变,由p=ρgh 可知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不变,故A 错;B 、F 浮=G 排=m 排g=0.1kg ×10N/kg=1N ,故B 正确;C 、如果小球漂浮在水面上,F 浮=G 木,,V 球>V 排=100cm 3.故C 错;D 、如果小球下沉,∵F 浮=1N <G 木,∴m 木>100g ,故D 错. 故选B .10.甲、乙两溢水杯分别盛满密度为ρ1、ρ2的液体.将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A 、B 分别放入甲、乙溢水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的液体的质量为32g ;小球B 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为40g .已知小球的密度为ρ且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小球A 的质量为32g B .小球B 的质量为8g C .ρ1与ρ2之比为2:3 D .ρ1与ρ2之比为25:24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1)小球A 浸没在甲溢水杯液体中,ρ大于ρ1,小球A 将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据此判断小球A 的质量是不是32g ;(2)小球B 漂浮在乙溢水杯液体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据此判断小球B 的质量; (3)小球A 浸没在甲溢水杯液体中,ρ大于ρ1,小球A 将下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F 浮1=m 排1g=ρ1g V 排1=ρ1gV A ;小球B 漂浮在乙溢水杯液体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 浮2=m 排2g=ρ2gV 排2=ρ2gV B ×,因为小球A 与小球B 完全相同,两个方程相比可得ρ1与ρ2的关系.【解答】解:A 、因为ρ大于ρ1,所以小球A 在甲溢水杯液体中将下沉,F 浮=G 排=m 排g <G A =m A g ,所以小球的质量:m A >m 排=32g ,故A 错;B 、小球A 的体积:V A ==;小球B 漂浮在乙溢水杯液体中,F 浮′=G 排′=m 排′g ,因为F 浮′=G B =m B g ,所以m B =m 排′=40g ,故B 错; CD 、由题知,A 球下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 浮1=m 排1g=ρ1g V 排1=ρ1gV A ﹣﹣﹣﹣﹣① B 球漂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 浮2=m 排2g=ρ2gV 排2=ρ2gV B ×﹣﹣﹣﹣﹣﹣②, 又V A =V B ,①:②得:32:40=ρ1:(ρ2×),解得:ρ1:ρ2=2:3,故C 正确、D 错. 故选C .11.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 悬浮,物体B 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1压力为F 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2、压力为F 2.已知物体A 与物体B 的密度之比为2:3,S 乙等于4S 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1=P 2,F 1>F 2B .P 1<P 2,12F 1=F 2C .3P 1=P 2,6F 1=F 2D .P 1>P 2,F 1=4F 2【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求形状不规则的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先根据公式P=ρgh 求出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再根据公式F=PS 求出压力.物体A 悬浮,A 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ρ1,物体B 漂浮,B 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又因为B 的密度大于A 的密度,所以ρ2>ρ1.B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根据公式 F 浮=ρ2g =G B =ρB Vg 求出B 的密度与该液体密度的关系.【解答】解: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 1=ρ1gh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2=ρ2gh , 又因为ρ2>ρ1,所以P 2>P 1.根据公式 F 浮=ρ2g =G B =ρB Vg 可知ρ2=2ρB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 1=P 1S 甲=ρ1ghS 甲=ρA ghS 甲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F 2=P 2S 乙=ρ2ghS 乙=2ρB ghS 乙,所以===,即12F 1=F 2.故选:B . 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 、B 高度相等,A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 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 A ′、m B ′的关系是( )A .m A ′一定小于mB ′ B .m A ′可能大于m B ′C .m A ′一定大于m B ′D .m A ′可能等于m B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知道物体A 、B 高度相等,和A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 对地面的压力,利用F=G=mg=ρShg 可以推导出两物体ρS 的大小关系,进而推导出切去部分的质量m A ′、m B ′的关系.【解答】解:设物体A 、B 原来的高度为h ,A 的横截面积为S A ,B 的横截面积为S B ;A 的密度为ρA ,B 的密度为ρB ;A 对地面的压力为F A =G A =m A g=ρA S A hg ,B 对地面的压力为F B =G B =m B g=ρB S B hg ; ∵F A <F B ,即:ρA S A hg <ρB S B hg , ∴ρA S A <ρB S B ,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h ′, m A ′=ρA S A h ′,m B ′=ρB S B h ′, ∵ρA S A h ′<ρB S B h ′, ∴m A ′<m B ′.。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欧姆定律》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欧姆定律》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安全用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不接触带电体一定就是安全的B .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插或拔电源插头C .三脚插头上与用电器金属外壳相连的脚是多余的D .雷雨天可以在大树下避雨2.下列操作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 .勤俭节约,电线只要能导电,即使破损了也应该继续使用B .为防止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应滴入少量胶水使其粘合C .在高压线下雨中漫步,感受科技与自然的美妙融合D .发现有人触电时,不应立即用手将其拉开,而是应先切断电源3.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向右移动时,灯泡1L 和2L 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 .1L 变暗,2L 亮度不变B .1L 、2L 都变亮C .1L 变亮,2L 变暗D .1L 、2L 都变暗 4.一个标有“4V 2W ”字样的灯泡,给它两端加2V 电压时,不考虑温度对它电阻的影响,则此时( )A .灯泡中电流为0.5AB .灯泡的电阻为1ΩC .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D .灯泡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为1:45.将一盏220V 、60W 的白炽灯,一台220V 、60W 的电风扇,一只220V 、60W 的小电暖手炉,同时接在220V 的电压下,则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A .电风扇最多B .白炽灯最多C .暖手炉最多D .一样多 6.具有防雾除露、化霜功能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能保障行车安全,车主可通过旋钮开关实现功能切换.图是模拟加热原理图,其中测试电源的电压为10V ,四段电热丝电阻均为10Ω,防雾、除露、化霜所需加热功率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关旋至“1”档,开启化霜功能B.开启防雾功能,电路总电阻为5ΩC.化霜与防雾电路的总功率之差为15WD.从防雾到除露,电路总电流变化1A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应选择下列哪种接法()A.M接A,N接BB.M接A,N接DC.M接C,N接BD.M接C,N接D8.对欧姆定律公式UIR=的理解,下面哪句话是错误的()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该导体的电阻无关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9.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URI=,关于这个公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10.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上海卷)精编word版 解析版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物理(上海卷)精编word版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6分)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A.电子B.中子C.质子D.核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核子带带电,故应选A。

