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园博园案例分析
重庆园博园山水格局分析

重庆园博园山水格局分析摘要:2011年在重庆举办的园博园,其基地的规模大且山水现状条件复杂,对规划设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借鉴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因地制宜和借景的造园手法,对山水进行梳理,把山水的改造和展园展区的布局相结合,展现风格统一但又各具有特色的布局方式,实现园博园“一平湖尽显真山水,数峰岭皆隐故园林”的目标。
关键词:山水格局山水相融展区展园布局传统中国山水画主要有横轴和立轴两种形式,横轴展现的是山水气势,立轴表现的是山水层次和空间序列。
在重庆园博园设计中,充分学习中国山水画技法,对大型园林的营造手法进行了探索:以湖为景观核心,打造环湖的连绵的山水气势,营造出“山山相对、山水相接、桥连山水”的画意。
一、园博园概况(一)基地选择园博园属于大型园林工程,建设需要各种基础设施的支持,其选址不能远离建成区,过远的距离不仅导致可达性较差,也会影响参观人数的规模。
因此,重庆园博园选在距离主城建成区的边缘,同时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核心位置,有利于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能激发出园博园选址的多重效益。
园博园选址也应当采用多种交通支撑的方式,解决大运量交通,方便大批游客的到达。
在道路支撑方面,园博园的东面为金兴大道,西面为金山大道,均为城市快速路。
在对外交通支撑方面,园博园距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入口仅有5km,离铁路客运站15km,距离两江国际机场12km。
(二)基地概况基地为丘陵地貌,主要由山体构成,山体为现状主体构成,面积占总用地的80%,共有9座山体,其中7座带状山体,两座团状山体,为“两峰、七脉、八谷”格局。
山形山势复杂,山形高差起伏较大,差达一百多米;山势坡度较陡。
坡度15%以下用地仅占总用地l0%,大部分山地需要整理改造才能使用。
水系顺山谷而成,有多条小水系分布在山间,以小水库和小河溪为主,分别为龙景沟水库和赵家溪,面积占总用地的10%。
庞大的用地规模和现状良好的山水条件决定了重庆园博园的定位必然是大型天然山水园林。
浅论自然式园林布局及其特征——以重庆园博园巴渝园为例

与周围山、 水、 建筑 、 植物等紧密结合 , 不仅是“ 因景设路 ” , 而 且是“ 因路保景” 。在引导游览 的过程中, 园路将设计者 的造 景序列传达给游客, 从而取得步移景异的效果 。⑤种植设计。
临其境进行游 赏。本文 以重庆 园博 园巴渝 因为例 , 从地貌 、 水体 、 建筑、 道路 广场、 种植设计等方 面论述 自然式 园林 布局
及其特征 。
关键 词 : 自然式园林 ; 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园林布 局 的概 念及 形 式
园林 布 局是 园林设 计 总 体规 划 的一 个 重要 步 骤 , 是 根 据 所 建 园 林 的性 质 、 主题 , 结 合 选 定 园址 的具 体 情况 , 进行 总 体 的立 意 构思 , 对构 成 园林 的各种 重 要 因素 进 行综 合 的全 面安 排, 确 定它 们 的位 置 和相 互 之 间 的关 系 。即 在 园林 中把 这 些 景 物按 照一 定 的艺 术规 则 有 机地 组 织起 来 , 创 造 一个 和 谐 完
2 姚琛 - 重庆园博 园植物景观规划 风景 园林 , 2 0 1 1 3 冯一 民. 重庆 园博 园环湖六景 风景 园林 , 2 0 1 1
4 储 细荣 园林布局 浅析 卟经济视 角, 2 0 1 1
( 责任 编辑 王 蔓 )
一
79 —
隐故 园林 ” 的浑然 天成 之 美 , 期 待最 终 能营 造 出“ 山水 无 间人
无间” 的和 谐意 境 !
