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经典题
【奥数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奥数思维拓展:按比分配问题(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奥数思维拓展:按比分配问题一、填空题1.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一面国旗的宽是1.28米,长应是( )米。
2.过年了,熊猫阿宝表演踩高跷。
阿宝站在高跷上,阿宝的身高只占他和高跷总高度的14。
阿宝表演时不小心把两只高跷各弄断20dm的一截,这时阿宝站在高跷上,他的身高占总高度的13。
开始时阿宝和高跷的总高度是( )dm。
3.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负责两项工程。
晴天,甲完成工程需要10天,乙完成工程需要16天;雨天,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晴天时的30%和80%。
实际情况是两队同时开工、同时完工。
那么在施工期间,下雨的天数是( )天。
4.将一堆糖果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小朋友。
原计划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的比为5:4:3。
实际上,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的比为7:6:5,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比原计划多得了15块糖果。
那么这位小朋友是( )(填“甲”、“乙”或“丙”),他实际所得的糖果数为( )块。
5.袋子里红球与白球的数量之比是19:13。
放入若干只红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变为5:3;再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变为13:11。
已知放入的红球比白球少80只。
那么原来袋子里共有( )只球。
二、解答题6.一个容器内注满了水。
将大、中、小三个铁球这样操作:第一次,沉入小球;第二次,取出小球,沉入中球;第三次,取出中球,沉入大球。
已知第一次溢出的水量是第二次的3倍,第三次溢出的水量是第一次的2倍。
求小、中、大三球的体积比。
7.一个水箱,用甲、乙、丙三个水管往里注水。
若只开甲、丙两管,甲管注入18吨水时,水箱已满;若只开乙、丙两管,乙管注入27吨水时,水箱才满。
又知,乙管每分钟注水量是甲管每分钟注水量的2倍。
则该水箱最多可容纳多少吨水?8.一批零件平均分给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两人工作5小时,共完成这批零件的2。
已知3甲与乙的工作效率之比是5:3,那么乙还要几小时才能完成分配的任务?9.甲、乙两项工程分别由一、二队来完成。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一)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4,这两个锐角各多少度?2.三条绳长的和是84米,三条绳的比是3:4:5.三条绳各长多少米?3.一个三角形铁框,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铁框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4.42名同学到面积分别是60和80平方米的菜园去帮忙种菜。
如果按面积大小分配人员,这两处菜园各应去多少名同学种菜?5.学校把栽480棵树的任务按六年级三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组,一组有47人,二组有38人,三组有35人,三个组各应栽树多少棵?6.粮食公司有三个汽车队,甲队有6辆货车,乙队有7辆货车,丙队有8辆货车,每辆载重量相等,有378吨粮食运往外地,按运输能力分配,各队应运粮食多少吨?7.学校把864本图书按人数借给三个年级。
一年级有49人,二年级有50人,三年级有45人,三个年级各分得图书多少本?8.分别以1:2:10的石灰、硫磺和水配农药,现在要配制农药650千克。
石灰、硫磺和水各需要多少千克?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铁片,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是4:3,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为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多少平方米?六年级奥数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二)11.有840吨粮食,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出去。
甲运输队有载重5吨的汽车12辆,乙运输队有载重3吨的汽车15辆,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
甲、乙两运输队各应运粮食多少吨?12.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的和是420人,甲班和乙班人数的比是2:3,乙班和丙班人数的比是4:5。
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13.甲、乙、丙三个班的平均人数是25人,甲、乙、丙三个班人数的比是6:5:4。
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1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3:1,棱长之和是144米。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15.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40岁,这三个人年龄的比是2:5:3,最小的年龄是多少岁?16.三个煤炭厂内共有煤炭1400万千克,甲厂和乙厂煤炭重量的比是3:4,乙厂和丙厂煤炭重量的比是6:7,三个煤炭厂各存煤炭多少万千克?1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2,它们的比是4:2:3。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比和比例

1例题 1 有三盒珠子,每盒的珠子的数目互不同样。
小王从第一个盒子内拿出该盒珠子数目的 3 ,又从第1 1二个盒子内拿出该盒珠子数目的 4 ,再从第三个盒子内拿出该盒珠子数目 5 。
最后,这三个盒子内剩下的珠子的数目都相等。
请问小王从这三个盒子内所拿出的珠子数目之总和的最小可能的值是什么?2 3 4剖析依照题意有 3 A= 4 B= 5C,则 A:B:C=18:16:15例题 2 甲、乙两校原有图书的比是 7:5,假如甲校给乙校 650 本,甲、乙两校的图书籍数的比就是 3:4,本来甲校友图书多少本?随堂练习(1)有一个长方体, 长和宽的比是 2:1,宽与高的比是 3:2。
已知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 220cm ,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11 ( 2)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行程比小方多 5 ,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8 。
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 是多少?( 3)甲、乙两库房存货吨数比为 4: 3,假如由甲库中提取 8 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库房存货吨数比为 4: 5。
两库房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例题 3 如图(见黑板),正方形 ABCD 的边 AB 与正方形 MNPQ 的边 PQ 平行且相等。
试求暗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之比。