【考点定位】粒子的带电性2、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高音和中音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不同,故应选B。

【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3、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C【考点定位】功和能;内燃机4、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紫光B.红光C.橙光D.黄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应选B。

【考点定位】光的三原色5、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A.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D.密度较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故应选A。

【考点定位】比热容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厘米B.13厘米C.23厘米D.33厘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像距大于30cm也就是像成在了二倍焦距以,此时的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也就是物距应大于10cm,而小于20cm,故应选B。

【考点定位】凸透镜成像7、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

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F1可能大于GB.F2可能小于GC.F1一定大于F2D.F1一定等于F2【答案】D【考点定位】平衡力8、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1、S2均闭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8 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取 g=10 N/㎏
18、滑动变阻器的制作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的。为了使滑动变阻器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一般将它
且通常在使用前将滑片调到
的位置上。
来改变 联在电路中,并
微信公众号上海中高考
19、一导体两端电压为 3v,通过的电流为 0.3A,则此导体的电阻为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之上
14、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 53.9 牛,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并把它浸没在水里,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4.1
牛。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 _________牛,金属块的体积为
米 3,金属块的密度为
千克/
们都进行了多次实验,所用的实验方法有:①改变电池节数;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实验电路如图 14A 和 B 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表一的实验数据是采用
的实验方法〔选填序号①或②〕。
(2)上述两种实验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和 2 和 3 或 4 和 5 和 6 中电流与电压的倍数关系,得出的初步结论
D.16g
L2 V2
L1
V1 图 10
发光。一段时
入盛满水的
再轻轻放入


4、学习电学知识后,物理兴趣小组对亮度可调的应急灯进行了探究,发
开关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和电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压保持不变)(

A.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小
F浮
=ρ 水gV排
= G = ρgV物
,且V排
2 = 5 V物
整理可得:物块 A 密度为 ρ = 400kg / m3
G = ρV物g = 400kg / m3 ×(0.1m)3 ×10N / kg = 4N
而加了水后可知:F 浮=G+F 拉=4N+1N=5N
微信公众号上海中高考
V 此时 水排
=
F浮 ρg
是:

A
图 14
B
中数据及相关的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电压相等时,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大小不同。 (5)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的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可知:
((4)分析比较 实验序号

