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4 生命与环境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生命与环境 精品

环境管理-生命与环境 精品

设计《生命与环境》公益性动画短片设计——角色与场景设计研究姓名:周宣甫学号:13110006班级:13动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设计方向)所在系:计算机工程系指导教师:程鸣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本科设计选题审批表届:20XX 系别:计算机工程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设计方向)注:本表一式二份,一份附在设计(论文)内,一份系内保存。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本科设计任务书题目:《生命与环境》公益性动画短片设计——角色与场景设计研究姓名周宣甫届20XX系别计算机工程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设计方向)指导教师程鸣职称讲师下达任务日期20XX年12月12日一、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目的:生命与环境现在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生命与环境密切相关。

生命的优良,长久。

一个社区的环境如何能反映出这个社区的管理水平;一个国家的环境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与声誉。

地球的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

保护环境和自然和谐的共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是孟子在两千年前提出的理念在今天看起来依旧不过时。

因此我们更应该宣传其重要性,尤以动画宣传效果为佳。

2.设计内容:通过手绘设计角色,场景,在通过电脑软件对角色和场景上色和处理,最终根据剧本做成动画故事片,去展现生命与环境的主题,揭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该动画篇幅不会冗长,用几个简单角色的动作台词搭配精美场景去展现生命和环境密切相关,使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动画当中,能够很轻易的读懂主题,享受动画的美。

3.设计要求:(1)使用主要工具:photoshop + Adobe Premiere + Adobe After Effects(2)角色模型和场景的通过手绘方式进行设计(3)整个动画短片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主要通过手绘,鼠绘的方式设计好主要角色和主要场景随后通过ps、ai等软件对角色和场景进行上色以及细节处理后期进过pr、ae、flash等视频软件加工制作成动画短片成品4.:[1]高驰、李智,《视觉识别设计教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

生命科学与环境保护5

生命科学与环境保护5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四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四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四章知识点Biology is the study of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the environment.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It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ies of life and provides insightsinto how living things function and adapt to their surroundings. 它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并深入了解生物如何运作并适应周围环境。

In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first year biology curriculum, studentswill delve into the concept of ce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在高一生物第四章的课程中,学生将深入探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概念。

Cell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fe, and understanding their structure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how living organisms function.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理解它们的结构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功能至关重要。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a cell is the cell membrane, which serves as a barrier between the cell and its environment. 细胞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细胞膜,它用作细胞与其环境之间的屏障。

The cell membrane is selectively permeable, allowing only certain moleculesto pass through while keeping others out.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只允许特定分子通过,同时将其他分子排斥在外。

4 生命与环境

4  生命与环境

种群变动、生物势和环境阻力
环境阻力:环境对生物增长速率的限制因素. 生物势:生物在没有任何限制的环境中增长的潜在速率.
生物群落基本特征
群落(community) 物种的多样性 植物的生长型 群落结构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按植物生长型分类: 热带雨林、温带落叶 优势现象 种群的空间和时间格局 阔叶林、温带草原、 营养结构 沙荒 群落演替
•大的脑(80-90英寸),女 性骨盆较宽,可出生大头 婴儿,婴儿出生时的脑容量
25%
灵长类 原猴类
森林古猿
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简洁地浓缩为四个 阶段,即早期猿人阶段、晚期猿人阶段、 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
腊玛古猿 狭鼻猴类 宽鼻猴类 南方古猿 纤细型南方古猿
粗壮型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25万年
直立人
尼安德特人
距今约30-4万年,广泛分布于欧、亚、非洲 各地;脑容量达1300-1600毫升,眉脊发达 ,面骨相当粗大,下颌骨也很大。躯干和 四肢都比较粗短,腰弯背曲。他们已能用 火熟食,制造更精致的工具和简单的兽皮 衣物。在我国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属于 早期智人阶段的有山西的丁村人、许家窑 人;湖北的长阳人;广东的马坝人等。
-城市生态系统直接受外部环境的制约
-城市环境对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
森林的经济效应:
提供木材等物质产品;
现状: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矛盾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n Biology
USGS
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球将近一半的陆地, 正导致自然界的 动植物加速走向灭绝 估计下世纪后半叶, 将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物种从 地球上消失。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 1870年美国的过路鸽悲剧。