例题 4 如图,三个齐心圆,他们的半径之比是 3:4:5,假如大圆的面积是 100 平方厘米,那么中圆和小圆之间的圆环面积是多少?练习(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和BD 订交于O 点。
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是20、 16、 32。
那么暗影三角形BOC的面积是多少?ABO DC(2)如下图梯形ABCD 的上底 AD 长 12 厘米,高BD 长 18 厘米, BE=2DE, 则下底 BC 长多少厘米?A DB C1、六年级一班的男、女生比率是 3: 2,又来了 4 名女生后,全班共有 44 人,求此刻的男、女生人数之比。
2、师徒二人共加工部件 400 个,师傅加工一个部件用 9 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部件用 15 分钟。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经典题

六年级奥数 按比例分配知识要点及解题基本方法: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先要将各部分的比转化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
解题步骤是:1、 先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2、 再求出分配的比,并求出各个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3、 用总数量乘以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得到各部分量。
例1:某家场有耕地108公顷,其中粮田、棉田和其它作物的比是3:4:5,每种耕地各有多少公顷?练习:1、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6: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57,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2、第一队与第二队的人数比是3:2,第二队与第三队的为数之比是5:4,第一队与第三队的人数之比是多少?4、 六年级有男生150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5:4,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例2、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
(正确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练习:1、小兰与小红所有的图书本数的比是5:3,小兰给小红15本后,两人的图书数一样多,原来两从共有图书多少本?2、数学小组和美术小组人数的比是5:3,数学小组比美术小组多24人,两组各多少人?例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72千米的A 、B 两城相对开出,27小时两列火车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7:9,求相遇时甲比乙少行多少千米?例4:小明与小红所有的图书的本数比5:3,小明给小红7本后,两人图书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两人共有图书多少本?例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义务劳动。
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数之比是5:4,第二级和第三组的人数比是3: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
问实验小学六年级共有多少人?(将两个比转化为三个量的连比是解比题的关键)例6:学校原有科技书。
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之比是1:4,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字比是3:7.问: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抓住不变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完整版六年级奥数题比和比例一

比例问题填空题1.4:( )= 20=()10=( )%2. 在3:5里,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 _.3.12:1的图纸上,精密零件的长度为6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____ 毫米.4. 某生产队有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120米,在总面积中种植西红柿、南瓜、茄子面积的比是25:1:丄,三种蔬菜各种了亩.25. 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支,甲种铅笔每支价值3分,乙种铅笔每支价值4分,两种铅笔用去的钱相同,甲种铅笔买了____ 支.6. 车库中停放若干辆双轮摩托车和四轮小卧车,车的辆数与车的轮子数的比是2:5.问:摩托车的辆数与小卧车的辆数的比是 _—7. 自然数A、B满足- 丄 -,且A:B=7:13.那么,A+B=.A B 1828. 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人数的比是3:4,已知一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______________ 人.9. 水泥、石子、黄砂各有5吨,用水泥、石子、黄砂按5:3:2拌制某种混凝土,若用完石子,水泥缺____ 吨.黄砂多 _____ 吨.10. 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如果甲、乙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它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_____ 小时.11. 已知甲、乙两数的比为5:3,并且它们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是1040,那么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12. 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共得新合金36克, 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13. 一段路程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 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14. 一个圆柱体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头往容器中注水,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容器底面面积等于多少?练习题1有一个长方体,长与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已知这个长方体的全部棱长之和是220cm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比例奥数题及答案
比例问题
1.甲乙两人在河边钓鱼,甲钓了三条,乙钓了两条,正准备吃,有一个人请求跟他们一起吃,于是三人将五条鱼平分了,为了表示感谢,过路人留下10元,甲、乙怎么分?快快快
答案:甲收8元,乙收2元。
解:
“三人将五条鱼平分,客人拿出10元”,可以理解为五条鱼总价值为30元,那么每条鱼价值6元。
又因为“甲钓了三条”,相当于甲吃之前已经出资3*6=18元,“乙钓了两条”,相当于乙吃之前已经出资2*6=12元。
而甲乙两人吃了的价值都是10元,所以
甲还可以收回18-10=8元
乙还可以收回12-10=2元
刚好就是客人出的钱。
2.一种商品,今年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分之1,但仍保持原售价,因此,每份利润下降了5分之2,那么,今年这种商品的成本占售价的几分之几?
