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课文

合集下载

【配套K12】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太阳是大家的》词语解释

【配套K12】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太阳是大家的》词语解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太阳是大家的》词语解释红彤彤:形容很红。

戏水:玩水,在水里做游戏。

趁:利用。

睡梦:指熟睡的状态。

一面五星红旗决定: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

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筏子:水上行驶的竹排或木排,也有用牛羊皮、橡胶制成的。

顺流而下:顺着水流的方向行驶。

防止:预先设法制止。

水势:水流的势头。

漆黑:非常黑;很暗。

壮胆:使胆大。

激流:流得很急的水。

无影无踪:没有任何踪迹。

迷路:1、迷失道路。

2、比喻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处境:所处的境地无奈:1、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2、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意图,有可惜的意思。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讲究:1、讲求;重视。

2、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

3、精美。

课文中取第1种意思。

交易:买卖商品。

身无分文:身上没有一文钱。

形容极其穷困。

犹豫:拿不定主意。

做工:从事体力劳动。

精致:精巧细致。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反应:1、生命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打针服药所引起的发烧、头痛等症状。

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课文中取第3种意思,指导“我”对老板的提议做出回答。

交换:双方各拿出自己的给对方;互换。

趔趔趄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安心:心情安定。

费用:花费的钱;开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

返回
她_____________ 使庄稼茁壮成长,
她_____________ 给小草穿上绿装,
她_____________ 陪着小蜻蜓在空中舞蹈, 她听小蜜蜂在花间歌唱, _____________
· · · · · ·
我还知道太阳 做了哪些好事
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 她要去哪儿? 她要趁人们睡觉的时候, 走向另外的国家。
课题解析 “太阳是大家的”指太阳是 全人类所共有的,以此为题, 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全 世界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 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 平和社会的安宁。
我会读


(红彤彤)
(陪同)
tóng
tōng tōng
péi
彤 红彤彤
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
陪 陪同
红彤彤的晚霞
tōng
红(彤彤)
绿( 亮( 金( ) 黑( ) 黄( ) 白( ) ) )
三、类文阅读。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 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 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 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 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 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 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 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 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第21课《太阳》原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第21课《太阳》原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原文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温度很高,外表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外表温度的3000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似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

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拟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拟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太阳是大家的句子赏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太阳是大家的句子赏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太阳是大家的》句子赏析1、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她们扬起欢乐的浪花……这句话具体写出了一天中太阳做了哪些好事。

在阳光的照射下,“鲜花”开得更艳,“小树”长得更高,大地充满了生机;在阳光的沐浴下,小朋友们愉快地玩耍,他们心情格外欢畅。

这句话写出了太阳无私地为大家服务,带给大家愉快的生活。

2、我知道,此时,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人们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当太阳在一半球落下的时候,就是在另一半球要升起的时候。

句中的“此时”指的就是这个时候,生活在另一半球的小朋友正在熟睡,他们也都盼着太阳快快到来,带来光明,带来美好的一天。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太阳是大家的》课文探究这是一首儿童诗。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

“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诗歌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

诗人从“太阳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做所有国家的朋友,她从西山落下,走向别的国家,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二是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太阳是大家的》课文原文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到西山上就要落下!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她要去哪儿?她要趁人们睡觉的时侯,走向另外的国家。

在别的国家里,也有快乐的小朋友,也有小树和鲜花。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

20太阳【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有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

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然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同时接触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说明事物怎样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然知识,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太阳的特点,2.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认识并理解本文用到的说明方法的好处,自学相似段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课件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一、导入:创设情境,鼓励质疑1.投影出示太阳缓缓升起的动画画面,配上声音:“同学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2.(教师板书课题:太阳)你们瞧!太阳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估计学生会问: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太阳公公,你有多热?太阳公公,你是由什么构成的?太阳公公,你与我们地球有什么关系?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3.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概括。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从科普读物、从网上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是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

