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太阳课文
三年级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三年级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太阳的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太阳》的文本。
2. 与太阳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课本和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太阳,让学生谈谈对太阳的初步认识。
2. 展示与太阳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的特点。
1. 学生自读课文《太阳》。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太阳的形象。
三、理解课文(10分钟)1.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的特点。
2. 学生讨论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
四、展示与太阳相关的活动(5分钟)1. 学生展示与太阳相关的图片、手工艺品等。
2. 学生分享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太阳、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展示与太阳相关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课堂练习(10分钟)练习题目:1. 根据课文内容,简述太阳的特点。
2. 太阳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重要性?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推荐与太阳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科普书籍、文章等。
学生选择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

(
)个
=
( 130万 )个
=
作比较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 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 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 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 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 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 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 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 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 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 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 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 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 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 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 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 大。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 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 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 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 大。
列数字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 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 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 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 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 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 要走三千五百年。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 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三 千五百年。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 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 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 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 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默读课文4——7自然 段,圈画一下:
太阳究竟都和什么有 着密切的关系?
与植物有关系 与动物有关系
与人类生活有关系 与地下煤炭有关系 与天气有关系 与风有关系 与健康有关系
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
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 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
三年级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三年级语文课文《太阳》教案【教材简析】《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要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然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同时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
【教材处理】《太阳》这样的说明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难理解。
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逐句逐段地阅读分析,课堂气氛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
为此,我采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阅读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自然的兴趣,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导学目标】(一)学生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教师技能重点训练目标1.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2.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技能。
3.利用各种媒体教学的策略与技能。
4.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与技能。
【导学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导学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切入点】太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它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导学方法】1.激发兴趣2.自主识字3.朗读感悟4.合作探究【导学时间】2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朗读感悟,了解太阳的特点。
第二课时: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学习生字词。
【导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原文、教案及知识点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原文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
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
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教案教学目标:1、会读13个生字,正确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原文及说课稿

【原文】有這麼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麼熱了。
其實,太陽離我們有1。
5億公里遠。
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我們看太陽,覺得它並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因為太陽離地球太遠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太陽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6000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3000倍。
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樹木才能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鳥、獸、蟲、魚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我們吃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穿的棉、麻、絲,都和太陽有密切關係。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來好像跟太陽沒有關係,其實離開太陽也不能形成。
因為煤炭是由遠古時代的植物埋在地層下變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陽曬著的時候,吸收了熱,變成了無數水蒸氣。
水蒸氣遇到冷,凝成了無數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變成雲。
雲層裏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變成雨或雪落下來。
太陽曬著地面,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多,那裏的空氣就比較熱;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少,那裏的空氣就比較冷。
空氣有冷有熱,才能流動,成為風。
太陽光有殺菌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它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
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說課稿】一、說教材《太陽》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課文。
這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太陽的常識:離地球有多遠,它有多大,多熱。
說明太陽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
全文分為兩大部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太阳》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
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词:箭法、盘子、温度、估计、煤炭、水滴、杀菌、黑暗、美丽重点句子:1.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3.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三年级语文课文《太阳》教案

三年级语文课文《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关注地球家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太阳特点的描述。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教案。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太阳的。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生字词,注意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组内讨论,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重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太阳,记录下它的特点,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策略1. 多样化教学:采用讲述、展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太阳》课文说课稿范文

(封面)《太阳》课文说课稿范文授课学科: 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XX学校说教材、说目标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太阳》(出示幻灯片1)。
为什么会选择这课呢?是因为这次教学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应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用最适合整合的课去整合。
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难度,而像《太阳》这样的说明文,因为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正好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图片,弥补不足。
《太阳》(出示幻灯片2)这篇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文,是一篇科普短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基于本文是说明文,同时语言优美、文字流畅,非常适合指导学生朗读。
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出示幻灯片3):1、让学生学会7 个生字,写两个生字。
正确读出“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等词语。
2、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说重难点:作为教学的第一课时,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我认为教学重难点是(出示幻灯片4)利用课本和网络课件,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说准备、教法、学法:由于三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说明文,说明文相对来说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着“怎样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的想法,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教学这课(出示幻灯片5)我利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太阳课文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沪教版第七册课文]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上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可大得很,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火,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
就是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是不能产生的。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由于受到了太阳的热,变成了水蒸气。
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北师大版第八册课文]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上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禾,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
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
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永远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