11生物与环境51页PPT

11生物与环境51页PPT
11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有机体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 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 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 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
2、环境的类型
1)按环境的主体:
• 人类环境:在环境科学中,人类是主体, 其它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为人类环境
• 环境:在生态科学中,生物为主体,生物 以外的所有自然环境条件称为环境
2)按环境的性质
• 自然环境 • 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3)按环境的范围:
大环境:指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
宇宙环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如太阳黑子与降
雨量有明显相关关系等。
地球环境: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
•后来的研究对Shelford耐受定律也进行了补充:
(1)每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存在着差异。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 广,而对另一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 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很广;
(2)不同的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 受性是不同的;
(3)生物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 的耐受限度是不同的。在动物的繁殖期、 卵和幼体、种子的萌发期通常是一个敏 感期,耐受限度一般比较低;
• 小环境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如严寒的 冬季,雪被上温度很低,已达到-40℃ , 但雪被下的温度并不很低且相当稳定。 这种雪被下的小气候保护了雪被下的植 物与动物安全越冬
3、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 子(即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 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 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 物和其他生物等。

Chap基因与环境课稿

Chap基因与环境课稿
一种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其表型变化 的可能范围, 称反应规范(norm of reaction) 。 AA or Aa反应规范广阔, aa反应规范狭窄
研究反应规范的意义
• 育种实践 • 遗传病治疗 通过控制环境条件 ( 如饮食、药物等 ) 控制遗 传病的发病.
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一个性状的表现。 举例: 玉米籽粒的色泽与多个显性基因有关: A1、A2: 花青素的合成 C: 糊粉层颜色 R: 糊粉层颜色和植株颜色 A1_A2_C_R_Pr_ 紫色 A1_A2_C_R_prpr 红色 a1a1a2a2ccrrPr_、 a1a1a2a2ccrrprpr: 无色
C 无色 色素元 无色的 中间产物
P 紫色素
互补效应的生化机制
2 修饰基因
• 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中,一对基因中的显性 基因抑制了另一对基因的显性效应, 此为抑制 作用(inhibition effect). 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 抑制基因(inhibitor), 它本身不控制性状的表现。
家蚕有结黄茧或白茧的,是品种特征之一。 黄茧 中国白茧 ii YY ii yy ↓ 黄茧
女士 IA i;丈夫IB i;女士之母IA i
(2)孟买型(Bombay phenotype)与H抗原
o□ • 1952 年在 孟买发现 的 〇 B
A □
〇 “o ”
o 〇
〇 AB
孟买型血型的谱系
•ABO血型又称ABH血型
O □ Hhii
A □ HHIAi
O 〇 Hhii
〇 B HhIB _ 〇 “O ” hhIBi 〇 AB HhIAIB
F2
C决定黑色素的形成,G与g决定黑色素的分布。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2)

《生物与环境》PPT课件 (2)


鱼类的生殖和迁移受光周期影响,特

别是表层水中的鱼类。

昆虫的代谢和发育受光周期的影响。
哺乳动物的生殖和换毛受光周期的影
响。
ppt课件
44
凤仙花
紫菀
长日照植物
苍耳
短日照植物
玉米 ppt课件
大豆 45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北极
热带草原
ppt课件
热带荒漠
46
(一)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13 1.0
ppt课件
23
第二节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
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 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 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
自然环境 半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为地球环境,包括: 大气圈对流层 水圈 岩石圈 土壤圈 生物圈
又称为地理环境(geoenvironment)
Nicholson (1933)
Smith(1935)М йо(н19ч53а)дски
综合性

气候因素









稳定因素


温度

变动因素 (有周期性变动)
相对湿度 水

其他因素



变动因素
气候以外的自然因素

(非周期性变动) 水域环境
土壤环境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反应因素 密度制约因素 基本上是变动因素
1.温度与生物生长
生物的三基点:参与生物生命活动中生理生 化过程中的酶的活性有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 高温度,相应的则是生物生长的“三基点”。