林布局手法 , 综合复杂的丘陵地貌 、 自然水景和川东民居 , 辅
以地方 乡 土植 物配 置 , 向游人 展 示 了 巴渝 传 统特 色之 美 。
重庆园博园案例分析

宁波园 鸟瞰
宁波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 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 直创造着文明,积累了丰富的 文底蕴。这是一座城市的极高 荣誉,是国家授予的一枚"徽章 "---因为它拥有几千年的丰厚 历史文化,也是国家托付的一 项使命---因为保护城市文化遗 产任重道远。
植物配置:
植物景观的设计,以自然式为主,突出自然群落之美,与传统建筑交相呼应。在因地制 宜的基础上,突出宁波特有的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既体现宁波特色,又确保绿化档次。因 地制宜体现在:选择容易在重庆生长的树种,确保树木能长期存活,从而为重庆市民留下一 个永久的优美的"宁波园"。 体现宁波城市园林风貌的特色树种,如香樟、山茶、雷竹、绣线 菊等等。
功能布局
③、景园区
位于平地展园区与山顶生态 区之间的风景坡地,具有较好的 视觉观赏性良好的观景视线。按 照“一轴两星一环”的结构规划, 设置候鸟湿地、卧龙石、双亭瀑 布、龙景书院、湿地花溪、青山 茅庐、枫香秋停、荟萃园、云顶 揽胜、悠园、巴渝园、环湖六景、 风雨廊桥、莫纹世界等景区、景 点。
功能布局
“一环”:环湖景观带6个景点。 园博园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应势 成景,巧妙的利用了地形,创造 竖向上丰富的空间层次。
功能布局
园博园按功能设立入口区、景园区、 展园区和生态区四大部分。
①、入口区
主要包括主入口、东次入口、 西次入口
②、生态区
为维护园区整体优良的山体生 态环境而设置的区域,既是园区各 园林的 绿色大背景,也是维持动 植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
后期利用
在后期利用的规划中,在每逢春节、中秋、元宵等团员的日子里举办花灯节, 为市民生活添加色彩。成为会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在内 的综合性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园博园规划设计的创新探索--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为例

园博园规划设计的创新探索--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为例冯一民;赖益萌;龚克【摘要】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园林艺术精品展示会,其会址(园博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具备创新性。
在重庆园博园的规划设计中,对规划选址提出新区绿核、多线支撑、废地利用的新思路;提出山水园融、景展平衡、精萃呼应的新格局;创新性地编制展示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风格协调、基调统一的新思路,解决以往园博园的问题,将重庆园博园营造成一个大型天然山水园林,构成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丽山水画卷。
%China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is the largest garden art exhibition in China in terms of the scale, the specific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high-quality goods. Therefore, innovation is essential to Garden Expo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New idea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site selection, such as forming the new green nuclear, multi-line support, and wastelands using. Ideas as integrating landscape and the park, scene exhibition balance, and quintessence echo have been also proposed. Creatively compiling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by thinking of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ty tone, Chongqing garden Expo park has solved the problems which previous garden Expo parks had, and has built a large natural landscape garden as wel as forming a picture scrol of the poetic landscape.【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73-77)【关键词】园博园;规划设计;天然山水园林【作者】冯一民;赖益萌;龚克【作者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分院;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1 背景自1997年在大连市举办首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以来,园博会已发展成为扩大国内外园林绿化行业交流与合作,展示园林绿化新成果,传播园林文化和生态环保理念,引导技术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抓手,受到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广泛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巴蜀园林艺术手法探索

巴蜀园林艺术手法探索巴蜀园林于四川、重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有着一套完善而成熟的造园手法体系。
因其特殊的地理、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巴蜀园林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又独具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表现和艺术风格。