答案22/25
最好画线段图思考:
把去年原来成本看成20份,利润看成5份,则今年的成本提高1/10,就是22份,利润下降了2/5,今年的利润只有3份。
增加的成本2份刚好是下降利润的2份。
售价都是25份。
所以,今年的成本占售价的22/25。
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
原来甲.乙的速度比是5:4
现在的甲:5×(1-20%)=4
现在的乙:4×(1+20%)4.8
甲到B后,乙离A还有:5-4.8=0.2
总路程:10÷0.2×(4+5)=450千米。
(完整word版)六年级奥数比例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 比例应用题【指点迷津】比例解题是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比例题主要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
它常常同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交织在一起,使数量关系变得复杂。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几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它们的关系。
【经典例题】1、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方多15 ,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8 ,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多少?【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小明和小方路程之比为6 : 5,小明和小方所用的时间的比是8:9,我们把这两个比看作最简整数比,利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可求出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
解: 68 : 59 =27:20答: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27: 20。
【举一反三】1、1. 张师傅和李师傅加工一些零件,张师傅加工的个数比李师傅多16 ,李师傅用的时间比张师傅多18 ; ,张师傅和李师傅每小时加工的个数之比是多少?2.李刚和张亮各走一段路,李刚走的路程比张亮多25 ,张亮用的时问比李刚多38,李刚和张亮的速度之比是多少?【经典例题】2、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3,如果由甲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5 ,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思路导航】甲库中原来存货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4+3 =47 ,取出8吨后,那么甲库余下的吨数是甲、乙两库总吨数的 49 ,所以取出的8 吨是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7 — 49解:8÷(47 — 49 )= 63(吨)答: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63吨。
【举一反三】2、1、甲、乙两厂的人数比是7: 6,从甲厂调360人到乙厂后,甲、乙两厂人数的比是2:3, 甲、乙两厂原来一共有多少人?2 甲、乙两工程队的人数比是6: 5,从甲队调50人到乙队后,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4 5,甲、乙两队原来一共有 多少人?【经典例题】3、A、B两地相距360 米,前一半时间小华用速度A行走,后一半时间用速度B走完全程,又知A: B =5:4,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多少?【思路导航】全程的一半是360 ÷ 2 = 180(米)第一种速度行:360×55+4=200(米) ,多于一半20米第二种速度行:360×45+4= 160(米) ,少于一半20米第一种速度行的后20米应属于后一半的路程了。
六年级奥数第9讲按比例分配

第九讲 按比例分配例一、新兴小学六年级的70 名学生分成三组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人数的比是2 :3,第二组与第三组的人数比是4 :5。
这三个组各有多少队? 分析:可考虑用三组的人数和按比例分配,把第一组看成要取2 份,第二组就要取3份。
第三组就要取第二组的114倍,3×114 =154(份).一、二、三组的人数比是2 :3 :(3×54)=2 ;3 :154=8 :12 :15第一组有70÷(8+12+15) ×8=16(人)第二组有70÷(8+12+15) ×12=24(人)第三组有70÷(8+12+15) ×15=30(人)答:第一组有16 人,第二组有24 人,第三组有30 人。
巩固练习11. 六年级有70个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参加科技组与作文组的人数比是2 :3,参加作文组与数学组的人数比是4 :5。
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参加?2.某校四、五、六年级共有学生460 人,已知四、五年级人数比是3 :4,四、六年级人数比是2 :3。
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3. 学校买来的科技书与文艺书本数的比是1 :2,文艺书与连环画的本数比是3 :2。
已知连环画比科技书多50 本,三种书一共买来多少本?例二、甲、乙两个服装厂一个月内生产的西服数量是6 :5,两个服装厂西服价格比是11 :10。
已知这个月两个服装厂的总产值为6960 万元,两个服装厂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分析:如果两个服装厂生产的西服数量相等,那么价格比也就是总产值的比,现生产数量不等,就应用这个比中各自的份数乘以各自生产的份数,得到实际总产值的比,再按比例分配。
甲服装厂的产值份数6×11=66乙服装厂的产值份数5×10=50两个服装厂的产值66 :50=33:25甲服装厂的产值6960×3333+25=3960(万元)乙服装厂的产值6960-3960=3000(万元)答:甲、乙两个服装厂的产值分别是3960 万元和3000 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奥数按比例分配
知识要点及解题基本方法:
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先要将各部分的比转化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
解题步骤是:
1、先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
2、再求出分配的比,并求出各个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3、用总数量乘以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得到各部分量。
例1:某家场有耕地108公顷,其中粮田、棉田和其它作物的比是3: 4: 5,每种耕地各有多少公顷?
