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大气层---9
真正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真正的地球知识点总结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也是太阳系内的第三颗行星。
它是一个充满了奇迹和神秘的地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理特征、气候和环境等方面。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
在内部,地球可以分为地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
其中地核和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下地幔和上地幔主要由硅和镁组成,地壳则主要由氧、硅、铝和铁组成。
地球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大气层、水圈和陆地。
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氧和微量气体组成,水圈包括海洋、湖泊和河流等,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
地球的地理特征地球的地理特征包括大陆、海洋、山脉、河流、湖泊等。
地球上有七个大陆,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地球上还有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地球上的山脉主要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河流包括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黄河等。
湖泊包括美国的五大湖、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湖等。
气候和环境地球的气候和环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其中包括地球的轨道倾角、地球自转、大气层成分、海洋地形等。
地球的气候可以分为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地球的环境是我们居住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地球的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保护地球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对地球的破坏。
地球的历史和未来地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时期。
地球上有许多古老的地质痕迹,包括古老的岩石、化石等。
地球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地球的保护和治理。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等。
总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需要尊重地球、保护地球。
地球的结构、地理特征、气候和环境都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关心的事情。
希望通过学习地球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保护地球、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 1 -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 - 7 -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 - 15 -第三章测验 ................................................................................................................... - 23 -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探究点题号大气的组成1、2、4、5、6、8、14、15、16大气的垂直分层3、7、9、10、11、12、13、17目要求)1.(综合思维)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B.占大气成分的99%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答案 A解析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
2.(综合思维)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是天气变化重要角色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和臭氧B.氩和氖C.水汽和杂质D.氮和氧答案 C解析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却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3.(综合思维)无线电通信是利用了()A.对流层大气的特征B.平流层大气的特征C.臭氧层大气的特征D.电离层大气的特征答案 D解析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存在着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故无线电通信是利用了电离层大气的特征。
高三地球知识点

高三地球知识点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了解地球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高三地球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主要由内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等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外核则由液态的铁和镍构成。
下地幔和上地幔是由岩石构成的层,而地壳则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
二、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等。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其中包含着我们所生活在的大气环境。
平流层以上的层次主要由稀薄的气体组成,起到保护地球的作用。
三、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是指地球上所有水的总体循环系统。
它包括大海、河流、湖泊、冰雪、地下水等。
水圈的循环起到调节地球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它引起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年时间完成一次,这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五、地球的地理特征地球上有许多地理特征,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草原和沙漠等。
这些地形地貌的不同给地球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六、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地球是一个生命丰富的星球,拥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种类。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七、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做出努力。
总结: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希望通过对高三地球知识点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地球的了解,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
新版苏教版科学-9地球的表面-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降落的雨水和 众多的河流给土地的样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 改变呢?
水流对地表产生了哪些影响
流水如何塑造地表形态
做模拟实验,研究降雨时形成的水流对地表会产生什么影响。
用沙子和泥土堆成 一个土堆,观察在同样 的“降雨量”下,土堆 的不同位置受到水流冲 刷影响的情形。
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 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等。
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说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
山地 尼泊尔 杜利克尔镇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1.地球上陆地的面积比海洋的面积( B )。
A.大 B.小 C.无法判断
2.下列选项中,不能导致地形地貌改变的是( C )。
A.海水侵蚀 B.风化作用 C.白色垃圾
学科学 爱科学
Thanks!