文章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和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梳理出巴蜀园林的艺术手法,挖掘其内含的艺术精神,体会其意境。
以重庆龙景书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总结所运用的巴蜀园林艺术手法,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巴蜀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个尚待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分支,文章结合巴蜀特殊的山地环境,总结设计方法,希望能够为建设新的有地域特色的经典现代园林景观提供借鉴。
关键词:巴蜀园林;艺术手法;空间关系;意境一、巴蜀园林研究背景及现状(一)研究背景就地方园林的研究而言,巴蜀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近年来也逐渐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相关研究的开展和著作的问世,形成了其历史发展脉络、影响因素及艺术手法上等方面的丰硕研究成果。
巴蜀地区位于长江上游,主要范围为今四川、重庆一带,地形地貌丰富多变,形成了独具巴蜀特色的园林文化。
巴蜀园林有别于雄伟大气的皇家园林、细腻清雅的江南园林,它飘逸自然、古朴大方,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瑰宝[1]。
(二)研究现状巴蜀大地上现存着大量的传统园林,近年来,有许多的专家学者逐步投入到巴蜀园林的研究工作中来,并取得了许多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巴蜀园林的历史脉络梳理,艺术手法及风格特征的归纳,园林的影响因素分析或典型园林的个例研究[2]。
二、巴蜀园林艺术设计手法归纳(一)“正”与“变”的群体精神1.观赏流线的组织安排园林中的各个景观节点由景区中的道路有机串联起来,道路会依据自然环境而抑扬顿挫、曲折起伏。
围绕这些“点”形成附属园林空间,如亭、廊、庙等。
园林的“动”和“静”交替组合,动观是游,静观是息,园林游赏路线的安排除了要因地制宜,顺应交通功能,还要体现出园林主次分明、亦动亦静的特征[3]。
重庆园博园活动策划书

重庆园博园活动策划书第一篇:重庆园博园活动策划书生科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之——“把世界的美带回我的家,再把这个家分给你我他”参观重庆园博园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把世界的美带回我的家,再把这个家分给你我他”二、活动背景及意义园博会在重庆举办,为我们城乡的园林创意和建设,为重庆园林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同时,各兄弟省市、国外友城留下的园林作品,成为了传递友谊的固化平台。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园林花卉界高层次的盛会,也是我国园林花卉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
自1997年以来,先后在大连、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济南7个东部城市举办.园博会首次在中西部地区举办,但却是迄今为止参展城市最多、市外展园最多的一届;重庆园博园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建成了一座融传统园林、地域文化、新型技术为一体的永久性大型生态园博园,较好地体现了“园林,让城市更加美好”的主题。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我们正致力于建设西部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渐入佳境,近三年,重庆经济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速,今年以来更是以16.5%的增速位居全国榜首,山城重庆正以日新月异的步伐,上演着“一年就要换一版地图”的奇迹。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五个重庆”的引领下,重庆园林绿化的规模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
近三年来,我们投入366亿元,完成全市植树造林163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4%提高到37%。
新增和改扩建园林绿地1.4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1平方米,增长50%,特色鲜明的园林作品已遍布巴渝大地,正朝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加快迈进。
重庆正朝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加快迈进,园博会将为重庆城乡的园林创意和建设,为重庆园林文化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重庆园博园总体设计

水自然条件, 所以在规划设计中. 对自然山水的 向以南坡 、西北坡为主 ,其他各方向坡地均 利用 , 不需要创造 自然才 是更园林的。 顺应重 有分布,现场各类植物长势良好。 庆日博会的主题 “ , 园林 让城市更加美好”, 这
水溪顺 山谷而成 .有多条小水系分布在
样的嗣林才能创造人与环境和谐的状态. 更进 d 1 。为了防洪蓄水,也为了营造龄观水面 . 4  ̄ '
设条件良好的山麓设嚣为展曰。
规划设 计顺应 山体形 态的特 点 ,根 据
不同的局部规划不 同的建设模 式 在山坡形 成台地的建设模式 ,即选取 坡度较缓 的山坡
进行局部平整 ,形成台地 .在台地上进行建 设 .营造气势磅礴 层 次分 明的效果。在山 谷形成平铺的建设模式 ,利 用山谷问平坦土 地进符建设 .形 成幽谷音娲 .屋舍俨然的投 果 在 山崖形成 悬挂 式建设模式,选取区位
世界公认的东方园林之源。中国古典园林讲究 2 相地
具 有挑战
营造壶锦天地,以小见大. 移天地山水干园。 是 2 1山 梳理 水
性
在借 鉴中 国古典 园林 的造 园手祛 的基 础
上 特点 , 新和突 破 中。通 过立意 、相地 、布局 、 微4 程 理 个
“ 咫尺山林”。 中国古典园林源于 “ 天人台一”
文章编 号 :1 3 50(0 I 5201 0 6 3 2l 】0.0 6 7 0 收稿 日期:21- .4 01 91 0 修 回日期:21- .5 0i1 1 0
11创 园林 新意
传播园林文化
摘世 21 0
设计出一幅具有 “ 体现城市气势”的山水园林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一个重要的主旨是 画卷的基础 ( 】 图0 )。