练习:】、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之比为6: 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
2、第一队与第二队的人数比是3: 2,第二队与第三队的为数之比是5: 4,第一队与第三队的人数之比是多少?
4> 六年级有男生150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5: 4,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例2、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 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
(正确求出按比例分配的总数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1、小兰与小红所有的图书本数的比是5: 3,小兰给小红15本后,两人的图书数一样多,原来两从共有图书多少本?
2、数学小组和美术小组人数的比是5: 3,数学小组比美术小组多24人,两组各多少人?
例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72千米的A、B两城相对开出,-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2
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7: 9,求相遇时甲比乙少行多少千米?
例4:小明与小红所有的图书的本数比5: 3,小明给小红7本后,两人图书的本数同样多, 原来两人共有图书多少本?
例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义务劳动。
第一组和第二组的人数之比是5: 4,第二级和第三组的人数比是3: 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
问实验小学六年级共有多少人?(将两个比转化为三个量的连比是解比题的关键)
例6:学校原有科技书。
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之比是1: 4,后来又买来一些科技书,这时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本数字比是3: 7•问:又买来科技书多少本、(抓住不变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例7: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二儿子
2
1 1
分得丄,小儿子分得丄,并规定不允许把羊杀掉或卖掉。
问三个儿子各分得羊多少只?
3 9
巩固练习:
1、光明小学六年级共有140人,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
已知第一小组与第二不组人 数的
比是2: 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 4: 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7 2
2、参加语文竞赛的为数是参加数学竞赛人数的 -,语文获奖人数是数学获奖人数的 -,而 8
3 两项竞赛没有获奖的都是320人,那么参加这两项竞赛的总人数是多少?
3、有一个长方体,长3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 1,宽与高的比是3: 2,这个长方体的体 积是多
少?
4、小王买了一件上衣和两条两样的裤子,小明买了同样价钱的上衣和裤子各一件,他们用 去的钱
数之比是4: 3,已知一件上衣7元,求一条裤子多少元?
如果从第一桶、第二桶中各取出2.5千克放信第三桶,这时第一、
1: 2: 3,三桶油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1480吨,已知甲堆煤重量的i 与乙堆煤重量的寸相等,乙堆煤重 量的1^等于丙堆煤重量的三,问三堆煤各重多少吨?
7、 小华准备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围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3:2,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有三桶油共重45千克, 二、三桶油的重之男为
6、甲、乙、丙三堆煤共生
8、丽丽、贝贝、甜甜三个妇朋友共收集废旧电池420节,其中甜甜收集的比丹心贝的少
1
-,贝贝与丽丽收集的废旧电池的比是4: 3,那么三个人各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
3
9、甲、乙两种糖的单价比是4: 5,质量比是4: 1,把这两种糖混合成100千克的什锦糖, 单价为8.4,原来每种糖的总钱数各是多少元?
1
10、从前有个农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41只羊分给三个儿子。
大儿子分得-,二儿子
2
1 1
为得1 2 3,小儿子分得丄,并规定不允许把羊杀掉。
问:三个儿子各分得羊多少只?
3 7
1 2 11某小学四、五、六年级共有697人,已知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等于五年级学生人数的-
1 2
六年级学生人数的丄等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
四、五、六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