后续课件预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外部力量 也在改变这地球的形态。
平 原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说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
丘陵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山丘组成。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说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
盆地
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
关于地球你要知道的100件事

关于地球你要知道的100件事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
它是一个充满奥秘和美丽的地方。
下面将介绍关于地球你应该知道的100件事情。
一、地球基本信息1. 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2. 地球距离太阳约1.496亿公里。
3. 地球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
4. 地球的质量约为5.97×10^24千克。
5. 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因自转而略微扁平。
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6. 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后。
7. 地球最初是一团炽热的气体和尘埃云团。
8. 地球的表面逐渐冷却,形成了最初的岩石壳。
9. 地球的外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三、地球的大气层和气候10. 地球拥有一层薄薄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11. 大气层能够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12. 地球的气候因纬度、海洋、风、云等因素而不同。
13. 地球上存在各种气候带,包括热带、温带和寒带。
四、地球的水资源14. 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中97%是盐水,只有3%是淡水。
15.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中。
16.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五、地球的陆地和地貌17. 地球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18.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19.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全长约6650公里。
20. 地球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面积约为371000平方千米。
六、地球的生物多样性21. 地球上有众多的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2.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23. 地球上的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这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威胁。
七、地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24. 地球上存在地震带,地震是地球表面地壳发生断裂和位移时产生的振动。
对流层的对流运动

对流层的对流运动一、对流层的基本概念1. 定义-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
它的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 - 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 - 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 - 9千米。
2. 主要成分- 对流层包含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少量的二氧化碳、水汽等气体。
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对流运动的产生原因1. 受热不均-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
由于地球表面的性质(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同,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的情况存在差异,导致地面受热不均。
例如,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低。
- 靠近地面的空气直接受地面影响,地面温度高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温度低的地方,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这种垂直方向上的空气运动就是对流运动的基础。
2. 空气的物理性质-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受热的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从而变得较轻,会上升;冷却的空气体积收缩,密度增大,变得较重,会下沉。
这种由于空气密度差异而产生的垂直运动也是对流运动的重要原因。
三、对流运动的特点1. 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对流运动主要表现为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沉运动。
上升的空气可以形成云、雨等天气现象,下沉的空气则往往带来晴朗天气。
例如,在夏季的午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强烈上升,常常形成对流雨。
2. 规模和强度差异- 对流运动的规模和强度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有所不同。
在热带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剧烈,对流运动强烈且规模较大,经常出现深厚的对流云系,带来大量降水。
而在高纬度地区,对流运动相对较弱,规模也较小。
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的对流运动可能会增强,如山谷风现象。
白天,山坡受热快,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冷却快,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考点培优训练八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2·聊城高一检测)2021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了5次发射任务,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
舱、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中国空间站
组合体稳定运行在高度390千米附近的近圆轨道。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5、6题。
【解析】7选A,8选D。第7题,读图可知,该工业区部分时段出现了由近地面向上气温逐渐升高
的现象即逆温现象,且逆温层最高在300米左右,主要出现在19时至次日10时,因此排污烟囱最好
不低于300米。第8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时-16时地面大气对流较强,逆温层逐渐消失,
利于污染物扩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 触到0 ℃或0 ℃以下物体表面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 中,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
【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冻雨形成过程,可看出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特点:上层要低 于0 ℃、中间高于0 ℃、近地面等于0 ℃或低于0 ℃,四幅图中B图符合。
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 )
A.海洋上空
B.公园绿地
C.水田耕地
D.建筑工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1选B,2选D。第1题,大气中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影响对流层天气变化; 水的相变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大气中的 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所必需的凝结核;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第2题, 建筑工地灰尘多,大气中固体杂质最多;海洋、公园绿地和水田耕地对大气具有 净化作用,固体杂质少。
大气层(讲义)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分析】1.大气层: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
然而它对地球而言非常重要。
2.大气层的作用:(1)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
(3)大气层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3.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o C至2500o C之间,从地表上升约12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从12千米上升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从55千米上升到85千米,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降低;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3.各层大气的特点:(1)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有天气的变化。
(2)平流层:可以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就在这层,气流平稳,飞机也在平流层运动。
(3)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中间层的顶界气温降至-83℃~-113℃。
因为该层臭氧含量极少,不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氮、氧能吸收的短波辐射又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还会出现强烈地对流运动,又称为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
这是由于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暖,致使空气产生对流运动。
但由于该层空气稀薄,空气的对流运动不能与对流层相比。
(4)暖层:温度高,电离程度强烈也称为电离层,电离层能将电磁波反射回地球,对全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5)外层:空气极其稀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人造卫星多在该层工作。
1.位置与特点: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 18千米。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伯明
翟志刚
景海鹏
处于600千米高空的哈勃望远 镜,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 衣” ? 因为哈勃望远镜所处的这个高度 空气稀薄,温度高,太阳辐射强。 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 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思考3 为什么翟志刚穿的“飞天”舱外航天 服的颜色和飞船的颜色做成白色? 暖层温度高,太阳辐射强,白颜色更可 以反射热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暖层
85km
中间层
55km
平流层
12km
对流层
层序
高度
特点
备注
散逸层 1000 千米
热层
大气已经十分稀 是地球大气与星际空间 薄 的过渡层,所以,大气 没有明显的上界 500千 电离层,大气处 将无线电波反射回地球 米 于高度电离状态 温度自下而上迅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速降低
中间层 80 千米 平流层 50 千米 对流层 10 千米
声音
没 有 大 气 , 声 音 无 法 通 过 大 气 传 播
温差
没 有 大 气 , 昼 夜 温 差 大
闪电
没 有 大 气 , 天 气 无 变 化
水
没 有 大 气 , 地 球 无 液 态 水
生命
没 有 大 气 , 地 球 上 将 无 生 命
大气很重要!