巴渝园林的特点及应用——以重庆园博园龙景书院为例

巴渝园林的特点及应用———以重庆园博园龙景书院为例张贝1,李婷2,艾丽皎*(1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九龙坡401329;2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要:人们对园林的要求逐渐从学习外来转向发扬传统特色。
巴渝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江南园林、北方园林等类型有着明显的差别。
从阐述巴渝园林的特点出发,并以重庆园博园龙景书院的园林景观环境为实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对现代巴渝园林的建设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巴渝园林;园林特点;景观设计在巴渝园林的选址中,以地势制高点的山顶园林尤多。
这种选址可营造一览众山水的眺望点,可成为区域中的景观视觉焦点。
如入川门户的奉节白帝城,其依山傍水的基址,且雄踞白帝山之顶,景色壮观秀丽。
2.1.2文化浓厚的文人古迹园。
重庆具有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久居江畔衍生出的巴文化、川江号子文化、土家文化等,这些文化长久地渗入到巴渝园林中。
古巴人和土家族对自然的崇拜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使得巴渝地区自古就有深厚的山水情怀,远古时期表现为山水崇拜,后来演变为先贤崇拜。
一些名人志士居住生活过的地方,后来很多都被以园林的形式演变成拜谒的场所,如涪陵北岩书院为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贬放涪州讲学和注释《易经》之处。
2.2布局特点自然山体和水体是巴渝园林的主要特征,这些元素组成了该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脉络清晰、轮廓分明、形态凸显,形成了巴渝景观的主体框架[4]。
巴蜀是道教的发源地,道家推崇的“道法自然”对巴渝园林的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顺应自然,少开挖,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建筑点缀为辅的山地园林景观风格。
因此,巴渝园林的布局特征主要为空间序列曲折开合、因形就势、多维复合层次等。
巴渝园林建筑布局对于基地充分尊重,建筑依山而建,因地制宜,保留原有地形特征,充分融合[5]。
如重庆九龙坡华岩寺均位于坡地地形,建筑顺应地形,形成纵向的山地建筑序列,不同标高院落以不破坏地势的台阶相连,建筑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天人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星”:龙景书院、卧龙石景 区;
“一环”:环湖景观带6个景点。
园博园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应势 成景,巧妙的利用了地形,创造 竖向上丰富的空间层次。
功能布局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园博园按功能设立入口区、景园区、 展园区和生态区四大部分。
①、入口区 主要包括主入口、东次入 口、西次入口 ②、生态区 为维护园区整体优良的山 体生态环境而设置的区域,既 是园区各园林的 绿色大背景, 也是维持动植物多样性的天然 宝库。
历史变迁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基址概况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植物
基地内植被类型以农田、树林草坪、阔林混交体、 湿生植物等几种主要类型为主。其中以树林草坪分别 最为广泛,约占所有植被类型的40%以上。植物种类 上层拟成片的毛竹林和大片的芭蕉为主,刺桐、桉树、 刺槐、黄葛树、臭椿等乔木稀疏分布,灌木以蔷薇科 有刺类、黄荆等为优势种,分布广泛,形成大面积的 山坡灌草丛,下层以白茅和田矛为主,间杂分布芒、 狼尾草、蕨类植物等,现状植被可利用度为20--25%。
吉祥物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吉祥物取名“山娃”,亲切、质朴,富有特色。 重庆别名山城,取“山”之名突出地域特点; “娃”意为孩子,是希望与梦想的体现。“山娃” 将“重庆”、“自然”、“希望”、“梦想”的 城市理念逐一传递。 吉祥物以“芽”为原型,刻画出一个顽皮自 信、 憨态可掬的种子形象。他俏皮可爱、充满自 信,对城市未来充满美好期待,展现了山城形象 和重庆人刚强自立、不屈不挠的坚韧个性,表达 出重庆人对国内外宾客的热情欢迎以及办好园博 会的信心与决心,寓意城市因园林勃发无限生机 和活力。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鸟瞰图
合肥园
宁波园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宁波园位于园博园中心展园内,占 地面积5300余平方米。整体规划风格要 求以传统风,古典风为主。不仅色彩淡 雅,轮廓柔和优美,展现江南古镇风韵。 同时宁波园能够与园博园整体风格相互 协调。东与济南园相连,南面为苏州园, 西有规划道路,北侧与上海、北京接壤。 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地势的高差起伏, 在咫尺间营造真山水的景观意境,同时 挖湖堆山,使得原有地形变得更为丰富。
项目概况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项目名称: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 地点:重庆园博园(北部新区龙景湖) 举办时间: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 规划面积:占地面积3300亩(2.2k㎡),其中湖面800亩 (0.53 k㎡) 规划设计单位:复旦建筑设计院 总规划师:冯一民 造价:近20亿 甲方:重庆市人民政府 管理公司:重庆市园博园公园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园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 北京展园效果图
合肥园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是全省经济、科教、文化、信息、金融、 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全国甲等开放城市,包公园是合肥市 翡翠项链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包公文化有着近千年的历史。 平面图