《生物与环境 》课件

《生物与环境 》课件
循环关系
生物参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适应与演化
生物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演化来生存和繁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日照与温度
环境的日照和温度直接影响植物 和动物的生长和活动。
降水与湿度
降水和湿度决定了不同生物适应 的环境类型。
地形与水资源
地形和水资源的分布对生物的分 布和适应起到重要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 》PPT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让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还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概述
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系统件生存,环境则受到生物活动的影响。
1
生态平衡
生物通过控制自身数量和活动水平,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
物种相互作用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生态工程
某些生物通过改变环境结构,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 生态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2 资源利用
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满足人类的需求。
3 美丽与喜悦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了美丽和喜悦,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体验。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自然栖息地
保护各类自然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控制非法捕猎和贸易
加强打击非法捕猎和野生动植物贸易的行动。
促进环境教育
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推广环境教育。
结论
保护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丽、健康和可持续的地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 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阳光、湿度、大气及其 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子是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生物的生存 条件。生态因子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 环境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二)生物因子的分类 在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都存在着很多生态因子,它们彼
2.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生产和呼吸这两个过程平衡的主要因素。 光合作用将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光合
作用率和呼吸作用率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所谓的光补偿点,在此 处的光照强度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 度。各种植物对光的需要量即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 有些植物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或森林中的最上层,而 有些植物只有在阴暗处或森林的最下层才能找到。据此,可将植 物分为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等类型。草原与荒漠植物多属喜光的 阳性植物,浓密的林下多生长阴性植物。
4.水的热容量大,这样水就为生物创造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温度 环境。
(二)水对植物的影响 对陆生植物来说,失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植物通过气体交换
的失水量要比动物通过呼吸的失水量大700倍!
根据植物对水的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分为以下几种生态类型: 水生植物: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系统;叶片常呈带状、丝状、
和极薄;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以适应水的流动。
(1)沉水植物:植物体全部都沉在水面下生活,在水面上看不到 植株。只有透过水面,在透明度较好的水域中,可以看到有的植 物悬浮地生长在水层中。这类植物,只有在开花时,才把花柄伸 出水面,在水面上开放、传粉。它们的根系有二种生长方式,一 种是扎根在水底泥土中,如苦草;另一种是在刚生长时,把根扎 在水底泥土中,而植株长大后,由于受到外力的冲击,在茎上折 断而独立生活,这时这些植物可以没有根,或者在茎上生出一些 细长的不定根,如狸藻、黑藻、金鱼藻等。
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Bergman规律。另外,恒温
动物身体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
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Allen规律,例
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
耳狐。恒温动物的另一形态适应是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增加毛和羽毛的
每升水的最高含氧量为10ml,这相当于空气含量的二十分之一,
因此溶氧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空气中的氧是均匀
分布的,但氧气在水中Βιβλιοθήκη 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因此水生生物的呼
吸作用常常会把局部地区的氧气耗尽,造成缺氧环境,并可减缓
或中止生命过程。
4.1.4 光对生命的影响
(一)光的构成及其生态意义
3)挺水植物:植物体下部沉没于水中,根深深扎在水下泥里,而 植株上部则穿出水面,挺立在空气中。如菖蒲,它的根茎都生在 水下泥中,细长的叶片则穿过水面,如莲,它的地下茎粗壮,生 在水下泥中,在地下茎上长出长长的叶柄,把圆形的叶片支撑在 水面上空气中。而芦苇则茎叶都可以挺立在空气中,部分茎则长 在水下,根和根状茎则长在水下泥中。
(一)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可分为冷害和冻害。
冷害是指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冷害 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展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内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冰 晶的形成会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使蛋白质失活与变性。
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生 理过程失调。高温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促使蛋白质凝固和 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是 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等。
的臭氧吸收。可见光具有最大的生态学意义,因为只有可见光才 能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利用。在可见光谱中,波长为760~620nm
的红光和波长为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为重要。
(二)光照强度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光在水中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 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