微信公众号上海中高考
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可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7、如图 13 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 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右
示数变化是……(
)
A. V表的示数变大,A1表的示数不变,A2表的示数变小
B. V表的示数不变,A1表的示数变大,A2表的示数变大
C. V表的示数变大,A1表的示数变大,A2表的示数变大 D. V表的示数不变,A1表的示数不变,A2表的示数变小 8、在如图 1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 S,电路正常工 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因为小球在酒精中沉底,而在水面上却漂浮,所以有 G 排酒精<G 物=G 排水,所以:m 排水>m 排酒精
18、电阻丝的长度;接入电路的阻值;串联;阻值最大
19、10;0;10
解析:由 R = U = 3V = 10Ω ;由 I=U/R 可知,当电阻两端电压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也为零;导体的电阻 I 0.3A
上表面挖去一底面积为 0.02 米 2、高为 h 的圆柱体 C,剩余部分为物体 B,如图 B 和 C,若要使 B、C 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相等,
求:(1)正方体 A 的质
(2)正方体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h 可能的值
25、某物理小组决定测 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 筒。他们设计了如图 7 所示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 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加入 225ml 的水时,瓶子在如图 7 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 150ml 的水,此时瓶子在 的位置平衡。若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 ,g 求: (1)鹅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C.F 甲′<F 乙′,p 甲′>p 乙′
D.F 甲′=F 乙′,p 甲′>p 乙′
物体上部沿水 和 F 乙′、压强
2、如图 10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 S 后,灯 L1,L2 都 间后,其中一 灯突然变亮,而电压表 V2 与电压表 V1 示数相等,
则………………………………( )
A.L1 一定断路
B.L1 一定短路
S
C.L2 一定断路
D.L2 可能短路
3、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 为 l0g,体积为 20cm3,先把它轻轻放
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 为 l0g;把它取出擦干,
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 是(煤油的密
0.8g/cm3)…(
)
A.5g
B.8g
C.l0g
图8
若沿虚
13、如右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
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 水线在 A 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
水底。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下方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 A 处
微信公众号上海中高考
27、在做“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需要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通过不同导线的电流,发现决定电
阻大小的因素、右表是几种实验用导线的参数:
导体代号
A
B
C
D
E
F
G
材料
锰铜

镍铬丝 锰铜

锰铜
镍铬丝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2) 3.2
V2
B. V1 示数增大,V2 示数增大 C. V1 示数 小,V2 示数增大
A R2
S
D. V1 示数增大,V2 示数 小
R1
图7
12、如图 8 所示,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块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 P ,
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 P′ ,则(

A、P < P′´ B、P > P′´ C、P = P′´ D、无法判断
0.8
1.2
0.8
1.2
1.2
1.2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导线 C 和导线 。结论是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 C 和导线 。结论是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应选用导线 A 和导线 。结论是
(4)上述研究方法在物理学里叫
法。
28、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电源为若干节新干电池。实验过程中他
22.在图 15 中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闭合电键 S,使两只灯泡都能发光。
23、如图 16 所示的电路,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你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电键闭合后,两灯都能发光。
S

24、如图 A 所示,正方体
A 的边长为 0.2 米,密度为 2000 千克/米 3,若沿正方体 A 的
只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流 三、作图题:略 四、计算题 24、(1) V=0.2×0.2×0.2 m3 =0.008 m3
m=ρV=2000 kg/m3 ×0.008 m3 =16 千克 (2)G=mg=16 kg×10N/kg=160N S=0.2×0.2 m2 =0.04m2
A.灯 L 一定发生断路。
B.灯 L 可能发生短路。
C.电流表示数可能变为 0。
图 12
向左移动时,各表的
作。过了一会儿,电 )
Hale Waihona Puke D.电阻 R 一定发生短路。
微信公众号上海中高考
9、长度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如果它们的电阻相同,那么……………………………………( )
A.铜线要细一些
B.铝线要细一些
C.铜线跟铝线粗细相同 D.无法比较它们的粗细
= 10−3 m3
金属块的密度 ρ物
=
m物 V物
=
G物 gV物
=
9.8N
53.9N / kg ×10−3 m3
= 5500kg / m3
15、电流表 电流表 电压表 解析:电路结构应该是 L1 和 L2 并联,且甲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乙电流表测 L2 的电流,丙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16、400kg/m3 600Pa 解析: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浮力跟重力相等,即:
5N =
1.0 ×103 kg / m3
×10N
/
kg
=
0.5×10−3 m3
所以:水面变化的高度为: ∆h
=
V’ 水排
+ 1cm
=
0.5 ×10-3 m3
+ 1cm
=
0.06m
S物
10−2 m2
对应压强的变化为: ∆P = ρg∆h = 600Pa
17、1600Pa ; 大于
解析: P = ρ酒精gh = 0.8 ×103 ×10 × 20 ×10-2 = 1600Pa
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则木块的密度是
千克/米 3.向容器内缓慢加水,当
1cm 时停止加水,此时弹簧对木块拉力为 1N.加水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