• • • • • • 大气的重要性: 1、保护地球免受陨石冲撞,使地球昼夜温差较小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形成各种天气现象 5、是声音传播的媒介 总之:大气层对人类很重要,象一件“外衣”一样 保护着地球。如果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也有很多
9 地球的大气层
大气层是地球的保护伞, 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重要保 障。
四、 大气的温度
是不是高度 越高,大气 温度就越低 呢?
日本——富士山
高度/千米
85
55
(1)图中纵轴和横轴分别 代表什么?
12
0
-100 -80 -60 -20 0 20
(2)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 温度/º C 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 讨论:对于大气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
探讨:应该怎样防治空气污染? 1、进行合理工业布局; 2、改进燃烧设备; 3、改进燃料的结构成分;
4、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5、植树造林。
• 臭氧层的破坏是最严重的大气污染,这也 是最受环保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关于 这焦点话题,你有什么看法?
9 地球的大气层
层序 第一层
层名 对流层
高度(千米) 平均12 0-8(17)
温度分布特点 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12-55
55-85 85-500 >500
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外层
500km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 通过卫星在该层完成 传送。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 距离无线电通讯。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 外线使温度升高,且 天气现象少,适合高 空飞行。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 云等天气现象。
美丽的风景我们将看不到。
大气污染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迅速 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地进入地球大 气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污 染”。
• 工业废气
• 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废气是大气层的主要杀手
• 酸雨
被酸雨腐蚀的雕像
• 沙尘暴
沙尘暴滚滚而来
笼罩在沙尘中的北京市
• 臭氧层空洞 • 温室效应
外层
500km
暖层
85km
中间层
55km
从图上可以 观察到外层已 经变成黑色, 说明了什么?
平流层
8~17km
对流层
说明几乎 没有大气。
思考1: 神州 7号飞船发射到 341千米的近 地轨道,依次 要经过哪几层 大气?在哪一 层绕地球飞行?
依次经过对 流层、平流层、 中间层和暖层。 在暖层飞行。
50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高度/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
85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55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
12 0
-100 -80 -60 -20 0 20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50 温度/º C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高度/千米
85
55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 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 分成几层?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范围
作稳定的水平运 有利于高空飞行,底层 动,不易对流。 有臭氧层 ,吸收紫外线
空气有强烈的对 天气现象都发生这一层, 流, 与人类关系密切
说明: • 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 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 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 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面5000 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 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 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千米。 3.3
为什么我们去登 山时要注意保暖?
生活在0-12千米的区域内, 大气温度只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在登山时,人登得越高,大气温 度越低。 高山病呢? 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
高度/ 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500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85 55 12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实际上根据大气温度(主要依据)、密度和物质组 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
你观察到了哪些自然景观或天气现象呢?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 闪电 台风眼
彩虹 龙卷风
极光
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如:
人呼吸着空气; 云、雨等现象不断发生在大气中; 飞机在大气中飞行; 鸟在大气中飞翔……
闪电、龙卷风、极光、台风、彩虹
一、 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 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空气也叫大气。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 其它气体
78% 21%
0.03%
0.97%
三大气层的作用:3.1
1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 少的资源(提供资源)(例:氧气是进行生命 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2、水蒸气、尘埃能成云致雨,形成各种 天气变化 3、保温 ,使昼夜温差变小 4 、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 紫外线的伤害 5、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与地球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地球 周围的大气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大气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二 、 大气的成分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 杂质等。
物质 名称 体积 百分 比
小组讨 论
12
0
-100 -80 -60 -20 0 20
温度/º C
50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分为
层序 高度范围 温度分布特点
第一层3.2 第二层
0--12千米 12---55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第三层
第四层
55---85千米
85千米以上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9 地球的大气层
讨论: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
我们非常熟悉的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 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关于环形山的形 成比较科学的解释之一就是流星体撞击月球。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大气 层,地球该是多么可怕的不毛之地!
陨石
没 有 大 气 , 易 受 陨 石 侵 袭
大气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 散逸层 大气的作用——保护伞 大气污染 工业污染 汽车尾气排放 大气污染的后果 酸雨、沙尘暴 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 我们的作法
行动起来,组织一次以“保护 大气臭氧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