2.生物因子 生物种内和种间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共生等 有时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人为因子从生物
因子中分离出来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1.综和性 每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生态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 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 的变化。 2.非等价性 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2是起主要 作用的主导因子。 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生物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 一个因子来替代。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 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4.限定性 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 子的不同强度,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 长发育的特定阶段。
4 生命与环境
4.1个体生态
4.1.1环境与生态因子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 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生物体或生物群体而言的,离开了这个主体 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在环境科学中,一般以人类为主体,环 境是指围绕的空间以及其中可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 总和,在生物科学中,一般以生物为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 体和群体的空间及其中一切事物的总和。
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组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存环境,为各 类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创造了不计其数的生境类型。生态因子据其 性质可归纳为:
1.非生物因子 1)气候因子:如温度、湿度、光、降雨、风、气压和雷电等 2)土壤因子: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有机和无机成分的理 化性质和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山脉的坡度和阴坡阳坡等
3.光照强度对动物的活动也有重要影响。
光也是对动物的生存、行为和分布具有直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 一。不同动物对光强反应不一样。有的动物适应于在较弱光度下 生活,为夜行性动物,如黄鼬等;有的则适应于较强光度下生活 的,是昼行性动物,例如许多鸟类只有在度过黑夜之后的清晨才 开始鸣啭和觅食;第三类动物在拂晓或黄昏时分活动,如蝙蝠等, 为晨昏性动物。
动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就是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 幅,这样在高温炎热的时刻身体就能暂时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热并 使体温升高,而后在环境条件改善时躲到阴凉处时再把体内的热 量释放出去,体温也会随之下降。昼伏夜出和穴居是沙漠啮齿动 物躲避高温的有效行为适应,因为夜晚湿度大温度低,可大大减 少蒸发散热失水,特别是在地下巢穴中,这就是所谓夜出加穴居 的适应对策。
光是由电磁波组成的,包括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其中可
见光的波长在380~760nm之间;波长小于380nm的是紫外光,波
长大于760nm的是红外光。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光约占50
%~60%,紫外光约占1%,其余的是可见光。由于波长越长,增
热效应越大,所以红外光可以产生大量的热。紫外光对生物和人
有杀伤和致癌的作用,但它在穿过大气层时大部分将被臭氧层中
(三)温度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生物不仅需要适应一定的温度幅度,而且还需要有一定温度
量,极端温度常常成为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例如,由于高 温的限制,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苹果、 梨桃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
低温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更为明显,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 决定其水平分布北界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就是低温,所以 这些生物的分布界限有时非常清楚。例如,橡胶分布的北界是北 纬24度40分,海拔高度上限是960m。温度对恒温动物分布的直接 限制较小,但也常通过影响其他生态因子(如食物)而间接影响 其分布。
定很广,反之亦然。
4.1.2 温度对生命的影响
温度是一种无时无处不在起作用的重要生态因子,任何生物都是 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地球 表面的温度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空间上它随纬度、海拔高 度、生态系统的垂直高度和各种小生境而变化;在时间上它有一 年四季的变化和一天的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 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
陆生植物:包括湿生、中生、旱生植物三种类型 (1)湿生植物:抗旱能力差,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生长在森林
下层或日光充足但土壤水分饱和的环境中,如蕨类、兰科植物、 水稻和半边莲等。 (2)旱生植物:能忍受干旱,分布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如骆 驼刺、仙人掌和景天等。
(3)中生植物:形态结构和适应性均介于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 间,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陆生植物。
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从而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也表现得很明显。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能 过滤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光,能反射一 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还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 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植物对高温的生理适应主要是靠旺盛 的蒸腾作用避免使植物体因过热受害。
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 衡之处就是所谓的补偿点。如果海洋中的浮游藻类沉降到补偿点 以下而又不能很快回升到表层时,这些藻类更会死亡。生活在开 阔大洋和沿岸透光带中的植物主要是单细胞的浮游植物。以浮游 植物为食物的浮游动物也分布在这里。但是,动物的分布并不局 限于水体的上层,甚至在几千米以下的深海中也生活着各种各样 的动物,这些动物靠海洋表层生物死亡后沉降下来的残体为主。
(四)生物对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
耐受法则,就是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 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耐受性法 则可以形象地用一个钟形曲线来表示。
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根据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范围的宽窄,可将生物区分为广温性和狭温 性、广湿性和狭湿性、广盐性和狭盐性、广食性和狭食性、广光 性和狭光性、广栖性和狭栖性等。一般说来,如果一种生物对生 态因子的耐受范围都是广的,那么这种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