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

距地球1.5亿公里

特 抵得上130万个地球
数字 大
点 表面6000 ℃,中心是表

面的2500倍
说明 热
动、植物需要太阳
阳 关 人类生活需要太阳
关系
系 自然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 密切
能预防、治疗疾病
这篇科普短文让我们了解了和太阳
有关的一些知识,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 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决 心。
我会认
shì shòu cún



jiào liáo


zhí shū


我会读 • 传说 温度 摄氏 钢铁 • 庄稼 繁殖 蔬菜 比较 • 杀菌 预防 世界 抵得上 • 寸草不生 差不多
巧记生字
兽 “口” 上横,横上“田” ,田上有两点。 繁 “每” 个反文(攵)“小”“幺” 跟。 蔬 野草(艹)“疏” 忽变了种,长出青
菜人食用。
同音字辨析
漂浮 飘浮
辨析:“漂浮”和“飘浮”都有不往下沉 的意思,但使用的对象不同。“漂浮”指 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飘浮”一般指 物体在空中随风摇动或飞扬。
连一点儿
品词析句:
小草也不
长。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
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
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 只用引留起传下说读一引者个入的,,阅地增读面强兴上了趣才文。不章那的么可热读了性。,
举例子。水蒸气、云、雨(雪)三者环 环相连,它们都离不开太阳,说明太阳在自然 界中有很大的作用。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 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 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 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ppt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ppt
4、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摄氏度 估计 鸟兽虫鱼 生存 繁殖 蔬菜 凝成 比较 杀菌 治疗
氏 估兽 存 殖蔬 凝 较菌 疗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注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 课文围绕太阳写了哪些内容?把 课文分层。
给课文分层:
第一部分:( “1远—”—“3)大分”别“从热”三个方
就 界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 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深化巩固
前后联系,理解全文 1 思考:课文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什
么关系?
正因为太阳具有大热的特点,又离地球很远, 才给我们动物植物和人类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最适 宜的环境,才造就了我们地球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拓展延伸
1关于太阳,你还有些什么问题想知 道的呢? • 2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 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 们去揭开。请你多读一些科普知识 的文章吧!推荐的好书——《中国 科学童话金库》

离我们有1.5亿公里,要走 列数学
3500年


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 列数字
个太阳
做比较

太阳是个大火球,表面温度 打比方
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 列数字
是表面的2500倍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反问句)
这么远,箭不能射到。 这么远,箭射不到。
深化巩固
说明方法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1、请大家用圈点勾画法读课文的第4~7自 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 关系呢?
2、交流汇报
有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练习读出对太阳的赞 美之情。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原文及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原文及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太阳》原文及说课稿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

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

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

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太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课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太阳的常识:离地球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

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热度;第二部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的特点,教学难点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课文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
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
度的三千倍。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无数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
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
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空气有冷有热,才
能流动,成为风。

教学目标: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具准备:1、识字课件。

2、有关太阳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看动画片。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后弈射日》)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

(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4、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读熟巩固。

5、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嫁、兽、蔬、滴、凝、菌”
(1)观察字形,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2)生写字,同桌互评。

(3)写字交流展示。

三、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远大热)
4、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四、作业:
1、向家长介绍太阳的特点。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像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
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

(播放太阳升起的录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①远:重点词句:三万万里远
日夜不停的走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飞二十几年;从地球上看只有盘子那么大。

②大:重点词句: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抵得上
③热:重点词句:大火球很高
表面六千度钢铁碰到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三千倍
(看课件体会理解“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
[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以学定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引导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

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

(学生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提供句式:①有了太阳……②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体现因材施教。

]
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5)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示,读出体会
[读是理解文章的很好表现形式,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简易方法。

]
四、课外资料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
五、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古人云:“学贵有疑。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鸡蛋里面挑骨头”,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思维,在质疑中获得新知。

《太阳》一课的教学,我对此感触颇深。

“清晨,同学们迎着火红的朝阳去上学;傍晚,踏着夕阳的余辉回家去。

太阳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最熟悉不过的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

”我引入了课题,“看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会帮我们解答哪些问题?”顿时,提问不断:“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太阳有多大?”“太阳有什么作用?”……围绕着一个个问题展开教学,课堂气氛相当地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了极大的发挥。

学生们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努力从书籍、影视、网络等媒体上查找资料。

经过努力,学生找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太阳的主要气体是氢,内核中的氢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核聚变,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光和热;太阳的直径约1.4×106公里,约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约28600亿亿兆瓦的能量,相当于爆炸910颗百万吨级的氢弹;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年,它还可以继续燃烧约50亿年,最后,太阳会成为一颗白矮星。

此外,像什么“太阳风暴”、“太阳黑子”、日珥、耀斑、日食……学生知道得实在是太多了!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也是探究太阳奥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搜集有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

”为了求知,让学生去疑吧!
猜你感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