功能布局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③、景园区 位于平地展园区与山顶生 态区之间的风景坡地,具有 较好的视觉观赏性良好的观 景视线。按照“一轴两星一 环”的结构规划,设置候鸟 湿地、卧龙石、双亭瀑布、 龙景书院、湿地花溪、青山 茅庐、枫香秋停、荟萃园、 云顶揽胜、悠园、巴渝园、 环湖六景、风雨廊桥、莫纹 世界等景区、景点。
合肥园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设计理念: •
徽州园林又称水口园林,合肥园的设计方案充分尊重徽州园林的传统布局,体现了徽州园 林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徽州的风水布局,为了克服纯古典园林的沉闷气息,同时结合现代徽派 元素,尽量的给游客提供一个亲切地、零距离地接触徽文化,了解合肥人文的机会。围合,是徽 派园林的一大特色,设计中我们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仅仅用了点状的建筑,就完成了概念性围合, 完美演绎了徽派园林的四水归明堂的特色。
道路结构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在道路结构上形成“双线环绕, 支环相扣”的结构。 在交通体系上分为陆上和水上两 个交通体系; 其中陆上交通体系由三级园路组 成:(1)主要园路:宽6米,由 主入口广场为起点,串联起卧龙 石、巴渝园、环湖景区等主要景 点,为园区内主要游览圈;(2) 次要园路:宽4米,是呈环状联系 园区内各个展区的道路, 能满足 各个展区良好的可达性;(3)园 区支路:宽1.5米,是展区、景区 内的步行道,为游客观景、登山、 健身提供便利。水上交通由码头 和水上游线组成,共设置了7个码 头、6条游线。
区位交通分析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重庆园博园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龙景 湖片区核心,距重庆北火车站15.2公 里;距江北国际机场9.1公里。
周边交通分析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会址
园区由四条城市快速干道围合,其中西北以 金开大道为界,东南与金山大道为临,距机 场高速,渝宜高速,内环高速,渝合高速、 重庆铁路客运枢纽江北客运站、江北国际机 场均在15公里以内,轻轨3号线从东南侧的 金开大道经过,轻轨6号线支线经金兴大道 接3号线,该区域由机场、火车站、轨道交 通线和发达的市政道路构筑起一道完整的水 陆空铁轨立体交通网路,交通极其便利。
绿地规划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
在种植类型分区上,新设置了绿化品 种200多种,加上原生品种,总共达 600种以上,在种植设计上,结合现 状,部分可以利用和保留的良好植被, 配置大量乔木、灌木、地被、草坪, 形成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群落结构, 并种植适当点缀作用的植被,形成具 有惟一性和标志性植物主题园。以垂 直绿化回复被破坏的山体,形成春季 山花烂漫、夏季浓荫叠翠、秋季层林 尽染、冬景苍劲醇洁的季相变化景观 效果,除入口开阔区和展区绿化区外, 其余各区都在郁闭度75%以上。常绿 与落叶比例为6:4,乔木与灌木比例 为1:5,新栽乔木共计3.8万株,其 中20公分以上8300株。
项目概况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重庆园博园,占地3300亩,共有127个展园,是第八届中 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承办地。园博园半年展会期间, 接待游客达到371万人次。在此期间,园博园管理处主动 作为,举办了“山水园博,浪漫相约”、“我带妈妈逛园 博”、西雅图活动周、“赏春花、游园博”等文化活动, 增加了市民和游客的游园乐趣。园博园的活力日渐呈现, 并受到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与此同时,更多的媒 体也把目光放到了园博园。开园三年来,华龙网、重庆卫 视、天天630栏目、广播电视报、中国建设报等20家市内 外主流媒体对园区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近200次。
功能布局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④、展园区 根据规划设计的用地要 求,充分利用园中较为平坦 的区域安排城市展园,其中 包括北方园林、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闽台园林、现代 园林、荟萃园、西部园林、 港澳园林、国际园林和企业 园林等10个展园区,汇集了 包括中华不同流派的园林和 充满异国情调的国际园林在 内的127个展园。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区位分析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跨东 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 之间,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总面积 8.2万平方千米, 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 西等省接壤,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案例分析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1 2
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与环境分析 项目策划
3
4 5
特色景点展示
后期利用与评价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周围景观资源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园区设计理念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
重庆园博园的设计理念是传统风、古典风。 在各个重要位置布置古典园林建筑,如塔、楼、台、院、廊、亭、书院 等,将其融合在自然山水之中,从而在整体上达到风格上的统一。目标是 将重庆园博园建成传承子孙后代的园林精品。
巴渝园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北京园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
• 以颐和园中的“画中游”及瞑山阁为主景,背靠墨绿群峦, 面水而建,体现了北京的深厚人文传统和皇家园林的恢弘 大气。其中八角阁楼“画中游”是按照1:1的比例从颐和 园里“搬”来。
第 八 届 中 国 ( 重 庆 ) 重 庆 国 际 园 林 博 览 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